12月22日是什么日子(2012年12月22日是什么日子)
xj
2023-04-10
12月22日是我國的節氣,各地在這一天的習俗異彩紛呈,有的地方要祭祖掃墓,有的地方出嫁的女兒在這一天回娘家,有的則慣例要吃應節的美食,例如羊肉、水餃等等。那么就讓為你介紹,各地冬至習俗。
山東各地冬至習俗
山東民間有關冬至日的習俗內容豐富,形式各樣。冬至節到來之際,山東相當大的一部分地區要吃水餃或者餛飩,有的還要喝酒。據說喝酒是為了暖身子,吃餃子是怕凍掉耳朵,因為“餃兒”諧音“膠耳”。山東一些地區普遍有學生拜老師和晚輩拜長輩的習俗,農家有祭祖的習俗。
臨沂、鄒城、新泰等地有“蒸冬”的習俗。臨沂用五谷雜糧面蒸窩頭,鄒城蒸餑餑,傳說蒸冬是為了祈禱來年揚場時有風。民謠說:“蒸冬蒸冬,揚場有風”。古代蒸冬是為了慶賀陽至,冬至以后陽生,正如杜甫詩中所寫“冬至陽生春又來”。
山東有些地區,人們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團圓子或冬至團,即“湯圓”,以象征團圓。餑餑和蒸窩頭其實是團圓子的演變。
古代濟南、濟陽等地,官府在冬至之際,慶賀如同,讀書人也相互贈送賀卡。莒縣的士大夫階層舉行酒會,叫做“消寒會”,畫“消寒圖”。鄒城則畫九九圖,同時親朋之間互相贈送御寒用具,農家兒童則做“拿寨”、“打瓦”的游戲,少年開始學武術,叫做“看冬”,但是沒有拜賀的習慣。據說孟子死于冬至日,鄉人非常悲痛,于是廢除慶賀冬至的儀式。
臨沂民間認為,冬至是為*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戶戶用火紙剪制衣服,焚于墓前,而后添土。莒縣則祀祖于祠堂,儀式十分隆重。
嶗山舊俗,冬至分兩天過節,第一天叫“鬼冬”,擺供祭祖,吃水餃;第二天叫“人冬”。
臨沂、歷城、臨朐等地的婦女,習慣回娘家。慶云、無棣從這天開始窖菜,婦女開始做針線。曲阜的婦女在節前就做好布鞋,于冬至日贈送舅姑。鄒城開始筑地窖、織席和紡線。
日照民間傳說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云迎日落,則來年大吉。即墨民間根據冬至日期在當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來測試當年冬天的寒暖,民謠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兗州市冬至修燧灶以祈求長壽。
[img]12月22號是西方什么日子12月22日是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11][12]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斗指子,太陽黃經達270°,于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后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中國位于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這天,太陽雖低、白晝雖短,但是在氣象上,冬至的溫度并不是最低。實際上,由于地表尚有“積熱”,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的嚴寒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種氣候意義的冬季對于中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時至冬至,標志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十二月二十二日是什么日子農歷12月20日是黃道吉日。
因為今天是臘八的定日,指凡事皆有定。宜采納、商賈、拜訪、考試等,此外諸兇事不宜。
中國傳統節日,俗稱臘八,節期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國北方,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
臘八一詞源于南北朝時期,當時又稱臘日,本為佛教節日,后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2021年臘月的黃道吉日一覽
1、農歷:二0二一年十二月初三日 公歷:2022年01月05日,星期三,沖鼠煞北。
2、農歷:二0二一年十二月初八日 公歷:2022年01月10日,星期一,沖蛇煞西。
3、農歷:二0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公歷:2022年01月13日,星期四,沖猴煞北。
4、農歷:二0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公歷:2022年01月17日,星期一,沖鼠煞北。
12月22日是什么節日12月22日是公歷一年中的第356天(閏年第357天),離全年結束還有9天。
12月22日是冬至日,數九的第一天。
12月22號是什么日子?8
《2022年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12月22日5時48分迎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
“冬至”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在中國古代,一向被當作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加以紀念,其重要性僅次于除夕。
冬至·習俗
吃餃子
冬至里最為普遍的風俗便是吃餃子了。北方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而南方則是吃湯圓。其實,不管吃什么,都是圖一個高興和吉利。
冬至冷知識:不吃餃子真的會凍耳朵嗎?
其實,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冬日舍藥留下的。東漢時,張仲景辭官回到家鄉南陽,看見鄉親們饑寒交迫,不少人凍爛了耳朵,于是將羊肉和藥物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者。鄉親們吃了“嬌耳”,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被治好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冬至就要吃餃子,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臺州擂圓
“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夾一個粘滿豆粉的擂圓,趁熱咬上一口,香噴噴、軟綿綿,一股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
蘇州釀酒
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
冬至吃什么?
冬至如大年,早在漢代冬至就已是“皇家法定假日”,百官休假,皇帝祭天,百姓祭拜祖。與冬至有關的民間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
冬至之際的民俗,以南方吃湯圓,北方吃水餃最有代表性。
吃餃子
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餃子有“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傳著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雖然日常調侃北方人什么節日都吃餃子
但在冬至,吃餃子是唯一的王道
食湯圓
在南方,冬至不吃湯圓怎么行
“圓”意味著“團圓”“圓滿”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甜軟糯香,流心的內餡
是讓人欲罷不能的小甜點
經典的黑芝麻口味VS花生口味
總是百吃不膩,無限回購
江浙地區特有的肉湯圓,也值得一試
因為中國地大物博
每個地方的習俗都有不同
除了餃子、湯圓
其他地區的小伙伴究竟會在冬至吃什么?
海南小伙伴表示不吃餃子和湯圓
而是吃雞肉
四川小伙伴說冬至這天吃羊肉湯
北方還有人說不吃餃子
吃的是油糕
來自嶺南的小伙伴表示
冬至這天他們喜歡吃粽子
安徽人民表示冬至吃的是南瓜餅
冬至起盤點即將過去的一年得失春節將至,又將播種新的希望愿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
多喜樂,長安寧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12月22日是什么日子(2012年12月22日是什么日子)”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12月22日是什么日子(2012年12月22日是什么日子)
本文地址:
/lieqiba/13446.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陰歷三月初三(陰歷三月初三陽歷是哪天)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天秤座女人(天秤座女生不喜歡一個人的表現 金鏟鏟之戰陣容推薦 古代酷刑“石刑” 十二星座配對表(十二星座配對表) 中國最健康午餐(中國最健康午餐是什么) 蕭振高三學生跳樓自殺事件(蕭振高中202 湯顯祖(東方的莎士比亞) 中國最神秘國王(中國最神秘國王排名) 最出名的中國(最出名的中國黑茶在什么產地 非主流女生名(非主流女生名字超拽) 世界上最靜音的電機(世界上最靜音的電機排 元代皇帝表(元代帝王順序表) 世界上最威脅的拳王(世界上最危險的拳手) 張涵名字(張涵取名字) 世界上最真實的親戚(世界上最親的人長什么 有個性的名字(手機名稱有個性的名字) 西門子冰箱斷電后再通電報警怎么處理 馬克吐溫的代表作有什么 古風網名(古風網名有寓意兩字) 存在一定風險(按需求選擇即可) 懲罰犯人的刑具 貂蟬圖片古代美人真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孩子都夭折了(后宮爭斗所致) 網名頭像(網名頭像圖片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