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漂亮的武穴(中國最美武術)
xj
2023-03-26
武穴市屬于湖北省黃岡市代管的縣級市,是長江中游港口城市。縣境位于長江中游北岸,大別山南麓,鄂東邊緣,地扼吳頭楚尾,歷來是鄂、皖、贛毗連地段的“三省七縣通衢”。1全市東西最大橫距43公里,南北最大縱距42公里,版圖面積1200.35平方公里,武穴港是長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2同時中國最長的鐵路京九鐵路和中國最長的高速滬渝高速出入口,使武穴成為中國少見的“三長”交匯之地,處在中國實施梯度開發的戰略的“結合部”,成為湖北長江經濟走廊建設和邊緣發展戰略的重點傾斜地區。另外武穴市擁有中國綠化模范縣市、湖北省園林城市、湖北省文明城市3、黃岡市文明城市,中國武術之鄉、中國科技先進市,2“中華詩詞之鄉”等榮譽稱號。
[img]武穴在中國哪個地方武穴簡介
武穴市轄8個鎮、4個辦事處。國土面積12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733萬公頃。年末總人口73.36萬人。其中,男性38.94萬人,女性34.42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6.85‰,人口死亡率4.03‰,人口自然增長率2.87‰。
建置沿革
西晉時期,廣濟境地仍分屬蘄春、尋陽二縣。東晉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蘄春縣名為蘄陽。義熙八年(公元412年),尋陽縣治遷至江南柴桑,原江北境地劃入蘄陽。至此,改蘄陽縣名為齊昌。陳太建五年(公元573年),齊昌地屬陳。公元579年,北周占齊昌地,將廣濟境地從齊昌縣劃出,立為永寧縣,隸屬蘄州齊昌郡。
隋初,永寧縣屬蘄州總管府(后改稱蘄州、蘄春郡)。隋末,廢永寧縣制,并入蘄春縣。
唐武得四年(公元621年),又分蘄春,復置永寧縣,屬淮南道蘄州。天寶元年因與河南永寧縣和江南東道永寧縣同名,乃取佛教語廣施佛法,普濟眾生之意改名廣濟縣,屬蘄州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蘄州郡為州,廣濟仍隸屬。
五代十國,屬淮南道蘄州。
宋代,熙寧五年(1072年)屬淮南西路蘄州。高宗南渡后,紹興五年(1135年)廢縣為鎮,不久恢復縣置。
元代,廣濟屬河南江北行省蘄州路。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改蘄州路為府,廣濟屬該府。洪武九年降蘄州府為州,廣濟屬湖廣布政使司黃州府蘄州,不久改屬河南布政使司。洪武二十四年還屬湖廣。
清代,初屬蘄州,康熙三年(1664年)屬黃州府。清末廢府立道,廣濟屬湖北省江漢道。
民國初,廣濟仍屬江漢道。1926年廢道,廣濟直屬湖北省。1932年10月,實行省、專、縣三級制,廣濟屬第三行政督察區。1936年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1940年屬鄂東行署。1945年11月屬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一直隸屬湖北省黃岡地區。
1987年10月23日,撤銷廣濟縣,設立武穴市。
武穴位于長江中游北岸,大別山南麓,鄂東邊緣,四周與蘄春、黃梅、陽新、九江、瑞昌等地為鄰。地扼吳頭楚尾,歷來是鄂、皖、贛毗連地段的“三省七縣通衢”。武穴港是長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在長江北岸武漢至安慶433公里的區間內,唯有武穴港可停靠5000噸以上的客貨輪船,客流量在湖北僅次于武漢港。早在明代成為臨江重鎮,清初發展成為“商賈雜處鱗聚之要埠”,《煙臺條約》辟為外輪停泊港口,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列入開發計劃,民國中期成為鄂省“七大商埠”之一,素有“入楚第一門”、“鄂東門戶”之稱。城西田家鎮一帶江窄水急,扼長江之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被喻為“楚江鎖鑰”。今日,全國最長的鐵路京九鐵路和全國最長的高速滬蓉公路入口,使武穴成為全國少見的“三長”交江之地,處在全國實施梯度開發的戰略的“結合部”,成為湖北長江經濟走廊建設和邊緣發展戰略的重點傾斜地區。
全市東西最大橫距43公里,南北最大縱柜42公里,版圖面積1200.35平方公里,北部為大別山余脈,中部丘陵起伏、湖港交錯,南部為帶狀長江沖積平原。全市行政區劃為3個辦事處、8個鎮和一個國營農場,轄325個村,73萬人,耕地面積53.5萬畝,水面21.9萬畝,山林31萬畝。境內地表水文網密布。長江自西向東流經境西南部和南部邊緣。全市流域面積主屬長江下游干流區華陽河系,源出北部低山和中部丘陵的梅川、荊竹、大金、戴文、鐵石等河注入武山湖、太白湖匯集東流入華陽河,干流自武山湖經豐收大港至太白湖,流域面積共計953.2平方公里。其次屬長江中游干流區蘄水河系,源出西北丘陵的松陽、栗木、百園等山河,向西注入蘄春縣赤東湖,流域面積126.7平方公里。此外,有馬口湖流域面積76平方公里,以及長江武穴段流域面積44.45平方公里(包括新洲水面)。全市現有總水面145.6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12.14$。境內地表水文網密布。其中湖泊面積37.26平方公里,河港面積9.2平方公里,水庫塘堰面積58.9平方公里,長江水面40.31平方公里。現有太白(與黃梅共有)、武山、馬口3個湖。境內干流長20公里以上的季節河有4條,即梅川河、荊竹河、大金河、戴文內河,20公里下的小河有7條,此外有豐收、西港、百米、新港等4條大港。
武穴歷史悠久,據考古學家最近在境內大金鎮尺山遺址發現,遠在新古器時代3000-5000年以前,武穴就有人類活動。在夏商周時代(公元前20世紀--公元前11世紀)屬荊州管轄;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屬楚國;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前)屬九江郡;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屬江夏郡(《湖北通志》載:“廣濟為漢蘄春、潯陽二縣地);三國(公元220--265年)屬吳,隸屬蘄春郡;西晉(226-316年)屬西陽郡;東晉(317--420年)屬新蔡郡;南北朝時期至南齊永明四年(420-486年)以前屬豫州蘄春郡蘄春縣;公元486年,因南齊政權以“齊”為尚,郡、縣均改為齊昌郡、齊昌縣,又把縣境東部析置永興(今黃梅縣大部,包括武穴鄭公塔一帶)、苞興(今武穴市大部,包括黃梅大河一帶)兩縣;北周大象元年至大定元年(579--581年),朝廷改羅州為蘄州,至此,蘄州所轄相當于今黃岡市范圍,齊昌郡及所轄齊昌、永興、苞興三縣隸屬蘄州;隋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廢齊昌、永興、苞興三縣,并入蘄春縣;公元621年,又分蘄春縣以東為“永寧”、“黃梅”兩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廢永寧縣改為廣濟縣。
武穴民風民氣純正,文化底蘊深厚,傳統文化、商業文化、革命文化、科技文化互相融合,相互影響。從傳統文化上講,武穴自古受吳、楚文化雙重影響,唐代境內廟宇林立,有高僧司馬道信、南宋著名將領余王介、清代經學家劉醇驥和被稱為“楚棟之杰”的清代詩人張仁熙等一批代表人物。從商業文化上講,武穴是鄂東近代史上接受西方文化最長、商業文化發展最早的地方。自1887年簽訂中、英《煙臺條約》后,帝國主義列強勢力紛紛進入武穴,先后有美、德、日等27家外洋號、商家在武穴開設分支機構。武穴人既受到帝國主義的直接掠奪,又最先受到商品文化熏陶,地方民族工商業隨之發展。1875年興辦煤礦,比慈禧太后“奏準”開辦我國第一個礦產業開灤煤礦還早三年;1875年開始近代爐煉鑄造;1897年開辦郵局;1918年創辦光明電燈廠;1912年興辦和豐米廠;1928年倡修梅武公路,開辦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這些都是在鄂東開先河的。武穴“三把刀”聞名長江中下游一帶。產生了以“理發名師”蔡竹坡、“實業巨頭”郭鼎存、“商家總管”陳正齋、“竹藝大師”章水泉等為代表的一批有膽識、有技藝、有商品經濟頭腦的實業家。從革命文化上講,武穴是辛亥革命人士的誕生地之一、紅十軍發祥地之一、大別山革命根據地之一。產生了以辛亥革命活動家居正 、著名外交活動家郭泰祺、社會政治學家劉文島和共和國將軍陳康、藍僑、陳金鈺、張春森、杜國平等一批杰出人物。從科學文化上講,武穴歷來重視科技和教育。宋初武穴就推行了先進的農耕、水利、“火耕”、“水耨”、“筑陂灌田”技術和魚苗撈捕技術;明代利用水力裝置水碓;清代“織絲絹”;民國時期工業技術改造在全省較為領先,被定為湖北科研基地綜合試驗縣市。近年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較快,創辦了全省首家縣市級高新技術產業園,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農村技術市場試點市”的殊榮。產生了清代碩儒金德嘉、戒毒神醫楊際泰、化學博士吳伯藩、著名林學家干鐸、著名新聞記者郭超人、著名表演藝術家方掬芬、新中國廣播電影事業奠基人陳播、胸外科專家查樹蘭等一批名人學者。
另外,武穴的特產“武穴酥糖”實為一大美味,值得品嘗。
武穴主要景點介紹武穴主要景點介紹
武穴前身為廣濟,取“廣施佛法,普濟眾生”之意,在唐朝便有“千廟之縣”的盛名。境內宗教文化活躍,佛教、道教始傳于東晉時期,清朝末年,基督教、天主教先后傳人。下面是由我為你精心編輯的武穴主要景點介紹,歡迎閱讀!
鳳咀港
鳳咀港位于大法寺鎮張勝垸之鳳咀港,富產魚類,港水清澈,波光粼粼,香稻四圍,綠柳沿岸。鄉人多以捕魚為業。白晝則漁舟點點,入夜則漁火熒熒。風雨晦暝,則波濤洶涌;雨過天晴,則一碧萬頃,水天一色,景色醉人。故名之曰:“鳳港波濤”。
靈泉洞
大法寺鎮張秀九垸,八角林山山麓有溶洞一處,洞內溶巖自然百態,人物有童叟仕女,動物有走獸飛禽,靜物有幾案書劍,形象惟妙惟肖,鬼斧神工,誠大自然之杰構,洞深邃莫測,寬處可容百人,窄處亦能陳設四五席。更有支洞若干處,有傴僂可入者,亦有僅能匐匍可進者。洞中泉水,終年外溢。故名之曰:“靈泉古洞”。
武山湖
武山湖,古名青林湖,以湖畔依青林山而得名。后以湖中聳峙武山,遂改名為“武山湖”。湖闊水深,武山青凸水面,宛若“水晶盤里擁青螺”。且以盛產魚類,故有“金湖”之稱。湖周黃蘆白荻叢生,武山林木蔥蘢,沙鷗翔集,錦鱗游泳,陸地則牧笛悠揚,水上則漁歌互簽。夜間漁火星星。槳聲款乃;晴宵皓月懸空,靜影沉壁,游蹤駐此,其樂何極!故名之曰:“武湖明月”。
積布漁磯
田鎮西五里處之馬口村,其北側有積布山,南瀕長江,有石磯一座,狀似方臺,伸入江中,其上可供數人垂釣,亦為漁舟維纜處所。江濤間漁船出沒,入夜漁火隱現不定,與星空上下爭輝,置身其間,頗有心曠神怡之趣。故名之曰:“積布漁磯”。
龍珠峽漂流
龍珠峽漂流景區位于武穴市梅川鎮五里村徐堰塆北部山區層峰山,漂流全長3.5公里,落差120米,全程30多處2米以上的跌水,落差最大的`跌水9.8米,為湖北省最驚險刺激的漂流河道之一。
橫崗山
橫崗山為大別山南端一峰,位于湖北省位于蘄春、梅川鎮重巒疊嶂,宛如龍臥其巔,故名“橫崗”,最高峰815米,素有鄂東屏嶂之稱。唐朝開國功臣尉遲恭有游山碑文尚存。寺廟景觀有真武殿、圣母殿、祖爺殿、玉皇殿、云蓋寺。橫崗山寺廟始建于隋初,禪宗上祖道信幼年曾在此出家,卓錫七年。當年修煉時在石壁上留下的指印以及石凳、石椅、石屋至今仍在。唐宋時佛道合一,山上佛寺道觀盛極一時,有“廟宇七座,殿廂塔室七十余間”。1990年新落成之靈隱寺大雄寶殿,又使香火漸盛,現每年來山上進香觀光者多達數十萬余人。 1988年經省民宗局批準,正式開放佛寺活動。1992年橫崗山被中國林業部(現部門改為中國國家林業局)批準成立“橫崗山森林公園”。
浴佛井
浴佛井位于武穴市梅川鎮今糧管所右側,又名清凈井。人們為紀念道信誕生,把每年三月初三定為廟會日,還把那口井取名叫“浴佛井”。父親司馬申就把兒子托福給二祖慧可扶養。道信自幼篤信佛教,聰穎過人。他7歲時到附近橫崗山廟出家,十四歲問法皖,拜見三祖僧粲,二十歲時具戒,二十四歲得承三祖衣缽,稟為四祖,在黃梅縣西山雙峰建起四祖寺。浴佛井內圓外方,井口長0.6米,寬0.53米,一塊正六邊形的青石井圈覆蓋其上,井壁上端由一圈花崗石鑲嵌而成。井圈每個角和邊都刻有一朵荷花瓣,雕刻精細,形態逼真,宛如12朵盛開的蓮花。井口北側立有一塊石碑,上鐫明代萬歷年間所書“浴佛井”三個大字,蒼勁渾厚。人據地而名,地藉人而靈。“浴佛井”的得名,源于中國禪宗四祖道信。歷史上曾先后稱為永寧縣、廣濟縣的湖北省武穴市,因佛事興盛,素有“佛國”之稱。據《廣濟縣地名志》載:相傳北周大象初年,東土禪宗四祖司馬道信出生時,其父司馬申為其沐浴,故稱“浴佛井”。
靈山
梅川東隅五里許之靈山山麓,有溪水一灣,潺緩流淌,清澈見底。溪中有巨石一拳,狀如船形,重約數千斤,既非人力所能運至,又非溪中原有石體,無根無砥,不知是何時從何處移來,有人疑為隕石,但又不見載之史志,鄉人均云系由溪水浮來,則又悖于物理,姑妄言之,姑妄聽之。行人抵此,無不摩挲嘆異。故名之曰:“靈山浮渡”。
龍湫寺
龍湫寺,坐落余川鎮干仕垸附近,寺祀費季龍君偶像,神座下有暗泉一眼,游人投以銅錢,則叮當作響,串串不絕。寺側有名為螺絲旋溪澗一曲,干旱不涸,溪水淙淙作響,靜中諦聽,如雨聲淅瀝。故名之曰:“龍湫夜雨”。
東沖山
東沖山(今名太平山),主峰名一尖。海拔1063.4米,系縣境最高點。其東面一山峰,白沙裸露,狀如銀屑,山高風急,沙隨風飄,蒙蓋東沖一尖,皚皚皆白,終年有如積雪不化,入夜翹首仰望,儼如“明月照積雪”,寒光閃爍,冷氣逼人。其側有南朝宋代杰出詩人鮑照讀書臺遺址。故名之曰:“東沖積雪”。
;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漂亮的武穴(中國最美武術)”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漂亮的武穴(中國最美武術)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1958.html
標簽: 中國最漂亮的武穴(中國最美武術)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上最珍貴的恩人(世界上最珍貴的情是什么情)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雙魚玉佩復制人的后代(雙魚玉佩鏡像復制是 毒性極強20分鐘可致死 滄桑的句子(看淡了世態炎涼 破防了表示傷心嗎 女人十個手指戴戒指的含義 羊的脊椎骨(形似蝎子) 中國最經典最搞笑的電影(中國最經典最搞笑 百米賽跑打破亞洲紀錄(9秒83) 屬虎的人2012年運程(20121屬虎運 護色劑有幾種類型(常見六大種類) ♂代表著男 安居樂業的居是什么意思(安居樂業的居咋寫 qq飛車情侶名字(飛車情侶名字詩意) 周易免費測名打分(周易測名網生辰八字免費 陳皮的功效 橫七豎八的近義詞(橫七豎八的近義詞是什么 真人秀閃亮的爸爸中的父子 5個方面忌諱要注意(犯太歲沖撞運勢) 兔年(兔年犯太歲的生肖) 情人節奇跡:超萌小牛自帶雪白愛心出生 三國最悲慘的人物 平安喜樂為什么不能亂說 淘寶店鋪大全(淘寶店鋪大全名字) 黑色黃色紅色(給人帶來不安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