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頂級文物圖冊(中國排名前十的文物)
xj
2023-03-27
【中國十大傳世國寶】
青銅第一寶:毛公鼎
瓷器第一寶: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
書法第一寶:(西晉)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唐)懷素自敘帖
善本書第一寶:文淵閣四庫全書
出土文物第一寶:秦皇銅車馬
玉器第一寶:大禹治水
玉山繪畫第一寶:(宋) 張哲端 清明上河圖 (元)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雕刻第一寶:大理石梟形立雕
篆刻第一寶:二十五寶璽 收藏於北京故宮 金薤留珍
佛教第一寶:龍藏經
【國寶】
即國家的寶物,不管是物品還是非物品,都可以被列為國寶。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國寶,這些國寶受到所在國家的特別保護,他們大都作為無價之寶,成為國家的驕傲和象征。
[img]中國最頂級的六大文物分別是什么?中國最頂級的六大文物分別是:司母戊鼎、五牛圖、《祭侄文稿 》、越王勾踐劍、戰國石鼓、曾侯乙編鐘。
這六大文物分別代表各個領域里的頂尖工藝和技術,其保存完整,流傳時間長,具有很強的華夏文化基因。它們都是中華文明流傳幾千年的重要代表。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中國青銅器鑄造的高峰,該鼎鑄造于商朝末期,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體積最大,重量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是商朝王室的祭祀用鼎,出土于河南安陽,這個地區正是幾千年前商朝的重要都城。司母戊鼎出土后經歷坎坷,1939年被發現后就受到了侵華日軍的注意,在當地村民的保護下才得以保存。
《五牛圖》
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的《五牛圖》,是迄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唐代畫作,它可以說是宮廷畫的鼻祖。《五牛圖》對中國古代繪畫技藝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無論是從技法、布局、留白各個方面都開創性的將宮廷繪畫與民間國畫想銜接。《五牛圖》作為繪畫作品能夠流傳近2000年,非常的不容易,圖上留有多位歷史名人的題、跋、章,該圖不但具有藝術價值,更具有人文價值。
《祭侄文稿 》
《祭侄文稿 》是顏真卿流傳至今為數不多的真跡,這副作品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其實藝術風格的主要表現在于行書與草書在唐代就已經逐漸融合表達,該文物展現的藝術成就非常的高,真正的將中國文人的精、氣、神通過書法作品完美的表達出來。《祭侄文稿 》的著名還因為一段忠義、愛國的故事有關,顏真卿為了祭奠為國而死的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 所寫的祭文。這副作品與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北宋蘇軾的行書《黃州寒食帖》并稱為“天下三大行書” 。
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是中國春秋時期兵器鑄造的頂峰,該文物的出土讓所有的專家都非常的震驚。越王勾踐劍不但在春秋時期遠超中原其他諸國,甚至在現在有很多的技術都可以說是“先進”,其中的鍍鎳、鎳鋁合金技術的在上個世紀70年代才出現。
戰國石鼓
戰國石鼓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流傳最悠長,歷史文化價值最高的石刻文物。這批石鼓雕刻于先秦時期,流傳至今,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古物”,9個石鼓鼓身用“石鼓文”,也就是大篆刻著先秦時期的詩文,其文字被稱之為篆書之祖。戰國石鼓在唐代就被發現,一直受到了官方的保護,在動亂時期石鼓曾經消失過很長時間,其經歷坎坷波折。現在這9個石鼓存于故宮博物館,被當作鎮館之寶。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的發現開創我國在音樂方面古代實物發現,此件文物制作精美,迄今連它的底座都無法復制。戰國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是中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學、歷史學、音樂學、科技史學等多個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現在曾侯乙編鐘收藏于湖北博物館,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中國15件最頂級國寶1.《喪亂貼》,現估價6.5億。上榜理由:流落到日本的王羲之精作。《喪亂帖》為唐摹王羲之尺牘,行草書。硬黃響拓,雙鉤廓填,白麻紙墨跡。《喪亂帖》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收藏于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
康熙玉如意。現估價7.1億。上榜理由:圓明園珍品。現藏地: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康熙玉如意由一塊名貴的白玉雕刻而成的,長近半米,顏色是白中透綠,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狀。手柄頂部銘文有“御制”兩個大字;下部的銘文是:“敬愿屢豐年,天下咸如意。臣吳敬恭進”。
3.觀音猿鶴圖,現估價:9.1億,上榜理由:看見畫真的可以感動的哭!這套圖畫三幅一組,是宋代禪宗畫的極品,藏于京都大德寺,每年十月的第二個周日展出一次。牧溪是南宋四川人,曾因反對賈似道而遭通緝。此人畫法極具禪意,每幅畫皆隨筆點墨而成,意思簡當,不費裝綴。最經典的《煙寺晚鐘圖》,就是幾筆點就,簡直就是神來之作。這組觀音猿鶴圖是著名的禪門公案圖,這除了觀音之外,猿鶴的含義根本無從得知,特別是那只母猿,懷抱幼崽,情同人類,卻又茫然直視,不知何解,仿佛畫家用畫筆畫出了一幅充滿禪機的問卷,讓世人回答。
4.商代嵌綠松石象牙杯,現估價21億以上,上榜理由:商代精品象牙器件。該杯是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發掘時出土的,該墓出土象牙杯三件,其中兩件鑲有綠松石,此杯是其中一件,器身的紋飾雕刻結構十分巧妙,再鑲嵌上綠松石更加引人注目,它顯示了古代匠人的工藝才能,為我國古代工藝美術史增添了新的光輝
5.馬王堆一號墓木棺槨,現估價:24億以上,上榜理由:我能告訴你舔一舔能長生不老啊!棺槨用巨大的木板制成,置于墓底正中。槨室上下四周塞滿木炭和白膏泥,上面層層填土夯實。
6.人物御龍帛畫,現估價:25億以上,上榜理由:龍!戰國時期《人物御龍帛畫》描繪巫師乘龍升天的情景。巫師寬袍高冠,腰佩長劍,手執僵繩,神情瀟灑地駕馭巨龍。龍首軒昂,龍尾翹卷,龍身為舟,迎風奮進。龍尾之上立有長頸仙鶴,龍體之下有游魚。帛畫中的華蓋飄帶與巫師衣帶隨風飄動,表現巫師乘龍飛升的動勢。
7.青銅神樹,現估價25.5億元以上,上榜理由:商晚期文物做工難!青銅神樹樹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由樹座和樹干兩部分組成。樹座略呈圓錐狀,底座呈圓環形,上飾云氣紋,底座之上為三山相連狀,山上亦有云氣紋。樹干接鑄于山頂正中,干直,樹根外露。樹干上有三層樹枝,每層為三枝丫,枝丫端部長有果實,一果枝上揚,果上站立一鳥,兩果枝下垂。在樹椏和果托下分別鑄有火輪。在樹的一側,有一條龍援樹而下,龍身呈辮索狀馬面頭,劍狀羽翅。從造型來看,該青銅神樹應是代表東方的神木“扶桑”。
8.劉勝金縷玉衣,現估價45億,上榜理由:滿城盡帶黃金甲!劉勝金縷玉衣,西漢。通長188厘米。玉片有綠色、灰白色、淡黃褐色等。共二千四百九十八塊,金絲重1.1千克。在“玉衣”內還發現玉璧十八塊,以及飯含,佩戴之物。
9.西漢直裾素紗襌衣,現估價:29.9億元以上,上榜理由:夠輕。此件素紗褝衣為交領,右衽,直裾,面料為素紗。因無顏色,沒有襯里,出土遣冊稱其為素紗襌衣。如果除去袖口和領口,襌衣的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疊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可謂“薄如蟬翼”、“輕若煙霧”。素紗襌衣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藝最精、最輕薄的一件衣服,屬國寶級文物,它代表了西漢初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
10.簪花仕女圖,現在估價60億元以上,上榜理由: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藝術價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畫標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現實主義風格的繪畫作品。畫中描寫的是唐代當時貴族婦女的日常生活,說明唐代的社會政治比較開明,因此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才能夠流傳下來。這一時期也是中國現實主義人物畫表現風格的開端,而以前的繪畫內容大多是歷史宗教人物。
11.國最大夜明珠,現估價:80億以上,上榜理由:就算晚上也亮瞎你的眼!看到就知道值了,藏于浙江地址博物館!觀看之前需要戴上最新的護目鏡 護目鏡強化等級+12以上 不低于13級 !
12.晉侯蘇“編鐘”價格:81億以上 上榜理由:聽下千年前的聲音! 編鐘為成組的青銅樂器。該組編鐘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鐘。鐘上都刻有規整的文字,共刻銘文355字,最后兩鐘為2行11字。銘文都是用利器刻鑿,刀痕非常明顯,銘文可以連綴起來,完整地記載了周厲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晉侯蘇受命伐夙夷的全過程。 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館從香港古玩肆中發現此套編鐘14件,并搶救回.1993年初,山西晉侯墓考古發掘出土了殘存的2件小編鐘,形制與14件晉侯蘇鐘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連綴起來,證實上博從香港搶救回歸的14件鐘與此次發掘出土的2件鐘原出同墓,此套完整的編鐘數目應是16件。
13.中華龍鳥化石,價格88億以上 上榜理由:真是。。。中華龍鳥生存于距今年內1.4億年的早白堊世。1996年在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中發現它的化石。開始以為是一種原始鳥類,定名為“中華龍鳥”,后經科學家證實為一種小型食肉恐龍。現已加入肯德基豪華午餐
14.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價格:90億以上,上榜理由:在中國這就是第一!“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指“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膊(護臂) ,蜀錦。該織錦的年代為漢代,來自古蜀國。現在收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考古研究所,為國家一級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之首。1995年10月在尼雅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絕倫的漢朝絲綢,其色彩之斑斕,織工之精細,實為罕見。其中一塊織錦護膊,尤為光輝燦爛、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織就八個漢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令世人震驚,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15.西漢長信宮燈,價格:92億以上,上榜理由:歷史書上處處見。西漢長信宮燈,中國漢代青銅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滿城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西南約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wǎn]墓。宮燈燈體為一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跽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燈體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長信宮燈設計十分巧妙,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既防止了空氣污染,又有審美價值。此宮燈因曾放置于竇太后(劉勝祖母)的長信宮故名,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20大國寶,你見過幾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20大國寶,你見過幾個?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今天為大家說說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那么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是什么?說不定亮出來會嚇到你哦!
(20)四羊方尊 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
被譽為中國青銅鑄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原稱“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藏于北京國家博物館
(19)《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18)“大禹治水”大玉山
“大禹治水”的玉山用料產自中國新疆和田,為致密堅硬的青玉。
這件文物是中國玉器寶庫中用料最宏,運路最長,花時最久,費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氣魄最大的玉雕工藝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17)鑲金獸首瑪瑙杯
鑲金獸首瑪瑙杯,是至今所見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選用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紅色瑪瑙琢制,而獸嘴鑲金的工藝處理,也是匠心獨運,它金光閃閃,克服了獸嘴處材質色澤太深的不足,使獸頭的造型之美更為突出。現藏于陜西省歷史博物館
(16)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編鐘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
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現藏于湖北省博物館
(15)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
馬昂首嘶鳴,軀干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現藏于甘肅省博物館
(14)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劍身修長,有中脊,兩從刃鋒利,前鋒曲弧內凹。
寬格上鑄陽文鳥篆書“越王鳩踐,自作用劍”。莖上兩道凸箍,圓首飾同心圓紋,鑄工精湛,被稱為“天下第一劍”。現藏于湖北省博物館
(13)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
劉勝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重1100克,竇綰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700克,其制作所費的人力和物力十分驚人。現藏于河北省博物館
(12)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舞馬銜杯紋銀壺,高18.5厘米,扁圓腹,蓮瓣紋壺蓋,弓形提梁,一條細鏈連結著壺蓋與提梁。壺底與圈足相接處有“同心結”圖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條結。圈足內墨書“十三兩半”,是壺的重量。
壺腹兩側用模具沖壓舞馬圖,馬肥臀體健,長鬃披垂,頸系花結,綬帶飄逸。只見它口銜酒杯,看真相加zhenxiang0001前腿斜撐,后腿蹲曲,馬尾上擺,好像正合著音樂節拍,以優美的舞蹈為飲酒者伴飲助興。
馬身和提梁、壺蓋及“同心結”紋帶均鎏金,使得銀壺富麗堂皇,明快悅目。該壺構思巧妙,工藝精細,古今未見類同者,堪稱國寶。現藏于陜西省歷史博物館
(11)春秋蓮鶴方壺
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高120厘米,口徑31厘米,是春秋時期的器物。
該壺造型宏偉氣派,裝飾典雅華美。現藏于河南博物院
(10)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樹干高384厘米(3.84米),通高396厘米(3.96米),由樹座和樹干兩部分組成。
樹座略呈圓錐狀,底座呈圓環形,上飾云氣紋,底座之上為三山相連狀,山上亦有云氣紋。樹干接鑄于山頂正中,干直,樹根外露。現藏于川三星堆博物館
(9)鎮國之金銀器: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志,象征著中華民族追求光明、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太陽神鳥金飾又隨著神舟六號飛船遨游太空,象征著中華民族如神鳥一樣,實現了千年飛天夢。現藏于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8)鎮國之青銅器:武王伐紂親歷記。
1976年在陜西省臨潼出土的利簋,內壁銘文明確記載“武王征商”之役發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歲”星正當中天。
這件青銅器為武王伐紂確定了準確的年代,即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它為商周兩代的劃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據,無疑是一件國寶重器。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7)鎮國之石刻壁畫:秦石鼓文,大秦帝國的“東方紅”。
關于石鼓文的確切年代幾千年來學者討論不斷,至今還沒有一個能夠被大家都贊同的確定的結論。現有多位學者認為它是秦景公時的作品。原石現藏故宮博物院石鼓館
(6)鎮國之文獻書簡:西漢《兵法》竹簡,為孫武、孫臏正名。
《孫子兵法》算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作者孫武是春秋時期的軍事家,有“兵圣”的美譽,留下來的唯一著作《孫子兵法》,不但成為中國歷代研習兵法者必讀之書,而且較早就有十余種文字的譯本發行海外,因此在世界上也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現藏于山東博物館
(5)鎮國之書法:《平復帖》,見證漢字流變。
現存的《平復帖》是孤本,沒有其他的作品可供比對,所以無法判定其究竟是不是出自陸機之手,但是這都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從武周時期王方慶臨摹先人王羲之、王獻之等而成的《萬歲通天帖》看,東晉時期楷書已經成形,再證以西晉寫經,可以肯定有隸書特點的章草《平復帖》是西晉真跡,它一方面是隸書發展過程中的標本,同時更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過渡的重要佐證。現在收藏于故宮博物院
(4)鎮國之繪畫:五牛圖。
韓滉《五牛圖》卷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因而受到廣泛重視,堪稱“鎮國之寶”。
《五牛圖》畫在一張窄而長的桑皮紙上,五牛姿態各異、身形逼肖,全圖除了一叢荊棘之外,不設任何背景,著重突出牛的既倔強又溫順的性格。現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3)鎮國之工藝品:真珠舍利寶幢。
這件北宋真珠舍利寶幢,一是因為它有具體的出土時間。這件寶幢制造于北宋年間,時代很早,在同類木刻作品中是少數保存這么完好的。
二是工藝極為精湛,使用了鏤雕的技術,分作三層,刻畫了各種飄逸生動的仙人形象。塔頂嵌了一顆水晶珠,作為頂部的裝飾,全身上下用了大小相等的四萬顆色彩斑斕的珍珠,玲瓏剔透,裝飾極為珍貴。
還運用了玉石雕刻、金銀絲編制、金銀皮雕刻、檀香木雕等十多種特種工藝。整座寶幢造型優美、工藝之精巧舉世罕見,代表了整個北宋時期蘇州工藝的集錦。現收藏于蘇州博物館
(2)鎮國之陶瓷:定窯孩兒枕,觀音賜子。
瓷枕的燒制最早出現于隋代,唐以后日漸增多,為古代寢具,古書記載“瓷枕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讀細書。”定窯瓷器以白瓷為主,大都為實用的瓶、罐、碗等,孩兒枕是難得一見的器型。
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的這件定窯孩兒枕,釉色牙黃,工藝精巧,先使用模具燒制成型,再加以精細的雕工,活潑可愛的孩童側臥于榻上,雙臂緊抱置于頭下,兩腳疊壓稍稍抬起,神態栩栩如生,是中國陶瓷史上的經典之作。這件定窯孩兒枕不僅是宋代風俗的見證,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陶瓷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1)鎮國之玉器:瀆山大玉海,酒甕里的改朝換代。
元代的瀆山大玉海,是至今為止現存最早的大型玉器,鮮有出其右者,且在歷史上流傳有序,元明清三代都有歷史記敘,承載的歷史記憶非常豐富。
大玉海從廣寒殿到團城,也間接反映了北京的歷史變遷,綜合考慮,可以作為鎮國玉器之首。收藏地:北京市北海公園團城承光殿前玉甕亭。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頂級文物圖冊(中國排名前十的文物)”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頂級文物圖冊(中國排名前十的文物)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2701.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上最撒嬌的貓(世界上最撒嬌的貓是什么貓)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中國最發達邊貿(中國哪個邊貿最有潛力) 智者不入愛河是什么意思 桃花煞(桃花煞在時柱) 吳敬梓是哪個朝代的 大寫數字壹貳叁肆到拾怎么寫 程門立雪(程門立雪是程頤還是程顥) 我國最大的佛像是哪一座 琳瑯滿目是什么生肖(琳瑯滿目是什么生肖澳 世界上最丑的魚鮟鱇魚(長得丑卻好吃) 夢到辣椒(夢到辣椒苗苗是什么意思) 韓國張紫妍(韓國張紫妍) 女生冷門又高薪的職業 世界上最牛的管道(世界管道排行榜) 重磅!基普喬格2:01:09打破世界紀錄 背水一戰的故事(背水一戰的故事100字左 人彎腰撿東西的姿勢狗最害怕 世界上最恐怖的學校(數學書上有鬼) 公司測名網(三藏公司測名網) 中國鋼軌哪家最便宜(國內鋼軌價格) 燃氣熱水器十大品牌排名(家用燃氣熱水器十 中國最神級客串(中國最神級客串女演員) 御姐什么意思(有點御姐什么意思) 佑人充滿智慧與富貴 2022寵物幼犬1000至4000元(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