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經典的圖畫(中國經典的畫作)
xj
2023-05-04
伍建豐
伍建豐,號:人一,齋名:蝦譜堂。湖南新化人,1955年生于南京,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高級書畫師,國家一級美術師,在南京享有 "金陵蝦王"之雅號。
伍建豐自幼酷愛書畫藝術,1979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師承國畫大師陳大羽先生,學習寫意花鳥畫,尤其特別癡迷于畫蝦。經過幾十余載的艱苦探索和耕耘,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其作品一直被海內外知名人士所青睞并收藏,在全國及國際數次書畫大賽中多次獲金獎,并載入《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世界當代署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受到了著名書畫大師陳大羽、武中奇、黃養輝先生"筆耕藝精"、"金陵奇葩"、"筆下春風"的題跋。
“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筆筆傳神,顯示了畫家伍建豐高妙的功力”。
欣賞伍建豐的作品,他筆下的蝦清澈透明,或怡然自得,淡泊超脫;或粗狂潑辣、威猛異常。那揮舞的兩只大螯更是將蝦勇敢無畏的一面展示得淋漓盡致。中國藝術追求“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以求達到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
他深諳中國繪畫藝術的真諦,在創作上他博采眾長、潛心研究、虛心求教。在繼承前人畫蝦技法和精髓的同時,還注重自身風格的探討和錘煉。為掌握蝦的習性和特點,他無數次的進入賣蝦市場仔細觀察蝦的動態。別人買蝦是為了品嘗美味,而他買蝦是為了觀察研究。每買回活蝦,他都會先放在畫案旁邊觀察,細心體味蝦的每一點細小變化。
[img]中國誰畫山水畫最好?中國古代山水畫發展歷程
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稱山水畫。在魏、晉、南北朝就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于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開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如荊浩、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達到高峰,從此成為中國畫領域的一大畫科。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代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新風。明代及近代續有發展,董其昌及清初“四王”為山水畫走向繪畫理論及繪畫手法的程式化完備作出了重大貢獻。其后在20世紀,中國傳統山水畫在西方繪畫的沖擊下,發生了新的變革,代表畫家如李可染等。
山水畫的形成和確立,是魏晉風度的滲透,崇尚自然的必然,文人個體意識的覺醒,人們對自然山水的審美感知。崇尚自然是魏晉風度的重要體現,自晉代顧愷之創作了《廬山 圖》后,山水畫得以形成和確立,山水畫并成為“山水文化”的重要的獨特的表現形式。
中國最好的寫意花鳥畫中國最好的寫意花鳥畫是王雪濤大師的作品。
王雪濤是現代中國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師,對我國小寫意花烏繪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畫法上工寫結合,虛實結合,王雪濤是現代著名的花鳥畫大師,以小寫意花卉草蟲而著稱于世。
王雪濤善于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又精于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象。他的花鳥蟲魚,刻畫細致入微,鮮活多姿,生動可愛,情趣盎然,擺脫了明清花鳥畫的僵化程式,創造了清新靈妙,雅俗共賞的鮮明風格。
更多解釋
中國畫根據繪畫題材、內容不同,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三大科。寫意花鳥畫是花鳥畫的一種,花鳥畫中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一種畫法。
王雪濤曾認真談述花鳥畫在意境創作中的畫情、畫理、畫趣之間的關系,他認為情和趣是畫家自身的感情。中國繪畫傳統是注重寫意的,如同京劇藝術一樣,不拘于機械地再現對象,更要把握對象的精神氣質,著意于創造意境以感染觀者。一幅畫的內容是好的,但總要有情趣才能打動人心,要畫得引人生情,畫家要先自動情。
中國當代水墨畫誰的最好?1.黃賓虹
黃賓虹,原名懋質,因生于農歷元旦,又取名元吉,又因諱十世祖元吉名,改名質,字樸存。用別號甚多,以賓虹為最。祖籍安徽歙縣西鄉潭渡村,生于浙江金華。
黃賓虹一生跨越兩個世紀,兩種時代,最終以中國畫大師名世。而重要的是他的思考和實踐,有著深刻的世紀之變的印記。在社會激變而產生的精神文化困境以及藝術發展的諸多難題面前,黃賓虹謹守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傳統,從探索民族文化源頭入手,以“渾厚華滋”即健康和平的生存理想和淳厚振拔的精神重塑為藝術創造的美學指歸,數十年孜孜埋頭苦干。所以,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繪畫則集中體現了他對藝術史傳統的深層熱忱和洞察。體現了他對中國畫發展前景的獨特見解和創造。這一創造的意義更在于為中國畫史進入現代豎起了一塊新的里程碑。同時,他的創造精神也為我們展現了一分質樸而偉大的中國知識分子藝術家在時代激流中執著、智慧的一生。
“畫品之高,根于人品”,黃賓虹一生勤勞謙虛,誨人不倦。從青年時代起,他就是一位愛國主義者,當他九十壽辰之際,華東文化部授予他“中國人民優秀畫家”的稱號。賓虹大師逝世之時囑其家屬,將其收藏的古今名畫2283件,銅器、瓷器、玉器及他自己的數千件作品全部贈給國家,足見先生熱愛祖國之忱。
2.齊白石
原名純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號白石,別號借山館主者,寄萍老人老萍、杏子塢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等,湖南湘潭人。是我國20世紀著名畫家和書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曾被授予“中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金獎、1963年誕辰100周年之際被公推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詩草》、《白石印草》、《齊白石作品選集》、《齊白石作品集》等傳世。
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后從當地文化人陳少蕃、胡沁園學習詩文、篆刻、書法、繪畫。遂以賣畫、刻印為生。中年曾多次游歷祖國大好河山。詩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制印取法秦權、漢印、漢碑額,單刀直下,豪快有力。書學何子貞、金冬心、李北海、《天發神讖》、《三公山》,晚年參以曹子建碑。繪畫在陳師曾支持下有“衰年變法”,在博大與精微之間游刃。做了不少“千古絕唱”的“好文章”。
齊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詩、書、畫、印無不卓絕的大藝術家,在藝術上的經歷很有傳奇色彩。對這四絕,他自認為篆刻第一,詩詞第二,書法第三,繪畫第四。
3.徐悲鴻(1895—1953)是江蘇宜興人,父親是個小有名氣的畫家。悲鴻少年時代,隨父學畫,20歲時,在上海賣畫。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翌年赴巴黎留學,后又轉往柏林、比利時研習素描和油畫。他非常喜歡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及以后的古典繪畫,廢寢忘食的悉心臨摹。1927年回國后。先后任北平藝術學院院長,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系主任,抗戰后任北平藝專校長。解放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直至病逝。
4.張大千
張大千-----是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畫大師。他在創作上的卓越成就,與他的淵博的學術修養,深厚的生活積累以及他廣結師友,裁長補短密不可分。除繪畫外,他對詩詞、古文、戲劇、音樂以及書法、篆刻,無不涉獵。并先后與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溥儒,于非廠等國內各名家及外國大師畢加索交游切磋,功力自不一般。 張大千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或逕署“蜀人張大千” 。生于1901年,卒于1984年,四川內江人。 張大千幼年受擅長繪畫的母親和以畫虎著稱,自號“虎癡”的二哥張善子的熏陶指引,并從名師曾農髯、李梅庵學詩文、書法和繪畫。除臨摹歷代名跡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為師,經過刻苦鉆研,獲得了卓越的藝術成就。青年時代,即與二哥張善子齊名。 二十多歲,曾赴日本留學,學過染織。回國后,一度迷于佛學,曾去寧波天童寺“皈依佛門”,想當和尚,據說,他怕在頭上燙九個香記,只好拜別了師傅弘筏大和尚,回到現實世界來。1932年舉家移居蘇州網獅園,潛心作畫。1940年后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對于我國敦煌洞窟,逐個整理編號,進行臨摹,豐富了繪畫技法。 1948年遷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國、巴西等國。1978年定居臺灣,1984年4月病逝臺灣。享年84歲。現在他生前臺灣居住的“摩耶精舍”建為“張大千紀念館”。
5.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江西省新余縣人。青年時酷愛繪畫、書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鴻資助留學日本,攻讀東方美術史,畢業于東京帝國美術學校。回國后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建國后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擅畫山水、人物。崇尚創新,建樹良多,創造出用筆有直有根、有折有圓、粗細、輕重、虛實變化萬干的山石鼓法——抱石鼓。人物畫受陳老蓮影響而又能脫變運用,自成一格。用筆洗煉,著重氣韻,達到搞灑入神的效果。他的畫法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別出心裁,線條縱逸挺秀,設色沉渾質麗,善于把水、墨、色融為一體。意境深道,繪出神仙般畫幅,令人陶醉。著作尤豐,有《傅抱石美術文集》等數十種著作行世。影響至為深遠
6.潘天壽
潘天壽繪畫題材包括鷹、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結構險中求平衡,形能精簡而意遠;勾石方長起菱角;墨韻濃、重、焦、淡相滲疊,線條中顯出用筆凝煉和沉健。
他精于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畫鷹、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筆大膽,點染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畫面靈動 ,引人入勝。
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這類作品,數量大,氣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畫的均為“映日荷花”,以潑墨指染,以掌抹作荷葉,以指尖勾線,生動之氣韻,非筆力所能達。潘天壽作畫時,每畫一筆,都要精心推敲,一絲不茍。他在“有常必有變”的思想指導下,取諸家之長,成自家之體,他的畫材為平凡題材,但經他入手的畫,卻能產生出不平凡的藝術感染力。如他的《小龍湫一角》特別是把畫面主體小龍湫壓到邊角的構圖,含蓄地讓觀者先看靈巖的磅礴山勢,爛漫的山花然后再去欣賞那支龍湫水,這種方法,正與那些使畫面“一覽無余”形成對照,不僅顯示了畫家出奇制勝的構圖才能,也表述了畫家對平凡事物的內在感情。
潘天壽藝術的可貴之處,主要在于他具有大膽的創造精神,他常說,“荒山亂石,幽草閑花,雖無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盡成極品。”他的書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學鐘、顏,后又擷取魏、晉碑中精華以及古篆漢隸 ,還能詩、善治印。平時作畫,對詩文、題跋、用印方面,非常認真、講究,絕不馬虎。他對畫史、畫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國繪畫史》、《顧愷之》,《聽天閣詩存》、《治印絲談》。并緝有《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7.林鳳鳴
林鳳鳴,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林鳳鳴,生于廣東梅縣,自幼喜愛繪畫,19歲赴法勤工儉學。他先在蒂戒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后又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1925年回國后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兼教授。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創辦國立藝術院(后來的浙江美術學院)任校長。解放后,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林鳳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
林風眠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從作品內容上看有一種悲涼、孤寂、空曠、抒情的風格;從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構圖,二是無標題,他的畫特點鮮明,觀者一望即知。他試圖努力打破中西藝術界限,造就一種共通的藝術語言。他無愧于是一位富于創新意義的藝術大師,對許多后輩畫家產生過極深遠的影響。林風眠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
8.吳冠中
吳冠中是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幾十年來,他一直探索著將中西繪畫藝術結合在一起。
吳冠中1919年生于江蘇宜興,起初他學工科,因一次機緣參觀了當時由畫家林風眠主持的杭州藝專,便立即被五彩繽紛的藝術美迷住了,下決心改行從藝,奉獻終生。中學畢業后他考入了杭州藝專。大學畢業后,吳冠中于1946年考取留法公費,畢業時正值新中國成立,于是他毅然回國,到中央美院任教,后來又到中央工藝美院任教授。他志在將中西藝術結合在一起,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世界。他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書名來概括,那就是"要藝術不要命"。
吳冠中最早畫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為題材,畫面充滿詩意,他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最近幾年他的畫風有所變化,在一批反映黃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線,自成一種意境。最近,他獲得?quot;法國文化藝術最高勛位"的榮譽。
大英博物館在1992年3月26日到5月10日推出一項前所未有的展覽--吳冠中個展,展出44幅作品,作品是他1970年以來所創作的油畫、水墨及素描。此次展出號稱"前所未有",是由于吳冠中個人在歐洲的第一次個展,更是大英博物館第一次為中國在世畫家所辦的展覽。因此這次個展,不僅對吳冠中而言是他繪畫生涯的再一次突破,也意味著東西藝術交流的向前發展。 吳冠中說,我的畫是將西畫的優點表現在中國畫之中。我畫的點和線,每一筆都包括了體面的結構關系。畫中的點和線,不管是大點小點、長線短線,在運用上是嚴格的,都不是隨便亂擺上去的,有時一點不能多也不能少,點子多了對畫面無補,我都想辦法將他遮掉。對線的長短也是如此,都不是隨便畫上去的,要恰到好處。
9.李可染
李可染先生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蘇徐州,13歲從師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學習。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國際)西湖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鳳眠等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和工作。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于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與創作。 新中國成立后、他進一步致力于中國畫藝術的革新。將"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為座右銘,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個性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嬗變與升華。 可染先生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出現了活躍于畫壇的"李可染學派"。它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既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作品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多有收藏。專集有《李可染畫輯》、《李可染畫集》等。(轉)
當今中國哪些畫家運用中國畫寫意畫畫馬畫的最好?李振凱
擅長:油畫,中國人物畫,書法,篆刻,尤以油畫人物和書法著稱。
簡介:李振凱,字李松,號冰雨,山東寧津人。自幼以地為紙、以水代墨練習中國書畫,九歲那年就受到著名書畫家白冰先生的精心指導。習書畫。系加拿大世界書畫家協會筆耕會員。馬來西亞中央藝術研究院顧問,中國大眾書畫社常務理事、書法家、一級美術導師、一級美術鑒賞師。1997——2001年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中國畫專業。國家一級美術師。其藝術作品曾在全國藝術作品大賽中獲獎40余次。2001年——2005年間先后在北京、濟南、鄭州等地舉辦了個人書畫作品展,贏得了社會好評!并有多家媒體、報紙對其藝術作品作過專題報道。其藝術作品已被許多國家、地區的博物館、企業及個人收藏。
主要作品及畫展
1994年?在全國百津——文明杯寫字段位大賽中榮獲青少年組二等獎。
1995年?在建國四十六周年畫家、書法家、詩人藝術作品大賽中,中國畫作品《深山飛練》榮獲繪?畫組二等獎、書法作品《情系藝海》獲得書法組一等獎。
1996年?中國畫作品《春雨蒙蒙》榮獲全國“楚風杯”篆刻藝術作品大賽金獎?。?1997年?藝術作品《回歸》榮獲全國“迎回歸”藝術作品大獎賽金獎,并被選為精品赴加拿大展出。
1998年?作品《故鄉的黃昏》榮獲全國“長城杯”大專院校師生文學藝術作品大賽銀獎。
1999年?在中國美協三百家藝術作品聯展中油畫作品《那時候我們還很小》榮獲金獎。?在第三屆國際金鵝獎書畫大展中作品《悄悄話》獲銅獎。2000年?在新世紀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中書法作品《讀》榮獲銀獎。在“中華魂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五百家中榮獲金獎。
2001年?5月在北京榮寶齋畫廊舉辦了李冰雨個人藝術作品展。同年11月油畫作品《遠古的回憶》系列被選為精品參加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獨立創作作品《書法系列》被鄭州泉畫廊收藏。
2002年?3月在濟南舉辦了個人藝術作品展。油畫作品《大地本色》在中國西部大地情?全國藝術作品大賽中榮獲金獎。獨立創作品《敦煌系列》被北京藝美畫廊收藏。
2003年?4月在鄭州美術學院畫廊舉辦了個人書畫作品展、同年9月在鄭州美術館舉辦了李振凱藝術作品展。獨立創作作品《江南水鄉》被鄭州希雅畫廊收藏。11月在鄭州創辦了雨緣藝術工作室。
2004年?獨立創作巨型壁畫《靜靜的沉思》,同年9月獨立創作作品《祈?禱》被鄭州希雅畫廊收藏。11月獨立創作油畫作品《春夏秋冬》?系列?被鄭州泉畫廊收藏。
2005年?創作了《百蟲大戰》系列叢書的全部插圖。
2006年?4月創作了德州羅莊居委會大型裝飾壁畫《高山流水》。6月創作了天衢工業園大型裝飾壁畫《靜靜的沉思》
李振凱是七十年代青年一代中唯一能同時擁有“油畫家、書法家、國畫家、篆刻家、詩人”之稱者,著名畫家默石說:“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同時在發揮其精神氣質方面,也來得直接和強烈。他的書法將書、畫、印、詩、西洋畫融為一體,“扎實的文化藝術功底、瀟灑熟練的筆鋒、立意深刻的構思、高雅清秀的色彩,已經構成了畫家李振凱獨特的藝術風格,使他的作品無論是在人文上還是在技法的表現上使他的藝術風格得到了了標新立異的70后藝術家不可多得的藝術素養。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經典的圖畫(中國經典的畫作)”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經典的圖畫(中國經典的畫作)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24288.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上最遺落的錢幣(世界上最珍貴的古錢幣)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螃蟹和牛奶能一起吃嗎 好聽的qq名(好聽的名字女生仙氣) 二手女人(二手女人能要嗎) 換個姿勢看 天干地支表(天干地支表拼音) 世界上最棒的盒飯(世界上最好吃的盒飯) 4個外星人來中國天眼(4個外星人來中國活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 杜鵑鳥是怎么繁殖后代的 馬蹄的最佳吃法和做法 中元節是什么節日(下元節是什么節日) 中國黑社會大哥排名榜(中國十大黑社大哥排 寓意勇敢的獅子(創辦者戈德里克·格里芬) 因為練習效率低(4大原因) 向華強黑社會圖片(向華強黑勢力) 千與千尋一家其實死了 三家廠家(均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 狼吞虎咽打一生肖(狼吞虎咽猜一生肖或數字 周易取名打分(周易起名打分測試最準) 古代為什么要吃美女 世界上最聰明貓貓排行(世界上最聰明貓排名 中國最宜居城市2017(中國最宜居城市2 我們也有一面五星紅旗是誰寫的是白公館平二 2021春晚嚇人(2021春晚嚇人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