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支紀年法(什么是干支紀年法可以向長輩請教)
xj
2023-04-04
天干地支紀年法(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歷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該紀年法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干支紀年以每年立春換年。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紀年法介紹 天干地支紀年法介紹說明1、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歷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干支紀年以每年立春換年。
2、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
3、歷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4、以一個干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對陽支,陰干對陰支(陽干不配陰支,陰干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5、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歷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運化的規律。
6、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干后,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7、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后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8、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周期。
9、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img]什么是干支紀年法,如何計算?干支計時法是以地支為主。從每天的23點開始為子時,而后依次是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每個計時單位的名稱是“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循環一次正是二十四小時。天干的作用在于擴展計數規模以及統一干、支兩個系統。
干支不僅可用于計時,還可用來計年、月、日。其中年和日傳說中是從軒轅黃帝時代的起始點一直流傳下來的。而月和時則分別可以用口訣從年和日推算。
口訣是:“甲已還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始,壬子是真途。”意思是每個甲年和已年,其子月必是甲子月,而甲日和已日的子時也必定是甲子時,其余以此類推。
子月是夏太陰歷十一月,也叫冬月,(但在周太陰歷中是首月。)冬至通常在每年的這個月,而按前面提到的那個傳說,干支計時系統的原點就規定在一個冬至的子時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每年冬月,不是指某一年當年的冬月,而是指上一年的,這是由于過去王朝更迭,將歷法首月改來改去造成的,后來不再改了,但首月已變為正月,而干支計時系統又不能斷開以適應改變了的首月,所以就成了這個樣子。
另外,干、支還有另外的叫法,即歲陽和歲陰,但不是甲子乙丑什么
什么是干支紀年?在我國的日歷牌上通常有兩個部分:一是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公歷日期,另一是用漢文數字表示的農歷日期。這兩者之間常常用“農歷壬子年三月小”,“農歷丙午年二月大”等字樣隔開,這里的“壬子”、“丙午”就叫做“干支”。查一下過去的歷書,“壬子”年對應的是1972年,“丙午”年對應的是1966年。
干支實際上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叫做“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叫做“地支”。把天干中的一個字擺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個字,這樣就構成一對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開始,地支以“子”字開始順序組合,我們就可以得到六十對干支,這常叫做“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每年用一對干支表示,這種紀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紀年法”。從古代文獻記載來看,干支紀年至遲在東漢初期已經普遍使用,直到今天沒有間斷過。
干支紀年在我國歷史學中廣泛使用,特別是近代史中限多重要歷史事件的年代常用干支紀年表示。例如甲午戰爭、庚子義和團起義、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等。然而在現代史中,因為采用了公歷紀年,干支紀年就不必要了。把公歷紀年換算成千支紀年,通常要查閱專門編制的甲代對照表。這類書一般比較少,而且查起來也很麻煩。下面介紹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可以用來很容易地算出公萬某年所對應的干支來。
天文紀年法規定,公元元年記為+1年,公元前1年記為0年,公元前2年記為-1年,公元前3年記為-2年……。
然而從干支紀年換算公歷紀年卻有很大的困難。因為干支經過60年就重復一次,同一個干支對應于一系列公歷紀年,它們之間相差60年或是60的倍數。為了解決這種不確定性,就必須考慮其他復雜的因素,這里就不多談了。
干支紀年是什么意思?干支紀年,是指中國紀年歷法,自上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
干支紀年是什么?干支(gānzhī)紀年法是中國歷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
分析如下:
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
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天干和地支這樣組合完,開始新的一輪時正好是六十年,所以是六十年一個輪回。
擴展資料
干支紀年傳說出自黃帝時代。實際是萌芽于西漢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東漢以后。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干支紀年。可是,這就是歲星紀年, ?歲星是顆真實的天體所以用歲星所在紀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
木星11.862年繞天一周,所以歲星約85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劉歆提出)。此時,干支紀年也有使用,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歷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歷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
由此知,西漢時期的干支紀年存在與太歲紀年轉換的一些混亂。到東漢時,歷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干支紀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樣。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從此干支紀年固定下來,并一直延續至今未再混亂。
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紀日的表現方式起源于夏代,商周沿襲,在殷墟商代考古發現過六十甲子表的牛骨殘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干支紀年法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什么是干支紀年法(什么是干支紀年法可以向長輩請教)”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什么是干支紀年法(什么是干支紀年法可以向長輩請教)
本文地址:
/lieqiba/6939.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屬相性格(屬蛇性格)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懲惡揚善(懲惡揚善的近義詞) 鬼怕金子還是怕銀子 8月20號什么星座(2023年8月20號 中國最珍稀蛇類(中國最珍稀蛇類是什么) 殺人蟹(十大螃蟹排名) 煉乳中的常見添加劑(用來制作乳制品) 魏美人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2014年日歷表(萬年歷查詢2014年日 星座分析(星座分析大師) 最稀有的狼:日本狼喜馬拉雅狼紅狼(第一已 世界上最奇葩馬路圖片(世界上最奇葩的事是 六歲男童赤裸出現在大街上父親居然就在旁邊 發燒按摩5分鐘退燒 播放世界上最害怕的人(我想聽世界上最害怕 獨特網名(帶蒲字的獨特網名) 樂山大佛(樂山大佛在四川哪里) 長江有多長多少千米 黃河底下有多恐怖(孔融讓梨恐怖真相) 阿根廷男子足球隊(總決賽3比2險勝西德隊 余秀華的經典詩句(貼近生活的感悟) 有微毒(皮膚接觸會過敏誤食會嘔吐腹瀉) 被載入吉尼斯紀錄 載歌載舞的讀音(載歌載舞的讀音意思) 緣份測試(姓名配對緣分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