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慘案14軍副軍長(昆明31慘案)
xj
2023-07-15
——張萬年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zhàn)時任43軍副軍長兼127師師長。以后歷任43軍軍長,武漢軍區(qū)副司令員,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司令員,濟南軍區(qū)司令員,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副主席。1988年9月中將,1993年6月晉升上將。
——傅全有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1軍軍長。以后歷任成都軍區(qū)司令員、蘭州軍區(qū)司令員、總后勤部部長,總參謀長。1988年9月中將,1993年6月晉升上將。 轉(zhuǎn)自中華網(wǎng)-軍事頻道
——梁光烈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zhàn)時以武漢軍區(qū)作戰(zhàn)部副部長的身份協(xié)助昆明軍區(qū)楊得志司令員指揮西線作戰(zhàn)。以后歷任20軍58師副師長、師長,20軍副軍長,20集團軍軍長,54集團軍軍長,北京軍區(qū)參謀長、副司令員,沈陽軍區(qū)司令員,南京軍區(qū)司令員,總參謀長。1988年9月少將,1993年12月中將,2002年6月晉升上將。
——廖錫龍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zhàn)時任11軍31師91團副團長。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1軍31師師長。以后歷任11軍副軍長、軍長,成都軍區(qū)副司令員、司令員,總后勤部部長。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吳銓敘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1軍參謀長。以后歷任第1集團軍政委、軍長,總參謀長助理,副總參謀長。1988年9月少將,1994年7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錢樹根上將,1986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47集團軍軍長。以后歷任蘭州軍區(qū)參謀長、總參謀長助理、副總參謀長。1988年9月少將,1994年7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王祖訓上將,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4軍副軍長。以后歷任云南省軍區(qū)司令員,14集團軍軍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院長。1988年9月少將,1993年12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徐永清上將,1986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27集團軍政委。以后歷任浙江省軍區(qū)政委,蘭州軍區(qū)副政委,武警部隊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5年7月中將,1996年3月改授武警中將,2000年6月晉升武警上將。
——李新良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zhàn)時任41軍121師副師長。以后歷任41軍121師師長,廣西軍區(qū)司令員,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沈陽軍區(qū)政委、司令員,北京軍區(qū)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1998年3月晉升上將。
朱啟上將,1981年收復扣林山時任14軍42師126團團長。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4軍40師副師長。以后歷任14軍40師師長,14集團軍參謀長、副軍長,貴州省軍區(qū)司令員,14集團軍軍長,成都軍區(qū)參謀長,北京軍區(qū)參謀長、司令員。1990年7月少將,1996年7月中將,2004年6月晉升上將。
——杜鐵環(huán)上將,1985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67軍199師政委。以后歷任67集團軍副政委、政委,總政治部主任助理、副主任,濟南軍區(qū)政委,北京軍區(qū)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3年12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固輝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zhàn)時任42軍124師師長。以后歷任42軍副軍長、軍長,濟南軍區(qū)副司令員,南京軍區(qū)司令員。1988年9月中將,1994年6月晉升上將。
——張志堅上將,1985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67軍軍長。以后歷任濟南軍區(qū)副司令員,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兼北京衛(wèi)戍區(qū)司令員,成都軍區(qū)政委。1988年9月中將,1998年3月晉升上將。
陶伯鈞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zhàn)時任武漢軍區(qū)炮兵作訓處處長,隨所在部隊參戰(zhàn)。以后歷任43軍師參謀長,武漢軍區(qū)炮兵部部長,43軍軍長,成都軍區(qū)參謀長,廣州軍區(qū)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1998年3月晉升上將。
——錢國梁上將,1986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27集團軍軍長。以后歷任濟南軍區(qū)參謀長、司令員,沈陽軍區(qū)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5年7月中將,2002年6月晉升上將。
史玉孝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1軍政委。以后歷任南京軍區(qū)副政委、政委,廣州軍區(qū)政委。1988年9月中將,1994年6月晉升上將。
——姜福堂上將,1985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67軍政委。以后歷任濟南軍區(qū)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qū)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沈陽軍區(qū)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2002年6月晉升上將。
李乾元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1軍副軍長。以后歷任第1集團軍軍長,廣州軍區(qū)副參謀長,蘭州軍區(qū)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6年7月中將,2004年6月晉升上將。
——劉冬冬上將,1987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47集團軍139師政委。以后歷任47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蘭州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21集團軍政委,蘭州軍區(qū)政治部主任、政委,濟南軍區(qū)政委。少將授予時間不詳,1999年7月中將,2004年6月晉升上將。
——朱增泉中將,1986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27集團軍政治部主任。以后歷任27集團軍副政委、政委,國防科工委政治部主任,總裝備部副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6年7月晉升中將。
——粟戎生中將,1985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67軍參謀長。以后歷任總參軍務部副部長,24集團軍軍長,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9年7月晉升中將。
——張海陽上將,1986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21集團軍61師政委。以后歷任總參兵種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27集團軍副政委、政委,北京軍區(qū)副政委。1995年7月少將,2009年07月20日晉升上將軍銜.現(xiàn)為二炮政委。
——何其宗中將,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1軍副軍長。以后歷任11軍軍長,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0年7月晉升中將。
——蒙進喜中將,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1軍副參謀長。以后歷任11軍參謀長,14軍軍長、14集團軍軍長,昆明陸軍學院副院長,貴州省軍區(qū)副司令員,西藏軍區(qū)司令員,成都軍區(qū)副司令員兼西藏軍區(qū)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2001年7月晉升中將。
——陳世俊中將,1988年老山輪戰(zhàn)時任13集團軍軍長。后任成都軍區(qū)副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6年7月晉升中將。
——馬秉臣中將,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1軍軍長。以后歷任成都軍區(qū)后勤部部長、副司令員。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
——姚雙龍少將,1981年收復扣林山時任14軍42師126團團長。以后曾任云南省軍區(qū)副司令員、司令員,歷任西藏軍區(qū)司令員。
——劉昌友少將,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4軍40師師長。以后歷任14集團軍副軍長、云南省軍區(qū)副司令員,云南邊境排雷總指揮。
參見《中國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升起的將星》
[img]越南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十四軍軍長是誰越南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十四軍軍長是張景華,政委范新友。
張景華(1923-2015),山東汶上人,開國將領。1938年參加八路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參加了東河、梁山北徐莊、張鐵鎮(zhèn)、坎上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參加了徐州古城、淮海、睢杞、渡江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團長、副師長兼參謀長、師長、副軍長、軍長,昆明軍區(qū)后勤部部長、軍區(qū)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曾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和獨立功勛榮譽章。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15年10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請求國民革命軍十四軍副軍長胡鎮(zhèn)隨資料,黃浦五期,湖南新化籍趙一曼 黃埔六期,四川宜賓人。1935年春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一師二團政治委員。1935年11月在珠河鐵北地區(qū)同日軍作戰(zhàn)中被包圍,身負重傷被俘,在獄中受盡酷刑,寧死不屈。1936年8月28日壯烈殉國于珠河縣,時年31歲。
張本禹 黃埔三期,安徽巢縣人。陸軍少將第十三軍第四師十二旅副旅長。曾率部支援傅作義部在百靈廟抗擊日寇。1937年8月轉(zhuǎn)戰(zhàn)南口居庸關等處。同月上旬某日,在南口車站指揮卸運軍火時,遭日機轟炸壯烈殉國,時年38歲。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黃梅興 黃埔一期,廣東梅縣人(亦說平遠人)。陸軍中將第八十八師二六四旅旅長。1937年8月13日,率部進攻上海虹口日軍駐滬海軍陸戰(zhàn)隊司令部時壯烈殉國,時年33歲。
路景云 黃埔四期,江蘇武進人。陸軍少將第九十八師少將參謀長。1937年8月在松花淞滬抗戰(zhàn)中壯烈殉國,時年35歲。
蔡炳炎 黃埔一期,安徽合肥人。陸軍中將第十八軍第六十七師二○一旅旅長。1937年8月26日,在上海羅店保衛(wèi)戰(zhàn)中壯烈殉國,時年37歲。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楊 杰 黃埔四期,河北容城人。陸軍少將第一軍第一師第一旅副旅長。1937年淞滬抗戰(zhàn)中,率部守衛(wèi)西塘橋。同年10月11日在蘊藻浜以南與日軍激戰(zhàn)中壯烈殉國,時年42歲。
官惠民 黃埔四期,廣東曲江人。陸軍少將第四軍第九十師二七○旅旅長。1937年10月28日,在嘉定境內(nèi)與日軍激戰(zhàn)中壯烈殉國,時年36歲。1986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劉眉生 黃埔五期,貴州遵義人。陸軍少將第八十五師五一○團團長。抗戰(zhàn)爆發(fā)后參加忻口會戰(zhàn)。1937年10月28日,在與日軍爭奪洪山陣地的的激戰(zhàn)中壯烈殉國,時年34歲。
吳繼光 黃埔二期,安徽盱眙人(現(xiàn)屬江蘇省)。陸軍少將第五十八師一七四旅旅長。1937年8月凇滬戰(zhàn)役爆發(fā),在羅店保衛(wèi)戰(zhàn)中,與敵激戰(zhàn)兩月余。11月11日在白鶴港附近與日寇激戰(zhàn)中壯烈殉國,時年34歲。
姚中英 黃埔二期,廣東平遠人。陸軍少將第八十三軍第一五六師參謀長。1937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wèi)戰(zhàn),率部駐守太平門,指揮部隊同日軍激戰(zhàn),同月12日身陷重圍,壯烈殉國,時年39歲。
朱 赤 黃埔三期,江西修水人。陸軍少將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旅長。1937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同月12日與全體官兵壯烈殉國于雨花臺陣地,時年37歲。
高致嵩 黃埔三期,廣西岑溪人。陸軍中將第八十八師二六四旅旅長。1937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同月12日與全體官兵壯烈殉國于雨花臺左翼陣地,時年37歲。
易安華 黃埔三期,江西宜春人。陸軍少將第八十七師二五九旅旅長。1937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于同月12日率部攻擊莫愁湖方向之敵時壯烈殉國,時年37歲。
羅芳珪 黃埔四期,湖南衡山人。陸軍少將第十三軍五二九團團長。1937年“7.7”事變后,在南口同日軍血戰(zhàn)一周,給坂垣、磯谷兩師團以沉重打擊。1938年4月6日,在臺兒莊同日軍血戰(zhàn)中壯烈殉國。
楊家騮 黃埔五期,貴州荔波人。陸軍少將第三十七軍六十師三○六旅三六○團團長。1938年9月25日,在南潯線北段的馬回嶺上與日軍激戰(zhàn)壯烈殉國,時年34歲。
雷 忠 黃埔六期,湖南嘉禾人。陸軍少將皖北軍事聯(lián)絡員兼游擊總指揮。1938年9月28日,在安徽霍邱對日作戰(zhàn)中犧牲,時年37歲。
鄭作民 黃埔一期,湖南新田人。陸軍中將第二軍副軍長兼第九師師長。1940年2月,在廣西昆侖關戰(zhàn)役中壯烈殉國,時年38 歲。1985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燕鼎九 黃埔四期,河南新蔡人。陸軍少將河南第八軍分區(qū)保安副司令兼第一戰(zhàn)區(qū)游擊挺進軍二十二縱隊副司令。1941年1月28日,在汝南城郊與日軍激戰(zhàn)被俘殺害,時年47歲。
謝晉元 黃埔四期,廣東蕉嶺人。陸軍少將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團長。1937年10月27日至31日,率領“八百壯士”(實為四百余人)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zhàn)四晝夜。1941年4月24日晨,被內(nèi)部叛兵暗殺,時年37歲。
王 俊 黃埔三期,陜西蒲城人。陸軍中將新編第二十七師師長。1941年5月9日,率部守衛(wèi)中條山時,在敵我兵力懸殊的情況下,與敵奮戰(zhàn)兩晝夜,因糧盡彈絕,壯烈殉國,時年43歲。
梁希賢 黃埔五期,陜西銅官人。陸軍少將第八十軍新編第二十七師副師長。1941年5月率部參加中條山戰(zhàn)役。5月9日所部官兵傷亡殆盡,梁即投黃河殉國,時年43歲。
陳文杞 黃埔五期,福建莆田人。陸軍少將新二十七師參謀長。1941年5月守衛(wèi)中條山時,因彈盡援絕,5月9日與師長王俊同時殉國,時年37歲。
陳中柱 黃埔六期,江蘇建湖人。魯蘇皖邊區(qū)游擊第四縱隊中將司令。1941年7月1日,在江蘇泰縣境內(nèi)抗擊日軍中壯烈殉國,時年35歲。
楊 生 黃埔五期,江西南昌人。第九戰(zhàn)區(qū)南潯挺進縱隊少將參謀長兼游擊第二支隊司令。率部參加上高會戰(zhàn),1941年7月13日,在南昌外圍戰(zhàn)斗中壯烈殉國,時年35歲。
賴傳湘 黃埔四期,江西南康人。陸軍中將第十軍第一九○師副師長。1941年9月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zhàn),同月24日,在對日軍激戰(zhàn)中壯烈殉國,時年37歲。
劉世焱 黃埔二期,廣東始興人。陸軍少將暫編第八師團長。1941年9月,率部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zhàn),在石們東流與日軍激戰(zhàn)壯烈犧牲,時年42歲。
黃 紅 黃埔五期,湖南邵陽人。陸軍少將第九十五師二八四團團長。1941年9月,在岳陽新開與日軍激戰(zhàn)壯烈犧牲。
趙尚志 黃埔五期,遼寧省朝陽人。“九.一八”事變后,任中共滿州省委軍委書記,創(chuàng)建珠河抗日游擊隊和哈東游擊根據(jù)地。1938年初,任抗日聯(lián)軍第二路軍副總指揮。1942年2月12日,在同日軍激戰(zhàn)中身負重傷被俘,寧死不屈,壯烈殉國,時年34歲。
李 挺 黃埔六期,江西九江人。第十集團軍總部少將參議,兼浙江省桐鄉(xiāng)縣縣長。1942年4月14日在桐鄉(xiāng)縣境內(nèi)對日作戰(zhàn)壯烈犧牲,時年34歲。
戴安瀾 黃埔三期,安徽無為人。陸軍中將第二○○師師長。1942年3月率部入緬對日作戰(zhàn)。同年5月18日夜,在緬甸科郎地區(qū)密林中遭日軍伏擊,混戰(zhàn)中身負重傷,26日在茅邦村殉國,時年38歲。1956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內(nèi)務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左 權 黃埔一期,湖南醴陵人。八路軍高級指揮機關參謀長。1942年6月2日,在山西遼縣(今左權縣)率部與日軍作戰(zhàn)中壯烈殉國,時年37歲。
胡義賓 黃埔三期,江西興國人。陸軍少將第五軍第九十六師副師長。1942年3月赴緬甸對日作戰(zhàn),同年6月,在緬甸埋通激戰(zhàn)中壯烈殉國,時年35歲。1983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周 復 黃埔三期,江西臨川人。陸軍中將蘇魯戰(zhàn)區(qū)政治部主任。1943年2月21日,在山東安丘城項山與日軍激戰(zhàn)壯烈犧牲,時年42歲。
彭士量 黃埔四期,湖南瀏陽人。陸軍中將第七十三軍暫編第五師師長。1943參加常德會戰(zhàn),固守石門。11月15日同敵血戰(zhàn)時壯烈殉國,時年38歲。1985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孫明瑾 黃埔六期,江蘇宿遷人。陸軍中將第十軍預備第十師師長。1943年11月率部參加常德會戰(zhàn)。12月1日,在常德趙家橋與日軍血戰(zhàn)中壯烈殉國,時年38歲。葬南岳忠烈祠公墓區(qū)。1956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向烈士家屬頒發(fā)毛澤東主席署名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王劍岳 黃埔五期,湖南澧縣人。陸軍少將第五十七軍第八師副師長。1944年6月10日在河南靈寶畢家砦與日軍激戰(zhàn)中壯烈殉國,時年三十九歲。
呂旃蒙 黃埔五期,湖南零陵人。陸軍少將第十六集團軍三十一軍參謀長。1944年參加桂林保衛(wèi)戰(zhàn)。11月10日桂林失陷,呂在率部突圍中壯烈殉國,時年39歲。
胡旭盱 黃埔八期,湖南長沙人。陸軍少將第三戰(zhàn)區(qū)第一突擊隊司令。1945年6月23日,在浙江孝豐對日激戰(zhàn)中壯烈犧牲,時年30歲。
黃埔系實乃抗戰(zhàn)之中流砥柱。
黃埔軍校自1924年6月在廣州創(chuàng)辦到1949年底遷往臺灣高雄縣鳳山市,在大陸共辦了二十三期,在臺續(xù)辦至今已七十三期,在大陸時期其畢業(yè)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內(nèi),計有41386人。名將輩出,戰(zhàn)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上占有顯赫地位。而昔日的黃埔軍校舊址于198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教官:
國民party方面
蔣介石:校長
廖仲愷:party代表
李濟深:教練部主任
鄧演達:教練部副主任兼總隊長;教育長(4);武漢分校代校長
王柏齡:教授部主任
戴季陶:政治部主任(1)
邵元沖:政治部主任(2)
林振雄:管理部主任
周駿彥:軍需部主任
俞飛鵬:軍需部副主任
宋榮昌:軍醫(yī)部主任(1)
李其芳:軍醫(yī)部副主任
杜景祺:軍醫(yī)部主任(2)
何應欽:戰(zhàn)術總教官(1);教育長(3);潮汕分校校長兼教育長
胡謙:教育長(1)
王柏齡:教育長(2)
錢大鈞:參謀處處長
石醉六:長沙分校分校校長
顧孟余、徐謙:武漢分校校務委員
方鼎英:黃埔軍校教育長、代理校長
另外還有:顧祝同、陳繼承、陳誠、劉 峙、嚴 重、蔣鼎文、張治中、繆 斌、邵力子
Communistparty方面
葉劍英:教授部副主任
張申府:政治部副主任
周恩來:政治部主任(3)
周佛海:政治部主任(后)
聶榮臻、魯易:政治部秘書
惲代英:本部總政治教官;武漢分校校務委員
夏曦:長沙分校政治部主任
陳毅、熊雄、張秋人、肖楚女、包惠僧、毛澤覃、于樹德、胡公冕、韓麟符、安體誠、高語罕:政治教官
蘇聯(lián)方面
瓦西里·布留赫爾(加倫將軍):顧問團團長
契列班諾夫:軍校總顧問
白禮別列夫:步兵顧問
嘉列里:炮兵顧問
互林:工兵顧問
喀扶覺夫:政治顧問
黃埔軍校一、二期學員名單及最后結局2007年02月28日 星期三 21:08黃埔一期 學員名單
第1隊
唐嗣桐 1900 陜西蒲城 畢業(yè)后服務陜軍
楊其綱 1901 直隸衡水 軍校政治部黨務科長 27 04 18 廣東被捕殺害
董 釗 1902 陜西長安 西安綏靖公署副主任 77 09 30 臺灣臺北病逝 中將
林芝云 1901 湖南湘潭 湘鄂贛邊清剿區(qū)司令 52 鎮(zhèn)反處決 少將
王國相 1900 山西右玉 晉軍新兵補訓處副總隊長 30年代后不詳
謝維干 廣東文昌
王治歧 1901 甘肅天水 鳳山 5兵團副司令官 85 08 11 甘肅蘭州 病逝 少將
張鎮(zhèn)國 1901 廣東新會 服務社會
徐石麟 1901 安徽望江 豫鄂皖邊挺進3縱副司令 46年7月退役,建國后任文史專員
劉鑄軍 1902 廣東興寧 又軍 國防部部附 49年移居澳門 少將
譚輔烈 1903 江蘇高郵 "國防部"高參 82.06.06 在臺灣病逝 少將
李安定 廣東興寧
李伯顏 1894 山西崇河 7戰(zhàn)區(qū)高參 46年7月退役 少將
趙勃然 1901 陜西華縣 服務社會
李紹白 1901 陜西橫山 黨務特派員 26.12 山東濟南 被捕殺害
劉仲言 1903 陜西三原 服務社會
韋祖興 1901 廣西貴縣 服務社會
賀衷寒 1899 湖南岳陽 君山 "行政院"交通部長 72 05 09 臺灣臺北 病逝 少將
魏炳文 1902 陜西西安 朗軒 "總統(tǒng)府"參議 71 06 20 臺灣臺北 病逝 少將
胡 信 1904 江西興國 元忠 "國防部"參議 73 08 07 臺灣 病逝 少將
傅維鈺 1901 安徽英山 潤金 上海抗日救國義勇軍組織部長 32 03 10 上海 被捕殺害
王公亮 1901 四川敘永 川陜鄂邊綏公6縱司令 72 春 四川成都 病逝 少將
馮 毅 1900 湖南湘鄉(xiāng) 冀侯 戰(zhàn)地黨政指導委員會辦公廳總務處長 47年7月退役 少將
胡仕勛 1894 廣東高要 軍校2期入伍生連實習官 25 03 13 廣東棉湖 陣亡
周秉璀 1904 廣東惠陽 7戰(zhàn)區(qū)兵站部第21分站分監(jiān) 48年后不詳 少將
陳謙貞 1899 湖南道縣 琴仙 20師59團3營營長 27 08 江西瑞金 陣亡
鄔與點 1905 江西豐城 服務社會
梁漢明 1900 廣東信宜 少辛 廣東保安1師師長 96 02 24 臺灣臺北 病逝 少將
李 園 1903 浙江富田 廷銓 國防部部附 49年秋逃臺 少將
陸汝疇 1905 廣西容縣 大洲 廣州行營高參 37 春 廣東廣州 病逝 上校
陳選普 1904 湖南臨武 浙江保安6團團長 36 初 浙江 病逝
劉仇西 1897 湖南望城 紅10軍團軍團長 35 08 江西南昌 被捕殺害
游步瀛 1903 湖南寶慶 11軍25師參謀處長 27 福建平和 陣亡
劉慕德 1903 陜西臨潼 服務社會
郝瑞征 1900 陜西興平 服務社會
唐同德 1900 安徽合肥 教導1團3營學兵連連長 25 廣東海豐 陣亡
徐會之 1902 湖北黃岡 "總統(tǒng)府"參軍 50年代后不詳 少將
白龍亭 1899 山西五臺 冀察戰(zhàn)區(qū)第5游擊挺進縱隊司令 48年之后不詳 上校
容海襟 1904 廣東中山 服務社會
王逸常 1896 安徽六安 純熙 軍委會政治部部附 86 10 24 湖北武漢 病逝 少將
張坤生 1899 陜西三原 誠厚 國防部參議 65 06 臺灣臺北 病逝 少將
徐象謙 1901 山西五臺 子敬 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90 09 21 北京 病逝 元帥
蔡 粵 1900 湖南華容 1軍1師1團副營長 27 01 29 江西龍游 陣亡
甘達朝 1903 廣東信宜 25師政治部主任31 09 15 江西東固 陣亡 中校
蔣先云 1902 湖南新田 巫山 11軍26師77團團長 27 05 28 河南臨穎 陣亡
項傳遠 1902 山東廣饒 望如 山東青濟警備司令 68 03 03 臺灣 病逝 少將
李子玉 1900 山東濟南 國民革命軍連長 27 02 江西 陣亡
陳文寶 1901 廣西貴縣 服務社會
穆鼎丞 1897 陜西渭南 鴻賓 中訓團西北分團將官班視察組長 64 秋 病逝 少將
鄧春華 1900 廣東瓊州 "國防部"高參 70 08 13 臺灣臺北 病逝 少將
伍 翔 1901 福建泉州 一飛 中央黨部軍隊黨務處副處長 49年逃往香港 上校
鐘 彬 1900 廣東興寧 中兵 14兵團司令官 49 冬 北京 自殺 中將
張其雄 1902 湖北廣濟 書倉 8軍政治部副主任 26 10 10 湖南武昌 病逝 少將
林斧荊 1902 福建閩侯 公俠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處長 49年逃臺,56年退役 少將
陳 皓 1898 湖南祁陽 工農(nóng)革命軍1師1團團長 27 12 湖南茶陵 判逃處決
龍慕韓 1898 安徽懷寧 漢臣 85軍88師師長 38 05 作戰(zhàn)不利處決 上校
古 謙 1904 廣東茂名 服務社會
帥 倫 1900 江西銅鼓 1軍2師6團3營營長 26 09 24 江西南昌 陣亡
伍文生 1899 湖南耒陽 猶群 20軍1師1團黨代表 27 08 江西會昌 陣亡
鄧文儀 1905 湖南醴陵 雪涼 "行政院"內(nèi)務部政務次長 97年在世 少將
譚鹿鳴 1901 湖南耒陽 1軍1師副營長 25 10 13 廣東惠州 陣亡
劉長民 1899 廣西桂林 服務社會
羅煥榮 1900 廣東博羅 惠陽平山農(nóng)民聯(lián)防辦事處教官 27 秋 被捕殺害
睦宗熙 1904 江蘇丹陽 98師政訓處長 37 08 17 上海 陣亡 上校
江 1904 安徽霍丘 1軍2師連長 26 江西南昌 陣亡
王爾琢 1903 湖南石門 蘊璞 紅4軍軍委委員 28 08 25 江西崇義 陣亡
廖子明 1902 廣東連縣 月初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偵探隊長 26 07 江西南昌 陣亡
潘學吟 1902 廣東新豐 國民黨改組會會員 30 03 17 上海 暗殺
曾擴情 1897 四川威遠 慕沂 成都防卣尾恐魅?83 11 03 遼寧本溪 病逝 少將
廖 偉 1903 廣東欽縣 服務社會
蔡敦仁 1904 江蘇銅山 湖北保安2團代理團長 29 11 28 湖北安陸 陣亡
劉焦元 1902 廣東大埔 軍政部視察官 65 春 香港 病逝 少將
顏 浚 1901 四川宣漢 哲文 國防部部附49年逃臺 少將
陳 琪 1897 浙江諸暨 凹居 100軍軍長 71 山東濟南 病逝 少將
唐 星 1899 浙江嘉興 圍剿句2縱警備團長 33 08 18 湖北黃安 陣亡 中校
周惠元 1904 四川雙流 軍校第18期2總隊總隊長 49年逃臺 少將
蔣 森 1900 湖南衡陽 服務社會
羅 群 1901 江西萬安 君羊 中央教導師2團6營營長 27 08 30 江西龍?zhí)?陣亡
周振強 1903 浙江諸暨 健夫 浙西師管區(qū)司令兼金華城防司令 88 04 21 杭州病逝 少將
楊挺斌 1904 廣東梅縣 服務社會
趙榮忠 1899 山西五臺 6軍15師1團團長 26 冬 湖北圣公 陣亡 追贈少將
楊步飛 1902 浙江諸暨 若鵬 淞滬警備副司令 46年7月退役,定居杭州 少將
陳公憲 1901 廣西蒼梧 服務社會
李繩武 1905 廣西容縣 "國防部"附員 60年退役 少將
劉 釗 1900 江蘇奉賢 服務社會
郭遠勤 1904 廣東番禺 服務社會
劉希程 1906 河南唐祖 曦晨 豫西綏靖區(qū)司令 90 河南 病逝 少將
宋希濂 1906 湖南湘鄉(xiāng) 萌國 川湘鄂綏靖公署主任 93 02 14 美國紐約 病逝 中將
戴 文 1902 湖南寶慶 子荷 湘西縱隊司令兼邵陽城防司令 87 湖北武漢 病逝 少將
謝翰周 1899 湖南寶慶 竹青 浙江警備1師1團3營營長 27 08 27 浙江 陣亡
陳平裘 1902 湖南道縣 國防部部附 49年移居美國 少將
張君嵩 1899 廣東合浦 岳中廣東第10清剿區(qū)司令 48 11 19 廣東遂溪為起義部下槍殺 少將
宋雄夫 1900 湖南寧鄉(xiāng) 1軍1師連附 26 秋 江西南昌 陣亡
郭冠英 1903 江西泰和 服務社會
余程萬 1902 廣東臺山 石堅 云南綏靖公署主任 55 08 27 香港 為竊賊所殺 中將
羅 奇 1902 廣西容縣 振西 陸軍副總司令 75 11 18 臺灣臺北 病逝 二級上將
馮劍飛 1900 貴州盤縣 貴州保安處處長 47年7月退役 少將
顏逍鵬 1900 湖南茶陵 海謨 "內(nèi)政部"次長 82 12 31 臺灣 病逝 少將
譚作校 1903 廣西桂林 服務社會
丘宗武 1899 海南澄邁 發(fā)堂 海南南部防守區(qū)副司令 50年5月逃臺,后移居海外
陸汝群 1902 廣西容縣 旅長 51 鎮(zhèn)反處決 上校
吳興泗 1903 湖北京山 聯(lián)勤總部第6補給區(qū)司令 49年逃臺 少將
陳德法 1901 浙江諸暨 民具 整編78師副師長 75 09 12 新疆烏魯木齊 病逝 少將
郭劍鳴 1903 江蘇銅山 服務社會
黃承謨 1901 福建上杭 獨立3旅副旅長 33 04 15 湖北黃安 陣亡 中校
黃彰英 1901 廣東高州 軍校4期政治科大隊副隊長 26 江西南昌 陣亡
印貞中 1899 浙江浦江 中統(tǒng)黨務處副處長 37 02 病逝 追贈少將
林大塤 1904 廣東防城 服務社會
王泰吉 1906 陜西臨潼 紅26軍42師代理師長 34 03 03 陜西西安 被捕殺害
周天健 1906 浙江奉化 自強 第15新兵補訓處副處長 49年秋逃臺 少將
石祖德 1900 浙江諸暨 蘊煒 聯(lián)勤總部辦公室主任 72 07 05 臺灣臺北 病逝 中將
范振亞 1895 江西臨川 一文 交通部警務處專員 40 病逝 上校
何復初 1901 江西清江 服務社會
肖 洪 1900 湖南嘉禾 譯青 軍校管理部主任 31 春 江蘇南京 暗殺 上校
朱一鵬 1900 湖南湘鄉(xiāng) 教導2團區(qū)隊長 25 10 廣東河婆 陣亡
鄭漢生 1902 廣東中山 服務社會
田毅安 1899 陜西臨潼 陜西黨政軍聯(lián)合辦公廳副主任 49年逃臺 少將
康季元 1899 浙江奉化 服務社會
尚士英 1903 陜西洋縣 服務社會
周品三 1901 浙江諸暨 18師副師長 70 浙江諸暨 病逝 少將
李培發(fā) 1900 陜西臨潼 陜西保安4團副團長 30 01 03 陜西三原 陣亡
沈利廷 1904 廣東羅定 服務社會
陳卓才 1902 廣西蒼梧 服務社會
毛煥斌 1904 陜西三原 軍校入伍生隊副連長25 11 廣州長洲 陣亡
蔣孝先 1900 浙江奉化 嘯劍 軍委會委員長侍從室第3組組長 36 12 12
陜西西安 事變中死于亂軍中 追贈中將
陳國治 1905 廣西岑溪 服務社會
黃埔二期 學員名單
輜重科
王公遐 浙江黃巖 1903 聯(lián)勤總部第2補給區(qū)副司令 陸軍少將 48年底免職,后不詳
李人欽 江蘇南京 第8綏靖區(qū)政工處長 陸軍上校 47年底退役
王柏蒼 湖北羅田 1895 黃埔軍校特別區(qū)黨部執(zhí)行委員 27年大革命失敗后被捕犧牲
姜筱丹 安徽英山 1896 陸軍少將 其余不詳
周逸群 貴州銅仁 1896 湘西特委代理書記 31年5月于岳陽陣亡
謝廷獻 四川巴縣 1900 中央軍校黃埔中學校長 陸軍少將 49年逃臺
韓壽榮 浙江蕭山
方汝舟 浙江浦江 湘鄂贛挺進8縱司令員
楊耀唐 江西南昌
林中堅 廣東文昌 1892 文昌縣長 陸軍少將 50年逃臺,88年7月病逝
徐遠揚 江西興國
易 毅 江西吉安 1900 某軍副軍長 陸軍少將 49年逃臺
胡 霖 江西興國 1900 國防部高參 陸軍上校 49年逃臺,56年退役
王景明 陜西
劉道琳 江西九江 第64軍政治部主任 陸軍上校 45年后不詳
劉巽軒 江西萍鄉(xiāng)
吳傳一 廣東海康
彭克定 湖北云夢 1901 西安綏靖公署高參 陸軍少將 50年由印度逃臺,56年退役經(jīng)商
麥 匡 廣東崖縣
彭佐熙 廣東羅定 1900 第8兵團副司令官兼26軍軍長 陸軍少將
53年由越南逃臺,86年7月病逝臺北
周平遠 浙江諸暨 1900 東北交警總局政治部主任 陸軍上校 45年7月退役
謝純庵 四川巴縣
張鐵英 四川華陽
劉世焱 廣東始興 1900 暫編第8師15團長 追贈少將 41年9月于長沙陣亡
吳奠亞 浙江浦江
賴汝雄 江西贛縣 1903 國防部部附 陸軍中將 49年逃臺
林守仁 廣東中山
林 桓 廣東新會
周兆棠 浙江諸暨 1901 交通部總務司司長 陸軍少將 49年逃臺經(jīng)商,73年6月病逝臺北
劉光烈 湖北黃陂 1901 黃岡農(nóng)民自衛(wèi)軍參謀 27年12月于黃安陣亡
盧明忠 四川華陽
吳克定 四川華陽 1901 第231師師長 陸軍少將 49年逃臺
黃人俊 江西貴溪
張 崴 湖北黃安
馬西藩 云南騰沖
幸華鐵 江西南康 1902 第4綏靖區(qū)政治部主任 陸軍上校 49年逃臺,77年1月病逝
伍德鑒 四川邛崍
余石民 福建南安 1902 第3戰(zhàn)區(qū)政治訓練班副主任 陸軍上校 46年退役,福建黨部執(zhí)行委
員,49年逃臺
黃翰雄 廣東文昌
李時敏 安徽合肥
張漢初 四川巴縣 1902 整編第24旅旅長陸軍少將48年3月于宜川被俘,西安黃埔同學會理事
秦湘溥 四川華陽
葉永吉 廣東中山 陸軍少將
謝振邦 江西南昌
鄧宗憲 廣西陽朔
李 忠 陜西高陵 1901 第104軍副軍長 陸軍少將 建國后行醫(yī)西安,77年冬病逝
蔣壽銘 浙江諸暨 1903 聯(lián)勤總部高參 陸軍少將 46年7月退役
容 干 廣東中山 1903 陸軍總司令部副參謀長 陸軍中將 49年逃臺
姚鐘鼎 貴州榕江 1903 聯(lián)勤總部人事處長 陸軍上校 49年逃臺,70年2月病逝臺北
陳煥新 浙江紹興
李 錕 江西興國
夏 方 浙江青田 軍校第4期入伍生團12連2排長
梁汝霖 福建長汀
陳壯飛 廣東文昌
王 冠 湖南新化 第54師322團團長 陸軍少將 36年后不詳
戴頌儀 四川仁壽 1904 北平特警訓練班主任 陸軍上校 46年秋退役,49年逃臺,
79年秋病逝香港
謝宣渠 湖南瀏陽 1904 國防部戰(zhàn)地點檢組組長 陸軍上校 46年起從事地下工作,
76年病逝
向傳柄 四川仁壽
陸士賢 廣東廉江
楊 文 四川江安 1905 整編第75師師長 陸軍少將 47年4月于泰安被俘,73年10月病逝撫順
史宏熹 江西南昌 基隆要塞司令 47年后不詳
范 朝 四川羅江
吳振民 浙江嵊縣 1899 工農(nóng)革命軍第2師副師長 27年8月于汝城陣亡
詹寶光 廣東連縣 1903 樂昌縣長 陸軍少將 48年9月撤職,53年死于鎮(zhèn)反
陳紹平 湖北黃陂 1902 聯(lián)勤總部第3補給運輸司令 陸軍少將 49年逃臺,88年尚在世
炮兵科
詹行旭 廣東文昌 1908 粵中師管區(qū)副司令 陸軍上校 49年秋逃臺,85年春病逝臺北
林鼎銘 附近閩侯 陸軍少校 其余不詳
向鑒榮 四川巴縣
歐陽桓 江西宜黃
張志超 直隸吳橋
洪士奇 湖南寧鄉(xiāng) 1903 中央炮兵學校校長 陸軍少將 49年逃臺,65年退役,
82年10月病逝美國
羅拔倫 湖南湘鄉(xiāng)
胡燮榮 浙江東陽
許 文 安徽合肥 29年11月于蕪湖陣亡
伍萬春 湖南耒陽
葉廷元 浙江東陽
岳 麓 湖南寶慶 30年3月于河南陣亡
歐陽松 湖南衡陽 25年8月東征時陣亡
顏實堂 浙江東陽
馮譽鏞 廣東恩平
廖 開 湖南長沙
魯宗敬 湖南瀏陽 1898 廣州綏靖公署軍法處執(zhí)行監(jiān) 陸軍少將 49年逃臺,76年5月病逝
田 齊 湖北黃安 1902 新1軍1師師長 陸軍少將 49年逃臺
黃日新 江西九江
石國基 湖北沅江
孫生之 山東高唐
王禹初 廣東瓊山 27年12月于上海陣亡
馮爾駿 廣東瓊山 1904 海南要塞司令兼南線清剿司令陸軍少將 50年逃臺,
89年5月病逝臺北
黃辰陽 湖南溆浦
王忠輔 山東諸城
吳道南 湖北黃梅
李家忠 湖南寶慶
陳耀寰
陳國平
顏 國
蔣其遠 貴州黔西 軍委會特務團團長 陸軍中校 35年后不詳
陳達衢 江蘇江寧 1903 第144師師長 陸軍上校 抗戰(zhàn)勝利后不詳,疑46年退役
陳榮光 安徽合肥 1904 第1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部高參 陸軍少將 46年2月退役經(jīng)商
雷 震 四川蒲江 教導總隊第3旅副旅長 陸軍上校 37年12月于南京陣亡
金濟安 浙江紹縣
梁安索 廣東文昌
蔡 劭 湖北黃陂 1902 預備第10師補充旅旅長 追贈少將 38年秋于武漢陣亡
余云漢 浙江天臺
傅思義 山東郯城 徐州敵后工作人員 27年2月被捕遇害
曹廷珍 江蘇南通 1901 第3戰(zhàn)區(qū)游擊挺進2縱隊副司令陸軍上校 抗戰(zhàn)勝利后不詳
李公明 廣東嘉應 28年1月于廣東陣亡
萬國藩 江西南昌 整編第29軍政工處長 陸軍上校 46年后不詳
甘羨吾 廣西容縣 國民革命軍第26師78團團附 27年12月于五華陣亡
林澄輝 廣東防城
祝夏年 廣東徐聞 1903 國防部高參 陸軍少將 49年逃臺
李治魁 廣東瓊山 1903 國民革命軍第2師團長 26年9月于武昌陣亡
吳盛清 湖南郴州 26年11月于江西陣亡
范煜燧 山東諸城
(字太多,有部分在那網(wǎng)址上...)
范承才副軍長簡歷范承才,男,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
現(xiàn)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司令員。
公開報道顯示,范承才曾任原第14集團軍副軍長、西部戰(zhàn)區(qū)陸軍副司令員等職,最晚于2017年6月底出任第76集團軍軍長一職,少將軍銜。
第76集團軍隸屬于西部戰(zhàn)區(qū)陸軍。范承才曾介紹說,在13個集團軍中,76集團軍依托基礎最薄弱、駐地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苦。
人物履歷:
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qū)某師師長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集團軍副軍長,
2016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zhàn)區(qū)陸軍副司令員。
2017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zhàn)區(qū)第76集團軍軍長。
2018年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司令員。
任免信息:
2017年6月,陸軍第76集團軍在西部高原調(diào)整組建。官方媒體的公開報道顯示,范承才已經(jīng)擔任第76集團軍軍長。
2018年1月3日,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機關訓練場上,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范承才司令員帶領官兵面向軍旗舉起右拳莊嚴宣誓。
谷炳奎的生平年表1906年,出生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陽縣鹽沙鋪(今衡陽耒陽市南陽鎮(zhèn))。
1926年3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炮兵科;
1932年8月,任第10師(師長李默庵)第28旅(旅長劉戡)第56團(團長陳德潤)第2營。
1934年2月,升任第28旅(旅長陳沛)第56團(團長馬叔明)中校團附。
1935年6月25日,敘任陸軍炮兵少校。
1937年9月,升任第10師(師長彭杰如)參謀處上校主任。11月30日晉任陸軍炮兵中校。
1938年2月,升任第10師(師長彭杰如)少將參謀長。
1940年7月,考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五期深造。
1942年7月,陸軍大學畢業(yè)后派任第10師(師長王聲溢)少將副師長。
1945年2月,升任第14軍第10師(轄三團)少將師長。10月10日獲頒忠勤勛章。
1946年5月5日,獲頒勝利勛章。6月,第10師整編為第10旅(轄兩團),改任少將旅長。
1948年3月6日,升任整編第10師(師長熊綬春)少將副師長。同月整10師改擴編為第14軍(軍長熊綬春),改任第14軍少將副軍長。參加徐蚌會戰(zhàn)(淮海戰(zhàn)役),因第14軍軍長熊綬春指揮無方、撤職查辦,由副軍長谷炳 奎代理第14軍軍長。淮海戰(zhàn)役結束后,谷炳奎回到湖南重組第14軍,谷炳奎任第14軍軍長。
1948年9月22日,晉升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
鄧志平將軍的簡介。鄧志平,男,1964年5月出生,四川峨眉山市人 ,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陸軍少將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qū)副參謀長職務 。現(xiàn)任西部戰(zhàn)區(qū)副參謀長。
人物履歷:
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qū)司令部軍務部部長 ;
2012年9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集團軍副軍長兼參謀長;
2013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
2015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qū)副參謀長;
2016年2月任西部戰(zhàn)區(qū)副參謀長。
人物榮譽/鄧志平[西部戰(zhàn)區(qū)副參謀長] :
鄧志平曾在老山前線立下二等戰(zhàn)功。
2015年9月3日,在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閱兵中,擔任百團大戰(zhàn)“白刃格斗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領隊。
任免信息:
2015年12月,原任第14集團軍副軍長鄧志平少將,已經(jīng)出任成都軍區(qū)副參謀長一職。
2016年1月,解放軍五大戰(zhàn)區(qū)及戰(zhàn)區(qū)軍種機關調(diào)整組建完成之后,官方媒體披露各戰(zhàn)區(qū)調(diào)整組建后軍官任職信息,鄧志平任西部戰(zhàn)區(qū)副參謀長。
以上就是網(wǎng)站小編空城舊憶據(jù)網(wǎng)絡最新關于“昆明慘案14軍副軍長(昆明31慘案)”報道資料整理發(fā)布相關事件細節(jié)!轉(zhuǎn)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昆明慘案14軍副軍長(昆明31慘案)
本文地址:
/qiwenyishi/37639.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靈異事件真實圖片(靈異大全真實事件)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黑死病持續(xù)了多長時間 中國最健康的減肥藥(目前最健康的減肥產(chǎn)品 虎列拉(虎烈拉是什么病) 21天效應:21天養(yǎng)成一個習慣(要堅持做 康有為簡介(康有為簡介為人物生平) 世界上最胸的女主播(世界胸部最大美女) 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朝代 結婚30年是什么婚 王莽墓發(fā)現(xiàn)彭加木遺物(王莽) 高嶺之花為愛跌下神壇小說9本分享 中國最開始的紅旗(中國以前的紅旗長什么樣 引頸就戮(引頸就戮成一快指什么生肖) 伏的拼音(服的拼音) 旖(旖組詞) 世界上最精致的圖案(世界上最精彩的照片) 天青牛蟒和泰坦巨猿最后結局:被唐三復活( 三代以內(nèi)旁系血親包括哪些人 聊天什么程度算曖昧 世界上最巨型的昆蟲(世界上最大的巨型昆蟲 南京鬼魂為什么不報仇(精神病其實就是丟了 喜鵲叫吉兇(早晨八點多喜鵲叫吉兇) 中國最魅力反派(中國最魅力反派排名) 游戲情侶名(游戲情侶名兩個字一對) 731部隊做過哪些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