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納粹軍官為何出美男


2、關于二戰德國納粹軍官


3、曾是一名"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奇聞異事 > 正文

納粹軍官(納粹軍官帽子圖案)

xj 2023-09-01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納粹軍官(納粹軍官帽子圖案)”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目錄一覽:

1、納粹軍官為何出美男 2、關于二戰德國納粹軍官 3、曾是一名礦工的邁爾,他究竟是如何成為納粹高級軍官的? 4、為什么二戰電影里的德國納粹軍官都那么帥 5、納粹黨衛軍和普通納粹軍官有什么區別? 納粹軍官為何出美男

納粹軍官出美男,這個并不是并不是說納粹軍官出美男,因為他們這個國家的話,主要是他們這個輪廓比較分明,你看我比較深邃,看起來看看起來的話就是比較英俊的這么這么一個種族吧。

我在長江南岸的安慶出生,可我卻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地方長大。雪,對我來說,只是一兩歲時的模糊記憶了。我那時小極了,見過雪也等于沒見過。

雪,在我的夢中,是很美麗的。它們是天空中落下的精靈們,一邊搖晃著一邊掉落下來,和美麗的大地親吻。數不盡的這樣的精靈擠擠挨挨地把到處都染成了耀眼的白色,很明亮很明亮,很美麗很美麗。

我何嘗不想再親眼看一看這雪,何嘗不想認識認識這些可愛的雪精靈,然后把它們永遠地放進我記憶的盒子里保留。

我有許多許多幼時的照片,其中有幾張里,我穿得鼓鼓囊囊的被抱在媽媽的懷里,而照片的背景是一片眩目的白,我那頂小小的帽子上落滿雪花。照片中,幼年的我在這紛飛的雪精靈簇擁中,兩頰通紅地朝著現在的我微笑。

我覺得可惜,那雪精靈為何只愿進入照片里,為何不愿走進我的記憶中?

一兩歲的我,在寒冷的冬天里,身上裹著不知多少層衣服,以至于我的兩只小手竟合不到一塊。以至于每晚脫掉外衣準備入睡時,我的兩只手終于可以見面了,它們便親密地在一起玩個不停。

另一張照片上映出了我的兩只手親熱見面的情景。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總會不自覺地會意地微笑。

啊!雪。

我多想再見雪精靈們一面!

就在幾年前,我的夢得以實現。那個冬天,我們全家去老家安慶過春節。我高興極了,我終于可以見到雪了。

沒想到,當我擁有了一雙成熟的眼睛,能夠把世界看得更清楚時,安慶卻在我的眼中褪去色彩。

怎么老家的房間那么小,那么擠?怎么安慶的馬路那么窄?怎么安慶的交通那么亂?怎么在那里會如此無聊?我在尋覓,美麗的景色呢?在幼年的我眼中那個美麗的安慶呢?

更讓我失望的是,那年的春節里安慶竟連一粒雪也沒有,天氣還熱得可以,根本不覺得是冬天。我好失望。

我的愿望在熱帶灼熱的風中破碎,被殘忍地吹散,四處掉落。

我在心里對自己說,算了吧。現實總是比不上夢想美麗。

我試著在夢中走進雪的世界。

在夢中,雪很美很美,它們仍是從天空掉落的精靈們,很可愛很可愛。世界變成一片眩目的白。

在夢中的雪,仍是那么美麗,沒有變。

我放棄了回安慶看雪的愿望。我明白,即使真的看到了雪,也不美。

就讓雪精靈只屬于夢吧。

就算雪再美麗,也比不上夢美麗。

每一個動作他都有每個種族的這個特征,所以說納粹的話它屬于這個種族特征吧,他們的這個眼窩比較深,所以鼻骨比較高,這個是他們民族的這么一個特征而已,并不是說納粹出軍官。

關于二戰德國納粹軍官

陸軍我就不說了,我補充一下空軍和海軍的。

二戰德軍空軍王牌排名整理。

超級王牌:漢斯·魯德爾

漢斯·魯德爾并不是象米歇爾·魏特曼和厄斯特·巴克曼一樣的“裝甲王牌”。但他擊毀的蘇聯坦克超過了二者的總和。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Ju87“施圖卡”飛行員,他的特長就是從空中摧毀敵人的裝甲車輛。他擊毀的敵人裝備數量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包括了519輛(一說530輛)蘇聯坦克(足夠組成5個完整的蘇聯裝甲軍!)和不計其數的其他目標(包括“馬拉”號戰列艦!他還擊傷了“紅色十月”號戰列艦。),這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戰績!(細節見后)。

德國空軍擊落100架以上的王牌名單

名 字 擊落飛機數(架)

Erich Hartmann(埃里希·哈特曼) 352

Gerhard Barkhorn(G·巴爾克霍隆) 301

Günther Rall(G·拉爾) 275

Otto Kittel(奧托·基特爾) 267

Walter Nowotny(沃爾特·諾沃特尼) 258

Wilhlem Batz(威爾海姆·巴茨) 237

Erich Rudorffer(埃里希·魯道弗) 224

Heinz B?r(海茵茨·貝爾) 220

Hermann Graf(赫爾曼·格拉夫) 212

Heinrich Ehrler(海因里希·艾勒) 208

Theodor Weissenberger(提奧多·維森伯格少校) 208

Hans Philipp 206

Walter Schuck 206

Anton Hafner 204

Helmut Lipfert 203

Walter Krupinski(沃爾特·庫賓斯基) 197

Anton Hackl 192

Joachim Brendel 189

Max Stotz 189

Joachim Kirschner 188

Kurt Br?ndle 180

Günther Josten 178

Johannes Steinhoff 178

Ernst-Wilhelm Reinert 174

Günther Schack 174

Emil Lang(埃米爾 · 朗格) 173

Heinz Schmidt 173

Horst Ademeit 166

Wolf-Dietrich Wilcke 162

Hans-Joachim Marseille(馬爾塞尤) 158

Heinrich Sturm 158

Gerhard Thyben 157

Hans Beisswenger 152

Peter Düttmann 152

Gordon Gollob(戈登·M·格盧布) 150

Fritz Tegtmeier 146

Albin Wolf 144

Kurt Tanzer 143

Friedrich-Karl Müller 140

Karl Gratz 138

Heinrich Setz 138

Rudolf Trenkel 138

Walter Wolfrum 137

Horst-Günther von Fassong 136

Otto F?nnekold 136

Karl-Heinz Weber 136

Joachim Muencheberg 135

Hans Waldmann 134

Alfred Grislawski 133

Franz Schall 133

Johannes Wiese 133

Adolf Borchers 132

Adolf Dickfeld 132

Erwin Clausen 132

Wilhelm Lemke 131

Gerhard Hoffmann 130

Franz Eisenach 129

Walther Dahl 129

Heinrich Sterr 129

Franz D?rr 128

Rudolf Rademacher 126

Josef Zwernemann 126

Dietrich Hrabak 125

Wolf Ettel 124

Herbert Ihlefeld 123

Wolfgang Tonne 122

Heinz Marquardt 121

Heinz-Wolfgang Schnaufer(海茵茨-沃爾夫岡·施瑙費爾(又譯:謝奴法)) 121

Robert Weiss 121

Erich Leie 121

Friedrich Obleser 120

Franz-Josef Beerenbrock 117

Hans-Joachim Birkner 117

Jakob Norz 117

Walter Oesau (沃爾特·奧梭) 117(又有說法是127)

Heinz Wernicke 117

August Lambert 116

Wilhelm Crinius 114

Werner Schroer 114

Hans Dammers 113

Berthold Korts 113

Helmut Lent(賀爾穆特·蘭特) 113

Kurt Bühligen(庫爾特·布赫林根) 112

Kurt Ubben 110

Franz Woidich 110

Reinhard Seiler 109

Emil Bitsch 108

Hans Hahn 108

Bernhard Vechtel 108

Viktor Bauer 106

Werner Lucas 106

Günther Lützow(高特 · 魯佐) 105(又稱是110)

Eberhard von Boremski 104

Heinz Sachsenberg 104

Adolf Galland(阿 道 夫 · 格 蘭 德) 103

Hartmann Grasser 103

Siegfried Freytag 102

Friedrich Geisshardt 102

Egon Mayer 102

Max-Hellmuth Ostermann 102

Josef Wurmheller(約瑟夫·“賽普”·沃姆海勒) 102

Rudolf Miethig 101

Werner M?lders(維爾納 · 默爾德爾斯) 101

Josef Priller(約瑟夫·普利爾) 101

Ulrich Wernitz 101

頭號U艇王牌——奧托·克雷齊默爾

出生日期:1912年5月1日

死亡日期:1998年8月5日,德國

獲得的勛章:二級鐵十字勛章(1939年10月17日) U艇戰斗獎章(1939年11月9日) 一級鐵十字勛章(1939年12月17日)

騎士十字勛章(1940年8月5日) 橡葉騎士十字勛章(1940年11月4日) 雙劍銀橡葉騎士十字勛章1941年12月26日(此時已被俘,是追授的)

指揮過的U艇: U-35(1937年7月31日—1937年8月15日)

U-23(1937年10月1日—1940年4月1日)

U-99(1940年4月8日—1941年3月17日)

各位都知道1941年德國有三位王牌艇長,當時他們的戰績之高讓其他的艇長嘆為觀止,三人在國內可謂風光一時。但同時也是在1941年這三位王牌先后隕落,其中2人隨他們的U艇一起葬身大海,一人被俘,被俘的就是奧托·克雷齊默爾。

奧托是德國的潛艇戰第一號王牌,他總共擊沉了船只47艘,共計274.386噸。在所有的U艇艇中名列第一位。

1930年4月奧托開始了他作為見習船長的訓練航行,他先在航校的訓練艦“Niobe”上呆了3個月,后又隨輕型巡洋艦“Emden”航行了1年多。在此之前,17歲的奧托在英國的埃塞克斯市渡過了8個月的時間,在那兒他學會了英語。

1936年1月奧托開始參加U艇部隊的訓練,由于他之前有比較豐富的航海經驗,因此他被指定為U艇的艇長。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德國派出部隊進行干涉。1937年他作為U-35號潛艇的第一任艇長參加了在西班牙水域的巡邏任務。

1937年9月他被調離U-35號潛艇,去接收新型2型U艇——U-23。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指揮U-23號在英國北海靠近蘇格蘭海岸外取得了第一個戰果。后來他又成功地在戒備森嚴的蘇格蘭海鰻灣布下了9顆水雷。1940年1月12日擊沉了丹麥油輪——“丹麥”號,這是他取得的第一個重大戰果。1個月后他擊沉了英國驅逐艦“大膽”號(1,375噸)。

1940年4月奧托離開U-23同月被委任為U-99號潛艇的艇長。兩個月后U-99離開在德國基爾的訓練基地,開始了他一身中最輝煌的“獵殺潛航”。在這次出擊中他9次對盟軍的護航船隊實施水面攻擊,擊沉多艘盟軍艦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擊沉了三艘萬噸級的英國的裝甲巡洋艦:“Laurentic”號(18,724噸),Patroclus(11,314噸),Forfar(16,402噸)。到1940年11月他已總共擊沉了超過46,000噸的船只。從這時起,在眾多U艇艇長中“沉默的奧托”變成了“噸位之王”,而且一直也沒有人超過他。他也有了一句著名的名言——“一枚魚雷…………一艘船”。

但是他的好運并沒有持續下去,1941年3月他開始了最后一次航行。在擊沉10艘盟軍船只后,17日他在英國東南面遇到了英國驅逐艦“漫步者”號。“漫步者”號發現U-99后,馬上發起追擊施放深水炸彈。在多次攻擊后,U-99的艇體被嚴重炸壞,被迫俘出水面,奧托和43名艇員鉆出潛艇(注:艇上的首席輪機兵已經死亡),馬上被英艦俘虜,U-99號潛艇隨后便沉沒了。

被俘后,奧托先在英國的戰俘營關押了一年半,后被轉到加拿大的第30號戰俘營繼續關押,1947年12月獲釋返回德國。1955年加入新成立的聯邦德國海軍,1957年成為第1護航艦隊指揮官,1958年擔任兩棲部隊指揮官。1962年進入參謀部門工作,1965年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海軍部的首席參謀,1970年退役。

1998年奧托在巴筏利亞渡假時,由于意外事故受傷,送進醫院后不久死亡。

第二號U艇王牌、鉆石橡葉雙劍騎士勛章獲得者

——沃夫岡-魯斯上校

生:1913年10月15日,拉托維亞里加

卒:1945年5月12日,德國弗蘭斯堡

成績: 擊沉47艘共225756噸,擊損2艘共17343噸

歷任軍銜:

1933年9月23日服役

納粹軍官(納粹軍官帽子圖案)

1934年7月1日 軍校生

1936年4月1日 準尉

1936年10月1日 少尉

1938年6月1日 中尉

1941年1月1日 上尉

1943年4月1日 少校

1944年8月1日 中校

1944年9月1日 上校

受勛情況

1940年1月25日,二級鐵十字勛章

1940年5月15日,一級鐵十字勛章

1940年10月24日,騎士勛章

1942年11月13日,橡葉騎士勛章

1943年4月15日,橡葉雙劍騎士勛章

1943年8月9日,鉆石橡葉雙劍騎士勛章

指揮過的艦艇和出海記錄

U-13,1939年12月16日--1939年12月28日,無出海記錄

U-9,1939年12月30日--1940年6月10日,6次出海(74天)

U-138,1940年6月27日--1940年10月20日,2次出海(29天)

U-43,1940年10月21日--1942年4月11日,5次出海(204天)

U-181,1942年5月9日--1943年10月31日,2次出海(335天)

1933年,在學了3個學期的法律后,沃夫岡-魯斯開始了他的海軍生涯。在這年夏天,按慣例他被送往航海學校的艦艇“福克”號上實習3個月,接下來的9個月隨輕量級巡洋艦“卡爾斯魯號”作環球航行,途經印度、印尼、澳洲、北美和南美,一年后換防到“科尼格斯堡號”。1937年2月轉到U艇上服役。1937年7月,他成為U-27號潛艇的二副,當年,西班牙內戰爆發,該艇曾在西國附近海域巡弋。同年10月,魯斯成為U-38艇的大副。

1939年9月二戰爆發,魯斯隨即開始了他的真正的U艇生涯。在軍校的潛艇U-13上呆過短暫的一段時間后,他接管一艘IIB級潛艇--U-9,該艇6次的出巡讓他一舉成功,最顯著的成績莫過于1940年5月擊沉了法國潛艇“桃麗絲號”。

1940年6月,沃夫岡-魯斯轉到IID級艇U-138上任艇長。在9月20日深夜和21日凌晨,利用他的新潛艇,盧特擊沉了四艘船共34,633噸。10月,又創擊沉、擊損各一艘的戰績,此次戰果讓他獲得了騎士勛章,作為小艇指揮官,他是僅有的一個。當月,他又登上了更大的U-43號,隨著該艇的5次出征,總共擊沉了12艘計68,077噸 ,1942年4月,離開U-43號;一個月后任IXD2級艇U-181的艇長。

1942年9月,魯斯開始了新的一輪出海,這次航行遠達南非的開普敦以及印度洋,兩個月再創擊沉四艘總共21,987噸的戰績,11月16日返航前夕,從總部發來的賀電中,魯斯得悉自己剛被授橡葉騎士勛章,接下來的兩周,倍受鼓舞的他又擊沉了8艘遠洋貨輪共計36,394噸,并于1943年1月抵法國的波迭克斯港。短暫的休整后,3月份緊接著又重新遠航非洲海和印度洋。即使在這次條件惡劣的情況下,他還是創下了驕人的成績:擊沉10艘總共45,331噸。此時魯斯成為第一個獲得鉆石橡葉雙劍騎士勛章的U艇指揮官。此次出海另一個杰出之處在于它是有史以來潛艇出航時間最長的一次(僅比U-196肯特拉特的225天少20天),當時,為振作士氣,魯斯上校發明了許多創意,如刊發潛艇的通訊報、舉行各種比賽等活動來保持艇員的活力。12月17日在海軍軍官軍事會議上,魯斯以上述例子作了報告。

1944年1月,在U艇連續服役了5年的魯斯被任命為第22編隊的司令官,7月調往弗蘭斯堡海軍學校第1系,9月,他成為德國海軍軍校歷史上最年輕校長。

然而,1945年5月12日深夜,戰爭結束后,這個傳奇人物卻死于一次以外事故。當時,一名哨兵喝問口令的時候,魯斯竟然沒反應,這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使他立即被敏感的哨兵開槍擊中頭部,倒地身亡。迄今仍然有人對此作出各種猜測,有人認為他是想自殺,其他人則推斷衛兵聽力不好。可能性較大的說法是他喝醉了,反映遲鈍,鬼使神差地想抄近路穿過軍校的操場。

魯斯是所有U艇軍官中爭議最大的人物,首先,他公然宣稱他是一個堅定的納粹主義信仰者,另一方面,他的性格和成就使他樹立了許多勢敵,雖然他創下了擊沉噸數最高的記錄,但大部分是在相對容易作戰的非洲海和印度洋,當時的人認為他的軍事管理方法無聊可笑。同時,他對手下的家長式的作風也眾所周知。他相信作為領導者的職責應該關心部下的表現,甚至他們離開了潛艇。在船上,所有的技術結果都必須經過他的認可,連墻上貼畫報也遭禁止。他舉行一些活動來杜絕“船上性問題”,積極推廣他的保持航行中生理健康的理論。規范著裝,控制食品、飲料和香煙。當然,魯斯的嚴父般的作風使大多的手下都忠于他、崇敬他至今天。當他離開了U-181后,仍然從軍校教務的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幫助原來手下的私事。鄧尼茨當時甚至已經在海軍參謀部為他保留了一個職位,話說回來,如果他沒死,也有可能會在盟軍的監牢里坐上幾年牢。

在魯斯死后的兩天,第三帝國為他舉行了國葬,六名騎士勛章U艇軍官為他守靈,鄧尼茨致悼詞。直至今天,一塊大理石的紀念碑還鐫刻著這位杰出的U艇指揮官的傳奇故事。

第三號U艇王牌、橡葉雙劍騎士勛章獲得者

——艾里希-托普中校

出生:1914年7月2日,漢諾威

成績: 擊沉36艘共198658噸,擊損4艘共32317噸

歷任軍銜:

1935年7月1日 軍校生

1937年4月1日 少尉

1939年4月1日 中尉

1941年9月1日 上尉

1942年8月17日 少校

1944年12月1日 中校

受勛情況

1939年11月7日,U艇作戰勛章

1941年6月20日,騎士勛章

1942年4月11日,Ubootskriegsabzeichen mit Brillanten

1942年8月17日,橡葉雙劍騎士勛章

指揮過的艦艇和出海記錄

U-57,1940年6月5日--1940年9月15日,2次出海(38天)

U-552,1940年12月4日--1942年9月8日,10次出海(308天)

U-3010,1945年3月23日--1945年4月26日,無出海記錄

U-2513,1945年4月27日--1945年5月8日,無出海記錄

德國海軍中獲得橡葉雙劍騎士勛章的除了后來又獲鉆石橡葉雙劍騎士勛章的魯斯和布蘭迪以外,只有艾里希-托普、萊因哈德-舒倫和奧托-克里茨瑪三人。

艾里希-托普于1934年4月加入海軍,在1937年10月加入U艇部隊之前已在卡爾斯魯號巡洋艦上服役了6個月。一年后,他成為U-46的觀察員。

經歷了四次的出海后,托普著手指揮U-57,利用該艇他擊沉了六艘共計36862噸。但在1940年9月3日,U-57出了一次意外的事故沉沒。

托普又任VIIC級艇“紅魔鬼”U-552號艇長,在北大西洋和北美沿岸的攻擊盟軍護航船中,他的點數越來越高。1942年的3、4月,他總共擊沉了8艘共計45731噸。

1942年9月,托普就任第27編隊的指揮官,當時該編隊做新成員的戰術訓練用。1944年,托普編寫了一本戰斗指導書,當二戰結束時,托普時任U-2513號的指揮官,于1945年5月在挪威向盟軍投降。 [

戰后,托普做了幾個月的漁民。和布蘭迪一樣,后來成為一名建筑師。1958年,他加入當時的聯邦德國海軍。在美國四年的時間任北約軍事委員會委員。 本文轉自二戰軍事基地 w2war.com

托普于1969年退休,獲得大聯邦功勛章。1970年到1984年,他當了14年的工業顧問。

高特.普里恩

生于:1908.1.16,Osterfeld Thoeingen

死于:1941.3.8,北大西洋

成績: 共擊沉船只31艘共計193.808噸, 擊傷船只8艘共63.282噸。

軍銜

1933年3月1日,軍校生

1935年1月1日,準慰

1935年4月1日,少尉

1937年1月1日,中尉

1939年2月1日,上尉

1941年3月1日,少校

所獲獎勵:

1939.9.25 二級鐵十字勛章

1939.12.17 一級鐵十字勛章

1939.12.18 騎士十字勛章

1940.12.20 橡葉騎士十字勛章

指揮過的艦艇和出海記錄

U-47 1938.11.17-1941.5.7 出海10次(238天)

高特.普里恩于1931年1月加入德國海軍,在此之前在商船工作。在輕巡洋艦Kaogsberg呆了一年后,他于1935年10月進入德國海軍潛艇部隊服役。1938年,西班牙內戰期,他在U-26號艇,哈特曼上尉領導下在西班牙海域巡邏。

普里恩最著名的事跡是1939年10月14日,在英國北方艦隊重兵守衛下的斯卡帕灣擊沉了英國戰艦“皇家橡樹號”。邱吉爾在自已的日記中記錄下了德國U艇指揮官司的高超技藝。普里恩是第一名獲得騎士勛章的U艇指揮官。

以下是美國記者在普里曼返航后對他的描述:

10月18日,柏林(W.L.Shirer:柏林日記 1934-1941)

德國U艇在英國最大的海軍基地---斯卡帕灣里面擊沉了英國戰艦 “皇家橡樹號”。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今晚,一位一戰的潛艇指揮官告訴我,一戰中德國人曾兩次試圖駕駛U艇進入斯卡帕灣,但是行動夫失敗,潛艇也沉沒了。

今天下午,在宣傳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普里恩及其乘員,一群18,19,20歲的小伙子與記者們見面。普里恩是一個30歲,能干的,驕傲自信的,忠實的納粹信徙。在希特勒的新聞官,狄特里奇博士,一個不停的咒罵英國和邱吉爾說謊的人,的介紹下,普里恩幾乎沒有向我們講述他都作了些什么。他說他在穿越防守時沒碰到麻煩。我得到一個印象,但是無法從他的談話中得到證實,他一定是跟在英國人后面,可能是一艘魚雷艇,進入基地的。英國人的疏忽造成的后果是災難性的。。

1941年2月20日,普里恩最后一次出航前

在接下來的18月中,普里恩證明了他是德國最優秀的指揮官之一。在他1940的6次出勤中,他共擊沉了八艘船總計噸位51,483位。在攻擊護航隊的戰斗中,他總是最先發現護航船隊,并且用無線電通知其它船。

例如:他在攻擊HX-79護航隊的戰斗中,他最先發現并跟蹤敵船。U-47招來了其它的U艇,并擊了4艘船。 [

鄧尼茨曾想將其調入訓練部門,但普里恩決定留在他的艇上。

1941年2月20日,U-47離開了St. Nazaire(法國)這是的第十次出行。四天后,他們攻擊了OB-290護航隊,擊沉了4艘船共計噸位16,310噸。最后一次收到U-47的無線電信號是在3月7日早晨。

1941年3月7日或8日,高特.普里恩同U-47帶著它的全體成員(45人)一同沉入了大海。

現在,人們對這一事件提出了疑問,傳統上認為擊沉U-47的是英國海軍的狼獾號,但是現在有資料顯示,狼獾號實際攻擊的是因受重傷而退出戰斗的阿克曼船長的UA艇。

現在人們推測U-47是被自已所發射的魚雷擊中的。(兩艘美國潛艇也被認為是其于同樣的設備故障而在太平洋沉沒的。)

U艇王牌、鉆石雙劍橡葉騎士勛章獲得者

——艾伯特-布蘭迪中校

生:1914年16月20日,德國多特蒙德

卒:1966年1月6日,德國多特蒙德

擊沉12艘共計31,689噸

歷任軍銜

1935年9月25日 服役

1936年7月1日 軍校生

1938年1月1日 少尉

1939年10月1日 中尉

1942年10月1日 上尉

1944年6月8日 少校

1944年12月18日 中校

獲勛情況

1943年1月21日,騎士勛章

1943年4月11日,橡葉騎士勛章

1944年5月19日,雙劍橡葉騎士勛章

1944年11月24日,鉆石雙劍橡葉騎士勛章

曾任U艇指揮官和出海記錄

U-617 1942年4月9日--1943年9月12日,7次出海(185天)

U-380 1943年12月--1944年3月11日 1次出海(33天)

U-967 1944年4月--1944年7月1日 l次出海 (37天)

在獲得鉆石雙劍橡葉騎士勛章的27位德國軍人中,海軍僅占兩個,這就益發顯得其珍貴。除了頭號種子沃夫岡-魯斯上校以外,艾伯特-布蘭迪是另一個海軍英雄,由于許多成績未經證實,所以表面上,他的戰果還不如其他雙劍橡葉騎士勛章獲得者多。

布蘭迪在1935年4月1日作為海軍候補軍官開始他的軍旅生涯。1936年6月至1937年3月,他在弗蘭斯堡海軍學校學習,畢業前夕到巡洋艦卡爾斯魯號上實習了6個月,按慣例接受基本的艇面訓練。后來又在排雷艦艇上受過進一步的訓練。接著,布蘭迪所在的M-1艦編入第1雷艇艦隊,參加1939年9月的對波蘭作戰,為德軍戰艦豪斯汀號護航。在這次作戰中,布蘭迪初次流露出想調到U艇的愿望,但他的努力失敗了。1940年5月,他晉升為M-1排雷艦艇的艦長。1941年4月,布蘭迪開始在豪斯汀接受潛艇戰術訓練,他第二次想方設法調進U艇部隊,這次終于如愿以償。在結訓后,布蘭迪起先待命,后被派到圣納澤爾基地,開始他的第一次U艇征途。

1941年末,布蘭迪按作訓部的命令登上了“紅魔鬼”艇--U-552,前往阿佐里斯海區訓練。到達那里后,他接到命令改往加拿大海域。當時既來不及攜帶冬季作戰裝備,也沒有詳細的地圖,就這樣摸到雷斯角,在那擊沉了兩艘船計7000噸。以當時惡劣的條件來(暴風雨、海面布滿水雷、引擎受損)評價,布蘭迪不象是新手,反倒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優秀指揮官。

1942年4月9日,布蘭迪被任為VIIC級艇U-617的艇長。除了他之外,該艇只有五名艇員談得上有U艇作戰經驗。從4月到8月,U-617隨著第5編隊(基爾基地的訓練編隊)完成了常規的訓練。一個月后離開基爾港前往圣納澤爾港,途中擊沉4艘船。11月又開始U-617的第2次出巡。此次出海布蘭迪聲稱擊沉一艘、擊損一艘,但無法證實。

直布羅陀的沖擊

1942年11月4日,布蘭迪受命前往梅第特蘭年海域,行至重兵防守的直布羅陀海峽時,遭到英國空軍的襲擊,當時的U-617可謂大難不死,向它投擲的兩枚炸彈居然都沒命中。19日,布蘭迪向英國的一艘護衛艦報復,摸老虎屁股的結果可想而知:隨后U-617花了4個小時躲在深海,發怒的英國人賞了他們不少80式深水炸彈。

后至1943年的9月,布蘭迪和U-617被編入第29編隊。

1943年 第四次出海,離開基地后,布蘭迪便遭遇了盟軍的潛艇。當時雙方都努力靠近和試圖殲滅對方,三個小時后,布蘭迪不耐煩了,命令下潛,繼續前進。1943年1月21日回師途中,布蘭迪在拉斯佩澤被授予騎士勛章。過了10天,第5次的出海使布蘭迪大舉成功,這次他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布雷艦威爾希曼號。

4月11日,第六次出航時,布蘭迪被授橡葉騎士勛章。他宣稱擊沉一艘巡洋艦(烏干達號?)和另一艘噸位23500的商船,但結果仍然無法證實。這點對他很不利。不過對于梅第特蘭年海域的潛艇來說,這是一個經常碰到的棘手問題(特別是布蘭迪)。事實上,U艇指揮官的確很難判斷他的戰果,每個人都知道他們在發射完魚雷后就必須立即下潛離開。

1943年8月,由透倫出發,布蘭迪開始了他的第八次出巡。開頭幾天,布蘭迪從兩只英國空軍運輸船“揚名號”和“強威號”中間穿過,卻沒機會開火。9月6日,在直布羅陀以東40海里處擊沉了派克里奇號驅逐艦。11日夜間,U-617抵達摩洛哥近海,遭到了盟軍戰機的襲擊。三枚炸彈使它嚴重損傷。布蘭迪下令棄船,并將潛艇弄沉。他們乘著橡皮艇漂到岸邊,被西班牙部隊抓獲。布蘭迪被關在卡第茲附近的營地,后來他設法逃出來并回到了德國,在柏林受到鄧尼茨的接見并講述了他的歷險。

1944年

1944年1月,布蘭迪回到透倫港,任VIIC級艇--U-380艇長,3月13日,僅作過一次出航后,U-380就在透倫港被美軍第9航空大隊炸毀。4月,布蘭迪又接手U-967,5月9日,被授雙劍橡葉騎士勛章。6月的另一次出海中,布蘭迪得了一場重病,不得不返回基地。

一個月后,布蘭迪被任東波羅的海U艇群的司令。11月24日,繼魯斯之后,他成為海軍中第二個被授鉆石橡葉騎士勛章的海軍人員。

1945年

1945年1月,布蘭迪被任為小型艦艇部隊的司令。德國投降后被盟軍逮捕。

戰后

1945年9月,布蘭迪被加拿大監獄釋放。在學建筑之前,他干了一份泥瓦匠的活。后來在家鄉多特蒙德、甚至在其他國家如沙特阿拉伯,布蘭迪成為一個優秀的建筑師。其中有三年時間擔任德國建筑師協會的主席。1964年,作為扶輪社的成員當選西法倫省的行政官。

1966年1月6日,布蘭迪在他的家鄉多特蒙德病逝。聯邦德國海軍軍官為他守靈。許多U-617的乘員也趕來悼念他們的戰友。另一個王牌萊因哈德-舒倫在致詞中稱他為“無畏、不敗的騎士”。

U艇王牌、雙劍橡葉騎士勛章獲得者萊因哈德

——舒倫中校

生:1916年4月16日,Taunus

卒:1984年8月25日,漢堡

成績:

擊沉19艘共96444噸,擊損5艘共31036噸

歷任軍銜

1935年9月25日 服役

1936年7月1日 軍校生

1938年1月1日 準尉

1938年4月1日 少尉

1939年10月1日 中尉

1942年1月1日 上尉

1942年9月1日 少校

1944年6月1日 中校

獲勛情況

1939年9月25日,二級鐵十字勛章

1939年12月21日,U艇勛章

1940年2月25日,一級鐵十字勛章

1940年11月3日,騎士勛章

1942年9月1日,雙劍橡葉騎士勛章

曾任U艇指揮官和出海記錄

U-564 1941年4月3日--1942年10月1日,6次出海(284天)

出航的舒倫中校,穿得很寒磣,注意他戴的是無風帶的軟帽,鷹徽旁有U-84和U-564的獨特標記——聳背的豹(參考主頁的U艇標志)

萊因哈德-舒倫在1938年3月進入U艇部隊作戰訓練。然后在U-48上任一年的大副。幾年的海底生涯讓他獲得了一枚騎士勛章。1941年,他轉調到U-564任指揮官。8月,他擊沉了英國軍艦百日草號。

1942年10月,他離開潛艇,到潛艇學習班任教。后來又加入第27編隊跟隨另一個U艇王牌指揮員艾里希-托普。后來的幾年里,舒倫作為挪威海的U艇群司令官一直到戰爭結束。

[img]曾是一名礦工的邁爾,他究竟是如何成為納粹高級軍官的?

因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表現的很好。

與大多數貴族血統的納粹軍官不同,邁爾家里非常窮沒有任何背景。他的父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被殺,母親獨自撫養他。為了減輕生活的束縛,他在成年之前就成為一名礦工。但是他一生都不愿當礦工,堅持工作時學習,最后于1929年考入警察學校。艱難的生活經歷賦予了他與普通人不同的韌性和辛勤工作,為一系列杰出的軍事表演奠定了基礎。有趣的是,入學不久后,他因事故而成為學校中的知名人物,并且也被昵稱為裝甲。

當時,邁爾曾想從高處向他的同學們潑一桶冷水。結果非常尷尬他從第二層的頂部滑落,他遭受了20多處骨折。骨折超過20個,我不敢考慮。普通人幾乎不可能沒有殘疾地留下來,但是邁耶不僅康復了,而且比以前更堅強。結果,學生給他起了一個綽號裝甲,說他的身體像裝甲車一樣堅硬。 1934年5月畢業后,表現出色的他被選為希特勒黨衛軍旗幟。有機會在國家元首旁邊表演是很自然的,在短短的幾年內,他的口袋里囊括了鐵十字勛章,騎士十字勛章和德國黃金十字勛章。

他甚至被希特勒本人授予,成為德國最年輕的少將。他已經完成了從礦工到酋長的可憐男孩的反擊之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邁爾領導了在法國卡昂地區與加拿大軍隊進行的長期激烈戰斗。當時,軍隊中發生了大量屠殺戰俘的惡行。為了遏制這種暴行,邁爾嚴厲懲處了他的下屬。因此,盡管他在戰爭期間給加拿大軍隊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但他的戰俘待遇受到了對手的尊重。因此,當仍在服刑的他于1954年因戰俘問題再次受到起訴時,加拿大占領軍總部的所有軍官都一致抗議該法院。最終,騎士·邁爾擺脫了牢獄之災,于1955年出獄。

為什么二戰電影里的德國納粹軍官都那么帥

不僅僅是電影里面,真是的德國軍服確實是好看,這是希特勒的一種手段,當時德國的失業率比較高,很多人有工作以后就是固定的不能換,就這樣還是有大批的失業人口,同事,希特勒已經做好了對外侵略的準備,所以就把軍服做的特別的帥氣,讓每一個穿上它的小伙子都有一種榮譽感,另一方面增加社會的福利,尤其是家里有軍人的家庭福利,這也讓更多的家庭愈發的對軍隊狂熱,這也是為什么德國到戰爭的最后還是有人在抵抗的原因。

納粹黨衛軍和普通納粹軍官有什么區別?

我們的榮譽是忠誠!

黨衛軍是精英中的精英!狂熱的極點納粹分子!并且直接聽命于元首!

他們當中建立前期只招募具備高素質的人員像,老師,律師,醫生等等!

給他們配備全是最精良的裝備!

黨衛軍——原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簡稱Waffen-ss,原意為近衛軍。其閃電標志由瓦爾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設計,以兩道閃電作為SS象征,在北歐神話中一道閃電(其實它的意義代表太陽)代表著勝利之意。也有一說這是一種邪教符號。黨衛軍是納粹德國黨衛隊領導的一支準軍事化部隊,由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SS-Verfügungtruppe)發展而來,于1939/1940年冬才開始正式使用“武裝黨衛隊”這個名稱。戰爭中武裝黨衛隊在各級武裝力量中被定位為黨衛隊“國家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的精銳部隊。

黨衛軍成立初期僅為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的衛隊和對付政敵的工具,隸屬于E·羅姆領導的沖鋒隊,規模很小。從1929年1月起由海因里希·希姆萊領導開始,黨衛軍便有很大發展。1931年6月建立情報機關黨衛軍安全處。次年1月設立了臭名昭著的黨衛軍種族局。1933年初,其成員已發展至5萬余人。1934年7月,羅姆被處死以后,黨衛軍在納粹恐怖組織中起主導作用,由希特勒直接掌管。黨衛軍的嫡系部隊是以“預備隊”和“百人留守隊”為核心擴建的武裝黨衛隊,人數最多時達50余萬人,此外還有專責負責看守集中營的特殊部隊——“骷髏隊”。包括國家秘密警察(即蓋世太保)在內的整個警察部門也由黨衛軍領導。黨衛軍名義上受內政部長領導,實際直接歸希特勒指揮。黨衛軍的各級組織布滿全國,指揮各地的警察和情報機構,黨衛軍直接參加了法西斯侵略戰爭,以殘酷的手段迫害和屠殺共產黨人、民主進步人士、猶太人、被占區居民及戰俘。達豪和布痕瓦爾德等集中營的慘絕人寰的屠殺暴行,都是由黨衛軍的“骷髏隊”進行的。

起源

黨衛軍從成立之后就不斷地武裝化。1933年3月17日,希特勒在柏林親自下令成立柏林大本營警衛隊(Stabsw-ache Berlin),指派約瑟夫?迪特里希為指揮官,由他在黨衛隊中嚴格挑選120人組成一只直屬于希特勒本人的武裝部隊。而德國陸軍所提供的元首護衛隊則只負責官邸外圍的安全。這只部隊在同年9月的納粹黨大會后正式被命名為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照字面來看,Leib是生命、身體之意,Standarte是突擊隊、黨衛隊當中“分隊”一級單位的名稱,相當于陸軍的團級建制),可以解釋為“阿道夫?希特勒護衛分隊”,縮寫為LSSAH。希特勒護衛分隊也就是日后黨衛軍第1裝甲師的前身,是黨衛軍最早的武裝部隊之一。

在1933年柏林大本營警衛隊成立的同時,納粹黨在慕尼黑、漢堡及德勒斯登等德國大都市分別成立了政治警備隊(politische Bereitschaft),作為其在國內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部隊。這些部隊也就是日后德國黨衛軍特別機動部隊(SS-Verfügungstruppe,縮寫為SSVT)的核心和前身。

而在1933年,由德國國內各個監獄和集中營的警衛部隊所組成的另一支武裝部隊,也就是所謂的黨衛隊骷髏總隊(SS-Totenkopfverb?nde),其指揮官是特奧多爾?艾凱(Theodor Eicke)。

1935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柏林宣布撕毀《凡爾賽和約》。同年3月16日,德國恢復征兵制,希特勒下令成立完全軍事化的黨衛隊組織,也就是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SSVT)。當時的特別機動部隊總共有11個營,包括1個工兵營和1個通訊營,總計8459人。包括了LSSAH分隊2600人,兩個黨衛隊軍官學校共759人,及第1、2團的6個營兵力。到了1936年黨衛隊有兩個比較明確的軍事組織,一個就是包含了LSSAH分隊的特別機動部隊,另一個就是黨衛隊骷髏總隊。

1936年前陸軍中將保羅?豪賽爾(Paul Hausser )被任命為特別機動部隊指揮官,他將原本散駐各地的各個營集中起來在慕尼黑成立了黨衛隊德意志分隊(SS-Standarte Deutschland),而在漢堡成立了黨衛隊的日耳曼分隊(SS-Standarte Germania)。若連同在柏林的LSSAH分隊一起算進去的話,到了1937年底特別機動部隊總共有3個分隊,1個突擊工兵營和1個通訊營,其兵力已經相當于德國陸軍的1個步兵師。

1938年,特別機動部隊在奧地利維也納成立了一個新的黨衛隊元首分隊(SS-Standarte der Führer)。由于特別機動部隊的擴張使得希姆萊的可用兵力愈來愈少,因此他就將原本負責集中營工作的黨衛隊骷髏總隊中的精英份子獨立出來在達豪(Dachau)改編為一個分隊,由原先的指揮官艾凱指揮。到了1939年10月16日,黨衛隊跍髏總隊已經有3個分隊約6500人的兵力,就以此3個分隊為核心成立了一個黨衛隊骷髏師(SS-Division Totenkopf),也就是日后的黨衛軍第3裝甲師。

分類

希姆萊為了擴張黨衛隊部隊可說是使盡了渾身解術。早期向黨衛隊骷髏部隊招兵買馬,后來征召警察成立警察師,之后招募占領國的德裔外籍士兵,最后則招募占領國的志愿兵,使得終戰前的武裝黨衛隊擴充成接近60萬人的兵力,而整個黨衛軍組織則有近100萬人。這60萬人中只有一半是德國人,1/4是德裔外國人,1/4是外國人。前后預計成立共45個師,其中第39—45師尚未正式建立。武裝黨衛隊一共有三類部隊:

其作戰師一般分為三類:

1.SS師(SS-Division):由純德國人(Deutsche)組成,被定為一級戰斗部隊(Kampftruppe der Klasse1),被用于戰場主要位置或擔當“消防隊”(Feuerwehr)挽救前線緊張局勢。如:第2SS裝甲師(帝國師)、第1SS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

2.SS志愿師(SS-Freiwilligen-Division):由歐洲日耳曼裔人和德意志裔人(Volksdeutsche)組成,被定為二級作戰部隊(Kampftruppe der Klasse2),主要用于非主要方向和防御戰。比如第5SS裝甲師(唯京師),第11SS 志愿裝甲師(北歐師)。

3.SS武裝師(Waffen-Division der SS):由東歐人(德國稱之為東方人-Ostlnder) 和巴爾干人組成。雖為黨衛軍控制,但是名義并不正式屬于黨衛軍部隊序列,主要執行主戰線后游擊隊的清掃和占領區的控制等工作。

當然,這是理論情況,大戰時期黨衛軍的人員組成及其復雜,例如SS第1裝甲師內就有部份匈牙利人,而SS志愿師和武裝師里的軍官大部份都是德國人。而各師標志盾牌右上角的缺口代表裝甲師,左上角缺口代表裝甲擲彈兵師,中間缺口代表其它用途師:騎兵師和山地師。無缺口代表武裝師。

黨衛軍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精銳部隊,是由重型武器武裝并經過嚴格、特殊訓練的非正規武裝力量,但卻是納粹黨的統治工具。作為納粹的嫡系部隊,尤其受到重視。黨衛軍完全按照希特勒的《二十五點綱領》行事,是希特勒對于政治和軍事的雙重管理工具。士兵都是由雅利安人組成。與都是工人組成的沖鋒隊不同,黨衛軍全部都是由醫生、教師等學歷和素質較高的人組成,目的為了培養出純血統的雅利安人。黨衛軍必須同總司令海因里希·希姆萊一樣身高,約5尺9寸。希姆萊和許多納粹高級將領一樣,相信雅利安民族是神話中亞特蘭蒂斯神族的后裔,由于與其它民族的人通婚才會失去神力,只要有計劃地培育出純種的雅利安人,就可以使用神力,使黨衛軍成為神族部隊。希姆萊是一個外表斯文,內心極度變態的人。希姆萊同時也是一個狂熱的唯心主義分子,還專門成立學會組織各行業精英研究UFO、巫術、神話傳說,并把黨衛軍也打造成了一個夢幻般的部隊,這成了二戰中最神秘的未解之謎。事實上,黨衛軍并沒有扭轉敗局,連希姆萊本人最后也背叛了希特勒。1945年5月1日,希特勒自殺后,昔日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就只剩下柏林城內的帝國大廈里的2000名黨衛軍頑固分子還在垂死掙扎。5月9日凌晨,約德爾代表新元首鄧尼茨簽署投降書。戰后,希姆萊在監獄中畏罪自殺。

盡管黨衛軍已成為歷史,但是全世界依然有許多黨衛軍和納粹分子隱姓埋名,逃脫了審判。以西蒙·維森塔爾為代表的正義之士依然在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2006年8月11日,君特·格拉斯(《鐵皮鼓》作者),公布了自己隱瞞50年的黨衛軍真實身份,并懺悔自己的罪行,格拉斯向世人進行了告白——“我曾經是納粹黨衛軍成員”,君特·格拉斯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唯一一個納粹黨衛軍成員。

實際上,絕大部分的黨衛軍名聲都不是很好,黨衛隊內部共分為兩個組織:黨衛軍秘密行動隊和武裝黨衛隊。前者是負責組織屠殺猶太人、波蘭人和戰俘的主角,并充當集中營的看守之類的骯臟角色。而武裝黨衛隊也有相當多的部隊是純粹的作戰部隊,并未過分參予屠殺戰俘、平民的事件,無論東線西線的盟國部隊對這類部隊都是充滿敬意的(不排除有例如第19武裝擲彈兵師之類的垃圾角色)。 黨衛軍第1、第2、第3裝甲師都有過屠殺戰俘、平民的記錄。而充斥著狂熱納粹份子的黨衛軍,這類事情也并不可能在戰爭中被避免。其中比較大規模的就是第1SS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在西線阿登戰役槍殺80美軍戰俘的馬爾梅迪大屠殺事件(類似事件在東線屢次發生)。第2SS裝甲師(帝國師)比較有名的就是奧蘭多村慘案(尋找丟失的SS軍官未果,而遷怒平民,屠殺了642名村民,僅1人逃生)。這是幾次比較著名的屠殺事件。但是,相比于他們的“同志”來說,這已經算“干凈”了。第5SS裝甲師(唯京師)在其歷史上幾乎從未參與屠殺戰俘、平民事件,維護了王牌部隊的稱號。而在東線,所有的德軍部隊嚴禁強奸蘇聯婦女,因為德國方面認為強奸蘇聯婦女會污染德軍士兵的日耳曼血統,比較有名的就是一名帝國師團級軍官因強奸蘇聯婦女而自殺。東線絕大部分的強奸事件,是由一些二流甚至三流SS部隊、匈牙利以及意大利等仆從國軍隊所為。實際上的武裝黨衛軍作戰部隊并不向所想象的那樣不堪。 -

更多黨衛軍細節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納粹軍官(納粹軍官帽子圖案)”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納粹軍官(納粹軍官帽子圖案)
本文地址: /qiwenyishi/42854.html

標簽: 納粹軍官(納粹軍官帽子圖案)

熱門文章
隨機tag
可能會腹瀉腹痛(體內含有大量細菌) 中國最火馬路視頻(中國最火馬路視頻播放) 通常7天即可痊愈(重癥痊愈時間長) 庚子年下一年是什么年(庚子年的下一年是啥 蓋聶怎么死的(蓋聶是好的還是壞的) 三從四德是什么意思(男人三從四德指的是什 七個字的網名(七個字的網名帶詩意) 韓美娟曬自己唇腭裂時期照片呼吁大家給予患 中國廣西巴馬長壽村(長壽標準高出國際8. 世界上最恐怖最快的人(世界上最恐怖最快的 百衲衣(百衲衣的寓意和象征意義) 留戀造句(留戀造句小學二年級) 諸葛若雪是真實存在嗎諸葛若雪簡歷 世界最貴的珍珠巴羅達珍珠價值709萬美元 網線水晶頭排線圖片 網名名字(網名名字大全霸氣) 李曉勇與加代的關系 寫作業違法嗎 女生要男朋友有什么用看完這6點你就知道男 古代君王的自稱(古代君王的自稱都有哪些? 世界上最嚇人的牌照(世界上最嚇人的照片嚇 世界上最務實的視頻(世界上最務實的視頻素 我恨天蝎座(12星座最招人討厭排名) 天上人間四大花魁學歷(天上人間四大花魁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远市| 应城市| 门头沟区| 金华市| 台东市| 洞口县| 崇文区| 怀仁县| 汕头市| 绥阳县| 舟山市| 文山县| 东丰县| 鄂伦春自治旗| 盐津县| 阿城市| 石家庄市| 神木县| 南开区| 沈丘县| 玉溪市| 泗阳县| 万盛区| 广平县| 靖宇县| 靖远县| 汝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林周县| 遂川县| 迭部县| 徐汇区| 沽源县| 文安县| 阳原县| 抚顺县| 长宁区| 梁平县| 庐江县| 循化| 保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