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群島(世界上最長的海峽)
xj
2023-06-23
世界上有很多的島嶼,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群島是什么島嗎?下面我為你揭曉答案:
那就是我們熟悉的馬來群島
馬來群島(英語: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島,世界上最大的島群。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它位于亞洲東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遼闊的海域上。東南亞主要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它由2萬多個島嶼組成。總陸地面積2475249㎞2,約占世界島嶼面積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寬度3500千米。
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東馬來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大部分地區)。新幾內亞島有時不納入馬來群島。
地形
馬來群島上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且多分布在島嶼中部。平原比較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島北部和蘇門答臘島東部平原面積較大。馬來群島處于地殼運動活躍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彼此擠壓,時常引發地震。
在地殼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時,地下灼熱的巖漿也順地裂縫上涌,在地面噴發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賓是東南亞火山數量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有400余座火山,其中的120座為活火山;菲律賓也有52座火山。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和菲律賓的一些島嶼上。
這些島嶼呈弧形自東向西延伸,因而人們形象地稱之為“燈火走廊”,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發最多的地區,是東南亞“最不安定”的區域。由于馬來群島緯度較低,赤道橫貫中部,炎熱多雨的氣候與肥沃的火山土壤為熱帶經濟作物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
島上盛產橡膠,椰子、胡椒、油棕、金雞納霜等,是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水稻種植也十分廣泛。馬來群島上還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錫等礦產資源。石油主要產于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印尼和文萊是主要產油國。錫主要產于印尼的邦加島和勿里洞島。
形成
馬來群島位于三大板塊交界處,根據板塊的運動方向,馬來群島中的菲律賓群島及其外側海溝是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撞形成的,馬來群島中的大巽他群島和努沙登加拉群島及其外側的深海溝則是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撞形成的。
自然環境
按照板塊學說的觀點,板塊內部是穩定區,而板塊之間的會合處是不穩定區。馬來群島處在許多板塊的會合處,西北部為華南—東南亞板塊,它是歐亞板塊的一部分,西南部為印度洋板塊,東南部為澳大利亞板塊,東部為太平洋板塊,東北部為菲律賓海洋板塊。
菲律賓海洋板塊向西運動,菲律賓海洋地殼沿著琉球海溝和菲律賓海溝消亡。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華南—東南亞板塊相對于菲律賓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向南運動。歐亞板塊的東南邊棱很不規則,有人指出:“引起這種不規則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伊里安島正北太平洋板塊上一個突角的向西運動”。
在構造單元上,馬來群島可分為西部分。一部分為穩定性區域,主要包括加里曼丹島的西南部和蘇門答臘島的東北部。這里與中南半島僅隔巽他大陸架,地殼相對穩定,缺乏火山,也少地震。另一部分屬于不穩定區域,顯然,除穩定性區域而外的馬來群島,都屬于這種不穩定性區域。這里山嶺高峻,海溝深陷,地殼極不穩定,火山地震極多。馬來群島是瀕太平洋和喜馬拉雅造山帶和火山地震帶的會合處。
島弧與海溝共生,這是馬來群島地形結構的突出特征。整個馬來群島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部分都是島弧——印度尼西亞弧、班達弧和菲律賓弧,外臨深海溝——爪哇海溝、班達海溝和菲律賓海溝。在地形上,如果說中南半島是古老而久經侵蝕的地貌形恣,馬來群島則是由新期地殼變動而形成的支離破碎的高峻地貌。
在海洋地形方面,馬來群島把東南亞海域分隔成許多形狀不同的海,屬于太平洋的有班達海、爪哇海、蘇拉威西海、蘇祿海、馬魯古海和佛羅勒斯海等;屬于印度洋的有帝汶海、阿拉弗拉海等。東南亞海域深淺相差懸殊,中國南海南部、暹羅灣、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和爪哇海這一廣大海域,深度不超過100米,稱為巽他大陸架。海底有古河道和礫石、砂子、砂質壤土等沉積物,證明這里曾是大陸的一部分。除巽他大陸架而外,余者多為深海盆地或海溝,一般深度超過4000米。
氣候特征
馬來群島的氣候分屬于兩種類型。印度尼西亞群島主要是赤道多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是典型的赤道氣候。但由于受位置(分居南北半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內部氣候仍有差異。
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氣候介于亞、澳兩大陸氣候之間,亦兼有熱帶季風氣候的特色,這是印度尼西亞群島氣候與非洲和南美大陸赤道多雨氣候的不同之處。菲律賓群島屬于典型的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炎熱、濕潤,年分二季,隨著季風方向的更換,雨量的季節分配和空間分布發生變化,此外,強大臺風的頻繁出現是菲律賓群島氣候的重要特征之一。
因受地形和氣候的制約,馬來群島的水系都短小急湍,河流的地面蝕低率很大。馬來群島的自然植被分屬于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土壤是與其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相適應的熱帶土壤類型;馬來群島的動物界成為亞、澳兩大陸動物的分界處。
除菲律賓北部外,各島都在赤道10度以內,平均氣溫21度,年降水量從8100mm至500mm不等,大部分地區越過2000mm。
人文信仰
馬來群島的居民多信仰伊斯蘭教。也信仰佛教和回教。馬來人(Malays)居住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文萊和其他國家仍以馬來人為族稱的居民。多為新馬來人的后裔,社會、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馬來人之間也開始出現差異,各具民族特點。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自稱馬來由人。
主要分布在馬來半島中南部和沙撈越地區。多混有華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統。使用馬來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多種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
原信印度教、佛教和萬物有靈,15世紀末大多改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家庭組織除南部森美蘭州母系制占優勢外,一般都為雙系制。馬來人以農業為主,種水稻、橡膠、椰子、咖啡、金雞納樹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術。漁業和航海業發達。
廣義上的馬來人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島國的民族。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通用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諸語言。其民族來源,尚無定論。多數研究者認為,馬來人的祖先約在5000年前從亞洲內陸逐漸南下,遷至中南半島,并經馬來半島(一說經安達曼群島)進入蘇門答臘島,然后往東擴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和菲律賓群島,往西擴散到馬達加斯加島。這種遷徙浪潮持續數千年之久。
一般按遷徙時間先后大體分為兩種:原始馬來人(包括古馬來人)和新馬來人。原始馬來人遷徙的時間,約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社會發展水平較低;新馬來人遷徙的時間約在公元前2~公元16世紀,已受到印度、中國和阿拉伯文化的影響,社會發展水平較高。各地馬來人在其分布地區均留下人數眾多的后裔,不同程度地與當地居民發生混合以及相互混合,已發展為許多個具有不同族稱的民族,如爪哇人、巽他人、馬都拉人、他加祿人、伊富高人、馬達加斯加人等。
旅游景點
1.京那巴
魯山京那巴魯山(馬來文:Gunung Kinabalu),又譯京那峇魯山、基納巴盧山、金乃巴羅山,又稱神山、中國寡婦山,位于馬來西亞沙巴的京那巴魯國家公園 又稱神山公園(Kinabalu National Park)是馬來群島、馬來西亞、婆羅洲和沙巴州最高峰,海拔4095米,以每年0.5厘米的速度長高。
相傳在古時候,二位在廣州外海打漁的中國兄弟,不慎遇到臺風而漂流至沙巴,便在當地落地生根、娶了當地的土著為妻而生子,無奈兄弟倆都很懷念故鄉,便協議由哥哥先回故鄉探親后再帶一家回中國。
怎知哥哥卻一去不回,大嫂便每天都站在山上翹首盼望著南中國海希望能看到丈夫的回來,她風雨不改,直到老死,后人為了紀念這偉大的愛情故事,便把此山命名為“中國寡婦山”。
登山前必須先鍛煉身體及向國家公園當局注冊,每八位新攀登者需聘請一位向導,以保護登山者的安全,攀登京那峇魯山需要兩天,登山者可從早上八點多開始登山,歷時4-8小時可到達山腰的拉班拉打(Laban Rata)或巴那拉班(Panar Laban)住宿,有高山癥的朋友必須準備對乙酰氨基酚以防萬一。
2.熱浪島熱
浪島(Pulau Redang)位于馬來西亞丁加奴州海岸外45公里處,離西馬不遠。它已被馬來西亞政府列為海洋公園保護區,禁止任何人在23海里水域內捕魚及取走海底珊瑚貝類等生物,但潛水及海底攝影都是被鼓勵的,也可以游泳、滑翔、潛水、追風逐浪,或是在島上的熱帶雨林中尋幽探秘。
熱浪島擁有蔚藍恬靜的海水,在4月到10月期間,海水可以用綠色翡翠來形容。去熱浪島一定要出海游附近的海龜島以及海洋公園。在海龜島,當你漂浮在能見度超過10米的海面上,海底的世界一覽無余時,心里會產生一絲畏懼的感覺。
而在海洋公園,在伸手可及的魚群和海底五彩斑斕的活珊瑚中暢游,你會忘記一切。這里的海底生長著500余種色彩繽紛綺麗的珊瑚礁,超過1000種雙殼類生物和3000種魚類品種,吸引了無數世界各地的潛水愛好者。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世界上最大的群島是馬來群島。馬來群島位于地球東半球,赤道附近,亞洲東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遼闊的海域上,總陸地面積超25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島嶼面積的20%。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
馬來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新幾內亞。
馬來群島是由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爪哇島、菲律賓群島等2萬多個島嶼組成。
馬來群島上的地形主要以山地為主,且多分布在島嶼的中部地區,而平原地區比較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周邊,只有爪哇島北部和蘇門答臘島東部的平原面積會比較大。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是哪?世界上最大的群島排名及最大的群島大家知道嗎?以下是由我帶大家學習關于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希望大家喜歡!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排名及最大的群島
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群島是位于西太平洋海域原馬來群島,整個群島有大小島嶼2萬多個,總面積240.7萬平方千米。島上山嶺多,地形崎嶇;地殼不穩定,常有地震火山爆發。海峽較多,是東南亞到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
除馬來群島外世界上較大的群島有: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海域的加拿大北極群島,面積130萬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日本列島,面積37.75萬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東北部的不列顛九島,面積32.5萬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菲律賓群島,面積29.97萬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西北部的西印度群島,面積24萬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小的群島是位于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北部的托克勞群島。它由3個珊瑚環礁組成, 面積僅有10平方千米,可以稱得上是“袖珍群島”了。 我國的主要群島有長山群島***又稱長山列島***、舟山群島、廟島群島、膨湖列島,以及南海海 域中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島。其中舟山群島面積最大,由大小600多個島嶼組成。舟山群島附近,是我國最大的漁場 。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因該群島的本地人以馬來人為主,所以名叫“馬來群島”。這里又是海外華僑比較集中的居地之一,所以在中國又稱為“南洋群島”。馬來群島的居民多信仰 *** 教。也信仰佛教。人口超過3億。
馬來群島位于亞洲東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遼闊的海域上。由印尼17,000多個島嶼和菲律賓約7,000個島嶼組成,通常包括新幾內亞島,而不包括西北方的安達曼、尼科巴***Nicobar***群島及東方的俾斯麥群島。總陸地面積2,475,249平方公里***955,699平方哩***,約占世界島嶼面積的20%。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由于馬來群島緯度較低,赤道橫貫中部,炎熱多雨的氣候與肥沃的火山土壤為熱帶經濟作物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島上是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主要作物為水稻,也有玉蜀黍、甘薯或木薯,以及商品作物,如橡膠、菸葉、糖、椰干、胡椒、奎寧、肉豆蔻、木棉、西谷米、馬尼拉麻等。
除菲律賓北部外,各島都在赤道10度以內,平均氣溫21度,年降水量從8100mm至500mm不等,大部分地區越過2000mm。馬來群島的氣候分屬于兩種型別。印度尼西亞群島主要是赤道多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菲律賓群島屬于典型的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炎熱、溼潤,年分二季,隨著季風方向的更換,雨量的季節分配和空間分布發生變化。這些島嶼分屬于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13600多個島嶼和菲律賓約7100個島嶼。為研究問題方便起見,把除菲律賓以外的諸群島統稱為印度尼西亞群島。其中主要的島嶼有印度尼西亞的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摩鹿加、伊里安,菲律賓的呂宋、棉蘭老、米鄢群島。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形成因素
從地殼活動的特點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1、從板塊“運移”來看,這里處在向西移動的太平洋板塊和向北移動的印度板塊、澳大利亞板塊交接的地帶,幾大板塊相互碰撞擠壓,使這里的地殼褶皺隆起,突出海面,形成海島。
2、海島大多瀕臨大洋海溝,海溝地帶破碎,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容易形成火山島。
3、這里的海水溫度高,有利于珊瑚繁衍。而珊瑚是造島的“能手”,能造出大量珊瑚島礁,如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就是珊瑚造的。
4、這里有十分寬闊的大陸架,大陸架為大陸的“本家”,隨著海陸的滄桑變化,又可以形成面積較大的大陸島。
世界十大島嶼
格陵蘭島
格陵蘭島***英語:Greenland***是世界最大島,面積2,166,086平方公里,在北美洲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從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韋爾角相距2574公里,最寬處約有1290公里。海岸線全長三萬五千多公里。丹麥屬地。首府努克***Nuuk, 又名戈特霍布〔Godthab〕***。為丹麥領土。全島五分之四在北極圈內,84%的面積為厚冰所覆蓋。冰蓋平均厚2300米,中部最厚達3400米。氣候嚴寒。人口約5萬,90%為原居民因紐特人,多居住在南半部,以漁獵為生。
新幾內亞島
新幾內亞島***New Guinea***又稱又稱伊里安島,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嶼和世界第二大島***僅次于格陵蘭***。位于西太平洋的赤道南側,西與亞洲東南部的馬來群島毗鄰,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與澳大利亞大陸東北部相望 。在東經141°以東及新不列顛、新愛爾蘭等島嶼為獨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 ; 141°以西及沿海島嶼為印度尼西亞的一省,稱伊里安查亞。全島兩部分接觸極少,兩國于1979年簽訂的邊境條約禁止人民到邊境地區居住。
加里曼丹島
加里曼丹島***Kalimantan Island***也譯作婆羅洲***Borneo***,是世界第三大島。位于東南亞馬來群島中部,西為蘇門答臘島,東為蘇拉威西島,南為爪哇海、爪哇島,北為南海。面積為743,330km2。人口1230.5萬***1990年***。北部為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兩州,兩州之間為汶萊。南部為印度尼西亞的北、東、南、中、西加里曼丹五省。歷史悠久,中國史籍稱為“婆利”、“勃泥”、“渤泥”、“婆羅”等。
馬達加斯加島
馬達加斯加島位于非洲大陸的東南海面上,為僅次于格陵蘭、新幾內亞***也稱伊里安***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島,隔莫三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最短距離為386公里。面積為58.7萬平方公里。馬達加斯加島是向西傾斜而多山的陸塊。島的形狀呈狹長形,南北窄、中部寬,全境最寬處達576公里。海岸線總長3991公里。是南回歸線穿過印度洋的最大島。
巴芬島
巴芬島***Baffin Island***一譯“巴芬蘭”,是加拿大第一大島,世界第五大島。加拿大北極群島的組成部分。東隔巴芬灣和戴維斯海峽與格陵蘭島相對。巴芬島上的山脈均高于8000英尺***2440米***。山脊縱貫島的東部,上覆有冰川。中西部福克斯灣沿岸為低地,海岸線曲折,多峽灣。島大部分位于北極圈內,冬季嚴寒漫長,夏季冷涼,自然景觀為極地苔原。生活在島上的愛斯基摩人以小聚為生。
蘇門答臘島
蘇門答臘島是世界第六大島,印度尼西亞第三大島嶼,僅次于新幾內亞島和加里曼丹島***婆羅洲***,為大巽他群島島嶼之一,經濟地位僅次于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古名為suvara dvīpa***梵文:“金島”***,在中國文獻中也稱為“金洲”,馬來語稱為Pulaw Emas ,也指金洲,顯然是因為自古以來蘇門答臘山區出產黃金。16世紀時“金洲”之名名聲,曾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險家遠赴蘇門答臘尋金。東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西瀕印度洋,東臨南海和爪哇島東南與爪哇島遙接。面積43.4萬平方千米,包括屬島約47.5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土地面積的1/4。
本州島
本州***ほんしゅう ***是日本最大的一個島,位于日本列島的中部,北端與北海道島隔津輕海峽相望,向南隔瀨戶內海與四國島相對,向西南與九州島隔關門海峽和豐后水道。假如不將澳大利亞算做島的話本州是世界上第七大島。
本州島從東北向西南延伸全長約1300公里,寬度在50至230公里之間,其總面積為230,500平方公里,占日本總面積的60%,海岸線全長5,450公里。本州島是火山島,島上訖今仍有活躍火山,地震頻繁。本州島最高點是活火山富士山,高3,776米。本州島上有多條河流,其中信濃川是日本最長河流。本州島北部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本州島的山區地形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島嶼西南與東北迥異的氣候。
維多利亞島
維多利亞島 ***Victoria Island***位于大約北緯71度0分,西經110度0分, 北美大陸北部北冰洋群島中三大島嶼之一,是世界第八大島嶼。行政上分屬西北地區和紐納武特***Nunavut***地區。與南面的大陸隔著多爾芬***Dolphin***和尤尼恩***Union***海峽、科羅內申***Coronation***灣、迪斯***Dease***海峽和毛德皇后***Queen Maud***灣。島長約515公里***320哩***,寬270~600公里***170~370哩***,面積217,291平方公里***83,896平方哩***。地勢從蜿蜒曲折的海岸向西北抬升至海拔約655公尺***2,150呎***。為數不多的居民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霍爾曼***Holman***與東南部的坎布里奇貝***為一處氣象站***。
大不列顛島
大不列顛島是歐洲第一大島,位于歐洲大陸西岸外的大西洋中,大不列顛群島的主島之一。面積為209,331平方公里,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土的主要部分,由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士所組成,這三個王國即占該島的全部。英格蘭位于大不列顛島的西南方,蘇格蘭以南、威爾士以東,是英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歷史上跟蘇格蘭以哈德里安城墻為界。大不列顛島是不列顛群島中的第一大島嶼,周圍環繞著超過1000座小型島嶼,該島全境為聯合王國領土。
埃爾斯米爾島
世界第十大島,加拿大北極群島最北端島嶼,伊麗沙白女王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東北緊臨格陵蘭島。寬480千米,長804千米 ,面積196,235平方公里,為加拿大第三大島。東南部是加拿大地盾的延續,地形為古老結晶巖構成的山原;北部屬古生代褶皺帶,褶皺山地以古生代沉積巖為主,地形崎嶇,群山聳立,巴比尤峰海拔2604米,是北極群島最高點。地處北極附近 ,氣候嚴寒,冰川廣布,地下有永凍層,分布有苔蘚、地衣等低等植被。該島北部是加拿大領土的最北端。
由于馬來群島緯度較低,赤道橫貫中部,炎熱多雨的氣候與肥沃的火山土壤為熱帶經濟作物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島上是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主要作物為水稻,也有玉蜀黍、甘薯或木薯,以及商品作物,如橡膠、菸葉、糖、椰干、胡椒、奎寧、肉豆蔻、木棉、西谷米、馬尼拉麻等。
除菲律賓北部外,各島都在赤道10度以內,平均氣溫21度,年降水量從8100mm至500mm不等,大部分地區越過2000mm。馬來群島的氣候分屬于兩種型別。印度尼西亞群島主要是赤道多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菲律賓群島屬于典型的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炎熱、溼潤,年分二季,隨著季風方向的更換,雨量的季節分配和空間分布發生變化。這些島嶼分屬于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13600多個島嶼和菲律賓約7100個島嶼。為研究問題方便起見,把除菲律賓以外的諸群島統稱為印度尼西亞群島。其中主要的島嶼有印度尼西亞的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摩鹿加、伊里安,菲律賓的呂宋、棉蘭老、米鄢群島。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形成因素
從地殼活動的特點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1、從板塊“運移”來看,這里處在向西移動的太平洋板塊和向北移動的印度板塊、澳大利亞板塊交接的地帶,幾大板塊相互碰撞擠壓,使這里的地殼褶皺隆起,突出海面,形成海島。
2、海島大多瀕臨大洋海溝,海溝地帶破碎,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容易形成火山島。
3、這里的海水溫度高,有利于珊瑚繁衍。而珊瑚是造島的“能手”,能造出大量珊瑚島礁,如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就是珊瑚造的。
4、這里有十分寬闊的大陸架,大陸架為大陸的“本家”,隨著海陸的滄桑變化,又可以形成面積較大的大陸島。
[img]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世界上最大的群島(世界上最長的海峽)”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世界上最大的群島(世界上最長的海峽)
本文地址:
/qiwenyishi/33164.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霍金預言十大預言(霍金預言十大預言2021視頻)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周公解夢夢見貓(周公解夢夢見貓咬自己) 怎么畫世界上最簡單(怎么畫世界上最簡單的 貴州最早的公園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大型天文望遠鏡) 11秒女孩吃飯恐怖視頻(50個真實鬼故事 怎么察言觀色(怎么察言觀色洞察人) 世界上最傷心的辣椒(世界上最傷心的辣椒圖 食人蟻(食人蟻電影) 警方通報王一博被報假警結果報假警人竟然是 男生英語名字(男生英語名字簡短好聽) 世界上最值錢的網站(世界上最值錢的錢排行 蹙(蹙眉的拼音) 亞洲第一個共和國 6種能毒死大象的蛇 中國最珍稀的花(中國最珍稀的花草) 昵稱英文(昵稱英文怎么說) 神采奕奕的反義詞(神采奕奕的反義詞是疲憊 鐵杵成針的主人公是誰(懸梁刺股的主人公是 中國最頂級花旦(中國花旦女星) 濟南旅游攻略必去景點 中國最漂亮鎮巴(鎮巴第一大鎮) 中國最帥戰爭電影(中國比較好看的戰爭電影 中國最天才的棄嬰(中國最天才的棄嬰是誰) 三家廠家(均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