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810事件(深圳810事件案例分析)
xj
2023-08-22
8月10日,深圳?!?992股票認購證”第四次搖號。當時預發認購表500萬張,每人憑身份證可購表1張,時稱有“百萬人爭購”,不到半天的時間,抽簽表全部售完,人們難以置信。秩序就在人們的質疑中開始混亂,并發生沖突。這天傍晚,數千名沒有買到抽簽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打出反腐敗和要求公正的標語,并形成對深圳市政府和人民銀行圍攻的局面,釀成“8·10事件”。深圳市政府當夜緊急協商,決定增發500萬張新股認購兌換表,事態慢慢得到平息。
股票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是什么時間能更詳細嗎?怎樣立管理條例?后又這樣立法的?拜托各位大神1992年8月10日,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當時在“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激勵下,中國證券市場的合法地位正式確立,滬深股票市場走出了一輪氣勢磅礴的牛市行情,其中深圳股市漲幅超過2倍,股票供不應求。為平抑股價,增加供給,8月7日,深圳市宣布當年發行5億股公眾股,發售500萬張抽簽表,中簽率為10%,每張抽簽表可以購1000股。但是當時市場極度熱烈,對股票的需求量極其巨大,5億股股票無疑是杯水車薪。于是出現了百萬人爭購抽簽表的局面,并且引發了內部人營私舞弊暗中套購認購表的行為。結果多數人因為沒有買到中簽表而到市政府示威,從而引發了震驚全國的“8·10事件”。該事件的爆發使得管理層極度震驚,引發了對社會穩定的擔憂,并觸發了公眾投資者對證券市場存廢問題的憂慮,導致滬深股市深幅狂瀉,上海市場三天之內暴跌400余點。 回首“810”驚心動魄 看中國股市瘋狂歲月2008年10月06日 15:29鳳凰網專稿 劉芳:如今我還時不時能聽到有人抱怨中國股市被人操控。但以今天中國股市的盤子操控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我也經常聽人說中國股市就像坐過山車,但如果你覺得10%漲停板跌停板的情況像過山車?那一天暴漲105%算怎樣?90年代初的中國股市曾經造就過一夜暴富的神話,也曾經讓多少人從夢中驚醒看到殘酷的現實。1992年8月,一種叫做股票認購證的玩意吸引了上百萬人的注意。很多做著發財夢的人們在深圳四處向親戚朋友借身份證,爭著購買這種新潮玩意。當抽簽表全部售完的時候,人們發現網點前炒賣認購表的情況相當普遍,100元一張的表被炒到300到500,緊接著銀行又發公告稱將表格回收期延長到8月11日。很多人開始質疑,憤怒,深圳的秩序也開始在不知不覺中混亂起來。1992年的8月10號,810事件,驚心動魄,也為中國股市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改變。 解說:8月10晚,很多沒有買到新股抽簽表的股民,憤怒地聚集到深圳市政府門口,要求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當事人李春瑜:“810”大家為什么會鬧事,因為你不公平,不公開,不公正,我們去鬧事,假如我是最早去排隊的,我是排了三天三夜,我愿意承受這三天三夜的疲勞,或者說時間啊,精力耗在里面,我愿意去承擔,我就能享受,我就是能最快的領到抽簽表的那個人,我就有機率去領到抽簽表,可是我不是啊,我去排了三天三個晚上,但是最后一天我擠不過人家,原來本來有一百張抽簽表,我是九十個人,第九十個人,我是可以領得到的,因為你腐敗,因為你暗箱操作,你當天只拿出五十張抽簽表出來,我就沒有這個機會,本來這個機會是我的,因為你的監管不測,監管不當,你的管理的不好,你的腐敗的問題,使我沒有了這個機會,那我就不愿意干了,我有抽簽表我抽到了股票,股票跌了是我的風險,我承擔,賺了是我的收益,我享受,但是之前的因為你的發行制度不透明,你不公開你不公正,你不公平,我不行,我肯定就不干了,我會不干,群眾也都是這樣想的嘛,就會引發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因為買不到認購證,然后又排了這么長的隊,千里迢迢的,然后這里邊又發現了隱私舞弊的,這些人肯定會不滿。 解說:事態很快惡化,少數人開始使用暴力,砸汽車,砸摩托,攻擊執勤警察。危機下,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將第二年新股發行額度提前調用,連夜加印50萬張新股認購抽簽表兌換券,一張兌換券換10張抽簽表。并且公開表態,決不姑息舞弊行為,如有發現立即追究領導責任。 當事人劉勘:那么當天晚上深圳市決定,政府增發500萬的認購券,使這個市場暫時平息,但是到了11號的晚上,當時的市長叫鄭良玉,這樣發表電視講話,這些參加認購證的人要識大體,顧大局,要珍惜這種來之不易的安定團結的局面,但是市場上有好利的,截流認購證的,有關的單位,個人一定要徹查 劉芳:8月10號晚上11點,深圳市長助理親自出面,宣布了深圳市政府的5項通告,包括增發認購表等等。但聚集的人群仍然不肯散去,直到最終發生沖突。雖然后來810風波中的舞弊行為被查的水落石出,查出十多萬內部截流私買抽簽表的情況,但事件卻嚴重影響了中國的股市。深圳股指從8月10日的310高點4天內就跌到285點;上海股指更是在8月10號后的2天內跌了19%,而且滬深股市從此元氣大傷。很多從來沒有經歷過股市起伏的人們錯訛不已。我記得今年早前中國總理溫說過,股市有風險這個事情,人們從道理上都明白,只是情感上接受不了。這種情況是在中國股市發展了18年后的今天,90年代初的那個時代,沒有幾個人在入市前就懂得股市有風險。 解說:1992年10月底,也就是“810事件”發生兩個月后,國務院證券委員會成立,這是中國內地最高證券管理權利機關,負責證券市場管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記者:“810事件”對今后深圳證券市場的發展有什么影響 當事人李春瑜:我覺得它的經驗是什么就是,證券市場一定要以公平公開公正為基石,你要向投資者提供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投資環境,你如果失去這個基石的話,群眾就會有意見,投資人就會用腳投票,他就不參與這個市場了,甚至會有更過激的行為,我們覺得這個事情發生后呢,假如是一個管理層有失誤的話,我覺得在那個年代是可以理解,也是可以去原諒的,不能原諒的是你有這個經驗教訓,你沒有去彌補這個缺陷,你這個腐敗問題發過一次可以原諒,如果發生二次三次,我覺得這個是沒辦法去原諒的,沒有經驗可以去累積,可以去學習,我們可以看到,“810事件”之后呢,我們看到我們現在的股票發行制度,是不斷的在完善之中,我們后來沒有再有這樣的事件,這個就很難得,這個也是一個很積極的事情,假如沒有那次去刺激監管層去重視這個事情,也許以后還會有相關的一些,比如說制度的缺陷啊,比如說腐敗的問題啊,也許會有,我想很多制度的完善都靠一些事件去推動它的。 所以講“810”這種事件,它是有一個雙面性的。我覺得這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國的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個階段的必然的產物。這種對中國市場的崛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就能感覺到,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間,都會出現一次資產的裂變。只有一次不會有第二次,資本裂變的信號,也就是說大家對于股份制的改造、發展,一種新的生產了發展方式形成了。這在中國來講,從封建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計劃經濟執行了幾十年的時候,這種來講,變革是革命性的。因為中國的崛起,就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崛起,任何一個大國的發展,都少不了資本市場。 劉芳:18年并不是多長的時間,中國的資本市場依然處于初期發展階段。中國是一個變化很快的國家,特別是自從1978年后的30年,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日新月異,每個人都在拼命的忙,經濟快速發展,股市不斷的改革,我想如果我們不停下腳步,回顧一下過去的足跡,我想我們很容易在瘋狂的運轉中迷失了方向。對于中國股市來說“810”可能是痛苦的記憶,但假如沒有“810”,中國的股市可能還會多走那些曲折?18年后的今天,回首過去那個剛剛誕生的股票市場,那個時候人們的天真,瘋狂,簡直是恍如隔世。這意味著,18年后,我們也會笑著回憶今天的中國資本市場。
1992年的8.10股民事件的前因后果是怎樣的?1992年8月7日,深圳市發布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售公告,宣布1992年發行國內公眾股5億股,發售抽簽表500萬張,中簽率為10%,每張抽簽表可認購1000股,每張身份證可花100塊錢買一張抽簽表。政府很體諒大家:為減少排隊人數,每一名排隊者最多可持有10張身份證來買抽簽表。
從8月7號早晨開始,約有20萬人在分布全市的300個網點前擺開了長龍,長龍迅速粗壯蜿蜒開來。有人拿來長長的繩子,男男女女緊緊抓住繩子甚至把繩子繞在手腕上。全城21個證券營業所,個個門前人山人海。人們排著隊,晝夜不散。人群中的一張紙一次又一次地傳到每個人手中,又由后來者接過去,紙上密密地寫著人名,每個人名前有個序號,這是當時最重要的。
這種把人編成號碼的辦法乃是老百姓自發創造,并由眾人選舉的“龍頭”付諸實施。按照規定,“龍頭”每隔兩個小時點名一次,不是叫人名,只是叫序號,比如365號,或者563號,聞者立即答“到”,無論晝夜,不得間斷,倘若兩聲之后沒有“到”的回應,“龍頭”當即將該號碼連同人名一并劃去。
接近8月9日發售時間了,維護秩序的公安開始出現。8月9日早晨開始發售抽簽表,但到了中午,有幾個點的窗戶又關上了,表售完了。后來,越來越多的窗子關上了。到了10日上午還有可憐的人在排隊。而這天早晨上攤深圳各報已經宣布500萬張新股抽簽表9日發售完畢,并稱發售過程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但是沒有拿到新股認購表的人,根本不相信。他們看到好多內部人員包括執法的人、證券公司的人、金融系統的人把大量的表偷偷地買走。他們互相訴說自己的委屈,交換各自的所見所聞,人們開始憤怒了!這種態勢,到8月10日的晚上達到了頂點,大批群眾開始聚集,開始打出標語,要求懲治腐敗、打擊營私舞弊,最終演變成了沖突事件。
事情到了千鈞一發的緊急關頭。怎么辦?大家一下子束手無策。當時的深圳市老大說:大家如果沒有什么別的辦法,提議把明年500萬張股票額度提前到今年發行。因為股民是沖股票來的,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即使沒有出現舞弊行為,他們還是不滿意。有人說這個辦法不行。把明年的額度挪用到今年,需要向上面請示批準?千鈞一發,分秒必爭,不立刻決斷,后果不堪設想!哪里還有時間去層層請示?就這樣定了,全部責任壓在我一個人身上,撤職法辦我一人承擔。
決定以后,連起草文件都來不及,草草寫了五條,立刻拿到廣播車去廣播。宣布再增發500萬張抽簽表,將明年的額度提前發行。深圳決定再增發500萬張抽簽表,它的作用太大了,因為大家明天又可以申請認購抽簽表了。事態逐步穩定。
四個月后,對“8·10”事件的清查結果公布。從2900多件(次)群眾舉報中篩選出重點線索62件,涉及金融、監察、工商、公安等5個系統20個單位75人,其中處級以上干部22人。一共有超過4000人私分了10萬多張認購表,其中一家證券營業部的副總一個人獨吞了整整一箱的認購表(5000張)。不少發售點的工作人員、監管人員和執勤人員都不同程度地犯有營私舞弊的錯誤。8·10風波’后,深圳股市曾一度受重創,指數從8月10日的310點跌到8月14日的285點,跌幅為8.1%。同時元氣大傷,深成指從此一直跌到11月23日的164點才止跌反彈。
拓展資料: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的背后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于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參考資料:令人震驚的深圳“8.10”搶購股票事件始末_衛視_鳳凰網 ?
1992年跌宕的股市躁動的人心1992年,中國資本市場剛剛起步,滬深兩地出現了一種新鮮事物--“新股認購抽簽表”,通過購買抽簽表有10%的比例獲得申購新股的權利。當時一級市場申購的新股在二級市場會有成倍的增值。于是 歷史 性事件8.10風波拉開序幕。
驕陽似火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漲跌停板限制引發股市暴漲;滬市僅有的15只股票,一日上漲了105%,越來越多的人嗅到了暴富的契機。1992年8月9日,被發財夢誘得如饑似渴的中國股民們終于盼來了這一天。深圳股民盼望已久的新股認購抽簽表發行了。
各售票門前提前三天就有人排隊,據說有人以每天50元的報酬,從新疆雇傭1500人趕來排隊;一個包裹被打開后,發現里面是2800張身份證。
9日早上已有100萬人長龍隊伍;購表者為男女老少本地外地工農商學私共120萬人。上千萬張、成捆的身份證,特快郵遞至深圳,深圳銀行存、匯款就有30億。排隊者不分男女老少,前心貼后背地緊緊擁抱在一起長達10小時。盡管下午4時下了傾盆大雨,但人們“九千個雷霆也難轟”。
陰雨晦冥
8月9日上午8時,遍布深圳市城鄉的300個網點開始發售新股認購抽簽表,有的網點到早上9點就宣布,所有的抽簽表已經售罄?!爱敃r第一反應就是其中有詐!500萬張抽簽表每分鐘賣一個人,也不可能一個多鐘頭就賣完了吧?”三天三夜的發財夢像氣球一樣被戳破了。當時有很強烈的受騙的感覺,隊伍里罵聲連連。
8月10日下午,在收音機里聽到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發布通告,宣布原定于8月10日下午6時的截止收表時間,推遲到11日11點。他覺得排隊者的推測得到印證,大家推測有一些抽簽表被截留,然后高價出售。而推遲收表截止時間是為了給那些舞弊者創造條件,以便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高價銷售截留的認購表。
當晚,幾千股民打著“堅決反對作弊”、“我們要公平,我們要股票”的橫幅,沿著深南中路向市政府方向游行,也在人群里,不由自主地喊著。
數萬人圍在市政府周圍,并阻塞了深南中路,造成交通中斷。隨著事態進一步發展,少數人開始使用暴力,燒砸 汽車 、砸摩托、攻擊執勤干警,維持秩序的武警也被打傷。有關部門不得不動用催淚彈和水炮驅散人群。(這一幕是不是和當今的某某國很相似[奸笑],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秩序與新生
8月10日晚11時,市政府宣布五項通告,決定再增發500萬張認購表以緩解購買壓力。
深圳警方拘捕了12名“鬧事分子”。
“8·10”風波后,股市曾一度受重創,上證綜合指數兩個半月內跌幅達到45%。
清查股票舞弊者:內部截留私買的抽簽表達105399張,涉及金融系統干部、職工4180人。
1992年10月底,也就是“810事件”發生兩個月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
最后用一位退休老人的話做總結:
“允許看 但要堅決地試”
“看對了 搞一兩年 對了 放開”
“錯了 糾正 關了就是了”
中國股市的810事件是什么?回首“810”驚心動魄 看中國股市瘋狂歲月2008年10月06日 15:29鳳凰網專稿
劉芳:如今我還時不時能聽到有人抱怨中國股市被人操控。但以今天中國股市的盤子操控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我也經常聽人說中國股市就像坐過山車,但如果你覺得10%漲停板跌停板的情況像過山車?那一天暴漲105%算怎樣?90年代初的中國股市曾經造就過一夜暴富的神話,也曾經讓多少人從夢中驚醒看到殘酷的現實。1992年8月,一種叫做股票認購證的玩意吸引了上百萬人的注意。很多做著發財夢的人們在深圳四處向親戚朋友借身份證,爭著購買這種新潮玩意。當抽簽表全部售完的時候,人們發現網點前炒賣認購表的情況相當普遍,100元一張的表被炒到300到500,緊接著銀行又發公告稱將表格回收期延長到8月11日。很多人開始質疑,憤怒,深圳的秩序也開始在不知不覺中混亂起來。1992年的8月10號,810事件,驚心動魄,也為中國股市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改變。
解說:8月10晚,很多沒有買到新股抽簽表的股民,憤怒地聚集到深圳市政府門口,要求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當事人李春瑜:“810”大家為什么會鬧事,因為你不公平,不公開,不公正,我們去鬧事,假如我是最早去排隊的,我是排了三天三夜,我愿意承受這三天三夜的疲勞,或者說時間啊,精力耗在里面,我愿意去承擔,我就能享受,我就是能最快的領到抽簽表的那個人,我就有機率去領到抽簽表,可是我不是啊,我去排了三天三個晚上,但是最后一天我擠不過人家,原來本來有一百張抽簽表,我是九十個人,第九十個人,我是可以領得到的,因為你腐敗,因為你暗箱操作,你當天只拿出五十張抽簽表出來,我就沒有這個機會,本來這個機會是我的,因為你的監管不測,監管不當,你的管理的不好,你的腐敗的問題,使我沒有了這個機會,那我就不愿意干了,我有抽簽表我抽到了股票,股票跌了是我的風險,我承擔,賺了是我的收益,我享受,但是之前的因為你的發行制度不透明,你不公開你不公正,你不公平,我不行,我肯定就不干了,我會不干,群眾也都是這樣想的嘛,就會引發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因為買不到認購證,然后又排了這么長的隊,千里迢迢的,然后這里邊又發現了隱私舞弊的,這些人肯定會不滿。
解說:事態很快惡化,少數人開始使用暴力,砸汽車,砸摩托,攻擊執勤警察。危機下,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將第二年新股發行額度提前調用,連夜加印50萬張新股認購抽簽表兌換券,一張兌換券換10張抽簽表。并且公開表態,決不姑息舞弊行為,如有發現立即追究領導責任。
當事人劉勘:那么當天晚上深圳市決定,政府增發500萬的認購券,使這個市場暫時平息,但是到了11號的晚上,當時的市長叫鄭良玉,這樣發表電視講話,這些參加認購證的人要識大體,顧大局,要珍惜這種來之不易的安定團結的局面,但是市場上有好利的,截流認購證的,有關的單位,個人一定要徹查
劉芳:8月10號晚上11點,深圳市長助理親自出面,宣布了深圳市政府的5項通告,包括增發認購表等等。但聚集的人群仍然不肯散去,直到最終發生沖突。雖然后來810風波中的舞弊行為被查的水落石出,查出十多萬內部截流私買抽簽表的情況,但事件卻嚴重影響了中國的股市。深圳股指從8月10日的310高點4天內就跌到285點;上海股指更是在8月10號后的2天內跌了19%,而且滬深股市從此元氣大傷。很多從來沒有經歷過股市起伏的人們錯訛不已。我記得今年早前中國總理溫說過,股市有風險這個事情,人們從道理上都明白,只是情感上接受不了。這種情況是在中國股市發展了18年后的今天,90年代初的那個時代,沒有幾個人在入市前就懂得股市有風險。
解說:1992年10月底,也就是“810事件”發生兩個月后,國務院證券委員會成立,這是中國內地最高證券管理權利機關,負責證券市場管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記者:“810事件”對今后深圳證券市場的發展有什么影響
當事人李春瑜:我覺得它的經驗是什么就是,證券市場一定要以公平公開公正為基石,你要向投資者提供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投資環境,你如果失去這個基石的話,群眾就會有意見,投資人就會用腳投票,他就不參與這個市場了,甚至會有更過激的行為,我們覺得這個事情發生后呢,假如是一個管理層有失誤的話,我覺得在那個年代是可以理解,也是可以去原諒的,不能原諒的是你有這個經驗教訓,你沒有去彌補這個缺陷,你這個腐敗問題發過一次可以原諒,如果發生二次三次,我覺得這個是沒辦法去原諒的,沒有經驗可以去累積,可以去學習,我們可以看到,“810事件”之后呢,我們看到我們現在的股票發行制度,是不斷的在完善之中,我們后來沒有再有這樣的事件,這個就很難得,這個也是一個很積極的事情,假如沒有那次去刺激監管層去重視這個事情,也許以后還會有相關的一些,比如說制度的缺陷啊,比如說腐敗的問題啊,也許會有,我想很多制度的完善都靠一些事件去推動它的。
所以講“810”這種事件,它是有一個雙面性的。我覺得這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國的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個階段的必然的產物。這種對中國市場的崛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就能感覺到,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間,都會出現一次資產的裂變。只有一次不會有第二次,資本裂變的信號,也就是說大家對于股份制的改造、發展,一種新的生產了發展方式形成了。這在中國來講,從封建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計劃經濟執行了幾十年的時候,這種來講,變革是革命性的。因為中國的崛起,就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崛起,任何一個大國的發展,都少不了資本市場。
劉芳:18年并不是多長的時間,中國的資本市場依然處于初期發展階段。中國是一個變化很快的國家,特別是自從1978年后的30年,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日新月異,每個人都在拼命的忙,經濟快速發展,股市不斷的改革,我想如果我們不停下腳步,回顧一下過去的足跡,我想我們很容易在瘋狂的運轉中迷失了方向。對于中國股市來說“810”可能是痛苦的記憶,但假如沒有“810”,中國的股市可能還會多走那些曲折?18年后的今天,回首過去那個剛剛誕生的股票市場,那個時候人們的天真,瘋狂,簡直是恍如隔世。這意味著,18年后,我們也會笑著回憶今天的中國資本市場。
[img]汽車行業的銷量為什么會下滑?三句話解釋。
第一句,當前銷量跌的并不算多;第二句,當前市場上對于行業銷量增速下滑原因的分析,基本全錯;第三句,銷量跌成負數,并非壞事。
第一句話
汽車銷量跌幅當前并不算多
從七月份汽車銷量開始負增長,很多人就慌了;9月起進入兩位數負增長以來,很多人,甚至專業人士,更是慌得一批。這屬于完全不知道行業為什么下跌的。
我引用我上邊說的要講的第二句話的一個結論,來說一下為什么當前汽車行業銷量跌幅并不算多。后邊再詳細解釋這個結論。
這個結論就是,汽車行業當前的短期急跌,因且只因為前期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透支。
為什么這么決絕的說只因為這個,后邊我會說?,F在先用這個結論說,為什么行業銷量跌的并不多。
當我們把原因鎖定在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透支作用時,我們就有了把當前數據和誰對比的標準,而不是只是一看數據就開始慌,就開始辦葬禮。以購置稅減半政策為錨,我們都知道最近的一次購置稅減半政策是2015年10月到2016年全年,次近的一次就是2009年。
購置稅減半政策并不是永久減半,他是一個減半再恢復的過程。所以他的唯一作用就是把未來的消費硬拽到購置稅減半政策實施的時間區間。把當前數據做的好看,讓以后的數據變的很慘。這個政策與其說是產業政策,不如說是數據作弊。這也是為什么這次行業即使跌成這樣,國家也沒有再度開啟購置稅減半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這個政策太坑了。
所以接下來,我們來看這個太坑了的政策帶來的數據作弊的效果。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表和圖都呈現給大家,哪個習慣看哪個。對應2009-2010-2011這三年從購置稅減半政策實施到回復一半再到全恢復的過程,你會發現,2016-2017-2018這個完全相同的過程中,今年汽車銷量增速比去年以及比2016年,跌幅其實都很平穩。
從圖上看的表現就是2016年到今年汽車銷量增速圖的斜率極其平緩,遠比不上2009-2010-2011系列的降幅,那才叫狂跌,今年只是隨便跌一跌而已。
如果從表上看,我們假定2018年疊加12月繼續下跌后全年銷量增速-4%。那么從2016年高點到今年年均跌幅只有不到9%,今年和去年比,跌幅只有7%??纯?009年購置稅減半政策的結果,2009-2011年,銷量增速年均跌幅高達21.85%,2011與2010比,銷量跌幅30%。
刺激不刺激!那才叫狂跌,今年只是毛毛雨。所以今年汽車行業的下跌,對坑人政策的正常反應而已。你要找對正確的比較對象和比較區間,別輕易給別人開葬禮。
第一句話解釋完畢。
第二句話
當前市場上對于行業銷量增速下滑原因的分析,基本全錯。
我還在汽車行業的時候。業內人士跟我說,汽車行業受政策影響很大,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購置稅減半。
這話離本質的距離太遠。
實際上汽車行業受政策影響并不大。有影響的是,汽車消費作為可選消費,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大。因此汽車價格的變化和消費者收入的變化對銷量影響明顯。購置稅減半政策對銷量有影響,只不過是因為他改變了汽車的相對價格,同時又存在時間限,所以調動了購買的積極性。
這就不僅僅是一個政策問題,更多的是一個與消費者博弈的過程。不僅要有力度,還要擇時,還要給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沒有力度、沒有期限的,比如前一段時間的車船稅取消,就基本沒砸出水花;有力度,沒有擇時的,比如15、16年購置稅減半政策,對汽車銷量的拔高作用,就遠遠不如09年的效果。因為09年的汽車銷量基本上是自然增長,而且消費力還很旺盛,政策需要對抗的只是金融危機下的悲觀情緒。而到了15年,本身銷量就是被前期購置稅減半政策透支、反透支之后的結果,同時又存在收入下行的壓力,購置稅減半政策減下來的那5000塊錢要扛的因素太多、太宏大,遠不是09年一個輕飄飄的情緒可比,因此效果就差了很多。
如果今年再要實施購置稅減半政策,那就不僅要扛收入下行壓力,還要扛勢頭猛烈的16年購置稅減半政策透支效應。對比2011年的下跌勢頭,可以知道,5000塊錢的消費端減稅是扛不住的。這也是今年年底,市場瘋狂討論要不要再次調減購置稅時,國家信息中心徐長明主任跳出來說,減稅也擋不住下跌趨勢的原因。確實擋不住,而且還會把接下來幾年的銷量搞的更糟,不如讓市場自發快速出清。這是何以今年行業銷量大幅下跌的情況下,國家沒有再次開啟這個政策的另一個原因。因為沒有用。
進入2018年后半年,汽車行業銷量開始負增長。行業內外關注汽車行業的人,談論這個事情,都愛加一個開頭——中國汽車高速增長了10年,汽車保有量已經很高了,行業進入低增速甚至負增長是很正常的事情。言下之意,因為中國汽車保有量高,所以汽車銷量增速下來了。
這話其實也很奇怪。
首先第一點,中國汽車保有量一點都不高。我有數據。
世界各國汽車千人保有量情況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2017年中國汽車千人保有量156輛,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980年,日本人均國民收入跟我們此刻差不多,那時候日本汽車千人保有量336輛,我們對應收入只有人家一半,中國汽車保有量一點都不多。
其次,如果你說不考慮平均,只考慮總量,汽車太多了,汽車銷量增速就低了。但是此刻人均擁有量是不足,這意味著你的鄰居有車,而你沒車。你提這個觀點,意味著你認為——你的鄰居們都有車了,車太多了,所以你就不買車了。這個邏輯極其可笑。只要你有錢,你的鄰居都買車了,對你的刺激一定是你更會加速買車,買個比他還好的車,氣死他,而不是不買車,讓他在你面前炫耀。中國汽車快速增長的階段就是這個特征,攀比風、炫富風的羊群效應,支持了中國汽車很多力量。
又有一些人說了,汽車保有量多了,中國基礎設施跟不上,路堵、停車位不好找。中國人不買車了。
這看起來很對,但,你要明白,中國基礎設施跟不上,不止是汽車相關的基礎設施跟不上。而是整體基礎設施跟不上。
你去北京街頭看看,車很多,都堵在路上,很堵,很鬧心。但是你去同時段的北京地鐵去看看,那就不僅僅是很堵、很鬧心了,那是很塞、很要命。就算沒要了命,在那人貼人的車廂里也很遭罪、很不優雅、很沒尊嚴。開車的人起碼還能保持這一點尊嚴和所優雅,而且要舒服的多。
1992年,深圳“股瘋”810事件爆發,百萬股民炒深圳,當時為了買抽簽表,股民們這樣排隊。
(810的擁擠狀況)
當時媒體描述這些人:為了防止有人插隊,排隊的股民所有人后面一個人緊貼著前面一個人,不分男女,緊緊相依。為了發財的夢想,所有人都放棄了故老相傳男女授受不親的傳統。認為他們為錢不顧尊嚴。(1992年的事,我會另寫一篇文章講述,敬請期待)
但是今天你去北京地鐵的早晚高峰去體驗一下,無車族(甚至有車但是被限號的上班族)每天都要經歷一下比當年810嚴酷兩倍以上的擁擠(810只排縱隊,但地鐵里的緊緊相依是四面八方的),而且沒發財夢可信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面對同樣糟糕的基礎設施情況,只要你有購買力,你是愿意在寶馬里堵車,還是在地鐵里當沙丁魚,答案其實不言而喻。
(一線城市無車地鐵族的日常)
你可以再到各大寫字樓看看,你會發現除了部分靠近地鐵站的寫字樓,在12月的寒風中,有車的人起碼可以坐在車上暖暖的聽著音樂堵;而沒車的人,大多要頂著刺骨寒風,走15分鐘到半個小時到地鐵站,或者騎著共享單車,頂著更刺骨的寒風,騎10-20分鐘到地鐵站。不知道你們怎么想,反正我只體驗過一回,就堅決不想再體驗了
總之,一句話,開車族面臨的基礎設施差,無車族面臨的更差。更不用提有車之后出行的機動靈活性和活動半徑大大增大帶來的樂趣。對于在新時代中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并不需要把車天天開到140邁,風馳電掣的跑來跑去,只要能改善當前的生活狀態,這就足夠了。
這是公共基礎設施已經十分發達了的北京的情況。更不用提公共交通更差,堵車情況更不嚴重的二三四五六七八線城市。對他們來說,車對生活的改善性作用更加明顯。一旦你從消費者角度去思考,就會發現基礎設施不足,遠不足以妨礙消費者買車。
除了這兩個最典型的解釋以外,市場上其他解釋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包括:貿易戰及關稅降低說??梢载撠熑蔚母嬖V你,中國進口車以豪華車為主,量很少,跟大眾車型消費群體迥異,且影響力有限,而中國的車基本不會賣到美國,國外市場與國內市場比是0.086;房價擠兌說。你可以問自己,房價高漲了這么多年,為什么偏偏就今年擠兌到車了。漲的最洶涌的2016年,汽車銷量反而近幾年最高。國六標準猶豫說。沒什么好猶豫的,國六標準只是對新車而言,并不強制淘汰國四、國五車型?,F在淘汰的國三的車,已經喊了好多年了,還有不少人在開。
總體而言,當前市場上大多數對于汽車銷量下跌解釋充滿了各種瑣碎的原因,噪音非常多,不排除這些因素會有一定的影響,但關鍵因素你幾乎不可能指望在這里發現。我們這里主要要做的就是撇開噪音,看關鍵,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帶來了汽車銷量的下跌。
所以我對我要觀察的幾個關鍵指標,我都做了HP濾波(不用糾結這是啥,就是一個排除短期因素看趨勢的工具)。得到了以下三張圖。
汽車月銷量增速趨勢線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及其趨勢線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居民可支配收入及GDP增速趨勢線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第一張圖,對汽車銷量增速去除噪音,只考慮趨勢因素之后,我們可以發現,行業其實早在2006年就開始出現了銷量增速的拐點。注意這個拐點是數學上斜率拐點的意思,不是商業媒體里經常提到的峰谷的拐點。這個拐點之前,汽車行業銷量增速是在上升的,拐點之后,汽車行業銷量增速成了一條水平直線。再之后,2009年的購置稅減半政策開始了,行業銷量增速被硬頂上去成了一條陡峭的上升曲線。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如果沒有這個政策實施,行業的自然狀態是什么樣的?
第二張圖,對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去除噪音,只考慮趨勢因素,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開始下滑的拐點就在2006年。對比一下,汽車行業銷量增速2006年起出現下滑趨勢,這告訴了我們一些有用的信息。
第三張圖,我們將GDP增速與居民可支配收入銷量增速的長期趨勢擺在了一起。兩者的拐點都在2006年前后,而且這之后兩者的下跌趨勢高度相關,相關系數我測了,0.8528,非常顯著。至于2006年之前,二者關系為什么是那樣的,我以后專門撰文說,那是個純經濟學話題,我們只要記住當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與GDP增速高度相關,且同步下滑即可。
結合以上三張圖,我們來還原一下汽車行業近期發生了什么:
首先,中國經濟發展到2006年前后,GDP增速已經顯現出L型轉型,增速向中高速轉型的傾向。隨著GDP增速的趨緩,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也開始緩慢下降,導致汽車這一對收入敏感的可選消費品的增速也趨于平緩及下滑。
然后,世界爆發了金融危機,金融受到打擊、貿易嚴重下滑,汽車銷量一口氣轉負了。政策層力挽狂瀾,向宏觀系統里扔了四萬億,對汽車行業開啟購置稅減半政策(須知汽車是除房地產外,對宏觀影響最大的行業,對調節經濟尤其是制造業的意義非凡),經濟穩住了,汽車反彈了。但是也留下了后遺癥。
2009年以后,進入2010年,購置稅減半政策恢復一半。汽車銷量增速狂降10個點,但是仍然很高。2011年,購置稅減半政策全恢復。透支作用一下顯現出來,當年汽車銷量只有2%。之后慢慢恢復,2012年4%,2013年甚至過度反彈達到了13.87%,然后又回落到2014年的6.86%。
2015年,“三期疊加”效應顯現,GDP增速首次落到7以下。汽車銷量連續5個月負增長。政策層再次出手,購置稅自2015年10月起減半。效果立桿見贏,銷量當月轉正,2015年銷量增速維持在4%,2016年被拔高到13%,短期危機被解除了。
但是2016年政策刺激下的13%,業界是很惶恐的。因為對比2009年,該政策推動下,行業增速是40%以上,兩相比較差距太大。這里體現出來的,其實就是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這一背后長期因素的巨大力量。行業固然對相對價格敏感,政策窗口期固然能帶來提前消費,但購買力的實際削弱,或者說購買了不足者收入并未顯著增強,帶來的壓力更大。這在長期趨勢線上表現出來的就是2012年9月購置稅減半提前透支的急速下跌因素消失后,銷量增速降低變得平緩,但依然在降。而這個長期因素也將在更長的區間內一直伴隨著整個行業。
第二句話解釋完畢。排除噪音后,影響汽車銷量增速的最關鍵因素就兩個:一是長期的筋骨——可支配收入增速的降低;二是短期的脂肪——購置稅減半政策的拉升作用和透支作用。
第三句話
累計銷量跌成負數,并非壞事。
經濟學里有個至理名言的理論,叫沉沒成本。最近北大薛兆豐拿這個概念在某綜藝節目里給人講婚戀,火的一塌糊涂。我來大致說說這個理論——其實他就是告訴你,過去的糟心事已經發生了,你哭也改變不了,跳樓也改變不了??蘖送鞲冻鰝?,跳樓白費一條命,多為他多做任何一點點動作,都是浪費成本。
所以,人不要關注過去的糟,要向前看,明天會更好。
汽車行業現在就是這樣。今年跌倒0甚至以下,其實多數人都已經預期到了。車廠不會再幻想最后兩個月再擴產能,投資者不會再在這個時候對汽車行業再持倉,已經套牢的也套住了。你可以指望的是明年。
現在這個時候加速下跌,對明年是有好處的。這叫快速出清,快速迎來新的平衡。
一個簡單的邏輯,由于購置稅減半政策干擾,汽車行業的銷量增速你不能看單年,你要把整個政策周期連起來看。所以你看2018年的汽車銷量不能只看2018年的,要把2016年以來的都算進來。最簡單的,做個簡單算術平均,2016-2017-2018三年平均數,假定今年跌的是4%,那么平均數就是4.23%,三年年均增速4.23%,這數看起來都還不低,甚至高于業內普遍預期的,汽車行業增長率3%的長期趨勢水平。我上邊第二部分做的那個趨勢圖里的數,到10月份,趨勢平均增速還能到3.7%,高于長期趨勢3%。這意味著還得跌。如果2019年前低后高,最后實現增速0%呢,我們把2016-2019年4年的銷量增速都算進來,平均數3.17%,差不多長期趨勢水平。這意味著行業就能夠穩住。2019年還過的去。
上個月的時候,市場對行業的預期還是2018年全年0%,我拿平均數來算,左算又算,2019年還要再-4%,四年行業平均才能實現長期平均水平3%。今年降到0,明年還要降到-4%。現在不夠糟心,明年還要接著再糟心,和沉沒成本反著來了,壓力不在腳底下,全在頭頂上了,你說可怕不可怕。
現在好了,11月單月銷量跌幅-18.9%,累計跌幅-2%。12月份再努把力,把全年負增速搞到-4%,加速出清,明年掙錢。這是很好的事情。我很喜歡。
那么關鍵問題就來了,明年能不能反彈?
我的答案是能。因為我列的關鍵因素,明年都能好轉。
一是2016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透支作用大概會在明年6-7月份左右消失。
我再請大家看下這張汽車行業銷量長期趨勢圖
汽車月銷量增速趨勢線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看圖中第三個綠圈,圖形在那里出現了拐點,拐點之前銷量增速急跌,拐點之后銷量增速緩跌。急跌毋庸置疑,就是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透支。緩跌呢,記得2006年以來,可支配收入長期趨勢性下滑嗎?就是那個因素在起作用。圖形上出現拐點,基本上就是作用力不同了。所以這個拐點我們基本上可以判斷他是政策透支作用消失的點。那里是2012年9-10月,從2009年1月到這里,經歷了3年零9個月到3年零10個月。
把這個周期移到2015年10月,上一次購置稅減半政策開始的地方,3年零9-10個月之后,是2019年6-7月。在大概那個時間點附近,購置稅減半政策透支的急跌因素會消失。大跌停止,之后的半年恰好是對應2018年下半年瘋狂下跌的低基數時期,同時也進入傳統旺季。你說行業是不是可以樂觀一把?
急跌因素消失后,緩跌的動力交給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變動。前邊我們也論證了2006年以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滑與GDP增速高度相關。這樣我們就需要關注明年的宏觀即可(實際上汽車行業銷量和宏觀的直接相關關系,我也測了,很相關。見前文《我們回測了過去十年的宏觀與汽車行業數據,得到以下25條結論》)。
那么明年的宏觀怎么樣呢,因為又是一個巨大的話題,我就不展開說了,只說結論。從存貨周期來看,明年的宏觀在6-7月將觸底反彈,政策分析也基本支撐這個結論。
所以,前期政策透支這一急跌因素明年會消失,GDP增速代表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明年會企穩。汽車行業增速的兩大下滑因素明年都會好轉。今年的急跌,又是符合規律的加速出清。有什么好擔憂的呢?
反倒是持幣的投資人,可以研究研究這個行業,該準備入場播種了。
讓我們一起期待12月繼續下跌,爭取超額完成全年-4%的銷量增速水平。
(原創作品,原文發布于微信公眾號:商業說。)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深圳810事件(深圳810事件案例分析)”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深圳810事件(深圳810事件案例分析)
本文地址:
/qiwenyishi/41844.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印刷術是誰發明的(印刷術是誰發明的?畢昇拼音)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世界上最簡單的警車(最酷的警車怎么畫) 中國最牛鬼步舞視頻(中國鬼步舞第一人) 小米手機wifi顯示已連接不可上網是怎么 關于男孩帥氣有涵養的名字的信息 陀地位(陀地位是什么位置) 和魚一起養的水生植物有哪些 突然想買彩票絕對中獎(心態影響運氣) 去世了照片怎么處理 為何正式軍銜只是上校? 鐵樹開花的意思(鐵樹開花的意思和寓意) 狼子野心的意思(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24歲女孩兒穿越西藏現在失蹤十年(西藏失 上升星座代表什么(上升星座代表什么意思) 王者榮耀撩妹帥氣名字(搞笑欠揍的王者名笑 世界上最溫暖的水泥(世界上最溫暖的被褥閱 世界上最稀少的海軍(世界上最少的兵種) 很皮的游戲名字(又賤又欠打的游戲名字) 中國最溫暖地鐵(中國最漂亮的地鐵) 澳大利亞虎鯊(澳大利亞虎鯊視頻) 閏四月需要送誰東西(閏四月辦喜事好不好) 大氣磅礴(大氣磅礴背景音樂) 鼻梁上有豎紋(鼻梁上有豎紋預示什么) 假裝撿到手機并偽造聊天記錄(無文學價值) 傳奇的名字(傳奇游戲最牛名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