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3)
xj
2023-08-22
馬王堆漢墓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區東郊4000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1972年,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了一具女尸,是一具非常罕見獨特的尸體。雖然歷經2000多年,但是她的外形依然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結締組織尚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尸體相似。這一考古新發現曾經轟動了世界。
其實古尸并不是沒有腐敗,而是腐敗到一定程度就被中斷而保存了下來。展現在觀眾眼前的是一具“巨人觀”的女尸,這是墓主人死后早期腐敗的現象。
人死之后,由于缺氧氣,細胞發生自身溶解并導致組織自溶,尸體內的細菌與外來的細菌在尸體內急劇繁殖,并分泌大量的分解有機物的酶,而引起尸體腐敗。腐敗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體,擠壓全身的組織內臟器官,使全身腫脹、張口、伸舌、眼球突出、肛門脫出等現象。法醫學稱這些早期腐敗的現象為“巨人觀”。如果死者是孕婦發生了“巨人觀”,氣體壓力可能將胎兒擠出陰道,叫內分娩。當然這具50多歲的轪侯夫人不存在這個問題。
經過對女尸的病理解剖檢查,發現死者生前患有冠心病、多發性膽石癥、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癥,右上肺有結核病灶,右前臂曾經骨折,在直腸和肝臟內有鞭蟲卵、蟯蟲卵和血吸蟲卵,一只膽囊先天畸形。女尸的多種病變為研究古病理學、古代疾病史和我國醫學發展史,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資料。
那么,她是怎樣亡故的呢?經分析,該女尸皮下脂肪豐滿,皮膚沒有褥瘡,無高度衰老跡象,故應為突發急病而死。從病癥推斷與解剖發現,她的食道、胃及腸內有甜瓜子130多粒,死亡時間應在夏天,可能是吃了生冷甜瓜后引發膽絞痛,由此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嚴重心律失常而猝然死亡。
[img]馬王堆漢墓是哪里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內的尸體已保存2178年:馬王堆漢墓在長沙市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漢墓陳列館現設在湖南省博物館院內。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挖掘出土。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尸,時逾2100多年,形體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結蒂組織尚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尸體相似。它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臘和泥炭鞣尸。是一具特殊類型的尸體,是防腐學上的奇跡,震驚世界,吸引不少學者、游人觀光。女尸經解剖后,軀體和內臟器官均陳列在一間特殊設計的地下室內。
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對我國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均有巨大價值,其出土文物異常珍貴。從三號墓中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經考證,比《黃帝內經》(成書于春秋戰國時代)可能還要早,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還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共載方280多個,所用藥物計240多個。這是我國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劑?!段迨》健返陌l現,補充了《內經》以前的醫學內容,是一份非常珍貴的醫學遺產。
馬王堆漢墓圖片 馬王堆三座漢墓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絕大多數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種漆器,制作精致,紋飾華麗,光澤如新。珍貴的是一號墓的大量絲織品,保護完好。品種眾多,有絹、綺、羅、紗、錦等。有一件素紗襌衣,輕若煙霧,薄如蟬翼,該衣長1.28米,且有長袖,重量僅49克,織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出土的帛畫,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還有彩俑、樂器、兵器、印章、帛書等珍品。
一號漢墓的彩繪漆棺,色澤如新,棺面漆繪的流云漫卷,形態詭譎的動物和神怪,體態生動,活靈活現,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三號墓出土的10多萬字的大批帛書,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資料。帛書的內容涉及古代哲學、歷史、和科學技術許多方面。經整理,共有28種書籍,12萬多字。另外還有幾冊圖籍,大部分都是失傳的佚書。二號漢墓出土的地形圖,其繪制技術及其所標示的位置與現代地圖大體近似,先后在美國、日本、波蘭等國展出,評價極高,譽為“驚人的發現”。
根據漆器款識、封泥、印章等推斷,一號墓為利蒼之妻,二號墓為利蒼本人,三號墓則是利蒼之子,三座墓葬的時間相距約20多年。一號墓由墓頂至槨室深達20米。槨室構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槨(外槨、中槨、內?。?、三棺(外棺、中棺、內棺),以及墊木所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約1萬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達60-130厘米。棺內出土了一具保存 2100多年的完整女尸(利蒼的妻子辛追),尸體長154厘米,外形完整,全身潤澤柔軟,部分毛發尚存,部分關節可以彎動,許多軟組織比較豐滿,柔潤而有彈性。古尸內臟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對位置基本正常。這是世界上已發現的保存時間最長的一具濕尸。
馬王堆漢墓遺址位于長沙市東郊,距市中心四公里。因傳為楚王馬殷的墓地,故名馬王堆。三座漢墓中,二號墓的是漢初長沙丞相轪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墓是利蒼之子。三座墓中以一號墓規模最大,墓坑南北長19.5米,東西寬大17.8米,深16米。現在一、二號墓坑已經填塞,三號墓坑經過整理加固,保存下來,并新建了大跨度的頂棚,供人們參觀。
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轪侯利倉及其家屬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東郊。長沙為漢長沙國首府臨湘縣所在地。該墓地曾被訛傳為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稱馬王堆;又曾被附會為長沙王劉發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雙女”。湖南省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發掘了1號墓。1973至1974年初,發掘了2號、3號墓。1973年出版了《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據《史記》和《漢書》記載,長沙相利倉于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2號墓發現“長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倉” 3顆印章,表明該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轪侯利倉本人。 1號墓發現年約50歲左右的女性尸體,墓內又出“妾辛追”骨質印章,墓主應是利倉的妻子。3號墓墓主遺骸屬30多歲的男性,可能是利倉兒子的墓葬。3號墓出土的一件木牘,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樣,標志著該墓的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前168)。1號墓在構建時分別打破2號墓和3號墓的封土,則其年代應再晚些。馬王堆漢墓的發掘,為研究西漢初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當時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馬王堆辛追夫人是怎么死的?辛追夫人的真實歷史如下:
傳說辛追十六歲出嫁,夫家是江夏王府,那時韓信率領重兵圍城,辛追的丈夫自殺了。對此辛追直面質問韓信,不但沒有招來殺身之禍,反而讓韓信愛上了這個果敢的女子。??
隨后辛追為了跟韓信在一起經歷了一系列的事情,并為了保住韓信而答應劉邦進宮并懷有龍種。因為劉邦殺了韓信,所以辛追又跟著鐘惺逃了,在逃亡過程中生下的孩子被劉邦的妃子騙走。
走投無路的鐘惺將辛追托付給了利蒼,兩人成親后,辛追為利蒼生下了兩個孩子,卻無比想念自己的大兒子漢文帝,后來與漢文帝相認,利蒼被封為長沙國丞相,辛追就是丞相夫人。
公元前202年,還是16歲的的辛追,并在風華并茂的年齡,就在她將要嫁給江夏王府的那一天,正好趕上韓信的圍城。不愿投降的江夏王府,全家都自盡,唯獨辛追,她還不想死,對生命充滿著渴望,她勇敢地打開城門,走到不可一世的韓信面前,說:“你為什么會在一個女人要出嫁的當天,然后讓她連帶著死呢?”
韓信面對她,無言以對,他被這個少女的美貌所鎮住。但是所做之事跟想法不一樣,辛追還是淪落為女俘,韓信卻喜歡上這個美麗和倔強并存的女子。
他用自己的真心去追求這個女子,正當兩個人處于熱戀的時候,被劉邦所發現,他也喜歡上了辛追,認為辛追此等尤物,應該是自己所擁有。正當兩個人都不惜一切代價追求辛追的時候,被楚國的舊臣鐘離昧所設計,使辛追進入一個驚天大陰謀中。
鐘離昧激發兩個對辛追的追求,在旁煽風點火,使情勢攪得不可收拾。韓信失去辛追,開始對權利充滿欲望,極度追逐權力,最終被陰毒的呂后來編織陷阱,處死了韓信。然而辛追不知道,認為這是劉邦所為,對生活失去了希望。
正當此時,韓信的手下鐘惺沖入宮中,救出了辛追??墒切磷反藭r已經懷孕,這就是日后的漢文帝。在辛追50那年去世的時候,文帝以帝王般的葬禮厚葬了自己的母親。
辛追夫人出土的情況
辛追夫人是1972年1月16日在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內棺出土的一具死了兩千多年,卻依舊沒有腐爛的女尸,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的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完整女尸,辛追夫人的發現可謂是震驚了世界,因而還得了一個美譽“東方睡美人”。
辛追夫人剛出土的時候,就像剛剛死去的新尸,全身的皮膚依舊柔軟,皮膚呈現出來的是淡淡的褐黃色。除了她死后肚子里的腐敗菌形成強大的氣壓造成了眼珠子是凸出來的、舌頭向外吐著、直腸脫落等身體表面的變形外。
辛追夫人的皮下組織仍然柔軟且有彈性,身體上的部分關節還可以活動,在鼻子仍舊存在著鼻毛,眼瞼上的眼睫毛也尚未全部脫落,左邊耳朵的裹鼓膜完好無缺,她的手指和腳趾上的紋路很清晰。出土時,辛追夫人的身高為一米五四,身體重量是三十四公斤。
“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為何馬王堆漢墓能幸免于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一個風云變幻的時代,全世界都充滿著太多的不確定,在美蘇冷戰的兩極格局下,多地都發生了不同規模的戰爭。具體到中國,中蘇矛盾日益加劇,中美關系尚未真正緩和,歐美列強同樣不懷好意……。
面對這樣嚴峻和惡劣的國際形勢,毛主席在1972年提出了九字方針的最高指示:
從此,中國開始進行長期的戰略備戰,到處都在大搞工程基建。這年的7月30日,距離湖南省長沙附近的一所部隊醫院正在開挖防空洞,突然就挖出了一處古墓,由此拉開了馬王堆漢墓的考古和發掘工作。
初步判斷,這是西漢時期長沙國丞相利蒼的陵墓。隨著出土文物的越來越多,這里儼然已經成為了中華文明的地下寶庫,甚至被西方世界稱為“東方的龐貝城”。在當時的意義,遠勝過最近這些天三星堆考古挖掘的轟動性。
尤其是,其中的一具千年古尸更是轟動了全世界,為研究漢初的方方面面都提供了最強有力的實物依據,也創造了世界尸體保存記錄中的一項奇跡。
這具女尸下葬時大約50歲,身高在1.54米左右,保存得簡直堪稱完美。剛出土時,她就和剛睡著一樣,皮膚尚有彈性和潤澤,用“栩栩如生”這四個字來形容毫不夸張,完全看不出已經過世兩千多年了。
在進一步的解剖中,考古學家發現這具女尸的防腐技術完全不同于其它國家,先進了不止一星半點。比如,埃及最負盛名的木乃伊,其利用的防腐手段就是掏空內臟以后進行風化后密封保存,所以都是干尸。
而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這具女尸,體內的內臟和器官幾乎還百分百存在著。通過顯微鏡的觀察,內臟和器官不僅輪廓明晰,而且還有些許的脂肪組織存在。
盡管當時正處在那個大運動期間,各方面的條件都很不成熟。但是,周總理還是頂著壓力下令進行搶救性挖掘,而且多次親自過問挖掘的進展情況。
為了保存這具極為稀見和難得的古尸,國家有關部門還專門撥款進行建館保護。通過給女尸血管內注入防腐劑,又模擬了古尸地下保存的溫度和濕度,將古尸轉移到了水晶棺內保證恒溫恒濕的狀態。
長久以來,湖南一帶的盜墓活動非常猖獗,甚至還有“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
據參與此次挖掘的考古專家回憶,在發掘馬王堆一號墓時發現了三處盜洞,而且這些盜洞有唐代的,還有民國的,幾乎已經觸及到了墓室。馬王堆的二號墓也在唐代被盜過,棺槨和大量文物都被毀壞。而三號墓雖顯得相對完整,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幸運罷了。
2002年,湖南省政府特意為馬王堆遺址修建了新館。在將這具千年女尸搬遷到新館時,特意召集了湖南省公安廳、湖南省博物館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單位召開了協調會,決定對女尸進行一次全面的科學評估。
檢測結果非常令人滿意,這具馬王堆女尸依然具備繼續長期保存的可能。通過科學儀器鑒定,古尸的骨質并無明顯變化,只是鈣和磷的濃度有所增高,而且還有一定含量的氨基酸。
換句話說,古尸出現了“脫鈣”現象,但經過對保存條件和保存液體的改進,很快就遏制住了這種趨勢。
專家們表示,在越來越理想的環境中,如果沒有不可抗力的發生,馬王堆女尸應該可以再長期保存,最起碼幾十年是沒有問題的。@文史不假
首先,從結構上分析,馬王堆墓葬的結構宏偉復雜,三座都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墓結構,槨室構筑在墓坑底部,墓底和槨室周圍,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層層填土,夯實封固。墓室可謂是非常堅固,且具有很好的防盜設計。
其次,據當年參與漢墓發掘的湖南博物館專家熊傳薪的回憶,在發掘一號墓時,發現了三處盜洞。其中一個長方形的盜洞距離地表只有兩三米,而且是從留下的腳印分析,盜洞應該在民國時期開鑿;另外,在一個不規則的圓形盜洞里發現了唐代的油燈,還有“開元通寶”的古錢幣,這個盜洞距離地表有五六米,說明唐代盜墓者就曾試圖進入該墓;第三個盜洞是在墓葬的中央,那是一個直徑兩米左右、很不規則的盜洞,這個盜洞是一直往下挖的,但在最后放棄了。說明這三個盜洞最后都未觸及到墓室。
再次,經過對發掘成果研究發現,馬王堆漢墓二號墓在唐代就已被盜(也印證了一號墓上的唐代盜洞的真實性),后又經多次盜掘,破壞極為嚴重,棺槨倒塌,大量文物被毀,墓主人的遺骸散亂不堪。
所以,馬王堆一號門,三號墓之所以保存較完整,更大程度上是比較幸運,當初多位盜墓者始終沒有在準確的位置上開鑿盜洞。#古墓#
自古漢墓,十墓九空,在所有朝代的古墓中,漢朝古墓是被盜的最多的,而且也是盜墓賊最為喜歡的,因為在所有朝代的古墓中,漢朝古墓的陪葬品是最為豐厚的。
在考古界有這樣一句話:漢朝整個朝代三分之一的財富,全部都放在了墓中。其實這句話所言一點都不虛,我們最為熟知的金縷玉衣,就是只有漢朝才有的東西。
為什么漢朝的古墓如此奢華?這也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別的朝代做官,看的是才華還有學識,無論是科舉制,還是九品中正制,都是看的這兩點。
但是唯獨漢朝不同,漢朝的叫做舉孝廉,就是一個人要想做官,必須由鄉里面推薦,而鄉里面看的最主要的就是這個人孝不孝順,只有孝順的人才能做官。
但是對待父母是否孝順,要從哪里看呢,最為直觀的,就是給父母建造的墓穴的大小,所以許多人為了體現自己的孝順,恨不能將自己整個家埋進去。
長沙河西從天馬山往北,經岳麓山到望月公園(原王陵公園)至望城玫瑰園的狹長地帶,有一連串低矮的山丘,高在幾十米到數百米不等,它們俯瞰著湘江,如今多數辟成公園或景區,在遠古的時候,它們都是城西的荒郊野外,是飛禽走獸出沒、人跡罕至的地方。
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每當一位長沙王的家族成員尤其是王與王后去世,都有盛大的入葬儀式。渡船載著巨大的棺槨,從河東城區出發,將逝世者葬入這些山谷中。而后世也有一些貴族或平民墓葬在這里,形成了連片的墓葬區。
漢代長沙國前后有兩系。吳氏長沙國共傳5代歷46年,如今王陵公園附近的象鼻嘴山、陡壁山、望城坡古墳垸等地,都發現了吳氏長沙王的陵墓,是吳氏家族的地下宮殿所在。劉氏長沙王陵在今河西岳麓山、谷山一帶,共發現20余座劉氏家族墓。
1971年年底,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意外發現古墓,根據考古專家侯良先生的判斷,這極有可能是一座深埋地下、恒溫恒濕并且密封良好的火坑墓,而火坑墓中的物品一般都會保存得相當完好。懷抱著無限想象與期待,侯良率領一支考古隊,正式進駐馬王堆。
經過仔細的勘探,侯良發現馬王堆一共有三座墓。一號墓和二號墓呈東西向排列,三號墓在一號墓的南側,緊靠著一號墓。其中,位于東北方向的1號墓,規模最為龐大。
經過討論,侯良決定首先發掘1號墓。十幾天的功夫,一號墓的封土就已經被全部推掉。一個南北長20米,東西寬17.9米的長方形墓室顯露出來。如此巨大的墓室,不僅讓年輕的挖掘者感到驚奇,就連有著多年考古經驗的侯良都感到十分震撼。
當發掘到墓穴東側第二層臺階的時候,一位正在挖土的女同志突然大聲叫了起來,“快來看,我掘出一個大洞!”大家聽后立即跑了過去,還沒等大家看明白,不遠處另一個同志不緊不慢地喊道:“這有什么稀奇的,我也挖到了一個。”當大家看完這幾個地方以后,猶如冷水潑頭。很明顯,這些是盜洞。
當時發現的盜洞一共有三個,兩個呈方形,一個呈圓形。根據一些老技工介紹,古代的盜洞一般都是圓的,而現代的盜洞則是方的。也就是說,這座古墓從古至今已經有好幾批盜墓賊光顧過了。隨后,大家在下挖到七八米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膠鞋底。根據百貨商店的商業專家鑒定,這是1948年上海出的膠鞋底。由此可以判斷出,最近的一批盜墓賊在24年前還光顧過!
自古以來,長沙一帶的盜墓者就相當猖獗。因此在業內,有著“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很顯然,這座古墓也沒有逃過盜墓者的黑手。面對接連出現的盜洞,侯良的心情十分復雜。這座古墓很可能還有發掘的價值嗎?會不會大家費盡千辛萬苦,最后挖開的只是一座空墓呢?隊員們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馬王堆漢墓古尸是指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東郊一座漢朝下葬墓地中發現的一具女尸。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有人把它譽為中華民族的地下文化寶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的“龐貝城”。
盡管地下文物不斷面世,但馬王堆的文化光芒依然絲毫不減,它在諸多領域的“獨一無二”使它成為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提起馬王堆漢墓,總有說不完的話,因為這里蘊藏著太多神奇的傳說與動人的故事。“馬王堆”坐落在長沙市東郊。清嘉慶年間所修《長沙縣志》認為,馬王堆與唐末五代時楚王馬殷父子有關。古稱“馬王堆”。1972年至1974年,通過發掘并考證,其實這是西漢初期轪侯家族的墓地,墓中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馬王堆三座漢墓中出土的漆器,其數量至多,保存之完好,器形之多樣,工藝之精巧,都是前所未有的。這里展示了云紋漆鼎、云紋漆案、云紋漆具杯盒、粉彩長方漆奩、錐畫紋漆奩等一系列文物。
馬王堆漢墓的保存環境極其苛刻,盜墓賊打開墓穴之后發現氧氣稀少,所以他們放棄了。再就是目當中都有很多的水,所有的文物幾乎都是浸泡在水中得以保存,所以沒有被盜掘,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水。
文化領域創作者云龍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在考古界有著"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這也說明了在湖南長沙地區的盜墓行為非常的嚴重,基本上不管發現和沒有發現的墓葬都被盜墓賊給光顧了,但是雖然如此,在1971年發現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卻是幾乎完完整整地保存了下來,這難道是盜墓賊沒有發現嗎?也不是,因為在馬王堆的附近發現了很多的盜洞,但是最終馬王堆也沒有被盜。
1972年,湖南長沙一家部隊醫院在湖南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附近鉆孔探測開挖防空洞時,地下冒出一股不明氣體,施工人員用火去實驗該氣體,結果竟然能點燃,并且還產生了藍色火焰。
工作人員把這一發現報告湖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馬上趕到現場,通過挖掘很快驚呆了,在地底下發現一層白膏泥,取出白膏泥后,又發掘出了大量的木炭,足有一萬斤,拉了整整四卡車。然后發現了碩大墓穴,最終確定這是一座古墓——馬王堆古墓。
考古人員隨后對馬王堆一號墓地宮進行了發掘,打開墓里面的棺材時,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棺材里躺著的竟然是一個“活死人”。要知道這“死人”的皮膚光澤有彈性,部分關節仍然可以活動,除了眼睛和舌頭有些突出,完全就如剛去世一樣,當真是栩栩如生的“活人”啊。
也正是因為這樣,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的出土轟動世界,專家考證后發現,她就是漢初丞相的妻子辛追夫人。
辛追在 歷史 上并沒有完整記載。而她的丈夫利蒼生于戰國末年漢初任長沙的分封王。據考證,這座漢墓正是西漢初期長沙丞相鈦侯利蒼及親人的陵墓,該陵墓群有三座大墓,分別葬的是利蒼本人以及妻子辛追和其子。
也就是說這具女尸已經去世并且在地下躺了2100多年,歷經2000年風雨而不腐敗的 “濕尸”僅此一例。
據現場解剖學專家說:“用手觸摸了辛追的皮膚,依然很有彈性。”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濕尸。
在馬王堆墓葬出土的文物成功三千多件,其中絕大多數保存完好無損,而且出土了非常珍貴的2件素紗禪衣,每件重量不足50克,是目前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保存的最為完整,同時也是制作工藝最精,最為輕薄的衣服,其精妙工藝令所有人嘆絕。
另外伴隨“睡美人”出土的有彩帛畫、竹簡、漆器、樂器、棺槨等數千件極為珍貴的文物。
1971年年底,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意外發現古墓,根據考古專家侯良先生的判斷,這極有可能是一座深埋地下、恒溫恒濕并且密封良好的火坑墓,而火坑墓中的物品一般都會保存得相當完好。
比較隱秘
因為馬王堆漢墓是特別的屏蔽的他蓋的時候在很多部的中間,所以說是不會被發現的,那么到部者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比較著急,所以說看的也比較匆忙,那么這么隱秘的地方,一般情況下都是找不到的。不然的話早都被發覺了,也不會被保存到現在。所以說漢墓當時蓋的時候也是費了一些苦心的。
盜墓者太過著急
盜墓者在去附近盜墓的時候,因為還有兩座墓,所以在弄那兩座墓的時候是特別著急的,沒有顧上看這個墓碑,所以說沒有發現,如果當時他們再細心一點的話,肯定就發現了里面是有不少的文物的,所以說漢墓的保留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墓洞比較深
漢王墓的漢墓霧洞是特別深的,那么盜墓者并不是沒有去過,去過之后他們挖了十幾米之后發現沒有通,所以說沒有了耐性也沒有了精力,直接選擇了放棄,后來考古學家去了之后,經過努力,終于把他挖了出來。不所使用的木炭超過了5000公斤,那么裝滿了整整4輛卡車,清理完木炭之后就可以看到真正的墓穴了。
也可以說見到漢墓的人,他的心思是特別細膩的。不是見得這么深的話,那么肯定已經被盜墓者給盜走了。所以說古代人的智慧也是特別強大的。那么同時盜墓者也是特別可恥的。如果不是他們的話,那么古代的文物現在應該會有更多可以展現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
結語:
馬王堆漢墓的保存環境極其苛刻,盜墓賊打開墓穴之后發現氧氣稀少,所以他們放棄了。再就是目當中都有很多的水,所有的文物幾乎都是浸泡在水中得以保存,所以沒有被盜掘,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水。
自古以來,長沙一帶的盜墓者就相當猖獗。因此在業內,就有著“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
長沙是楚國時期的“東南之會”,而作為西漢時期的諸侯國,長沙國歷時兩百余年,王公大臣的墓陵一直為后世盜墓賊覬覦。
1972年,考古學家在挖掘馬王堆1號墓時,在墓內發現3個盜洞。為何盜墓人員沒有繼續往下挖呢?據過去長沙的土夫子(盜墓賊)透露,當時他們倆個人在盜掘1號墓時,一直挖到天亮都沒有看到棺木;此時他們心灰意冷,以為是古人設下的疑冢,就放棄了。結果,1972年的發掘,使得千年不腐女尸以及眾多珍貴文物出土,成為考古奇跡。
一名長沙土夫子的后代吳邪意外獲得記載古墓秘密的戰國帛書,他揣著爺爺傳下的盜墓筆記,踏上了驚險的尋寶之旅。這是南派三叔的小說中描寫的關于長沙老九門盜墓的故事,雖然故事是虛構的, 歷史 上也沒有關于九個盜墓世家的相關記載,不過在民國時期,長沙一代的盜墓賊確實非常猖獗。俗稱:土夫子。
根據《瀟湘絮語》一書記載,土夫子是民國時期長沙一帶對賣黃泥土為生的人的俗稱。在當時的長沙,老百姓都是以燒炭為主,不過煤炭不算便宜,為了增加它的耐燒度,需要摻著黃泥,所以就有了這種以賣黃泥土為生的人。因為最好的黃泥土以古墓墓坑的回填土為最佳,所以許多土夫子就去古墓附近挖土,有時還會挖出墓主的隨葬物,時間長了就有土夫子專門以盜墓為生。
如今,當年的土夫子們大多老去,回歸他們熟悉的地下世界。他們的身手和爭議,他們曾經的盜墓江湖已隨風逝去。而他們留給后人的傳說,仍印記在從地下面世的一塊銅器、一罐陶瓷、一片帛書…
但是,長沙這樣一座小城,哪來的那么多出土文物呢?原來,長沙的文物有兩個主要的出土地:城區和郊外。說長沙小,其實是指它的平面空間。如果從立體空間來看,它卻擁有足夠的深度。從深度上講,最底部的文化層在8米左右。但它跨越的時間長度則超過了2000年。兩千年的 歷史 堆積在如此狹小的空間里。也難怪有人說長沙老城區只要向下挖掘,就一定會有文物。
從戰國時期的楚墓開始,一直到明清。密密麻麻的古墓幾乎覆蓋了長沙 歷史 上的所有郊區。也正因此,長沙自古以來的盜墓現象非常嚴重,可以說是十墓九空。那么,馬王堆漢墓這個 歷史 奇跡為什么能在盜墓現象如此猖獗的環境下完好保存下來了呢?
20世紀70年代初,是“深挖洞,廣積糧”的備戰時期。這一年的7月30日,離馬王堆不遠的一家部隊醫院選擇了地勢高的兩座土冢開挖防空洞。醫務人員在打孔探測作業時,突然從孔里冒出一股涼氣,有人用水灌孔,結果灌入的水竟被反濺出來。于是,各種不同版本的猜疑評說在當地傳開了。面對不可思議的奇怪現象,部隊醫院將此情況報告了湖南省博物館,由此拉開了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的帷幕。揭開墓葬的神秘面紗,考古研究人員做了大量、復雜的前期準備工作。
1972年初,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和湖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開始了東邊土冢的挖掘,當人們懷著期待的心情堅持繁重的工作時,一個壞消息傳來:發現了一個圓形的盜洞!盜洞筆直的朝著墓葬的下方插去,總是跟著考古隊,沒完沒了。一直向下延伸了17米,盜洞終于消失了??脊抨爢T在盜洞里找到了一枚唐朝的錢幣,由此得知,盜墓者是唐朝人。后來考古人員又發現了兩處盜洞,其中還有一雙回力鞋。所幸,盜洞都沒有挖到最后就停止了??梢姡盥翊笤崾邱R王堆漢墓躲過盜墓賊盜掘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長沙當地一直有傳說,馬王堆是一座疑冢,而且《湖南通志》也明確記載,“馬王疑冢,在縣東南五里,楚王馬殷筑,相傳三千三百六十七冢”。這些盜墓賊向下挖了這么深也沒有見到一點古墓的痕跡,就認為這里是古人設下的疑冢,所以就放棄了!馬王堆漢墓才可以完好的呈現在世人面前。
就在盜洞消失后不久,人們挖到了一種黏糊糊的泥土。它的俗名叫:白膏泥。這時一個工人喊道:“大家快來看”。人們跑過去一看,只見一片綠油油的樹葉靜靜地躺在白膏泥之中,難道這時一千多年前的樹葉嗎?大家都不相信,這太不可思議了,一定是剛剛從樹上掉落到泥土里的。后來在一兩百雙眼睛的注視下,有工人又拿著鐵鍬一鏟鏟的把白膏泥鏟到簸箕里,鏟了幾鍬之后,當這個工人再次把鐵鍬鏟下去再拔上來時,所有人震驚的看到簸箕里的白膏泥上赫然躺著一半樹葉,而另一半還在剛才的土里。大家激動地喊:“綠的”。
這真是太神奇了,所有人都預感到這個墓葬帶給大家的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驚喜。當把墓葬里的白膏泥和木炭清理干凈之后,露出了一張很大的竹席,把竹席揭開之后,一座巨大的槨室就完整的展現在人們面前。整個槨室由厚重的松木板料構筑而成,長6.73米、寬4.9米、高2.8米,四塊隔板以“井”字形把槨室分為四個部分,內外繪制著吉祥圖案,以朱漆為內黑漆為外輔之,居中為殮尸的內棺。以兩道質地精良的帛束纏蓋棺,考古隊中不乏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工人,他們驚訝的說:挖了一輩子的墓,還從來沒見過保存這么完好的。
馬王堆漢墓的發現,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原來馬王堆地勢較高,造墓時先在山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墓底長7.6米、寬6.7米,下置墊木與兩層底板;在龐大的槨室和四層套棺上部覆蓋頂板和兩層蓋板,再用版筑法夯筑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墓底和槨室周圍塞滿厚達0.4~0.5米、總重量約5000公斤的木炭,木炭具吸水、防潮以保持墓穴內干燥的功效;在木炭外圍堆積了厚達1.3米左右的白膏泥,白膏泥粘性強,滲透性低,對墓穴密封起了決定性作用;然后層層填土,夯實密固,堆積成高約16米的土冢,使深埋地下的槨室形成恒溫、恒濕、缺氧、無菌的安全環境。正是因為這些操作,使馬王堆漢墓在十墓九空的長沙城躲過了盜墓賊一次一次的侵襲,將辛追夫人和她的棺槨、隨葬品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為我們的 歷史 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有著世界上連續不斷、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優秀文化。我們要有 歷史 自信,文化自信,更要有民族自信。如今,讓我們從自己做起,把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文化發揚光大,代代傳承!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我是博觀文化傳媒人,讓我們一起守護 歷史 ,守護華夏文明。
馬王堆漢墓的保存環境極其苛刻,盜墓賊打開墓穴之后發現氧氣稀少,所以他們放棄了。再就是目當中都有很多的水,所有的文物幾乎都是浸泡在水中得以保存,所以沒有被盜掘,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水。
躲過了千年,逃不過現代
湖南省博物館的女尸在哪一層?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現在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館內。馬王堆位于長沙市東郊瀏陽河西岸、長瀏公路北側,距市中心約4公里,屬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鄉(原屬東屯渡鄉)。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辛追夫人在湖南省博物1樓展廳。
湖南省博物館的女尸辛追
馬王堆漢墓古尸,素有“東方睡美人”之稱。據考證為利蒼的妻子辛追(約前217年~前168年),生于秦始皇五年(前217年),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育有一子利豨;死于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享年50歲。
雖然經歷了2000多年,出土時軟組織有彈性,關節能活動,血管清晰可見,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見的不腐濕尸。于1972年出土于原長沙市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1號墓。
時逾2100多年,形體完整,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發尚在,指、趾紋路清晰,肌肉尚有彈性,部分關節可以活動,幾乎與新鮮尸體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濕尸,也是具體表現中國漢朝上層社會文化、生活的活體見證。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湖南省博物館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3)”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3)
本文地址:
/qiwenyishi/41788.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貂蟬真實模樣(貂蟬真實模樣是什么)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唐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三緘其口什么意思(水深不語人穩不言三緘其 公司取名測算(公司取名免費測) 完全沒有聯系(出現新的戀情) 夢見兔子(夢見兔子死了是什么預兆) 中國最土豪捐款(中國捐款最多的富豪) 中國最幸運小鎮(中國最幸運小鎮是哪里) 蠢蠢欲動(蠢蠢欲動小說閱讀) 秦嵐演過的電視劇 代表著生肖龍蛇豬 世界上最雜的魚(世界上最臟的魚是什么) 語文書上最恐怖一頁 巴西亞馬遜外星人事件(外星人有多少種) 中國最火美女摔跤(中國最火美女摔跤圖片) 沈月身高不足一米六 中國未來最搶手的人(未來最搶手的行業) 明朝十六帝個個是奇葩 很拽的名字(一聽就很拽的名字) 中國最便宜民國紙幣(中國最便宜民國紙幣是 關于北京爆炸事件的信息 破防了表示傷心嗎 冥王星在天蝎座(冥王星在天蝎座的男生) 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第一個諾貝爾 古代有種刑罰叫做“虎豹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