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中原(問鼎中原圖片)
xj
2023-05-09
楚莊王想一統中原,便問當時的統治者周天子:“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他手下的大臣王孫滿回答:“這一統中原靠的不是九鼎,而是這天下百姓的信服。”楚莊王聽了,明白自己一統中原的時機還未成熟,周天子因此免過一劫。
問鼎中原出處
問鼎中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用來比喻有私心,想占據所有,出自《左傳》。
魯宣公三年(公元前六零六年),楚子(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今河南省洛陽市),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遷于商,載祀(祀,年也)六百。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音邪)昬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音致)止。成王定鼎于郟鄏(今洛陽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問鼎中原譯文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熊旅借伐陸渾之戎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的首府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莊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莊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面對雄視北方的莊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制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最后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莊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就是這樣得來的。
[img]問鼎中原的意思問鼎中原(鼎:古代一種三足或四足兩耳的器皿,禹鑄九鼎,夏、商、周三代視為傳國之寶,為得天下者所據有。中原:黃河中下游地區,泛指中國)原指楚王問鼎,有取而代周之意。后用于比喻有奪取國家政權的野心。
成語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后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問鼎中原”。
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奉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為得天下者所據有。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首都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
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實力雄厚、圖霸天下的楚莊王見了王孫滿,詢問九鼎大小輕重。王孫滿聽出了弦外之音,答道:“九鼎的大小輕重在乎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自身。”楚莊王見王孫滿拒絕了他,就夸耀楚國的軍事力量加以威脅,說道:“你不要自恃有九鼎,光我們楚國士兵在戰場上折斷的敵人的戈尖矛頭,就足以鑄成九鼎。”
面對雄視北方、倨傲少禮的楚莊王,善辯的王孫滿進行了巧妙的反駁,他先繞開楚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制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他說:“大禹統治天下,天下九州,每州都送來出產的青銅,鑄成了九鼎,象征整個天下。夏桀無道,鼎就遷到商朝;
過了六百年,商紂暴虐,鼎又遷到了周朝。可見,只要有德義,鼎雖小也很重,重得很難搬得走;如果沒有德義,鼎雖大也很輕,輕得很容易失去它。從周成王把鼎安放在郟鄏那算起,已經傳了三十代,七百年。”最后又說:“周室雖然衰微了,但是天命還沒有完,還不到被人取代的時候,所以寶鼎的輕重,你還是不要打聽了吧。”
聽了王孫滿義正詞嚴的一席話,楚莊王打消了非分之想。他也自知還沒有取代周室的實力,于是偃旗息鼓,告辭而去。
問鼎中原什么意思用來比喻有私心,想占據所有,企圖奪取天下的野心。
其中,問指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后來也指疆域領土。例句:他帶著百萬大軍橫掃而來,狼群咆哮,問鼎中原。
鼎是一種器具,在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
問鼎中原的歷史典故問鼎中原的歷史典故出自《左傳·宣公三年》。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
“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譯文
楚王攻打陸渾戎人,于是到了雒水,在周朝邊境上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王。楚王問到周王室的九鼎的大小輕重。
王孫滿回答說:統治天下在于道德,不在于鼎。從前夏朝正在實行德政的時候,遠方各地把各種奇異東西都畫成圖像,九州貢獻出金屬,鑄成九鼎,把畫下來的各種東西的圖像鑄在鼎上,鼎上面有各種東西的圖像,教人民知道神物和怪異。所以人民進入川澤山林,不會碰到對自己不利的東西。螭魅罔兩這些妖怪都不會遇到。因此能夠上下和協,受到上天的保佑。
夏桀昏亂,鼎遷到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紂暴虐,鼎又遷到周朝。天子德行美善光明,鼎即使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亂,鼎即使大,也是輕的。上天賜福給有美德的人,是有一定極限的。成王把九鼎放在郟鄏,曾經占卜過,可以傳世三十代,享國七百年,這是上天所命令的。今天周朝的德行雖然衰減了,可天命還沒有改變。九鼎的輕重,是不能問的。
問鼎中原講的是誰的故事楚莊王。
“問鼎中原”說的公元前606年楚莊王想取周而代之,到周王室去問九鼎的大小輕重,結果在周大臣王孫滿那里碰了一個軟釘子。王孫滿說:“如果天子有德,鼎雖小卻重得難以轉移;如果天子無德,鼎雖大卻是輕而易動。周朝的國運還未完,鼎的輕重是不可以問的。”莊王無話可說。
自從楚莊王率軍進軍中原,并于中原“問鼎之小大輕重”以后,人們便將中原之外的政治和軍事勢力覬覦中原的疆土財物,統稱之為“問鼎中原”。中國從夏商周開始,王朝的更迭便成為常態,各個朝代“你方唱罷我登場”,逐鹿問鼎的金戈鐵馬、獵獵旌旗讓人目不暇接,而無論最終那方成功奪取天下,其最重要的因素無一不是有德,與有鼎無鼎并無太大關系。
成語相關說明
中文名:問鼎中原
拼????音:wèn dǐng zhōng yuán
近義詞:逐鹿中原、問鼎輕重
反義詞:偏安一隅
成文用法
“問鼎中原”原指楚王問鼎,有取而代周之意。后用于比喻有奪取國家政權的野心。動賓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問鼎中原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問鼎中原(問鼎中原圖片)”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問鼎中原(問鼎中原圖片)
本文地址:
/qiqubaike/25291.html
標簽: 問鼎中原(問鼎中原圖片)
- 上一篇:
- 下一篇: 鍥而不舍的意思是什么(目不窺園的意思是什么)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安康一般祝福什么人 十個“世界之最” 這體現哲學思想) 8米高的大蛋糕相當于三層樓 一生一世一雙人(一生一世一雙人下一句怎么 十八羅漢是哪十八位 民間鬼故事-義蛇復仇 七彩蠶寶寶有毒嗎 世界上最悲慘島嶼排名(世界上最悲慘島嶼排 浸豬籠(浸豬籠怎么讀) 不怕老鼠(老鼠并不會鉆進大象鼻子) 世界上吞吐量最大的海港是什么?鹿特丹港的 九曲連環(九曲連環的近義詞) 10月12日是什么星座(10月12日是什 中國最東端和最西點(我國最西點在哪里) 折合人民幣3200萬(全球最貴自行車) 世界最大冰山融化 富春山居圖作者是誰 鬼谷子徒弟都有誰 葬愛網名(葬愛網名帶符號) 游戲幫派名字(游戲幫派名字大全唯美) 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禁圖圖片(禁的圖片字) 玉米煮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