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文的名句


2、古文經典名句


3、古文名人名言50句


4、文"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奇趣百科 > 正文

古文名句大全(古文名句短句)

xj 2023-03-27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古文名句大全(古文名句短句)”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目錄一覽:

1、古文的名句 2、古文經典名句 3、古文名人名言50句 4、文言文名句全集 5、古詩文名句 6、文言文經典詩句 古文的名句

古文名句: 得眾而不得其心,則與獨行者同實。——《管子》

古文名句: 災人者,人必反災之。——《莊子》

古文名句: 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莊子》

古文名句: 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莊子》

古文名句: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古文名句: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莊子》

古文名句: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

古文名句: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

古文名句: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國策》

古文名句: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周易》

古文名句: 舍己從人,不虐無告,不廢困窮。——《尚書》

古文名句: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紅樓夢》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古文名句: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三俠五義》

古文名句: 雖然是我身貧,我身貧志不移;我心經綸天下,志扶持社稷。——關漢卿《裴度還帶》

古文名句: 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古文名句: 仁者之勇,雷霆不移。——蘇軾《祭堂兄子正文》

古文名句: 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蘇軾《賈誼論》

古文名句: 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古文名句: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古文名句: 務持重,不急近功小利。——歐陽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銘序》

古文名句: 寧以一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歐陽修《縱囚論》

古文名句: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古文名句: 人之才有大小,而志有遠近也。——王安石《送陳升之序》

古文名句: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柳宗元《箕子碑》

古文名句: 進不為盈,退不為抑,荒涼昏默,卒不自克。——柳宗元《愚溪對》

古文名句: 人生一世,其久幾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時,乃與天通。——韓愈《送窮文》

古文名句: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古文名句: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古文名句: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更多古文名句敬請關注的相關文章。

古文名句: 為山者基于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劉晝《劉子·崇學》

古文名句: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古文名句: 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諸葛亮《后出師表》

古文名句: 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誡子書》

古文名句: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古文經典名句

古文經典名句有: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換《登鶴雀樓》

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7、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唐·岑參《逢人京使》

8、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李頻《渡漢江)

9、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10、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1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1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1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14、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古文名人名言50句

我國古代 文化 深遠,有很多的古文 名人 名言 流傳廣泛,蘊含深刻的哲理,對人們具有深刻影響作用。今天我為你分享的是古文名人名言的內容,希望你會喜歡!

古文名人名言

1)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

2)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3)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4)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經《乾》

5)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6)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8) 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9)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宋《歐陽修》

10)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

11)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12)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史記《留侯世家》

13)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14)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5) 文章 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唐·白居易《與元九書》

經典古文名人名言

1)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2) 作詩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難摹。——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勒思二僧》

3)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4)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 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黃遵憲《雜感》

6)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7) 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曲江》

8) 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張問陶《論詩十二絕句》

9)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10) 論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闕。——黎志遠《漢陽舟次》

1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題詩后》

13) 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杜牧《讀韓杜集》

14)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調張籍》

15) 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盧延讓《苦吟》

關于古文名人名言

1)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唐·僧《云覽》

2)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吳承恩《西游記》

3)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唐·李商隱《錦瑟》

4) 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王邁《讀渡江諸將傳》

5) 莫將死句入詩中,此訣傳來自放翁。——袁枚《仿元遺山論詩》

6) 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7) 春江秋月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楊萬里《讀張文潛詩》

8)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杜甫《戲為六絕句》

9)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10) 只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勝舊人。——釋文向《過苕溪》

11) 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12) 縱橫正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13) 寅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李白《上李邕》

14)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

15) c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1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1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18)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相鼠》

19)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杜甫《夏夜嘆》

20) 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戴復古《論詩十絕》

看了古文名人名言還會看:

1. 50句名人名言大全

2. 50句經典的名言

3. 50句經典古代勵志名句附翻譯

4. 50句關于文學的名言

5. 古文的名言名句大全

文言文名句全集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當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人無遠慮,君子和而不同。——《禮記·中庸》

3、玉不琢不成器,不成材;人不學,不清楚。——《禮記·學記》

4、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易經·系辭上》

5、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易經·系辭上》

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人和比不上人和。——《孟子·公孫丑》

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9、世無皆濁我獨清,舉世混濁我獨醒。——《屈原·漁父》

10、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楚辭·卜居》

11、盡信書,比不上無書。——《孟子·盡心竭力下》

1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13、近墨者黑,旁觀者清。——傅玄

14、人老心不老,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唐·王勃

15、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16、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為民,以江山為天地。――《管子·牧民》

17、破浪乘風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18、不懼浮云遮望眼,自緣身處頂層。——王安石

19、系統,君子以自立自強。融通四海,君子以天道酬勤。――《易經》

20、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2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2、百學須先志向。――王夫之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其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4、堅持不懈,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5、青,用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

26、積硅步,跬步千里。——《荀子·勸學》

27、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板橋·竹石》

28、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29、人老心不老,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30、采得百卉成蜜后,為了誰艱辛為了誰甜。——羅隱

31、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人物淚沾襟。——杜甫

32、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

33、學而不厭,敏而好學。——孟子

34、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一鳴驚人。——司馬遷

35、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37、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3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以。――三國劉備

39、日久見人心,日久見人心。——《爭報恩》

4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值

4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4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43、河山帶有妃子出,各領風騷幾百年。——趙翼

4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45、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46、人生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47、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司馬遷

48、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49、赤膽忠心,鞠躬盡瘁。——三國諸葛亮《后出師表》

50、莫愁前路盡逐,天地誰人不識君。——高適

51、吾日三省吾身。――《論語》

5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

5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54、破浪乘風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5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56、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地區不愿休。——文天祥

57、云卷云舒,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泰然自若,漫隨天墜看花開花落。――《幽窗小記》

58、古之立大事兒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蘇東坡

59、不登大山,不知道天下高就;不臨深溪,不知道地之厚也。——《荀子》

60、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61、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62、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一鳴驚人。——司馬遷

63、志不最強者智不達,言不義者行不果。――墨子

64、博觀而約取,博觀而約取。——蘇東坡 節選自:

65、投我以桃,投之以桃。——《詩經·大雅·抑》

66、天作孽,猶可違,咎由自取,不能活。——《尚書》

6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6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周語》

69、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70、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7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書山有路,始于足下。——《老子》

73、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貢》

74、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75、磨刀不誤砍柴工,工欲善其事。——《論語·衛靈公》

76、君子坦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77、歲寒,隨后知松柏樹以后凋也。——《論語·子罕》

7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79、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80、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81、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82、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83、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8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竭力上》

85、非淡泊何以明智,非平靜何以致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86、董成鵬一日同風過,扶搖而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87、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88、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89、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90、學而不厭,敏而好學。——《論語·公冶長》

9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92、一日看不到,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93、已所不欲,己所不欲。——《論語·顏淵》

94、沒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95、安不忘危,思則有備,防患于未然。——《左傳》

96、人無遠慮,金無足赤?有過則改,人非圣賢。——《左傳》

97、法網恢恢,從惡如崩。——《老子》

9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之道》

9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00、人誰無過?有過則改,人非圣賢。——《論語》

[img]古詩文名句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古詩文名句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詩經·衛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

古文名句大全(古文名句短句)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6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67、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經·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系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系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涉江)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9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9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

9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100、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文言文經典詩句

1. 要經典的古文名句(100條)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湛奧》) 2.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團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辭(離騷》) 11.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1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左傳·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5.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戰國策·趙策)) 18.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國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2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2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3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兩》) 3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述而》) 3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33.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3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3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論語》)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3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39.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子·權修》) 4O.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誰北則為枳。(《晏子春秋》) 41.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孟子·盡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4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丑)) 46.生于優患,死于安樂。(《孟子·告于下》) 4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48.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魚我所欲也》) 50.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茍子·勸學))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與之俱黑。

(《茍子·勸學》) 52.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韓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呂氏春秋·盡數)) 54.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55.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5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5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59.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間訓》) 60.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列傳》) 6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63.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記》) 64.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記》) 65.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史記·項羽本記》) 66.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記》) 67.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國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6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班固《漢書》) 70.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家則無徒。(班固《漢書·東方朔傳》) 7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漢(逸詩句風雅逸篇四》) 7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范曄(后漢書·馮異傳)) 7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范曄(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75.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黃瓊傳)) 76.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范曄《后漢書·班超傳)) 77.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 。(范曄《后漢書》) 78.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小已。

(曹操《龜雖壽》) 79.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8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

2. 經典古文詩句

01.寧靜可以致遠,淡泊可以明志 ——諸葛亮0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0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04.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05.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孟子06.平靜如水,正直如繩。

-------嚴遵07.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窘困而改節。------孔子08.生得貞心鐵石堅,肯將識見與時遷?--------鄭思肖09.世道別頹波,我心如砥柱。

--------劉禹錫10.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1.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2.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3.孔子:"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14.屈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5.寶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 山水花竹,無恒主人,得閑便是主人.16.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外云卷云舒.17.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萬仞,無欲則剛.18.浮躁一分,到處便抬尤悔; 因循二字,從來誤盡英雄.19.任人須知人,友人須容人,人和事就; 無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為.20.安能盡如人意,要當無愧我心.21.修身豈為名傳世,作事惟思利及人.22.事在人為,休言萬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寬.23.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其殃.24.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25.觀天地生物氣象,學圣賢克己功夫。

格言:01.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大學》)02.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大學》)03.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大學》)04.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大學》)0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中庸》)06.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大學》)07.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大學》)08.君子諸已而后求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

(《大學》)09.欲誠其意,先致其知。(《大學》)10.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中庸》)11.子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中庸》)12.治國必先齊家。

(《大學》)13.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14.大成若卻,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15.心以靜為貴,欲以寡為貴,思以敏為貴,學以勤為貴,友以誠為貴,情以摯為貴,窮以志為貴,富以仁為貴,話以少為貴,喜以度為貴,怒以忍為貴,體以健為貴!16.長知足,心安然;甘淡泊,樂無邊;為人喜,解人難;忘憂喜,嚴律己;莫煩惱,忍為先;識時務,永向前!17.無貪欲,心胸寬;廣交友,德為先;抑憤怒,能方圓;煩惱事,拋云端;和鄰里,解人難;家和睦,心里甜!18.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寡欲養身,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從容則有余年,精神不蔽,四體長春!19.言宜實,心宜誠,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寬,慮宜遠,氣宜柔,骨宜剛,志宜大,膽宜壯!20.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21.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22.涵養,全得一緩字,凡言語、動作皆是。

23.心平氣和四字,非有涵養者不能做。24.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

25.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26.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27.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28.以情恕人,以理律己。29.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

30.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

31.何以息謗?無辯。何以止怨?不爭。

32.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33.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34.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35.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36.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37.善有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38.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機。39.黨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悔,不動于色。

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限受用。40.惡,莫大于縱己之欲;禍,莫大于言人之非。

41.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42.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御侮。

43.居安,慮危;處治,思亂。44.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45.喜聞人過,不如喜聞己過;樂道己善,何如樂道人善?46.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積要容納得;47.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丑要包容得。48.世人喜言無好人,。

3. 古文中勵志的精典句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原文地址:中國經典古文勵志名言100句作者:小yo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 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 ,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論語》-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 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 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 .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 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 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于師. ——《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展為成語“- 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 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 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 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 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 ,行必果. ——《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 “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 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 不足.-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 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展為成語“怨天- 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譯: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 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 譯: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后行. ——《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

4. 經典古文詩句

江城子①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②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 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 短松岡。

【作者】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朝進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潁州、杭州等地,官至禮部尚書。一生歷盡仕途坎坷:神宗年間,以“作詩訕謗朝廷”罪貶置黃州;哲宗年間,又以“為文譏斥朝廷”罪遠謫惠州、儋州。卒謚文忠。他是宋代最為著名的作家,詩、詞、文皆獨步一時。其詞雄闊超曠,橫放杰出,于傳統的花間詞風外別立一宗。又以詩入詞,開拓詞境,推尊詞體,對北宋詞壇多所革新

【注釋】

①又名《江神子》。雙調,七十字,平韻。 ②乙卯:熙寧八年(1075)。

這首詞,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蘇軾,因夢見早逝的愛妻,而寫下的一首千古傳誦的悼亡詞。

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歲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侍翁姑恭謹,對詞人溫柔賢惠,恩愛情深。可惜恩愛夫妻不到頭,王弗活到二十七歲就年輕殂謝了。東坡失去了這樣一位愛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熙寧八年(1075),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了愛妻王氏,于是便寫下上面的這首詞作。

這首詞是“記夢”,而且題記也明確寫明了做夢的日子,故可以確認作者的“夢”是真實的,不是假托。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片五句是記夢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訴悲懷的。寫得真摯樸素,沉痛感人。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三句,單刀直入,概括性極強,感人至深。如果是活著分手,即使山遙水闊,世事茫茫,總有重新晤面的希望和機會;而今,卻是隔著生死的界線,死者對人間世事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對逝者呢,不也是同樣的嗎?!恩愛夫妻,撤手永訣,時間倏忽,轉瞬十年。人雖云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啊!可是為什么又要加上“不思量”呢?這并不矛盾,相反是加得好,因為真實!王弗逝世后的十年間,東坡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壓制,心境悲憤;到密州任后,又逢兇年,忙于處理政務,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維持的地步,而且繼室王潤之(王弗堂妹)及兒子均在身邊,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是掛記在心上呢?不經常懸念,并不是已經忘卻!十年忌辰,正是觸動人心的日子,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心懷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而不可遏止。如是乎有夢,是真實而又自然。想到愛侶的死,感慨萬千。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凄涼,話說得沉痛。如果墳墓近在身邊,隔著生死,就能話凄涼了嗎?這是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癡語、情語,所以覺得格外感動人。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三句,又把現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后的個人的種種憂憤,包括在容顏的蒼老、形體的衰敗之中。這年東坡才四十歲,就已經“鬢如霜”了。明明她辭別人世已經十年之久了,卻要“縱使相逢”,要愛侶起死回生,這是不可能的假設,感情是深沉也是悲痛的,表現了對愛侶的深切懷念,也把個人的變化做了形象的描繪,使這首詞的意義又更加深了一層。

對“記夢”來說,下片的頭五句,才入了題。飄泊在外,雪泥鴻爪,憑借夢幻的翅膀忽然回到了時在念中的故鄉。故鄉,與愛侶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那小室的窗前,親切而又熟悉,她呢,容貌情態,依稀當年,正在梳妝打扮。夫妻相見了,沒有出現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昵之態,而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無言”。包括了萬語千言,表現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沉痛之感。如果彼此申訴各自的別后種種,相憶相憐,哪將又從何說起啊?!一個夢,把過去拉了回來,但當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這是把現實的感受溶入了夢中,使這個夢境也令人感到無限的凄涼!

結尾三句,又從夢境落到現實上來。“明月夜,短松崗”,多么凄清幽獨的環境啊!作者料想長眠于地下的愛侶,在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里,為了眷戀人世、難舍親人,也該會是柔腸寸斷吧?!

5. 經典文言、詩詞背誦

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滕(téng)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yǐ)。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連月不開,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岳潛(qián)形;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qǐng),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汀(tīng)蘭,郁郁青青(qīng)。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剩下的自己積累。

6. 經典的古文、古詩

白居易的琵琶行、長恨歌

李白的將進酒、登金陵鳳凰臺、行路難

杜甫的登高

李商隱的無題詩、錦瑟

李煜的虞美人

柳永的雨霖鈴、八聲甘州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蘇軾的定風波、江城子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

古文的話

李密陳情表

李斯諫逐客書

司馬遷報任安書

諸葛亮出師表

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品,是我自己的推薦,希望你喜歡

7. 求一些比較經典的文言文句子

?si=311.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1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左傳·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5.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戰國策·趙策)) 18.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國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2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2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3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兩》) 3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述而》) 3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33.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3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3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論語》)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3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39.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子·權修》) 4O.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誰北則為枳。(《晏子春秋》)。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古文名句大全(古文名句短句)”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古文名句大全(古文名句短句)
本文地址: /qiqubaike/2905.html

標簽: 古文名句大全(古文名句短句)

熱門文章
隨機tag
蘭因絮果是什么意思(早悟蘭因蘭因絮果是什 賣小吃小飾品的利潤都很高 單手換彈夾(單手換彈夾田建明) 邯鄲學步比喻(邯鄲學步比喻什么意思) 蛾很可愛! 能答對一個都算你厲害(附答案) 十大最虐心的經典網絡小說 中國最火韓國品牌(韓國有哪些品牌是中國人 100張最可怕的圖片(最可怕的十張照片) 經典女網名(經典網名女生唯美) 短面熊是怎么滅絕的 迎難而上的意思(迎難而上的意思是什么) 胡歌跪地簽名受一致好評 五大三粗是什么生肖 劉亦婷現狀(劉亦婷是哪里人) 間隔多久(2023年價格3000到700 殺豬菜的由來 中山狼(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原句是什么) 傳神阿堵(傳神阿堵打三個數字) 世界上花期最長的花可以全年開花(非常美麗 收益與當天收益率有關(大約0.6元) 封神榜上有了名的動物:哮天犬青鸞等(第一 騎驢找驢(騎驢找驢是什么意思形容什么) 初四出門好嗎(初四適不適合出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乡县| 芦山县| 关岭| 德安县| 中西区| 杭锦后旗| 吴堡县| 紫云| 安康市| 射阳县| 禹城市| 南陵县| 溆浦县| 鄱阳县| 民权县| 嵊州市| 广平县| 塘沽区| 应城市| 岱山县| 汉源县| 墨江| 海淀区| 嘉定区| 扶绥县| 托里县| 阜新| 汝阳县| 进贤县| 茶陵县| 云安县| 日照市| 获嘉县| 彰化市| 上杭县| 德格县| 莱阳市| 宜州市| 航空| 布拖县|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