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舉制(察舉制是哪個朝代的)
xj
2023-05-05
察舉制,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它的確立時間是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舉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時期的世官制和從隋唐時建立的科舉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
考試是漢代察舉制度的重要環節。被舉者經考試后,由政府量才錄用,這樣既保證了選才標準能貫徹實行,選出真正的人才,還能保證競爭的相對公平,令下層人士有進入國家管理層的可能。
從實際情況觀察,察舉制度確實為漢朝選出了許多人才。令察舉制度如此成功的原因,總括而言,有以下幾點:
1,察舉科目多,涵蓋了國家所需的各種人才,選拔的范圍也較廣,為有才干的士人提供了較多晉身仕途的機會。
2,相對而言,察舉制度執行嚴格,對舉主和被舉者均有賞罰,特別是舉主,不得不謹慎行事,因而減少了濫竽充數的情況發生。
3,最重要的是選拔與考試相結合,為被舉者提供了公平競爭的舞臺,使真正優秀的人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察舉制
什么是察舉制察舉制是西漢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開始推行的一項官吏選拔制度。主要是地方和中央根據個人的才能和品行對個人進行推舉和征召。 察舉制是在中國古代產生的第一個系統的選官制度,它對當時社會以及后來的選官制度,尤其是科舉制,起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總述
察舉是 漢代選拔官吏的一種主要方法。「選」的對象為沒有官職的讀書人,「拔」的對象是下級官吏。按規定,他們都必須是品德高尚、學識才干出眾的人。由下而上推舉官吏的辦法,在 秦代已有,但作為完整選士制度的「察舉制」,則是在西漢時期才開始確立。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6年—前195年在位)雖是「 馬上得天下」(靠打仗而奪天下)的,卻深明不能以「馬上治天下」(治國不能靠武力)的道理。所以高祖在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下詔求賢,輔佐帝業。
漢文帝(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在位)在即位第二年就下詔,說:「天下治亂,在予(自己)一人,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朕之不逮。」這便是 察舉制度的開始。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下詔,舉賢良能直言極諫,「對策者百人,唯(晁)錯為高第」。這里說明當時不但有了考試(對策),而且還有等第區別,顯示此時察舉制度已趨成熟。
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詔舉士,規定非治儒術者不取,董仲舒取為上第。這正標志著察舉制度的完備與正式確立。這時候,漢朝的統治者已從初期的與民休息、清靜無為,轉為積極進取,確立以儒家思想為指導原則,并以法治繩之,達到了學術思想、政治體制、知識分子三位一體的結合,使中央集權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高祖召舉三老
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在與 項羽的「楚漢戰爭」中取得勝利,建立漢朝,即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他當上了皇帝,是為 漢高祖(公元前206年—前195年在位)。劉邦和他的謀士鑒于秦朝國祚短速,「二世而亡」,思考如何能長治久安。起初,劉邦瞧不起儒生。儒生陸賈與他談《詩》、《書》,他說:「我馬上得天下,《詩》、《書》有什么用?」 陸賈說:「馬上得之,不能馬上治之」,治國不能靠武力。后來劉邦采納了蕭何、 曹參的「清靜無為」、與民休息的 治國方略,使亂紛紛的局面得以穩定。
早在 劉邦立國的第二年,曾下令「詔舉 三老」,就是要求選拔年齡在50以上,「有修行,能率眾為善」者,協助地方長官推行政令。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又下詔,把選拔人才的事情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
劉邦了解選拔具有治國才能的「賢 士大夫」對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性。他命令郡國向中央推薦人才,記錄他們的「行」(品行)、「義」(儀表)、「年」(年齡)。要求郡國按一定標準推薦人才,開啟了 漢代 察舉制度的先河。
文帝召舉賢良
漢代在惠帝(公元前194年—前188年在位)、呂后(公元前187年—前180年臨朝執政)時期,均曾下令詔舉「 孝弟力田」,可免其徭役,或厚加賞賜,讓他們「為民表率」,做鄉官。這是 漢高祖(公元前206年—195年)「詔舉三老」的延續。
漢文帝(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在位)二年,第一次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文帝因為這一年發生兩次日蝕,他深信這是因為上天對他施政的不滿警告,所以文帝希望通過下詔求才,「以匡朕之不逮」。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再下詔,要求諸侯王、 公卿、郡守,「舉賢良能直言極諫者」,并由皇帝親自考試──「對策」。對策的內容有四項:「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寧」。這一次晁錯被選為高第,升遷中大夫。
文帝的兩次詔舉,明確訂立了舉薦制度,有了科目,有了考試辦法,也分出了等級,這標志著 察舉制度正式形成。不過,當時科目僅有一種,沒有固定的期限,也沒有人數的規定,所以制度還未臻完備。
下馬石
董仲舒應策
漢武帝時代(公元前140年—前87年),察舉成為比較完備的選官制度。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舉主為丞相、御史、 列侯、 中二千石、二千石、 諸侯相。丞相衛綰上奏說,被舉之人「或治申(即申不害)、商(即 商鞅)、韓非、蘇秦、張儀之學,亂國政,請皆罷」,不是儒學出身的都不取。這說明以儒學為正統,從這時開始確立。這實際上是武帝的意見。
董仲舒是此次被察舉者之一,由漢武帝親自策問。董仲舒認為治理天下,要靠皇帝的德政,不是靠天;并提出「刑者不可任以治世」,治天下不能光靠刑罰,又引孔子說:「不教而誅謂之虐」;因此,治國以宣德政、施教化為主。此外,董仲舒還提出培育人才的方法:「臣愿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關于用人,他說用「天下之賢人」,量才授官。最后,董仲舒提出,要推「孔子之術」,對其他各家「皆絕其道」。這就是「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方略。這篇對策,武帝聽了非常信服,就定董仲舒為第,任為 江都相。
到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又詔舉賢良,董仲舒提出以各郡人口多寡定舉人之數,以及「四科」之制,被采納。這是董仲舒對察舉制正式確立和實行所作的貢獻,并奠定了 察舉制度的基礎。
[img]什么是察舉制?察舉制是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察舉是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的制度,也叫選舉。漢高祖劉邦首下求賢詔,要求郡國推薦具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開察舉制先河。考試是漢代察舉制度的重要環節。隨著考試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發展成科舉制度,成為我國重要的選官制度。
察舉制是什么意思?察舉制是漢代實行的國家人才選拔機制,所謂察舉,是說地方長官負責在轄區內發現人才并舉薦給國家。科舉制是唐朝之后實行的國家人才選拔.
但是,察舉制有很大的弊端,因為,并非所有人都能獲得察舉的資格,比如“市井子孫不得察舉為官”。東漢時規定,尚書、宦官的子弟不能舉為孝廉,因為上述人員后者握有重權,或者靠近權力中心,一些主持察舉的官員往往推薦他們的子弟,以巴結權貴。各郡人士經過舉薦后,再經過一定的考試,就可以授予官職。
察舉制名詞解釋察舉制是西漢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開始推行的一項官吏選拔制度。主要是地方和中央根據個人的才能和品行對個人進行推舉和征召。
察舉制是在中國古代產生的第一個系統的選官制度,它對當時社會以及后來的選官制度,尤其是科舉制,起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夏、商、西周實行「 世卿世祿制」。到春秋戰國時,統治階層改革舊有制度,更為了富國強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眾的人。戰國時期出現「軍功爵制度」,又興起「養士」之風,招攬有才干、善言辭的人才,不論出身,為國君、諸侯服務。到秦代則以「辟田」和軍功為選官依據。但這些都不是完備的選官制度。
到了 漢代,為了適應國家統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選拔官吏的制度,名為「察舉制」。察舉是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的制度,也叫「選舉」。 漢高祖 劉邦首下求賢詔,要求郡國推薦具有治國才能的賢 士大夫,開「察舉制」先河。惠帝、 呂后(二人執政時間為公元前194年—前180年)詔舉「 孝弟力田」,察舉開始有了科目。
漢代 察舉制度,嚴格地說是從文帝(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在位)開始,他下詔要求「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并且定下了「對策」(考試)和等第。武帝時「察舉制」達到完備,各種規定相繼推出。其后,各種科目不斷充實,特別是有了統一的選才標準和考試辦法。
考試是 漢代察舉制度的重要環節。被舉者經考試后,由政府量才錄用,這樣既保證了選才標準能貫徹實行,選出真正的人才,還能保證競爭的相對公平,令下層人士有進入國家管理層的可能。隨著考試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發展成「 科舉制度」,這一制度實行了1300年之久,成為中國重要的選官制度。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察舉制(察舉制是哪個朝代的)”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察舉制(察舉制是哪個朝代的)
本文地址:
/qiqubaike/24405.html
標簽: 察舉制(察舉制是哪個朝代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蛇最怕的七大天敵(蛇鷲是蛇的第一大克星(專門吃蛇))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生活中真實的靈異事件(生活中靈異現象) 最美的校花到底是誰長得好看嗎 調侃小李子發福后的樣貌(歲月不饒人) 歷史上羋月跟嬴政是什么關系 中國最牛外匯帳戶(中國最厲害的外匯高手) 中國成立最偉大偉人(中國成立最偉大偉人是 玉米蛇(玉米蛇多少錢一只) 中國最西部的鐵路(中國最西部的火車站) 如月車站事件(不存在的如月車站事件) 懲罰犯人磨玉米粒(現在用于健身) 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發生在哪一年) 100種最嚇人的蟲子(100種最嚇人的蟲 摩羯是什么動物(摩羯座) 霍思燕曬嗯哼學沖浪不忘撿走沙灘上的玻璃 高考發紅包什么數字吉利 有什么作用 崇明島 金榜題名時之喜古今通用 未解之謎素材視頻下載(未解之謎視頻大全) 顏值最高的4種狐貍 曉風殘月(曉風殘月對仗) 中國最炫酷婚禮(中國最炫酷婚禮視頻) 學霸都會用的六大學習方法 熟能生巧(熟能生巧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