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賈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詩人賈島簡介


3、唐代詩人賈島


4、賈島原"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奇趣百科 > 正文

賈島(賈島的拼音)

xj 2023-04-11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賈島(賈島的拼音)”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目錄一覽:

1、賈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詩人賈島簡介 3、唐代詩人賈島 4、賈島原文_翻譯及賞析 賈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問題一:推敲中的韓愈和賈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韓愈雖然時任高官,但對文學的癡迷與喜愛還沒有絲毫減少。愛屋及烏,韓愈是真正愛才愛學問的。賈島斟酌“僧敲月下門,鳥宿池邊樹”中是用“推”還是“敲”好時,撞到了韓愈的官隊中,也沒有懲罰他。不僅不罰,還替他定下了“敲”字,這就是學問人的惺惺相惜之情,也是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問題二:賈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賈島是個半俗半僧的詩人,他文場失意后,便去當和尚,法號無本。無本者,即無根無蒂、空虛寂滅之謂也。看來他要一輩子念佛了。但后來與韓愈相識,執弟子之禮。在韓愈的勸說下,還俗應舉,中了進士。為僧難免思俗,入俗難棄禪心。“發狂吟如哭,愁來坐似禪。”(姚合《寄賈島》)俗味很濃,僧味也不淡。他正是在這雙重性中度過自己的一生。

賈島因帶著一肚皮牢騷出家,所以雖身在佛門,卻未能忘卻塵世的煩惱。他在洛陽為僧時,當局規定午后不得出寺。若換個出家人,不許出就不出。佛國無邊,何處不可修心養性?然而他卻覺得自由受縛,不能忍受。于是嘆道:“不如牛與羊,猶得日暮歸。”他為人非常執著,一旦向前,就不易回頭。無論是為僧,還是還俗,都富有挑戰性。

他是苦吟詩人,行坐寢食,都不忘作詩,常走火入魔,惹出麻煩。據說曾出了兩次交通事故。一次是騎驢過街,沒注意行人。當時秋風蕭瑟,黃葉飄零,便信口吟出“落葉滿長安”之句。尋思上聯,忽以“秋風吹渭水”作對,喜不自勝,結果撞上“市長”大人車馬,被拘一夕。一次是去訪問李凝幽居,于驢背上得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之句。其中“敲”字又欲作“推”字,一時未定。神思恍惚,結果又撞上韓愈的車馬。傳說雖不完全可信,但他那份癡迷,則是有根有據的。他時刻想推銷自己。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劍客》)氣沖斗牛,一副俠膽。其實他骨瘦如柴,氣短力微,只不過借鑒喻己,想人賞識罷了。唐代的舉子要想在科場上顯露頭角,往往要疏通關節,尋找堅強的靠山。而他出身微賤,朝中無親故,缺乏外援,所以他恨這個社會的不公。他認為自己沒有出路,是因受到公卿的壓抑所致。他從裴度庭院經過,吟道:“破卻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庭君始知。”(《題興化園亭》)裴度平定叛亂有功,封晉國公。他聚斂甚多,長安有高第。賈島一見,火從內發,故作詩嘲之。他蔑視權貴,不把他們放在眼里。及第后,他寓居法乾無可精舍。一日宣宗微服出游,行至寺中,聞人吟詩,便循聲登樓,見案上詩卷,便取來瀏覽。賈島在后面,一手奪走。他不認識宣宗,便瞪眼嚷道:“郎君鮮食美服,哪懂這個?”事后十分緊張,伏闕待罪。朝廷給他一個長江縣主簿的小官,將他貶出長安。唐代有兩位詩人的作品,涉及此事。安奇詩云:“騎驢沖大尹,奪卷忤宣宗。”李克恭詩云:“宣宗謫去為閑事,韓愈知來已振名。”

賈島有個堂弟叫無可,也是詩人。當時兩人一道出家。賈島耐不住寂寞,殺了回馬槍;而無可仍在合掌向佛。賈島還俗時曾有約,將來仍出家,可一落塵網便被裹住。無可寫詩提醒他,不要忘約。賈島說,我怎么能忘啊? “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寄無可上人》) “終有煙霞約,天臺作近鄰。”(《送無可上人》)他對佛門的清靜,仍懷向往之情。但說是說,行動是行動,這兩者充滿矛盾。

賈島一生,為詩藝灑盡心血。“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錘煉出許多精品。韓愈贈詩云:“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云得暫閑。天恐文章渾斷絕,故生賈島著人間。”賈島與孟郊齊名,影響深遠。但他的一生,貧困潦倒,官微職小,祿不養身。死之日,家無一錢,只有一頭病驢和一張古琴,教人為之一嘆:他是否感到此生值得,含笑而去,或是后悔還俗,不如誦經?這就不得而知了。

問題三:賈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他 一絲不茍

yī sī bù gǒu

【解釋】茍:茍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茍,升遷就在指日。”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正音】茍;不能讀作“jù”。

【辨形】茍;不能寫作“荀”。

【近義詞】小心謹慎、小心翼翼、不茍言笑

【反義詞】粗枝大葉、馬馬虎虎

【辨析】~和“一絲不亂”;都有“辦事認真”。但~偏重于“不茍”;有一點也不馬虎的意思;“一絲不亂”偏重于“不亂”;有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齊;一點也不零亂的意思。

【例句】

(1)第十三車隊工作~;車輛的每一個小毛病;隨時發現;隨時修理。

(2)由于他工作認真仔細;~;幾次發現并避免了事故的苗頭。

問題四:詩人賈島被稱為什么 賈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賈島被人們稱為詩囚。賈島是個半俗半僧的詩人,他文場失意后,便去當和尚,法號無本。無本者,即無根無蒂、空虛寂滅之謂也。

問題五:推敲的來歷中你認為賈島是一個怎樣的人?韓愈呢?我想對誰說什么? 我認為賈島是一個愛思考的人,韓愈是一個有涵養講道理的人,伐想對賈島說:“您那刻苦鉆研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們學習

問題六:賈島是怎樣的一個人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漢族。字浪(閬)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中文名: 賈島

別名: 碣石山人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北省涿州市

出生日期: 779年

逝世日期: 843年

職業: 詩人、文學家

信仰: 佛教

主要成就: 中唐著名詩人

代表作品: 《長江集》10卷,錄詩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

賈島是個工作一絲不茍的人。

問題七:讀了這個這篇短文我覺得賈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發是什么 感受自然,停下你的腳步靜靜聆聽大自然的聲音,關注這周而復始的四季,春天的訊息跳動著,所有的眼睛都注滿了渴望。天空是潔凈的,當呼嘯的鴿群劃過之后,瞬間凝固了蔚藍。南風里有青草的香味。黑黝黝的灌木叢里冒出一層暗綠的芽胞,橫豎都成行,像一封信,密密麻麻的“字”寫在灌木的手心里。春天與人間的通信,字跡是綠色的。在柳樹那里,枝條邊寫邊蘸浮露裊然的池水,不然字跡綠的不深。

人們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賦予生命,春天的腳步悄然來臨,小河之水,悠閑的魚兒貪愛,喜鵲站在電線上。聽那云雀被俏麗的夕陽感染,嘰喳成一曲悅耳的歌,聽那麻雀的吟誦,啁啾成一首纏綿的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鴨子得意洋洋的翹起自己的尾巴上的黃羽毛,激起湖上的圈圈漣漪。魚兒們也收到了信號-春在空中蕩漾。

和春天相約,必須走出家門,感受大自然,去張開雙臂,擁抱春天,和春天說一聲:“你好,春天。”小草看到花朵爭奇斗艷的盛開,而自己是滿身暗淡的綠。不好意思探出頭來。可又是打探敵情,只好換上了綠旗袍,站在山坡上一碧千里,我忽然有種居高臨下的感受。和春天相約,痛苦煩惱隨之拋到了九霄云外,連踏青的人也異口同聲地說:“春天美好,春天美好。”

自然像一條絢麗的彩虹,生活像一杯濃香的咖啡,自然像一曲悠揚婉轉的歌曲,生活就是蔚藍浩瀚的大海。看看大自然,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給生活增添了情趣。

詩人賈島簡介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那么詩人賈島簡介是怎樣的?以下僅供參考!

人物介紹

賈島,今北京市房山區賈島村(賈島峪)人,早年貧寒,落發為僧,法名無艮。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遺有賈島庵。19歲云游,識孟郊等,因和推敲韓愈。還俗后屢舉進士不第。唐文宗時任長江(四川蓬溪縣)主簿,故被稱為“賈長江”。其詩精于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但后又普州司倉參軍,卒于任所。有《長江集》10卷,錄詩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

賈島人稱“詩囚”又被稱為“詩奴”,一生不喜與常人往來,《唐才子傳》稱他“所交悉塵外之士”。他惟喜作詩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創作態度

現時北京市所屬各區、各縣,在歷史上曾經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人物,有文有武,數以百計。其中有一個著名的大詩人,就是唐代的賈島。

據《舊唐書》、《全唐詩話》以及蘇絳為賈島寫的墓志銘等的記載,賈島是當時范陽郡的人。唐代設置的范陽郡,包括現在的大興、房山、昌平、順義等縣。這一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屬于幽燕之地,英雄豪俠慷慨悲歌,成了傳統的風氣。正如賈島在一首題為《劍客》的五言絕句中寫的:“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這位詩人顯然想借此來表達他自己的心情。

然而,賈島之所以成名,卻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氣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人們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于此公身上。毫無疑問,寫“僧敲月下門”當然比“僧推月下門”的句子要好得多。這幾乎已經成了講究煉字的一個最尋常的例證。可是,懂得這樣一些起碼的文字“推敲”的技巧,難道就可以稱得起是一位苦吟的詩人了嗎?問題當然不是這么簡單。否則,成為一個大詩人也太容易了。

賈島的苦吟,實際上是在煉意、煉句、煉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這些又都是與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時代性分不開的。首先我們看到賈島非常用力于煉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勝的.意境。如果寫一首詩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蠟,叫人讀了興趣索然,那就不如無詩。有了好的意境,然后還必須保證這種意境能夠在字句上充分表達出來。

賈島的每句詩和每個字都經過反復的錘煉,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寫成之后,卻又使讀者一點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跡,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氣呵成的樣子。由此可見,所謂苦吟只能是從作者用功的方面說的,至于從讀者欣賞的方面說,卻不應該看出作者的苦來。

賈島有許多作品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例如《渡桑干河》的詩寫道:“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于水,卻望并州是故鄉。”這首詩的意思很曲折,而字句卻很平易。這樣就顯得詩意含蓄,使讀者可以反復地咀嚼它的意味。如果多用一兩倍的字句,把它的意思全都寫盡,讀起來就反而沒有意思了。在賈島的作品中,像這樣的例子太多,我簡直不知道應該舉出什么例子才更好說明問題。

讀過中國文學史的人,都知道韓愈非常賞識賈島的作品。《全唐詩話》記載韓愈贈賈島詩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頓覺閑。天恐文章中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雖然有人說這不是韓愈的詩,但是這至少可以代表當時人們對賈島的評價。后來的人常常以“險僻”二字來評論賈島的詩,那實在是不恰當的。

盡管人們也能舉出若干證據、說明賈島的詩對于后來的詩壇發生了不良影響。比如,宋代有所謂江湖詩派,明代有所謂竟陵詩派,以及清末同、光年間流行的詩體,一味追求奇字險句,內容貧乏,變成了形式主義。如果把這些都歸罪于賈島的影響,我以為這是不公平的。各個時代詩歌流派的優缺點,主要的應該從各該時代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中尋找根源,前人不能為后人擔負什么責任。賈島的創作態度是很嚴肅的,這一點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假若有人片面地和表面地模仿賈島,以致產生了壞詩,這怎么能叫賈島負責呢!

作品風格:

語言清淡樸素,以鑄字煉句取勝,刻意求工。題材窄狹,缺少社會內容,多為寫景、送別、懷舊之作,情調偏于荒涼凄苦。

[img]唐代詩人賈島

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著名的典故“推敲”即出自此人,傳說他在驢背上苦思“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反復斟酌用推還是用敲字,以至錯入了韓愈的儀仗,他自己后來也說這兩句是“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后來人們將斟酌煉字稱作“推敲”。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賈島

(779~843),唐朝詩人。漢族。字浪(閬)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賈島的詩:

《尋隱者不遇》作者是唐代文學家賈島。其全文古詩如下: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隱者的徒弟,他說,師傅已經采藥去了。還指著高山說,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李凝幽居》作者是唐代文學家賈島。其全文古詩如下: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翻譯】

李凝悠閑地住在這里,很少有人往來,只有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的小園。鳥兒歇宿在池邊的樹上,我正在月下敲響山門。走過小橋呈現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腳正在飄動,好像山石在移動。我暫時要離開這里,但不久還要回來,要按照約定的日期與朋友一起隱居,決不食言。

《劍客》作者是唐代文學家賈島。其全文古詩如下: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試君,誰為不平事?

【翻譯】

十年磨一劍:花了十年的功夫磨出一把寶劍。霜刃未曾試:劍刃鋒利無比。今日把示君:今天拿來看看,告訴我。誰有不平事:誰有冤屈不平的事。

《暮過山村》作者是唐代文學家賈島。其全文古詩如下:

數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

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

【翻譯】

遠遠便聽到山澗的潺潺流水聲,山上稀稀落落的人家。怪禽在荒漠曠野上鳴叫,日暮時分讓行人(我)感到驚恐。月亮在太陽未落之時剛剛升起,點燃的烽火沒有越過秦地。看到在零落的桑柘樹旁出現了裊裊的炊煙,我漸漸向之靠近。

《題興化寺園亭》

破卻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

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亭君自知。

【翻譯】

本篇以家常語,從眼前物中提煉出譏誚聚斂、諷嘲權貴的題旨,極為難得的。在藝術上,巧而不華,素淡中寓深旨。

《赴南巴留別蘇臺知己》

人過梅嶺上,歲歲北風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萬里看。

猿聲湘水靜,草色洞庭寬。

已料生涯事,只應持釣竿。

《雪晴晚望》

倚杖望晴雪,溪云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題詩后》作者為唐朝文學家賈島。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翻譯】

這兩句詩我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我只好回到以前住過的故鄉,在瑟瑟秋風中安穩地睡了。

《戲贈友人》

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

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

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

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

《送鄒明府游靈武》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

債多平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

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翻譯】

你曾經就任西畿縣縣令,三年下來,馬不生膘。為償還高筑的債臺,只好把佩劍賣了,任滿還鄉時,也僅僅是滿載車書而歸。現在冒著邊關風雪遠游朔方,衣衫單薄,難御寒風。此去就住在靈州的一個角落,每日早上可以聽到報曉的號角,平時也沒有什么客人來往。

《寄遠》

別腸長郁紆,豈能肥肌膚?

始知相結密,不及相結疏。

疏別恨應少,密別恨難祛。

門前南去水,中有北飛魚。

魚飛向北海,可以寄遠書。

不惜寄遠書,故人今在無?

華山岹峣形,遙望齊平蕪。

況此數尺身,阻彼萬里途。

自非日月光,難以知子軀。

《憶江上吳處士》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翻譯】

自從你揚帆遠航到福建,已經是幾度月缺又月圓。分別時秋風吹拂著渭水,落葉飄飛灑滿都城長安。記得在送別宴會的'夜晚,雷雨交加天氣讓人生寒。你乘坐的船還沒有返回,你的消息還遠在海云邊。

《送無可上人》

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終有煙霞約,天臺作近鄰。

《送天臺僧》

遠夢歸華頂,扁舟背岳陽。

寒蔬修靜食,夜浪動禪床。

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

身心無別念,余習在詩章。

《送賀蘭上人》

野僧來別我,略坐傍泉沙。

遠道擎空缽,深山蹋落花。

無師禪自解,有格句堪夸。

此去非緣事,孤云不定家。

【翻譯】

山野之僧與我告別,坐地依傍清泉流沙。高擎空缽邁上遠道,遁入深山輕踏落花。未拜宗師禪心自悟,品格高尚詩句堪夸。此行非關身家之事,孤云漂泊永無定家。

《贈紹明上人》

未住青云室,中秋獨往年。

上方嵩若寺,下視雨和煙。

祖豈無言去,心因斷臂傳。

不知能已后,更有幾燈然。

【翻譯】

從未住在寺廟的青云室內,中秋節依然是獨處像往年一樣。向上看是嵩山的寺廟,向下看是蒙蒙細雨和云霞霧氣形成的煙霧。前人怎么就沒有留下文字類的東西就離去了,但是禪心因為斷臂山而能夠流傳下來。不知道在我離開的時候,還能夠有幾盞燈是還在燃燒著的。

《寄朱錫珪》

遠泊與誰同,來從古木中。

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

夢澤吞楚大,閩山厄海叢。

此時檣底水,濤起屈原通。

【翻譯】

和誰一起漂泊,向來都是在古樹中。在長江一帶人們常月下垂釣,空曠的原野火點燃了風。江南一帶吞掉了楚國的一大片,閩山在大海從中。這時的帆船已經在水底了,波濤傳達了屈原的意思。

《哭宗密禪師》

鳥道雪岑巔,師亡誰去禪。

幾塵增滅后,樹色改生前。

層塔當松吹,殘蹤傍野泉。

惟嗟聽經虎,時到壞庵邊。

【翻譯】

雪山之巔有鳥道,大師亡去無人禪。幾案灰塵增幾厚,林問樹色改容顏。松風陣陣吹層塔,遺蹤處處傍野泉。惟嗟從前聽經虎,時來破敗草庵邊。

賈島原文_翻譯及賞析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賈島 介紹

賈島,今北京市房山區賈島村(賈島峪)人,早年貧寒,落發為僧,法名無艮。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遺有賈島庵。19歲云游,識孟郊等,因和推敲韓愈。還俗后屢舉進士不第。唐文宗時任長江(四川蓬溪縣)主簿,故被稱為“賈長江”。其詩精于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但后又普州司倉參軍,卒于任所。有《長江集》10卷,錄詩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

生平

早年出家

賈島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長安,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后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年)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唐代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懷民《中晚唐詩人主客圖》則稱之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門”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十分尊崇賈島,甚至對他的畫像及詩集焚香禮拜,事之如神(《唐才子傳》、《郡齋讀書志》)。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長江集新校》,用《全唐詩》所收賈詩為底本,參校別本及有關總集、選集,附錄所撰《賈島年譜》、《賈島交友考》以及所輯賈島詩評等,較為完備。

賈島的家鄉范陽曾是安祿山的老巢,安史之亂平定后,這里又長期為藩鎮所據,處于半隔絕狀態。賈島出生于平民家庭,門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傳說他30歲前曾數次應舉,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計,只好棲身佛門為僧,取法名無本。貧困的家庭景況,枯寂的禪房生活,養成他孤僻冷漠而內向的性格,耽幽愛奇,淡于榮利,喜怒鮮形于色,世事頗少縈懷。但他仍酷愛吟詩,常常為構思佳句而忘乎所以,“雖行坐寢食,苦吟不輟。”賈島也因此被視為唐代苦吟詩人的典型。

推敲由來

一天,賈島去長安成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的小鳥。不巧,這天李凝不在家,賈島就把一首詩留了下來: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 草逕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第二天,賈島騎著毛驢返回長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興寫成的那首小詩,覺得“鳥宿池邊樹, 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字更恰當些。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喔,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這時,正在京城做官的韓愈,在儀仗隊的簇擁下迎面而來。行人、車輛都紛紛避讓,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竟然闖進了儀仗隊中。

韓愈問賈島為什么亂闖。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韓愈聽了,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萬一門是關著的,推怎么能推開呢?再者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靜中有動,豈不活潑?”賈島聽了連連點頭。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從此也就成為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才能得到最佳。

是否中進士

賈島是否唐突劉棲楚?是否中進士?哪一年中進士?也不可考,但他仕途坎坷卻是真的。賈島多次赴考,都名落孫山,有一次竟因“吟病蟬之句,以刺公卿”,不僅被黜落,而且還被扣上“舉場十惡”的帽子。更使他悲傷的是,他的好友孟郊于元和九年(814年)突發急病而死。至長慶四年(824年),韓愈又病逝。而此時之賈島卻依然是一介白衣。直到賈島垂老之年,賈島才出任長江縣主簿。開成五年(840年),賈島三年考滿,遷任普州(今四川安岳縣)司倉參軍。會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賈島就染疾卒于任上。

賈島在長江主簿任上有何建樹,史書不載。唐人蘇絳在他的《賈司倉墓志銘》稱贊賈島“三年在任,卷不釋手”。看來,賈島仕宦后,讀書吟詩的癖好依然不改。

郊寒島瘦

蘇東坡這個人挺有意思,他并沒有象歐陽修《六一詩話》和尤袤《全唐詩話》那樣的詩話行世,卻經常有關于詩文的觀點一鳴驚人。諸如“觀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杜詩、韓文、顏書,皆集大成者也。”孟浩然之詩,韻高而才短。“……郊寒島瘦”也是他提出的,而且概括得也是如此的準確、生動和形象。

“郊寒島瘦”緣何說起,當然由孟郊賈島詩風而來,主要是指他們詩作中所體現出來的狹隘的格局,窮愁的情緒和苦吟的精神。兩人都是一生不曾做過什么象樣的官,孟郊本人性情耿介,是個不善與別人往來的人,考了三次之后才于五十歲時中了個進士,得到一個可憐的小官位。但他平時總愛將時間花在飲酒彈琴交友賦詩上面,不理政務,最后竟由別人代他的職,自己拿著半俸回家,過上了“一貧徹骨、裘褐懸結”的清苦日子。他的詩作因此而愈見其“寒”,如:貧病誠可羞,故床無新裘。春色燒肌膚,時餐苦咽喉。倦寢意蒙味,強言聲幽柔。承顏自俯仰,有淚不敢流。默默寸心中,朝愁續暮愁。(《臥病》)夜學曉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閑,心與身為仇。死辱片時痛,生辱長年羞。清桂無直枝,碧江思舊游。(《夜感自遣》)賈島曾作過和尚,算是個“詩僧”。《唐才子傳》說他:“居京三十年,屢試不中連敗文場,囊篋空甚,遂為浮屠”,雖然窮成這樣,仍不掩賈島其性情中人的一面。有一天,宣宗微服私訪來到賈島所在的寺中,聞樓上有吟詩之聲,遂移步上樓,見案上有詩便展卷流覽,賈島不認識皇上,劈手將詩卷奪過,聲色俱厲,冷言嘲諷。幸虧皇上有風度,自己下樓一走了之。后來,賈島才發覺事情不對,嚇壞了,忙跑到宮前請罪。倒使皇上感到驚訝。這段故事太象演繹,不大靠得住,但卻頗可見賈島的脾氣秉性。

孟郊和賈島長年生活在窮苦潦倒之中,雖然都曾得到過當時韓愈的獎掖與資助,但并沒使他們擺脫現實生活的困頓。所以在他們的詩中,象“淚”、“恨”、“死”、“愁”、“苦”這樣的字眼隨處可見。

“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別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郊《古怨別》)“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孟郊《怨詩》)“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泠。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賈島《戲贈友人》)事情就是這樣,“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杜甫),因為詩人長年生活在窮困之中,所以才可能深入地接觸社會,其詩才更見性情和藝術。雖然,孟郊在考取了進士之后也曾寫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樣精神抖擻意氣風發的豪情,也寫過“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種親情至上的千古名句佳句,但是這些畢竟不是他的主鏇律,“郊寒”才是他的主色調。請看他這樣寫懷鄉的情緒:“愁人獨有夜燭見,一紙鄉書淚滴穿”;他這樣寫世態炎涼:“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他這樣寫情感世界:“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他這樣寫自然的蕭疏:“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東野詩》)這才是孟郊的風格特色。《臨漢隱居詩話》中說他“孟郊詩蹇澀窮僻,琢削不假,真苦吟而成。觀其句法、格力可見矣。其自謂‘夜吟曉不休,若吟神鬼悉。如何不自閑,心與身為仇。’”賈島雖不如“郊寒”,卻也有其鮮明的個性。他寫過“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這樣超脫閑逸的詩,也曾流露出“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試君,誰有不平事”這樣昂揚的豪氣,但他的詩卻多是靠“苦吟”而成的,所以仍舊顯得面窄而雕琢。他自己對此是這樣描述的:“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關于賈島,最為流行的故事就是“推敲”的典故。據說他成日沉湎于雕詞琢句之中,有一天竟然沖撞了京尹兆韓愈的車隊,被左右拿下,推到韓愈面前"島具實對,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所以才沖撞了大人。原來他當時正在潛心琢磨“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僧敲月下門”中的動詞“推”,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韓愈見怪不怪,停下來想了半天方說:“敲字佳。”從此交上了賈島這個布衣朋友,還“授以文法,去浮屠,舉進士。”其實,這兩個字都是可以用的,只不過用了“敲”就具有一種聲音的美,更能襯托出夜深人靜時的意境。

因為孟郊與賈島平時做詩,總愛搜腸刮肚苦思冥想地遣詞造句,加之以上所提及的諸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所以詩作中具有“寒瘦窘迫”的風格也是自然的事情,他們都堪稱中國詩史中的“苦吟詩人”。所不同的是,在當時孟郊乃“五古”大家,而賈島為“五律”的領袖。

創作態度

現時北京市所屬各區、各縣,在歷史上曾經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人物,有文有武,數以百計。其中有一個著名的大詩人,就是唐代的賈島。

據《舊唐書》、《全唐詩話》以及蘇絳為賈島寫的墓志銘等的記載,賈島是當時范陽郡的人。唐代設定的范陽郡,包括現在的大興、房山、昌平、順義等縣。這一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屬于幽燕之地,英雄豪俠慷慨悲歌,成了傳統的風氣。正如賈島在一首題為《劍客》的五言絕句中寫的:“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這位詩人顯然想借此來表達他自己的心情。

然而,賈島之所以成名,卻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氣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人們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于此公身上。毫無疑問,寫“僧敲月下門”當然比“僧推月下門”的句子要好得多。這幾乎已經成了講究煉字的一個最尋常的例證。可是,懂得這樣一些起碼的文字“推敲”的技巧,難道就可以稱得起是一位苦吟的詩人了嗎?問題當然不是這么簡單。否則,成為一個大詩人也太容易了。

賈島的苦吟,實際上是在煉意、煉句、煉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這些又都是與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時代性分不開的。首先我們看到賈島非常用力于煉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勝的意境。如果寫一首詩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蠟,叫人讀了興趣索然,那就不如無詩。有了好的意境,然后還必須保證這種意境能夠在字句上充分表達出來。

賈島的每句詩和每個字都經過反復的錘煉,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寫成之后,卻又使讀者一點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跡,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氣呵成的樣子。由此可見,所謂苦吟只能是從作者用功的方面說的,至于從讀者欣賞的方面說,卻不應該看出作者的苦來。

賈島有許多作品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例如《渡桑干河》的詩寫道:“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于水,卻望并州是故鄉。”這首詩的意思很曲折,而字句卻很平易。這樣就顯得詩意含蓄,使讀者可以反復地咀嚼它的意味。如果多用一兩倍的字句,把它的意思全都寫盡,讀起來就反而沒有意思了。在賈島的作品中,像這樣的例子太多,我簡直不知道應該舉出什么例子才更好說明問題。

讀過中國文學史的人,都知道韓愈非常賞識賈島的作品。《全唐詩話》記載韓愈贈賈島詩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頓覺閑。天恐文章中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雖然有人說這不是韓愈的詩,但是這至少可以代表當時人們對賈島的評價。后來的人常常以“險僻”二字來評論賈島的詩,那實在是不恰當的。

盡管人們也能舉出若干證據、說明賈島的詩對于后來的詩壇發生了不良影響。比如,宋代有所謂江湖詩派,明代有所謂竟陵詩派,以及清末同、光年間流行的詩體,一味追求奇字險句,內容貧乏,變成了形式主義。如果把這些都歸罪于賈島的影響,我以為這是不公平的。各個時代詩歌流派的優缺點,主要的應該從各該時代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中尋找根源,前人不能為后人擔負什么責任。賈島的創作態度是很嚴肅的,這一點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假若有人片面地和表面地模仿賈島,以致產生了壞詩,這怎么能叫賈島負責呢!

紀念建筑

在縣城南郊安泉山。長12米,寬、高各3米,砌石為垣。現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戶參軍浪仙之墓”。墓前有清建瘦詩亭,內陳歷代文人吊唁賈島的石刻詩文。

唐開成五年(840年),賈島61歲時遷來普州(今四川安岳縣),任司倉參軍。他到任后,曾組織講學。政務之余常去南樓(南門外過街樓,1958年拆除)讀書作詩。曾寫出《夏夜登南樓》詩:“水岸寒樓帶月躋,夏林初見岳陽溪。一點新螢報秋信,不知何處是菩提。”此外,還有《寄武功姚主簿》、《送裴校書》、《送僧》、《原上草》、《詠懷》等詩篇,均為賈島在南樓寫成。唐會昌三年(843年),朝廷升賈島為普州司戶參軍,未受命而身先卒,終年64歲。遺體安葬在安岳縣城南安全山麓。他的朋友蘇絳為他寫了“賈司倉墓志銘”,記述賈島生平、死、葬日期和地點等甚詳。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安岳縣令徐觀海(浙江錢塘人)在墓前建造“瘦詩亭”。后來的縣令斐顯忠又進行重建,并立牌坊,至今尚存。

典故

塵緣未絕

賈島是個半俗半僧的詩人。

他文場失意后,便去當和尚,法號無本。無本者,即無根無蒂、空虛寂滅之謂也。看來他要一輩子念佛了。但后來與韓愈相識,執弟子之禮。在韓愈的勸說下,還俗應舉,中了進士。為僧難免思俗,入俗難棄禪心。“發狂吟如哭,愁來坐似禪。”(姚合《寄賈島》)俗味很濃,僧味也不淡。他正是在這雙重性中度過自己的一生。

賈島因帶著一肚皮牢騷出家,所以雖身在佛門,卻未能忘卻塵世的煩惱。他在洛陽為僧時,當局規定午后不得出寺。若換個出家人,不許出就不出。佛國無邊,何處不可修心養性?然而他卻覺得自由受縛,不能忍受。于是嘆道:“不如牛與羊,猶得日暮歸。”他為人非常執著,一旦向前,就不易回頭。無論是為僧,還是還俗,都富有挑戰性。

他是苦吟詩人,行坐寢食,都不忘作詩,常走火入魔,惹出麻煩。據說曾出了兩次交通事故。一次是騎驢過街,沒注意行人。當時秋風蕭瑟,黃葉飄零,便信口吟出“落葉滿長安”之句。尋思上聯,忽以“秋風吹渭水”作對,喜不自勝,結果撞上“市長”大人車馬,被拘一夕。一次是去訪問李凝幽居,于驢背上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之句。其中“敲”字又欲作“推”字,一時未定。神思恍惚,結果又撞上韓愈的車馬。傳說雖不完全可信,但他那份癡迷,則是有根有據的。他時刻想推銷自己。“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劍客》)氣沖斗牛,一副俠膽。其實他骨瘦如柴,氣短力微,只不過借鑒喻己,想人賞識罷了。唐代的舉子要想在科場上顯露頭角,往往要疏通關節,尋找堅強的靠山。而他出身微賤,朝中無親故,缺乏外援,所以他恨這個社會的不公。他認為自己沒有出路,是因受到公卿的壓抑所致。他從裴度庭院經過,吟道:“破卻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庭君始知。”(《題興化園亭》)裴度平定叛亂有功,封晉國公。他聚斂甚多,長安有高第。賈島一見,火從內發,故作詩嘲之。他蔑視權貴,不把他們放在眼里。及第后,他寓居法干無可精舍。一日宣宗微服出游,行至寺中,聞人吟詩,便循聲登樓,見案上詩卷,便取來瀏覽。賈島在后面,一手奪走。他不認識宣宗,便瞪眼嚷道:“郎君鮮食美服,哪懂這個?”事后十分緊張,伏闕待罪。朝廷給他一個長江縣主簿的小官,將他貶出長安。唐代有兩位詩人的作品,涉及此事。安奇詩云:“騎驢沖大尹,奪卷忤宣宗。”李克恭詩云:“宣宗謫去為閑事,韓愈知來已振名。”

賈島有個堂弟叫無可,也是詩人。當時兩人一道出家。賈島耐不住寂寞,殺了回馬槍;而無可仍在合掌向佛。賈島還俗時曾有約,將來仍出家,可一落塵網便被裹住。無可寫詩提醒他,不要忘約。賈島說,我怎么能忘啊?“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寄無可上人》)“終有煙霞約,天臺作近鄰。”(《送無可上人》)他對佛門的清靜,仍懷向往之情。但說是說,行動是行動,這兩者充滿矛盾。

賈島一生,為詩藝灑盡心血。“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錘煉出許多精品。韓愈贈詩云:“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云得暫閑。天恐文章渾斷絕,故生賈島著人間。”賈島與孟郊齊名,影響深遠。但他的一生,貧困潦倒,官微職小,祿不養身。死之日,家無一錢,只有一頭病驢和一張古琴,教人為之一嘆:他是否感到此生值得,含笑而去,或是后悔還俗,不如誦經?這就不得而知了。

賈島的詩文閑居少鄰并,草逕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唐代·賈島《題李凝幽居》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逕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訪友 , 寫景早教古詩100首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唐代·賈島《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賈島(賈島的拼音)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唐詩三百首 , 尋訪寫人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唐代·賈島《劍客 / 述劍》

劍客 / 述劍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豪情抱負查看更多賈島的詩文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賈島(賈島的拼音)”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賈島(賈島的拼音)
本文地址: /qiqubaike/14688.html

標簽: 賈島(賈島的拼音)

熱門文章
隨機tag
洋牡丹的花語是什么 益的(益的反義詞) 感動老公能哭的一段話 油價能回到6元時代嗎 中國最棒的怪獸(中國最有名的怪獸) 阿瑟是什么意思 韓國唯一得善終的總統(中國有錢人為什么要 9月23日是什么星座(9月23日是什么星 地球五次大滅絕事件(現代科學已經證實) 中國電信最值錢的號段(電信最好的號段是哪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鯊魚灰鯖鯊比船還快 真的有世界末日嗎(真的有世界末日嗎知乎) 弄瓦之喜什么意思 世界上最小的鹿 清朝的名人(清朝的名人故事) 調遣(調遣號的畫法) 世界上最平靜的聲音(最平靜的動物是什么) 黑桃紅桃梅花方塊(由大到小排列) 指尖陀螺為什么被禁止 2017泰國明星排行榜超級養眼的小鮮肉( 中國最良心商鋪(中國十大商家) 中國最易得的病(中國的什么患病率最高) 楊揚(來于美國鹽湖城冬季奧運會) 范姓起名(范姓起名芷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治县。| 凌云县| 苏尼特右旗| 沈丘县| 禄劝| 泸水县| 昆明市| 新龙县| 奉新县| 阜新| 鄱阳县| 满城县| 怀集县| 伽师县| 屯留县| 新宁县| 治多县| 通海县| 年辖:市辖区| 会宁县| 唐山市| 沁水县| 和平县| 绍兴市| 甘谷县| 图片| 江油市| 亳州市| 永宁县| 通渭县| 青川县| 师宗县| 清水县| 潞西市| 临沭县| 湄潭县| 常德市| 静海县| 桃园市|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