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結發夫妻(結發夫妻是什么意思,這個詞來源于何處?)
xj
2023-09-13
結發夫妻中“結發”的意思是:束發,即年輕的時候。古時候,漢族不論男女都要蓄留長發,等他們長到一定的年齡,要為他們舉行一次“成人禮”的儀式。把頭發盤成發髻,謂之“結發”,然后再戴上帽子。因此,結發夫妻的意思就是:年輕時結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結發夫妻”一詞,出自漢·蘇武《詩四首》三:“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結發夫妻是什么意思結發夫妻的意思是結發:束發;指初成年。初成年結成的夫妻。后特指原配夫妻。
讀音:[jié fà fūqī]。
出處:漢蘇武《詩四首》之三:“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近義:元配夫妻。
反義:再婚夫妻。
古代女子的頭發可以用作定情信物的。
結婚的當晚新婚夫婦,在飲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綹頭發,綰在一起表示同心。后來,人們就稱首次結婚為“結發夫妻”。
古人在少年時期多為束發,即把兩髦束成一股。到了婚配年齡,就把頭發在頭頂挽一個結,稱為“結發”,指進入了青年時期。由于結發是婚齡的標志,所以常跟婚配聯系在一起。
在古時候,新婚洞房里妻子頭上盤著的發髻,她自己不能解,在古籍《儀禮·土昏禮》中記載著:“主人入室,親脫婦之纓。”意思是只有丈夫才能來解開盤著的發髻,然后相擁相抱、恩愛纏綿、如膠似漆。后來,人們就稱首次結婚的男女為“結發夫妻”。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這是蘇東坡的詩中佳句。人們把原配夫妻稱作“結發夫妻”,這是為什么呢?最常見的解釋是說,古時候結婚,新婚男女在喝交杯酒前,必須各自剪下一縷頭發,綰在一起,表示永結同心,故謂之“結發夫妻”。這種解釋把“結發”作為一種永結同心的儀式表示,好像和“原配”并無多大關系啊,而且二婚也可以海誓山盟啊。再者,這種解釋無稽可考,應該是后世淺人的想當然和人云亦云的訛傳罷了。
“結發”又稱“束發”,是我國古代一種成人禮。男子二十而行“冠禮”,女子十五而始行“笄禮”。無論冠禮還是笄禮,皆為束發禮,表示男女已經成人,可以婚嫁了。古有五禮,謂之吉、兇、軍、賓、嘉,其中吉禮指祭祀之禮,兇禮為喪葬之禮,軍禮為軍中之禮,賓禮指君臣朝覲之禮,嘉禮就是婚冠喜慶之禮。束發禮當屬嘉禮。
古代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十五成年,始可以婚配。當女子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許婚后,即行“笄禮”,表示名花有主。女子二十歲時仍未許嫁,就相當于現在的大齡剩女,亦即行“笄禮”,隨時可嫁。男子行“冠禮”、女子行“笄禮”,都是把頭發盤于頭頂,插簪以固定,把頭發結束起來,統稱為“結發”,結發的儀式統稱為“束發禮”。行束發禮之前,男女都還未成年,是不能談婚論嫁的,故“結發夫妻”就是指男女都是初婚。男子行“冠禮”后的初婚,女子行“笄禮”時或之后的初婚,都是人生當中的第一次婚姻,這樣組成的婚姻就是夫妻原配,故我們把原配夫妻稱為“結發夫妻”。
“結發夫妻”強調的是男女雙方都是初婚,是完完全全的原配夫妻,而并不強調夫妻雙方是否恩愛,是否能夠同甘共苦、白頭偕老,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再杜撰出“結發夫妻”就是喝交杯酒之前,男女雙方各剪一縷頭發綩在一起,以示永結同心的無關故事。古代實行“一妻多妾制”,“結發夫妻”是明媒正娶的,得到父母及整個家族認可的正統婚姻,夫妻雙方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和認可度。“結發妻子”被稱為嫡妻,她生的孩子被稱為“嫡子”,是為正統。而除嫡妻之外的其它共同生活的女人,就都稱為“妾”,她們生的孩子為“庶子”,妾和庶子的地位是比較低賤的。
《易經》上有幾處講到“帝乙歸妹”,帝乙之妹雖然高貴,但與文王卻不是“結發夫妻”,而是文王之妾,文王的“結發之妻”是有莘國的美女太姒。作為天子的帝乙為什么這樣屈尊地把妹妹下嫁給別人作妾呢?因為這本身就是一樁政治婚姻,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這件事詳細記載在《詩經·大雅·大明》中,可惜至今很少有人讀懂這首詩,都把文王的妻和妾混為同一個人。
詩中有曰:“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其中“文王初載”就是指文王的初婚,“在洽之陽,在渭之涘”就是描述文王的“結發之妻”就是有莘國(今渭水邊的洽陽)的太姒。文王與太姒的婚姻被詩稱為“天作之合”。“大邦有子”就是指帝乙之妹,帝乙歸妹于文王時,文王已經與太姒成“天作之合”,故詩云“文王嘉止”。“嘉”為古代五禮之一,嘉禮就是有關婚冠喜慶之禮。“文王嘉止,大邦有子”的意思就是說文王已經結婚了,而帝乙卻又要歸妹于文王,只能為文王妾。在文王與周人眼里,帝乙之妹就是帝乙安插在文王身邊的一個間諜而已,故詩云“大邦有子,伣天之妹”。“伣天”就是窺天,就是望風的間諜。傳統把“伣天之妹”解釋成天仙一樣美麗的妹妹,實在是無知得可笑,不知誤導了多少代人!
結發夫妻就是原配夫妻,這是無法改變的,但結發之妻卻不一定永遠是嫡妻正配,原配之妻或黜或休或廢是常見的事,但一般也是十分悲哀的事。西周最后的一個王叫周幽王,他因為寵愛美女褒姒,于是廢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皇后,以褒姒子伯服為太子。這就造成了朝政混亂,諸侯叛離。申后是申侯的女兒,申侯聯合繒與犬戎等部,于公元前771年發兵進攻宗周。幽王逃走,被犬戎殺死于驪山之下,西周因而滅亡。
現代社會早就廢除了“一妻多妾制”,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制”,但離婚或喪偶后可以再婚。不過,現代社會上還存在一些不合法、有違倫理道德的婚外情。人們把原配夫妻雅稱為“結發夫妻”,而把再婚夫妻俗稱為“半路夫妻”,又把名不正言不順的偷偷摸摸的婚外情男女戲稱為“露水夫妻”。一般而言,同心同德者莫如結發原配夫妻,所以,夫婦之道在于恒德,男女不要輕率結婚,一旦結婚就要守恒德,這樣才能同心同德,幸福一生。最后贈大家一言:“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什么是結發夫妻(結發夫妻的由來是什么)結發夫妻的由來是什么,有什么故事,你知道嗎
文/@成長新視點
結發夫妻,是第一次結婚的夫妻,泛指一個人一生中第一次的夫妻關系,也叫原配、元配。夫妻關系,怎么會與結發有關系呢?
這背后,還有深奧的中華文化故事和內涵。
一、古代男女的成人禮。
在中國古代,男女從出生以后,頭發是不會輕易剪掉的,都是留長頭發。男子長到二十歲的時候,父母要為其舉行“成人禮”,把頭發盤成髻,叫“結發”,然后帶上帽子,完成成人禮。
女子長到十五歲時,如已許嫁,便要舉行“笄禮”,把頭發盤在頭頂,用簪子插上,表示已身有所屬,也叫“結發”,“笄禮”也是女子的成人禮。假如女子沒有許嫁,也可以舉行成人禮,最遲不低于二十歲。
二、結發夫妻與結婚儀式的關系。
結發夫妻,緣于古代男女結婚的儀式。在古代,新婚夫妻進入洞房,夫妻要喝交杯酒,而后合巹團圓,恩愛纏綿,行魚水之歡。
在喝交杯酒之前,夫妻要“交絲結龍鳳,鏤彩結云霞,一寸同心縷,百年長命花”。一對新人沿床邊而坐,男左女右,各自剪下自己一縷頭發,再把這兩縷長發相互綰結纏繞起來,以誓結發同心、愛情永恒、生死相依、永不分離。
新娘子盤在頭頂的發髻,不是自己解開的,而是由新郎官為她解開。在古籍《儀禮·土昏禮》中記載著: "主人入室,親脫婦之纓。”
古人常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因此,古人一生都不會輕易剪斷頭發,而是把頭發視為生命一樣的重要。三國時,曹操曾經“以發代首”的故事,向屬下悔罪,用以懲罰自己,也是這個道理。
結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頭發是腎之精華、心之血余,從生理上講,男女第一次團圓就是精血的結合,把彼此頭發綰在一起,象征著男女之間的血脈交融、魚水纏綿、永不分離。
所以,在新婚之夜的新郎新娘,會剪下各自的一縷頭發,以表示婚姻的重要性,以及與另一半榮辱與共、恩愛白頭、相攜到老的美好期望。后來,人們就把第一次結婚的夫妻,稱為“結發夫妻”。
結語。
“結發”里的“結”字,是最有妙意。今天,每個家庭客廳,大多會懸掛幾個“ “中國結”,在新婚的洞房也會看到“ 同心結”。結,是結合、牢固、結伴,永不分離的意思。
結發為夫妻,就意味著,彼此之間往后的一生都要互相扶持、互相幫助、攜手走過。
[img]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什么是結發夫妻(結發夫妻是什么意思,這個詞來源于何處?)”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什么是結發夫妻(結發夫妻是什么意思,這個詞來源于何處?)
本文地址:
/qiqubaike/45125.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中有鬼(心中有鬼所見皆鬼,心中沒鬼)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周易起名測分(周易起名測分免費) 名字組詞(名字組詞造句二年級) 王扣扣為什么殺人 北盤江大橋高565米(中國最牛大橋盤點) 斗破蒼穹等級劃分表 大明奇才解縉簡介 世界上最貴的車是什么車(世界上最貴的車是 中國最繁忙鐵路視頻(全國最忙的鐵路線) 剔骨之刑是什么 扶蘇的女兒(扶蘇的兒子) 天平座最配星座(天平座最配的三個星座) 四維看男孩女孩訣竅 世界上最兇殘的石頭(最兇猛的石頭) 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省有52個(其 非主流女生名(非主流女生名字超拽) 本名叫宋咨睿(內地女歌手兼模特) 上海鬼吃面事件(幾樓最容易鬧鬼) 中國最出名的燉魚(中國最出名的燉魚是什么 王鷗個人資料簡介年齡 中國最科學的發明(中國最科學的發明有哪些 昭陵六駿的來歷是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貓(世界上最大的貓頭鷹) 32k紙是多大(32k紙是多大尺寸) 韓國2019最新倫理片要一起回家吃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