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地宮(十三陵地宮圖片)
xj
2023-03-29
地下宮殿離地面深達27米,總面積1195平方米,它是由五個高大寬敞的殿堂組成,全部采用筒形拱結構。前殿和中殿聯結而成一個長方形通道,后殿則橫于頂端。三殿之間各有一道石門,結構用材均與地宮入口大門相同。前、中殿各高7.2米,寬6米,共長58米。地面用金磚(又叫澄漿磚),這種磚不是金子做的,而是用泥土燒制成的,但工藝要求很高,質地細膩,表面光滑,又堅實。中殿放置三個漢白玉寶座,中間一個滿雕云龍花紋,是萬歷皇帝的“寶座”,兩邊兩個刻鳳紋,是兩皇后的。寶座前擺有三個“長明燈”大龍缸;還有一個香爐、兩個花瓶和兩個燭臺。都是黃色琉璃制品,稱“五供”。
中殿左右兩側有甬道通向左右配殿,殿堂全用石砌拱券,高7.1米,寬6米,長26米。配殿一端各有一道石門,外用磚封砌。配殿中間各有一漢白玉棺床,但里面無棺槨。
后殿規模更大,是“地下宮殿”之主殿,高9.5米,長30.1米,寬9.1米,地面鋪的是磨光花斑石。中間是棺床,上置皇帝朱翊鈞和兩個皇后的棺槨,還有二十六只裝滿許多精美殉葬品的紅漆箱。
十三陵中的其他皇陵尚未開發。條件不成熟就不開,因為東西藏在里面不會損壞。
[img]北京明十三陵簡介北京明十三陵簡介
北京明十三陵簡介,中國古代的建筑十分輝煌,至今給后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文化遺產,十三陵就是遺產當中比較知名的陵墓,除了知名度很高,還是少有的保存完整的陵墓,接下來看看北京明十三陵簡介。
北京明十三陵簡介1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西北50km處的昌平區境內,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總稱。陵區占地面積80km2,是當今世界上保存較完整的陵墓建筑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十三陵的營建始于明永樂七年(1409年),止于清朝初年,歷時200余年。依陵寢營建時間的先后順序依次為:長陵(永樂皇帝陵)、獻陵(洪熙皇帝陵)、景陵(宣德皇帝陵)、裕陵(正統皇帝(即天順皇帝)陵)、茂陵(成化皇帝陵)、泰陵(弘治皇帝陵)、康陵(正德皇帝陵)、永陵(嘉靖皇帝陵)、昭陵(隆慶皇帝陵)、定陵(萬歷皇帝陵)、慶陵(泰昌皇帝陵)、德陵(天啟皇帝陵)、思陵(崇禎皇帝陵)。
陵區內除葬有13位皇帝外,還葬有23位皇后、1位皇貴妃以及數十名殉葬的宮人。此外,陵區內還建有7座妃墳園寢(東井、西井、萬貴妃墳、悼陵、四妃二太子墳、賢妃墳、鄭貴妃墳及二李、劉、周四妃墳)和1座太監陪葬墓(王承恩墓)
以及為帝后謁陵服務的行宮、苑囿等各式建筑。在陵域周圍的10個天然山口(東山口、中山口、榨子口、西山口、德勝口、雁子口、錐石口、賢莊口、灰嶺口、老君堂口)處修筑了城垣、攔馬墻等防御設施,以保陵區安全。
明代皇陵的營建分為卜選陵址、擬定規制、備料施工等幾個步驟。卜選陵址是陵寢營建的首要環節。一般先由卜選官員即朝中一、二品官員率風水堪輿人員依據風水理論,“外觀山形,內察地脈”,經實地勘察后,選出一處或數處“風水吉壤”,上奏皇帝,必要時還要畫出圖樣,貼上說明,最后由皇帝裁定。
成祖朱棣稱帝后即有從南京遷都北京的打算。明永樂六年(1408年),朱棣命令禮部尚書趙羾帶領江西術士廖均卿等人來到北京附近踏勘陵地。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于在昌平境內的黃土山找到了萬年吉壤。朱棣遂封黃土山為天壽山,降旨圈地方圓80里作為陵區禁地。
明十三陵陵寢布局不是按照《周禮》左昭右穆的方式,而是以尊者居于主脈,卑者居于從脈(余脈)的布局排列的。長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于天壽山主峰中部,其他各陵分列其左右。十三陵中長陵最大,永陵、定陵次之,思陵最小。陵寢建造方式可分為三種:一是皇帝生前所建陵,規模大且裝飾華麗(如長陵、永陵、定陵);
二是由嗣帝所建陵,因有先皇“從儉建陵”的遺詔或受葬期、國力的影響,規模小且比較簡樸(如獻陵、景陵);三是皇帝生前未來得及建陵,改朝換代后由下一朝代營建(如思陵)。
明十三陵以規模宏偉壯觀、陵園體系完整、布局莊嚴和諧、景色優美靜謐、風格典雅古樸著稱于世。1957年被列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十三陵和八達嶺作為一個完整的風景名勝區又被列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經聯合國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明十三陵簡介2
景點簡介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總稱,位于北京西北郊,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皇陵建筑群之一。陵區群山環抱,陵前有河水蜿蜒,山清水秀風景殊勝。來此可以參觀建筑、風景,也能了解古代皇帝的喪葬規格。
明十三陵是個統一的整體,而各陵又自成一體,每座陵墓分別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規格大同小異。陵與陵之間距離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分列于長陵左右。十三陵中目前僅開放有“長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神路
神路位于十三陵南端,是通往十三陵區的通道,總長約7公里,也是明十三陵的第一個景點,由石牌坊,大紅門,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組成。神路的最南端是石牌坊,它是我國現存最大、最早的石枋建筑。
石像生位于從碑亭北的兩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龍鳳門止的千米神道兩旁,整齊地排列著24只石獸和12個石人整齊地排列著,造型生動,雕刻精細,為我國古代陵園中罕見的精美石雕,也是神路最大的看點。
長陵
長陵位于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筑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游點之一。
定陵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長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歷)的陵墓,同時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主要建筑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其地宮可供游人參觀。
昭陵
昭陵位于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莊皇帝朱載垕(年號隆慶)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現存有完整的祾恩門、祾恩殿及其東西配殿、方城、明樓、寶頂等。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修葺復原的陵園。
北京明十三陵簡介3
關于十三陵的簡介。
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嬪、2位太監,是當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區
北京昌平十三陵是誰的墓地都有哪些陵園,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寢的總稱,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距離天安門約50公里。它們分別是明成祖的長陵、明仁宗的獻陵、明宣宗的景陵、明英宗的裕陵、明憲宗的茂陵、明孝宗的泰陵、明武宗的康陵、明世宗的永陵、明穆宗的昭陵、明神宗的定陵、明光宗的慶陵、明熹宗的德陵、明思宗的思陵,共計十三座。
定陵是唯一發掘的陵墓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被挖了,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該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歷)的陵墓,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長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萬歷十二年至萬歷十八年),這里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如今,定陵地宮可供游人參觀...
現在你應該知道十三陵是誰的墓地了,其實就是明朝皇帝皇后們的墓葬群,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寢的總稱。雖然是墓地,但是建筑非常輝煌,而且給人一種濃重的歷史感,非常具有文化、歷史價值。因此,現在被列為世界級的文化遺產,也是許多歷史學家想要了解明代的途徑之一。
十三陵哪些地宮開放開放了明長陵,明定陵,明昭陵。
1、明長陵
明長陵位于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筑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游景點之一。
長陵的陵宮建筑,占地約12萬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
2、明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歷)的陵墓。這里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該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長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萬歷十二年至萬歷十八年)。
主要建筑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宮可供游人參觀。
3、明昭陵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莊皇帝朱載垕(年號隆慶)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游景點之一。
昭陵陵園建筑面積為35000平方米,現存有完整的祾恩門、祾恩殿及其東西配殿,和方城、明樓、寶頂等。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載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擴展資料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鎮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
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明代十三陵中定陵的地宮分為多少個殿明代十三陵中定陵的地宮分為五個殿:定陵地下宮殿在地下27米處,地宮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個廳組成,建筑面積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對稱的兩個殿,中間各自有一個用漢白玉壘砌的棺床,兩配殿有甬道與中殿相通。中殿內有3個漢白玉石座,并擺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長明燈。后殿是地宮內最大的一個殿,殿內棺床正中央放置有萬歷皇帝和兩位皇后棺槨。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的陵墓,這里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建于1584至1590年,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它的發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地上陵宮由寶城、明樓、祾恩殿、祾恩門、左右廊廡及外羅城內外的宰牲亭、神廚、神庫、碑亭組成,占地約18萬平方米。
十三陵唯一能看的地宮,萬歷皇帝的定陵是如何驚艷了世界的?? ? ?明十三陵唯一能看的地宮,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萬歷皇帝朱翊鈞的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區,為十三陵之一。他相對比與其他的陵墓,保存得很好,并且這一個陵墓在設計上還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我國古代哲學觀念“天圓地方”設計,地宮的建筑,前面是方形、后方是圓形 。
? ? ?要說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定陵是怎么驚艷了世界,還要從這幾個方面來說。
? ? ?首先,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定陵出土的陪葬品精美繁多,保存得相對完整良好。定陵出土的最多陪葬品便是絲織品,這些絲織品在出土的時候色澤仍然鮮艷亮麗,緙絲工藝織造而成袞服保存完好,這一套袞服耗時耗力,是皇權的象征,重見天日之后,可以從中做出很多研究,對研究人員來說,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 定陵出土的陪葬品還有做工精致的金器玉器,它們作為皇帝、皇后的陪葬品,保存得相對完好。從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定陵出土的陪葬品的種類、數量、精美程度上來說,足以驚艷世界。
? ? ?其次,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定陵單從建筑學上來說,也有相當高的研究價值,地面建筑的總布局——“天圓地方”,前方后圓,定陵的主要建筑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對于研究明朝墓葬的工作人員來說,這是一座非常有研究價值的墓葬。 從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定陵的建筑研究價值來說,也是足以驚艷世界的。
? ? ?最后,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定陵在建造的耗時上也驚艷了世界。定陵從萬歷十二年開始動工,歷時6年,耗資白銀八百萬兩建成。從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定陵的建筑耗時和耗費物力上,也是足以驚艷世界的。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十三陵地宮(十三陵地宮圖片)”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十三陵地宮(十三陵地宮圖片)
本文地址:
/qiwenyishi/3517.html
標簽: 十三陵地宮(十三陵地宮圖片)
- 上一篇:
- 下一篇: 趙麗穎離婚是真的嗎(趙麗穎離婚是真的嗎還是假的)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包含世界上最痛的錯過的詞條 瓜熟蒂落的近義詞(瓜熟蒂落近義詞語) 一望無際的近義詞(冰心原名叫什么名字) 患得患失的反義詞(患得患失的反義詞成語) 中國最農村(中國最有名的農村) 全球公認的十名球王都有誰 笑貧不笑娼(笑貧不笑娼 笑死我了的拼音簡稱(網絡縮寫梗大全) 周幽王死后褒姒去哪了 中國最帥小鮮肉前50名(中國最帥100位 5類喬遷禮物大氣又實用 包含1995年成都僵尸靈異事件的詞條 冰心10首很短的現代詩 虐待折磨到死 在線生辰八字取名(在線生辰八字免費取名) 秦滅六國最慘烈的一戰 世界上最復雜的菜譜(世界上最復雜的菜品是 英文游戲名稱(英文游戲名字女孩) 對臺戲是什么意思(對臺戲是什么意思5字)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什么意思(元素周期表 世界上最小的鳥(世界上最小的鳥體長約2什 中國哪里限高最嚴重(中國限高的城市) 數量稀少長相可愛(一只一萬) 中國最夸張堵車(中國最大的堵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