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便宜衛星發射(衛星發射成本最低的國家)
xj
2023-04-13
目前的價格,中國的最便宜,低軌道每公斤只要8000美金,但是低軌道重量限制在5噸,歐洲的最貴,每公斤15000美金左右,但是,優勢是可以發射超過8噸的重量
同步軌道要貴的多,中國也要12000以上,且總重限制在3噸以下,歐洲的,要25000美金一公斤
發射臺你可以建,但是火箭的參數不會給你,你建好了也匹配不上
[img]送一顆衛星上天.運費要多少錢根據以往資料顯示,一枚用于衛星上天的火箭商業發射費用,不同國家各有不同,例如:以長征四號運載火箭發射風云一號衛星為例作一說明。與長征四號運載火箭能力相當的、用于發射類似風云一號衛星的國外運載火箭有:美國的宇宙神-F運載火箭和德爾它系列運載火箭、法國的阿里安-1運載火箭,其發射費用分別為:4400萬美元、390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若我國的風云一號衛星采用國外最便宜的阿里安-1火箭發射,其發射費用約為3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7160萬元(按1988年匯率計算)。這個數字相當于研制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外加兩枚飛行火箭在內的全部費用。用中國自己研制的運載火箭發射衛星的費用只相當于國外同類運載火箭的22%;再以長征三號火箭發射亞洲一號衛星為例,1990年4月,長征三號火箭首次進行商業發射,成功地為亞洲衛星公司發射了由美國休斯公司制造的亞洲一號。其發射費用約為2500~3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4300~17160萬元(按1988年匯率計算),而長征三號火箭的產品費用和發射勤務費用合計為5000萬元,相比之下,中國的發射費用最低廉,這與我國國情是吻合的。這些發射都具有商業性質,要贏利的,一般而言,高風險、高科技的商業活動都有不低于30%的利潤,更何況這類商業貿易與政治密切掛鉤的,能夠提供該服務的機構基本上是高度壟斷的。
中國發射衛星的費用比spacex貴嗎近日,美國航天私企SpaceX總裁發布信件稱由于公司成本控制出色,SpaceX已能在價格競爭中輕松擊敗中國。這的確是一個事實,而且實際上它在火箭技術方面同樣也已經領先中國!那么SpaceX公司是一個怎樣的企業?它的成本控制為何如此卓越?
5月4日Elon Musk在公司官網上發布的“為什么美國可以擊敗中國:SpaceX公司費用的事實”信件截圖。
美國此前發展的低成本EELV火箭在開發費用上也難以與SpaceX公司獵鷹9號火箭相比。
"獵鷹"9的LEO已經超過包括長征2F在內的中國現役所有火箭(左圖)。未來"獵鷹"9HLV的LEO還將超過中國的長征5號
5月4日SpaceX公司首席執行官Elon Musk在公司網站的更新頁面發表了一封信件,題為“為什么美國可以擊敗中國:SpaceX公司費用的事實”。在這篇文章中,Elon Musk十分自豪的提到了在《航空周刊》報道中,中國長城公司承認他們無法與SpaceX公司在價格上競爭,并認為這是美國創新戰勝了更廉價的海外勞工的典型事例。
比中國還要低的火箭發射費用
在信中Elon Musk一一列舉了SpaceX公司在成本控制上的突出成績,這些成績足以讓全世界的航天業界汗顏:獵鷹9號火箭的標準發射費用為5400萬美元,目前已經在政府和商業市場都獲得了訂單,Musk很自信的認為由于SpaceX公司設計生產中進行了高度的垂直集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價格還將進一步下降;龍式飛船贏得了美國空天局(NASA)的國際空間站貨運合同,單次費用為1.33億美元。這是2008年簽訂的固定價格合同,美國空天局授予SpaceX公司16億美元的合同,購買12次貨運發射。雖然由于通貨膨脹等因素當年的1.33億美元只相當于今天的1.15億美元,但固定價格合同意味著通貨膨脹報價也不會增加,這令人不得不佩服他們對成本控制的自信。
這里我們可以列舉一個簡單的事實:美國當前壟斷大中型載荷發射市場的聯合發射聯盟(ULA),2012財年發射費用大幅度上漲30%,4次發射報價17.4億美元,平均每次發射4.35億美元。歐洲的阿里安公司和美俄聯合的國際發射服務公司的報價也不低,而且他們在海射公司申請破產保護都不約而同的提高了發射費用。即使是廉價的中國長城公司的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費用也到了6000萬美元以上。
研發費用更拉開與競爭對手距離
如果說火箭和飛船的發射報價令人很難與其競爭,那么研發費用上SpaceX公司更是遠遠拉開了和其他國家的政府航天機構或是商業航天公司的距離。獵鷹9號重型運載火箭從繪圖板上到首次發射,用了4年半時間,研發費用僅僅略大于3億美元。從零開始的龍式飛船從繪圖板到首次發射用了4年時間,研發費用約3億美元。SpaceX公司自2002年創立以來截止2010財年,總支出略少于8億美元,公司自2007年度以來連續4年盈利。這些冰冷的數字對于關注航天工業的愛好者來說實在太過震撼。
至于開發費用,美國的EELV火箭花費了35億美元,阿里安5火箭的研制費用更高,獵鷹9號火箭3億美元的研制費用降低了一個數量級。在飛船開發上,中國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神舟飛船花費30億人民幣,日本1997年開始研制的HTV貨運飛船花費了680億日元/8.5億美元,歐洲自1995年以來ATV貨運飛船研制花費了19億美元,這些對比無不顯示出SpaceX公司在成本控制上的成功。
SpaceX公司航天技術超越中國
SpaceX公司在成本上相當成功,但這并不是使用老舊成熟技術的緣故,他們在技術上同樣很出色。獵鷹9號火箭的灰背隼液氧煤油發動機的推力雖然不高,但在開式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中是比沖最高的,尤其是上面級的改進型灰背隼的比沖更是達到了空前的345秒。在箭體結構和材料上,獵鷹9號是世界上第一種全面應用高強度的2195鋁鋰合金的火箭,結構質量很低,第二級箭體都僅有3噸。
在剩余燃料管理上獵鷹9號火箭同樣出色,這些技術使獵鷹9號火箭在使用比沖一般的開式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的情況下,運載系數和全面使用高壓補燃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的天頂2號火箭不相上下。在運載能力上,獵鷹9號火箭的地球低軌道(LEO)的運輸能力,高于中國現有任何一種LEO軌道運載火箭。今年4月1日宣布的重型獵鷹火箭,LEO運載能力更是達到了空前的45噸,如果增加推進劑交叉輸送技術的話,還可以進一步增加到53噸,這個運載能力遠遠高于各國現有運載火箭的運力,是美國航天飛機和中國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2倍。用首席執行官Elon Musk的話來說,這是美國創新的成功。
2008年10月30日,長征三號乙火箭將委內瑞拉通信衛星送入軌道。中國以前的低價優勢讓中國擁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現在卻遭受到了SpaceX公司的強力挑戰。
中國擁有明顯的人力成本優勢
由于Elon Musk的公開信標題就明確提到了中國,同時SpaceX公司在過去數年里的成績讓人不得為之不矚目,這封信在中國的論壇上同樣引起了很大反響。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中國有更廉價的勞動力,即使在后發的高科技領域無法與歐美強國競爭,但在相對成熟的領域理應在成本上具有優勢。這是意味內中國有遠高于美國的工程師數量和廉價的人力成本,所以我們肯定可以逐步進入高科技領域,以價格優勢擠壓發達國家的市場份額,而且在航天領域,歷史記錄也支持我們的價格優勢。
中國商業發射報價曾在全球最低
美國的商業發射報價自中國進入國際市場以來就一直高于長城公司,即使是為了降低成本而開發的漸進一次性運載火箭(EELV)的價格也遠遠高于長城公司長征三號乙火箭的報價。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的發射費用不僅高于中國,也高于俄羅斯甚至歐空局。美國工業似乎在高端領域也開始衰落了,很多咨詢公司和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的工業產值將在2011年超過美國,這將是110年來歷史性的一幕。
SpaceX公司在航天領域突然崛起
現在2011年還沒走過一半,很多人突然發現在航天領域,一家美國私營公司的發射費用和火箭飛船研發費用遠低于中國,技術也超過我們傾國之力發展的航天工業的水平,這不能不讓人大吃一驚,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過度樂觀者的當頭一棒。在震驚于SpaceX公司成功業績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這家公司的競爭力來源于何處呢。對于這個疑問, SpaceX公司的發展史是最好的解釋。
Elon Musk和發射前的"獵鷹"9火箭。Elon Musk雄心勃勃,他的終極目標是開展火星殖民,并采用靈活的研發機制和推動火箭復用技術的各項研究。
創建目標:打破藩籬殖民火星
“地球太危險了,你還是回火星去吧”,這句《少林足球》里的臺詞經常被用來諷刺我們認為的“火星人”。有趣的是,SpaceX公司的創建其實與“地球太危險”的想法有著直接的關系。Elon Musk認為在天災和自我毀滅(如核戰)的威脅下,移民其他星球是我們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唯一方法。
Elon Musk還認為現有各國航天機構深受官僚主義繁文縟節的束縛,造成航天發射費用居高不下。他認為更靈活的商業公司開展航天活動,可以大幅度降低航天發射費用。在出售了Paypal的股份后,2002年Elon Musk創立SpaceX公司,并親自擔任首席執行官和技術總監,他的目標是將發射費用降低到當時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的1/10,并計劃在未來研制超巨型火箭用于星際殖民。
正在逐步應用的火箭復用技術
正是基于這樣的雄心壯志,獵鷹1號和獵鷹9號火箭在初始設計中都考慮了重復使用問題,以達成發射費用降低一個數量級的目標。SpaceX公司當前的成功,Elon Musk個人的夢想與進取居功甚偉。沒有這樣胸懷大志的企業家,不可能造就SpaceX這樣富有進取精神的公司,也不會出現如此成功的成本控制和由此產生的低廉發射費用。由于火箭復用的技術難度,獵鷹火箭尚未完成第一級的復用,當前獵鷹火箭的報價也沒有考慮復用因素,在未來完成復用后,現有報價還將進一步大幅度降低。
火箭的可重復使用并非SpaceX的空口虛言,2010年6月獵鷹9號火箭的首次發射第一級空中解體,但幾個月后的第2次發射中第一級雖然沒有完整回收,但成功接收到遙測信號,距離成功又近了一步,以后獵鷹9號火箭的發射都將試驗回收技術,不出意外的話幾年后我們就有希望看到獵鷹9號重復使用的消息。
民間市場上出售的攪拌摩擦焊機。SpaceX公司在研發上大量采用各種成熟技術和成熟設備。
SpaceX公司并非完全白手起家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SpaceX公司并不是美國空天局或是某家航天巨頭的私生子,也沒有得到直接的技術轉讓,但這并不意味著SpaceX公司是完全的白手起家。得益于美國空天局和美國空軍過去數十年時間里對航天工業的巨額投資,美國航天工業具有世界上最高的技術水平和最完善的產業鏈,還有數量眾多經驗豐富的工程人員。
大量使用成熟技術和成熟設備
SpaceX公司目前的主力發動機灰背隼1至關重要的噴注器來自于阿波羅計劃登月艙下降段發動機,發動機整體設計也源自TRW公司,SpaceX公司推進部門副總裁就是TRW公司的核心設計師之一。SpaceX的2195鋁鋰合金以及攪拌摩擦焊的使用,并不需要像其他國家航天機構那樣獨立研發工藝,2195鋁鋰合金早已在航天飛機外置燃料箱上使用,攪拌摩擦焊更是大路貨,只需要直接購買相關設備即可,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火箭的開發費用。在美國強大的裝備制造業和航天工業的支持下,SpaceX公司沒有聯合發射聯盟等公司沉重的歷史負擔,加上更靈活的機制,天然的比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更有優勢。
奧巴馬總統接見SpaceX公司人員,表達了政府對商業航天公司的支持態度。注意圖中最右者為SpaceX首席執行官Elon Musk。
NASA推動商業軌道運輸服務
Elon Musk的成功可以說是時勢造英雄,SpaceX公司的發展美國政府機構的支持功不可沒。初期的SpaceX公司缺乏收入,如果外部環境一直如此,或許它也會像早期那些壯志未酬的商業航天公司一樣隨風飄逝,對SpaceX公司幫助最大的是美國空天局的轉變。2004年美國總統小布什連任后推出星座計劃,按計劃美國空天局將退出地球軌道的發射任務,全面轉向深空,地球軌道運輸轉交商業公司,商業軌道運輸服務(COTS)應運而生。
SpaceX公司陸續獲得可觀訂單
SpaceX公司參與了COTS的競爭,2006年贏得了COTS第一階段價值2.78億美元的合同。2008年4月22日美國空天局授予SpaceX公司一項發射服務合同,價值2億到10億美元,將使用獵鷹火箭在2010年6月30日到2012年12月之間進行一系列發射,根據發射任務和次數確定最后的合同金額,同一天SpaceX公司宣布手握14份商業發射訂單。2008年12月SpaceX公司還獲得了美國空天局正式的商業補給服務(CRS)合同,這項固定價格合同價值16億美元包含12次貨運服務發射。這些合同不僅帶來了資金,也增強了潛在商業客戶對公司的信心。2010年6月SpaceX公司獲得最大的一筆商業合同,將使用數枚獵鷹9號火箭發射下一代銥星,總價值價值4.92億美元。2011年4月SpaceX公司又得到商業客運開發第二階段的7500萬美元合同。
NASA的巨大支持作用不可忽略
雖然SpaceX公司獲得了不少商業合同,但迄今為止SpaceX公司只是使用獵鷹1號火箭進行過1次商業發射,靠已有商業合同的的定金無法實現自2007年以來連續4年盈利,美國空天局商業軌道運輸服務等項目的支持對于SpaceX公司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其實SpaceX公司并非孤例,二戰后波音公司的波音707客機遠銷五洲四海,但還少有人知道作為波音707的原型,美國軍方采購C-135運輸機數量更多。這種來自政府的大力支持,使美國航空工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SpaceX公司獲得的政府合同,不過是這一幕的重演,這也讓SpaceX公司對其他國家的航天服務商具備更大的成本優勢。
美國政府推遲了商業客運項目,以讓更多公司能與SpaceX公司的龍式飛船進行競爭。
雖然Elon Musk致力于發射費用的降低,但執行官的個人意愿并不一定能變成現實。對SpaceX公司來說,競爭壓力也是成本控制成功的重要因素。
不同于壟斷市場的聯合發射聯盟,SpaceX公司作為新興的小公司,既缺乏人脈關系也沒有充足的歷史發射業績,在COTS項目的競爭中更有歷史悠久的軌道科學公司這種對手。
COTS的兩輪競爭中他們不得不降低成本來盡力加分。SpaceX公司開發了原始設計就具備載人能力的龍式飛船,在商業客運服務的競爭中已經占盡先機,如果當前競標必然壟斷市場。
美國空天局專門推進了商業客運開發項目,數年后多種載人飛船將應運而生,在眾多競爭對手的壓力下,SpaceX公司也沒有店大欺客坐地提價的本錢。
與美國一樣,中國航天也同樣或多或少存在舉國體制的弊病。這對日后創新形成了很大的阻礙。
標準化和通用化的火箭部件生產
美國雖然具有發達的航天工業,但長期以來坐吃政府合同不思進取,外加官僚主義風氣日益暮氣沉沉,從子系統到火箭飛船的成本都嚴重虛高。SpaceX公司為了控制成本別出心裁,很大成本上仿效了早期的福特公司。通過縮短供應鏈,盡力做到在火箭飛船的子系統自己設計生產,以高度的縱向整合降低了成本。在工程設計上,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和重型獵鷹都將使用灰背隼1型發動機,在箭體設計和導航控制等方面都將盡力通用,通過火箭部件的標準化和通用化,以批量生產降低分攤的設計費用并降低生產成本,這也是他們降低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
舉國體制下易致航天成本虛高
對比之下無論是美國波音公司Delta IV火箭并不通用的箭體,還是中國長征火箭系出同源等仍然各自有別的箭體,都不得不甘拜下風。Elon Musk認為官僚主義是發射費用虛高的最關鍵因素,看到SpaceX公司的實踐,我們也不得不認同他的看法。突破這些多余的官僚主義,類似SpaceX這樣新興商業公司的涌現是必不可少的,期待僵化的巨型企業和官僚機構自我反省更新,只能出現聯合發射聯盟那樣屢次大幅度漲價的鬧劇。
雄心勃勃的創建者,發達的工業基礎,來自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競爭的市場和先進有效的管理,這些眾多優勢的組合,使SpaceX公司具備了空前的發射成本優勢,甚至壓倒了人力費用極為低廉中國和印度,它的發展史堪稱傳奇。
在傳奇故事背后,我們可以發現同時具備這些有利因素的,迄今為止也只有美國。Elon Musk在公開信中寫道:中國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但美國的自由企業制度保證了美國仍然具有最強的創新能力。在各方面成本日益提高,急需產業升級的形勢下,如何仿效這樣的創新,特別是能否對“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進行突破,對中國來說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請在此輸入您的回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
300萬元人民幣夠不夠造火箭和宇宙飛船把航天員送入太空?不夠。差得太遠。連個零頭都不夠。
制造一枚火箭,再加上一個簡單的空間站(只能繞地球飛,不能離開地球到宇宙中去,所以不算宇宙飛船),再加上燃料、發射費用、測控費用、運行費用等,至少需要數千萬元人民幣。
各國發射的火箭有大有小有遠程火箭,有中程低軌火箭等,在材料上,人工上花費上不一樣。
比較一下。
美國的各種火箭,宇宙神,德爾塔,一枚火箭都是1.4億美元起步到2億美元不等,總發射費用可以高達4.3億美元。
俄羅斯的質子號運載火箭發射一次9000萬美元到1億美元上下,俄羅斯聯盟2.1B發射費用也達1.4億美元。
日本的H2A火箭也是相當貴,1.7億美元到2億美元之間。
歐洲發射一枚火箭費用可達達到3一4億美元。
我們的火箭發射是相當便宜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一次,應該花費在7000萬美元到8000萬美元之間。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小型衛星運載火箭制造成本非常低,價值約1.5億盧比(約合1500萬元人民幣)。
美國的私人航天發射公司SpaceX公司生產的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獵鷹-9 Block5,能夠先實現10次重復回收發射,未來實現100次重復。首次發射成本為6200萬美元,重復利用后,第2次發射的成本就降低為約4600萬,而第3次至第10次成本基本穩定在3500萬美元上下,這個價格是目前全球最低的。
中國航天三江公司在武漢研發了一種低成本火箭,叫“快舟”火箭。這種火箭平均發射成本為每公斤2萬美元。后期的 “快舟”11號火箭“快遞費”有望降至1萬美元/公斤。也就是7萬元人民幣/公斤。
但以上都是發射衛星的制造和發射成本。宇宙飛船(空間站)要比衛星復雜得多,也重得多。中國的“天宮一號”載人空間試驗平臺(一個最簡單的空間站)重量就超過8噸。
就算按照1公斤7萬的最低成本算,制造并發射一個空間站的費用也要達到近6億元人民幣。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便宜衛星發射(衛星發射成本最低的國家)”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便宜衛星發射(衛星發射成本最低的國家)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16124.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最長的地下河(坎兒井)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世界十大仙境般的泳池來一次不枉一生 臘梅和梅花的不同處(教你五招輕松分辨) 世界首款充電寶手機360N6可以當作充電 中國最土機場名(中國機場排名最大) 黑天鵝事件什么意思 荔灣廣場鬧鬼事件錄像(百度一下荔灣廣場鬧 發明者為畢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中國最南到最北城市(中國最南城市到最北城 抽沙泵(抽沙泵多少錢一臺) 中國最原始的漢子(中國最初的漢字) 暗黑者darker真實身份 中國最出名外國明星(在中國最著名的外國演 冥王星為什么被除名 農村添香是什么意思 讀音為wàn(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標志) 中國最豪華的游泳池(中國最長的游泳池) 鞋店名(鞋店取名字) 中國最苦流調(中國最苦流調人與形成鮮明對 世界上最純粹的英雄(世界上最英雄的是誰) 什么動物毛發最長 床頭朝哪個方向好旺財 中國最??煊〉辏▏鴥茸畲蟮目煊∵B鎖品牌) 最傻的一種員工離職 沙漠農場在沒有土壤、地下水、農藥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