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泉讓水(廉泉讓水的故事)
xj
2023-09-10
廉泉讓水意思是原比喻為官廉潔,后也比喻風土習俗淳美。
廉泉讓水拼音是lián quán ràng shuǐ,漢語成語。
成語故事:南北朝時期,梁州人范柏年晉謁宋明帝請求辦理朝政,談話間,他們偶然說到廣州的貪泉。宋明帝問范柏年的家鄉(xiāng)有沒有這種怪異的河流。范柏年回答道梁州沒有貪泉,只有文川、武鄉(xiāng)、廉泉、讓水。
廉泉讓水的筆順:
廉總筆畫:13筆。1.丶(點)、2.一(橫)、3.ノ(撇)、4.丶(點)、5.ノ(撇)、6.一(橫)、7.?(橫折)、8.一(橫)、9.一(橫)、10.丨(豎)、11.丨(豎)、12.ノ(撇)、13.?(捺)。
泉總筆畫:9筆。1.ノ(撇)、2.丨(豎)、3.?(橫折)、4.一(橫)、5.一(橫)、6.亅(豎鉤)、7.乛(橫撇/橫鉤)、8.ノ(撇)、9.?(捺)。
讓總筆畫:5筆。1.丶(點)、2.?(橫折提)、3.丨(豎)、4.一(橫)、5.一(橫)。
水總筆畫:4筆。1.亅(豎鉤)、2.乛(橫撇/橫鉤)、3.ノ(撇)、4.?(捺)。
廉泉讓水是何意?出自于哪?【釋義】“廉泉讓水”比喻廉潔和禮讓的人。
【出處】此典出自《南史·胡諧之傳》:“(范柏年)見宋明帝,帝言次及廣州貪泉,因問柏年:‘卿州復有此水不?’答曰:‘梁州有文川、武鄉(xiāng)、廉泉、讓水。’又問題:‘卿宅在何處?’曰:‘臣所居廉、讓之間。’帝嗟其善答。”
廉泉和讓水都是河流的名稱。廉泉又叫廉水,在今之陜西省境,發(fā)源于陜西南鄭縣的巴嶺山,向北流,至廉水鎮(zhèn)和漢水會合。讓水又名遜水,是廉水的支流,也在陜西省境。“廉泉讓水”是源于南宋時代的一個故事。梁州人范柏年有一次朝見宋明帝,請示關于辦理朝政的事。宋明帝和范柏年在談話時,偶然提到廣州的貪泉,明帝于是問范柏年的家鄉(xiāng)有沒有這種名稱古怪的河流。范柏年說梁州沒有貪泉,只有廉泉和讓水。范柏年對明帝說的雖是實情,但卻話中有話,表示梁州的人不貪心,操守也十分廉潔,而且具有禮讓的君子風度。
地是廉泉連讓水,人如退谷遇香山是什么意思?想不到您問這個問題?呵呵,這句詩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我先說一下“廉泉讓水”的典故。
語出《南史.胡諧之傳》,這是發(fā)生有南北朝的故事,宋明帝年間(465—471年),梁州轄今陜南、四川、黔北等廣大地區(qū),州治南鄭。一次梁州州將劉亮派范柏年進京覲帝咨事。來到京城后明帝與他閑談時,戲問范:“愛卿,廣州有水名曰貪泉,據(jù)說那里出的貪官均與飲此水有關,此事你可聽說沒有?” 關于廣州貪泉史書上有這樣的記載。晉時,廣州石門有一奇泉,誰飲了此泉之水 ,就會視錢如命,貪得無厭,故人稱“貪泉”。那時廣州弊政猖獗,均傳與此有關。后來朝廷命吳隱之出任廣州刺史,讓他除弊興利。吳到廣州首先喝了貪泉之水,并說:“為官貪廉與泉水何干?”同時呤詩一首言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變心。”意思是說前人道飲了貪泉之水就會思念千金之財。如果讓伯夷、叔齊這樣的清廉者飲用,他們是絕對不會變得道德淪喪的。吳任職期間,從嚴治吏,為官廉潔,廣州風清弊絕。 明帝不等范思索,又一語雙關地問道:“梁州是否有這種地名?”范稍加考慮而答:“圣上明察,梁州唯有廉泉、讓水、文川、武鄉(xiāng)。”廉泉、讓水為古水名。前者為今南鄭縣濂水,后者為今漢臺區(qū)武鄉(xiāng)鎮(zhèn)。明帝再問:“愛卿宅居何處?”范答:“卑臣寒舍居于廉、讓之間。”范柏年巧妙對答無懈可擊,既說明他任職之地民風淳樸、人性謙遜,又暗示自己為政清廉,不事權貴,受到梁州人民稱贊。這就是“廉泉讓水”典故出處。
此后,逐漸約定成俗,“廉泉讓水”作為風尚樸實的褒詞,現(xiàn)在,漢中博物館西大門外貼有引典故引伸而來的楹聯(lián):“文川武鄉(xiāng)英雄地,讓水廉泉禮儀邦”。
“地是廉泉連讓水,人如退谷遇香山”,全詩如下:
小筑疏籬占綠灣,釣竿斜出草堂閑。
柳因見日頻舒眼,花為迎風早破顏。]
地是廉泉連讓水,人如退谷遇香山。
詞新片石留題在,采厥烹葵數(shù)往還。
這句話總的意思是說,鄉(xiāng)里風土淳厚,民風樸實。
[img]讓水,二字出在哪句古文中啊讓水,本來是古代河流的名稱,在今天的漢中市漢臺區(qū)武鄉(xiāng)鎮(zhèn)。
但,“讓水”還真是有文化含義的。
古代做官的,在道德標準上講究“廉讓”,即清廉、遜讓。
《南史·胡諧之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范柏年去見宋明帝 ,明帝說完正事之后,談到廣州有“貪泉”的傳說,據(jù)說當官的喝了就變貪。因而問范柏年 :”你那個州也有那樣的水沒?“范柏年回答說:” 梁州只有'文川' 、'武鄉(xiāng)'、'廉泉'、'讓水' 。”明帝又問:“你的住宅在何處?”范柏年回答:“我住在廉、讓之間。”明帝感嘆他會答話。 (原文是:“﹝ 范柏年 ﹞見 宋 明帝 ,帝言次及 廣州 貪泉 ,因問 柏年 :‘卿州復有此水不?’答曰:‘ 梁州 唯有 文川 、 武鄉(xiāng) 、 廉泉 、 讓水 。’又問:‘卿宅在何處?’曰:‘臣所居 廉 讓 之間。’帝嗟其善答。” )
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個成語:“廉泉讓水”,用來比喻為官廉潔,風土習俗淳美。
描寫互相謙讓的詞語1.形容謙讓的詞語
1.謙虛謹慎----謙虛:虛心;謹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辦事。
2.謙謙君子----指謙虛而嚴格要求自己的人。
3.謙恭下士----舊時指達官貴人對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謙虛而有禮貌。
5.你謙我讓----謙:謙讓。指雙方互相謙讓。
6.黃公好謙----指人過分謙虛。
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經為了不起,不為自己吹噓。形容謙遜。
8.不驕不躁----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形容人態(tài)度謙遜,工作謹慎踏實。
9.戒驕戒躁----戒:警惕,預防。警惕并防止產生驕傲和急躁情緒。
10.不恥下問----樂于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11.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12.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湊近。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
13.辭尊居卑----辭:推卻。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14.好問則裕----好:喜歡;裕:富裕。遇到疑難就向別人請教,學識就會淵博精深。
15.功成不居----居:承當,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
16.功薄蟬翼----功勞象蟬的翅膀那樣微薄。形容功勞很小。常用作謙詞。
17.深藏若虛----虛:無。把寶貴的東西藏起來,好像沒有這東西一樣。比喻人有真才實學,但不愛在人前賣弄。
18.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19.泰而不驕----態(tài)度舒泰而不驕傲。也指有地位、有權勢后不驕傲。
20.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禮待人。形容謙虛、忍讓的好品行。
21.畢恭畢敬----形容態(tài)度十分恭敬。
22.必恭必敬----恭、敬:端莊而有禮貌。形容態(tài)度十分恭敬。
23.洗耳恭聽----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24.克恭克順----克:能夠。能夠恭敬而順從,一點也不執(zhí)拗。
25.滿招損,謙受益----自滿會招致?lián)p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26.降尊臨卑,屈高就下----降:降低;臨:面臨;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與地位低.
2.互相謙讓表示品質的成語
【敖慢不遜】:敖:通“傲”;不遜:不謙讓。態(tài)度高傲,不謙讓,沒有禮貌。
【傲慢不遜】:遜:謙遜。態(tài)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出言不遜】:遜:謙讓,有禮貌。說話粗暴無禮。
【各不相讓】:讓:歉讓。互不謙讓、讓步。
【好讓不爭】:樂于謙讓,不喜歡與他人爭執(zhí)。
【禮讓為國】:治理。以禮所提倡的謙讓精神治理國家。
【廉泉讓水】:廉:廉潔;讓:謙讓。原比喻為官廉潔,后也比喻風土習俗淳美。
【你謙我讓】:謙:謙讓。指雙方互相謙讓。
【你推我讓】:指雙方互相謙讓。
【謙讓未遑】:遑:閑暇。謙讓都來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別人的推崇。
【讓逸競勞】:指安逸之事互相謙讓,勞苦之事互相爭搶。
【推賢讓能】:推:舉薦;讓:謙讓。舉薦賢人,讓位于能者。
【以退為進】:本指以謙讓取得德行的進步,后指以退讓的姿態(tài)作為進取的手段。
【允恭克讓】:允:誠信;克:能夠;讓:謙讓。誠實、恭敬又能夠謙讓。
【終身讓路,不枉百步】:枉:冤枉。一生給他人讓路,加起來,走的冤枉路不會超過百步。比喻對人謙讓,不會有害處。
望采納!謝謝!
3.關于謙讓的成語
傲慢不遜 遜:謙遜。態(tài)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出處:《漢書·蕭望之傳》:“有司奏樂君責使者禮,遇丞相無禮,廉聲不聞,敖(傲)不遜。”
出言不遜 遜:謙讓,有禮貌。說話粗暴無禮。
出處:《三國志·魏書·張合傳》:“合快軍敗,出言不遜。”
當仁不讓 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后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各不相讓 讓:歉讓。互不謙讓、讓步。
出處: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三章:“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歷)害一天。”
禮讓為國 治理。以禮所提倡的謙讓精神治理國家。
廉泉讓水 廉:廉潔;讓:謙讓。原比喻為官廉潔,后也比喻風土習俗淳美。
出處:《南史·胡諧之傳》:“帝言次及廣州貪泉,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53831因問柏年:‘卿州復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鄉(xiāng)、廉泉、讓水。’”
謙讓未遑 遑:閑暇。謙讓都來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別人的推崇。
出處:《漢書·賈誼傳》:“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當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草具其儀法,色上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謙讓未皇(遑)也。”
讓逸競勞 指安逸之事互相謙讓,勞苦之事互相爭搶。
出處:《魏書·孝感傳·吳悉達》:“昆弟同居四十余載,閨門和睦,讓逸競勞。”
推賢讓能 推:舉薦;讓:謙讓。舉薦賢人,讓位于能者。
出處:《尚書·周官》:“推賢讓能,庶官乃和。”
以退為進 本指以謙讓取得德行的進步,后指以退讓的姿態(tài)作為進取的手段。
出處:漢·揚雄《法言·君子》:“昔乎顏淵以退為進,天下鮮儷焉。”
4.關于謙讓的成語
傲慢不遜 遜:謙遜。
態(tài)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出處:《漢書·蕭望之傳》:“有司奏樂君責使者禮,遇丞相無禮,廉聲不聞,敖(傲)不遜。”
出言不遜 遜:謙讓,有禮貌。說話粗暴無禮。
出處:《三國志·魏書·張合傳》:“合快軍敗,出言不遜。” 當仁不讓 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
后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 各不相讓 讓:歉讓。互不謙讓、讓步。
出處: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三章:“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歷)害一天。” 禮讓為國 治理。
以禮所提倡的謙讓精神治理國家。 廉泉讓水 廉:廉潔;讓:謙讓。
原比喻為官廉潔,后也比喻風土習俗淳美。 出處:《南史·胡諧之傳》:“帝言次及廣州貪泉,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53831因問柏年:‘卿州復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鄉(xiāng)、廉泉、讓水。
’” 謙讓未遑 遑:閑暇。謙讓都來不及。
指不好意思接受別人的推崇。 出處:《漢書·賈誼傳》:“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當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
乃草具其儀法,色上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謙讓未皇(遑)也。”
讓逸競勞 指安逸之事互相謙讓,勞苦之事互相爭搶。 出處:《魏書·孝感傳·吳悉達》:“昆弟同居四十余載,閨門和睦,讓逸競勞。”
推賢讓能 推:舉薦;讓:謙讓。舉薦賢人,讓位于能者。
出處:《尚書·周官》:“推賢讓能,庶官乃和。” 以退為進 本指以謙讓取得德行的進步,后指以退讓的姿態(tài)作為進取的手段。
出處:漢·揚雄《法言·君子》:“昔乎顏淵以退為進,天下鮮儷焉。”。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jù)網絡最新關于“廉泉讓水(廉泉讓水的故事)”報道資料整理發(fā)布相關事件細節(jié)!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廉泉讓水(廉泉讓水的故事)
本文地址:
/qiqubaike/43898.html
標簽: 廉泉讓水(廉泉讓水的故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橫七豎八的近義詞(橫七豎八的近義詞是什么詞)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陰歷查詢(2022年農歷查詢) 有關春天的詞語(有關春天的詞語一年級) 用蘋果香蕉催熟快又好吃 獅子座性格分析(獅子座性格全面解析) 世界上最棒的島嶼(世界上最棒的島嶼是什么 豬羊牛狗(在氣運和財運上都不錯) 中國最假神劇(中國最假神劇有哪些) 美人效應:美女使整體消費增長(商品產生于 史前海洋巨獸鄧氏魚有天敵嗎 為什么藍色的水果很少 2017中國最精密的機床(國內最先進的機 為什么同學都不喜歡和我玩 中國最灑脫的地方(最灑脫的詩人) 秦楚齊燕趙魏韓 鴨屎香是什么茶 中國最恐怖科技(中國最恐怖科技公司排名) 電影門徒吳彥祖喜歡誰到底是張靜初還是何美 林申結婚(林申的老婆) 農歷陽歷換算(農歷與公歷換算對照表) 1克蛙毒可以毒死15000只老鼠 薪火藝考圖鑒|“天選之子”還是“瀟灑志士 金角大王簡介 魁拔4什么時候上映 兩個字的品牌(羽絨服兩個字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