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毀滅的地堡(世界上被毀滅的建筑)
xj
2023-05-13
20世紀50年代,冷戰時期,美蘇爭霸,其核心就是——核武器。以日本的經歷來看,核武器的打擊是毀滅性的,誰也不知道美蘇什么時候會開戰,于是世界各地,都積極的修筑一些“避難所”,用來應對以后的核戰爭。
第一個,美國的“地堡國會”
1949年,蘇聯引爆第一枚原子彈之后,徹底打破了美國的壟斷,這一情況,讓美國社會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甚至一些媒體大肆的宣揚,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
在這樣的危機之下,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已經沒有了豪氣,立即號召民眾儲存糧食,并在全國各地修建一些“戰時避難所”,甚至要求民眾,在自己后院修建一些能夠防輻射的地下室,應對可能發生的核戰爭。
美國政府方面,主動修建了“地堡國會”。
按照美國的計劃,一旦核戰爭爆發,美國上千名國會議員以及助手,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被轉移到“地堡”之中,繼續維持國會的運作。
如此重要的地方,選址非常的關鍵,于是距離華盛頓400公里外的白硫磺泉鎮被選中。在這里有一家十分的豪華的酒店——綠薔薇,這里一直都是好萊塢大腕、各色貴族鐘愛之地,交通施十分的便利。
最主要的是,這個地方,位于阿勒格尼山脈之中,有利于防止核輻射的擴散。
1959年,這家酒店就以擴建之名,開始這個秘密的工程。
1961年,地堡順利完工,并投入使用。這個地堡,位于酒店下面19.5米的伸出,在地堡和酒店之間,還有一個6-18米的隔層,地堡的水泥墻壁厚1.2米。總面積達到1萬平方面,耗子1400萬美元。
地堡內部設置非常的晚輩,存儲大量的食物,有獨立的發電系統,凈水系統,空氣過濾系統,足夠人員在里面生活60天。值得一說的是,在地堡之中,還有一個電視演播廳,保證可以向全世界發布電視演講。
地堡建成以后,一直處于隨時待命狀態,一直都有專人進行維護,定期更換糧倉中的食物,隨時更新所有設備,確保隨時可以投入使用。
在民間,美國掀起“奶奶廚房”運動,地下室的修建,可不只是挖一個坑而已,所有的地下室中,都修建了衛生間,食物儲藏室,根據美國政府的建議,至少要儲存7天以上的食物。
第二,蘇聯修建“42號地堡”
冷戰時期,在莫斯科地下,也有一座秘密的軍事地堡,位于地下65米處,面積高達7000平方面,一旦美蘇發生核戰爭,這座地堡就成為保護領導人的掩體。
1951年,蘇聯在克里姆林宮外三公里之處,有修建了一個設施,利用地鐵技術,連接莫斯科,用來運輸物資和人員,這個工程后來被稱之為“42號地堡”。
“42號地堡”建成之后,被當成緊急指揮總部,航空通信中心。
按照蘇聯的設想,一旦美蘇發動戰爭,可以將蘇聯領導人護送到這里,躲避美國的核武器打擊。
這里的設備也相當的晚上,如果戰爭爆發,在沒有外界任何援助的情況之下,這里的儲備物資,可以供給3000人生存90天。
除了這兩個零頭國家之外,比如加拿大,也在國內修建了幾十個地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迪芬地堡”。
這些地堡的命運,也很有意思,蘇聯的“42號地堡”,被改成一個娛樂綜合設施,而加拿大的“迪芬地堡”,被改造成了一個歷史博物館。
阿道夫*希特勒一生的簡介?? ? 希特勒是什么人,這個問題似乎很簡單,但是,說實話,如果僅僅按照教科書和宣傳資料來說的話就太簡單,太膚淺了。
? ? 英國有位歷史學家戴維歐文,他研究二戰歷史幾十年,曾這樣評價道:“希特勒如同他的三個前任一樣(亞歷山大大帝、奧古斯都凱撒、波拿巴拿破侖),是人類歷史上,金融主義和共產主義籠罩大地之前的最后一位古典主義征服者(也就是武士)。”
? ? 對于后人來說,希特勒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復雜,最難以一句話說清的人。因為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將人類的優點與由此帶來的極端性的負面效應在一個人身上如此集中體現出來,而又完美的結合起來:
? ? 在世界戰爭爆發前,希特勒是德國歷史上最年輕的,也是第一個沒有貴族背景的國家領袖,他閃電般地崛起,用最短的時間內造就了世界歷史上最非凡的經濟奇跡,做到了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外交成就,變魔術般地白手建立了當時最龐大的空軍和重建了陸軍,實行了當時最可超前的社會保障、環保、建軍思想(準軍制和職業軍制)以及物價工資農業制度,在希特勒的治理下,只見風雷迅變,一個強大的德國拔地而起,他本人也取得了人類歷史空前也很可能絕后的民選領袖的威望。
? ? 然而,同時,由于他的無限野心,也造就了世界歷史上最可怕的戰爭災難,當他一意孤行決定沿著亞歷山大大帝的道路前進, “我決心登上人類歷史的巔峰,俯視前人”時,他的利劍猶如疾風瞬間掃蕩古老舊大陸上的幾乎一切浮沉,尊貴的歐羅巴巨人不得不俯身拜倒,低下傲慢的頭顱,向其匍匐稱臣。很快其扭頭長劍直指俄國平原,橫掃千軍,兵鋒直逼莫斯科,當是時,五百年的王冠,飄蕩在大海上,猶如浮萍,黑暗籠罩天幕,鮮血浸蝕大地,整個世界命途多坎。
? ? 于是,所有的勇士為了自由和生存,不顧一切地拔劍而起,反抗這個征服者,布爾什維克,金融主義者,殖民主義者在最可怕的對手面前,終于絕無僅有地放下了彼此之間的巨大成見,以前所未有的真誠團結在一起,角逐苦戰三年,付出無比沉重代價之后,終于將這個蓋世巨魔毀滅在一個不起眼的地堡里。
? ? 記得希特勒說過“我要讓世界記住我一千年。”不錯,他做到了,他真真正正做到了,我相信即使一萬年以后,他依然會作為一個最重要的人物被后人記住。不過,面對這個史上最復雜最可怕最飽受謾罵的人,誰又能將他說得清說得客觀呢?
? ? 其實,今天,我們看待希特勒,完全不需要用那種古老陳舊的眼光,而應該用一種新的視角,分析希特勒的性格特點:
? ? 希特勒身上富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這種看法相信大家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這種思潮使得他極端憎恨猶太人,因為猶太人的金融投機曾在一戰中和一戰后對德國經濟帶來毀滅性打擊。而他因此對金融操控者猶太人的報復打擊更是險些毀滅這個為世界人民所痛恨的民族。
? ? 我們可以從希特勒身上看到一種學識廣博完美典范,比如,拋開他政治組織能力不說,他是一位過得去的畫家,一位頂級的工程技術設計師(和保時捷博士共同設計了甲殼蟲和虎式坦克的發動機),一位很有天賦的建筑設計師(參與了奧運會建筑的設計),一個高明的凱恩斯經濟學的信徒(物本交易的創始者),一個人文知識極端淵博的演說家,還是一位軍事上極其有見地的將軍(他對各種先進武器和新兵種極有研究)。這些能力的具備使得他凡事都追求完美,極端自負,藐視任何人的資本,并給了他無比的自信讓他懷有發動征服世界的戰爭的夢想并付諸實施。
中國有地方賣末日地堡嗎中國沒有地方賣末日地堡。但是中國有末日地堡,比如131工程,1969年8月28日,為應對戰爭突然爆發,將最高指揮機關轉移到遠離北京的地下防核工程中繼續指揮,國家下達緊急修建防核地下工程戰備命令。1970年1月31日,在選定地點開始動工興建,代號以動工日期為準,定為"131"工程。從此澄水洞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一時被解放軍最高機關所矚目,由此拉開秘密建設"131"工程的序幕。日地堡由美國一名實業家著手打造,以在末日審判時為人類提供庇護所。該實業家提出“末日地堡”全美覆蓋計劃,希望在2012世界末日到來的時候,“末日地堡”能庇護一部分有實力的人。
[img]柏林地堡算是著名建筑嗎?算,歷史很著名。
柏林地堡(Bunker Berlin)或許是這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標之一,即便已經站在它的門口,你依然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進入這座建筑。這就是它的神秘之處。
柏林元首地堡(德語:Führerbunker)是納粹德國柏林的總理府庭院的地下掩體,也稱希特勒地堡。
希特勒地堡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最終于1944年完工,柏林元首地堡的地下掩體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希特勒自1945年1月在此生活至4月30日自殺。
在1945年至1949年蘇軍占領期間,新舊總理府殘跡被夷平,但地堡大致保存。
因地堡自身構造的復雜而仍保存著。德國統一后,該地區地上物重建,地堡大部分被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在柏林的地堡還存在嗎?地方還在,但一部是昔日的模樣了,20世紀80年代,原東德政府在希特勒地堡上修建了一幢公寓樓,地堡的天花板因此被掀掉,地堡內部堆滿了沙土,隨后被改建成停車場。今天,人們從地面上已經完全看不出地堡的痕跡。
馬其頓防線—法國長城——馬其諾防線
這座尸骨紀念碑坐落在法國東北,位于樹木濃密的懸崖上,俯瞰凡爾登。它是一個巨大的、帶有十字架的拱頂建筑:150碼高的石灰巖上坐落著一座仿炮彈形狀的塔,有150英尺高。這座紀念碑是為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鍵戰役——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中戰死的70萬法國士兵而修建的。這個死亡數字令人難以置信。建筑內部有一個洞穴般的走廊,分布著18個壁龕,每一個的下面都是一個墓穴。只有當參觀者走出令人壓抑的洞穴的時候,才會發現外墻上的那一排排小窗。窗內,一些灰白色的東西映入眼簾。幾秒鐘后,你才會意識到這是人的遺骨——無數的無名遺骨。每個壁龕下都是500立方英尺體積的遺骨。這是1918年停戰后收集的13萬名無法辨認身份的軍人的遺骸。這座尸骨紀念碑本身比任何演講、任何個人或團體的特別聲明,或是任何戰略理念都更有力地解釋了為什么法國后來要修筑馬其諾防線。
當初設想作為德國人入侵屏障的馬其諾防線,后來已成為“愚笨”和“拙劣”的代名詞。可是,馬其諾防線實際上并非如非議的那樣一無是處。就許多方面講,它是具有獨創性的工程技術成就的范例。它出于某種目的而設計,并且巧妙地達到了設計目的。其缺陷并不存在于防線本身的防御能力,而在于提出修建這條防線的人缺乏預見,沒有想到20年后戰爭的理念發生了多么巨大的變化。
確實沒人可以責怪法國修筑這條防線的嘗試。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法蘭西流盡了最后一滴血。金融崩潰,北部省份飽受蹂躪。19世紀20年代,上至共和國總統,下至農民,都表現出極大的決心:歷史決不能再重演了!停戰后不到兩年,法國總統亞歷山大·米勒蘭指導下的一個高級戰爭顧問委員會就已經在考證修筑一個防御屏障的最佳方案。法國在過去的50年中已遭受兩次入侵,當時,米勒蘭和他的顧問們又看到了入侵的陰霾。
他們沒有錯。但是,他們持有一種入侵預言會自動應驗的心態。法國的外交政策和德國被迫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苛刻限制應該對阿道夫·希特勒的堀起承擔一部分責任。
直到1930年1月,構筑抗德防線的議案才在法國議院投票表決。曾在1914年受過重傷的老兵、戰爭部長安德烈·馬其諾是會議的主要發言者。他警告說:“不管新的戰爭會采取什么形式,戰爭的手段是空戰,是毒氣戰,或是現代戰爭的任何一種不同的破壞形式,這種必要性是絕對的,那就是拒敵人的入侵于國土之外。我們無人不曉遭受侵略的代價,隨之而來的是財產物質的慘重損失和士氣頹敗。”
事情就這樣最后敲定:法國決心用一道高科技的防線把自己的后代保護起來。議員們投票給馬其諾防線大筆預算和五年的工期。當然,這項雄心勃勃的工程無可避免地遇到工期拖延和超出預算的問題,方案進行了多次修改。這座“法國長城”的最后收尾工作在戰爭迫在眉睫之際仍在進行之中。
可以推測,這一防線的修筑比樂觀的議會議員們所預料的要困難得多。471英里長的防線要布設在德國、盧森堡和比利時邊界直通北海——還不算瑞士邊界,更糟的是還不算意大利邊界。在意大利,墨索里尼的戰爭叫囂日趨狂妄。軍事工程師們面臨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大挑戰。
這一項計劃旨在保衛五個重要地帶:意大利邊界,從地中海直到瑞士;瑞士邊界;沿萊茵河的法德邊界,包括從巴塞爾到小城維桑堡,這座小城位于法國東北,斯特拉斯堡北部;再從那里轉向阿登森林的一段邊界;以及沿比利時邊界向西到英吉利海峽。
其中一些地段相對簡單一些。意大利邊界段地勢險峻,并已有19世紀修筑的工事。舊有的要塞已經過時,需要增修現代的鋼筋水泥工事。與瑞士一段的邊界被認為是安全的,這個國家自己就是一個小小的難以攻克的要塞。
沿萊茵河的一段,在馬其諾防線策劃者來看也是安全的,因為河流本身就是極好的屏障。只需要布設地雷、鐵絲網,修筑河岸機槍地堡,派步兵駐防就行。在幾千米縱深地帶再修建小型廉價的普通要塞和地堡網,每個工事由20~30名士兵守衛。法國軍事專家預計,這些安裝鋼鐵圓頂的水泥機槍地堡可以經受任何輕武器的攻擊。如果使用可以破壞它們的加農炮,會使水壩決口,造成這一地區河水泛濫。這只能給入侵者帶來更大麻煩。
萊茵河西北,是法德邊界的兩個關鍵地段維桑堡附近的勞特河和工業重鎮梅斯附近區域。這里資源豐富,是備受矚目的微妙地區: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它們自古是法德爭議之地。在這兩個關鍵地段,法國工程師傾注了極大的精力和創造性,設計和構筑了50座大型地下工事。在這些工事之間散布著似乎無法攻破的小型地堡群。
每座大型地下的工事都處于相鄰的大型地下工事的加農炮射程之內。這樣,在敵方部隊靠近時,就可以呼叫自己的鄰居直接向自己的工事開炮,發射殺傷性炮彈。這被稱做“拿虱子”。當然,也可以用炮火消滅那些小型地堡群四周的敵人。總之,每一種不測和意外都被考慮到了。
正如當時傳媒熱烈宣傳的,這些大型地下工事完全是新式的、革命性的。它們構筑在山頂或山脊下100或100多英尺的深度,設計完全一致。四周是石頭和鋼筋混凝土修建的長長的主地道。主地道的一端是生活區,另一端是戰斗區,通過較小的地道、階梯和升降機可以到達這些地區。最大的一座大型地下工事有1000或1000名以上士兵把守。有5英里左右的地道網,通過這些地道,用有軌車運送人員設備和彈藥。這種新奇的運輸設備曾頻繁地出現在戰前報紙的頭版新聞里。
大型地下工事完全靠電力提供能源,裝備有從廚房酒窖區到牙醫設備,從監獄牢房到停尸間在內的一切設施。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地下小城鎮,擁有自己的水井、食品供應和發電設備,可以與世隔絕,獨立生存長達三個月之久,就像一艘水下潛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生過的毒氣攻擊的威脅可以用在工事內產生稍高壓力的通風過濾設備解決。炮手作戰時就像在潛艇內作戰一樣,并不直接觀測目標。地面觀測員用電話通知地下火力控制指揮所,對炮火進行指揮修正。
典型的大型地下工事就像一棵地下生長的樹,指揮和生活區是樹的根部,延伸出長長的通道,抵達各個地堡。地堡內裝備著加農炮、迫擊炮和機槍。在大的地堡中裝備著多達17件武器。加農炮藏在鋼制的、可升降的炮塔里,炮塔固定在鋼筋水泥制成的圓形轉臺上。由于地面上只露出一個鋼制的圓頂,再看不到別的什么,所以加農炮在平時十分安全。作戰時,一接到命令,鋼頂上升2英尺,可以旋轉的一對炮管就露了出來。
在每個加農炮轉塔內,圍繞四周圓形塔壁,畫有四周鄉村田野的地貌實景,以便炮手們可以把射擊坐標上用數字標出的目標形象化。富有數學頭腦的法國人事先精確計算了火炮控制下的每一平方碼的土地,并設定了它們的坐標。
位于勞特防御區西部邊緣的小城比奇附近的一處大型地下工事集中代表了傾注在馬其諾防線上的聰慧的防御思想。這座大型地下工事是已經裝修對外開放的半數地下工事之一。這座充滿了巧妙設計的地獄般陰暗的大型地下建筑令參觀者產生了極大興趣,他們覺得法國工程設計師一定以設計現代要塞為樂。
在大型地下工事入口處,穿過一處反坦克塹壕上的鋼吊橋,就來到了主入口。通過山坡里七噸重的鋼門,面前便是近三英里的水泥通道,處于沙巖下平均118英尺的深度。在戰斗期間,812名戰士三班倒日夜作戰,就像潛艇上的戰士們一樣。盡管主要入口處設有反坦克塹壕和七噸重的鋼門,理論上仍是弱點,因此由47毫米反坦克炮守衛著。如果防守者需要狙擊步兵而非裝甲車輛,他們可以用懸在頭頂上的軌道收回坦克炮,一轉眼,一挺重機槍就到位了。馬其諾防線的許多機槍下裝有可以使武器升降的凸輪,以便機槍火力可以完全覆蓋它周圍的火力控制區,同時使傾瀉出的子彈保持在距地面一英尺的高度。
如果有德國士兵滲透穿越機槍火力到達工事外墻,像滑槽油筒一樣的手控榴彈發射器可以把榴彈送出墻外消滅敵人,如果有敵人攻入大門,進入地下工事通道,他們會被這座大型地下工事內的一座地堡機槍射殺。要是他們越過了這座地堡,那么一撳按鈕,就可以引爆通道中的地雷,摧毀整個通道。如果這些防御設施還是沒能擋住他們,戰士們可以通過緊急秘密出口撤退。通過一個特別小的小型通道,他們可以到達一個垂直的緊急出口。這一珍奇的獨創是完美的,它集中體現了馬其諾防線建造細節中的精巧的設計構想。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有這樣一個緊急出口。130英尺長的階梯垂直穿過地層,洞口處的偽裝十分巧妙。但是,如果德國人發現了洞口,他們會向洞內進攻的。設計者已經考慮到這一點。如果敵人打開洞蓋,他們會發現,擺在面前的不過是一座墓穴。這其中玄機十分簡單:洞內的深度是所需的兩倍,上半部是一個真正的墳墓,由鋼門阻隔。來自大型地下工事的小隧道開口在其中部,負責軍官拉動杠桿,鋼門打開,墳墓咔嗒嗒落到下部,戰士們就可以鉆出來了。
從1929年到1933年,僅僅挖掘比奇附近的那處大型地下工事,就動用了2000名勞工夜以繼日地苦干。之后,數不清的專家人員被派下去為工事進行裝備。問題在于無論時間或資金都不允許法國人用這種令人生畏的防御工事來保衛自己的全部邊界。所以邊防存在漏洞,而且是極大的疏漏。德國人對此了如指掌。實際上,馬其諾防線僅僅延伸至色當城東,法國-比利時邊界的阿登大森林的南部。法國總參謀部斷言,大森林和萊茵河一樣,是安全可靠的天然屏障。1934年,馬歇爾·貝當和其他法國高級軍官在視察馬其諾防線的建筑時說:“因為采取了特殊措施,阿登森林是不可穿越的。因此,這一段防線不存在危險。”
在阿登森林之后,便是比利時邊境,直達英吉利海峽。這一段防線,法國人沒有采取任何認真的努力來修筑工事。畢竟,法國推斷他們的盟國比利時本身對法國來說就是一處很好的緩沖區,可以為法國爭取八天時間來組織自己的防御力量。這一結論是按步兵行進速度得出的。可是,當時德國人已經實現了摩托化和機械化。
最終導致大戰爆發的種種危機終于接踵而至:德國再次占領萊茵地區并兼并奧地利;慕尼黑協定的綏靖政策使蘇德地區落入希特勒之手;德國入侵波蘭。這些危機,使得在沒有防御工事邊界地段駐防的法國指揮官可以或多或少地在他們愿意的情況下,在他們喜歡的地段修筑一些工事。于是,漫長的邊界就點綴上了成千的、與整個防守形勢極不相稱的小型機槍掩體。
貝當的關于阿登森林邊界段安全可靠的輕率結論終于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1940年,閃擊戰之父海因茨·古德里安將軍的坦克把比利時和法國邊界打開一個大洞,德國部隊如洪水般穿過阿登森林,包抄法國部隊,并孤立了馬其諾防線。緊跟在古德里安的坦克后面的44個德國師僅憑借民用公路就直接穿插大森林。比利時人根本沒有執行抵抗方案,如貝當所預言的那樣,設路障、挖陷阱、破壞公路。面對飛速挺進的入侵者,約有40個法國師被禁錮在馬其諾防線內,他們“有防卻無可防”,就像他們的存在是為了保衛這條防線本身一樣。而另外30個左右的師則分散在從馬其諾防線終點蒙梅迪到英吉利海峽的防線上。
德國人裝備著現代化的坦克、戰斗機、斯圖卡式俯沖轟炸機和速射加農炮,尤其是令人生畏的高速88型炮,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有效的武器之一。法國人幾乎沒有防空武器,只有極少量的飛機用于保護首腦要人,以及地面上落伍的坦克。法國軍隊遭到快速閃擊,遭到優勢火力壓制,遭到迂回包抄。法國地面部隊土崩瓦解,蒙羞千古。
萊茵河是天然屏障的種種神話也很快就破滅了。法國軍事策劃者原本推測,沿岸的機槍掩體可以免受重型火炮攻擊,因為重型火炮會使河堤決口,造成洪水泛濫。但是,他們沒有把88型平射炮考慮進去。這種炮的威力小不會對河堤造成危害,卻可以把地堡炸成碎片。令人生畏的88型炮、斯圖卡俯沖轟炸機和配備手持炸藥包的地面部隊協同作戰,有時幾秒鐘就可以端掉岸上的一個防御工事。
另外,德國炮兵還發明了簡單卻是致命的戰術來對付小型工事中的機槍和觀察所。他們用88型炮反復轟擊目標的同一處,炮彈就像風鎬一樣在這個地方打洞,最終穿透12英寸厚的堅固鋼板。八次射擊一般便可達到目的。
當時,入侵者對用傳統手段攻克拉費泰一座大型地下工事津津樂道。馬其諾防線最西端的這一地下工事就位于色當城幾英里外。攻擊中,一發炮彈碰巧從觀察孔射入一座觀察所,里面的三名戰士犧牲了。在煙幕彈的掩護下,步兵沖上去,把手榴彈、發煙彈和炸藥包塞入洞口。24小時后,在拉費泰大型工事內第一次攻擊后幸存的106名戰士戴著已經失去功效的防毒面具窒息而死。當時,洞口處爆炸所產生的煙霧和毒氣充滿了工事地道。
德國人對這一勝利給予大肆宣傳。但是拉費泰并非馬其諾防線中的一支真正的“戰列艦”。它建得晚,當時資金已近枯竭。再加上修建匆忙,所以充其量是一座上乘的碉堡,而且火力配備不足。在德國入侵初期,他們對付馬其諾防線的主要辦法是繞過它。后來,到6月中,就在韋爾曼赫的部隊開進巴黎的同一天,希特勒親自下令發動了“猛虎攻勢”,直接攻擊馬其諾防線。他們在梅斯以東的薩爾地區展開行動,動用了難以置信的種類繁多的武器,包括從88型炮到加農炮群的一切武器。他們把加農炮群布設在馬其諾防線的75型短管炮射程之外,對防線大肆轟擊。接著,斯圖卡式俯沖轟炸機蜂擁而至,把重250公斤一顆的炸彈拋向目標。馬其諾防線經歷了煉獄般的洗劫。炮火把附近田野深深地翻犁了一遍。雖然也有炮彈直接命中觀察孔殺死觀察士兵的情形,但是大型地下工事里的人員卻安然無恙。
在其他方面,馬其諾防線也如建造者希望的那樣,證明完全是難以征服的。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德國人從防線后面占領防線輕而易舉,因為“防線的炮口是向外的”。事實上,防線的大型火炮都可以作360度旋轉,向任何方向射擊。羅歇·布呂熱是一位法國的馬其諾防線權威,他寫了幾本關于馬其諾防線的書。他說:“德國軍官曾對我說,他們在進攻防線時就像獵槍射擊下的兔子一樣逃竄。”75型炮的火力寸步不離地死盯著他們。只要有車輛不幸落入射程之內,都在劫難逃。
不爭的事實是馬其諾防線沒能擋住德國人的侵略,六周之內,法國軍事力量就分崩離析了。但是馬其諾防線本身卻穩如泰山,德國人對它的交鋒進攻失敗了。馬其諾防線固若金湯:沒有一尊大炮在戰斗中被敵人的炮火壓制住。當防線最后交付給敵人時,它完好如初。
隨著法國政府的投降,6月份簽定了停戰協定。正規的戰斗停止了。但是馬其諾防線的駐軍不愿相信這一點,他們仍然渴望戰斗,并且仍然可以投入戰斗。防線的大型地下工事一直堅守到7月1日,那天法國軍隊總司令的命令直接下達到馬其諾防線。馬其諾防線的守衛部隊列隊走出工事,走向監獄。現在,德國士兵可以進入傳奇般的要塞了,可以像在農村集市上瞪著驚奇眼睛的鄉下佬一樣四處觀看他們的敵人為他們準備的所有招術了。
在戰爭后期,德國人也偶爾把防線當做倉庫、訓練基地和戰地醫院來使用。在阿登戰役中,防線也曾一度被用來抗擊美國軍隊。戰后,法國軍隊收回防線,但是,在現代戰爭中這座防線已毫無使用價值。法國士兵把那些大鐵門哐當哐當地鎖上,帶著鄙夷不屑的神情走開了。
時至今日,在法國的政界和軍界,一提到馬其諾防線,言談話語中仍然流露出既驕傲又窘迫的情緒。沒人知道該怎樣處理這道防線。它不會自己消失。但是,它又太大太重,無法拆除。當然,值得提到的還有全世界對它熱情不減的癡迷。今天,與法國一詞相聯系的事物,除了埃菲爾鐵塔,便是馬其諾防線了。
馬其諾防線聯誼會主席克洛德·達姆通過幾年談判,已經從政府那里獲得了一座大型地下工事的使用權。他對這座破敗的大型地下工事進行了修整,準備發展旅游業。他的理由是:防線已經成為法國民族的遺產,必須對外開放。這個組織在阿爾薩斯和洛林還有一些分支機構,如今,至少已有六座大型地下工事對游人開放了。
多年來,法國政府已經賣掉了許多小型工事和碉堡,或直接把地堡出讓給土地耕作受到妨礙的農民。而那些大型地下工事作為民用實在太大了。盡管一起對這些建筑進行沒有條理的商業開發——這里建一個迪廳,那里來一個蘑菇場——這樣的企業還是維持不了幾個月,這是因為當初的軍事設計初衷很難轉變為商用的緣故。據說,已經有一些私人住宅建在了一些當初可供30名戰士駐守的地堡上。如果沒有別的用意,至少它可以保證這些莊園的主人們享有世界上最好的、防盜能力最強的酒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一些馬其諾防線建筑的興高采烈的擁有者是德國人。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世界上最毀滅的地堡(世界上被毀滅的建筑)”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世界上最毀滅的地堡(世界上被毀滅的建筑)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26133.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最奇葩考試視頻(最奇葩的考試題)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剔骨之刑怎么剔 世界上最年輕權臣排名(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 巴菲特午餐價格(股神巴菲特午餐價格) 大專學口腔醫學后悔死了 世界上最便宜的大閘蟹(便宜的大閘蟹能吃嗎 我被五步蛇咬了怎么辦 世界上最怎的照片(世界上什么照片最好看) 正常天文現象(無兇兆) 一家六口(一家六口被殺真實原因) 泰坦巨蟒vs森蚺巨蟒(已經滅絕的蜈蚣) 世界上什么水母最奇怪(什么水母最可怕) 暹羅貓差不多500-800元之間 提取公積金有什么弊端(影響住房貸款額度) 世界海拔最低的洲是哪個洲?歐洲的地理位置 沉落(沉落的黃昏) 世界上最悲傷的坐姿(世界上最悲傷的坐姿排 28歲后還能讀書嗎 心似雙絲網(一縷紅絲線 中國最刺激的旅行(中國最刺激的五大景點) 民間鬼故事-夜游神 男子畢業待業5年欠30萬貸款都是游戲惹的 關于楊玉環的信息 中國最典型飯局(中國最典型飯局圖片) 獼猴桃怎么催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