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昭(薄昭的生平)
xj
2023-03-30
薄昭的死成為漢文帝的黑點,還要從一些歷史記載來看。
薄昭之死
關于薄昭的死,《史記》中并沒有記載,《漢書》中也只有一句“十年...薄昭將軍死”,倒是在《資治通鑒》中有個相對較詳細的記載“將軍薄昭殺漢使者。帝不忍加誅,使公卿從之飲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喪服往哭之,乃自殺。”
意思是,漢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將軍薄昭不知何故就把漢朝的使者給殺了,漢文帝不忍“誅殺”,便派一些公卿大臣去勸他自殺,可是薄昭沒活夠,不想死。于是漢文帝又一次派了群臣跑過去穿著喪服哭活喪,薄昭無奈,只得自殺了。
所以,按照《資治通鑒》的說法,確切地講不是“誅殺”,而是逼“自殺”。
為什么“殺舅”會成為漢文帝的黑點?
薄昭,是漢文帝母親唯一的親弟弟,甚至可以說在代國的時候,薄姬、薄昭、劉恒(漢文帝)三個人是相依為命的。薄姬當了太后以后,對這個弟弟的感情也是可想而知的,漢文帝也沒有虧待薄昭,封了他軹侯,并且掛車騎將軍頭銜。
但是在《史記》《漢書》中卻并未提及他因何而死,再加上《資治通鑒》又寫得薄昭被逼而死。而漢文帝在史書中的形象又一向非常完美,很多應該寫出的內容都被隱去了,比如代王后是何人?代王后四男因何而死?等等,當然也包括薄昭之死。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隱去的東西不斷得到關注,并被寫出不少的野史,反而成為了漢文帝的黑點,被不斷放大。
漢文帝是“仁君”么?
毫無疑問,漢文帝是個“仁君”,評判他是不是仁君,更主要的不是看他如何對他的舅舅,而應該是他如何對待百姓。在漢初那個資源還很匱乏的年代,他堅持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不輕易發動戰爭,這就是對百姓最友好的事。再加上他廢除了肉刑、連坐等刑罰,也是為了將百姓的苦進一步減輕。
而且,在漢文帝執政時期,量刑也是非常輕的,少的時候一年全國也不過四百起獄事。
但是,就算是這么少的獄事,薄昭還是必須要死,這跟當時的政治環境是息息相關的。
呂氏因何而倒臺?并不是他們有不臣之心,而是因為他們擁有了過多的權力,已經大到影響劉氏的統治。而他們作為外戚的身份也讓后來的漢朝君臣非常畏懼,所以,在呂氏倒臺,選擇新君主的時候,他們選擇了外戚勢力更弱的劉恒,而不是外戚勢力強大的劉襄。
正因為有呂氏的前車之鑒,所以對于漢文帝的統治,其外戚勢力的強弱也一直是群臣所關注的。漢文帝竇皇后的兄弟竇長君、竇少君雖然也都來到了京城長安,但是漢文帝卻一直并未起用他們,也是出于這個考慮。所以,薄昭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來看,何況他犯的是“殺漢使”這樣的罪,無論對于漢文帝,還是他的姐姐薄太后,都是很難不做事的。
因此,為了維護他們的統治,漢文帝、薄太后也只能依法辦事了。
[img]薄昭究竟犯了什么錯?為何他會被漢文帝所殺?漢文帝劉恒是劉邦四子,其母為薄夫人。呂太后去世后,陳平、周勃等人舉鏟除諸呂。當時時為代王的劉恒雖然在鏟除諸呂時沒有出什么力。但他卻是當時劉邦在世兒子中最年長的,同時他的母親薄夫人性格溫和,而且薄夫人只有一個弟弟薄昭,將來不會出現像呂雉那樣專權,和外戚專權的局面。
經過陳平、周勃等老臣的考慮,最終決定迎立代王劉恒為帝。
劉恒繼位后,是為漢文帝。漢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廢除肉刑、推行樸素。他對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亂的態度,使得大漢天下太平、國力提高。
同時漢文帝還以孝治天下,是極具孝心的一個皇帝,《二十四孝》中的親嘗湯藥說的就是漢文帝。
然而漢文帝雖然推行孝治,但是他后來還是逼著他親舅舅薄昭自殺,這是為什么呢?到底是發生了什么事?
薄昭是漢文帝的親舅舅,在劉恒為代王時,薄昭是對劉恒起到很大作用和幫助的,后來劉恒登基為帝,封薄昭為軹侯。
薄昭一則對劉恒有功,二則是薄太后的親弟弟,本來薄太厚的娘家人就不多,劉恒自然對他這個舅舅不錯。然而薄昭卻仗著自己和太后、皇帝的關系,后來變成一個飛揚跋扈、驕縱不法的人,這也為他后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有一年,漢文帝推行新政,并派大臣去鐘毓去太原巡撫平叛。這太原本是薄昭的封地,而薄昭的家人薄貴卻仗著薄太后和薄昭的關系,在那里做了很多壞事,惹得民怨沸騰。
于是鐘毓就殺了薄昭,鐘毓這個舉動觸怒了薄昭,結果薄昭就擅殺朝廷大臣,把鐘毓殺了。
薄昭擅長朝廷官員這還了得,簡直是無法無天,漢文帝就決定處死薄昭,但卻遭到大臣和太后的阻攔。
大臣們勸說不要處死薄昭,是因為他是薄太后的親弟弟,至于薄太后當然不希望處死薄昭。薄太后歷數薄昭的功績,責怪漢文帝無情殺舅舅。
漢文帝面對薄太后、大臣力保薄昭,他也進退兩難了。因為殺了是不孝于母,不殺是失信于天下。
于是漢文帝就讓張蒼和周興去薄昭家中設宴勸薄昭自盡。但薄昭不僅不從,還大罵漢文帝。薄太后知道此時后,就直接宣布赦免薄昭,然后她又去親自斥責漢文帝。
這時鐘毓的夫人得知太后赦免了薄昭,他悲傷絕望之下就自殺而亡,只留下一個年齡尚幼的孩子。
丞相張蒼就抱著鐘毓之幼子上殿申冤,同時周興也以辭官相諫,經過這一件事,終于決定了漢文帝殺薄昭之心。
漢文帝宣薄昭進宮,薄昭進宮時卻看見了漢文帝已經給他設好的靈位,正在祭拜。薄昭這時知道漢文帝是下了殺他的決心,最終薄昭無奈自殺。
對于漢文帝殺舅,是存在不同的評價看法,一則是漢文帝此舉沒錯,畢竟是薄昭有該殺的理由,根據律法又不得不殺,錯就錯在漢文帝沒有發現薄昭的弱點,還給他權利,才有這樣的悲劇。
還有一種說法是,薄太后只有這一個親弟弟,漢文帝執意要殺薄昭,有些不近人情。畢竟漢文帝是皇帝,他可以以九五之尊的身份赦免一個人,當然帶來的就是惹來非議,失信于天下。不過這樣的事在古代,一些皇帝對于殺伐決斷也只是一句話的事。
不過話說回來了,漢文帝不僅是以孝治天下,而且還是一位難得的賢君。若是對于那些殘暴之君來說,偏袒不殺是可以。但可惜的是漢文帝并非殘暴之君。皇權雖重,他卻不能失信于天下,為君者,家事再小也是大事。
薄昭是太后唯一的弟弟,又立下不少功勞,漢文帝為何逼舅舅自殺?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古代,如果家里有一人做了大官,或是有女子成了皇帝寵妃,那全家人都會跟著受惠。要是家中有人當了皇帝,那更是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了。只要能和皇帝攀一點親戚,都是有好處的。
薄昭是西漢文帝的親舅舅,也就是薄太后的親弟弟,這樣的身份,總比其他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要親近得多。所以他在當時,地位非常高。薄太后要照顧這個弟弟,漢文帝又要給母親面子,于是薄昭可謂是為所欲為。
然而尊貴如皇帝的親舅舅,最后也免不了,被他這個親外甥給逼死。那么漢文帝為何要逼舅舅自殺呢?薄昭是太后唯一的弟弟,又立下不少功勞,不管做了什么,總歸是罪不至死。
那么他都立了哪些功勞?
首先是諸呂之亂結束后,陳平、周勃等人商議,決定擁護代王劉恒登基。可劉恒與薄姬一向不受劉邦待見,呂后更是不瞧他們一眼,任其在代國自生自滅。劉恒怎么都想不到,眾人會來擁立自己,所以剛開始,他還以為這些人是來殺他的。
劉恒不敢貿然進京,便派自己的舅舅,也就是薄昭前去探查。薄昭見到周勃后,后者將事情解釋了一遍,隨后薄昭回去見劉恒,告訴他不用懷疑,此事當真,劉恒這才敢去長安。
看似一件很小的事,就是幫外甥跑個腿而已,可當時都不知道狀況,薄昭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去的。試想一下,要是周勃等人真是為了殺劉恒,那前去探口風的薄昭,必定首當其沖。因此薄昭這次是立下大功了。
其次劉恒去到長安以后,一切按期進行,等所有事情安排妥當后,才敢派人去代國接回母親。當然,這一重任又落到薄昭身上。雖說接回自己的姐姐,也是一件小事,可當時薄姬的身份已經變了,她是西漢的皇太后。
迎回薄姬一事,就由私事變為國家大事,薄昭安全將太后接回長安,怎能不說是立了功呢?不管大小,總歸要記他一功。
最后就是搭救周勃。西漢文帝四年,周勃被貶回到封地,他害怕有人會殺他,每次有人來訪,周勃總是披上甲衣相見。如此一來,就有人告發周勃圖謀不軌,于是漢文帝將他下獄。周勃在獄中想了很多辦法,都沒能令漢文帝心軟,最后只好花重金買通薄昭,讓他去找太后求情。
眾所周知,漢文帝是個孝子,《二十四孝》中的“親嘗湯藥”,說的就是漢文帝侍奉母親的故事。薄昭是太后的親弟弟,他的話太后自然很重視,便同意救出周勃。薄太后對兒子說:
“絳侯始誅諸呂,綰皇帝璽,將兵于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
就是說當初周勃率領軍隊的時候,想要謀反十分容易,可那時候他并未謀反,如今他只是一個小縣官,難道還想謀反嗎?漢文帝不敢反駁母親,便又看了一遍周勃的供詞,認為他確實受了冤枉,于是將他放了。
薄昭這三件功勞,一件為了皇帝,一件為了太后,一件為了國家重臣。有這些功勞傍身,就算薄昭做了些錯事,想必也能得到皇帝諒解,況且他還是漢文帝的舅舅。可漢文帝還是將舅舅逼死了,這是為何呢?薄昭究竟做了什么錯事?
身為皇帝的舅舅,又立下不少功勞,眾人對薄昭自然是奉承至上。有這么多人追捧他,時間一久,薄昭就有些認不清自己了。仗著和太后、皇帝的關系,還有眾人對他的吹捧,薄昭在朝中為所欲為,甚至直接干預朝政。
漢文帝念在這是他親舅舅,不忍心對他處以極刑,于是派人去找薄昭,希望他主動自盡。薄昭哪里舍得自殺,漢文帝便派大臣去舅舅府中哭喪,逼迫其自盡,最后薄昭自刎而死。
漢文帝為何執意殺死舅舅?
筆者認為漢文帝此舉,實則是在清算外戚勢力。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十分忌諱的,況且才發生不久的諸呂之亂,還深深印在漢文帝腦海中。有了這個前車之鑒,漢文帝更加害怕外戚干政。
薄昭仗著自己的身份,買通朝中不少大臣,還安插自己的親信。他的侄兒薄貴,在當地也是為非作歹,只是礙于薄太后的關系,沒人敢和薄家人作對。所以我才說漢文帝逼死舅舅,是為了防止外戚勢力擴大。
而在這些外戚中,又屬薄昭的影響力最大,只要將他解決了,其他人失去靠山,想要作亂也沒那么容易了。
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薄昭死的時候,薄太后還在世,她只有這么一個弟弟,怎么會忍心讓他死呢。既然如此,薄太后為何不向漢文帝求情?漢文帝一向孝順,只要母親一說,此事或許還有轉機。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薄太后以前在宮中,雖然不受寵,也沒人注意她,可她卻見證了宮中的變遷。呂后是如何一步步掌權的,劉邦其余妃子又是怎樣被害的,呂家又是怎樣禍亂朝綱的。
薄太后再怎么心疼弟弟,也不能以私忘公。漢文帝是個孝子,可他執意要殺舅舅,可見事情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如果薄太后再去求情,一來會加重外戚干政的嫌疑,二來只會令漢文帝更加為難。
況且漢文帝殺薄昭,早已不是因為他個人。當薄昭在京城為所欲為的時候,漢文帝也沒說要處置他,這時候薄太后就知道,這是兒子看在她的面子上。也就是說,薄昭自己再怎么胡鬧,漢文帝可以看在母親的面上,對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可如今已涉及到國家利益,這就不是薄昭一個人的事了,也不是舅舅和外甥之間的事了。薄太后是個明事理的人,此刻她是不會出面的。
筆者認為漢文帝錯就錯在,給了舅舅太多權力,以至于后來無法控制,不得不逼死舅舅,防止外戚篡權。魏文帝曾經說過:
“舅后之家,但當養育以恩而不當假借以權。”
就是說對待國舅這樣的外戚,就應該用恩澤養著他,而不該給他過高的權力。漢文帝就是沒處理好舅舅的位置,才引發逼死舅舅的事。
薄昭的歷史評價西漢時期的軹侯薄昭,是薄姓真正登上歷史舞臺的第一人。盡管他的一生都處在其外甥漢文帝劉恒的陰影里,但在“包裝”漢文帝的同時,他自己也受到了后人的適當關注。
薄昭之顯達、死難均不見于《史記·孝文本紀》。薄昭為什么殺漢使者,漢文帝為什么要鼓勵舅父自殺,這些正史當中都沒有說明白。只是在后人的演義故事里越說越玄,以至于薄昭“依仗權勢、無惡不作”之類的話都出來了,確實過于想當然。一些所謂的歷史故事、歷史劇,更是越編越離譜。
事實是,在漢代,草菅人命的事情不勝枚舉,前者如呂后、蕭何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了大功臣韓信,呂后因吃醋把情敵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并毒死了戚夫人所生的皇子劉如意。后者如漢武帝時代,飛將軍李廣為了一句過頭話,找茬殺死了曾經冒犯他的霸陵衛。 李廣出兵匈奴無功而返,畏罪自殺之后,他的兒子李敢懷恨報復,擊傷了大將軍衛青。為給舅舅報仇,衛青的外甥驃騎將軍霍去病又在圍獵時公然射殺了李敢。這些死傷事件都沒有人去認真追究。而即便是在文帝朝,也發生了皇太子劉啟(后來的漢景帝)因為口角,用棋盤砸死吳王太子劉賢的惡性事件。當然這事也不了了之了。既然這樣,皇帝的親娘舅薄昭殺死一位“漢使者”就真的無法擺平了嗎?而且照《資治通鑒》的說法,薄昭根本不想死,當時他姐姐薄太后還在世,說句話為弟弟求情還是應該管用的。
漢文帝對薄昭的處理引起了后世的爭論。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鑒》的時候,就引用了李德裕的說法。李認為漢文帝的這個做法不近人情,因為漢文帝的母親只有這么一個親弟弟。但司馬光認為“善持法者,親疏如一”,漢文帝按照法律進行處理并沒有錯,錯就錯在沒有及時發現薄昭的弱點并派賢良幫助,還讓他帶兵,最后才釀出這樣的悲劇。
魏文帝說:“對待國舅,只應當用恩澤贍養而不應當把權力交付給他,他犯了法以后,根據法律又不得不處罰他。”譏諷漢文帝開始不防備薄昭,魏文帝的話說得很對。然而要取樂母親,一開始就要謹慎安排薄昭的位置。
薄昭薄姬怎么相認的可能是在一同進宮的路上吧
薄昭是西漢初期有名的外戚大臣,他跟薄姬一母同胞,是薄姬唯一的親弟弟。薄姬被迫進入皇宮時,薄昭也跟著進宮,在劉邦身邊小心侍奉。那時候,薄昭名義上是國舅爺,可他在朝中并沒有什么地位。薄姬剛生下漢文帝劉恒時,薄昭也沒有得到朝廷重用。
從龍有功的薄昭之后經歷了什么,為什么薄氏銷聲匿跡了?漢武帝是西漢的第七個皇帝,然而他卻并非其父漢景帝的嫡長子。事實上,景帝一共生了十四個兒子,但是正室皇后薄皇后卻沒有誕下一子半嗣,無法令傳統的嫡長子繼承制度延續下去。這種局面也導致了薄皇后從此之后不再受寵,王美人趁機上位,為后來劉徹繼位埋下了伏筆。
上圖——漢文帝像
薄氏其實并不是小家族,當年代王劉恒能夠繼任帝位,薄氏當家人薄昭功不可沒,他親自赴險,入長安為外甥探路,堪稱從龍有功的前三人。可惜的是,文帝正式登基后,和功臣集團進行了妥協,沒有給予薄昭實權,后來又取消了薄昭的爵位,最終導致了薄氏一族走向衰敗,無人為薄皇后撐腰。
一、薄昭隨劉恒入代并成為其心腹
諸呂之亂后,功臣集團一致推舉代王劉恒繼任帝位。消息傳到代地后,劉恒并沒有陷入狂喜,而是冷靜地分析事情的可行性,經過和心腹的一致商議后,舅舅薄昭被派去長安打探消息。后來,正是因為薄昭傳回來了正面消息,劉恒才敢前去長安繼位。
呂后不殺劉恒讓人意外
當年呂后直接將劉恒趕出長安,去往苦寒之地,如果匈奴作亂,他們可能直接威脅到劉恒的生命,或者讓他背負抵抗不力的罪名,到那時他就只能任由呂后處置。要知道呂后在趙地干掉了劉如意、劉友、劉恢三個高祖子嗣,而代地和趙地沒什么實質區別,反而面對匈奴更大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長安勢力自然不愿意跟隨劉恒,代地勢力也不愿意跟著這種"短命主子"混。再者雖然劉桓具備一定的法理基礎,但是影響不大,初期也沒有賢良的名聲,這都對組建自己的勢力造成了阻礙,所以他的初始心腹極其有限。
上圖——代王劉恒影視形象
不過薄昭卻不同,之前的薄氏只是一個普通的家族,所以薄昭基本將身家性命托付給外甥,血緣和共同利益維護的關系紐帶,令薄昭成為了劉恒初期的第一心腹:
得出,從子之代,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從如代。
劉恒去代,實際上是一種十分可悲的結果,作為唯二沒有直接被呂后除掉的高祖子嗣,這足以證明母親和自己本身是多么不得勢(另一子是劉長,他由呂后撫養),這也從側面凸顯了薄昭的重要程度。
二、文帝時期薄昭的車騎將軍只是虛名
文帝繼位后,任命薄昭為車騎將軍,接手了長安城內的兵權,從表面上看,薄昭是武將中的第一人,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車騎將軍正式成為正式職位,大約是在文帝繼位后,可以算是文帝為舅舅量身打造的職位:
車騎將軍,漢文帝元年,始用薄昭為車騎將軍。
上圖——車騎將軍管理全國的騎兵和戰車
按照當時的編制,車騎將軍算得上是第二位的將官,排在第一的是大將軍。
上一個大將軍還是兵仙韓信,如果高祖不干涉,他在軍中的權力至高無上,這點從漢軍出蜀就能看出,然而韓信死后,由于天下幾乎沒有戰事,便沒有選出下一任大將軍,全國的兵權歸入了太尉(文職)的管理下。
因此文帝時雖然沒有大將軍,但是周勃在軍中的影響力要遠遠大于薄昭,對于車騎將軍薄昭來說,他最大的權力是掌管京師兵衛,起到保護保護文帝安全的作用。
長安城內的兵權之所以會從周勃手中被劃歸到薄昭手中,其實是功臣集團主動和文帝示好的表現,用來證明自己對新帝的忠誠,換句話說,京城兵權其實是周勃給與文帝而非薄昭的,文帝只是用自己能信賴的人占了這個位置,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作用。
所以在內無動蕩外無戰事的和平局面下,薄昭既不能通過作戰積累軍功,又無法通過平息叛亂獲得信任,其車騎將軍之職位有名無實。
三、薄昭意外犯法,使得爵位無法傳給后人。
文帝執政十年時,薄昭已經陪伴了他十年,可惜的是薄氏此時根本沒有壯大,而后來娶了薄皇后的劉啟,現在還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再加上功臣集團嚴防死守外戚干政,這讓薄氏連政治聯姻都難以進行。
上圖——薄昭影視形象
也就是在這年,郁悶的薄昭犯下了重大過失,殺害了漢朝派來的朝廷使者。這一舉動刺激到了功臣集團緊繃的敏感神經,他們紛紛要求文帝治罪薄昭。
起初,文帝對這個要求持否定態度,然而卻令外戚亂政的陰謀論再次抬頭,逼迫自己做了最終決定,為了保障朝堂秩序而逼死了薄昭:
文帝惜國之法,令朝臣喪服就宅,哭而殺之,良史不以為失。
薄昭死后,帶來了兩個巨大影響。
首先,世人皆知薄昭的車騎將軍是虛名,所以他難以憑借身份在軍中拉攏親自己的勢力,傳統宿老更是不肯和他走得更近。
其次,薄昭是因犯罪被殺,這種情況使得他的軹侯爵位被取消,后人無法繼承,薄氏一族徹底地被踢出長安的高層圈子,并永遠關閉了上升通道。
從此之后,薄氏基本日暮西山,再無翻身的可能,即使文帝后來重感情讓薄氏之女嫁給劉啟,卻也無濟于事了。
上圖——周勃影視形象
四、結語
薄氏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在文帝繼位后,憑借娘舅的身份為宗族爭取充分的利益,這和文帝之母薄妃清心寡欲、淡泊無為的性格也有一定的關系。更重要的是,薄昭似乎沒有認識到自身所在的尷尬位置,尤其是在上一輪外戚干政剛剛結束的背景下,他的身份顯得更加敏感。
除了缺乏危機意識外,薄氏還存在另外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族內沒有優秀的人才補上了,畢竟出身平民的薄氏對朝堂上復雜的權力斗爭還是不夠了解,比如當周勃遭到了文帝的猜忌時,薄昭便因為收取了周勃的賄賂而通過薄太后向文帝求情,而這件事居然沒有人反對,充分說明了在薄氏人眼中短期的財富要遠遠勝過為未來布局,這使得他們喪失了狠狠打擊功臣集團的最佳機會。
因此在后來薄昭犯法時,功臣集團們由于之前見識到他在薄太后面前的影響力,于是團結一致,意欲除之而后快,使得文帝頂著巨大的感情壓力也要處決薄昭。不難看出,正是薄昭的短視,為自己和宗族埋下了隱患。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薄昭(薄昭的生平)”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薄昭(薄昭的生平)
本文地址:
/qiwenyishi/4238.html
標簽: 薄昭(薄昭的生平)
- 上一篇:
- 下一篇: 牡丹香煙333價格(牡丹香煙333價格多少)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2013年運勢(1988年屬龍2013年 指電腦處理器(也指pua) 為啥李云龍看到穿皮鞋的日軍就會下令撤退( 冷暖自知是什么意思(如新冷水冷暖自知是什 天堂名字(天堂名字大全) 簡短洋氣的英文名女(女孩的英文名簡單好聽 中國最漂亮包包(國內好看的包包品牌) 古代的報社叫什么名字 世界上最神奇的墻縫(世界上最神奇的墻縫是 中國最漂亮冰雕圖片(最美冰掛圖片) 爭訟(爭訟領域斡旋靜穆造句) 中國最便宜的教科書(中國最便宜的學校) 霍仙姑跪張起靈的三個原因 世界上最真品的青銅的簡單介紹 qq昵稱大全(情侶昵稱大全) 僵尸蠕蟲(僵尸蠕蟲會吃人嗎) 911事件死了多少人 沃拉娜特旺薩莞(沃拉娜特旺薩莞的婚禮視頻 2021年國慶期間機票便宜還是貴?國慶特 網絡女名字(名字好聽的網名) 中國最權威的腎病醫生(國內知名的腎病專家 好聽的qq群名字(有創意的群聊名字) 何炅的身高(何炅的身高具體是多少) 喬峰自盡的雁門關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