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國最清廉的人(全中國最清廉的人物)
xj
2023-03-28
1、郎平?
事跡:女,漢族,身高1米84。祖籍中國天津,著名女子排球運動員、教練員,1973年進入北京工人體育館少年體校排球班練習排球。
1976年進入北京市業余體校,同年入選北京市排球隊;1978年入選國家集訓隊。憑借強勁而精確的扣殺而羸得“鐵榔頭”綽號。曾入選中國體育勞倫斯獎第二屆(1980年)十佳名單。
2、孫家棟?
事跡:87歲,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他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
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探測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等第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
3、王進喜
事跡:王進喜從普通工人成長為領導干部,并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始終對自己和家人嚴格要求,一輩子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樹立了勤政廉潔的公仆形象。
大慶石油會戰初期,糧食定量低,職工們吃不飽,王進喜就叫老伴兒把玉米面炒好,裝在袋子里帶在身邊,吃飯時就抓把炒面充饑,有時干糧袋忘記帶了,就借故走開餓一頓,從不吃井隊的飯菜。對王進喜來說,餓上一兩頓是常有的事。他同母親給全家定了一條規矩:“公家的東西一分也不能沾!”
4、孔繁森
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個震災中認識的孤兒。由于生活拮據,他到血庫要求獻血。在外人眼里,一個共產黨的中高級干部生活如此清貧真難以想像。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親,去的路費由自己籌措。
由于看病,妻子將返程的路費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錢,他東挪西借才勉強湊了500元,而回程機票當時是每個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讓丈夫為難,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
5、焦裕祿
許多同志考慮到焦裕祿的慢性肝病,擔心在大風大雨中奔波會使病情加重,都勸他不要親自參加一線調研,到時聽取專門匯報就行了。但他拒絕了勸告,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為此,他多次去老飼養員肖位芬的牛屋住,向他討教治沙經驗;也同新分到林業局的兩位大學生交朋友,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鼓勵他們的泡桐研究。
[img]全國廉潔典型人物事跡是什么?全國廉潔典型人物事跡是全國范圍內清正廉潔的民官例子。
如:張富清一輩子清正廉潔、干凈做人。他這樣要求自己,更是這樣要求家人的。多年來,張富清一直保持樸實純粹的作風,不給組織添麻煩,住的是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老屋子,屋內只擺放著最簡單的家具陳設,他堅決不用自己的關系為兒女們開后門找工作。
而當“時代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模范退役軍人”“最美奮斗者”等一個個榮譽接踵而來后,老人依日保持著儉樸恬淡的生活。
全國廉潔典型人物事跡張富清
“做人要知足,要懂得感恩,不給組織添麻煩。”這是張富清經常給家人念叨的話。他的生活“秘訣”是“比”:和過去比、和困難群眾比、和犧牲的戰友比。
“吃得好、住得好,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沒得什么要求了。”張富清用扎根山村的無悔選擇,交出了一名老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誠答卷,更用忠誠、干凈、擔當的初心本色詮釋出一名共產黨員的清正家風。
中國古代最廉潔的十大高官都有誰?他們的境遇如何?談及“貪官”二字,無人不痛恨之至,從古到今,貪官從未真正淡出我們的生活中,古有貪官剝削壓迫使民不聊生,今有貪官錢權交易阻礙社會公正秩序。對于我們所看到的社會而言,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社會的表面,而沒有看到社會所隱藏起來的陰暗面。正如今天我們所將要探討的主題一樣,歷史中涌現的貪官污吏并不少,但是卻有那么一些清明廉潔的官吏讓本渾濁不堪的官場有所慰藉。
第一名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令尹——孫叔敖,他以清正、賢能而受到百姓的愛戴,為當時社會中清官的典型代表。在在朝為官的數十年中,能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禪定心態。作為一位位高權重的宰相,生活中極其樸實,甚至家中家徒四壁,連棺材都沒有準備,妻兒都吃穿簡樸,著實令人欽佩。
第二名是西門豹,不知道大家對西門豹是否還有印象,在中小學課程中,有一篇專寫“西門豹懲治河伯娶妻”的迷信活動,其中表現了西門豹如何懲治信奉當地河伯迷信的主導人員。其實,西門豹對鄴城的貢獻遠不止于此,他帶領百姓修水渠,修筑很多利民工程,為鄴城百姓做了很多貢獻,也在一定程度上帶領了百姓脫貧致富。
第三位是西漢時期的官員張湯,因審判陳皇后及處理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謀反等事情而得到漢武帝的重用,但是后來受朱買臣等人的陷害,漢武帝聽信了讒言,張湯被迫自殺,在抄家之際發現張湯家所有財產并不超過五百金。
第四位同是漢武帝時期的官吏黃霸,他擅長對郡縣的管理,在治理問題上,張弛有度,政績傲然。后世常說的“龔黃”中的“黃”便是黃霸,“”龔黃”是“循吏”的典范,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包青天之意。
第五位是狄仁杰,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看到過以狄仁杰為人物主角的電影吧,他在勘察案件和斷案方面有過人之及,十分受百姓的歡迎,武則天對他也甚是器重。
第六位是唐代的審訊高手徐有功,他一直任職審案官,他嚴格依法執法,正直清廉,平反了不少冤假錯案,因剛直不阿的特性,對每一件案子都公平審理,所以也就不存在走后門解決案件的情況了。
第七位,北宋時期的包拯,北宋時期涌現了很多清官,但包拯在眾多清官中算是較為突出的一位了,素有“鐵面無私”之稱,即使是在今天,也常用“包青天”一次來形容公正廉潔的官員。
第八位是明朝的海瑞,海瑞這個人十分體恤百姓,除掉正常的俸祿之外,他不會多拿一分錢,甚至還將俸祿全部捐出去,還經常“教唆”屬下一起這樣做,但是海瑞死的時候連棺材錢都沒有,最后還是各位同事朋友一起湊錢安葬了海瑞。
誰是中國歷史上最清廉的官員"最"清的沒聽過這種說法,倒是有十大清官:
1。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
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
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
西門豹到鄴地后,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
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
西門豹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后,鄴地百姓專門為他在漳水邊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
2。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
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
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
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
趙廣漢在擔任京兆尹時,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項公務,往往通宵達旦。
并且善于思考,講究辦事效率。
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
但京兆尹的職責在于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腳下,日常處理政務容易得罪皇親國戚和當朝顯貴,所以,雖然趙廣漢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斬的下場。
趙廣漢任京兆尹期間,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
?
3. 黃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漢時期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
史學家班固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數黃霸第一。
”黃霸還在年少時,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
由于漢時并無科舉制度,漢武帝為緩解財政困難,發布詔令,凡是向國家貢獻財產的給官做。
黃霸便用糧食換了一個卒史。
從政后,奉公守法,以廉為本;體察民情,以勸課農桑為重。
特別是黃霸斷案,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于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
黃霸也因此從一年俸二百石的小史,一直升到了朝廷的丞相。
其中,以在當時的大郡--潁川郡任太守的政績最為突出。
此前,潁川郡是一個豪強地主稱霸一方,百姓流離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后,大刀闊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視農桑,施行教化,經過幾年的精心治理,潁川出現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產發展,“田者讓畔、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詔稱頌黃霸是良吏中的最優秀者。
?
4. 徐有功(?-702),本名徐弘敏,唐朝長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專司審案的官吏。
在古代,大多數官職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只有在朝廷才有專門的審案官,但在官僚體系中地位極低,也難有作為。
徐有功雖長期擔任專職審案官,卻因敢于嚴格守法,犯顏直諫,執正、 *** 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達萬人以上而名留青史。
徐有功先后任過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員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職。
徐有功為官之時,正值武周時期,上有武后作亂,下有酷吏網羅,執法守正彼為不易。
由于徐有功前后執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數以萬計,因而難免得罪酷吏、奸臣,頻遭彈劾、推審,但最終皆因找不出他貪贓或徇私枉法的證據,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兩次被罷官又兩次復出,盡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諛奉承,一心執法守正。
也正因如此,使徐有功能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位名留青史的專職"法官",被當時人譽為"自古無有"的好官。
?
5. 狄仁杰(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
從政后,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
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
狄仁杰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后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后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斷案傳奇》。
6.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陜西西安市)。
他從進士及第開始,為官30余年,先后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考慮個人的禍福進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
后因辛勞過度而逝世,享年64歲。
著名文學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于后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
7.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
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
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后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后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士。
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后,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念和供奉他。
包拯一生清廉簡樸,從不講究排場,即使做了大官,穿著仍與布衣時一樣;對貪污深惡痛絕,在給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贓吏》中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 他一生嚴于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制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
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
大力 *** 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后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內容。
包拯在當時和后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后,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
隨著國際上文化交流的進展,包拯這個歷史人物和藝術形象還贏得了世界的聲譽。
雖然史料中的包拯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懸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賞識,也受到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為清官確實是非常典型的。
8. 況鐘(公元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
況鐘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
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
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
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
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
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鐘,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里那位甘冒風險、敢于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
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
況鐘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后積勞成疾,病逝于蘇州任上。
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鐘,在他死后,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9.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
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
表面一片升平,其時危機四伏。
海瑞年青時,便對社會問題表現了極大的關注。
在戶部供職時,出于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
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后人稱為《治安疏》。
奏疏遞上后,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并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
之后,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
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占的40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多個家人依律問罪。
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但他嚴于執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后的風俗習慣,等,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10. 湯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縣)。
主要政績在康熙朝,官至內閣學士、江寧巡撫、禮部尚書等。
湯斌為官一生,除著書立說,發展理學學說外,幾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務和漕運的治理上,并注意為百姓減輕負擔、賑災救施、興利除害,從而始終躬身實踐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民本”思想,為變“滿目榛荒,人丁稀少”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做出了一定貢獻,其為官清廉,至死僅遺俸銀八兩,連買棺材的錢都不夠,真正可謂是一代清官。
誰是中國歷史上最清廉的官員?"最"清的沒聽過這種說法,倒是有十大清官:
1。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西門豹到鄴地后,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西門豹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后,鄴地百姓專門為他在漳水邊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2。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趙廣漢在擔任京兆尹時,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項公務,往往通宵達旦。并且善于思考,講究辦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但京兆尹的職責在于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腳下,日常處理政務容易得罪皇親國戚和當朝顯貴,所以,雖然趙廣漢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斬的下場。趙廣漢任京兆尹期間,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
3. 黃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漢時期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學家班固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數黃霸第一。”黃霸還在年少時,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由于漢時并無科舉制度,漢武帝為緩解財政困難,發布詔令,凡是向國家貢獻財產的給官做。黃霸便用糧食換了一個卒史。從政后,奉公守法,以廉為本;體察民情,以勸課農桑為重。特別是黃霸斷案,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于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黃霸也因此從一年俸二百石的小史,一直升到了朝廷的丞相。其中,以在當時的大郡--潁川郡任太守的政績最為突出。此前,潁川郡是一個豪強地主稱霸一方,百姓流離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后,大刀闊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視農桑,施行教化,經過幾年的精心治理,潁川出現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產發展,“田者讓畔、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詔稱頌黃霸是良吏中的最優秀者。?
4. 徐有功(?-702),本名徐弘敏,唐朝長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專司審案的官吏。在古代,大多數官職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只有在朝廷才有專門的審案官,但在官僚體系中地位極低,也難有作為。徐有功雖長期擔任專職審案官,卻因敢于嚴格守法,犯顏直諫,執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達萬人以上而名留青史。徐有功先后任過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員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職。徐有功為官之時,正值武周時期,上有武后作亂,下有酷吏網羅,執法守正彼為不易。由于徐有功前后執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數以萬計,因而難免得罪酷吏、奸臣,頻遭彈劾、推審,但最終皆因找不出他貪贓或徇私枉法的證據,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兩次被罷官又兩次復出,盡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諛奉承,一心執法守正。也正因如此,使徐有功能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位名留青史的專職"法官",被當時人譽為"自古無有"的好官。?
5. 狄仁杰(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后,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杰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后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后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斷案傳奇》。
6.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陜西西安市)。他從進士及第開始,為官30余年,先后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考慮個人的禍福進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后因辛勞過度而逝世,享年64歲。著名文學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于后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7.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后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后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士。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后,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念和供奉他。包拯一生清廉簡樸,從不講究排場,即使做了大官,穿著仍與布衣時一樣;對貪污深惡痛絕,在給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贓吏》中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他一生嚴于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制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后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內容。
包拯在當時和后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后,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隨著國際上文化交流的進展,包拯這個歷史人物和藝術形象還贏得了世界的聲譽。雖然史料中的包拯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懸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賞識,也受到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為清官確實是非常典型的。
8. 況鐘(公元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鐘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鐘,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里那位甘冒風險、敢于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鐘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后積勞成疾,病逝于蘇州任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鐘,在他死后,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9.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表面一片升平,其時危機四伏。海瑞年青時,便對社會問題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戶部供職時,出于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后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后,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并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之后,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占的40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但他嚴于執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后的風俗習慣,等,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10. 湯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縣)。主要政績在康熙朝,官至內閣學士、江寧巡撫、禮部尚書等。湯斌為官一生,除著書立說,發展理學學說外,幾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務和漕運的治理上,并注意為百姓減輕負擔、賑災救施、興利除害,從而始終躬身實踐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民本”思想,為變“滿目榛荒,人丁稀少”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做出了一定貢獻,其為官清廉,至死僅遺俸銀八兩,連買棺材的錢都不夠,真正可謂是一代清官。
全國廉潔典型人物事跡有哪些?全國廉潔典型人物事跡有:
1、劉倫堂
劉倫堂(1940—2014),湖北省黃石市下陸區老鸛廟社區原黨總支書記,2014年6月25日,因病醫治無效去世。當年中央組織部追授他“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中央宣傳部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
其事跡被拍成電影《劉倫堂》,講述他幾十年如一日,在不同歷史時期帶領群眾改變落后面貌發家致富及其一生“清廉如水,一心為民”的感人故事。
2、李慶軍
李慶軍,生前為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長。2018年9月28日,年僅54歲的他因腎移植手術失敗,永遠離開了他摯愛的法律事業,離開了他眷戀的親友和同事。
從事政法工作25年,他不貪圖名利,堅守普通工作崗位,用點滴小事書寫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和對審判事業的熱愛,被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評價為“是出彩河南人的代表,是新時代的好典型”,是“既干凈又干事的好干部”。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全中國最清廉的人(全中國最清廉的人物)”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全中國最清廉的人(全中國最清廉的人物)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3398.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上最真誠的問候(世界上最真誠的問候語是什么)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十大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解 眼皮跳是什么預兆(眼皮跳是什么預兆男) 分道揚鑣(分道揚鑣的意思)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哪次 禁播的電影(禁播的電影) 中國最漂亮農村改造(中國最好看的農村) 抖音視頻怎么去掉抖音的水印 世界上最邪門的景區(傳言最邪門最恐怖的1 世界上最高的樹(世界上最高的樹是澳洲杏仁 大義凜然的反義詞(大義凜然的反義詞打一生 張姓好名字(張姓好名字男孩有寓意一鳴驚人 中國最老的啤酒(中國最老的啤酒是什么) 陜西商縣龍治民殺人案詳情 10萬最聰明的存錢法 生旦凈丑(生旦凈丑各指什么) 731遺址為什么不敢挖(731部隊遺址下 從細節處看出端倪 農村住宅風水圖解(農村院子風水) 沈陽旅游必去故宮中街張作霖博物館 世界上最長的洞穴 孤芳自賞近義詞(孤芳自賞近義詞褒義) 中國最古老地攤市場(中國最大的地攤市場) 世界上最豪華的書包(世界上最豪華的書包是 sus304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