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武則天的男寵)
xj
2023-04-16
武則天是中國 歷史 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關于武則天的資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武則天歷史資料簡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武則天歷史資料簡介之人物簡介
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十四歲的武則天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寵愛她,賜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將她冷落一邊。武則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和當時的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這一年,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感業寺出家為尼。后來,唐高宗將她重新召回宮中,封為昭儀。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也就是武則天重新入宮的第三年,高宗不顧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反對,冊封武氏為皇后。之后,武則天積極為高宗出謀劃策,采用先易后難的策略,先后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最后除掉了長孫無忌,至此高宗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高宗 健康 狀況不好,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后武則天來處理。因此,唐朝經歷了一段“雙懸日月照乾坤”的時期,武則天逐漸掌握中央實權,并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集團。
公元683年,高宗病死。不久,武則天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業領導的反叛后,于公元690年,武則天廢睿宗稱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稱圣神皇帝。公元705年,許敬琿和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中宗李顯復位,恢復了唐朝的政權。同年,武則天病死,享年八十二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并令人在陵前豎起一座無字碑,是非功過任后人評說。
武則天足智多謀,兼涉文史。在執政期間,她繼續推行法治,開創殿試,創武舉、自舉、試官,親自考試貢士;修《姓氏錄》,列武氏為一等;重視農業,抵抗吐蕃的攻擾。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有所發展,但由于大修廟宇,人民負擔有所加重。武則天執政時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家稱她的統治有“貞觀遺風”。
武則天歷史資料之人物生平
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亦作 武瞾、 武照,本名不詳(《新唐書》中記載為 武珝,但經現 代部分學者考證,亦可能為 武元華),通稱 武則天或 武后,四川廣元利州人,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的女皇帝。唐高宗時為皇后(655年-683年),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 臨朝稱制,后自立為武周 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武氏為唐開國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祖籍 并州 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本名 二女,十四歲時因長得很美,豆蔻年華,美艷絕倫,光彩照人,而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 媚娘。高宗時為昭儀,后封為皇后,又上尊號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后改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于天空之上。于稱帝后上尊號“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武氏另有廢除的尊號“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輪圣神皇帝、越古金輪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圣神皇帝、天冊金輪圣神皇帝、則天大圣皇帝”等。
武則天,女,山西文水人,出生于四川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字“曌”(zhào,含義是日月當空,“曌”是武則天為自己發明的字),故也稱武曌。
關于武則天的生辰和出生地一直撲朔迷離,相傳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根據現代萬年歷相關軟件推測,624年正月二十三為陽歷的2月17日,亦有2月21日、2月25日之說,資料僅供參考)生于利州(亦有利州之說,即四川省廣元市);其父武士彠家境殷實。隋煬帝大業末年,李淵任職河東和太原之時,因多次在武家留住,與其結識。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資助過錢糧衣物,所以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彠因“元從功臣”出任光祿大夫,封太原郡公,后來歷任工部尚書、黃門侍郎、判六尚書事、揚州都督府長史、利州都督、荊州都督等職,貞觀中,改封應國公。
武則天歷史資料簡介之人物評價
對于武則天,從唐代開始,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價,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并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占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鑒》,對武氏嚴厲批判。到了南宋期間,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占據了主導地位,輕女的輿論 決定 了對武則天的評價。譬如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 鬼神 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認的是,武后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 文化 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武則天對歷史發展做出的第一個貢獻是,她打擊了保守的門閥 世族。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以后,把反對她做皇后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這對于武則天來說,是殺雞儆猴,但這些關隴集團和他們的依附者,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們趕出 政治 舞臺標志著關隴集團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議“勸農桑,薄賦役”。在她掌權以后,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她還注意地方吏治,加強對地主官吏的監察。對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農民,也采取比較寬容的政策。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 手工 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戶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萬戶增加到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的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0.721%。這在中古時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經濟發展的客觀數據。
第三個貢獻是穩定了邊疆形勢。武則天執政后,邊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鎮,吐蕃也不斷在青海一帶對唐展開進攻。北邊一度臣服的突厥叛亂并且和東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則天一方面組織反攻,恢復了安西四鎮,打退了突厥、契丹的進攻,同時在邊地設立軍鎮,常駐軍隊,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廣到縣甘肅張掖,武威、內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薩爾一帶。以溫和的文化政策,接納多元文化的發展。對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婁師德,武則天特更致書嘉勉。書中特別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鎮兵的糧食“數年咸得支給”。
第四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唐人沈既濟在談及科舉制度時說到:“太后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后君臨 天下 二十余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沈既濟的這些話包含了豐富的內容。一是武則天重視科舉,大開志科。有一次策試制科舉人時,她親臨考場,主持考試。二是當時進士科和制科考試主要都是考策問,也就是申論。文章的好壞是錄取的主要標準。三是武則天用人不看門第,不問是否為高級官吏的子孫,而是看有否政治才能。因此特別注意從科舉出身者中選拔高級官吏。科舉出身做到高級官吏的越來越多。這就大大刺激了仕人參加科舉的積極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這就是沈既濟所說的“浸已成風”。開元、天寶年間“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的社會風氣,就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動了文化的全面發展。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崔融、李喬都是這個時期涌現出來的。雕塑、 繪畫 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另外武則天也有不少負面評價,其主政初期,由于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學家不齒于她違反傳統的禮教,身為女子,竟然擁有不少男性嬪妃(稱為“男寵”),也公開與多名男性歡好,不以為恥,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直斥其陰險、殘忍、善弄權術,與中宗時韋后之專政,合稱為武韋之亂。
史書評價
《 舊唐書 》評價:史臣曰:治亂,時也,存亡,勢也。使桀、紂在上,雖十堯不能治;使堯、舜在上,雖十桀不能亂;使懦夫女子乘時得勢,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義之威。觀夫武氏稱制之年,英才接軫,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報先帝之恩,衛吾君之子。俄至無辜被陷,引頸就誅,天地為籠,
昔掩鼻之讒,古稱其毒;人彘之酷,世以為冤。武后奪嫡之謀也,振喉絕襁褓之兒,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婦之恒態也。然猶泛延讜議,時禮正人。初雖牝雞司晨,終能復子明辟,飛語辯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時憲而抑幸臣,聽忠言而誅酷吏。有旨哉,
贊曰:龍漦易貌,丙殿昌儲。胡為穹昊,生此夔魖?奪攘神器,穢褻皇居。窮妖白首,降鑒何如 。
《 新唐書 》評價:昔都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其于殺君篡國之主,皆不黜絕之,豈以其盜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沒其實,所以著其大惡而不隱歟?自司馬遷、班固皆作《高后紀》,呂氏雖非篡漢,而盜執其國政,遂不敢沒其實,豈其得圣人之意歟?抑亦偶合于《春秋》之法也。唐之舊史因之,列武后于本紀,蓋其所從來遠矣。夫吉兇之于人,猶影響也,而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兇者有矣;為惡者未始不及于兇,其幸而免者亦時有焉。而小人之慮,遂以為天道難知,為善未必福,而為惡未必禍也。武后之惡,不及于大戮,所謂幸免者也。至中宗韋氏,則禍不旋踵矣。然其親遭母后之難,而躬自蹈之,
歷代評價
宋代 洪邁 《 容齋 隨筆 》:“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
清代 趙翼 :“女中英主”。
趙翼評價武則天私生活:“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后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
岑仲勉 :“武后任事率性,好惡無定,終其臨朝之日,計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芳流劍閣光被利州”。
宋慶齡 :“武則天是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難看出武則天也是個好妻子”。
毛澤東 :“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又殺了的也不少”。
[img]武則天的生平簡介武則天簡介: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本名武珝(xu),后改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與漢朝的呂后并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
十四歲時,進入后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 。
唐高宗時封昭儀,后為皇后,尊號“天后”,與高宗并稱“二圣”。
高宗駕崩后,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
武則天在位前后,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
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后,為其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則天于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
謚為“則天順圣皇后”。
擴展資料:
在唐代的歷史上,唐太宗打下基礎,接著是武則天時代,以后就是開元全盛時代。武則天當權前后的50年間,生產發展了,土地開發了,人口增加了,疆土擴展了,文化提高了,和許多外國也有了廣泛的經濟與文化交流。
而且開元時代的政治家無一不是在武則天時代培養起來的。可以這樣說,沒有武則天時代的長期鞏固和發展,開元盛世的局面就不可能會出現。
武則天為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祖籍并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北徐村人)。
武則天于武德七年生于利州(今四川廣元),一說生于長安(今陜西西安)。 有異母兄長武元慶、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兩人,一位是韓國夫人武順,另一位是郭夫人。
貞觀十一年十一月,武則天十四歲時,唐太宗李世民聽說她儀容舉止美,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后世訛稱武媚娘。
永徽元年五月,李治在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業寺進香時,又與武則天相遇。兩人相認,并互訴離別后的思念之情。
上元元年八月,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名為避先帝、先后之稱,實欲自尊。十二月,武則天上表建議十二事上元二年。
李治患的風眩癥更厲害了,便與大臣們商議,準備讓武則天攝政。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武則天
武則天的簡介和豐功偉績一、簡介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_(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后并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_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后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后為皇后,尊號“天后”,與高宗并稱“二圣”。高宗駕崩后,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后,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所以使得賢才輩出。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后,為其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則天于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謚為“則天順圣皇后”。
二、功績
1、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拔擢賢才
武則天承襲貞觀年間整頓吏治、嚴懲貪污的政策,“嘗與宰相議及刺史、縣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條察州縣”,考核州縣官吏是否清正稱職。
對于貪贓枉法的官吏,不論官位高低,一律嚴懲不貸。反之,對于賢才則破格拔擢。武則天對于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對于有才能有學識的人士非常賞識,并能對其一一加以重用。
2、文化方面
武則天曾召集文學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編纂《要覽》、《字海》、《樂書要錄》等書。
其中,《字海》收錄有所有武則天首創的則天文字,全書已散佚。《樂書要錄》為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的樂律文獻,除少量內容因襲就說外,多富實踐意義,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書共十卷,今僅存第五、六、七卷。
3、發展農業
武則天稱“天后”時,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議“勸農桑,薄賦役”。為貫徹詔命,朝廷規定對地方官吏的考核,以農業生產是否發展作為重要標準,如果州縣官吏所在地區“田疇開辟,家有余糧”者則予以獎賞;反之,如“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則加以懲罰。
武則天掌權以后,為了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經驗和生產技術,又延攬農學家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此時均田制開始瓦解,民戶逃亡現象開始普遍。對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農民,也采取比較寬容的政策。
4、安定安西四鎮
西邊與北邊吐善、突厥出兵侵擾,無力抗擊,故安西四鎮失守。武則天在整頓之后,立即著手恢復她與唐高宗打下的疆域。長壽元年(692年)九月,派王孝杰與阿史那忠節率軍出征西北。
十月二十五日,王孝杰大破吐善,收復龜茲、疏勒、于闐、碎葉安西四鎮,設安西都護府于龜茲。在群臣一致反對的情況下,武則天毅然加派安西四鎮成兵3萬。這一措施使安西四鎮從此安定,直到唐玄宗時再無反復。
5、平定契丹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十二日,營州契丹松漠都督李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榮舉兵造反,13天后,武則天派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左衛大將軍李多祚等率軍征討,八月二十八日戰于峽石谷,唐軍大敗。
繼而叛軍又設計伏擊,唐軍全軍覆滅。武則天再次發兵征討,九月,在唐軍與突厥兵的共同打擊下,李盡忠兵敗身亡。孫萬榮收拾余眾,軍勢復振,多次侵擾州縣。
神功元年(697年)四月十八日,武則天派武懿宗、何迦密率軍征討,五月初八,又派婁師德、沙吒忠義率軍20萬征討,終于在六月三十日討平契丹,斬殺孫萬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武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武則天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武則(武則天的男寵)”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武則(武則天的男寵)
本文地址:
/qiwenyishi/18145.html
標簽: 武則(武則天的男寵)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海昏侯(海昏侯文物)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中國最厲害的散打王(中國十大散打王) 本末倒置的故事 全國勞動模范的名字和事跡(全國勞動模范的 匆匆的近義詞(剛好的近義詞) 玉鐲戴時間長了會更加好看(皮膚會滋潤玉鐲 歌手名字(接電話女歌手名字) 包含2015年運勢的詞條 日本恐怖片2022推薦(視覺與精神的雙重 世界上最帥健身男孩(世界上最帥健身男孩排 天然淡水珍珠的價格表(市價取決于珠子的品 第四態(第四套人民幣回收價格表) 毒性超強的世界十大毒藥排行可怕!位居第一 中國最豪華的婚禮是誰(中國大陸最奢侈的婚 28個字寫出來楊貴妃美貌(被唐玄宗辭官) 洛克王國名字(洛克王國名字最多幾個字) 可以選擇復讀或上職業高中 十腸想你的諧音梗(隔空示愛的方式) 發燒按摩5分鐘退燒 畫蛇添足的典故(畫蛇添足的典故簡單) 按照這6步消毒快速消腫止痛 舌頭打結的繞口令(有膽來挑戰) 是蜘蛛蟹并非馬蹄蟹(馬蹄蟹不是螃蟹) 沐浴鹽是什么?沐浴鹽的作用 全球每年因蚊子死亡人數:72萬人(傳染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