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商人(中國古代十大商人)
xj
2024-02-21
本文目錄一覽:
- 1、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有哪些,個個富可敵國?
- 2、閑談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富商
- 3、中國歷史上十大商人
- 4、古代商人排名
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有哪些,個個富可敵國?
我國的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有范蠡、子貢、白圭、呂不韋、沈萬三,胡雪巖等人。范蠡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以及商人。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便在范蠡的幫助之下才得以實現的。
而范蠡他在勾踐功成名就之后也是激流勇退,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首位有記載的棄政從商的人。范蠡從官場退休之后,三次為商皆成巨富,又是三次散盡家財救濟天下。因此范蠡他也是受到了人們的高度贊揚,被稱作為商圣。
子貢他是儒家孔子的門徒,位居七十二賢士之一。子貢他自始自終信奉著孔子主導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主張,因此子貢在做生意成功之后被人稱之為儒商。白圭他是魏國的名將,他當年治理黃河大水,但是卻因為魏國國內腐敗嚴重而一氣之下離開了官場。白圭他在商業上極其有計謀,他在商場上是隨機應變,為商多年未嘗一敗。白圭他的商業奇才據說是傳自于鬼谷子門下,這也讓鬼谷子更加讓人神往了。
呂不韋他也是一個商人,當年他資助秦始皇嬴政的父親贏異人登上王位之后,徹底從商人成為了一個政治家。呂不韋也可以稱作是一個最會做生意且最有回報的一個商人了。沈萬三,他是元末明初的大商人,據說當年朱元璋修建南京城的時候,沈萬山更是主動提出了要去承擔修建南京城城墻的錢,從這就可以看出沈萬三他是真的很有錢了。不過他這種炫富的人自然惹得朱元璋是十分的不喜歡的,所以他結局也不好。
閑談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富商
閑談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富商
閑談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富商
有一句俗語叫做:無官不貪、無商不奸。看來商人天生奸詐,這種認識在被傳統農業經濟孕育出的中國文化價值觀里是根深蒂固的。在理論上,追逐利潤和財富最大化就是商人的本能和職業使命,這本應無可厚非,然而現實卻比理論更加殘酷,“商人”這個名詞的起源就是最好的例證:
武王伐紂滅了殷商之后,商朝的遺老遺少喪失了昔日的榮光,被新的統治者規定只能從事被當時人們認為最下賤的商業。因為他們的大都是商朝的遺民,所以被稱作商人。
所以也產生了一種說法:商人是有原罪的,因為他們不勞而獲、奸詐貪婪、視財如命、為富不仁……好像將語言里一切不堪的詞匯用到他們身上都不為過份。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商業富豪,看看真相是什么。
第一:“商圣”陶朱公,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即輔助越王勾踐滅吳的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范,《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曾經三次經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財,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被稱譽為“中國十大富豪”之首。
范蠡居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功,而不戀棧,以其對人性的深刻了解,洞察到勾踐不可同富貴,從而掛冠而去,成功的躲避了殺身之避禍。從商以后又“三富三散”并創立了“貴出賤取”的銷售理論,足見其高超的政治和商業功力。在陶縣一代創業經商并富甲一方后,他又能慷慨散財幫助當地貧民,可見其道德的高尚。他的另一項個人成就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攬西施,游太湖”。作為一介貧民,能夠擁有中國美女金字塔尖的四分之一,應該是極其幸運了,據說他還是一位美男子。
中國歷史上的“圣人”不多,能夠后來人被成為“商圣”,足見其驕人的成就和崇高的威望,在品德和能力上都算實至名歸。后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神、圣二字兼備恐怕后者無人能出其右了。
第二:“中華儒商之祖”子貢,孔子高徒,政治家,外交家,,也是三千弟子中最富有的人,《史記。貨值列傳》載其“廢著鬻財于曹、魯之間”。曾自費乘高車大馬奔走于列國,說齊、存魯、霸越、亡吳,官至魯、衛兩國之相。儒家學說后來得以發揚光大、流傳百世,其功甚偉。相傳,孔子病危時,未趕回。子貢覺得對不起老師,別人守墓三年離去,他在墓旁再守三年。
成功的利用其商業財富去支持其政治和教育理想,甚至讓很多人僅僅記住了他的儒者身份,子貢也算尊師重教的第一商人了。他本人不僅財富豐厚,而且學識淵博、品德高尚,又成就了在道德和能力上的另一座高峰。他在儒道和商道上的成就令現在那些附庸風雅,捐一座教學樓就要求冠名的富商們高山仰止,他才是真正的“儒商”。
第三:“商祖”白圭,戰國初期人,最早的經商理論大師。在魏惠王屬下為大臣,善于修筑堤壩,興修水利。他亦認為經商要按時機,就像孫子吳起用兵、商鞅行法。李悝曾向他求教過致富秘訣,“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即是他首創的經商名言。《史記》推其為“天下言治生祖”。
他可能是中國最早的經濟學家,并且能夠將理論付諸于實踐,并作為財政和商務部長為魏國在戰國初期的稱霸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也為后來各國的變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實踐準備。現代人里能夠在經商實踐和商業理論上雙豐收的我還沒看到。
第四:呂不韋,戰國時期陽翟大商人,后為秦國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史載“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隨后因被后人稱為最大回報率的投資(結識并資助秦流亡公子贏異人并資助其回國即位,“奇貨可居”的成語由此而來。)而任秦國相國十三年,從而成功實現個人由商從政的歷史性轉變,并對秦王政兼并六國的事業做出重大貢獻。遺憾的是,他還是被秦始皇嬴政(疑似是他的親生兒子)逼迫飲鴆自盡。他編著的《呂氏春秋》,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于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的由來。
在股票、期貨等投資形式高度發達的今天,投資高手專家多如牛毛,不過又有誰能做到“投資謀國”呢?稱呂不韋為史上最牛的投資人應該是名符其實。而且,他的政治成就、治國理念、哲學思想又是豈能是巴菲特、索羅斯之流可以望其項背的?
第五:“富可敵國”沈萬三,元末明初江南巨富。財富來源一說為海上貿易所得。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個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費用,其孫卷入藍玉之案被充軍云南,財產沒收。
他可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進出口貿易商,最大最成功的房地產開發商。他最大的成就,可能也是至今為止最大的房地產項目-“修建南京城”會使我們現在的諸多開發商們垂涎和汗顏的。不過修建一種城市,多少還有些公益的性質,也算一項貢獻。看客們如果去南京旅游,還可以發現當年他留下的遺跡,如果再去周莊,也可以參觀一下他的“豪宅”。
第六:伍秉鑒,清代廣東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憑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貿易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稱有資產2600萬元,西方學者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南京條約》規定的300萬元外商債務,他獨自承擔了100萬。
他可以說是中國國際貿易第一人,他商號的地位一點不比現在的“通用電氣”遜色,如果當時有福布斯富豪榜的化,他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首富。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國難當頭時能挺身而出,憑一己之力,共赴國難,也算一位愛國商人。
第七:“紅頂商人”胡雪巖,近代“徽商”的杰出代表。因與左宗棠結交,借協辦福建船政局、蘭州制造局之機,靠包辦湘軍軍需物資業務致巨富,資金最高曾達兩千萬以上。官至“布政使銜”的從二品官階,被譽為紅頂商人,后受洋商排擠破產。胡慶余堂即為其創辦知名企業。
他是當代中國商人的偶像,所謂“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是因為其品格的魅力。后來全力輔助左宗棠收復新疆,也對國家民族有過突出貢獻。假設當時中國需要建造航母的話,相信他也會出一份力的。
第八:“錢王”王熾,中國封建社會唯一的一品紅頂商人,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之一,創設“同慶豐”,并改組“天順祥”,富可敵國。英國《泰晤士報》曾對百年來世界最富有的人進行統計,他排在第四位,而且是唯一榜上有名的中國人。
人們只知胡雪巖,卻不知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紅頂商人。除了商業之外,他在資助中法戰爭和慈善事業上的貢獻更加令人側目。
第九:“中國商父”盛宣懷:清末官商和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總辦全國電報業務,承辦漢陽鐵廠、江南制造局等實業。他創造了11項“中國第一”: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第一家銀行;第一條鐵路干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第一所高等師范學堂南洋公學(交通大學);第一個斟礦公司;第一座公共圖書館;創辦了中國紅十字會。他熱心公益,積極賑災。
如果說上述的商人都還是土豪的化,盛宣懷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富商了,而且提到影響深遠的洋務運動,就避不開此人。本人就讀的天津大學(北洋大學)中展示的中國第一張大學畢業文憑,簽署人就是盛宣懷。作為中國現代商父,他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是一座里程碑。
第十:“狀元商人”,張謇。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創辦大生紗廠與墾牧公司致富,興辦教育,鼓吹立憲,是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工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大家知道,英國工業革命的領軍行業就是紡織。那么張謇的事業就是執中國近代工業化的牛耳。而且他興辦教育也算是回饋社會。
如數家珍般的一一列舉了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富豪,可以盤點一下,按照以下時間順序的表格,也許能讓我們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值得借鑒。
排名 姓名 稱號 官職 行業 成就 貢獻
1 范蠡 商圣 謀士 貿易 越國復國、慈善
2 子貢 黎公 魯衛兩國之相 教育
3 白圭 商祖 大臣 商業理論 財政、水利
4 呂不韋 相國 投資 《呂氏春秋》秦國霸業
5 沈萬三 貿易,房地產建南京城
6 伍秉鑒 世界首富 國際貿易 償還外債
7 胡雪巖 紅頂商人 二品布政使 制造、軍工 收復新疆
8 王熾 錢王 一品 貿易慈善,軍費
9 盛宣懷 中國商父 二品侍郎 實業洋務、慈善
10 張謇 狀元 商人 狀元 紡織教育
官商背景。
這十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官方背景,其中有八位帶有官銜,五位本身就是高官。按照大的歷史環境,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傳統農業社會中,地位低下的商人如果不去依靠官府的力量則會生存艱難,更無法獲得大的成就。所以,商而優則仕的理念深深的植根于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之中。
例外的是,范蠡、盛宣懷、張謇三人與其他人不同,屬于先官后商,這是由于他所處的特殊歷史背景決定的。春秋、晚清均屬于社會大變革下的不穩定時代,商人可以脫離體制而自由發展。在整個歷史沿革中,從官職來看,存在一個去官僚化的過程:商人的官職和職權逐漸減弱,直至到了洋務運動,一個國家主導的經濟革命,才出現了盛宣懷。
斷層。
上述按照時間順序的名單中獨獨缺少了中國最強盛的漢唐宋時期。這三個朝代,均是以發達的農業經濟為主導的強勢政府的統治,商人的生存空間狹小,沒有偉大的商人出現也就不奇怪了。因此,沒有人可以生活在真空里,商人也一樣,需要一定的歷史、政治、法律、制度作為環境條件。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如何在特定的環境中尋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這是需要一定的功力的。
明代以后,特別是洋務運動期間富商輩出,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也是那一階段下政府強勢推動的洋務運動的直接結果。誰能洞察歷史發展的方向,審時度勢、順應潮流,就能成為那個時代的商業英雄,這也許能給我們現在的企業家們一些啟示。
行業。
從表格中的行業這一欄,我們發現商人們的生意大概分為單純的的“倒爺”和經營制造企業兩個階段。在交通和信息均不發達的農業社會,商人們通過貨物販賣將有限的資源在地理和時間上進行了更加合理的配置,滿足了人們不同的物質需求,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商人們又順應潮流的轉向了經營制造企業,這是他們向實體經濟華麗轉身,也是對那種“不勞而獲”論調的一次有力的回擊。不應該否認,他們早期經營的企業為中國后來的現代化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成就。
商人們在本業之外,有些是思想家、他們為中華文明的思想寶庫添磚加瓦;有些是慈善家,投身于社會公益和教育事業;還有一些為國家民族抵御外侮、維護領土完整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這些都是他們在商業領域之外的突出成就,也是對“為富不仁、視財如命”的論斷的否定。
所以,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商人的原罪本就是偽命題,前輩們用事實毋庸置疑的證明了這一點。一個行業本身是中性的,要看其行為的善惡和其成果的好壞,而不是象現在那種仇富的思潮,將將一群人“一棍子打死”。我們有理由稱這十位先賢們是偉大的商人
翻翻詞典,看看偉大的含義吧:偉大:崇高卓越;巨大魁梧;崇高;雄偉;令人景仰;宏大;不尋常。
送給他們這樣一個“偉大”稱號,應該是實至名歸的。推而廣之,這十人所代表的商業行業而是一個偉大的行業。將他們稱作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富商,這里的“大”字不應該是一般理解的“強大”而應該是“偉大”。也許我們應該叫他們為:中國歷史上的十個偉大富商,才更加確切一些。
中國歷史上十大商人
1、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即助越王勾踐一戰滅吳的大智者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范。
《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當然入選,推薦為“中國十大富豪”之首。
2、子貢:孔子高徒,經商致富的能人。
《史記。
貨值列傳》載其“廢著鬻財于曹、魯之間”。
曾自費乘高車大馬奔走于列國,說齊、存魯、霸越、亡吳。
儒家學說后來得以發揚光大、流傳百世,其功甚偉。
3、白圭:戰國初期周人,最早的經商理論大師。
李悝曾向他求教過致富秘訣。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即是他首創的經商名言。
《史記》推其為“天下言治生祖”,曾有經商哲學理論著作問世,可惜失傳。
4、呂不韋:戰國時期陽翟大商人,史載”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筆大買賣卻是:結識秦流亡公子贏異人并資助其回國即位,從而成功實現個人由商從政的歷史性轉變.
5、沈萬三:名富,元末明初江南巨富。
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個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費用。
其孫卷入藍玉之案被充軍云南,財產沒收。
其財富來源一說為海上貿易所得,可能算是歷史上最早得國際貿易商人。
6、伍秉鑒:商名伍浩官。
清代廣東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
憑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走私鴉片迅成巨富。
1834年已宣稱有資產2600萬元(一說為2600萬兩),西方學者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
1843年清 *** 令行商償還《南京條約》規定的300萬元外商債務,他獨自承擔100萬。
同年在廣州病逝。
7、胡雪巖:本名光墉,著名的“紅頂商人”,近代“徽商”的杰出代表。
因與左宗棠結交,借協辦福建船政局、蘭州制造局之機,靠包辦湘軍軍需物資業務致巨富。
資金最高曾達兩千萬以上,后受洋商排擠破產。
胡慶余堂即為其創辦知名企業。
8、王熾:字興齋,云南彌勒人,另一個‘紅頂商人”的代表,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之一,創設“同慶豐”,并改組“天順祥”,富可敵國。
9、盛宣懷:清末官商代表人物,總辦全國電報業務,承辦漢陽鐵廠、江南制造局等實業,個中中飽私囊,累為巨富。
10、張謇:近代著名的“狀元商人”,創辦大生紗廠與墾牧公司致富,興辦教育,鼓吹立憲。
[img]古代商人排名
中國古代十大商人
國之翠
2017-11-11
1、富甲陶朱——范蠡〔公元前536~前448年〕
?
陶朱公就是范蠡,范蠡,字少伯,漢族,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時期越國的大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後入越,輔助勾踐廿余年,在越國被吳國滅亡時,是他提出降吳復國的計策的,并隨同越王勾踐一同到吳國為奴,千方百計謀取勾踐回國,成為輔助勾踐滅吳復國的第一謀臣,官拜上將軍。
但當勾踐復國之後,他了解勾踐是一個可以共患難但不能同安樂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棄官而去,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范。《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但他仗義疏財,他賺了錢,就從事各種公益事業。他的行為使他獲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為幾千年來我國商業的楷模
2、儒商鼻祖——端木子貢〔公元前520~前446年〕
?
端木賜,字子貢,名賜,姓端木。春秋末期衛國人,今屬河南省鶴壁市浚縣。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也是“孔門十哲”之一。子貢雖出儒門,卻懂經商之術。多年的經商活動使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為孔子與其門徒的周游列國活動提供了有力的經濟保障,歷史上多用“端木遺風”來表經商致富之人,即源于此。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古代宗廟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來比喻有立朝執政才能的人)。他利口巧辭,善于雄辯,且有干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衛兩國之相。為孔子弟子中首富。
3、智慧商祖——白圭〔公元前463~前385年〕
?
白圭,名丹,字圭。戰國東周洛陽人,有“商祖”之譽。中國古代經商的代表人物。梁(魏)惠王時在魏國做官,後來到齊國、秦國。《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白圭經商速戰速決,不誤時機。他把經商的理論,概括為四個字:智、勇、仁、強。白圭的這些經商理論,為後世商人效法和借鑒。中國古代商人把他奉為祖師爺,宋景德四年,真宗封其為“商圣”。即“天下言治生者祖”,先秦時商業經營思想家,同時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經濟謀略家和理財家。諸如“人棄我取”、“知進知守”等經商理論至今對現代理財有指導意義。
4、營國巨商——呂不韋〔約公元前292~約前235年〕
?
呂不韋,姜姓,呂氏,名不韋。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後任秦國丞相,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濮陽縣城西南)人。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他以“奇貨可居”聞名于世。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薨,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儲君嬴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前249年以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童萬人。莊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命食客編著《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余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書成之日,懸于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呂不韋以“兼儒墨,合名法”為中心思想,系統性的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後為先秦雜家代表人物之一。
5、富可敵國——沈萬三〔公元1330~1376年〕
?
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元末明初商人、巨富。以墾殖為根本,以分財為經商的資本,大膽通番。沈萬三通過開展海外貿易而積累原始財富,從而使他迅速成為“資巨萬萬,田產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莊“以村落而辟為鎮”,也實為沈萬三之功。關于沈萬三富豪事,民間甚至傳說他有一只聚寶盆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財富多到不可勝數,生財聚財技巧高超。至今,蘇南、浙北、安徽壹帶仍廣泛流傳著關于沈萬三的發財、豪奢、田產、經商以及家庭生活諸方面的許多故事、傳說。他可能算是歷史上最早的國際貿易商人。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個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費用。只可惜其孫卷入藍玉之案又被朱元璋充軍云南,財產沒收。
6、第一富翁——伍秉鑒〔公元1769年~1843年〕
?
伍秉鑒〈Howqua,〉又名伍敦元,商名伍浩官,清朝中葉富商。清代廣東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憑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走私鴉片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稱有資產2600萬元(一說為2600萬兩)。西方學者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政府令行商償還《南京條約》規定的300萬元外商債務,他獨自承擔100萬。同年在廣州病逝。2007年4月初被亞洲華爾街日報選為“近千年世界最富有五十人”裏六位華人富豪之一。
7、商業巨族——喬致庸〔公元1818~1907年〕
?
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喬家大院》主人公喬致庸是喬家經商第三代人,字仲登,號曉池,清代山西祁縣人,喬家第三代、第四位當家人,著名晉商。喬家商業從第一代喬貴發起家,到第三代由喬致庸大手筆經營,使喬家成為商業巨族,故致庸可謂喬家殷實家財的奠基人,人稱他為“亮財主”。他經商既有雄才大略,又多謀善斷,是位商場高手。喬家在包頭開辦的復盛公商號,在他的策劃下發展為龐大的復字號商業網絡,基本上壟斷著包頭商業市場,故包頭有“先有復字號,後有包頭城”之說。光緒十年(1884),他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創立了匯通天下的大德通、大德恒票號。在他的經營下,喬氏商業遍及全國各大商埠及水陸碼頭,業務繁榮,財多勢旺,成為商場巨賈。
8、紅頂商人——胡雪巖〔公元1823~1885〕
?
胡光墉,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一代商圣”,徽州績溪人,因在杭州經商,寄居杭州,幼名順官,字雪巖,著名徽商。後入浙江巡撫幕,為清軍籌運餉械,1866年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調任陜甘總督後,主持上海采運局局務,為左大借外債,籌供軍餉和訂購軍火,又依仗湘軍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余處,并經營中藥、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并開辦胡慶余堂中藥店。是當時的“中國首富”。
9、一代錢王——王熾〔公元1836~1903〕
?
王熾,一代錢王,紅頂商人。資本主義在西方巳興起,生活在壹個閉關自守的封建王朝的他抓住全國商品經濟萌動的態勢,投巨資于剛興起的銀行票據匯兌行業,以昆明“同慶豐”錢莊為龍頭,在當時全國22個行省中的15個行省及香港、越南、馬來西亞設立分行……被譽為“執全國商界牛耳”之云南金融業的開山鼻祖。晚清巨商王熾在英國《泰晤士報》評選的19世紀10年代世界首富中排名第四,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三代一品紅頂商人”,晚清名臣李鴻章曾稱其為“猶如清廷之國庫也”。王熾的商德商道,對後人都具有啟迪和借鑒意義。
10、五金大王——葉澄衷〔公元1840~1899〕
?
甯波莊市人,是著名的甯波商團的先驅和領袖。他做生意很有天賦,頭腦清醒,樂觀時變,為人處事既誠且信,寬厚待人,被稱為“首善之人”。在葉澄衷傳奇性的創業歷程中,誠信寬厚的性格幫助他在窮途時得到難得的機緣,有人資助他在虹口的美租界百老匯路口開設了上海灘第一家由中國人獨自開業的五金店——順記洋雜貨店。并據此發展出覆蓋五金、機械、鋼鐵直至軍需器械和軍服的龐大生意,開設了38個分支機構,贏得了“五金大王”的美稱。并繼投資金融業,在上海、杭州、鎮海、蕪湖、湖州等地開設票號、錢莊,鼎盛時竟達108家。在甯波商幫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做人當如葉澄衷”。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商人(中國古代十大商人)
本文地址:
/qiqubaike/49858.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上最漂亮女人(中國最漂亮女人前50名)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下一句是啥) 廣告公司名字(廣告公司取名) 中國最刺激玩具(中國最刺激玩具排名) 夢見打雷下雨(夢見打雷下雨房子漏雨是怎么 中國最流行圖標(今年流行什么圖標) 9月18日是什么紀念日 中國最漂亮鼓手排名(中國最美女鼓手) 命名網(起名網生辰八字取名字) 世界最大容量U盤金士頓2TB叫賣萬元以上 中國最驚艷地方(中國驚艷世界) 身份證號碼怎么看男女(一眼辨別) 普緒客(普緒克) 最寬廣的胸懷打一成語(最寬廣的胸懷打一成 可能會感染病毒(影響逝者轉世) 喜歡吃谷物和植物種子(因禍害莊稼被稱為四 是南極還是北極(南極洲終年被冰雪覆蓋) 夢見偷東西被發現(夢見偷東西被發現被追是 一句話表達緣分已盡 朱厚熜將自己父親搬入太廟(需要有人挪位) 突營射殺呼延將(突營射殺呼延將是什么生肖 朋友圈一條橫線一個點說明什么 起名字庫大全(起名字典庫) 帥氣的網絡名字(帥氣的網絡名字男生) 隔夜茶能喝嗎?不但可以喝其妙用還很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