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最悠久的歷史


2、50條中國歷史之最


3、最全的中國歷史朝代順"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之最 > 正文

最中國史(中國史943)

xj 2023-05-14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最中國史(中國史943)”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目錄一覽:

1、中國最悠久的歷史 2、50條中國歷史之最 3、最全的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及時間表 4、中國歷史上之最 中國最悠久的歷史

應該就是黃帝時期了

中國歷史流源悠久,自黃帝時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

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

中國歷史中有傳說“伏羲創造八卦”,黃帝時期的“倉頡發明文字”等等,但都無證可考。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約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50條中國歷史之最

中國歷史之最:

(1)中國境內的最早人類——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歷史進入文明時期的重要標志。我國文字出現很早,還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陶器上已經有了刻劃符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文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

(3)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確切紀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

 

(4)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公元前21世紀,禹死后,他的兒子啟利用已得的權勢,殺死禹的繼承人伯益,繼承禹位。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秦始皇為第一個皇帝。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

(6)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齊桓公。

 

(7)戰國時期變法最徹底的是商鞅。

(8)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時代的老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時代的孔子;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戰國時期的墨子。

 

(9)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10)中國保存下來的第一部完整歷法——漢武帝時制定的“太初歷”。?

(11)中國現存最早的醫書——西漢時編定的《黃帝內經》。

(12)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

 

(13)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西漢司馬遷著。

(14)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東漢班固著。

(15)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16)中國現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西晉太醫王叔和著的《脈經》。

(17)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唐朝陸羽著的《茶經》

(18)中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書于元末明初,作者羅貫中。

 

(19)中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初的《水滸傳》。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秦朝的陳勝、吳廣起義。

(20)中國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明朝中期,江浙一帶。

(21)元代來中國最著名的外國人——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

(22)明朝末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傳教士——意大利的利馬竇。

(23)中俄雙方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1689年簽訂。

(24)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8月簽訂。

(25)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

中國歷史上的世界之最:?

(1)古書上關于夏朝時流星雨和日食的記載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記錄。世界上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為公元前613年7月。

(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

(3)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長度的人——唐代僧一行。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戰國時期的“司南”,北宋時期指南針應用于航海。

(5)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造于132年。

(6)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中國。大約始于西漢初,東漢時期蔡倫又改進了造紙技術。

(7)印刷術的發明者——北宋的畢升。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前期出現的交子。

(8)世界上最早的火藥武器——火箭;現存最早的金屬火器——西夏銅火炮;南宋時發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屬管形火器“火銃(chòng)”在軍事上很受重視。

(9)世界上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10)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國家——中國,戰國時漆器已很精美。

(11)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春秋晚期齊國杰出軍事家孫武所著。

(12)世界上最早提出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的人——三國時代的數學家劉徽;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的人——南朝的祖沖之。

(13)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隋朝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

(14)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樂山大佛。

(15)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筑學著作——北宋李誠著的《營造法式》。

(16)商朝文字里關于蟲牙的記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記錄

(17)華佗是東漢末年人。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18)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唐本草》。

(19)世界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明朝的鄭和。

(20)清朝乾隆年間編寫的《四庫全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叢書。

歷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湯至紂,共歷30帝。

歷代王朝中,帝王最少的是王莽的新朝、北朝的東魏,均僅歷1帝。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壽命最長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歲。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壽命最短的,是北朝時的北周,平均每帝僅享年22歲。

歷代王朝中,延續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周300余年,東周515年)。

歷代王朝中,存在時間最短暫的是北遼,均僅一年多。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長的是清朝,自公元1644年統治全中國至公元1911年滅亡,歷267年,傳10帝,平均每帝在位近27年。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短促的是北遼,自公元1122年3月立國至公元1123年滅亡,僅歷19個月,傳4帝,平均每帝在位不足5個月。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享年89歲。(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計年不準確,故不計)。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短的帝王是東漢殤帝劉隆,2歲即亡。

歷代帝王中,即位時年齡最大的是武則天,時年已67歲,其次是南朝宋武帝劉裕,時年已65歲。

歷代帝王中,即位時年齡最小的是東漢殤帝劉隆,出生僅百余日。 歷代帝王中,在位最長的是清朝圣祖(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享位61年。

歷代帝王中,在位最短促的是金朝末帝完顏承麟,在位僅半日。  

歷代王朝中,帝王結局最慘的是十六國時期的西燕、南朝的梁、隋朝。西燕的7個帝王、梁朝的8個帝王,隋朝的5個帝王,全部被殺,無一善終。

歷代王朝中,帝王結局最幸運的要算南朝的陳朝,5個帝王全部病死,無一橫死。

歷代帝王中,經歷最奇特的是南宋的恭帝,他幼時在臨安(今杭州市)為南宋的帝王,青年被元軍俘往大都(今北京),降為元朝的臣子,又被遷居于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中老年被遣入西藏為僧,成為佛門高僧和翻譯家,最后因文字獄被冤殺。

歷代帝王中,結局最荒唐的是東晉武帝司馬曜,因酒后一句戲言,為愛妃命婢女將他悶死。

歷代帝王中,對文藝最有貢獻的是唐明皇(玄宗)李隆基,他對戲劇、歌舞、音樂都深有研究,創建過戲劇活動中心——梨園,被歷來的戲曲藝人尊為梨園祖師。

歷代帝王中,最能賦詩的是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他賦詩甚多,后人收編成《魏文帝集》,其詩語言通俗,描寫細致。

歷代帝王中,最有文采,善于作文填詞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他的詞多以白描手法和貼切的比喻,前朝之作多寫宮廷靡華生活,后期之作多反映亡國之君的衰痛,留傳至今有《南唐二主詞》。

歷代帝王中,最精于書畫的是北宋微宗趙佶,他的書法自成一派,稱瘦金書,繪畫擅長花鳥,作品流傳至今。

歷代帝王中,最善于木工的是明熹宗朱由校,他曾制成一座乾清宮的模型和蹴圓堂模型五間,都小巧玲瓏。

歷代帝王中,最愛旅游的是西周穆王,據出土的《穆天子傳》記載他最遠西游到大曠原(今中亞細亞的吉爾吉斯草原)。

歷代帝王中,最荒唐的是西漢昌邑王劉賀,此君在位27天,卻干了1127荒唐事,被大臣們所廢。

歷代帝王中,最熱衷于科學的皇帝是新朝王莽,他曾命醫生進行過最早的人體解剖,也間支持過最早的飛行實驗,他還是最早的人工食品的研究者,進行過人造乳酷的實驗。

歷代帝王中,最好色的當數后梁朱溫,他酷愛女色,淫亂如禽獸,連兒媳們都不放過。

歷代帝王中,最無恥的是后晉高祖石敬瑭,為了能當皇帝,竟稱比自己小11歲的契丹耶律德光為父,并將國家屏障燕云十六州于契丹。

歷代帝王中,最懶惰的是明神宗---萬歷帝朱翊鈞,此君在位48年間,竟有28年不上朝聽政。

歷代帝王中,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則天,她于公元690年改國號為周,稱圣神皇帝,為帝16年。

1.最早的兵書是春秋孫武的《孫子兵法》

2.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3.最早的報紙是西漢的《邸報》

4.最早的傳記文學是西漢的《史記》

5.最早的優秀詩歌總集是春秋的《詩經》

6.記載時間最長的歷史巨著是孔子的《春秋》

7.世界最大的皇宮是北京的故宮

8.最高的宮殿是布達拉宮

9.最長的石窟畫廊是敦煌莫高窟

最早的立體地圖是宋代沈括繪制的《使契丹圖》

最全的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及時間表

漢朝主要分為西漢和東漢,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公元8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不久爆發綠林赤眉起義。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后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后,劉備建立蜀漢延續漢室,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西漢( 共15帝、享國210年 )

新朝( 共1帝、享國16年 )

玄漢( 共1帝、享國3年 )

赤眉漢( 共1帝、享國3年 )

東漢( 共14帝、享國195年 )

蜀漢( 共2帝、享國42年 )

只計算 東漢和西漢的時間為405 年,西漢和東漢之間的時間以及之后沒有計入。

從西漢建立到東漢滅亡, 漢朝的時間為422年 。

如果從 西漢建立到蜀漢的話,就是469年。

前206年漢高祖劉邦自稱漢王,前202年稱皇帝,建立漢朝。

公元8年王莽稱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一共210年。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是中國 歷史 上繼西漢之后出現的朝代,為西漢外戚王莽所建立。公元8年12月,王莽廢西漢最后一位君主孺子嬰(劉嬰)為安定公,改國號為新,取自于其最初受封的新都侯。又因為新朝為建興帝王莽所建,故世稱“新莽”,建都長安(今西安),并更名為常安。

地皇三年(公元22年)七月,平林人陳牧率千余人起義,響應綠林軍,號“平林兵”, 在此避難的劉玄,隨即加入平林兵,擔任安集掾的職務。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平林兵與下江兵合并,并于此年的二月初一在淯水(今河南白河)擁立更始將軍劉玄為帝,恢復漢朝國號,建元更始,史稱更始政權。

更始二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玄投降,隨后被殺,“更始政權”告終。

自公元25年稱皇帝,至公元27年投降劉秀,共在位3年。

公元25年—220年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他在綠林軍的協助下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朝,奪得帝位。劉秀建都洛陽,年號建武,重新恢復由劉氏統治的漢朝,史家稱此漢朝為東漢。

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東漢宣布滅亡,共195年。

蜀漢(221—263年),三國之一,為漢皇室后裔劉備所建立,蜀漢始于昭烈帝劉備,終于蜀后主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二年。

三國(220年-280年) 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 歷史 時期 ,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 中國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 ,后世史家多稱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稱作“后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蜀漢又稱季漢(221—263年) (西漢、東漢的延續),國號為“漢”。 而由于劉備所建立的政權以蜀地為根據地,所以多被稱為“蜀”。以其地稱其國,其實是對劉備政權的蔑稱,但后人逐漸習慣了這個稱呼,而又為了承認劉備建立的漢室政權,所以稱其為蜀漢。

吳國(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割據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于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于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三國(220年—280年)三國從曹丕篡漢計算, 三國持續了60年。 (從黃巾起義開始計算的話(184年-280年) 三國持續了96年。 )

魏朝(220年—266年) 共5帝(曹丕追封曹操)、享國46年。

蜀漢(221年—263年) 共2帝,享國42年。

吳國(229年—280年) 共4帝,享國52年。

晉朝( 公元265—公元420年 ),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 ,西晉為中國 歷史 上九個大一統王朝之一,兩晉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其中東晉屬于六朝之一。

西晉( 公元266年—公元316年 )是中國 歷史 上短暫的大一統王朝之一 ,另與東晉合稱晉朝。西晉國祚僅51年,共5位皇帝,若以滅東吳始,則僅立朝37年。

東晉(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后建立起來的政權 ,建都洛陽的西晉覆亡,史稱東晉,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是中國 歷史 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為止。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存在于漢人于南方建立的四個朝代的總稱。

[南朝]劉宋(公元420年 479年,享國:59年)

[南朝]蕭齊(公元479年—502年,享國:23年)

[南朝]蕭梁(公元502年-560年,享國:58年)

[南朝]南陳(公元557年-589年,享國:32年)

[南朝]西梁(公元555—587年,享國:32年)

[南朝]侯漢(公元503年-552年,享國:49年)

北朝(386年——581年) ,指中國南北朝時期存在于北方五個朝代的總稱。

[北朝]北魏(公元386年—557年,享國:171年)

[北朝]東魏(公元534年―550年,享國:16年)

[北朝]西魏(公元535年―556年,享國:21年)

[北朝]北齊(公元550年—577年,享國:27年)

[北朝]北周(公元557年—581年,享國:24年)

南北朝

南朝宋(420年 479年),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 ,也是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公元420年,宋武帝劉裕取代東晉政權,改國號宋,定都建康(今南京)。因國君姓劉,為與后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因劉裕故鄉為春秋宋國故地,故以之為國號。又以五德終始說,劉宋為水德,故別稱水宋。

齊朝(479年—502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二個朝代 ,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僅有二十三年,為蕭道成所建。定國號為大齊,改元建元,源于讖緯之說,史稱蕭齊或南齊。《讖書》云:“金刀利刃齊刈之”,意即“齊”將取代“宋”。

南梁(502年-560年),中國 歷史 上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第三個朝代 ,由南齊宗室蕭衍取代齊朝稱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國號為梁。因皇室姓蕭,又稱蕭梁。

陳朝(557年-589年),史稱南陳,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最后一個朝代 ,陳霸先代梁所建立的,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地區。南陳建立時已出現南弱北強的局面,南陳剛建立時面臨北方政權的入侵,形勢十分危急。

西梁(555—587年),又稱為后梁,為中國在南北朝時代出現的國家。 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殺梁元帝、立蕭詧為梁朝皇帝,史稱西梁或后梁。蕭詧是梁武帝之孫、昭明太子蕭統的第三子。字理孫,廟號中宗。西梁是梁朝宗室蕭詧在西魏扶持下建立的一個封建小朝廷,都江陵(今湖北江陵)。統治地區位于梁的西邊,故又稱為西梁。

公元551年侯景篡位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漢”,稱南梁漢帝 ,史稱“侯景之亂”。其后,江州刺史王僧辯、揚州刺史陳霸先先后發難,率領軍隊進攻侯景,侯景軍隊一觸即潰。侯景死后,尸體被分成好幾份,被人搶食。

北魏(386年—557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權 ,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

東魏(534年―550年)北朝的朝代之一,從北魏分裂出來的割據政權。 都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河南安陽市北),以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為別都,高歡坐鎮晉陽遙控朝廷,有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僅有一位皇帝,約十七年。

西魏(535年―556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由北魏分裂出來的割據政權。 由宇文泰擁立魏孝文帝的孫子元寶炬為帝,與高歡所掌控的東魏對立,建都長安。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經歷兩代三帝,歷時二十二年。[1-2] 管轄今湖北襄陽以北、河南洛陽以西,原北魏統治的西部地區。

北齊(公元550年—577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方割據王朝。 東魏權臣高歡死后,長子高澄繼專魏政,將篡未篡之時,被家奴刺殺。其弟高洋襲位,這位“內雖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廢掉東魏的傀儡皇帝孝靜帝,于公元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國號齊,建元天保,建都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史稱北齊。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 歷史 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稱后周(唐宋以后鮮用) ,宇文周。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其子宇文覺正式建立。歷五帝,共二十四年。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實際掌握西魏政權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覺繼任大冢宰,自稱周公。次年初,他廢西魏恭帝自立,國號周,建都于長安(今陜西西安市),史稱北周。

隋朝(581年-618年,一說619年或630年)是中國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重要朝代,因唐朝與隋朝的文化、制度、 社會 特點一脈相承,故史學家常將兩朝合稱為隋唐。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定國號為“隋”,北周覆亡。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619年王世充廢隋哀帝,隋朝滅亡,享國38年。

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今西安)稱帝建立唐朝。626年,唐太宗繼位后開創貞觀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貞觀之遺風開創永徽之治,之后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龍革命后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即位后勵精圖治,開創了經濟繁榮、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歷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后國勢復振,末期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 歷史 上繼五代十國之后的朝代 ,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 共九位皇帝,享國167年。 北宋定都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并先后設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與東京合稱四京。

南宋(1127-1279年)是宋朝靖康之恥以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權 , 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三年。

大蒙古國,由蒙古 奇源 部 、包姓、博爾濟錦氏、鐵木真,于1206年在斡難河河源建立,尊汗號為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 ,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98年。

北元(1368年-1402年)是元朝潰退到蒙古高原之后的政權 。共七位帝王,享國35年。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 明初定都于應天府,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 ,而在應天府設立南直隸。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國力強盛,政治清明。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后經弘治中興、萬歷中興國勢復振,后期因政治腐敗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于煤山自縊殉國。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權,隨后清朝趁亂入關,擊敗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政權,1662年永歷帝朱由榔被殺,南明滅亡。1683年清軍攻占臺灣,明鄭結束。

清朝(1644—1912年)是中國 歷史 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也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歷經十二帝,享國267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李自成率大順軍攻占明朝國都北京。一片石之戰后,清軍趁勢入關,政治上推行首崇滿洲、圈地投充、剃發易服、遷海令、文字獄等等,軍事上打擊農民軍和南明諸政權并大規模屠城(詳見滿清大屠殺),逐步掌握全國。后經康雍乾三朝發展至鼎盛,這一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奠定了近現代中國的領土主權,同時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

中國歷史上之最

1、世界最長的城墻——中國萬里長城。

2、世界最古老的東西貿易通道——絲綢之路。

3、世界圍地最大的城墻——明代南京石頭城

1. 最早的兵書是春秋孫武的《孫子兵法》

最中國史(中國史943)

2.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3.最早的報紙是西漢的《邸報》

4.最早的傳記文學是西漢的《史記》

5.最早的優秀詩歌總集是春秋的《詩經》

6.記載時間最長的歷史巨著是孔子的《春秋》

7.世界最大的皇宮是北京的故宮

8.最高的宮殿是布達拉宮

9.最長的石窟畫廊是敦煌莫高窟

[img]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最中國史(中國史943)”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最中國史(中國史943)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26299.html

標簽: 最中國史(中國史943)

熱門文章
隨機tag
石家莊事件秦軍長百度貼吧(石家莊事件秦軍 三星智能手機大全圖片及報價三星手機有哪些 翡翠和玉的三大區別 滅霸怎么死的(滅霸到底死了沒有) 李氏姓名大全(李氏姓名大全女孩虎寶寶) 好聽男名字(4000個好聽的男孩名字) 中國最大的海(中國最大的海島) 唐家三少全部作品 推測與早年經歷有關(貍貓換太子并非史實) 受欺負半年 中國最神秘釣魚地點(中國釣魚地點人氣排行 6月22日星期四(放假三天) 寶寶起名起100分名字(寶寶起名100分 中國最的的海是什么(中國什么海最有名) 上供最好的五種水果 靈媒體質(靈媒體質的人) 苗苗真名叫什么 誰是世界上最準最漂亮(誰是世界上最準最漂 九泉之島(九泉之島百度百科) 塵埃落定的意思(關于塵埃的唯美句子) 世界十大最大半島最大的半島達300萬平方 超人力霸王奧特曼(奧特曼之激斗英雄) 27軍軍長(27軍軍長怒) 男人喝花酒都是干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中区| 永兴县| 托里县| 海晏县| 崇阳县| 乐都县| 山东省| 斗六市| 吴桥县| 定南县| 绩溪县| 延长县| 墨玉县| 河津市| 读书| 宣武区| 利辛县| 堆龙德庆县| 隆子县| 文昌市| 郓城县| 杭州市| 泌阳县| 平山县| 栖霞市| 浑源县| 万荣县| 巨鹿县| 沽源县| 津南区| 新营市| 安龙县| 乌鲁木齐县| 永寿县| 平江县| 渑池县| 新安县| 邮箱| 建阳市| 沂源县|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