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建德簡介(竇建德父親)
xj
2023-08-29
1、這首歌唱的是隋煬帝楊廣。
2、人物簡介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今陜西華陰)人,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興,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開通永濟渠、通濟渠,加修邗溝、江南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開創科舉制度,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因為濫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縊殺。唐朝謚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謚閔皇帝,其孫楊侗謚為世祖明皇帝。《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
3、人物成就
①修建大運河。
②實施政治改革。
③營建東都洛陽。
④開發暢通絲綢之路。
⑤創立朝貢體系。
⑥開創科舉重視教育。
竇建德是一個怎樣的人?竇建德生平簡介竇建德是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據說竇建德是東漢名臣竇融的后代。竇建德在河北、山東等地起義后,和隋唐軍隊之間的戰爭長達12年之久。不過隋煬帝的暴政能被推翻,竇建德也是功不可沒。他雖然帶領義軍獲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因為缺乏遠見,還是犯下一些錯誤,導致最后戰敗而亡。很多人還不太了解竇建德的為人,下面就為大家做個簡答的介紹,感興趣的話就來看看吧。
竇建德,出身扶風竇氏,世代務農,崇尚豪俠,為鄉里敬重。大業七年,隋煬帝募兵高句麗之時,擔任二百人長,目睹兵民困苦,遂抗拒東征。帶領孫安祖進入高雞泊,舉兵反叛,全家坐罪遇害。率部歸順高士達起義軍,先后擊敗魏刀兒、宇文化及、孟海公等,稱雄于河北一帶。
最終,到了武德四年(621年),為了拯救鄭王王世充,帶兵攻打虎牢關,為秦王李世民所敗和俘虜,押解長安處死。
每當歷史愛好者讀起關于竇建德的故事,總會覺得扼腕嘆息。竇建德不同于一般的草莽流寇,這個家伙身上,雖然有桀驁不馴的氣質,但是,他待人寬厚、親政愛民、信守承諾。更為難得的是,在那個封建迷信成風的年代,竇建德是為數不多的“唯物主義者”。
竇建德遭人詬病的缺點很少,以至于他的生死大敵,一個唐朝的小官殷侔,竟不顧忌諱替他樹立了一塊紀念碑,還親筆寫下一篇慷慨激昂的碑文:
“感豪杰之興奮,吊經營之勿終,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隕。”這篇碑文末尾的四句話,堪稱竇建德生平的真實寫照,一個有希望建立王圖霸業的梟雄,竟因為莫名其妙的“天命”,中道崩殂,著實令人惋惜。正因這篇碑文,后人才格外感慨竇建德的失敗。
為了一個無德行無能力,且背信棄義的小人王世充,竇建德竟率十萬主力前往虎牢關,與如日中天的秦王李世民殊死決戰。結果,這場惡戰成就了李世民的偉業,竇建德本人則被押送到長安砍了腦袋。
十一年辛苦經營的基業,就這樣為了一個人品敗壞的小人付諸東流,這場仗打得真是要多窩囊有多窩囊。后人在總結這場虎牢關大戰之時,都覺得竇大王犯下兩個原則性錯誤:
首先,竇建德不該挑起這場戰爭,王世充這個家伙本就是個喪盡天良的王八蛋,根本不值得竇建德賭上身家性命相救。李世民兵強馬壯,正值事業巔峰,竇建德若顧全大局,根本不應該拭其纓鋒;
其次,就算竇建德有一萬個理由出兵,也不應該直取虎牢關,與李世民的主力硬碰硬。若竇建德采納國子祭酒凌敬的計策,轉道進攻太原,搞一出“圍魏救趙”,沒準能解王世充之圍,至少,不會讓自己身陷囫圇。
實際上,后人對竇建德仍存在曲解。
其實,竇建德有不得不救王世充的理由,而且,進攻虎牢關也是無奈之舉。竇建德被俘后,李世民責備道:“我征王世充,關你何事,你越界而來,冒犯我軍士的鋒銳!”建德說:“今日,若我不自己來,日后,恐怕有勞你遠取。”
所以說,以上兩點對竇建德原則性錯誤的總結純屬謬論。
曾有人抱怨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支援那些拉丁美洲的獨裁國家,甚至,說這些國家不值得援助,但是,艾森豪威爾卻依舊慷慨大方地幫助了這些國家。其實,國際政治無外乎就是這么回事兒,不論古今中外,類似的情況大同小異。
王世充雖然是個喪盡天良的王八蛋,但是,他卻是個有實力的家伙,他的兵力可以牽制唐軍的主力,消除竇建德的后顧之憂。若王世充與唐軍僵持不下,竇建德就能獲得喘息之機,積蓄力量。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竇建德才不得不容忍王世充這個小人盤踞在自己的大后方,這樣竇大王才能專心對付大唐在山東的守軍,并借機奪取大半個中原。
試想,當時若王世充被唐軍干掉,那么,竇建德轄區北方就會面臨羅藝。要知道羅藝可是與大唐穿一條褲子的軍閥,過早地與羅藝交手,對竇建德來說沒有一丁點好處,反而弊病無窮。李世民雖兵強馬壯,但在討伐王世充時還是費了一番手腳的,若竇建德不趁著這個機會與王世充聯手攻打李世民,等李世民解決了王世充后積蓄實力,屆時等待竇建德的下場豈不是更慘?
至于凌敬的計策更是荒謬,太原是李淵父子的“龍興之地”,是大唐王朝的“革命根據地”。竇建德若想從河北直取太原,起碼要率軍翻越一座太行山。且不說這段路有多艱難,若唐軍及時兩面夾擊將竇建德堵在太行山上,恐怕竇建德也會回天乏術。更何況,此時的李淵父子已穩居長安,太原的戰略地位已不重要,至少不會逼得唐軍“救魏”。
后來,一個叫劉武周的軍閥占領了太原,李氏父子不還是安之若素?
按說,竇建德進攻李世民時,雙方的兵力應該差不多,雖然,《新唐書》中著力渲染這場戰爭李世民以少打多,但畢竟這是唐人的史書,所以,真實性有待考量。
從兩軍的表現來看,決戰之際雙方是勢均力敵的,不過,竇建德此時剛剛擊敗了孟海公,又因長途跋涉全軍人困馬乏,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就地扎營疏通糧道,與李世民打持久戰。如此布局,唐軍若撤退,竇建德即可順理成章地蠶食王世充的地盤,若唐軍不撤,戰局亦對竇建德有利。可惜的是,竇建德帶著疲憊不堪的將士們羊入虎口,遭到李世民的偷襲,最終功敗垂成。
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是以后人眼光說出的話。但是,對于戰場上的當事人來說,也許一個小小的失敗就會讓自己掉了腦袋,關于自己的歷史亦戛然而止,再也沒有復盤的機會。
云臺二十八功臣簡介云臺二十八功臣 東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漢明帝劉莊在南宮云臺閣命人畫了28將的像。稱為云臺二十八將。這二十八人是漢光武帝在建立東漢的過程中,最具戰功的將領
太傅高密侯鄧禹
中山太守全椒侯馬成
大司馬廣平侯吳漢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
左將軍膠東侯賈復
瑯邪太守祝阿侯陳俊
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
驃騎大將軍參蘧侯杜茂
執金吾雍奴侯寇恂
積弩將軍昆陽侯傅俊
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
左曹合肥侯堅鐔
征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
上谷太守淮陽侯王霸
建義大將軍鬲侯朱佑
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
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
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
驃騎大將軍櫟陽侯景丹
右將軍槐里侯萬修
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蓋延
太常靈壽侯邳彤
衛尉安成侯銚期
驍騎將軍昌成侯劉植
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
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宮
捕虜將軍楊虛侯馬武
驃騎將軍慎侯劉隆
另:
太傅高密侯 鄧禹 角木蛟
太司馬廣平侯 吳漢 元金龍
左將軍膠東侯 賈復 氐土貉
建威大將軍好畤侯 耿弇 房日兔
執金吾雍奴侯 冠恂 心月狐
征南大將軍舞陽侯 岑彭 尾火虎
征西大將軍夏陽侯 馮異 箕水豹
建義大將軍融侯 朱祜 斗木獬
征虜將軍穎陽侯 祭遵 斗金牛
驃騎大將軍櫟陽侯 景丹 女士蝠
虎牙大將軍安平侯 蓋延 虛日鼠
衛尉安成侯 姚期 井木犴
東郡太守樂光侯 耿純 室火豬
捕虜將軍楊虛侯 馬武 奎木狼
中山太守全椒侯 馬成 胃土
河南尹阜成侯 王梁 昂日雞
瑯邪太守祝阿侯 陳俊 畢日鳥
驃騎大將軍參蘧侯 杜茂 參水猿
積弩將軍昆陽侯 傅俊 嘴火猴
左曹合肥侯 堅鐔 危月燕
上谷太守淮陽侯 王霸 鬼金羊
信都太守阿陵侯 任光 柳土獐
豫章太守中水侯 李忠 星日馬
右將軍槐里侯 萬修 獐月鹿
太守靈壽侯 邳彤 翼火蛇
驍騎將軍昌成侯 劉植 軫木蚓
城門梭尉郎陵侯 臧宮 壁水
驃騎將軍慎侯 劉隆 麥金狗
云臺列將32人,前28人為開過功臣,上應28宿,就是云臺28將。另外伏波將軍馬援有大功,但因為女兒為明帝皇后,明帝避嫌未將其列入。云臺28將里只要和皇室有親戚關系的都沒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來歙功勞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
凌煙閣上二十四功臣 這二十四人的姓名與事跡如下: 趙公長孫無忌第一。李世民長孫皇后之兄,自幼與李世民友善,李淵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尤其在玄武門之變中起主謀作用。終身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后,受遺命輔佐唐高宗。因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而失寵,后來被誣陷謀反,自殺。 趙郡王李孝恭第二。其父為李淵堂弟,李淵起兵后,他負責經略巴蜀。得李靖之助,滅蕭銑、輔公佑,長江以南均受其統領,戰功幾可與李世民分庭抗禮。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權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娛。貞觀十四年,暴病身亡。 萊公杜如晦第三。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淵攻克長安時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齡推薦而受李世民重用,為十八學士之首。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主謀。貞觀年間與房玄齡共掌朝政,但于貞觀四年病故,年僅四十六歲。其死深為李世民痛惜,死后極盡哀榮。 鄭公魏征第四。原為李密謀士,后隨李密降唐,為唐朝招降李世績。竇建德進攻河北時被俘,竇滅亡后重回唐朝,隸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門之變后,歸順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無不言,以進諫著稱。終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說貞觀之前輔佐之功以房玄齡第一,貞觀之后以魏征第一。貞觀十六年病故。 梁公房玄齡第五。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謀略。李淵起兵后派李世民進攻渭北,受溫彥博推薦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主謀。李世民登基后論功行賞,被比為漢之蕭何。貞觀年間負責行政,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麗時被委以留守重任。貞觀二十三年病故。 申公高士廉第六。李世民長孫后、長孫無忌的親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實際由高士廉撫養。高對李世民極為器重,以至主動將長孫后許配給李世民。因得罪楊廣,被發配嶺南,隨后中原大亂,被隔絕在外,直到李靖滅蕭銑南巡時才得以回歸。其人善行政、文學,為李世民心腹,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 鄂公尉遲敬德第七。原為劉武周部將,劉武周滅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眾將信任,幾乎被處死,但李世民堅持起用他。唐鄭決戰時有單騎救主之功,得以穩固地位,此后以勇將身份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角色,親手殺死齊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淵下旨立李世民為太子,擁立之功第一。突厥傾國進犯時以騎兵迎擊取勝,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礎。天下安定后無用武之地,晚年閉門不出,最終得享天年。 衛公李靖第八。是“使功不如使過”的典型,曾試圖揭發李淵謀反,因此幾乎被李淵處死,幸而為李世民所救。后來戴罪立功,協助李孝恭經營巴蜀、滅蕭銑、輔公佑,被李淵評價為“蕭、輔之膏肓”。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負責抵御突厥,成功地消滅突厥政權,戰功無人可及。后來又掛帥出征,消滅吐谷渾勢力。因軍事能力過高遭人疑忌,屢次被誣告謀反,為免嫌疑,主動退休閉門不出,直到老死。 宋公蕭禹第九。隋煬帝蕭后之弟,以外戚為隋煬帝重臣。因反對出征高麗,被貶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舉進攻,奮力抵御。李淵起兵后,歸附唐朝,善行政,終生為李淵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與房玄齡、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從不“改過自新”。后來李世民評價其為“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褒公段志玄第十。李淵在太原時的舊部,首義功臣。參加李唐歷次重要戰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爭時,拒絕建成、元吉的拉攏,忠于李世民,并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其人治軍嚴謹,李世民評價為“周亞夫無以加焉”。貞觀十六年病故。 夔公劉弘基第十一。游俠,隋煬帝征高麗時,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太原起兵時,與長孫順德一同負責招募勇士,有大功。進攻長安途中于霍邑之戰陣斬隋主將宋老生,攻克長安后被評為戰功第一。進攻薛舉時在淺水原大敗,力盡被擒,李世民滅薛氏后獲救。又在劉武周進攻太原時戰敗被俘,僥幸自己逃回,隨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殲滅宋金剛。因唐朝與突厥關系惡化,常年駐守北邊抵御突厥。貞觀年間曾隨李世民征高麗。唐高宗時病故。 蔣公屈突通第十二。原為隋朝大將,歷仕楊堅、楊廣,戰功赫赫。楊廣南巡江都,委以鎮守都城長安的重任。李淵起兵后進攻長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戰,力盡后自殺未遂,最終投降李淵,被封為兵部尚書。后參與唐朝歷次重大軍事行動,尤其滅王世充被評為戰功第一。后被委派鎮守洛陽,于貞觀元年病故。 鄖公殷開山第十三。李淵舊部,太原起兵時投奔李淵,參與進攻長安。進攻薛舉時,在淺水原大敗,與劉文靜一同被追究責任,貶為庶民。后隨李世民滅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在進攻劉黑達時,得病身亡,是凌煙閣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個。 譙公柴紹第十四。李淵之婿,娶平陽公主。李淵起兵時身在長安,僥幸逃脫追捕前往太原。參與攻克長安、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重要戰役。貞觀年間作為主將消滅最后一位反王梁師都。貞觀十二年病故。 邳公長孫順德第十五。李世民長孫后之叔,外戚。隋煬帝出兵高麗時,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與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時,與劉弘基一同負責招募勇士,有大功。進攻長安時任先鋒,擒隋主將屈突通。此后功勞不顯。玄武門之變充當打手角色。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彈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貶官而已,病故。 鄖公張亮第十六。原為李密部下,隸屬李世績,隨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齡、李世績推薦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爭時,派其到洛陽招募私黨,被元吉告發而下獄,張拒不招供掩護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貞觀年間,因善于行政而頗得信任,又揭發侯君集謀反、隨征高麗而立功。但其后因好巫術而逐漸名聲敗壞,貞觀二十年被告謀反,受誅。 陳公侯君集第十七。李世民心腹,常年擔任其幕僚。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人。貞觀年間,擔任李靖副將擊敗吐谷渾,又任主將擊滅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戰利品而被?潰??嘶澈拊諦摹@釷爛裰鈄誘?碧?擁畝氛?校?欄教?永畛星??寄鄙崩釷爛裼盜⒊星??灤罕簧薄? 郯公張公謹第十八。原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薦進入李世民幕府。因參與玄武門之變的謀劃而得到賞識,又在事變時充當主要打手,功勞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為李靖副將抵御突厥,協助李靖滅亡突厥。次年病故,僅三十九歲。 盧公程知節第十九。本名程咬金,原為瓦崗軍勇將,李密失敗后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秦叔寶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時出征賀魯,屠殺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永興公虞世南第二十。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學著稱。宇文化及江都兵變后被裹脅北返,宇文被滅后歸竇建德,竇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盡心輔佐李世民,被評價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貞觀十二年病故。 渝公劉政會第二十一。李淵任太原留守時的老部下,隨李淵起兵,首義功臣。此后負責留守太原,劉武周進攻時被俘。忠心不屈,還找機會打探劉武周軍情秘報李淵。劉武周滅亡后獲救。曾擔任刑部尚書,貞觀九年病故。 莒公唐儉第二十二。唐家與李家均為北齊大臣,有世交之誼,唐儉亦與李淵為友。參與李淵太原起兵的策劃,為首義功臣。最大功勞是揭發獨孤懷恩謀反,被特賜免死罪一次。貞觀初年負責與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謀害”,竟奇跡般逃生。后來任民部尚書,因怠于政事貶官。唐高宗年間病故。 英公李世績第二十三。原為瓦崗軍大將,少年從翟讓起兵,翟死后跟隨李密。李密降唐后成為獨立勢力,但仍堅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淵稱為“純臣”。遭竇建德進攻后,因父親被竇擒為人質不得已投降。密謀暗殺竇重歸唐朝,但未能成功,僥幸逃走。隨李世民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達,又擔任主將滅徐圓朗,隨李孝恭滅輔公佑。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與李靖一起滅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負責唐朝北邊防御,多次擊敗薛延陀勢力,又隨李世民進攻高麗。李世民死后輔佐唐高宗,被委以軍事,擔任主將再次出征高麗,終于將高麗滅亡。唐高宗重畫其形象于凌煙閣。滅高麗后次年病勢。 胡公秦叔寶第二十四。本為張須陀部下勇將,張死后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為瓦崗軍大將。在李密與宇文化及童山之戰中立下大功。李密失敗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程知節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每戰必沖鋒在先。玄武門之變的主要打手。后因歷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貞觀十二年病故
竇建德與李世民關系是什么?敵對關系。
如果說竇建德跟李世民有什么關系的話,那只能是仇敵關系,因為竇建德正是在虎牢關被李世民俘虜的,后來被押解到長安,也是死在李世民的手下,所以后人才杜撰了一個竇建德女兒竇紅線為父報仇的故事,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僅限于此了。
人物簡介
竇建德一生出身草莽,他作戰英勇,性情溫厚,比很多農民起義的首領都要強很多,在隋末起義的大潮中,竇建德是其中重要的一支,他為推翻隋末暴政做出了很大貢獻。
不過由于竇建德的階級的局限性,他縱有豪情萬丈,赤膽忠肝,但是也缺乏政治遠見,沒有心機,沒有謀略,在社會動蕩時,他可以憑軍事獲勝,一旦社會安定下來,他缺乏政治斗爭經驗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
當時李淵父子已經統一了北方,做了皇帝,只有竇建德和王世充的軍隊在抵抗,竇建德看不到形勢的變化,竟然率領十萬大軍日夜兼程趕去援助李世民的死對頭王世充,就因為王世充對他許以中金,見得就經不住誘惑了,不料在虎牢關中了李世民的埋伏,被李世民俘虜。
[img]竇建德簡介竇建德(573年-621年8月3日),長樂王(617—618年)、夏王(618—621年)。
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世代務農,曾任里長。大業七(611)年,隋征召民眾遠征高句麗,被選為二百人長。后因助孫安祖起義導致家人被隋殺,遂投高士達反隋,任軍司馬。高戰死后繼之。大業十三年在樂壽(今河北滄州獻縣)稱長樂王,大敗隋薛世雄軍。次年改稱夏王,改元五鳳。619年滅許(宇文化及)。同年遷都洺州(今河北永年縣東南)。虎踞河北。621年救鄭(王世充)時在虎牢關被唐李世明軍擊敗被俘,押至長安(今西安)被處決。
竇建德簡介 揭秘竇建德傳奇一生說到竇建德其實有不少人不太知道這個人,話說這個人也不是很簡單的一個人的,他其實可以和劉邦想必的,也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但是這個人的結局卻不怎么好,所以他的一生還是很有意思的,那么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樣的一生呢?下面就是跟隨我一起來揭秘分析看看吧,感興趣的網友可別錯過了!
竇建德(573年----621年8月2日),漢族,隋朝貝州漳南(今山東武城漳南鎮)人。世代務農,曾任里長,尚豪俠,為鄉里敬重。時煬帝募兵伐遼東,建德在軍中任二百人長。目睹兵民困苦,義憤不平,遂抗拒東征,并助同縣人孫安祖率數百人入漳南東境高雞泊,舉兵抗隋。及后竇建德家人被隋軍殺害,建德乃率部眾二百人投清河人高士達的起事軍隊。后稱雄河北,建立夏國,621年五月為救王世充,在虎牢關一役被李世民擊敗并被俘,同年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被唐高祖處死于長安。
歷代農民起義,常見各路英雄顯神通,但真正能最后笑納天下的起義領袖,幾千年中國古代史數下來,滿打滿算只有劉邦和朱元璋。這二位一個漢高祖,一個明太祖,全是白手起家打天下,以弱勝強締造王朝江山。令后世代代草根奮斗者們心馳神往,儼然高山仰止般的存在。
其實還有一位農民起義領袖,原本也可以成為與劉邦朱元璋比肩的“高山”:同是出身草根,卻心懷雄才大略,在天下大亂的年代里異軍突起,霸氣成為群雄逐鹿中的最強力量,甚至在野史評書里,更被演繹成神一般存在的英雄。卻在即將天下在手的前夜,離奇摔了大跟頭,一生江山霸業,竟就一下摔得粉碎,白白給另一個偉大王朝,做了雄厚的嫁妝。這樣一位令人連驚嘆帶惋惜的英雄,正是隋末農民起義領袖,大夏國王竇建德!
一:就為造反而生
竇建德,北齊武平四年(573)生人。照著明朝一位小說家的調侃說,這位隋末一代梟雄,要單看早年身世,簡直就是為造反而生的。
自從青年時起,竇建德就是當地聞名的江湖大哥,習得一身文武本事,氣魄更是誰見誰服。在村里種地時,鄰居家辦喪事沒錢,在地里嘆了口氣,并不寬裕的竇建德二話不說,直接把自己家里的牛牽到鄰居家屋里:賣了換錢去!這就好比今天把自家愛車送人,十分的豪氣!
這等豪氣表現,放在竇建德的農民生涯里,只能說司空見慣。幾百年后施耐庵寫時候照單全收,全數安在了宋江身上。但即使對于此時的竇建德來說,所謂在江湖上呼風喚雨,也不過是個小目標。對此時這個正被隋煬帝糟的千瘡百孔的隋朝江山,他其實早有想法。正如早年的他對老友孫安祖的話說:丈夫不死,當立大功!
但和好些同樣“有想法”的梟雄不同,這時看似要啥沒啥的竇建德,一件事卻領先一步,照現在創業常說的話說,叫“做格局”。
怎么“做格局”?那時人氣爆滿的竇建德,既在隋軍里當過兵,也在鄉間做過里長,而一件人生大事,也已悄然布局:選定了當地地勢險要的高雞泊做根據地,多年來不停資助了多路盜匪跑去安身,提前發展好了人脈。但無奈竇建德樹大招風,很快就叫隋朝官府聽著了風聲,竟來了突然襲擊,把竇建德的家給抄掉。雖說竇建德跑的快,可全家老小都死于非命!
于是,是年三十八歲的竇建德,這下了無牽掛,終于把腳一跺,走進了高雞泊,這個自己早就做好的格局里,十年縱橫天下的傳奇,就此開始。
二:隋末最強創業奇跡
走上造反路的竇建德,接下來就應驗了一句話:給點陽光就燦爛!
他剛進高雞泊時,就帶著兩百多親兵,投到了只有一千來人的賊匪高士達麾下,卻是立刻咸魚翻身,先前苦心布下的格局,果然起了大用,沒多久就把隊伍擴充到上萬人。但就在這蒸蒸日上的時刻,隋朝名將楊義臣的大軍張牙舞爪殺來,先前撲騰得熱鬧的高雞泊,立刻慘遭暴風席卷,好幾支顯赫一時的造反團伙,幾下就被打的稀里嘩啦。連高士達也被楊義臣一頓暴打,戰場上悲慘陣亡,可憐竇建德帶著殘兵東躲西藏,眼看覆滅在即!
可就在這生死時刻,楊義臣的豬隊友們來幫忙了,早妒忌楊義臣功勞的隋朝重臣虞世基,趕緊給隋煬帝進讒言,害的正辛苦打拼的楊義臣,莫名其妙就給調離了前線。竇建德更是因禍得福,先前被楊義臣攆的沒處跑的各路匪軍,爭著過來投奔。手里的人馬就滾雪球壯大,軍隊竟然膨脹到十多萬。
乍一看去,這事好似一夜暴富。但事實上,對于竇建德來說,這才是考驗能力的艱巨時刻!
十幾萬兵馬,看似陣仗嚇人,可各個匪軍出身,一個人一個心思,稍有風吹草動,翻臉反水都是毫無壓力的事。聚在竇建德手里,何止是一盤散沙,簡直就是一團亂麻。類似的麻煩,竇建德的前輩漢高祖劉邦也遇到過,也就有了韓信那句吐槽:劉邦最多帶十萬人,帶多了肯定掉鏈子。
而放在竇建德這里,同一個能力,他卻遠遠超過劉邦,別管什么樣的烏合之眾,幾萬人還是幾十萬人,投到竇建德麾下,卻是清一色華麗轉身,變成紀律嚴明的鋼鐵戰士。怎么這么神?帶兵無師自通的竇建德,不但有嚴格的紀律,更有恩威并施的手段,自己以身作則,吃穿無比簡樸,哪怕對待普通士兵,態度也十分和氣。每次作戰所得,自己更基本不拿,全都分給將士。給他麾下做兵將,簡單接觸幾下,就常見被他感動的熱淚盈眶,從此誓死為他效力!
就這樣,紀律嚴明且情懷到位的竇建德,迅速打造起一支戰斗力強大的隊伍。事業也迅速做大做強,先是大業十三年(617)自封長樂王,六個月后更震驚天下:在河間戰役里巧妙設伏,重創隋朝薛世雄的三萬精銳,將隋王朝最后的本錢徹底打廢。照后世史家公認,這就是改變隋末歷史的一戰:隋朝回天乏力,李淵與王世充兩大勢力火速壯大,此后與竇建德三足鼎立。這個歷史分水嶺,竇建德親手打出來。
而與那些魚龍混雜的“群雄”不同,精于用兵的竇建德,攻心也從來不差,哪怕貴為一方英雄,吃穿依然似高雞泊時那樣簡樸,軍隊所過之處紀律嚴格,從不害民擾民。每攻下一處州縣,立刻勸課農桑,全力恢復生產。別家大軍掃過,常見餓殍遍野,卻是他吞疆并土后,總見百姓安居樂業,鄉間炊煙冉冉。
憑著這正確戰略,竇建德也朝著一統天下的目標高歌猛進,和最大的對手,盤踞關中的大唐王朝,也陸續交手幾回,把李績等后來吊打突厥的唐朝猛將,輕松就打的全軍覆沒。尤其是李績,被竇建德俘虜后,一度還做了竇建德麾下軍官,卻是瞅個機會又逃了出去。被放了鴿子的竇建德竟然都不怒:李績這是忠誠于他的主人,這是應該鼓勵的嘛,算了讓他走吧!
當然他也更相信,憑著手里歷經磨練的鐵血兵團,還有萬眾歸一的民心。區區唐朝豈在話下?
三:一念之差滿盤皆輸
自從618年建立大夏后,四年來竇建德一手四處擴張,一手安撫百姓發展生產,人氣實力年年高,終于到了620年,迎來了爭霸天下的關鍵一戰:虎牢之戰!
當時作為竇建德主要對手的大唐王朝,正在拼命狠揍另一路梟雄王世充,眼看兵臨王世充的老窩洛陽。也知道竇建德不好惹,早早派人來示好。可竇建德哪有這么容易糊弄?一旦王世充被滅,下一個不就是自己?洛陽,我來救!
于是,621年2月,竇建德帶領自己十多萬精銳步騎,浩浩蕩蕩殺笨洛陽,果然一路勢如破竹,到三月時已兵臨虎牢關,與大唐王朝的秦王,未來的唐太宗李世民硬碰硬,卻是再度碰上硬茬子,拼命攻了幾次,卻是前進不得。這已不止是解圍戰,更是兩家誰將一統天下的決戰!
但就是這個關鍵時刻,竇建德的親信謀士凌敬,卻做出了最精準的判斷:不必理會虎牢關的唐軍,大軍調轉矛頭,跨過黃河壺口,把戰火燒到唐朝境內去,如此虎牢關之圍,就可迎刃而解!
也許凌敬自己都想不到,一旦竇建德這樣做了,后果會比想象中還震撼:唐軍境內已經沒兵了,大多數精銳部隊早就壓了出去,只要竇建德敢調頭,長安都極有可能打包拿下。大唐王朝的氣數,也就這樣提前到頭。未來一統天下的,很可能就是竇建德的“夏朝”!
如此激動人心的規劃,竇建德當場聽完就激動了,差點就拍板定下。可竇建德的部下們,聽后卻是更激動,虎牢關就在眼前,吃掉李世民兵團指日可待,調頭奔壺口是鬧哪樣?果然抱團反對,吵的竇建德頭都大了,終于收回了這個驚天戰略,繼續在虎牢關死磕!
但竇建德更不知道,自己這邊在吵架時,李世民那邊也吵的歡,李世民麾下的一干猛將們,深感戰局悲觀,抱團嚷嚷要撤兵。幸虧李世民頭雖然被吵大,心臟卻更大,硬是摁住了!
這番高手過招,如此差之毫厘,結局也立刻反轉:痛失良機的竇建德,之后人困馬乏,掉進李世民的埋伏里,一場廝殺后全軍覆沒。竇建德本人更慘遭俘虜,押到長安斬首。曾經笑傲中原的大夏政權,更是一戰盡沒。之后的十二年里,陸續被唐王朝平定!
權謀心機手段,常是爭天下的硬功夫。但一顆關鍵時刻敢于決斷的大心臟,才是成敗關鍵。一念之差的教訓,竇建德痛失江山的過程,基本就可概括。
值得一提的是,竇建德雖然失敗,但這位曾安定一方的英雄,也得到了河北百姓恒久的懷念。虎牢之戰九年后,即大唐貞觀三年,當竇建德的昔日部將們,諸如蘇定方等漢子,與唐軍戰友們捐棄前嫌,一起并肩戰斗橫掃突厥,一戰洗雪華夏數十年恥辱時。河北大名縣紀念竇建德的竇王廟里,好些百姓也在焚香悼念,慶賀太平。此情此景,對于這位征戰一生的英雄來說,當可告慰!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竇建德簡介(竇建德父親)”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竇建德簡介(竇建德父親)
本文地址:
/qiwenyishi/42594.html
標簽: 竇建德簡介(竇建德父親)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勢最低的國家(地勢最低的國家?)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中國最火爆的廣場(中國最火爆廣場舞神曲) 鬼節是幾月幾號(晚上害怕鬼怎么辦) 日本變態節目(超級變變變日本綜藝) 十二星座代表的12種動物 爺兒們(爺們兒劇情分集劇情介紹) 先后語(先后語的諧音) 起名字大全2014(起名字大全2023兔 法拉利250gto(地平線5法拉利250 一萬盧布等于多少人民幣 誅仙名字大全(誅仙名字大全情侶名) 前蘇聯(前蘇聯連環殺手血色屠夫) 武德皇后墓在哪里發現 孟芙(孟芙結局) 成熟qq網名(成熟網名) 女媧的真面目有多可怕(女媧的真面目是什么 莫言的小說代表作品都有哪些 世界上最恐怖的學校(數學書上有鬼) 烏克蘭國土面積相當于中國哪個省 trtal00a華為是什么型號多少錢定價 危害遠超土耳其大地震 北京殺人案(兇殺案北京) 喝西北風是成語嗎螞蟻莊園(喝西北風的解釋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誰 和魚一起養的水生植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