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到底傳位給誰(康熙到底傳位給誰了)
xj
2023-09-07
康熙讓胤禛繼承皇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玄燁崩于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當時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禎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宣布康熙遺囑,命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為康熙帝上廟號圣祖。
擴展資料
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并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為改善民生,實行攤丁入畝,使中國人口的暴增。并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
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一朝,整頓吏治,在中央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并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
而且改善秘密立儲制度,這樣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間,勤于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于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于第四子弘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胤禛
歷史上康熙傳位給誰康熙把皇位傳位給了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廢除賤籍制度,實行攤丁入畝,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并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雍正帝一方面遵循順治、康熙二帝“崇儒重道”的傳統國策,重視正統儒學(尤其是程朱理學)在政治統治中的作用。同時,也主張“三教并重”;以“誠”代“理”,對程朱理學進行改造。
世宗尊孔、開日講、舉經筵,表明其在施政理念上一遵其父祖“崇儒重道”國策之舊,重視傳統儒學(尤其是程朱理學)在政治統治中的作用。表現在:第一,重視傳統儒學(尤其是程朱理學)的教化作用。第二,以傳統儒家“天人感應”思想為指導,利用“神道設教”進行政治統治。
擴展資料:
1、雍正實行的攤丁入糧、耗羨歸公與養廉銀,奏折制度與軍機處,秘密立儲,改土歸流,除豁賤民,設立駐藏大臣制度,都成為清朝一代不可移易之法。
2、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內閣在太和門外,恐漏瀉機密,始于隆宗門內設置軍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
雍正十年(1732年),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
軍機處的大臣由皇帝挑選,由內閣大臣兼任,他們直接聽命于皇帝,跪受筆錄,他們的活動都是在皇帝的監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話記錄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雍正
康熙遺詔到底要傳位給誰按現在留存的清宮檔案,康熙傳位肯定是傳給雍親王胤禛。野史里的隆科多將康熙遺詔里的“傳位十四”改成“傳位于四”,在清朝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清代旨意都是滿漢蒙三種文字一起寫,光改漢字卻沒法改滿文和蒙文,所以野史是不可信的。
歷史上康熙究竟傳位給誰了???康熙傳位給了四子愛新覺羅·胤禛,即清世宗(雍正皇帝),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擴展資料:
從雍正年間時,對雍正繼位的談論便不絕于耳。雖然史學界對皇位合法性尚無定論,但流傳的把"十改于"的改詔之說是不成立的,因為現存于遼寧省檔案館的康熙遺詔是雍正登基后擬就并頒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跡,所以遺詔不能說明問題。
主張篡位說的學者中,有的認為康熙去世過于突然,未來得及留下任何傳位遺詔,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謀搶占了先機;有的認為康熙生前兩立兩廢太子,對立儲君一事勞心傷神,直到臨終前才屬意皇十四子為儲君。
按照正統繼位說學者觀點,如果沒有實在的證據證明其他皇子為康熙所屬意,雍正的即位是有理由的。并且在詔書中一般都是加上個皇字的,比如傳位于皇四子,假如這樣”十“改為”于“是沒有根據的。
關于雍正之死,史書記載非常簡單,只是說,前一天,雍正在圓明園行宮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當晚即死掉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沒有記載。張廷玉的私人記錄,當時雍正七竅流血,令他“驚駭欲絕”。
雍正暴卒,官書不記載其原因,這自然就引起人們的疑惑,再加上當時關于他為人的傳說和評論頗多,就更容易引起人們的猜疑,于是就產生了各種說法。
康熙王朝中康熙把皇位最終給誰了康熙王朝中康熙把皇位最終給了雍正。
雍正是清朝入關后第三位皇帝胤禛的年號,因為雍正帝之前曾被封雍親王,即位后采用雍正一詞,除取其名“禛”之諧音外,亦有正統、名正的意思。以辟民間奪位的謠言。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
雍正帝出生于公元1678年。生母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由貴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撫養。與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為同母兄弟。師從顧八代、張英、徐元夢等。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駕崩。胤禛登基,時年45歲。公元1735年10月08日,胤禛駕崩,享年58歲。
擴展資料: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館收藏的康熙遺詔,向來具有高人氣,連臺北故宮都常去借展。史語所所長黃進興笑說,文物館收藏的兩份遺詔中,有一份蓋有康熙御璽,真實度高,“我們都借故宮沒蓋御璽那張。”
黃進興指出,康熙遺詔當時應由文書官抄了幾十張,以迅速傳出圣旨,不過至今只存四張,遼寧去年另發現一張。在已考據為真的四張中,兩張在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兩張在北京故宮,其中史語所所存不但有御璽,顯示曾呈獻給康熙看,還是漢滿文對照版,非常珍稀。
康熙遺詔人氣旺,是因康熙傳位之爭的歷史謎題。野史傳說,康熙遺詔中原寫“傳十四子”,雍正將“十”改成“于”,變成“傳于四子”,也就是自己;電視劇《步步驚心》中,吳奇隆演的雍正自稱竄改遺旨,更強化民眾印象。
然而,臺灣史語所所藏遺詔顯示,康熙明明是寫“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意指:各方面都很像我),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絕非添加筆畫就能改字,數百年謠言不攻自破。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臺灣收藏康熙遺詔 證傳位雍正
[img]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康熙到底傳位給誰(康熙到底傳位給誰了)”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康熙到底傳位給誰(康熙到底傳位給誰了)
本文地址:
/qiwenyishi/43464.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連環殺手(連環殺手鴨子會減少多少冷卻)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中國最易學的樂器排行(最容易學的中國傳統 灌了大量自來水(手段殘忍至極) 中國最權威的軍事網站(中國著名軍事網站) 飛機是誰發明的(第一個人類是誰?) 藏獒多少錢一只純種(藏獒多少錢一只純種幼 為什么說元春是鬼魂省親 中國最牛生產工廠(中國最出名的工廠) 中國最牛球衣(中國最牛球員) 中國最安全艦艇(中國最安全艦艇排行) 琵琶為什么會變成酷刑 貓咪上門是為了求助(請多多幫忙) 擦玻璃用什么擦最干凈小妙招 中國最流丁子戶(中國最牛的丁子富) 中國十大詭異未解之謎(世界十大詭異未解之 中國最豐富小吃城市(全國小吃最豐富的地方 無所謂的意思(有心者事竟成無心者無所謂的 包含中國陰莖最標準的詞條 其實叫玉牒(記載父系家族世系) 四大原耽是哪幾本書(原耽小說中的經典) 人棄我取(人棄我取 旗本八騎(三國志旗本八騎) 世界上最藍的貓咪(世界上最藍的藍) 韓非究竟是被誰害死的? 世界上最紅的水遁(世界上最紅的水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