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強恐龍(能殺死霸王龍的十種恐龍)
xj
2023-07-18
十大最強恐龍南方巨獸龍、猶他盜龍、霸王龍、劍龍、棘龍、瑪君龍屬、甲龍、異特龍、梁龍、傷齒龍。
1、南方巨獸龍。
在白堊紀時期,南美洲的恐龍往往比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恐龍更大更猛烈。其中阿根廷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之一,體型一般在8到10噸之間,是一種三指食肉動物,這種恐龍可以輕易干倒一頭成年的泰坦龍。
2、猶他盜龍。
成年的猶他盜龍體型十分巨大,并且非常兇殘,算是最強大的恐龍之一。這種恐龍有個奇怪的特征,它們的爪子彎曲,指甲也比較鋒利。
3、霸王龍。
霸王龍的體積大概在5到8噸之間,視力十分銳利,牙齒也很鋒利,整體而言比較可怕。
4、劍龍。
劍龍擁有著一個比較小的腦袋,但是同時擁有著一條危險的尖刺尾巴,它們一般會使用尾巴來敲擊其他獵物的頭顱,從而獲得自己的目的。
5、棘龍。
棘龍不僅有著巨大的體型,它還有著自己的優勢: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確定的游泳恐龍。這條十噸重的捕食者一般都會在河流中和河流周圍度過一天,將魚類放在巨大的鱷魚般的下顎之間,偶爾像鯊魚一樣浮出水面,恐嚇較小的陸地恐龍。
6、瑪君龍屬。
曾被媒體稱為食人族恐龍,雖然這可能夸大了一些事實,但是實際上在某些特定的時候,它們確實是會殘殺同類的。一定噸級的瑪君龍屬可能會在極度饑餓的情況下捕殺較小的同類或者吃掉已經死亡的同類尸體。
7、甲龍。
甲龍是劍龍的親戚,這種恐龍擊退獵物的方式和劍龍十分類似。但是和劍龍不同的是,甲龍擁有著一個十分巨大的沉重的尾巴,在某些時候就像一個巨大的釘頭錘,可以成功的攻擊其他的獵物甚至于同類。
8、異特龍。
某種程度上來說,異特龍可能比暴龍雷克斯更加致命。這種恐龍十分兇猛強壯,不過雖然體型龐大,但是它們卻不是很聰明,某些時候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擺脫困境。
9、梁龍。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梁龍比較溫柔,似乎算不上致命恐龍的行列。但是事實上,這個100英尺長的蜥腳類恐龍配備了一條細長的、20英尺長的尾巴,它可以像高速下的鞭子一樣裂開,簡單地將它的敵人擊敗。
10、傷齒龍。
羽毛狀的恐龍傷齒龍僅重150磅左右,體型上并不占優勢,但是它們卻擁有著十分發達的大腦,在很多時候可以用計謀捕捉到獵物,并且它們的力氣也并不小,在很多時候也是所向披靡的。
[img]十大最強恐龍是什么?一、南方巨獸龍
南方巨獸龍(拉丁學名Giganotosaurus)的含義為“巨大的南部爬行動物”。
最大體長13.8米,最大體重10.52噸。生活在1億到9600萬年前白堊紀的南美洲阿根廷。擁有強大的咬合力和極快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鋼刀一樣鋒利的牙齒。陸地動物里咬合力僅次于霸王龍。
南方巨獸龍是一種大型肉食性恐龍,頭部很大,下巴略呈方形,碩大的嘴巴里長了一口鋒利的牙齒。
二、猶他盜龍
猶他盜龍(屬名:Utahraptor)又名猶他龍,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蜥形綱,雙孔亞綱,蜥臀目,獸腳亞目,馳龍科,馳龍亞科,猶他盜龍屬的一種恐龍,是馳龍科最大型的物種,生存于早白堊紀的上巴列姆階,約1億2600萬年前。
猶他盜龍的化石發現于美國西部的猶他州,猶他盜龍因此得名。猶他盜龍是馳龍科體形最大的成員。它們的大腦膨脹程度較大,這說明猶他盜龍的大腦結構相對發達,智力可能高于多數恐龍。
三、霸王龍(已滅絕的白堊紀晚期爬行動物)
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生存于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后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
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
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四、劍龍(劍龍科動物的統稱)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御掠食者的攻擊,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
它們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體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龍)等食草動物一同生活。
五、棘龍(獸腳亞目棘龍科棘龍屬恐龍代稱)
棘龍,一般指棘龍屬(拉丁學名:Spinosaurus,意為「有棘的蜥蜴」)恐龍,是一類著名的巨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生存年代約1億1200萬年前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
其分布范圍包括如今非洲北部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斯、尼日爾,以及南美洲的巴西東北部。棘龍屬的化石最初是在1912年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發現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敘述、命名。
最初的標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摧毀,而進入21世紀后,古生物學家們發現了其他的頭顱骨、爪子、胳膊、尾椎、頭冠等身體部分的化石。
基于此之上的相關研究令其復原形象逐步明晰:一種成年體長11-15米,體重4-10噸,長有吊橋狀或圓帆狀背脊、擁有一系列適應水棲環境特征、步態不同于常規二足獸腳類的淡水水棲獸腳類恐龍,亦是已知最長的獸腳類恐龍。
六、瑪君龍
犸君顱龍一般指瑪君龍
瑪君龍(屬名:Majungasaurus)又譯瑪宗格龍,意為“馬達加斯加的蜥蜴”,是獸腳亞目阿貝力龍科的一屬,生存于白堊紀末的馬達加斯加,約7000萬年前到6800萬年前。目前僅有一個已確認種M. crenatissimus,瑪君龍大約7米長,1.2噸重。
瑪君龍一度被認為是種厚頭龍下目恐龍,名為瑪君顱龍/瑪宗格厚頭龍(Majungatholus),瑪君顱龍現被視為瑪君龍的次異名。
七、甲龍(白堊紀晚期的恐龍)
甲龍(屬名Ankylosaurus)意為「堅固的蜥蜴」,是甲龍科下的一屬,當中只有一種,稱為大面甲龍(A. magniventris)。甲龍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層被發現,年代屬于白堊紀末期6800至6600萬年前。
甲龍是由美國古生物學家巴納姆·布朗(Barnum Brown)于1908年所命名。屬名是由古希臘文的「αγκυλο」(意即「屈曲的」)而來。布朗定這些名字是與醫學的關節僵硬有關,意指它頭顱骨及身體上很多骨頭的愈合。
八、異特龍
異特龍,又名躍龍或異龍,是蜥臀目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異特龍是種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8.5米,最大9.7米,體重1.5~3噸最重3.6噸。它們生存于晚侏羅紀,約1億5500萬年前到1億3500萬年前。
自從在1877年被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命名以來,已有許多的可能種被歸類于異特龍屬,但只有少數被認為是有效種。異特龍非常聰明,會圍攻大型獵物,是一種龐大、兇猛的肉食性恐龍。
九、梁龍(梁龍科的一屬恐龍)
梁龍(學名:Diplodocus),是梁龍科下的一屬恐龍,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發現。梁龍生活于侏羅紀末的北美洲西部,時代可追溯至1億5000萬至1億4700萬年前。
個體最長可超過30米,體重約10噸。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們的脖子無法抬高,推測是用來擴大原地進食面積的。
梁龍前肢內側腳趾上有一個巨大而彎曲的爪,那可是它鋒利的自衛武器。就像人類的鞋后跟一樣,梁龍的腳下大概也生有能將其腳趾墊起來的腳掌墊。
十、傷齒龍
傷齒龍生存于晚白堊紀,約7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最初是因為它尖銳的牙齒而得名。剛開始人們首先認為它是一種蜥蜴,然后又把它當作一種長相呆笨的恐龍,后來把它的骨骼組合起來之后,才發現以前的認識和理解幾乎全是錯誤的。
就身體和大腦的比例來看,傷齒龍的大腦是恐龍中最大的,而且它的感覺器官非常發達,因而被認為是最聰明的恐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南方巨獸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猶他盜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霸王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劍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棘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犸君顱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甲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異特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梁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傷齒龍
十大最強恐龍一、棘龍 (獸腳亞目棘龍科棘龍屬恐龍代稱)
棘龍,一般指棘龍屬(拉丁學名:Spinosaurus,意為「有棘的蜥蜴」)恐龍,是一類著名的巨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生存年代約1億1200萬年前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其分布范圍包括如今非洲北部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斯、尼日爾,以及南美洲的巴西東北部。
棘龍屬的化石最初是在1912年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發現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敘述、命名。
最初的標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摧毀,而進入21世紀后,古生物學家們發現了其他的頭顱骨、爪子、胳膊、尾椎、頭冠等身體部分的化石,基于此之上的相關研究令其復原形象逐步明晰。
一種成年體長11-15米,體重4-10噸,長有吊橋狀或圓帆狀背脊、擁有一系列適應水棲環境特征、步態不同于常規二足獸腳類的淡水水棲獸腳類恐龍,亦是已知最長的獸腳類恐龍。
二、霸王龍 (已滅絕的白堊紀晚期爬行動物)
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生存于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
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后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
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
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霸王龍的屬名在古希臘文中意為「殘暴的蜥蜴王」,種名在拉丁文中意為國王。有些科學家認為亞洲的勇士特暴龍(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龍超科的第一個有效種,而其他科學家則認為特暴龍是獨立的屬。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暴龍科的種已被提出,但它們多被認為是暴龍的異名,或被分類于其他屬。 一支古生物學家團隊確認,于1991年在加拿大西部發現的暴龍化石,是全球迄今發現的最大暴龍(Tyrannosaurus)。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團隊表示,這只取名為“斯科蒂”(Scotty)的暴龍身長13米,體重很可能在8800公斤以上,超越過去所發現的所有肉食性恐龍。
三、蠻龍 (已滅絕的侏羅紀晚期爬行動物)
蠻龍屬于獸腳亞目斑龍超科里的斑龍科斑龍亞科。彼得·加爾東與詹姆斯·詹森于1972年命名。蠻龍生活在侏羅紀中期至侏羅紀晚期,1.6-1.45億年前的啟莫里階至提通階。
分布范圍包括美國、葡萄牙、西班牙、德國,可能在烏拉圭亦有分布。蠻龍是肉食性恐龍,推斷會以大型草食性恐龍為食,例如蜥腳類恐龍和劍龍類。
蠻龍生活在侏羅紀中期至晚期,1.6-1.45億年前的中侏羅紀牛津階至晚侏羅紀的提通階,蠻龍是侏羅紀最體型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也是歐洲發現最大的食肉龍。
四、坦桑尼亞蠻龍
坦桑尼亞蠻龍,是一種尚未弄清其分類的恐龍,唯一的化石記錄是一顆巨大的牙齒,齒冠達到了15.5厘米,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長食肉恐龍和陸地食肉動物的牙齒,刷新了吉尼斯紀錄。
但由于化石記錄實在太少因此至今無法確認其具體分類屬種,一些科學家認為屬于角鼻龍,但是現在一些科學家認為屬于原始的鯊齒龍類。
五、馬普龍
馬普龍(屬名:Mapusaurus)意為“大地蜥蜴”,是種巨型肉食龍下目恐龍,小于霸王龍和蠻龍,但也是目前第3大的食肉恐龍,生存于晚白堊紀的阿根廷,約8700萬年前的科尼亞克階。
馬普龍的體型大于它們的近親鯊齒龍和南方巨獸龍,目前發現的最大個體,體長約14.5米,體重可達12噸。在2006年,科里亞、科爾根據編號MCF-PVPH-208.203標本,估計馬普龍的身長約14.5米。
馬普龍的其他零散骨頭來自于略小一些的個體,這些標本體型要小于南方巨獸龍,而科里亞、科爾估計南方巨獸龍約13.8米。因此馬普龍的身長約10到14米。體重則是根據編號MCF-PVPH-208.234標本的股骨,重量接近10噸。而目前最大的馬普龍個體,體重達到了12噸。
這使得馬普龍成為了已知第三大的食肉恐龍,也是目前異特龍超科、鯊齒龍科、南美洲食肉恐龍里體型最大的。
六、鯊齒龍
鯊齒龍(學名Carcharodontosaurus)又名望齒龍,名字含義是“像噬人鯊的蜥蜴。
(Carcharodon是噬人鯊屬的拉丁學名,在希臘語中καρχαρο(karcharo),意思是鋸齒狀的。
οδοντο(odonto)意思是‘牙齒’,而σαυρο?(sauros)意思則是蜥蜴。)”,屬于獸腳亞目鯊齒龍科,生活于10000萬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到白堊紀晚期,生存時代為白堊紀的阿爾布階到土侖階。
鯊齒龍是種巨大的肉食性恐龍,也是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成年的估計可達11~14米,體重6~11.5噸。體型超過了魁紂龍,南方巨獸龍和西雅茨龍。
主要特征包括:極其鋒利并類似鯊魚的牙齒、長牙齒、大而酷似骷髏眼睛的眶前孔、較為短小的前肢、巨大而長的頭顱骨、比例上較窄的吻部、瘦的軀干、比例上略微短的后肢。
七、奧沙拉龍
歌倫波 奧沙拉龍 Oxalaia quilombensis,被建立及描述基于其吻尖和上頜骨殘片。這些化石發現在Laje do Coringa。
晚白堊世(森諾曼階)的伊塔佩庫魯群(Alcantara Formation),伊塔佩庫魯群( Itapecuru Group),圣路易斯盆地(Sao Luis Basin)。
奧沙拉龍是棘龍的同物異名,所以被棘龍屬吞并。奧沙拉龍是種較大的獸腳亞目恐龍,生活在9800至9300萬年前白堊紀中期到晚期森諾曼階的巴西,屬于獸腳亞目堅尾龍類中的棘龍科棘龍亞科。體長可達11米,體重可達3.5噸,是巴西已命名的最大獸腳亞目恐龍。
八、南方巨獸龍
南方巨獸龍(拉丁學名Giganotosaurus)的含義為“巨大的南部爬行動物”。
最大體長13.8米,最大體重10.52噸。生活在1億到9600萬年前白堊紀的南美洲阿根廷。擁有強大的咬合力和極快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鋼刀一樣鋒利的牙齒。陸地動物里咬合力僅次于霸王龍。
南方巨獸龍是一種大型肉食性恐龍,頭部很大,下巴略呈方形,碩大的嘴巴里長了一口鋒利的牙齒。為了支撐龐大的體形,南方巨獸龍有一副強壯的骨骼,而他們的尾巴則又尖又細又長。
九、魁紂龍
魁紂龍(Tyrannotitan chubutensis),其學名中的tyrannos(τ?ραννο?)。
譯為英語中的Tyrant,意思是暴君;而Titan(Tītanes)意思就是巨人。故可以理解名稱含義為“暴君巨人”。
其中文名稱中的魁象征高大,紂則取自商朝后期的有名暴君紂王,最大體長可達12.5米,最大體重9.3噸,是最大的肉食恐龍之一。魁紂龍生活于約1.08億年前的阿根廷,是最早的南方巨獸龍族成員。
魁紂龍的名字含義是“暴君巨人”,最大體長可達12.5米,最大體重9.3噸。
十、西雅茨龍
西雅茨龍是生活在美國的一種巨型食肉恐龍,生活在白堊紀中期到晚期的白堊紀,生存年代為9900萬年至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森諾曼階,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別名噬人龍、食人妖怪龍。
2014年的研究表明,它應屬于獸腳亞目大盜龍類,但哪一科暫時存在著爭議。根據目前發現的化石顯示,成年西雅茨龍體長12.8米、臀高3.95米、體重8.7噸,根據研究證明,西雅茨龍的主要獵物包括中到大型的蜥腳亞目恐龍,但包括各種體型的鳥臀目恐龍。
和極其著名的霸王龍一樣,西雅茨龍也擁有著大型的頭顱骨、粗壯的軀體和長而發達的雙腿,但它的前肢的發達和爪子的大小明顯強過霸王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棘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霸王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蠻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坦桑尼亞蠻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馬普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鯊齒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奧沙拉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南方巨獸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魁紂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西雅茨龍
十大最強恐龍排名十大最強恐龍排名:
1、鯊齒龍
鯊齒龍是如今發現最大的食肉動物之一,它們有著像鯊魚一樣鋒利的牙齒,成年后的鯊齒龍體長能達到十四米,最低種六噸左右,就是腦容量不大的它們不是很聰明。
2、蠻龍
蠻龍也叫野蠻龍、蠻王龍,是侏羅紀最強和體型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性情殘暴,腿長而強壯,奔跑速度夠快,體型粗大強壯。由于具有著和霸王龍很相似的外貌身形、一樣兇狠殘暴的性情以及無可撼動的頂級霸主地位,因此也被稱為“侏羅紀的霸王龍”。
3、霸王龍
霸王龍生存于白堊紀末期,是最強的陸地生物,在那時沒有生物能與它匹敵,霸王龍處于食物鏈頂端。在白堊紀末期,兇猛的霸王龍成為了整個陸地生態系統中的霸主,它們體型碩大,行動敏捷,生性兇猛。
4、上龍
上龍和其它恐龍最大的不同之處即主要生活在海洋里,以魚類和爬行動物為食,它們頭部很大,頸部相對來說就比較短小,如彎刀般鋒利的牙齒讓不少同類都極度害怕。
5、特暴龍
特暴龍和霸王龍屬于“遠親”,主要生活于白堊紀晚起,最長十二米,體型比較的短小但是很粗壯,超強的咬合力能將獵物瞬間就撕裂。
6、巨獸龍
巨獸龍生活于白堊紀中期的阿根廷地區,像是匕首一樣鋒利的牙齒讓人恐懼,最長14.3米,體重一般在十噸左右,在食肉動物種類中屬于是很強大的了。
7、魁紂龍
魁紂龍的化石最早在阿根廷地區被發現,體長最長13.5米,屬于頂尖的食肉捕食者之一,很是粗壯的骨骼戰斗力很強,鋒利的牙齒瞬間就能讓獵物被撕得粉碎。
8、異特龍
異特龍在侏羅紀晚期是北美草原上最兇猛的殺手,其他的食草恐龍基本都是它的捕食對象。另外,異特龍的大腦較大,被認為是智商較高的食肉恐龍。
9、棘龍
棘龍也叫棘背龍,是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非洲肉食恐龍,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類恐龍,體重6-7噸,身長12-13米。棘龍的頭顱骨長1.75米,外形類似上龍類,棘龍被認為是半水生動物。
10、地震龍
地震龍是最大的植食性恐龍之一,它們腦袋非常小,頸部很長,吃東西的時候一般都是整個下去,且都是成群結隊,所以即便是食肉性恐龍都不會輕易招惹地震龍。
世界上十大最強恐龍十大最強恐龍是南方巨獸龍、特暴龍、西雅茨龍、劍龍、傷齒龍、馬普龍、棘龍、甲龍、霸王龍、梁龍。
1、南方巨獸龍
南方巨獸龍屬于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鯊齒龍科,生活在白堊紀中期(1億~9200萬年前的森諾曼階)的阿根廷,體長可達13.8米,體重更是達到了11噸左右。它有一張碩大又狹長的嘴,長有一口鋒利的牙齒,有著可怕的咬合力以及快速的撕咬速度。
2、特暴龍
特暴龍是一種大型獸腳類恐龍,屬于暴龍超科家族,是霸王龍的遠親。特暴龍大約在7400萬到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生活在亞洲的蒙古和中國等地,大多數特暴龍化石是在蒙古發現的,而在我國也發現了很多特暴龍的破碎骨頭化石。
3、西雅茨龍
西雅茨龍是一種生活在美國的巨型食肉恐龍,它生活在白堊紀中期至晚期的白堊紀,生活年代為9900萬至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森諾曼階。它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也是北美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
4、劍龍
劍龍擁有著一個比較小的腦袋,但是同時擁有著一條危險的尖刺尾巴,它們一般會使用尾巴來敲擊其他獵物的頭顱,從而獲得自己的目的。
5、傷齒龍
傷齒龍的體型與其他恐龍相比并不占優勢,但它們有著一個十分聰明的大腦,它們通常不采用蠻力捕捉獵取,而是靠計謀去捕食,有很多時候都是多想披靡的。
6、馬普龍
馬普龍最大的體長可以達到14.5米,體重在12噸左右。他的體型在目前已知的所有食肉恐龍中也可以排上號,同時比較難得的是這種恐龍還有比較特別的打斗技巧。
7、棘龍
棘龍不僅有著巨大的體型,它還有著自己的優勢: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確定的游泳恐龍。這條十噸重的捕食者一般都會在河流中和河流周圍度過一天,將魚類放在巨大的鱷魚般的下顎之間,偶爾像鯊魚一樣浮出水面,恐嚇較小的陸地恐龍。
8、甲龍
甲龍其實屬于劍龍的近親,它們同樣都是用尾巴攻擊獵物,其不同之處在于甲龍的尾巴十分的沉重,對被攻擊的獵物而言就像是一把巨大的鐵錘,武力值十分的強悍。
9、霸王龍
在很多小伙伴的心中,霸王龍就是最強的恐龍,這也與它們的名字有關。“霸王”這個詞聽起來就十分的霸氣,當然它們也確實配得上霸王的稱謂。霸王龍的重量一般在5噸到8噸之間,有著銳利的眼睛和鋒利的牙齒,總之就是十分可怕。
10、梁龍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梁龍是比較溫和的,似乎算不上致命恐龍的行列。但事實上,這種100英尺長的蜥腳類恐龍長有一條細長的、20英尺長的尾巴,它可以像高速下的鞭子一樣裂開,輕松的地擊倒敵人。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十大最強恐龍(能殺死霸王龍的十種恐龍)”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十大最強恐龍(能殺死霸王龍的十種恐龍)
本文地址:
/qiwenyishi/38026.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僵尸事件真實案例(1995成都僵尸事件真實案例)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中國最心酸的雕像(中國最丟臉的雕像) 公司名字測算(公司注冊名字查詢網) 名字測(名字測吉兇) 西門大媽年輕時(西門大媽近況) 候補如果沒人退票呢 藍桉花語和寓意 996007886715是什么意思(99 赤膽忠心是什么生肖(赤膽忠心是什么生肖百 萊蕪戰役詳細作戰經過是怎樣的 中國最吃香手機(在中國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 8個征兆說明停止長高 潘瑋柏兒子蛋蛋陳雪濤 世界上最貴的鉆戒 世界上最黑黑人美女(世界上最黑的美人) 英國留學需要什么條件 沈陽旅游必去故宮中街張作霖博物館 群網名超拽(群網名超拽霸氣四個字繁體字) 不可以(屬于易燃易爆物品) 男身女相(男生女相的代表人物) 公孫勝厲害嗎公孫勝怎么死的 抵抗惡鬼順利度過死亡(帶來好運) 網上公司起名(網上公司起名大全查詢) 指的是龍(龍是生肖中最強的生物) 羽毛球網有多高(羽毛球網多高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