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國年最中國(郯國是哪個朝代)
xj
2023-06-22
宋朝:郯州
郯城縣為隸屬于山東省臨沂市,位于山東省最南部,地處魯蘇交界,南臨江蘇省邳州、新沂、東海三市縣,北半部與臨沂市臨沭縣、河東區、羅莊區、蘭陵縣接壤。 [1] 是山東省南大門、齊魯大地與江淮地區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
郯城建置始于夏商時期的炎國,春秋時期演化為郯國,秦朝設郯郡,兩漢時改稱東海郡,唐朝改稱郯城縣。郯城曾長期作為郯郡、東海郡和徐州刺史部等州郡治所,是古徐國文化的發祥地。 [2-3]
郯城是全國100個產糧大縣之一,有“魯南糧倉”之稱,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優秀生態旅游縣、中國綠色名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園林縣城、中國銀杏之鄉、中國杞柳之鄉等稱號。 [2]
截至2014年,郯城總面積1195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總人口100萬。 [2] 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57.2億元。
郯子 春秋時期郯國君主,己姓(一說贏姓)子爵,少皞澗氏后裔。郯國之君稱郯子,因失籍失載,郯國世系不詳。通常提到的郯子,是指公元前525年朝拜魯國的那位郯國君主,和孔子是同時代人。據《春秋左氏傳》載:魯昭公17年(前525年)秋天,郯子朝魯,昭公盛宴款待。席間,魯大夫叔孫昭子問郯子為何以鳥名官,郯子回答得很詳盡。他說:“少皞是我的遠祖,我當然知道。我的祖先少皞摯初立位時,恰好有鳳凰飛來,這被當成吉祥的征兆,因此就以鳥為師,用鳥名來稱呼各種官職:鳳鳥氏主管歷法,玄鳥氏掌管春分秋分,伯趙氏掌管夏至冬至,青鳥氏掌管立春立夏,丹鳥氏掌管立秋立冬。另外,還以五雉為五工正,分管手工業….”郯子的一番話,滿座人無不佩服。當時27歲的孔丘,在魯國做個小官,他聽說此事后,立即去拜見郯子請教。這就是韓愈《師說》中提到的“孔子師郯子。”孔子對郯子的博聞多識十分欽佩,尤其是象郯國這樣一個區區小國能夠珍視和保存自己的確歷史文化,更使他十分感慨。孔子后來還特意到郯國游學,在城北十里鋪遇到晉國學者程子,兩人在車上俯身交談,終日甚親,以致車上的傘蓋都傾斜了。后人建蓋亭以紀其事。
郯子朝魯一番話,載入史冊,流傳后世,至今仍是人們研究古代官制和民族形成的重要資料。郯子死后,后人建郯子墓、郯子廟、問官祠以作紀念。歷代文人墨客游覽古郯遺跡,又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文佳作。人們景仰郯子對歷史文化的重要貢獻,過去在郯子廟中曾供奉“三圣”像,將郯子與孔子、老子并列。為弘揚古郯文化,郯城縣人民政府于1991年9月在縣城駐地建造了郯子雕像。
于定國(前111年—前40年) 字曼倩,西漢時東海郡郯縣人。定國之父于公,只做過縣獄吏、郡決曹這樣的小官吏,因其為孝婦辯怨的事跡載入史冊。元代著名戲劇家關漢卿以此為素材,創作了著名悲劇《竇蛾冤》。
于定國自幼隨父學習刑典之學,熟悉法律。曾為縣獄吏、郡決曹,后補廷尉史。由于他辦案公允,聲譽漸高,受到漢昭帝器重,升為侍御史、御史中丞。漢昭帝死后,昌邑王劉賀即位。劉賀是一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于定國就與大將軍霍光等一起廢掉了他的帝位。漢宣帝即位后,于定國被提升為光祿大夫平尚書事,數年后又升為水衡都尉、廷尉,位列九卿,成為掌管刑法的最高長官,凡郡國決獄有疑,皆由廷尉審核決定。于定國執法公正,辦案明快。對疑難案件,倍加審慎,他量刑時主張寬平,對鰥寡孤獨著常存哀憐之心。他當了18年廷尉,朝野稱頌,與漢文帝時著名的廷尉張釋之齊名。當時稱:“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于定國為廷尉,民自以為不會吃冤枉官司。”漢宣帝甘露二年,升任御史大夫,次年又當了丞相,封平西侯,為百官之首。永光元年,因年事已高,漢元帝賜予安車駟馬,黃金60斤還鄉,70歲病卒。
王郎(153—228年) 字景興,三國時東海郯縣人。幼年時熟讀經書,博學多才,年輕時被拜為郎中,認菑丘長。拜太尉楊賜為師學習經書。后在徐州治中幫陶謙掌管文書。當時漢室衰微,群雄四起,關東一帶戰事仍頻,王郎向漢天子請求勤王,漢獻帝見表后十分高興,隨即封陶謙為安東大將軍,王郎也被封為會稽太守,王郎推行仁政,“惠愛在民”,使“稽郡殷實富裕”,很有政績。王郎做太守第四年,孫策兵臨會嵇稽,王郎率兵決戰,因寡不敵眾被俘。孫策因王郎儒雅博學,未加害,留置曲阿不放。曹操于建安三年上表征聘王郎,出任諫議大夫 ,參司空軍事。王郎精通法律刑理,以治獄見稱。曹丕即位后,王郎升遷為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魏明帝即位后,王郎被封為蘭陵侯。后任司徒。太和二年(228年),王郎死,謚號“成侯”,死后歸葬故里。今郯城縣港上鎮朗里村,即為王朗故里。
王肅(195---256年) 字子雍,三國時期魏國東海郡郯人。其父王朗。王肅得其家傳,博通經史,著述甚豐,是歷史上著名的經學家。18歲時,拜著名學者宋忠為師讀《太玄》,他勤于思考,常常超越出老師的講解而提出新見解。在學術研究中博才眾長,獨樹一幟,創立了與鄭玄相對壘的王肅學派。王肅所代表的經學被稱為“王學”,在經學史上是占有一定地位的。魏文帝黃初年間,王肅入仕為散騎黃門侍郎,明帝太和三年(229年),拜散常侍,對軍國大事常提出建議,發揮了重要作用。王肅學識淵博,直言不諱,曾向皇帝建言革除政治弊端,撤并那些清閑無用的官僚機構,裁減冗官,使官有實職,職有實事。讓官員少些,俸祿高些,使公家出的費用少,為官者進仕之志高。256年,王肅死,追贈衛將軍,謚號景侯。
何承天(373---447年) 南北朝時期宋東海郯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無神論思想家和天文學家。東晉末任參軍及瀏陽令;入宋后,被召為尚書祠部郎,奉旨與傅亮共撰《朝議》,不久補南臺治書侍御史。元嘉十六年(439年),何承天任著作佐郎,撰國史。后轉任太子率更令。元嘉19年(442年),立國子學,以本官領國子博士。后升任御史中丞。何承天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學家。他繼承舅父徐廣40余年觀察的天象成果,又親自觀測了4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天文資料,創制了新的歷法,經朝廷批準自元嘉22年起使用,稱元嘉歷。又創日法,為唐宋歷法家所采用。研究天文學必須有相應的數學基礎,何承天精于歷數,在推算圓周率上有重要貢獻。他求得圓周率為3.1418。作為一位杰出的無神論思想家,何承天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寫出了《達性論》、《報應問》、《答宗居士書》等一系列論文,批駁生死輪回、善惡報應和神不滅等謬論,指出“生必有死,形斃神散,猶春榮秋落,四時代換”,有力的回擊了神不滅論。
何承天在數學、歷史、考古學和文學等諸多方面方面都卓有建樹。文學方面有《木瓜賦》等詩文傳世。在音樂方面,他精通音律,曾發明接近十二律的新律,又擅長彈箏,宋文帝曾贈予他銀箏一面,他曾參與撰修國史,《宋書》有志三十卷,大多取材于何承天撰寫的舊稿。
王僧孺(456—522年) 字僧孺,南朝齊梁間文學家,東海郯人。王僧孺仕齊起家,初為太學博士。后任晉安郡丞、侯官縣令等職。齊明帝蕭鸞即位后,下詔求賢舉士。始安王蕭遙光上表推薦僧孺,對他的人品學問給予極高評價。于是王僧孺被任命為尚書儀曹郎,不久又升任治書侍御史。后王僧孺出為錢塘令。梁朝建立后,王僧孺又歷任臨川王后軍記室等職,為官清正,流譽后世。
王僧孺是一位學者,三墳五典無不通曉,對文學也頗有研究。他精通譜諜之學,考定《百家譜》,為整理和保存歷史文籍做出了獨特貢獻。他擅長書法,楷隸皆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臧書家,曾收藏各種書籍萬余卷。
徐勉(466—535年) 字修仁,南北朝時期東海郯人。18歲時即被選入國子學讀書。后因射策考選,被封為王國侍郎、太學博士,后不斷升遷,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吏部郎、五兵尚書、吏部尚書、左衛將軍領太子中庶子、中書令等要職,成為梁王朝的重臣。身居顯位30余年,清正廉潔,不徇私情,在垂暮之年寫成《戒子書》,訓導后輩要“見賢思齊”,注重修身立德,不要貪于財貨。徐勉博通經史,學識淵博,能熟誦《百家譜》;定百官為九品十八班。并對《周禮》很有研究,還十分熟悉晉朝以來的朝儀、國典。梁初,他受命撰修《五禮》,并作了詳細注釋。
春節期間逛郯國古城年味十足,你對這個景點了解多少?春節期間,走親訪友之余,一家人開開心心逛郯國古城也成為很多市民的選擇,整個古城都傳遞著濃濃的熱鬧年味。
郯國古城于2016年投資建設,投資30億,占地1100余畝的郯國古城項目在“孔子師郯地,銀杏國樹鄉”郯城縣奠基,拉開建設序幕。
郯國古城項目是郯城縣打造“宜居旅游”城市的重要舉措,通過對歷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再現,對傳統文化的融合和創新,對民俗文化的整理和提煉,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文化、商業、旅游運營體系,為打造城市特色、傳播城市文化建立新的平臺、注入新的活力。
在郯國古城的設計和建設中,將以“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名片、傳承歷史文化”為基礎,深入挖掘郯城當地文化元素,將郯國古城打造成一個集吃、住、行、游、購、娛和商、養、學、閑、情、奇為一體的文化、旅游體驗綜合體。
同時也是一座守住記憶、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魅力古城。
蘭陵郯國古城
郯國古城以古郯文化為靈魂,漢唐建筑為骨架,蘇州園林為肌體,吸收了偉光匯通彝人古鎮、灤州古城、田州古城等眾多項目的成功經驗。
按照《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
在古城內復建郯國宮殿、郯子廟、社稷壇、帥軍臺、東海郡守府、一貫書院、于公祠、感恩亭、文昌閣、魁星閣等歷史文化節點;
打造民俗園、游樂園等主題游樂公園;
重點建設容納1500人的千古情大劇院和大型原生態歌舞伴餐。是郯城東夷文化、軍事文化、孝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場所。
郯國古城介紹
郯國故城遺址位于郯城縣郯城北側。故城呈不規則四邊形。周長4696米。城門以青石構筑,城墻用夯土筑成。
今僅存西、北城墻局部。東、西、南、北4門為青石砌筑。
東北部隆起部分是古臺遺址,俗稱帥軍臺。出土有石斧、繩紋陶片、殘陶鬲等。
“郯國故城”是山東地區時代較早,面積較大,保護較好的古城址之一,對于研究山東地區東夷古國史和周至漢時期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以至中華民族統一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
1977年郯國故城遺址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郯國是誰的封地?郯子(生卒年月不詳),已姓,子爵,春秋時期郯國國君,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少昊(姓已,名摯,字青陽,建都窮桑,故號為窮桑氏,也稱金天氏)后裔中的炎族首領就封于炎地,稱炎國。屬人方。炎,古音亦讀談(Tan),春秋前后,國名多加“邑”字,從而炎國演化為郯國。
萇弘,字敘,古資中縣人,(前575-前492)。據《圖經》載“萇弘,資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數里之內土色尚青。”又據,《莊子·外物篇》載:“萇弘蜀人,被殺之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后化為碧。”成語“碧血化珠”、“碧血丹心”即由此而來。
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擅擊磬,也稱擊磬襄。也有一說是衛國樂官,亦稱師襄子。
孔子的老師之一,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
《史記》里說他“以擊磬為官,然能于琴”,師文曾從他學琴,《史記.孔子世家》、《韓詩外傳》也都說孔子曾從他學琴。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
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東太清宮鎮)人,有人說又稱老聃。在傳說中,老子一生下來時,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來稱為老子。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老子著有《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始祖,他的學說后被莊周發展。道家后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學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個很主要的神仙,被稱為太上老君,尊為道祖。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還說老子重視房中術。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
項橐,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神童,雖然只有七歲,孔夫子依然把他當作老師一般請教,后世尊項橐為圣公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郯國年最中國(郯國是哪個朝代)”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郯國年最中國(郯國是哪個朝代)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32919.html
標簽: 郯國年最中國(郯國是哪個朝代)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最聰明手機(中國最聰明手機是哪一款)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谷愛凌不再承認中國國籍 瑤族與朝鮮族(節奏快速且情緒飽滿) 最嚇人的15張女鬼圖片(嚇人女鬼臉圖片) 把它吞回去 世界上最真實的村寨(真實世界鄉村) 本科一批二批是什么意思(大學二本線分數) 世界上最孤立的樓盤(世界最孤獨) 心灰(心灰意冷的圖片女人絕望的圖片) 讓他繪畫更接近原貌 其實是有一定確切依據的 包頭王海龍(包頭王海龍吧) 中國最帥龍(世界上最帥的中國龍) 事與愿違的近義詞(事與愿違近義詞兩個字) 日射病(日射病是重癥中暑嗎) 中國目前最牛律師(中國最厲害律師) 中國最頂級游戲(中國最頂級游戲設計師) 99977是什么意思 中國最陡最險的山風景(中國最險的山排名) 中國哪個詩人最善(中國哪些詩人) 巨魔芋散發著死尸的味道 怎么判斷屋子里有鬼 中國最扎端(中國最具) 金世遺是什么電視劇 遙遙相望(遙遙相望無歸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