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羔羊原文及賞析


2、《新唐書》卷十 紀第十(2)


3、羔羊原文_翻譯及賞析"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奇趣百科 > 正文

減膳(減膳謝妝)

xj 2023-04-14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減膳(減膳謝妝)”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目錄一覽:

減膳(減膳謝妝)

1、羔羊原文及賞析 2、《新唐書》卷十 紀第十(2) 3、羔羊原文_翻譯及賞析 4、減膳什么意思 5、古代的人們如何避暑? 羔羊原文及賞析

羔羊

佚名〔先秦〕

原文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譯文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絲合縫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遙踱步慢悠悠。身穿一件羔皮襖,素絲密縫做工巧。逍遙踱步慢悠悠,公餐飽腹已退朝。身穿一件羔皮袍,素絲納縫質量高。逍遙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注釋

五紽:指縫制細密。五,通“午”,岐出、交錯的意思;紽(tuó駝),絲結、絲鈕,毛傳釋為數(cù促),即細密。食(sì四):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委蛇(wēi yí):音義并同“逶迤”,悠閑自得的樣子。革:裘里。緎(yù):縫也。縫:皮裘;一說縫合之處。總(zǒng):紐結。一說毛詩傳釋為“數”,與紽同。

賞析

贊美說

漢儒對《羔羊》篇的解釋主要有毛齊魯韓四家,其中毛詩的解釋來自《毛詩正義》,而齊魯韓三家詩幾乎都已亡佚。現依據王先謙之說,取其書《詩三家義集疏》中認定的齊魯韓三家詩說觀點。在《羔羊》篇中,“羔羊”、“素絲”、“退食”、“委蛇”四詞是該詩的關鍵詞,其中“羔羊”是主旨的.代表,故理解漢儒對《羔羊》篇的解釋,應先從后三詞開始,再分析“羔羊”所代表的主旨。

“素絲”。在《詩三家義集疏》的資料中,齊氏認為“素絲”指“君子朝服”;韓氏則認為素喻絜白,絲喻屈柔;注魯詩的谷永注“素”為“行絜”,王逸注為“皎潔之行”;毛氏注為“白也”。《詩三家義集疏》總結為:“薛以性言,謂其心之精白,谷王以行言,美其行之潔清也。‘絲喻屈柔’者,屈柔以行言,立德尚剛而處事貴忍,故屈柔亦為美德。 ”;可見,齊氏是從“素絲”作為社會服裝的角度進行分析以確定身份地位為大臣,而其余諸家則抓住其本身“白”與“柔”之特性,認為“素絲”是用來贊美大臣之高潔、謙忍。

“退食”。王先謙先生梳理齊魯韓三家詩注,認為“‘退食自公’者,自公朝退而就食,非謂退歸私家。永疏‘私門不開’,正釋‘公’之義。卿大夫入朝治事,公膳于朝,不遑家食,故私門為之不開也。 ”;而《毛詩正義》中先列鄭玄箋,云退食意謂減膳。再引孔穎達正義釋“減膳”之意:“減膳食者,大夫常膳日特豚,朔月少牢,今為節儉減之也。 ”后引王肅、孫毓“減膳”論“減膳”為合理合制之舉。故從身份屬性上來講,兩種解釋都將對象定義為朝堂之臣,非宦官等類屬。從特征屬性來看,則知此人尊制守法,依朝廷之律,依傳統之令,非標新立異或先斬后奏之人,可謂是遵從、執行制度法令的模范,是朝廷形象的代言。

“委蛇”。毛氏注曰:“委蛇,行可從跡也。 ”又言:“既外服羔羊之裘,內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從公門入私門,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動而有法,可使人蹤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稱,內外得宜。 ”鄭玄箋云:“從于公,謂正直順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節儉而順,心志定,故可自得也。 ”;韓氏注為:“逶迤,公正貌。 ”;二者看似不同,實則互補。恰如陳啟源所云:“毛‘委蛇’傳以為‘行可跡蹤’,韓‘逶迤’訓作‘公正貌’,兩意義正相成,為其公正無私,故舉動光明,始終如一,可從跡仿效,即毛序所謂正直也。 ”;可知所美大臣之言行,首先是公正無私的,非弄權之人。其次,該人言行有跡可循,則可使人仿跡模仿,謂其人有影響力,是值得他人對其進行贊美乃至宣揚的。

“羔羊”為此詩篇之題,也是該詩主旨的代表,因而應以“羔羊”為核心來分析該詩主旨。 《毛詩正義》:“《羔羊》,《鵲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德如羔羊也。 ”后注:“《鵲巢》之君,積行累功,以致此《羔羊》之化,在位卿大夫競相切化,皆如此《羔羊》之人。 ” 《詩三家義集疏》:齊說曰:“羔羊皮革,君子朝服。輔政扶德,以合萬國。 ”韓說曰:“詩人賢仕為大夫者,言其德能稱,有絜白之性,屈柔之行,進退有度數也。”據此可知,該詩的主旨是贊美有德行之君子,不同在與有的學者認為是在贊美召南大夫,而當時其他的學者認為是美召公,毛氏則只說“在位卿大夫”。實際上,召公于周朝亦是在朝之臣,故綜合來看,可將《羔羊》一詩的主旨定為贊美有德之大臣。

諷刺說

對這首詩表現特點的理解,要反美為刺。即是說,全詩不用一個譏刺的詞,更沒有斥責之語,詩人只是冷靜而客觀地抉取大夫日常生活中習見的一個小片斷,不動聲色用粗線條寫真。先映入詩人眼簾的是那官員的服飾——用白絲線鑲邊的羔裘。毛傳說“大夫羔裘以居”,故依其穿戴是位大夫。頭兩句從視覺來寫,暗示其人的身份,第三句是所見也是所想,按常規大夫退朝用公膳,故詩人見其人吃飽喝足由公門出來,便猜想其是“退食自公”。《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杜預注:“謂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這與當時民眾的生活水準相對照,有天上地下之別,《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闡述的符合王道的理想社會,在豐收年成,也才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而大夫公膳常例竟是“日雙雞”,非常奢侈。詩人雖然沒有明言“食”是什么,以春秋襄公時代的公膳例之,大約相差無幾。詩人生活在同時代,一見其人“退食自公”必然有所觸動,想得很多,也許路有餓殍的慘象浮現在他眼前。正因為如此,所以厭惡之情不覺油然而生,“委蛇委蛇”詩句涌出筆端。這第四句“美中寓刺”,可謂點睛之筆,使其人仿佛活動起來:你看他,慢條斯理,搖搖擺擺,多么逍遙愜意。把這幅貌似悠閑的神態,放在“退食自公”這個特定的場合下,便不免顯出滑稽可笑又丑陋可憎了,言外詩人的挖苦嘲弄可以想見:這個自命不凡的家伙,實則是個白吃飯的寄生蟲!三章詩重復這個意思,回環詠嘆,加深了譏刺意味。各章三、四兩句,上下前后顛倒往復。

[img]《新唐書》卷十 紀第十(2)

乾寧元年正月,有星孛于鶉首。乙丑,大赦,改元。李茂貞以兵來朝。二月, 右散騎常侍鄭綮為禮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彰義軍節度使張鈞卒,其兄钅番 自稱留后。三月甲申,李克用寇邢州,執李存孝殺之。五月丙子,王建陷彭州,威 戎軍節度使楊晟死之。是月,鄭延昌罷。孫儒將劉建鋒、馬殷陷潭州,武安軍節度 使鄧處訥死之,建鋒自稱留后。武岡指揮使蔣勛陷邵州。六月,大同軍防御使赫連 鐸及李克用戰于云州,死之。戊午,翰林學士承旨、禮部尚書李磎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庚申,磎罷。御史大夫徐彥若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七月,以雨霖 避正殿,減膳。鄭綮罷。李茂貞陷閬州。八月,楊守亮伏誅。癸巳,減京畿、興元、 洋金商州賦役。九月庚申,李克用陷潞州,昭義軍節度使康君立死之。十月丁酉, 封子祤為棣王,禊虔王,禋沂王,祎遂王。十一月,李克用陷武州。十二月,陷新 州。甲寅,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李匡籌奔于滄州,義昌軍節度使盧彥威殺之。丙辰, 李克用陷幽州。是冬,楊行密陷黃州,執刺史吳討。

二年正月己巳,給事中陸希聲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壬申,護國軍 節度使王重盈卒,其子珂自稱留后。二月乙未,太子太傅李磎為戶部侍郎、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三月,崔胤、李磎罷。戶部侍郎、判戶部王搏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楊行密陷濠州,執刺史張燧。庚午,河東地震。四月,蘇州大雨雪。陸 希聲、韋昭度罷。泰寧軍節度使朱瑾及朱全忠戰于高梧,敗績,其將安福慶死之。 楊行密陷壽州,執刺史江從勖。五月甲子,靜難軍節度使王行瑜、鎮國軍節度使韓 建及李茂貞犯京師,殺太保致仕韋昭度、太子少師李磎。是月,李克用陷絳州,刺 史王瑤死之。六月庚寅,鎮海軍節度使錢升為浙江東道招討使。癸巳,吏部尚書孔 緯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七月丙辰,李克用以兵屯于河中。戊 午,匡國軍節度使王行約奔于京師。庚申,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駱全瓘劉景宣、指 揮使王行實李繼鵬反。行在莎城。嗣薛王知柔權知中書事。壬戌,李克用陷同州。 甲子,次石門。前護國軍節度使崔胤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戊戌, 李克用為邠寧四面行營招討使,保大軍節度使李思孝為北面招討使,定難軍節度使 李思諫為東北面招討使,彰義軍節度使張鐇為西面招討使。辛丑,李克用為邠寧四 面行營都統。李繼鵬伏誅。赦李茂貞。辛亥,至自石門。壬子,崔昭緯罷。九月丙 辰,徐彥若為司空。癸亥,孔緯薨。前昭義軍節度使李罕之為邠寧四面行營副都統。 十月,京兆尹孫偓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丙戌,李克用及王行瑜戰于梨 園,敗之。庚寅,王行約焚寧州以逃。義武軍節度使王處存卒,其子郜自稱留后。 十一月丁巳,李克用及王行瑜戰于龍泉,敗之。辛酉,衢州刺史陳儒卒,其弟岌自 稱刺史。丁卯,王行瑜伏誅。壬申,齊州刺史朱瓊叛附于朱全忠。丁丑,王建陷利 州,刺史李繼颙死之。十二月癸未,赦京師,復大順以來削奪官爵非其罪者。甲申, 閬州防御使李繼雍、蓬州刺史費存、渠州刺史陳璠叛附于王建。丙申,建寇梓州。 戊辰,通州刺史李彥昭叛附于建。是歲,安州防御使宣晟陷桂州,靜江軍節度使周 元靜部將劉士政死之,晟自稱知軍府事。

三年正月癸丑,王建陷龍州,刺史田昉死之。閏月丁亥,果州刺史周雄叛附于 建。四月壬子,武安軍亂,殺其節度使劉建峰,其將馬殷自稱留后。五月癸未,楊 行密陷蘇州,執刺史成及;陷光州,刺史劉存死之。庚寅,成汭陷黔州,武泰軍節 度使王建肇奔于成都。乙未,董昌伏誅。是月,蘄州刺史馮行章叛附于楊行密。六 月庚戌,李茂貞犯京師,嗣延王戒丕御之。丙寅,及茂貞戰于婁館,敗績。七月癸 巳,行在渭北。甲午,韓建來朝,次華州。乙巳,崔胤罷。丙午,翰林學士承旨、 尚書左丞陸扆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甲寅,王摶罷。乙丑,國子 《毛詩》博士朱樸為左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九月乙未,武安軍節度使崔 胤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崔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丁酉,貶陸扆 為峽州刺史。十月,李克用及羅弘信戰于白龍潭,敗之。壬子,孫偓持節鳳翔四面 行營節度、諸軍都統、招討、處置使。戊午,威勝軍節度使王摶為吏部尚書、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十一月戊子,忠國軍節度使李師悅卒,其子繼徽自稱留后。

四年正月乙酉,韓建以兵圍行宮,殺扈蹕都將李筠。丙申,朱全忠陷鄆州,天 平軍節度使朱宣死之。己亥,孫偓罷都統。二月,朱全忠寇兗州,泰寧軍節度使朱 瑾奔于淮南,其子用貞以兗州叛附于全忠。全忠陷沂、海、密三州。保義軍節度使 王珙寇河中。韓建殺太子詹事馬道殷、將作監許巖士。楊行密為江南諸道行營都統。 癸丑,王建陷瀘州,刺史馬敬儒死之。己未,立德王裕為皇太子,太赦,饗于行廟。 辛未,王建陷渝州。乙亥,孫偓、朱樸罷。五月壬午,朱全忠陷黃州,刺史矍璋死 之。六月,貶王建為南州刺史。以李茂貞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嗣覃王嗣周為鳳翔隴 右節度使,茂貞不受命,嗣周及茂貞戰于奉天,敗績。八月,韓建殺通王滋、沂王 禋、韶王、彭王、嗣韓王、嗣陳王、嗣覃王嗣周、嗣延王戒丕、嗣丹王允。九月, 錢升陷湖州,忠國軍節度使李繼徽奔于淮南。彰義軍節度使張璉為鳳翔西北行營招 討使,靜難軍節度使李思諫為鳳翔四面行營副都統,以討李茂貞。十月壬子,遂州 刺史侯紹叛附于王建。乙卯,合州刺史王仁威叛附于建。庚申,建陷梓州,劍南東 川節度使顧彥暉死之。甲子,封子秘為景王,祚輝王,祺祁王。十一月癸酉,楊行 密及朱全忠戰于消口,敗之。丙子,錢升陷臺州。十二月丁未,威武軍節度使王潮 卒,其弟審知自稱留后。

光化元年正月,徐彥若為司徒。二月,赦李茂貞。三月,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劉 仁恭之子守文陷滄州,義昌軍節度使盧彥威奔于汴州。四月丙寅,立淑妃何氏為皇 后。五月己巳,大赦。辛未,朱全忠陷洺州,刺史邢善益死之;又陷邢州。壬午, 陷磁州,刺史袁奉韜死之。是月,馬殷陷邵、衡、永三州,刺史蔣勛、楊師遠、唐 旻死之。七月丙申,朱全忠陷唐州,又陷隋州,執刺史趙匡璘。八月戊午,陷鄧州, 執刺史國湘。壬戌,至自華州。甲子,大赦,改元。九月丙子,有星隕于北方。甲 申,錢升陷蘇州。十月,魏博節度使羅弘信卒,其子紹威自稱留后。己亥,朱全忠 陷安州,刺史武瑜死之。十一月,衢州刺史陳岌叛附于楊行密。甲寅,封子禛為雅 王,祥瓊王。十二月癸未,李罕之陷潞州,自稱節度留后。李克用陷澤州。

二年正月乙未,給復綿、劍二州二年。丁未,崔胤罷。兵部尚書陸扆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是月,李罕之陷沁州。劉仁恭陷貝州。二月甲子,朱全忠陷蔡州,奉國 軍節度使崔洪奔于淮南。三月丁巳,全忠陷澤州。六月丁丑,保義軍亂,殺其節度 使王珙,其將李璠叛附于全忠。七月壬辰,海州戍將陳漢賓以其州叛附于楊行密。 馬殷陷道州,刺史蔡結死之。八月,李克用陷澤、潞、懷三州。十一月,徐彥若為 太保,王摶為司空。馬殷陷郴、連二州,刺史陳彥謙、魯景仁死之。辛丑,保義軍 將朱簡殺其節度使李璠,叛附于朱全忠。

三年四月辛未,皇后及皇太子享于太廟。六月丁卯,清海軍節度使崔胤為尚書 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摶罷。己巳,殺之。七月,浙江溢。 八月庚辰,李克用陷洺州,執刺史朱紹宗。九月,朱全忠陷洺州。錢升陷婺州,刺 史王壇奔于宣州。衢州刺史陳岌叛附于錢升。乙巳,徐彥若罷。丙午,崔遠罷。戊 申,刑部尚書裴贄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甲寅,朱全忠陷瀛州。十月丙 辰,陷景州,執刺史劉仁霸。辛酉,陷莫州。辛巳,陷祁州,刺史楊約死之。甲申 陷定州,義武軍節度使王郜奔于太原。十一月己丑,左右神策軍中尉劉季述、王仲 先、內樞密使王彥范、薛齊偓作亂,皇帝居于少陽院。辛卯,季述以皇太子裕為皇 帝。丁未,太白晝見。十二月,劉季述殺睦王倚。是歲,馬殷陷桂、宜、巖、柳、 象五州。睦州刺史陳晟卒,其弟詢自稱刺史。

天復元年正月乙酉,左神策軍將孫德昭、董彥弼、周承誨以兵討亂,皇帝復于 位。劉季述、薛齊偓伏誅,降封皇太子裕為德王。戊申,朱全忠陷絳州。壬子,崔 胤為司空。朱全忠陷晉州。二月甲寅,以旱避正殿,減膳。戊辰,朱全忠陷河中, 執護國軍節度使王珂。辛未,封全忠為梁王。是月,翰林學士、戶部侍郎王溥為中 書侍郎,吏部侍郎裴樞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月辛亥,昭義軍節度使 孟遷叛附于朱全忠。四月壬子,全忠陷沁、澤二州。丁巳,儀州刺史張鄂叛附于全 忠。甲戌,享于太廟。丙子,大赦,改元。武德、貞觀配饗功臣主祭子孫敘進之, 介公、酅公后予一子九品正員官。免光化以來畿內逋負。五月,李茂貞來朝。六月, 李克用陷隰、慈二州。十月戊戌,朱全忠犯京師。十一月己酉,陷同州。壬子,如 鳳翔。丁巳,朱全忠陷華州,鎮國軍節度使韓建叛附于全忠。辛酉,兵部侍郎盧光 啟權句當中書事。癸亥,李茂貞及朱全忠戰于武功,敗績。丁卯,盧光啟為右諫議 大夫,參知機務。戊辰,朱全忠犯鳳翔。辛未,陷邠州,靜難軍節度使李繼徽叛附 于全忠。甲戌,崔胤、裴樞罷。十二月,鐘傳陷吉州。是歲,清海軍節度使徐彥若 卒,行軍司馬劉隱自稱留后。武貞軍節度使雷蒲卒,其子彥威自稱留后。

二年正月丁卯,給事中韋貽范為工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丙子,給事中 嚴龜為汴、岐和協使。二月己亥,盜發簡陵。王建陷利州,昭武軍節度使李繼忠奔 于鳳翔。三月庚戌,晝晦。癸丑,朱全忠陷汾州。乙卯,浙西大雨雪。戊午,朱全 忠陷慈、隰二州。丁卯,李克用陷汾、慈、隰三州。四月,盧光啟罷。丙申,溫州 刺史朱褒卒,其兄敖自稱刺史。楊行密陷升州。五月丙午,李茂貞及朱全忠戰于武 功,敗績。庚午,韋貽范罷。六月丙子,中書舍人蘇檢為工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 章事。丙戌,朱全忠陷鳳州。七月甲辰,陷成州。乙巳,陷隴州。八月己亥,韋貽 范起復。辛丑,王建陷興元,山南西道節度使王萬弘叛附于建。九月戊申,李茂貞 及朱全忠戰于槐林,敗績。武定軍節度使拓拔思恭叛附于王建。十月癸酉,楊行密 為東面諸道行營都統,及湖南節度使馬殷討朱全忠。王建陷興州。十一月癸卯,保 大軍節度使李茂勛以兵援鳳翔。丙辰,韋貽范薨。十二月癸巳,溫州將丁章逐其刺 史朱敖。己亥,朱全忠陷鄜州,保大軍節度使李茂勛叛附于全忠。是歲,盧光稠陷 韶州。岳州刺史鄧進思卒,其弟進忠自稱刺史。

三年正月丙午,平盧軍節度使王師范取兗州。戊申,殺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韓 全誨張彥弘、內樞密使袁易簡周敬容。辛亥,翰林學士姚洎為汴、岐和協使。壬子, 工部尚書崔胤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甲子,幸朱全忠軍。己巳, 至自鳳翔,哭于太廟,大赦。庚午,崔胤及朱全忠殺中官七百余人。辛未,胤判六 軍十二衛事。丁章伏誅。二月,雨土。甲戌,貶陸扆為沂王傅,分司東都。丙子, 王溥罷。朱全忠殺蘇檢、吏部侍郎盧光啟。戊寅,降京畿、河中鳳翔興德府、同邠 鄜三州死罪以下。己卯,輝王祚為諸道兵馬都元帥;庚辰,朱全忠為太尉、中書令 副之。崔胤為司徒。乙未,清海軍節度使裴樞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 月,朱全忠陷青州。楊行密陷密州,刺史劉康乂死之。酉月己卯,朱全忠判元帥府 事。五月壬子,荊南節度使成汭及楊行密戰于君山,死之。武貞軍節度使雷彥威之 弟彥恭陷江陵。六月乙亥,朱全忠陷登州。九月,楊行密殺奉國軍節度使朱延壽。 辛亥,朱全忠陷棣州,刺史邵播死之;陷密州。戊午,平盧軍節度使王師范叛附于 全忠。十月,忠義軍將趙匡明陷江陵,自稱留后。王建陷忠、萬、施三州。甲戌, 陷夔州。丁丑,平盧軍將劉鄩以兗州叛附于朱全忠。十二月,裴贄罷。楊行密陷宣 州,寧國軍節度使田頵死之。辛巳,禮部尚書獨孤損為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丙申,朱全忠殺尚書左仆射致仕張浚。

羔羊原文_翻譯及賞析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先秦·佚名《羔羊》 羔羊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詩經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絲合縫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遙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襖,素絲密縫做工巧。逍遙踱步慢悠悠,公餐飽腹已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絲納縫質量高。逍遙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賞析

贊美說

漢儒對《羔羊》篇的解釋主要有毛齊魯韓四家,其中毛詩的解釋來自《毛詩正義》,而齊魯韓三家詩幾乎都已亡佚。 現依據王先謙之說,取其書《詩三家義集疏》中認定的齊魯韓三家詩說觀點。在《羔羊》篇中,“羔羊”、“素絲”、“退食”、“委蛇”四詞是該詩的關鍵字,其中“羔羊”是主旨的代表,故理解漢儒對《羔羊》篇的解釋,應先從后三詞開始,再分析“羔羊”所代表的主旨。

“素絲”。在《詩三家義集疏》的資料中,齊氏認為“素絲”指“君子朝服”;韓氏則認為素喻絜白,絲喻屈柔;注魯詩的谷永注“素”為“行絜”,王逸注為“皎潔之行”;毛氏注為“白也”。《詩三家義集疏》總結為:“薛以性言,謂其心之精白,谷王以行言, 美其行之潔清也。‘絲喻屈柔’者,屈柔以行言,立德尚剛而處事貴忍,故屈柔亦為美德。 ”; 可見,齊氏是從“素絲”作為社會服裝的角度進行分析以確定身份地位為大臣,而其余諸家則抓住其本身“白”與“柔”之特性,認為“素絲”是用來贊美大臣之高潔、謙忍。

“退食”。 王先謙先生梳理齊魯韓三家詩注,認為“‘退食自公’者,自公朝退而就食,非謂退歸私家。 永疏‘私門不開’,正釋‘公’之義。卿大夫入朝治事,公膳于朝,不遑家食,故私門為之不開也。 ”; 而《毛詩正義》中先列鄭玄箋,云退食意謂減膳。再引孔穎達正義釋“減膳”之意:“減膳食者,大夫常膳日特豚,朔月少牢,今為節儉減之也。 ”后引王肅、孫毓“減膳”論“減膳”為合理合制之舉。故從身份屬性上來講,兩種解釋都將對象定義為朝堂之臣,非宦官等類屬。 從特征屬性來看,則知此人尊制守法,依朝廷之律,依傳統之令,非標新立異或先斬后奏之人,可謂是遵從、執行制度法令的模范,是朝廷形象的代言。

“委蛇”。 毛氏注曰:“委蛇,行可從跡也。 ”又言:“既外服羔羊之裘,內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從公門入私門,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動而有法,可使人蹤跡而效之。 言其行服相稱,內外得宜。 ”鄭玄箋云:“從于公,謂正直順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節儉而順,心志定,故可自得也。 ”; 韓氏注為:“逶迤,公正貌。 ”; 二者看似不同,實則互補。 恰如陳啟源所云:“毛‘委蛇’傳以為‘行可跡蹤’,韓‘逶迤’訓作‘公正貌’,兩意義正相成,為其公正無私,故舉動光明,始終如一,可從跡仿效,即毛序所謂正直也。 ”; 可知所美大臣之言行,首先是公正無私的,非弄權之人。 其次,該人言行有跡可循,則可使人仿跡模仿,謂其人有影響力,是值得他人對其進行贊美乃至宣揚的。

“羔羊”為此詩篇之題,也是該詩主旨的代表,因而應以“羔羊”為核心來分析該詩主旨。 《毛詩正義》:“《羔羊》,《鵲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德如羔羊也。 ”后注:“《鵲巢》之君,積行累功,以致此《羔羊》之化,在位卿大夫競相切化,皆如此《羔羊》之人。 ” 《詩三家義集疏》:齊說曰:“羔羊皮革,君子朝服。輔政扶德,以合萬國。 ”韓說曰:“詩人賢仕為大夫者,言其德能稱,有絜白之性,屈柔之行,進退有度數也。” 據此可知,該詩的主旨是贊美有德行之君子, 不同在與有的學者認為是在贊美召南大夫,而當時其他的學者認為是美召公, 毛氏則只說 “在位卿大夫”。實際上,召公于周朝亦是在朝之臣,故綜合來看,可將《羔羊》一詩的主旨定為贊美有德之大臣。

諷刺說

創作背景 相傳中國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而這首《羔羊》就是一首反映當時在位官員與老百姓和諧相處的篇章。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先秦·佚名《瓠葉》

瓠葉

先秦 : 佚名

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詩經 , 詠物宴飲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左手執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錫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先秦·佚名《簡兮》

簡兮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左手執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錫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詩經寫人大田多稼,既種既戒,既備乃事。以我覃耜,俶載南畝。播厥百谷,既庭且碩,曾孫是若。既方既皂,既堅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有渰萋萋,興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獲稚,此有不斂穧,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來方禋祀,以其骍黑,與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先秦·佚名《大田》

大田

先秦 : 佚名

大田多稼,既種既戒,既備乃事。以我覃耜,俶載南畝。播厥百谷,既庭且碩,曾孫是若。

既方既皂,既堅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興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獲稚,此有不斂穧,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

大田多稼,既種既戒,既備乃事。以我覃耜,俶載南畝。播厥百谷,既庭且碩,曾孫是若。

既方既皂,既堅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興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獲稚,此有不斂穧,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

詩經祭祀

減膳什么意思

題庫內容:

減膳的解釋

古代皇帝在發生天災或天象變異時吃素或 減少 肴饌,以示自責。 《晉書·成帝紀》 :“三月,旱。詔太官減膳。” 唐 杜甫 《病橘》 詩:“寇盜尚憑陵,當君減膳時。”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刑部·戊戌謗書附重刊閨范序閨鑒圖說跋》 :“且 彼時 大內被災,中宮減膳。”

詞語分解

減的解釋 減 ǎ 由 原有 數量中去掉一部分:減價。減員。縮減。削減。偷工減料。 降低 程度 ,衰退:減輕。減弱。減少。減色。減產。減免。減緩。 加增 部首 :冫; 膳的解釋 膳 à 飯食:膳食。用膳。膳宿。 進食:“宰夫膳稻于梁西”。 部首:月。

古代的人們如何避暑?

古人用搖扇子的方法避暑。

這個方法非常普及,幾乎人人可用,上到達官貴人下到販夫走卒,他們都手持一把扇子搶空氣流。而且這種方法也比較實用,在哪里都可以拿一把扇子降溫。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減膳(減膳謝妝)”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減膳(減膳謝妝)
本文地址: /qiqubaike/16565.html

標簽: 減膳(減膳謝妝)

熱門文章
隨機tag
藍桉花語和寓意 心病還須心藥醫(心病還須心藥醫解鈴還須系 紙醉金迷(紙醉金迷電視劇) 千鈞(千鈞一發) 乳名(乳名叫小滿的寓意) 貓上門為什么不能趕走 中國最東邊到最西邊的城市(中國最東邊的城 世界上最殘酷的房間(世界上最可怕的房子是 j開頭的女英文名(J開頭英文女名) 郯城事件(郯城大事件2020) 君子成人之美的下句(君子成人之美的下句是 我恨雙魚座(我恨雙魚座有多少萬人) 沾沾自喜的反義詞(沾沾自喜的樣子意思) 陰氣重風水不好容易出現怪事 怎么下降頭讓一個人倒霉 怎么判斷熱水器鎂棒消耗完了 四柱預測法(四柱預測經驗技巧集合) 白求恩是哪國人 蕭蕭暗雨打窗聲) 壽康宮(慈寧宮) 中國最漂亮草原景點(中國最漂亮草原景點圖 迪拜塔多少層多少米(迪拜塔有多少樓) 不假思索的反義詞是什么(不假思索的反義詞 孕婦最適合吃十大水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阳城县| 通州市| 海伦市| 当涂县| 温泉县| 德化县| 宁陕县| 包头市| 米林县| 赞皇县| 三江| 长白| 米易县| 河津市| 恩平市| 陕西省| 宁都县| 化州市| 钟山县| 黄浦区| 潮州市| 当涂县| 德钦县| 加查县| 土默特右旗| 四平市| 鄯善县| 辽宁省| 丰城市| 兰考县| 盐源县| 平罗县| 盐源县| 永年县| 东阳市| 哈尔滨市| 定州市| 葵青区| 托里县|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