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憋屈的哪吒(世界上哪咤)
xj
2023-06-29
主要講了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后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托生于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
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這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徒有一顆做英雄的心。然而面對眾人對哪吒的誤解和即將來臨的天雷的降臨。
擴展資料:
哪吒
哪吒是魔丸轉世,李靖之子。因為魔丸轉世的身份,他遭到了陳塘關百姓的歧視、排斥、嘲笑和敵對。也因此,他性格孤僻、冷漠、叛逆、憋屈、玩世不恭,時不時就要跑出門大鬧陳塘關百姓,讓大家也不得安生。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哪吒比誰都孤獨,比誰都渴望認同。
敖丙
+敖丙是靈珠轉世,東海龍王三太子,申公豹的徒弟。身形飄逸,舉止儒雅。他背負整個龍族翻身的期望,全族壓力令他痛苦不堪而走上了邪路,做出了冰壓陳塘關的舉動。敖丙在哪吒的影響下,最終學會敢于做自己、不認命,并與哪吒聯手抵抗命運,成為對方“唯一的朋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最后死了嗎?神話中的哪吒如何成仙最終是什么結局?對于哪吒的描寫,最多的應該就是《封神演義》了,《西游記》里面的哪吒是已經成了神仙之后,而《封神演義》則是講他如何從一個人成為一個神仙。但是與其他通過封神榜成神的人不同,哪吒沒有被殺死,而是像二郎神那樣肉身成圣,直接飛升的。不過哪吒也是一個外來神,那么在各種神話中,哪吒最后有沒有死了呢?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是殷商末年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金咤、木咤的弟弟,是靈珠子投胎。母親殷夫人懷孕三年六個月,生下一個肉球。
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里面的嬰兒正是哪吒。后來仙人太乙真人登門道賀,收他為徒,取名“哪吒”。
一次哪吒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子敖丙起沖突,不但將其打死,還抽他的龍筋做為腰帶要送給李靖。東海龍王到天宮上本,又在寶德門遭到他的痛打,還被他抓下四、五十片鱗甲,鮮血淋漓,狼狽不堪。闖下這“滅門絕戶”的大禍,他毫不在意,還輕描淡寫地說是由于“一時性急”。當四海龍王敖廣、敖欽、敖閏、敖順聯名奏準玉帝來拿李靖夫婦問罪時,哪吒說:“‘一人行事一人當’,我打死敖丙、李艮,我當償命,豈有子連累父母之理!”
為了不累雙親,他斷臂剖腹,剜腸剔骨,還于父母。他的孝道感動了龍王,李靖夫婦亦因此得赦。龍王到陳塘關興師問罪,為了不連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當場自戕。但李靖卻總不能諒解,對他的魂魄繼續進行無理逼迫。這使哪吒無法容忍。而后,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撓,復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給哪吒造了一個新的肉體。
重生后的哪吒助姜子牙討伐紂王。憑著高強的武功和法寶(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多次立下奇功。更因為其是蓮花的化身而對感染人類的病毒能夠免疫。
在很多故事中,李靖被稱為“托塔李天王”,哪吒則被稱為哪吒三太子,因為其法力高強,成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
《西游記》講的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托塔天王生此子時,他左手掌上有個“哪”字,右手掌上有個“吒”字,故名哪吒。這太子三朝兒就下海凈身闖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要抽筋為絳子。
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殺之。哪吒奮怒,將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一點靈魂,徑到西方極樂世界告佛。佛正與眾菩薩講經,只聞得幢幡寶蓋有人叫道:“救命!”
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將碧藕為骨,荷葉為衣,念動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運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廣大,后來要殺天王,報那剔骨之仇。
天王無奈,告求我佛如來。如來以和為尚,賜他一座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那塔上層層有佛,艷艷光明。喚哪吒以佛為父,解釋了冤仇。
曾降九十六洞妖魔,被玉帝封為三壇海會大神,參與圍剿花果山時,戰至三十合被孫悟空以法外分身所敗。后孫悟空保唐僧取經時,哪吒多次幫忙,主要有大戰兕大王,擒拿牛魔王,收服金鼻白毛老鼠等。
其實《封神演義》中的好人和壞人是分不清的,雖然看似武王的一方是正義的,紂王的一方是邪惡的,殷商這邊的人都是壞人,西岐那邊的全是好人,這種說法準確嗎?其實,暴虐的紂王身邊也有很多忠臣,像張奎,聞仲,個個鞠躬盡瘁。而幫助紂王的也大多都是義氣之士,所以在《封神演義》中,好人和壞人,你會傻傻分不清楚。
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哪吒在大家心目中一直是正面的形象,在動畫片《哪吒傳奇》中,雖然他有些任性沖動,但是掩飾不了他勇敢善良的本性,哪吒從小到大,從叛逆到嫉惡如仇,最后成為一個有情有義鋼鐵錚錚的男人。
可是哪吒在《封神演義》中的形象就不是那么完美了,他被塑造成一個不僅沖動任性,囂張跋扈,甚至放在如今的社會,就是人人喊打的壞小孩,哪吒是李靖的第三個兒子,他是靈珠子轉世,被太乙真人親自送下山投胎,歷經三年六個月最后轉世成人,在李靖的夫人殷十娘腹中產出,哪吒一出生便是個肉球,李靜用刀劈開,里面竟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孩子,他生下來不僅會跑會笑,而且自帶法寶錢坤圈混天綾。
不過哪吒卻生性頑劣,雖然年紀不大,脾氣卻很暴躁,一言不合就和人打架,他殺了巡海夜叉,又把龍王太子抽筋剝皮,最后還把前來討說法的龍王給打了,這個版本的哪吒充滿了戾氣。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囂張跋扈作惡多端的哪吒,不僅沒有受到任何懲罰,還得到了太乙真人的庇護,太乙真人說道,“小錯,也是天數,不能怪他,他是靈珠子轉世,奉命輔佐姜子牙,一切皆為天數。”
說到底還是哪吒有背景,人家是靈珠子轉世,是天上的神仙派來下界鍍金的,就算犯了錯誤,也是天數,他不僅有師傅太乙真人的庇護,師叔姜子牙也對他委以重任,封他為先鋒大將,而就是比他強的楊戩也只是督糧官,所以沒有任何懸念,哪吒的結局一定很完美。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看完某一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精選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1
看過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哪吒顛覆傳統的形象,哪吒的大眼大嘴,濃厚的“黑眼圈”,不齊整的牙。還有那插在褲子里的手(不是口袋)以及沙啞的聲音。與片中“魔丸轉世”的形象十分符合,且別有一番趣味。那濃重的“黑眼圈”還讓我想起了《刺客伍六七》里的伍六七。
除了哪吒之外,母親的堅毅的性格也讓我十分的佩服,片中的母親懷胎三年還跳過門檻入府。丈夫去往仙界求助,孩子頑劣搗亂,世上妖魔橫行。而她披甲上陣殺妖,回來后卻仍有為母的柔軟。剛柔并濟,確實得我喜歡。
父親也是我覺得蠻有意思的設定。在我記憶中李靖是一個國比家大的人,但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卻表現出了濃濃的父愛,不得不說那一句“他是我兒”讓人十分的感動。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也有十分經典的臺詞,雖然有很多煽情的話,不過也有十分實在卻又感人的話,比如:在哪吒將受天雷的時候,他沒有說“爹娘孩兒舍不得你們……”或是“孩兒這一世幸成爹娘的孩子……”“爹娘莫想孩兒,孩兒會在天上看著你們的……”諸如此類的常見煽情臺詞。而是選擇了一句孩子氣的話“今天是我的生日宴,都不準哭哦。”
《哪吒傳奇》對80后、90后觀眾的影響太深了,對于哪吒的形象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敢顛覆傳統,就一定有其魅力所在。
《哪吒》確實足夠好看,而且并沒有脫離《封神演義》中哪吒故事的框架,只是在幾個重要的情節點上進行了富有現代意義和人情味的改編,很有創新顛覆精神,同時,也沒有偏離哪吒這個人物本身具有的叛逆與敢作敢當的性格,屬于合理的改編范圍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2
1979年5月19日,中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公映。這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動畫處女作,后來成了幾代中國人的童年記憶。哪吒的形象也就成了“扎兩個沖天鬏,光著倆小腳丫,踩的是風火輪,乾坤圈手中拿”的經典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不再是我們記憶中熟悉的萌萌噠小孩,而是頂著兩坨黑眼圈,玩世不恭的亂世“魔童”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選擇在李靖和哪吒這對父子的人設和關系上作顛覆。是以《封神演義》中的龍王水淹陳塘關和哪吒鬧海故事展開:
講述從小被當作妖怪的哪吒在孤獨與誤解中成長、逆天命而行的傳奇故事。影片充滿中國古典元素,反叛、戰斗、成長的主題也為畫風增添熱血氣息。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動畫電影既嚴謹按照原作,又完全顛覆原作。這話并不矛盾,故事框架靠近原作,細節上又顛覆了原作。
笑點、淚點、燃點、影片節奏、分鏡、視角、動態、感情線、故事結構、人物性格設定甚至配角到路人甲都有可圈可點的好看。尤其是形象和人物性格的設定,完全是顛覆性的好看的那種!
人物設定上,影片中會提現大小哪吒的對比,兩者差異不僅體現在前后形象的變化上,更在于其對于命運的不同態度:屈服于人們的偏見還是與命運斗爭到底。
而在故事內容上,哪吒從一個順從世人偏見的“魔童”,到最后與命運頑強斗爭,自身對于命運的態度發生轉變。
被世人定義為“妖怪”的哪吒,用自己“生而為魔,那又如何”的態度,與命運進行著斗爭。
在現實社會中,不少年輕人也在用行動去突破出身、環境的限制,成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打破命運偏見,不斷勇敢蛻變。
在哪吒身上,似乎蘊藏著每一個不屈服于命運的年輕人的身影。看完之后真的覺得收獲匪淺。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3
《哪吒之魔童降世》講述的是,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后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托生于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徒有一顆做英雄的心……
不僅劇情顛覆,連人物形象也來了180°的大轉彎。
記憶里的哪吒和敖丙,一個勇敢善良,一個作威作福,因鬧海一事勢不兩立。
影片中的哪吒和敖丙,卻成為了惺惺相惜的命運共同體。
一向以反派形象出現的敖丙,也終于帥了一回,化身為溫潤如玉的龍二代。
魔丸投胎為哪吒,靈珠投胎為敖丙,兩人亦敵亦友的關系成為了影片最大看點。
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也一改往日仙風道骨的形象,成為了大腹便便的快樂神仙,坐騎竟然是一頭豬。向來是背景板的哪吒母親殷夫人,也成為有血有肉的巾幗英雄。
有句港句,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雖然改變很大,但成為了本片的笑點擔當。夸張大膽的人物風格,增添了很多喜劇色彩。
當然,最大的顛覆,還是哪吒本人的形象。
疲憊的三角眼、深邃的黑眼圈,一副喪出天際的表情,這就是陳塘關的熊孩子哪吒。
生而為魔,不受喜愛,哪吒的童年怎一個慘字了得。眾人對他避猶不及、侮辱取笑,讓哪吒變成了一個缺愛的朋克魔童。
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顛覆了無數觀眾對于動畫、傳統神話的定義,成為適合全年齡層觀看的國漫力作之一。對于成年觀眾來說,影片并沒有單純地把“正義戰勝邪惡”的口號聲嘶力竭地從頭喊到尾,而是試圖呈現出一個有著人類真實情感、內心徘徊于人性善惡交織的主角哪吒。包括哪吒在內的所有人物,都沒有絕對的反派與正派,善惡存在于每一個人的身上。通過極具現實意義的角色設定,影片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共情。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4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曾經打造過優質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和《大圣歸來》創作團隊光線彩條屋影業聯合打造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中講述了“熊孩子”哪吒的成長故事。電影將哪吒塑造成了類似毒液的“反英雄”,一身缺點但內心不壞,比以往的形象更加顛覆,亦正亦邪。
兩個主角一個魔丸,一個靈珠;一個正,一個邪,“入魔還是成人”。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低谷,哪里就有高潮。
哪吒之所以與眾不同,就在于他渾然天成的反叛精神。不認命、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影片著重描繪的就是哪吒的成長主線:從玩世不恭的混世魔童到對抗命運的高燃英雄,他到底經歷了什么?
大部分神話故事,都免不了將主角形象“神化”,賦予他盡善盡美的人格。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哪吒“人化”,讓他成為優缺點并存的角色。
不同于傳統神話中非黑即白的扁平人物,哪吒具備飽滿復雜的獨立人格。他的形象不斷流變,經由不同的影視作品而煥發生機。
萬變不離其宗的核心便是——叛逆者。
回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到底在反抗什么?
反抗命運,“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從靈珠轉世到天降魔星,前后落差可不止一點點。哪吒不信宿命論,只認定“你是誰,只有自己才說了算”,憑著一腔熱血逆天改命。
反抗偏見,如果世人皆誤解,不如獨自對抗世界。面對眾人的有色眼鏡,哪吒開始獨立思考生命意義,最終完成了華麗的蛻變。
叛逆者哪吒背后隱含的真正意義是:喪氣人生,也不要失去自我。想要成為人生的主人,就需要自我覺醒。
如此一來,哪吒的人物弧光更為強烈,前后變身也更令人期待。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
作為史上最壞的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經點映就收獲了超高口碑。
李哪吒(簡稱哪吒)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活躍于明代神魔系列小說名著《西游記》、《南游記》、《封神演義》等多部古典文學作品。
“哪吒”是具備廣大群眾基礎的人物IP,創作這樣的人物故事有一定難度,如何讓影迷接受并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國產動畫,是該片能否成為2019年暑期檔黑馬的制勝關鍵。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編劇)餃子非常聰明的選擇了“哪吒出世”的切入點進行核心創作。神話人物(英雄)的起源故事,近年來頗受影迷追捧。講述超級英雄從哪里來?怎么來?能夠更佳地幫助民眾理解人物故事脈絡,為構建系列作品打下夯實的群眾基礎。
哪吒的出世在古典文學中基本都是一筆帶過。比如《封神演義》第12回原文描寫:“這位神圣下世,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一句話具備非常強的想象空間。古典中講到“靈珠子”貴為闡教的鎮教奇寶,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為保周滅紂而誕生,本為哪吒前世,靈性巨大之寶珠,太乙真人掌中奇珍異寶,孕育仙胎之神物,后胎化肉球經三年六個月出道。
《哪吒之魔童降世》抓取了這么一句話,進行了110分鐘的詳細解讀,讓哪吒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大眾面前,玩世不恭的哪吒也以獨特的性格圈粉無數。
《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流暢、角色生動,雖然魔改,但整體路線還是以膾炙人口的大鬧陳塘關故事為基礎,且更符合當下文化價值。觀感體驗與大圣歸來很像,笑料與熱血并舉。設定方面除了哪吒三件套外,山河社稷圖、神火罩等設定都是源自封神的噱頭,也有小云云、結界兄弟等可愛的原創角色。扎實的故事,生動的角色,飽滿的情緒,炸裂的場面,這一切都構成了110分鐘云霄飛車式的、暢快淋漓的觀影體驗,只可惜結尾大戰意猶未盡,不算過癮。至于畫面嘛,制作水平早就不是華語動畫的掣肘了,這更是有著美觀造型和時髦特效的視覺大餐。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6
我今天終于看了好評如潮同時也是我萬分期待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國漫”這個詞被哪吒的大數據票房推到風口浪尖,一時國漫崛起的共鳴直指人心。整個觀影的體驗真的是淚中帶笑,笑中帶淚。如果你笑點高可能到了笑點你不笑,但是你卻逃不過所有的淚點,因為有場景,有鋪墊,有細節,有情感,有溫度,有共鳴,一點一點的催促著你的眼淚,如此名正言順,如此順其自然。但是我個人覺得哪吒還真不是打情感牌。有情感,更是立意深刻,有對世俗成見的諷刺,更是呼吁“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有兩條主要的情感線,親情和友情。
在父母眼里你的出生和存在永遠都是正確的。有很多情節都促使人潸然淚下:李靖為了保全哪吒,不惜站在所有村民的對立面,李靖更是甘愿為兒換命;李靖夫婦為了成全哪吒快樂的三年,精心呵護著一個善意的謊言。一句我的兒,又一句吒兒,飽含了多少來自爹娘的愛與擔憂。雖然龍族被稱之為惡,龍王也化龍鱗為鎧甲,給予敖丙最硬核的守護,保自己孩兒周全。可見父母的愛永遠都是充滿正能量的,給你希望,給你守護。“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在這部影片中表現的也是淋漓精致,李靖夫婦希望哪吒被大家真正的接受,處處引之向善,那怕是“魔丸”;龍王希望敖丙可以升為神位,幫龍族逃離天牢,便從龍蛋就開始為兒籌謀,成為“靈珠轉世”。
對于朋友只要認定了就絕不負你。原本命中注定的一善一惡,卻視彼此為唯一的朋友,那怕是天劫,也心甘情愿一起承受。忘不了敖丙和哪吒一起踢毽子的.場景是那么美好。或許世間本就沒有什么注定的惡。就像三字經中一開頭就寫到“人之初,性本善”。也像斯坦福監獄實驗展示的那樣,所謂的惡人都是從好人演變過來的。所以在成長的道路中,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清醒,有所為,有所不為。清楚什么才是善,什么才是值得。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或許“成見”是這部影片的底色,更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成見就像一把枷鎖,牢牢的鎖住了人們辨別是非的眼睛。即便哪吒救了小妹,任被認作是妖怪遭受攻擊;敖丙心存善意搭救李靖夫婦,卻在揭開面紗的那一刻,被眾人稱之為惡人;申公豹的那段獨白又何嘗不是一場悲劇,明明辛勤苦練卻得不到仙位,只因其是個異類。真相在成見面前總是那么寡不敵眾,當小妹伸出手去拉哪吒的時候,當小妹澄清哪吒打敗妖怪的時候,當小妹叫哪吒小哥哥的時候,當小妹想和哪吒一起踢毽子的時候,這些小美好卻一次次被“成見”撕裂的支離破碎。在“成見”和“真相”的戰役中總是以多勝少的故步自封和盲目跟從,就像眾多村民和小妹。幸運的是,在片尾中村民對哪吒和敖丙靈魂的跪拜,是否可以理解為成見終將大廈傾塌,和真相和解呢?
“我命由我,不由天”已讓很多人熱血沸騰。哪吒在電影中身世被冠以“魔丸”,一直被村民們稱為妖怪畏而遠之。可為什么大家喜歡哪吒不要不要的?我想或許在哪吒身上是不是總有那么一絲身影照進了現實?渴望有小伙伴陪著一起玩,高興了就笑,感動了就哭又會故作堅強,委屈了還會鬧小情緒,這樣的哪吒不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孩子嗎?明明承受著一些莫須有的成見,受盡了委屈,揚言著當妖怪給他們看看,卻心中善念不滅,救下小狗,救下小妹,救下村民?明明想讓村民接受自己,卻假裝不在意?魔丸不但不成魔,忠孝兩全功不沒!自己的命自己扛,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的倔強成就了哪吒。不認命也注定會成就像哪吒一樣的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7
前幾天,我去電影院觀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說了一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讓我感觸良深。
太乙真人被元始天尊委托將靈珠付與李靖三兒子哪吒,卻遭到師弟申公豹破壞,陰差陽錯,哪吒變成了魔丸出生,這就是上天注定哪吒將成為邪惡之人。但在父母和師傅的幫助下,哪吒不認命,最后,在陳塘關面臨危機時,哪吒打敗了敖丙,拯救了蒼生,獲得了認可。
在哪吒三歲生日宴時,申公豹告訴了他真實身份,只能活三年,勸他認命,不要再折騰。但哪吒想到了父親告訴自己的'話“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不要在意別人看法。”于是,哪吒決定做一個斬妖除魔,拯救百姓的英雄,雖然最后只留有靈魂,但他打敗了想困住陳塘關的敖丙,拯救了百姓,喊出了那句驚天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
不認命,這是哪吒教會我們的道理。但是,有些人早已認命,貧窮的人會說:“反正我窮,變富太難了。”肥胖的人會說:“胖是天生的,減不掉。”不愛學習的人會說;“這本書我看不懂,看了也白看。”這時我就在想:這些人,為什么不嘗試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生活中,由于不認命而改變命運的大有人在。
《哪吒之魔童轉世》的導演餃子就是這樣的人,他開始只有一個小公司,生活無著落,靠母親的退休金養活自己,連一個動作導演都請不起。自己就一筆一劃的創作,連離家40公里外的地方都沒去過。就這樣,經過了5年的努力,他終于改變了命運,完成了創作。目前,《哪吒之魔童轉世》已獲得了41億票房,占據中國票房排行榜第三,僅次于《戰狼2》和《流浪地球》。
當你遇到困難,感覺熬不下去,要認命時,請想想哪吒、想想餃子吧。命運不由天定,而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不認命地去改變命運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8
今天下午,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奧斯卡電影院觀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我非常喜歡這部影片,還從中學到了一些道理。
電影講述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顆名叫“混元珠”的球修煉成了一個妖怪,后來,天尊用仙丹爐把它轉化成“魔丸”和“靈珠”,并讓申公豹的師兄——太乙真人把“靈珠”傳給李靖即將出生的第三個兒子并取名為“哪吒”。但是,申公豹從中作亂,使“魔丸”進入到了哪吒的體內。哪吒出生時,當著全鎮人的面燒毀了他們的屋子,所以大家都把哪吒當不吉利的人并懼怕他。有一天,被周圍人排斥的哪吒結識了惟一的朋友——敖丙,他開始變得每天笑容滿面。很快就到了哪吒的三歲生日,哪吒得知了他只能活三歲的真相和解開金靈環的咒語。隨后,哪吒解開金靈環、暴露原形、大開殺戒。甚至連自己的父母和好朋友敖丙也不放過。天劫最終還是來了,恢復意識的哪吒先拯救了陳塘關,然后和敖丙共同抵抗雷霆,最終申公豹的師兄用法寶護住了二人的魂魄。
看完這部電影,我從中明白了兩個重要道理。第一是不管我們怎么樣父母都會永遠愛著我們。作為孩子,我們要理解爸爸媽媽的愛,在有限的時間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順他們,愛他們。第二就是哪吒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由自己做主,不管別人怎么說怎么看我們,自己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就行了。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用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的命運由自己掌握,相信自己并為之不懈努力,總有一天我們會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我這個暑假里看過的最精彩的電影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9
今天我在奧斯卡建文影院,觀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
電影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有愛護哪吒的父親和母親,愛闖禍但最終修成正果的哪吒,有正義感的敖丙,還有哪吒的師傅,忠誠的太乙真人。
剛開始,哪吒是魔丸降世,他像一個妖魔一樣胡作非為,好幾次跑出家門,禍害百姓,大家都覺得他是一個妖怪。有一次,他救了一個小妹妹,是從一個惡毒的妖怪手中救出來的,可小妹妹的哥哥卻認定是他抓住了小妹妹,還準備害了小妹妹,哪吒遭受了誤解和侮辱,心里非常傷心,于是他動用自己的神力,把前來捉他的百姓全都打倒在地,幸虧大家沒有受傷。等他的父親和母親趕到之后,知道了這件事,決定不許哪吒再出家門,只能在家里,哪吒很不高興,但因為他天降神力,大家根本無法阻攔住他。最后太乙真人收哪吒為徒,教他學習降妖除魔的本領。
有一次,他把癩蛤蟆變了一個自己的假身,讓假身漂在水上,而自己卻變成自己的母親來問太乙真人,哪吒學的怎么樣了,太乙真人就去找哪吒,可是卻發現哪吒躺在水上,太乙真人把哪吒撈出來拼命的按摩,這時候癩蛤蟆的毒氣就噴到太乙真人身上,太乙真人被癩蛤蟆毒了一下,全身都長了很大的鼓包。這說明哪吒不是個普通的小孩兒,他從師傅那里很快學會了障眼法,害得師傅還以為他被淹死了。
哪吒以前雖然頑皮,但他堅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最終一身正氣,打敗了邪惡勢力,修成正果。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10
今天,媽媽帶我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電影中的哪吒不再是那個我們所熟知的腳踏風火輪,頭戴乾坤圈的風光形象了,而是一個頂著兩個黑眼圈,玩世不恭的亂世“魔童”小子。
哪吒生下來便是一個脾氣暴躁,愛玩的一個小孩子,但由于他是魔丸轉世,所以陳塘關的所有百姓們都唾棄他、厭惡他,使哪吒有了棄世的念頭,可是他的父母卻很愛他,李靖將軍為了能在他三歲過生辰宴那天,不讓天雷要了哪吒的命,特求來換命符,以自己的命來換哪吒的命,而向來勇猛的殷夫人為了能救哪吒,每天都忙于斬妖除魔,為哪吒積德。也讓我看到了李靖對哪吒的愛,其實哪吒一生下來就被愛包圍著,雖只有兩人,但也足夠了。
但為什么身為靈珠轉世的敖丙,與身為元始天尊的徒弟申公豹卻最后變成反派呢?這也全是誤解,敖丙是龍王的兒子,所以被誤解。申公豹是妖族,所以被誤解。但哪吒為什么最終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呢,那是因為他不信自己斗不過天,自己的命運為何由天來掌管。當我聽到他說:“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聽到這句話,全場人都淚崩了。是啊,自己是誰自己說的才算,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11
暑假時,我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哪吒陰差陽錯變成了魔童,大家把他當作妖怪,認為他會禍害百姓,經歷一件曲折的事之后,哪吒卻成了大家的英雄。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只有我自己說了才算。”電影里哪吒說的這一句話,改變了他對自己的看法,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從小好胃口的我一點兒也不挑食,因此長得比同齡人胖,班上的男生總叫我“小胖豬”。記得有一次,學校要進行國標測試,我在練習跳繩時,旁邊的男生尖聲怪叫:“孟小豬,才跳五十多下。”氣得我淚水在眼眶里直打轉。我向媽媽吐苦水,媽媽摸著我的頭說:“寶貝,我們沒權限制別人說話,但成為什么樣的人,靠你自己去努力。”后來我向體育老師請教跳繩的秘訣。體育老師告訴我:“兩手要平衡”“兩腿繃直”……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的跳繩進步到了一分鐘128下。國標測試那天,同學們都對我刮目相看。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不管別人怎么說你,你都不用在意。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我們要成為自己的主人。
[img]《魔童》版的哪吒才是真哪吒!真實的哪吒有多壞?《魔童》版的哪吒才是真哪吒!真實的哪吒有多壞?下面我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哪吒就是一個“小英雄”,不僅得益于多年前的那部動畫片,將哪吒刻畫成了一個好孩子的形象,而且還有很多的電視劇、動畫中哪吒的形象,一直都在向好孩子靠攏,認為哪吒殺了龍王太子是為民除害。但是《魔童降世》聽名字就知道這里面的哪吒不是什么好人,但其實,這樣的哪吒才是最接近真實的古代神話當中的哪吒。
我們印象中的哪吒形象,更多源于此前熟知的《封神榜》、《哪吒鬧海》等影視劇作品,其塑造的哪吒都是不畏強權、生而正義的自由戰士。
尤其1979年版的《哪吒鬧海》創造了一個時代的傳奇,其白衣飄飄蓮花童子形象早已根植于幾代人的腦海。但,另一《魔童》版哪吒則對此進行了顛覆。
更有評論說《魔童》版的哪吒才更符合原始形象。
那么到底哪個哪吒更接近原始形態呢?
一、哪吒源起
從哪吒這個名字看,沒有明確的漢字意義,但從形象來看,又是典型的中國娃娃形象,綜合起來,哪吒應該屬于進口神仙本土化。
一般認為,哪吒是我們本土宗教——道教中的三壇海會大神,尤其在神仙家譜《封神演義》中對哪吒的家世進行了詳盡的介紹:父親是陳塘關軍區司令李靖,他是第三個兒子。
但縱觀整部《封神演義》,各路神仙的名字大都很中規中矩,比如:姜子牙、趙公明、申公豹等,很少有“哪吒”這樣奇怪的名字。
由此,有人提出哪吒的原型可能是伊朗王子努扎爾,他是伊朗著名國王瑪努切赫爾的三個兒子之一,也是瑪努切赫爾國王的太子,為帝國四處征戰,立下大功。
雖然他最后被殺,但在國內被奉為圣者。
從名字發音到人生經歷,二者的確有相似之處,不過相似卻又不盡相同。
也有說法,認為從佛家大神而來。眾所周知,道教神袛的設置很多是參考了佛教體系。而在佛教中就有一位類似的大神“那咤”(音譯),經常擔任開路先鋒的角色。
按照這樣理解,其原始形象應該與怒目金剛差不太多。
但在道教中,這樣的表象明顯格調不夠,尤其在道教盛行的唐代,民間不斷對這位勇猛無畏的先鋒大神進行升華,“蓮花化身、出生奇異、一身神器、三頭六臂,百邪不侵”都在此時加諸而來。
而在《西游記》中,哪吒成了如來佛祖的義子(以佛為父)和半弟子,但主要根據地還是道教的天庭。
綜合看,應該是伊朗的努扎爾印度化之后,成了先鋒大神那咤,再轉入中國成了道教護法大神哪吒。
在儒釋道三體合流相融的文化傳承中,怒目金剛逐漸轉化成了娃娃形象。
如果說,觀音菩薩的女相形象成功征服了女性佛家信徒,那么,哪吒的娃娃形象則是道家文化從娃娃抓起。
二、靈珠子
《魔童》對哪吒的身份有一個重要設定:魔丸轉世。
魔丸與靈珠都出自天地至寶——混元珠,元始天尊從混元珠中分離出了代表惡的魔丸,和代表善的靈珠。本該靈珠轉世的哪吒,卻陰差陽錯成了魔丸轉世。
對于這個設定,筆者必須說:改得好!
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是一個脾氣不好的小衙內,有一語不合就動手的暴脾氣,龍宮的夜叉和龍太子其實都死的很憋屈。
可原著中對濫殺的解釋居然是“靈珠子轉世,命犯殺劫”!靈珠是道家的至寶,有了靈性,投胎轉世成了哪吒,生性好殺。啥意思?
就是人家出身“好”,殺人不犯法。
但這個解釋,怎么看都別扭,其邏輯扭曲程度大體相當于今天的“精神異常殺人不犯法”。
但《魔童》版的解釋卻趨于合理:英雄不是天生的,后天的正義英雄恰恰可能誕生于正義的反面。這或許就是所謂英雄不問出身。
所以,《魔童》版哪吒的來歷,承襲于《封神》,而又區別于《封神》。
一個問題:三頭六臂還是三頭八臂?
關于哪吒的法相神通,《西游記》中寫得很明白“三頭六臂驚天地,狠忿哪吒鬼神愁”,可在《封神演義》中卻變成了“八臂已成神妙術,三頭莫作等閑看”。
“八臂哪吒”很有市場:金庸老先生筆下有“八臂哪吒”秦耐之,再到后來發現,連北京城的別名都是“八臂哪吒城”。
六臂和八臂都有市場,那么到底怎么算呢?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大概率應該是“三頭六臂”,據專家考證很有可能是在傳抄過程中,六抄成了八,后來干脆將錯就錯。
《封神》中八臂就有八種武器:乾坤圈、乾坤弓、混天綾、震天箭、風火輪、火尖槍、九龍神火罩、金磚、陰陽劍。這些武器大部分都是師父太乙真人的家當。
《西游記》中的六臂就是六種武器了: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九節鞭。
三、被賦予的人格
哪吒是道家體系中的佛系大神(當然脾性并不佛系),無論形象如何,都是勇猛無畏的金剛先鋒。
在我們的神話體系中,人們不斷賦予他各種人格和傳說,使得他高貴的神性摻雜了復雜的人性。
縱觀哪吒的成神之路,并非一片坦途,而是泥濘崎嶇,即便法寶無數、出身高貴,可這一切都需要持正守心,成神成魔——也只在一念之間。
《封神》之中,仙、魔易位的情況并不鮮見。
面臨逆境和困惑,也只有真正的大無畏者能秉持本心而不動搖。
而在中國歷史上,北宋哲宗皇帝的境遇,也與哪吒有幾分類似:他的奶奶、親信、大臣,全都是一副軟蛋綏靖模樣。
可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宋哲宗偏偏可以持正守心,恢復新法、攻滅吐蕃、威服黨項,他或許就是我們民族真正的哪吒。
《哪吒》:不認命,就是他的命最近一部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不錯,我也跟風去影院看了一遍。
自恃理性冷靜的我,竟被這部影片所感動,笑中帶淚,那個丑萌、玩世不恭、奮力與命運抗爭的小哪吒形象,深深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這是一部講述打破成見,扭轉命運的電影。
1. 打破成見,做最好的自己
影片中哪吒是魔丸轉世,而且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后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
因為魔丸轉世的身份,陳塘關的百姓視哪吒為妖怪,歧視、排斥、嘲笑他,不允許自己的孩子與他玩。哪吒幫助他們驅走妖怪,也被誤解為是他所為,在這樣的環境下,造成了他性格孤僻、冷漠、叛逆、憋屈、玩世不恭。
面對百姓的誤解,哪吒依舊有一顆做英雄的心,是魔是仙,他選擇了后者。
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是誰,只有你說了才算。
哪吒做到了,我們現實世界中的人,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不是完全孤立的個體,很多人喜歡用自己的眼光去評判他人。我們的言行和任何一個決定,都會有人來干擾和評論,如果內心敏感和脆弱,很容易受到影響。
有人在成見下,自暴自棄,甚至偏離方向。
片中的申公豹之所以偷走混元珠,改變魔丸和靈珠的命運,就是因為他是豹子修煉成精的妖魔,受到天庭的偏見,為了爭奪十二金仙的地位,逆天行事。
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動。
申公豹選擇了放棄,走向了歧途。
面對世人的成見,如何選擇和堅持,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本片導演餃子,從小循規蹈矩,在報考大學時選擇了能帶來“鐵飯碗”的醫學專業,但因為對繪畫的“熱愛”,他在大學時決心自學動畫“轉行”。
他本來學醫的轉行做了動畫,承受了很多的成見,碰了很多的壁,然后堅持了下來,最終,就像影片中哪吒扭轉了陳塘關百姓對他的偏見一樣,他通過不斷地努力,回應了他人的質疑,有了今天的成績。
面對成見,我們會有絕望和迷茫的時候,有人選擇放棄,甚至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人選擇堅持,當挺過來后,會覺得所受的一切苦都是值得的,所有經歷和磨難都會讓我們更強大,最終成就更好的自己。
2. 若命運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哪吒的出生頗有戲劇性,母親懷胎三年還沒生出來。
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
太乙真人受命將靈珠托生于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
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按原始天尊的天劫咒語,他本應在人間作惡三年,然后被天雷所誅。
得知命運后的哪吒,墮落過、掙扎過、仇恨過,甚至與百姓為敵,但他醒悟后,決定不屈服于命運,與命運斗到底。
他為了陳塘關的百姓,與龍太子敖丙決戰,奮力托起覆城的玄冰,吼出了那句:
去他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
生而為魔,又能怎樣?
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曾聽一個朋友說:“人生下來命已經注定了。” 也常常看到網上說,現在的階層已經固化。
這些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面對命運的安排,就該認命,屈從于自己的宿命嗎?
俗話說寒門出貴子,雖然近些年比例在下降,但還是有一些貧困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寫了他們的命運。
如果他們面對命運的安排,抱怨、仇恨、聽天由命,那他們永遠生活在父輩的那個階層。
努力,至少有改變的機會,不努力,連唯一的機會也沒有。太早屈服于命運的安排,我們的人生就輸了。
生而為人,很多事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
3. 父母是孩子堅實的后盾
哪吒在失落和無助時,是父母陪伴、支持和鼓勵他。如果沒有他們,哪吒可能早已偏離方向,立地成魔。
母親殷夫人每天忙著去降妖除魔,看到孤獨寂寞的孩子,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她強顏歡笑,抽出時間也要陪孩子踢毽子,哪怕被孩子踢得節節敗退,也毫無怨言。
父親李靖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護兒子,他去天庭祈求為哪吒改命,得知換掉符咒可以把命運轉到另一個人身上,因此他決定犧牲自己。
哪吒過生日,百姓不愿意來參加生日宴,他說寧可挨家挨戶下跪也要請他們來。
在哪吒被百姓誤解時,他選擇相信兒子。
有這樣的父母,相信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會走偏,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是孩子的燈塔和港灣。
父母生下孩子就有責任養育和教育好他們。
《今日說法》里有一個案件,是發生在廣西南寧的一起聚眾斗毆事件,參與的大多數是未成年人,初中生、高中生,有的甚至已經輟學,起因竟是因為一個舞蹈的歸屬權問題。挑起事件的人是一個剛滿18歲的女孩,她最后說:“我從小父母離異,沒多少文化,不懂法,不知法,很后悔做了錯事。”
不知這些孩子的父母知道后做何感想,花季年齡,本該是好好學習,為人生而奮斗的時候,他們卻荒廢學業,做出違法及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是一張白紙,隨著時間的推移,白紙上漸漸有了圖案,對他影響最深的人是父母。
孩子小時,多一些陪伴;孩子犯錯時,多一些管教;孩子迷茫時,多一些鼓勵;孩子無助時,多一些信任。
父母成為孩子堅實的后盾,孩子才會勇敢的一路向前。
這部動畫片隱含了太多東西,導演將他的人生感悟傾注在里面。我們在娛樂過后,是否有所反思呢。
年少不知片中意,看懂已是非少年。
歷史上的哪吒是怎樣的一個“熊孩子”?我認為歷史上的哪吒確實是一個熊孩子,不僅不聽父母的話,而且還給父母添了那么多的麻煩,最后卻上演了一出自殺的悲慘故事,好像自己是一個英雄人物,其實就是一個真實的熊孩子。
咱們首先看一下被千古傳頌的哪吒鬧海,在許多民間故事當中都把哪吒說成了少年英雄,但哪吒鬧海整個故事的源頭,那就是哪吒所犯的錯誤,結果卻是豬八戒倒打一耙。反而把哪吒當作英雄來傳頌。
? ?
哪吒七歲的時候拿著太乙真人送給他的乾坤圈和混天綾,便在大海里面攪動,這一番舉動看似不打緊,結果卻使得龍宮上下大為震動,大海里面就像鬧地震一樣,生活在龍宮中的蝦兵蟹將們當時的難受情景我們應該可以猜想得出。
如果是一個血性的漢子,都會找上來理論,可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哪吒竟然把龍王太子的筋抽了,這不是一種膽大妄為的行為是什么。這樣的行為就像我爸是李剛一樣的放肆,一樣的讓群眾氣憤。
所以我認為哪吒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理應被判處死刑。太乙真人也太護自己的徒弟了。三界之間如果都這么做,何來的公平可言?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世界上最憋屈的哪吒(世界上哪咤)”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世界上最憋屈的哪吒(世界上哪咤)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34018.html
標簽: 世界上最憋屈的哪吒(世界上哪咤)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最開中國最開始的手機(中國手機最早什么牌子)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十日觀察法100不用打疫苗 扣6分罰200元(附扣分一覽表) 中國最便宜的機芯(國內最差的機芯) 中國最牛收租女人(中國最牛收租婆) 三國演義作者是誰 言冰云為什么捅范閑一刀 天上人間花魁之首有誰(天上人間的花魁絕技 一共打幾針(每針價格30到70元) 中國最繁忙的縣區(中國最繁忙的城市排名) 王侯將相(王侯將相亦有種乎誰說的) 麥哲倫海峽(麥哲倫海峽經緯度) 在線人數超過600萬! 卿組詞(召組詞) 中國巨人最棒(中國10大巨人第一高人) 世界上最現實的地圖(世界上的地圖長啥樣) 巴西庫巴唐(巴西庫巴唐在哪?) 膜拜什么意思(膜拜什么意思解釋) 揚名天下(揚名天下還是無名小卒) 小熊貓屬于浣熊科嗎?不是(屬于小熊貓科) 男子的英文名(男生英文名有寓意) 不羈(不羈之才成語) 文萊國王竟然這么壕看完想當土豪國國王了 中國最巔峰的女星(中國最巔峰的女星排名) 黃景瑜是怎么進娛樂圈的(硬漢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