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墓(溥儀墓碑圖片)
xj
2023-03-31
很多人都好奇,溥儀作為清朝的末代皇帝,他死的時候并非是以清朝皇帝而是以新中國國民的身份入葬的,為什么被葬在了 清皇陵西陵 。按照清朝的皇家禮制,新皇帝一登基,就要為自己選擇一處好陵址。除了同治皇帝不知是什么原因沒有在登基后為自己選擇之外,其他的清朝皇帝都是為自己提前選好了地方。與同治皇帝一樣,宣統皇帝溥儀也沒有提前選好陵址,主要原因是溥儀登基的時候只有三歲,還沒有來得及為自己選,就在三年后亡了國。
清朝滅亡后,溥儀被破退位,然而根據優待清室的條件,他仍然居住在紫禁城里,并且皇帝的尊號不變,只是中華民國以外國君主之禮相待,并且每年供給其皇室白銀四百萬兩,溥儀就這樣繼續在自己的小朝廷內做著“皇帝”。在他長到十歲的時候,小朝廷眾遺老大臣們決定為他選擇“萬年吉地”。
經過一系列的勘探,最終選擇東陵的旺隆村北。然而,由于當時資金匱乏,再加上時局不穩,并沒有動工修建陵墓,就這樣一直拖到了溥儀病死。溥儀死的時候,因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關于他的骨灰的安置情況,周恩來總理專門作了批示:一是可由愛新覺羅家族決定;二是可由家屬選擇在革命公墓、萬安公墓和其他墓地的任何地方安葬或寄存骨灰。后來經過家族商定,最終決定將溥儀的骨灰寄存在八寶山人民骨灰堂。
1994年,旅居海外的張世義先生在西陵的崇嶺西北興建了一座 華龍皇家陵園 。為了提高陵園的知名度,他專門找到了溥儀的妻子李淑賢,準備勸說她將溥儀的骨灰葬于西陵,最終,他們達成了一致意見,于是將溥儀的骨灰入葬西陵。
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寶山。于1995年遷葬到清西陵的華龍皇家陵園。規模不大,比著他的列祖列宗肯定是小很多,相比一般人的公墓肯定是要大一點的。
1.登位之初,陵寢已選。
歷代皇帝幾乎都是登基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寢,而且有嚴格的等級制度,這是古人視死如生的傳統觀念,比如漢代的王陵就有大量陪葬品。溥儀身為皇帝也不例外,登基之初,就確定此地為他的陵墓,此外清西陵所在地保定易縣經濟條件差,如果溥儀的墓在的話,這樣可以帶動當地 旅游 業的發展。
2.末代皇后婉容衣冠冢陪葬
比起列祖列宗溥儀的陪葬墓顯然比不上,末代皇后郭布羅·婉容的衣冠冢落葬清西陵,終于和丈夫“團聚”。
(衣冠冢落葬在末代皇帝溥儀墓的左側。)
因為婉容1946年病死監獄,當時就被人草草掩埋,后來多次搜尋無蹤。2005年,婉容的弟弟郭布羅·潤麒(已是95歲高齡)向代理人黎園表達了希望能為姐姐修建衣冠冢的愿望,終于在2006年10月23日的落葬儀式上,把婉容的一張坐姿端莊最能反映她身份氣質的一張照片,在背后簽名后裝在水晶相框中埋入墓穴,同時還有死難之地的一捧黃土。 (前人對黃土總是有深深的眷戀之情,蔣校長去臺灣時也帶了一捧黃土) 還有一把生前所用手鏡陳列于溥儀博物館,婉容戲劇般的悲慘人生落下了 歷史 的帷幕,也算是人生有了最終的歸宿,塵埃落定。
溥儀墓的右側是偽滿時期冊封的“祥貴人”譚玉玲之墓。
作為末代皇帝能夠善終,也實屬不易,(對比同時代沙俄尼古拉二世)溥儀的人生也算圓滿。
溥儀,史稱宣統皇帝,1908至1912年在位,之后根據《清室優待條件》繼續過著皇帝的生活,但是實際上已名存實亡,再后來在日本的操縱下,當上了偽滿的皇帝,以后又被蘇聯紅軍俘虜,回國后又在戰犯管理所度過了十年,直至1959年特赦,出獄后,政府安排了工作,直至1967年逝世,葬于八寶山,后遷于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溥儀因腎病去世,去世時已經是一介平民,所以骨灰按照規定火化,也沒有葬入清朝皇家陵園。是后來才遷移的。
后來,在末代皇妃婉容的弟弟潤麒的請求下,將婉容的衣冠冢葬于溥儀的旁邊,這兩個命運坎坷的人死后也終于在一起了。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評論。我是 歷史 鐵老師,謝謝支持!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 歷史 上最后一位皇帝。也稱為“清廢帝”和“宣統帝”。
溥儀于1967年10月17日因為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于北京八寶山,后遷于清西陵
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華龍皇家陵園是屹立于中國大陸首家集安葬紀念、觀光休閑、文化展示于一體的紀念公園式的現代化陵墓。
溥儀的陵墓跟他祖先的墓,清東陵比起來肯定比較小了,但是比普通人的墓比起來還是比較大的。
在北京西郊清西陵“華龍陵園”,規模不大,但是基本上是按照皇帝的規格建造的,兩旁有皇后和貴妃的墓,皇后的墓里面只是一把來自于大栗子溝的一把黃土,貴妃里面是譚玉玲的骨灰。
末代皇帝溥儀三歲登基,當了三年的皇帝,就被辛亥革命革了皇帝的職位。而關于他的陵墓,其實很早的時候滿清遺臣就在溥儀活著的時候選好了墓地,古代皇帝在自己登基之后,就會建自己的陵墓,而清朝的除了同治皇帝就是溥儀沒有建,而關于溥儀的遺體葬在哪里,周恩來特意做了批示,有兩個選擇,最后溥儀的家人選擇了八寶山,而到了1994年又遷到了西陵。
末代皇帝溥儀是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火化的皇帝,他的最終歸屬問題在當時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當時愛新覺羅家族也是進行了商議,后來決定把溥儀的骨灰安置在八寶山,后來遷到了皇家陵園,現在在皇家陵園安葬,溥儀大概是作為皇帝最寒酸的一個陵墓了,不過這也還算是他的幸運。
然而,對于溥儀末代皇帝的身份,總是有人想炒作并最終用于商業目的,在溥儀安放八寶山沒多少年的時間后,一個自稱是河北易縣清西陵《華龍皇家陵園》的工作人員找到了溥儀的現任妻子李淑賢,積極的勸說她能同意將溥儀的骨灰由八寶山遷葬于西陵,并且給予相當的回報,最終架不住他們的軟磨硬泡,李淑賢最終同意了,所以如今的溥儀墓就在《華龍皇家陵園》之中,在溥儀墓的旁邊,是曾經的末代皇后婉容墓(當然這只是個衣冠冢,婉容的尸骨不知所蹤),旁邊還有李淑賢的墓,這位末代皇帝墓的規模很小,稍稍比一般人的墓大一點點而已,畢竟是這個私人陵園的噱頭嘛。
末代皇帝傅儀的墓起初是在八寶山,后來被遷到他們愛新覺羅祖宗的陵寢—清西陵的華龍皇家陵園。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生于1906年2月7日,卒于1967年10月17日。作為清朝也是中國 歷史 上最后一個皇帝,他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他1909年三歲登基,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后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稱“康德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儀在沈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的特赦令并成為全國政協委員。
溥儀像
他做小皇帝時,按照清制,新皇帝一登基,就要為自己選定陵址。一說,溥儀未定陵址,應是他只有三歲,還沒有來得及,三年后一被逼退位,更是不可能定了。一說,當時定的就是清西陵。但是,他是廢帝,身后事不可能自己做主。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當時,新中國已經在推廣火葬,他也被特赦成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關于他的骨灰的安置情況,周恩來總理專門作了批示:一是可由愛新覺羅家族決定;二是可由家屬選擇在革命公墓、萬安公墓和其他墓地的任何地方安葬或寄存骨灰。
后來經過家族商定,最終決定將溥儀的骨灰寄存在八寶山人民骨灰堂。
1990年代,清西陵的工作人員找到溥儀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賢并說服她,于1995年將溥儀的墓葬遷到了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清西陵有關負責人介紹,將溥儀墓葬遷入清西陵,一是因為溥儀登基之初,就確定此地為他的陵墓;此外,清西陵所在地保定易縣經濟條件差,這樣可以帶動 旅游 發展。
宣統皇帝是清朝第十代皇帝。在溥儀墓的兩側,一側是溥儀真心喜愛過的譚玉齡,一側是婉容。溥儀畢竟做過三年的皇帝,因此愛新覺羅家族在臺灣的后裔1967年給溥儀上了廟號“憲宗”和謚號“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襄皇帝”。
溥儀與婉容
末代皇后婉容像
溥儀與譚玉齡
2004(一說是2002年)重新給溥儀上了廟號和謚號,廟號曰:清恭宗;謚號曰: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愍皇帝。尊骨灰奉安處(在北京的八寶山革命公墓)為“獻陵”, 尊婉容為“孝恪愍皇后”,譚玉齡為“明賢皇貴妃”,李玉琴為“敦肅福貴妃”,李淑賢為"孝睿愍皇后"。
末代皇后婉容墓
譚貴人墓
以上謚號、廟號都是民間所加,與以前皇帝的謚號,廟號為官方所加是不同的。
[img]溥儀死后埋葬在哪?華龍皇家陵園。
1967年,溥儀因患尿毒癥病倒。周恩來總理聞訊后指示將他安排到首都醫院進行中西醫會診。
在病情最危急時,周總理又指派蒲輔周去給他看病,并轉達周總理對他的問候,后因醫治無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時30分去世。
溥儀的遺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法規火化,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1995年,他的遺孀李淑賢將他的骨灰葬于北京西南120千米的河北省易縣華龍皇家陵園,溥儀墓在清西陵附近。
擴展資料:
清朝末代皇帝、前全國政協委員愛新覺羅·溥儀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時30分逝世后,骨灰安放于八寶山革命公墓。
1980年5月29日,即溥儀去世13年后,黨和政府為溥儀舉行了追悼會。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儀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事實上清西陵也是溥儀生前就確定了的葬身之所。溥儀葬入此陵園,是他的第五個妻子李淑賢的精心安排,也是由他的妻子李淑賢親自主持辦理的。溥儀逝世整整30年后,1997年6月9日李淑賢女士去世。
華龍皇家陵園是屹立于中國大陸的首家集安葬紀念、觀光休閑、文化展示于一體的紀念公園式的現代化墓園。
由于陵園在倡導新型墓園文化方面的獨特地位,受到國家民政部的特別重視,原民政部長崔乃夫先生曾數次親臨陵園視察指導,并親筆題贈了“華龍皇家陵園”園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溥儀
末代皇帝溥儀死后埋在哪末代皇帝溥儀死后先埋在了八寶山,后來遷到了清西陵崇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1967年10月17日,當了八年的新中國公民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根據相關法規,他的遺體被火化,而且不管埋在清東陵還是清西陵都是不具備現實意義條件的,最后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
1995年,局勢已經有了很大轉變,應溥儀的遺孀李淑賢的請求,溥儀的骨灰遷出八寶山,葬在了清朝皇帝傳統的清西陵附近,算是永久的做了雍正、嘉慶、道光和光緒的鄰居,回歸了祖先故地。
今天,埋葬著光緒皇帝的崇陵旁邊,河北省易縣華龍皇家陵園靜靜地立在那里,里面的主人,即是做了三次皇帝的清憲宗愛新覺羅·溥儀。
擴展資料:
1965年的一天,溥儀的身體出現了異樣,不僅腎臟極其的疼痛,還伴隨著尿血的現象,去了醫院檢查,發現溥儀得了腎癌,在李淑賢的陪同下,溥儀在醫院接受了治療。
因為左腎臟被切除,再加上溥儀的身體本就不好,于是他的身體更不如從前。結果沒幾個月,溥儀又出現了血尿的情況,經醫院診斷,溥儀右側的腎臟也出現病變。
溥儀住院之后不僅經常出現血尿的情況,而且還經常閉尿,溥儀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更不如從前。經過短時間的折騰之后,溥儀又患上了尿毒癥。
1967年10月4日,李淑賢帶著溥儀再次來到醫院,這也是溥儀一生長中最后一次進醫院,同年10月16日,溥儀一直在醫院和妻子索要一物。
彌留之際不停的重復的說著“河車丸”這三個字。沒多久,溥儀體力透支,暫時昏迷了過去,10月17日凌晨2點左右,溥儀停止了呼吸,與世長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溥儀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溥儀墓(溥儀墓碑圖片)”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溥儀墓(溥儀墓碑圖片)
本文地址:
/qiwenyishi/4777.html
標簽: 溥儀墓(溥儀墓碑圖片)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秦皇島市委書記(秦皇島市委副書記)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神話中用于避難的巨大船只(象征著重生) 憤世嫉俗的詩句(憤世嫉俗的名言警句) 京畿重地的簡單介紹 陰歷九月十九是什么日子(農歷九月十九是什 世界上最小的鯊魚 中國最牛50企業(中國最牛的十大企業) 公墓怎么選(選擇公墓有什么講究) 隱身斗篷的制作方法一覽 可是人還健在) 西班牙大流感(西班牙大流感死亡人數) 丫子(丫子結婚) 直男是什么意思簡單點(直男是什么意思?) 逍遙津之戰的真相是什么 世界上最潮流的汽車(世界上最潮流的汽車品 比較狂的網名(狂網名很狂的網名) 人工降雨一次要多少錢呢?12萬左右(需飛 世界上最透明的水產(世界上最透明的水產品 中國內地優質男演員(被視為“最帥反派”) 中國最神秘石頭圖片(中國最神秘石頭圖片大 中國最底工資是多少(中國最低基本工資是多 7-10月風景最好看(有淡旺季之分) 抖音平臺定時直播(掀起全民健身熱潮) 中國最辣的果凍(中國最辣的果凍是什么) 杜甫被稱為(杜甫被稱為什么詩圣還是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