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特殊鐵路火車(中國最罕見的火車)
xj
2023-04-09
中國的鐵路如今在全世界都鼎鼎有名,尤其是中國的高鐵技術,更是站在世界頂端。但中國從1909年,第一條獨立自主修建的鐵路,京張鐵路完成,到今天以鐵路聞名世界,也不過短短百年時間。
百年看似很長,但要將一項技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頂尖,卻非易事。中國的鐵路發展,跟那些辛勤的施工者離不開關系,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故事,正是一位英雄修建鐵路的故事。
中國境內有一條連接四川省跟云南省的鐵路,叫做成昆鐵路,1958年動工,直到1970年才正式運營投入使用。在云南省祿豐縣有一座大橋,全長一千三百八十二米,共有三十八個橋墩,這座橋叫做龍骨甸大橋,也是成昆鐵路的一部分,而且是整條鐵路上跨度最長的一座橋,同時也是最險峻的部分。
每當有火車經過這座橋第7個橋墩的時候,都會鳴笛30秒,這是一種尊敬,也是一種通報,是在跟橋墩下的那個人說“鐵路已經修好啦。”看上去好像有點滲人?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感動人的故事。
由于龍骨甸這一路段過于險峻,當初修建時動用的是我國基建工程兵,其中有一位普通的士兵叫做熊漢俊,修建大橋的時候他剛剛21歲。在修到第7個橋墩的時候,熊漢俊一步踏空,落到了正在澆筑水泥的橋墩中。
落差那么高,速凝水泥凝固的又很快,熊漢俊還在不斷下沉,當時救援已經來不及。其他隊友們哭喊著望著他,但熊漢俊卻很淡定,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活路,于是在生命的最后幾分鐘內,他交代隊友,如果鐵路修好了,一定要來告訴他一聲。
等到救援部隊趕到橋墩底部時,熊漢俊早已在水泥中跟橋墩融為一體。曾有人建議說要不炸了7號橋墩,好歹將熊漢俊的遺體取出,但是這就代表著之前的所有努力,包括熊漢俊的犧牲全都白費了。
第7號橋墩最終還是保留了下來,從此以后,熊漢俊跟隨著這座讓他付出了年輕生命的大橋一起,感受著每一輛火車的來去。正是為了履行當初熊漢俊的遺言,才有了后來所有經過的火車都要鳴笛報信的規矩。
如果你有機會去到龍骨甸大橋下面看看,就會發現在第7號橋墩上面刻著這么13個字,“熊漢俊烈士千古,昆明鐵道老兵”。
[img]誰有京九鐵路火車的資料???京九鐵路
中國北京至香港九龍的一級雙線鐵路。縱貫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廣東等9省市,途經霸州、衡水、聊城、菏澤、商丘、阜陽、潢川、麻城、九江、南昌、吉安、贛州、龍川、深圳等地,全長2381千米。加上兩條聯絡線,總長2536千米。全線有特大橋65座,大中橋725座,隧道150座。內燃機車牽引,預留電氣化條件。京九鐵路的關鍵地段早已開工(如九江長江橋已于1993年初建成),部分路段(如九江—南昌、商丘—阜陽)利用既有線路改造而成。1993年2月京九鐵路建設工程全面展開。 1995年全線鋪通,1996年9月1日開通運營。其中九江長江橋為長江上跨度最大的橋,全長7679米。京九鐵路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線路最長、投資最多、進度最快的戰略通道,對加快國民經濟發展和加強與香港的聯系起到了重要作用。[attachment=387]
縱貫南北的大動脈——京九鐵路
修建北京至九龍的交通線是中國幾代人的夙愿:早在元代就有了從元大都直至九龍的南下驛道;近代以來,孫中山、毛澤東都曾為這一工程提出過計劃;進入20世紀90年代,富強起來的中國人民終于實現了這一愿望,一條縱貫南北、綿延數千公里的現代化鐵路干線出現在華夏大地上。
1958年,中國開始實際構思修建京九鐵路,那時的“京九”指的是北京到九江。1984年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簽署后,中國正式提出了“大京九”的方案,即將北京至九江鐵路延長至香港九龍,并力爭在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時全線貫通。
1993年5月2日,京九鐵路全線開工了。21萬人的建設大軍劈山越水,累計打通隧道56公里,架設橋梁1100多座,修建車站210多個,至1995年11月,不到三年的時間即告全線貫通。1996年9月1日京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第二年通過了國家驗收。
這是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最長的雙線鐵路干線。它北起北京西站,南至深圳,連接香港九龍,縱貫9個省市、108個市縣,綿延2397公里。
京九鐵路開通運營,對緩解南北運輸緊張狀況,改變鐵路運輸對國民經濟的“瓶頸”制約,完善網絡布局,加快沿線革命老區的脫貧致富,以及適應對外開放,維護港澳地區穩定和繁榮等,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995年11月16日京九鐵路全線鋪通
1995年11月16日11時40分,粵贛兩省交界的龍川,京九鐵路南北接軌的最后一顆螺栓被擰緊,整個華夏及全世界似乎都聽到了這鋼鐵大動脈貫通的撞擊聲。 它向世界宣告:貫穿中國南北的第三條大動脈京九鐵路全線鋪通。這條鋼鐵大動脈的建設,規模之大,涉及面之廣,是我國目前僅次于三峽工程的第二大工程,它的完成創造了中國鐵路建設的新輝煌。 2536公里的長大干線,一次性建成,創造了中國鐵路第一; 從全面施工到全線鋪通,僅用 3年,建設速度之快,創造了中國鐵路第一; 工程土石方2.5億立方米,打通隧道150座,總延長56.1公里,架設橋梁1045座,總延長183公里,工程量之浩大,施工之艱難,創造了中國鐵路第一。 京九鐵路是中國經濟騰飛的希望之路,為人民造福的幸福之路,它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隨著歲月的增加,必將越發顯示出來。 北京西客站,京九的龍頭,已經成為北京市五大投資熱點之一。
京九經霸州,向東伸展出一支臂膀,直抵天津,溝通京山,京滬兩大干線。這條連絡線,雖然僅僅77.8公里,其作用卻非同小可。天津乃至東北,每年可有1000 萬噸物資經此浩浩蕩蕩南下,而京九鐵路也擁有了自己的出海口--天津新港。 衡水,華北明珠。京九鐵路在這里與石德線交匯,組成十字交叉路口。近兩年隨著京九即將建成,引起中外客商的注目,全區新增83家三資企業,僅今年上半年就簽訂外貿合同項目17個。衡水人談起京九,充滿了感激之情。 京九鐵路在商丘與隴海大動脈相交匯,從商丘北上可達北京,南下可至香港,東進到連云港,西出可達荷蘭港口鹿特丹,商丘成為歐亞大陸橋和南北大通道的交叉點,又是京九鐵路大型樞紐之一。
阜陽地區行署專員王懷中說:“過去阜陽人總認為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喝酒有酒,吃面有面’,現在是‘盼鐵路,想鐵路,有了鐵路能致富’。”阜陽市市長王漢卿的名片上就印著大京九鐵路示意圖,鐵路米字的交叉點上,“阜陽”兩個字特別醒目。阜陽的領導者們早就定下:依托大京九,借勢發展,招商引資。 大別山為了脫貧,曾有許多構想,但是沒有鐵路,大多成了紙上談兵,京九鐵路上馬,大別山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基礎建設熱,投資建廠熱。京九街、京九商店、京九餐廳,如同雨后春筍。 黃岡、紅安,這些戰爭年代有十多萬英雄兒女為中國革命獻出寶貴生命的地方,過去由于交通閉塞,經濟發展緩慢。如今,這里一下子成了投資者關注的熱土。
江西,歷史上曾因萬頃碧波的鄱陽湖和奔騰千里的贛江而繁榮過。然而,近代的江西己被擠出中國經濟的中心圈。京九鐵路有705公里途經江西境內,江西獲得了大發展的良機。 京九鐵路建成,每年可增加運力7000萬噸,基本緩解南北運輸緊張狀況。它連通京滬、京廣、京山、京秦、京包、石德、隴海、浙贛等鐵路線,完善了中國鐵路的路網布局,對發揮綜合效益,具有戰略意義。 京九鐵路把北京和香港緊密相連,對維護港澳地區的穩定繁榮,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和內地改革開放,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縱貫大陸第三路——京九鐵路
早在1960年,中國鐵道部就開始醞釀修建一條南北新干線,其走向為北京經衡水、商丘、九江到汕頭,即京汕鐵路。后因國民經濟調整而停滯。1974年,鐵道部又計劃修建北京至九江鐵路,并為此進行過初測。1978年,鐵道部建議在“六五”期間建成北京至九江新干線,也因故未能實現。1982年8月,鐵道部再次報送了《關于北京至九江鐵路修改計劃任務書》。1983年,國家計委批復衡水至阜陽段設計任務書。至此,北京至九江鐵路建設正式納入國家計劃。
1987年,鐵道部在編制“八五”、“九五”鐵路網建設規劃時,考慮到既有的京廣、京滬、焦枝三大干線的運能已達飽和狀態,制約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考慮到香港將于1997年回歸祖國;考慮到促進贛南、粵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加快沿線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決定將北京至九江鐵路向南延伸到九龍,形成繼京廣、京滬之后,縱貫我國大陸的又一條大干線。
京九線始于北京樞紐南端的黃村車站,向南經河北省的霸州、衡水,山東省的聊城、菏澤,河南省的商丘、潢川,湖北省的麻城,江西省的九江、南昌、向塘、吉安、贛州,廣東省的和平、惠州,與廣九鐵路布吉站相接,直達九龍,全長約2360公里。
京九鐵路沿線物產資源豐富,北段有華北油田和中原油田,產量約占全國原油產量的11%。沿線盛產花崗巖、大理石、瑩石等,湖北紅安瑩石礦為全國三大瑩石礦之一。大別山一帶黑色金屬礦有鐵、鉻、鈦、錳;有色金屬有金、銀、銅、鋁、鋅;非金屬礦有珍珠巖、瑩石、沸石、蛇紋石等,其中珍珠巖儲量約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50%。廣東省連平縣有大頂鐵礦,平均含量46.49%。京九鐵路的建成方便礦石外運。贛南地區鎢礦蘊藏量甚多,現探明儲量約占全國儲量的25%。贛東及粵東北廣泛分布我國獨有的離子吸附型稀土,主要集中在尋烏、龍南、定南及贛南各縣。京九鐵路的建成,將大大促進上述礦產資源的開發。
京九鐵路沿線大多為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鐵路的建成為這些地區的脫貧致富創造了了條件。
云南有個百年小火車,被稱為鐵路的“活化石”,這是什么地方?轟隆隆的火車代表的是被拉長的時間。坐在車上,逼仄擁擠的空間,渾濁凝滯的空氣讓旅程變得艱難而漫長。如今,飛馳的高鐵將時間縮短、距離拉近,火車兩側的風景轉瞬即逝,甚至來不及辨認。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反而開始懷念“從前慢”,去建水古城乘坐一趟小火車,讓晃悠悠的感覺帶你再回從前,成為許多人喜愛的體驗之一。
建水古城小火車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現在1435毫米的準軌不同,依然保持著軌距為1米的窄軌,被稱作“米軌鐵路”。運行著的3趟米軌列車并非為招攬游客而特意修建,它們建于上世紀初,在大部分鐵軌都改造后,唯有這三趟,依然保持著老樣子老速度,不急不忙走著自己的節奏。
建水古城小火車從臨安站出發,途徑雙龍橋、鄉會橋,最后到達團山村,全程近13公里。不要說高鐵,即便是開車,13公里的路程最長也不過15分鐘,乘坐上小火車,卻可以晃晃悠悠走上3個小時,頗有些像經歷了一場電影里的慢鏡頭。
始發站臨安站位于蒙寶線建水東站舊址,在原有風貌基礎上,車站被打造為鐵路主題公園。走進售票廳,木質建筑、老照片背景都讓人有種恍然如夢的時光錯落感。
黃皮火車靜靜地在站臺上守候著游客,它們的樣式和高鐵是那么不同,讓人覺得坐上去就如同坐上了開往過去的列車,叮咣作響中,就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某一天。
或許這里是最不像火車站的火車站吧,站臺旁就是居住著人家的樓房,鐵軌邊就停放著汽車,當地人挑著扁擔從鐵軌邊經過,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讓冷冰冰、硬梆梆的火車變得溫暖而親切。
牛皮紙式的火車票也是滿滿的懷舊感。大部分城市中的火車票都已變成電子的,刷手機就能進站的便捷替代了紙質火車票的瑣碎,也讓人們失去了對一段路途的特殊紀念。
小火車內分為硬座和軟座,硬座為木色長椅,深褐色木板,窗戶明亮寬大,明媚的陽光沒有任何阻攔地照進車廂內,讓人的心情都跟著跳躍起來。
云南的好風景是眾所周知的,隨便一個地方都能入畫。小火車最后設有開放式觀光車廂,坐在木椅上,吹著溫柔的風,火車依山而行,一路上山花浪漫群山連綿,愜意極了。
建水古城的小火車,好像和這座古城一樣留在了舊日時光里,讓火車這個被打造得充滿高科技感的交通工具變得多情起來,讓人們得以跟著它的節奏,以一種更細膩的方式體味生活的另一面——慢慢即漫漫。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特殊鐵路火車(中國最罕見的火車)”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特殊鐵路火車(中國最罕見的火車)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13089.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上最感動的語言(世界上最感動的話)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刀劍英雄名字(刀劍英雄名字旁邊的鉆石怎么 湮滅反應(湮滅反應釋放能量) 中國地理最北端城市(中國地理最北端在哪里 鉛華到底是一種什么東西 世界上最流行的通史的簡單介紹 坐飛機不能帶什么(坐飛機不能帶的東西有哪 可能代表了對財物的擔憂 來自英國的吉德·富爾頓(29歲當上爺爺) 女媧一張照片嚇死一億人 游戲傷感名字(孤獨抑郁的名稱) 中國唯一沒有地震的省份(中國地震的省份排 興高采烈的造句(興高采烈的造句四年級) 送老師實用的20個禮物 厲兵秣馬的近義詞(厲兵秣馬近義詞) 烽火戲諸侯是哪個君主?烽火戲諸侯是為博誰 怎么辨別是不是真翡翠 江畔獨步尋花的詩意思 大后壽壽花的眼睛真的是藍色的嗎 對死者的悼念和告別(讓死者安詳的離去) 鬼最喜歡保護的人(陰氣重的女人外貌特征) 包含高漸離和櫟陽公主的詞條 水猴子吃人圖片(水猴子圖片水鬼) 浙江挖出一帶血的棺材考古專家認為這是奇跡 中國最牛的港片(排名前十的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