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上的女英雄有哪些?


2、四大巾幗女英雄是誰"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之最 > 正文

中國最悲壯的女人(中國死得最慘的女人是誰)

xj 2023-03-29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悲壯的女人(中國死得最慘的女人是誰)”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目錄一覽:

1、歷史上的女英雄有哪些? 2、四大巾幗女英雄是誰? 3、像花木蘭一樣的女英雄還有那些 4、古代的英雄女子有哪些? 5、中國歷史上最悲慘,最苦命的女人是誰 6、中國古代的女英雄 歷史上的女英雄有哪些?

一、婦好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

甲骨文記載,婦好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主要祭司,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

二、遲昭平

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

遲昭平聚眾數千人在河阻中,現平原城西南,舉行起義,抗官稅,蕩府衙,殺豪紳,掠貴族,扶危濟弱,分糧與貧苦百姓,一時聲威大震,成為眾豪杰中一位杰出的農民起義女領袖。

由于斗爭形勢的發展,于公元22年夏,遲昭平部帶領的這支農民起義軍,不但攻縣郡,殺貪官污吏,搶府衙官庫,砸地方牢獄,拯求身隱囹圄的無辜百姓,給王莽統治集團以沉重打擊,同時,他們也襲擊地方豪強的營堡,無情的打擊那些宦官、王孫、公侯,沒收他們剝削的糧食和財物,分散給貧苦百姓,深受廣大貧民的擁護。

起義軍的風暴,動搖了王莽統治集團的政治基礎,于地皇四年,公元23年徹底崩潰了。由此,遲昭平的名子和業績,也載入秦漢農民起義史。

?

三、花木蘭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是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時值太武皇帝時期,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西漢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

但是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里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于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伙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數年后凱旋回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

?

四、樊梨花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巾幗英雄。和花木蘭、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

《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仁貴征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

?

五、平陽公主

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于她的兄弟們。

在李淵起兵的消息傳來不久,平陽公主就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這個年紀輕輕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膽略和才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里,這支軍隊得到了廣泛的擁護。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

?

六、梁紅玉

梁紅玉是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她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

建炎四年春,金軍從杭州飽掠北歸。梁紅玉的丈夫韓世忠的部隊已緊急出動,沿運河水陸兩岸齊頭并進,搶先占領京口一帶的金山、焦山,專截金兀術的歸路。當天金兀術就給韓世忠下了戰書,約定第二天開戰。

第二天早晨,梁紅玉早已結束停當,戴著雉尾八寶嵌金珠金鳳冠,穿一領鎖子黃金甲,圍著盤龍白玉帶,端坐在中軍的樓船上面指揮戰斗,在最激烈的時候,梁紅玉親自擂鼓助威,宋軍士氣百倍,一天戰斗打下來打得金軍心膽俱寒,把金兀術的軍隊困在了黃天蕩內。

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于敵軍十倍的兵力,8000宋軍對10萬金軍,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黃天蕩一戰使金軍喪膽,再也不敢隨便過長江南侵。

?

七、秦良玉

秦良玉,明朝末年戰功卓著的女性軍事統帥、民族英雄、軍事家。

中國歷史上,正式被當朝皇帝冊封為女將軍的巾幗英雄。曾率“白桿兵”參加平播、援遼、平奢、勤王、抗清、討逆諸役。累功至大明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四川總兵官、忠貞侯、一品誥命夫人。死后南明朝廷追謚曰“忠貞”。

?

八、唐賽兒

明朝農民起義領袖。

永樂年間,明朝為營建北京﹑修治會通河﹑北征蒙古,耗資巨大。山東是負擔最重的地區之一,加之連年水旱,農民以樹皮﹑草根為食,賣妻鬻子,老幼流移,無以為生。

唐賽兒于十八年二月與劉信﹑賓鴻﹑董彥升等率數百人起義。明成祖朱棣派都指揮僉事劉忠佐之,率京營五千人星夜馳赴山東,圍卸石棚寨。

唐賽兒遣人詭降,言寨中食盡水缺,謀從汲道撤逃。柳升信以為真,統重兵防守汲道。起義軍乘夜突圍,殺死劉忠,轉戰安丘﹑諸城等地。但終因官軍眾多,又遭山東都指揮衛青﹑鰲山衛指揮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襲,于三月失敗。

朱明廷為搜捕唐賽兒,竟逮捕了山東﹑北京等地的數萬名出家婦女,而唐賽兒等人還是安然逃走,不知所終。當地人民為了紀念她,稱卸石棚寨為唐賽寨。

?

九、王聰兒

王聰兒,湖北襄陽人,江湖藝人出生。參加白蓮教起義后,她曾任義軍總指揮,也就是八路義軍統帥,是一個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藝高強,有勇有謀的女英雄。

在嘉慶元年與以白蓮教總教師的身份領導了清末著名的農民起義——白蓮教大起義,率眾十余萬縱橫馳騁于鄂、川、陜、豫四省,英勇戰斗了兩年多,雖然最終因起義失敗而自殺,但其所領導的起義軍給予清朝統治者以沉重打擊,是清王朝統治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

十、馮婉貞

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莊人,祖籍山東,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

1860年英法侵略軍占領北京以后,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莊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當時,馮婉貞向父親提出:敵人有洋槍洋炮,咱們應當利用自己使用大刀長矛的優勢,沖到敵人跟前去拼殺,讓洋人的槍炮發揮不了作用。

馮婉貞率領青年們在距離村子兩公里的一片茂密的樹林里隱蔽起來。剛在謝莊吃過虧的侵略軍果然抬著大炮來了,這次他們來了約600人。當敵人來到樹林旁邊的時候,馮婉貞拔出大刀,奮勇當先,率領青年們向侵略軍沖去。

侵略軍遭到這突然的襲擊,非常驚慌,隊伍立即大亂。他們想放槍,可是距離太近,不能放,只好勉強用槍上的刺刀與青年們進行搏斗。馮婉貞帶領大家,揮舞著大刀、長矛勇猛砍殺,侵略者招架不住,就紛紛敗退。

狡猾的敵人急于想擺脫這短兵相接的困境,以便用洋槍射擊。馮婉貞看出了敵人的詭計,率領謝莊的青年步步進逼,迫使侵略軍始終不能用洋槍來射擊。這一仗,一直打到黃昏,英勇的謝莊青年打死侵略軍100多人。剩下的敵人,不得不丟下長槍大炮,倉皇逃跑了。侵略軍受到這次打擊后,再也不敢來侵擾謝莊了。

[img]四大巾幗女英雄是誰?

四大巾幗女英雄是花木蘭、穆桂英、樊梨花、梁紅玉。

1、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花木蘭最早出現于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錄于南朝陳的《古今樂錄》。

2、梁紅玉,生卒年不詳,著名的抗金女英雄,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去世后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于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

梁氏在建炎四年(1130年)黃天蕩之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但因金軍最終還是脫逃,梁氏上書彈劾韓世忠失機縱敵,舉朝為之震動,再封楊國夫人。 從此名震天下。

3、穆桂英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傳說有黎山老母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并將之生擒,與他成親歸于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沙場,屢建戰功。

佘太君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出征西夏,穆桂英中年猶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后又掛帥平南,是中國通俗文學中典型的巾幗英雄形象。

4、樊梨花,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以她與丈夫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后世影響深遠。

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像花木蘭一樣的女英雄還有那些

類似花木蘭的巾幗女英雄:

1、穆桂英: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傳》、《楊家將演義》)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后來楊家將相關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穆桂英也因此變得家喻戶曉。

2、梁紅玉:梁紅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

3、樊梨花:樊梨花,大唐貞觀年間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后世影響深遠。

4、秦良玉: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貞素,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后人,世襲石砫宣慰使(俗稱土司),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領夫職。

5、劉胡蘭: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別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穆桂英》

百度百科《梁紅玉》

百度百科《樊梨花》

百度百科《秦良玉》

百度百科《劉胡蘭》

古代的英雄女子有哪些?

古代中國十大巾幗英雄

一、荀灌

晉平南將軍、襄陽太守,都督江北諸軍事,曹操重要謀士荀彧之后荀崧女荀灌,她自幼好騎射,在宛城被數萬胡騎圍困時,以十三歲稚齡,率十余死士突破重圍,請來援軍,解宛城圍。(見《晉書。列女傳》)

二、婦好

1936年6月,人們在河南安陽商朝遺下的17000多塊龜骨中,發現有200多塊用甲骨文記載了一個叫“婦好”的女人的事跡。

這一萬多塊龜板幾乎全部出自商王武丁時期,武丁,是商朝最有作為的君主之一。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人們漸漸發現,在武丁一朝中,有個揮之不去的人物,她的名字在甲骨文上多次出現,她叫“婦好”。

人們開始破解這些甲骨文的秘密。有一條卜辭記載,“婦好先共人于龐”。它的含義是,在戰爭前,婦好先在一個叫做龐的地方征兵。

“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這條卜辭中說,婦好領了3000兵馬加入了國王萬人的軍隊,一起去征伐遠方的國家。這是甲骨文中的最大一次戰爭,戰斗的一方商帝國動用了上萬人的軍隊。這在3000年前的青銅時代,是一次了不起的壯舉。

有關婦好的卜辭發現得越多,人們對她越感到驚訝:她是國王麾下的一名女將,不僅能夠統兵作戰,而且還有屬于自己的領地。婦女領兵打仗,并且能夠成為一方諸侯,這在3000年內聞所未聞。商王朝,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朝代?它為什么能給予婦女如此大的權力和信任呢?是商代推行男女平等的觀念,還是婦好并非是一個等閑的人物呢?

不久,人們發現了婦好的另一個身份:她是國王武丁三位合法妻子之一,是一位尊貴的王后。

三、符登妻毛氏

符登妻毛氏,符登系前秦主符堅族孫,符堅死后,率前秦殘余軍隊與姚萇繼續周旋,他的妻子毛氏美而壯勇善騎射,她率的軍隊被姚萇軍包圍,營壘陷,猶彎弓跨馬,率壯士數百與姚萇軍交戰,殺賊七百,終因眾寡不敵,為姚萇所俘,姚萇悅毛氏有姿色,欲納之,毛大罵姚萇,萇怒而殺之。《十六國春秋。前秦錄十。符登》

四、花木蘭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花木蘭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歡練武。花木蘭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從小就把木蘭當男孩來培養。木蘭十來歲時,他就常帶木蘭到村外小河邊,練武,騎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時間,木蘭還喜歡看父親的舊兵書。

北魏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里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隊生活。去邊關打仗,對于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伙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數年(原文為12年,是虛指)后凱旋回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五、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年——623?年)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竇皇后)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于她的兄弟們。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記錄其事跡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

南北朝在隋朝統一之后不久,中國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狀態。這次分裂的時間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淵只用了7年時間就擊敗群雄,再一次統一了天下。李淵能當上皇帝,固然與他個人的條件分不開,但更重要的,是他實在生了一群杰出的兒女。這群兒女中功績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兒平陽公主。

隋末民不聊生,天下大亂。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淵決定起兵。而當時李淵的勝出機會并沒有多大。他的地盤在遙遠的山西邊境,遠離首都長安和東都洛陽。手下兵力也不足,不過萬把人,而且天天要面對突厥的進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長安,身邊只有一個次子李世民跟著。他領兵離開自己的防地時,對外宣稱是為了到江都去接應被困在那里的隋煬帝,可是他的行軍方向卻直指首都長安。這種“掩耳盜鈴”當然瞞不過長安的隋朝官員。長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淵的家人。逮捕名單中就包括了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紹。

形勢危急,平陽公主和丈夫快速商議,決定分頭行動,柴紹直奔太原,而平陽公主則在后方進行各種安排。她很快動身回到鄠縣(今陜西戶縣)的李氏莊園,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將當地的產業變賣,賑濟災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很快李淵起兵的消息就傳來了。平陽公主聽到這個消息,決心要為父親招募更多的軍力。

她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這個年紀輕輕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膽略和才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當時他手下有幾萬人。平陽公主派家僮馬三寶前去游說何潘仁歸降。不知道馬三寶使了什么手段,勢力遠遠超過平陽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陽公主的手下。平陽公主收編了何潘仁后又連續收編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義軍,勢力大增。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不但打敗了每一次進攻,而且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里,這支軍隊得到了廣泛的擁護。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來。不久,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就超過七萬人了。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直覺與見地,堪稱天才,隋將屈突通就曾經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這時他很高興地看到他的三女兒已經為他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他派柴紹去迎接平陽公主。接下來,平陽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柴紹屬于李世民的部下,與平陽公主平級。夫妻二人各領一軍,各自有各自的幕府。11月他們兵打一處,很快就攻克了長安。

長安之戰后,平陽公主的事跡就不再見于史籍。直到6年之后的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二月初史書上才突如其來地記了一筆她的死訊。而之所以會記上這一筆還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禮與眾不同,平陽公主是以軍禮下葬的。謚曰昭。

平陽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六、穆桂英

原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并招之成親,歸于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杰出人物。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大破天門陣之后,穆桂英等十二名楊門女將奉命出征西夏,在虎狼峽(今古浪峽)遭到西夏的阻擊。為了探測敵情,穆桂英帶了兩名女將,沿一條小道爬過一座山頭,穆桂英向峽口了望,只見峽口處密密麻麻到處都是西夏的兵馬。穆桂英正看得出神,突然一陣密集的冷箭射來,穆桂英等三名女將當場中箭身亡。留守在崖下的其他幾名女將見穆桂英中了埋伏,便趕緊一起上來救援,但是懸崖實在太陡峭,只有九名楊門功夫最好的女將爬了上去。由于寡不敵眾,女將們最后全部犧牲在崖頂。穆桂英死后她和其他幾位女將的首級被西夏人割去號令,無頭尸體則拋到滴淚崖下。后來楊家從另一路進攻的女將楊滿堂率領援兵趕來將穆桂英等人的無頭尸體收殮安葬,這就是楊家將墳。佘太君聞訊趕來祭奠,追悼亡靈,悲慟而哭,聲震山岳,感動了鷹嘴山崖,山神流淚不止,淚滴化作山崖石子沿崖滾下。后來,此崖就被人們叫做“滴淚崖”。現在當地還有滴淚崖、楊家將墳等等古跡。

七、唐賽兒

文學作品中的唐賽兒

唐賽兒(1399~?),女,卒年不詳,明代農民起義首領,蒲臺縣西關(今濱州市蒲城鄉)人。

明初,成祖從南京遷都北京,大修宮殿,又組織人力,南糧北調,還開挖運河,先后在山東征調數十萬民夫,農民徭役負擔沉重。唐賽兒以白蓮教為名義,自稱“佛母”,秘密往來于益都、諸城、安丘、莒州、即墨、壽光等州縣,借傳白蓮教發動群眾,組織起義力量。

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組織農民軍數千人,于青州卸石棚寨起義。

起義后,全殲了前來圍攻的青州衛都指揮使高風的官軍,青州以東各地人民紛紛響應,大小數十支起義軍,和卸石棚起義軍聯為一起,共約萬人,分兵攻打宮州,日照、諸城、壽光、安丘、郎墨等州縣,“毀官衙、燒倉庫”,殺富濟貧,官吏紛紛逃命,告急文書傳至京師,明成祖派使召降,唐賽兒怒斬來使,于是明朝廷又派遣總兵柳升、都指揮劉忠帶領京營兵馬來鎮。

唐賽兒抓住柳升狂妄輕敵的弱點,派人到敵營詐降,柳升信以為真,起義軍趁機于夜間向防備薄弱的敵大本營猛攻,打亂了敵軍,劉忠中箭斃。天亮后,柳升得知中計,帶領大隊人馬前來攻打,趕到山寨時,起義軍已經轉移。

唐賽兒安然脫險,使明成祖十分惱火,一方面嚴懲地方官員,又令各地緝拿唐賽兒。后懷疑唐賽兒削發為尼,逮“天下出家婦女,先后幾萬人”,但“賽兒卒不獲,不知所終”。

今在她的故鄉舊址蒲湖主島上建有“唐賽兒紀念祠”,并在附近的濱州黃河大橋北端建有她的戎裝塑像。

八、秦良玉

秦良玉是明末馳名巴蜀的巾幗英雄,執戈馬上,縱橫馳騁,一時聲聞遐邇。《明史》將她入傳,其述頗有傳奇色彩:“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為遠遠所憚。”

秦良玉乃四川忠州人(忠州出過戰國時巴國“斷頭將軍”巴蔓子和三國時不肯投降的老將嚴顏,此地忠義衍成風氣,故名“忠州”),自幼與兄弟比肩習武,兼讀兵法。20歲之前即精于騎射。且膽智過人,又擅詞翰,以嫻雅儀度與善武知兵名于時,當時四川石柱宣撫使馬千乘極敬慕她,在秦良玉20歲時,兩人結為伉儷。明末外警頻頻,為衛護桑梓,夫妻訓練家鄉子弟為戎旅,以備保家衛國之用。所部稱“白桿兵”,士卒皆以白木為矛桿,柄設鉤,尾結環。川蜀多山,軍伍攀巖越壁,以矛上鉤、環相銜,故而行軍疾速,往往出其不意,百戰不殆,威名遠播。

不幸馬千乘后被宦官誣陷,死于獄中,后秦良玉“代領其職”。時值女真崛起,屢興邊釁。明萬歷四十七年女真興兵侵掠遼東,明軍慘敗,“京師大震”。朝廷急調勁旅,秦良玉奉詔督師北上,與清兵大戰。此役中秦良玉之兄秦邦屏戰死沙場,其弟秦民屏、愛子馬祥麟皆受重傷,所部子弟兵殉國者極多。京師解危后,秦良玉便率部返回家鄉。

崇禎三年,清兵入關,北京再次告警。崇禎急詔天下兵馬“勤王”。秦良玉“奉詔勤王,出家財濟餉”,日夜兼程北上,馬未解鞍,立即與清兵激戰,先后會同友軍收復灤州、遵化等地,再次解除了北京之危。由于秦良玉抗擊外虜有功,崇禎皇帝“優詔褒美,召見平臺”,賜她“三品服色”及彩緞、羊、酒等物,還親自寫詩四首賜贈,以示褒彰。這即所謂“平臺賜詩”的“曠典”。詩云:“學就西川八陳圖,鴛鴦袖里握兵符。古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其二:“蜀錦戰袍自剪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其三:“胡虜饑餐誓不辭,飲得鮮血帶胭脂。凱歌馬上清吟曲,不是昭君出塞時。”其四:“憑將箕帚掃虜胡,一派歡聲動地呼。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詩未必皆佳句,亦不免夸張,因為那時秦良玉已是半老之婦了,但于秦良玉颯爽英姿之描繪卻也不無生動之處。

九、梁紅玉

梁紅玉像

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妓女可以憑借自己“不讓須眉”的才能,調動槍桿,應對刀兵。她就是妓女出身的愛國女將軍——兩宋之交的梁紅玉。

妓女是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她們靠賣身為生,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很難有妓女會得到后人的尊重,但也有極為罕見的特例,妓女照樣可以憑借自己“不讓須眉”的才能,調動槍桿,應對刀兵。她就是妓女出身的愛國女將軍——兩宋之交的梁紅玉。

梁紅玉的家世不詳。她的事跡在正史上主要記錄在她丈夫韓世忠的傳記中。由于韓世忠在宋史中被稱為南宋“武功第一”,所以在正史上為尊者諱,對梁紅玉也只稱其為“梁氏”而不提她的名字。梁紅玉的出身眾說紛紜,有些書上說她是安徽池州人,祖上做過大官。另一些書則說她是江蘇淮安人,淮安現在還有紀念她的祠堂。南宋人羅大經所著《鶴林玉露》一書曾記載:“韓蘄王之夫人,京口娼也。”韓蘄王即韓世忠。后來元人脫脫等編修的《宋史》在記述梁紅玉事跡的時候,對她的籍貫出身只字不提。清乾隆年間的《山陽縣志》記載:“梁流落為京口娼家女。”由以上資料我們可得知:梁紅玉在嫁給韓世忠之前,確實做過妓女。

梁紅玉與韓世忠相遇的過程頗有戲劇性。韓世忠是陜西延安人,18歲入伍。《宋史》記載韓世忠“風骨偉岸,目瞬如電。早年鷙勇絕人,能騎生馬駒。家貧無產業,嗜酒尚氣,不可繩檢……年十八,以敢勇應募鄉州,隸赤籍,挽強馳射,勇冠三軍。”

童貫平定方臘后,班師回朝,行到京口,召營妓侑酒,梁紅玉與諸妓入侍,就在席上認識了韓世忠。韓世忠在眾多將領大吹大擂的歡呼暢飲中,獨自顯得悶悶不樂,原來雖然他親手擒獲了方臘,但這件功勞卻讓上司辛興宗搶去了。(“辛興宗領兵截峒口,掠其俘為己功,故賞不及世忠。別帥楊惟忠還闕,直其事,轉承節郎。”《宋史·韓世忠傳》)相貌堂堂,英勇偉岸的韓世忠引起了梁紅玉的注意;梁紅玉那颯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氣也得到了韓世忠的欣賞,兩人各通殷勤,互生憐借,于是英雄美人成眷屬。

當時的韓世忠和梁紅玉,一個是不得志的低級軍官,另一個是歷盡風塵的營妓。在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下,身為“軍漢”的韓世忠的社會地位其實并不比作為妓女的梁紅玉高多少,軍漢配營妓也就順理成章了。從此梁紅玉便隨韓世忠南征北戰,抗擊金兵。

1129年,當時的禁衛軍司令(扈從統制)苗傅和另一大臣劉正彥發動兵變,逼高宗退位,禪位給他年方三歲的兒子,讓孟太后垂簾聽政,改年號為“明受元年”。韓世忠率軍平叛,苗劉二人將在杭州的梁紅玉及其兒子韓亮作為人質扣押,并請梁紅玉去秀州勸說韓世忠,梁紅玉假意應允,但是見到丈夫韓世忠后,梁紅玉不顧兒子安危,以國事為重,勸說丈夫繼續進軍。韓世忠平叛成功后,因勤王救駕有功,高宗親書“忠勇”二字賜韓并擢升為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度使,稱梁紅玉“智略之優,無愧前史,給內中俸以示報正”。給功臣之妻俸祿,這在前史從未有過,梁紅玉為第一人。這也是歷史上,梁紅玉第一次嶄露頭角。

梁紅玉還有著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這一才能主要體現在擊鼓戰金山一役中。

1129年十月,金軍在完顏宗弼(即俗稱的金兀術)率領下長驅直入,攻入江浙。但遭到各地漢人的反抗。無奈之下,金軍在大肆擄掠之后北返。此時,擔任浙西制置使的韓世忠聽說金軍北撤,便率水軍8000人急赴鎮江截擊宗弼的10萬金軍。由于敵眾我寡,梁紅玉認為敵軍聲勢浩大,只宜智取,不可力敵。兩人經過周密部署,隨即埋伏人馬。韓世忠親率戰船,誘敵深入,梁紅玉則身先士卒,登上十幾丈高的樓櫓,冒著流矢,在金山之巔的妙高臺“親執桴鼓”指揮作戰。這一戰打得金軍潰不成軍,但韓世忠沒聽梁紅玉乘勝進擊,逼敵就范的意見,麻痹大意,使得金軍沒有被全殲,而是突圍而去。

戰后,梁紅玉不但不居功請賞,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彈劾丈夫韓世忠“失機縱敵”,請朝廷“加罪”。這一義舉,使舉國上下,人人感佩,傳為美談。朝廷為此再加封她為“楊國夫人”。

紹興五年(1136年),韓世忠被任命為武寧安化軍節度使,駐扎楚州(今江蘇淮安)。梁紅玉隨韓世忠率領將士以淮水為界,舊城之外又筑新城,以抗擊金兵。由于韓世忠、梁紅玉與士卒同勞役,共甘苦,士卒都樂于效命。經過苦心經營,楚州恢復了生機,又成為一方重鎮。梁紅玉韓世忠駐守楚州十多年,“兵僅三萬,而金人不敢犯”。

秦檜當權后,力主議和。終于和金國簽訂了紹興和議。和議既成,高宗立刻著手削奪大將的兵權。韓世忠首當其沖,他的官越做越大,直到最后被封為咸安郡王,但是兵權卻越來越小。為了逃避迫害,韓世忠干脆閉門謝客,整天飲酒作樂。梁紅玉則將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兒子身上。她的兒子韓彥直也是一代名臣。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逝世。

兩年之后,梁紅玉也去世了,終年51歲。死后與韓世忠合葬在蘇州靈巖山。

十、姽婳將軍林四娘

姽婳將軍林四娘像

林四娘原本是秦淮歌妓,后又成了衡王朱常庶的寵妃,雖然平生只參加過一次戰爭,姽婳將軍林四娘卻因此而被人們稱為“姽婳將軍”。姽婳就是美麗的意思,這位年輕貌美的姽婳將軍,在那次艱難的戰爭中香消玉殞,然而她那不散的芳魂,又在世間留下一段神奇的故事。

那是明末祟禎年間,紅粉佳麗遍地的秦淮河畔,又增加了一個新嬌娘。她雖在青樓,卻堅持賣唱不賣身,但也有吸引客人的絕招:歌罷興酣之時.換上一身精致的短靠,或舞劍、或弄槍,來上一段精彩絕倫的功夫表演,這一手在秦淮歌畔可是絕無僅有,讓尋花問柳的客人大開眼界。這個奉歌獻武的歌妓便是林四娘,她憑著獨具一格的武功和雪肌滑膚、蛾眉明眸的美貌,尤其是因長期習武而練就的豐美身段,很快就成了秦淮河畔的紅人兒。

這林四娘一個風塵女子,為何學得了一身絕色的武功呢?原來她出身于武官世家,父親林樞本是江寧府的府官,繼承家技,拳槍劍刀,樣樣精通。林四娘自小隨著父親習武,學什么象什么,身手不比父親差到哪里去。不料在她十六歲那年,父親因所管庫銀被盜而下獄,家人千方百計地打點挽救,耗盡家資,卻毫無結果。母親氣極而死,林四娘無依無靠,最終淪落為青樓歌女。

不久后,封蕃青州的衡王朱常庶游幸金陵,來到秦淮河畔尋歡作樂。這朱常庶已是六傳衡王,他的祖先是明孝宗佑樘的胞弟,分封為衡王,王位世襲,傳到第六代便是王朱常庶了。這時的皇帝明思宗,算得來應是王朱常庶的侄輩,如此一來,他便更可恃長逞驕了。衡王朱常庶除好色之外,也喜好談兵弄武,到了秦淮河畔,聽說歌妓林四娘武藝超群,頓時大起雅興,召來林四娘侍宴助樂。林四娘著一身純白鑲金邊的短靠來到衡王席前,衡王原料想,習武的女子必是五大三粗,一見林四娘卻猛然一震,眼前這女子,云鬟高聳,眉目嬌俏,白臉蛋上紅霞勻染,真是一個美嬌娘!若不是那身打扮襯出幾分英爽之氣,誰會想到她竟是舞劍弄槍之人呢!林四娘請過安后,開始了表演,只見她抽出腰間佩劍,手腕輕抖,身前便族出一朵閃亮的劍花,緊接著,柔韌的長劍上下翻舞,嬌美的身段翩翩翻騰,如蛟龍出水,若驚鴻起舞,越舞越快,最后只見一片銀光閃爍的劍影,不見了花兒一般的林四娘。衡王在席上大聲叫好,最后還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直沖著林四娘鼓掌。

表演之后,林四娘被召到衡王身邊侍酒,靜坐下來,她嫻靜輕柔,燕語鶯聲,與剛才的形象判若兩人,使衡王更加陶醉。一次相交,衡王便對林四娘大為傾倒,離開金陵時,就帶上了已贖身的林四娘,回到青州王府,林四娘搖身一變成了王妃。

衡王從林四娘身上發現女子習武別有一番風韻,于是將王府中所有的姬妾侍女組織起,由林四娘為統領,勤練槍劍之術,演習攻守戰術,儼然成了一支娘子軍。林四娘對此十分用心,經常穿起銀質鎧甲,腰佩雙劍,象將軍一般教導和督促她的女兵們;眾女子受林四娘的感染,對武藝兵術都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勤學苦練,很快就大有長進。衡王仿佛是這支娘子軍的參謀,經常來視察她們的演練,還不時地指點一番,看到這些昔日弱不禁風的女子,如今竟也翻騰搏擊得象模象樣,衡王十分開心。

三年后,到了崇禎八年,晉陜一帶久旱不雨,饑荒延綿,民不聊生,到處發生變亂。山西的流賊王嘉允大舉向外發展,其屬下的一班人馬由王自用率領攻向山東青州。青州的衡王朱常庶向來以為自己武功蓋世,兵法更是無人匹敵,所以根本不把王自用一伙人看在眼里。當王自用的人馬把青州城團團圍住,準備攻城時,衡王一怒之下,親自挺槍躍馬,率領青州守軍主動出擊。但畢竟守軍寡不敵眾,加之衡王的過份輕敵,守軍很快就處在了下風,被賊軍圍困在一個小山崗上,進退不能,形勢十分危急。

城內的官吏眼看王爺出師不利,而賊軍的聲勢越來越大,不由得心驚膽顫,信心喪失,準備開城降敵,以委屈求全。林四娘聞訊后,柳眉倒豎,杏眼圓睜,毫不顧忌地將官吏們叱責一頓,然后召集了王府中的娘子軍,倡言:“出兵救主,以報夙恩!”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演練了三年的娘子軍們,雖然心底里懼怕真刀真槍的實戰,但一想到一旦城破,自己也不會有好下場,不如拚上命去一決雌雄,頂多是個玉石俱碎!于是個個磨拳擦掌,披掛上馬,聽從林四娘的指揮。

經過倉猝的編組、整備后,林四娘帶著娘子軍的隊伍出發了,女兵們個個臉上都是一副莊嚴肅穆的表情。城門開啟處,城外的賊軍忽然看到一支裝備齊整的隊伍威風凜凜地沖了出來,待沖到近處,卻見一個個士卒面容姣好,描眉涂唇,秀目含怒,煞是有趣。

“是群娘兒們!”賊兵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同時也就放松了警惕。趁此機會,林四娘一聲吶喊,指揮著娘子軍猛地沖入敵陣,刀槍齊下,殺得賊兵屁滾尿流,半天還沒醒過神來。沒料到這群渾身脂粉氣的小娘兒們竟如此干練,一定是訓練有素。賊軍將領不得不謹慎起來,揮舞著黃旗,調遣兵馬向娘子軍壓過來。賊兵畢竟人多勢眾又久經沙場,動起真格的來,娘子軍哪里是他們的對手,一陣猛烈的對陣之后,娘子軍紛紛落馬,最后只剩下個林四娘,林四娘究竟功底深厚,一雙長劍在手,左砍右擋,已砍倒了十幾個賊兵。眼看著自己的部下一個個倒下,林四娘雙眼噴火,越戰越勇,殺得賊兵不敢近身,幾十個人把她的戰馬團團圍住。賊將王自用見只剩下一個女將,長相俏麗,且身手不凡,就在一旁大聲勸降,喊道:“女壯士不必拚命,我放你一條生路!”林四娘哪里肯吃這一套,拔馬又沖向敵群,橫掃直蕩,殺倒了一大片敵兵,最后終因體力不支,喪身于敵刀之下。不久后,盧義升帶著大批援軍趕到,打跑了賊軍,解救了被圍困的衡王,平定了戰亂。

衡王回城后,聽說了林四娘及娘子軍的英勇行為,感慨得涕淚長流。派人在城外找到了林四娘的尸體,衡王撫尸悲哭不已,后以盛禮葬在了王府后花園中。其他戰死的娘子軍也都得到了厚葬。

中國歷史上最悲慘,最苦命的女人是誰

劉邦家的戚夫人。

結局:被呂后弄成人彘,砍去四肢裝在酒壇子里。

不值得同情:有顏無腦。仗著劉邦的寵愛老是向呂后叫板,劉邦活著的時候呂后沒少受她的氣,最讓呂后不能容忍的是她讓劉邦換儲君,結果因為群臣反對而作罷。

劉邦死后,戚夫人的兒子做了趙王,但是她本人留在長安,待遇一落千丈。本來她還不用死。但是就笨在沒腦子,一邊干活一邊哭哭啼啼的抱怨——本來嘛,哭哭啼啼的抱怨是小三們的利器,但是,老公都不在了,你再這樣誰買你帳啊?后來她抱怨的事被呂后知道,新仇舊恨一起上,就被呂后弄成人彘了。

總結:花瓶不要緊,就怕腦太抽。

中國古代的女英雄

1、花木蘭

中國最悲壯的女人(中國死得最慘的女人是誰)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她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里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二年的軍旅生活。

去邊關打仗,對于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伙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后凱旋回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臺,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2、穆桂英

生長于山東穆柯寨,寨主木羽之女,武藝高強,有勇有謀。因在陣前自招楊宗保為婿,歸于宋營。在抗擊遼的入侵時,她颯爽英姿,躍馬橫刀,與楊家諸將領一道,所向披靡,屢建戰功。宗保在抗擊西夏的戰爭中死去后,佘太君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征西時,她已五十歲,但她銳氣不減,仍掛先鋒印,一馬當先,力戰番將。是古代流傳的巾幗英雄形象,深為群眾所喜愛。

3、樊梨花

“薛家將”中人物。原為寒江關關主樊洪之女。后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后,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富于反抗精神,武藝高強,神通廣大的女英雄。

4、梁紅玉

梁紅玉生于宋徽宗崇寧元年。原籍池州,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臘起義,祖父和父親因貽誤戰機被殺,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朝廷派童貫率軍平定方臘,最后方臘被韓世忠所捉。

平定方臘后,在慶功宴上,韓世忠與梁紅玉初次見面,二人對視生情,終成眷屬。他們相親相愛的生活一直伴隨著戰爭度過。梁紅玉有身孕后留在京城,卻被苗傅和劉正彥扣押,但二人礙于韓世忠的勇猛并不敢難為他們母子。

此時宋高宗沒有行動的自由,隆裕太后和宰相朱勝非密派梁紅玉馳往秀州,催韓世忠前來救助,并封韓世忠為御營平寇左將軍,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韓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亂,授武勝軍節度使。

這年冬天,金人再度進犯,從黃州和采石磯兩處渡江,直逼臨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韓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節金兀術下戰書與韓世忠,約定第二天開戰。韓世忠聽從梁紅玉的計策把宋軍兵分兩路,看中軍搖旗為號,進行包圍截殺。結果金軍大敗。韓世忠放聲高歌:萬里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秦宮漢帳,瑤臺銀闕,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掛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

5、圣女貞德

圣女貞德是法國的軍事家,天主教圣人,法國人民心中的自由女神。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也是歷史上唯一能在17歲時就指揮國家大軍的少女。

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為法國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后為勃艮第公國所俘,不久被英格蘭人以重金購去,被英格蘭當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誣陷為異端和女巫,并判處以火刑。年僅十九歲。

6、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麗莎白·都鐸,是都鐸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兒。

1558年11月,伊麗莎白的同父異母姐姐瑪麗一世去世,伊麗莎白繼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伊麗莎白正式加冕成為英格蘭的女王。

伊麗莎白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后,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悲壯的女人(中國死得最慘的女人是誰)”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悲壯的女人(中國死得最慘的女人是誰)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3466.html

標簽: 中國最悲壯的女人(中國死得最慘的女人是誰)

熱門文章
隨機tag
雨傘是誰發明的(世界上第一把雨傘是誰發明 殯儀館火化流程(殯儀館怎么火化) 靈異事件真實案例圖片(靈異事件集錦) 姐弟戀電視劇推薦 僵尸事件(1999年四川僵尸事件) 中國的別稱 老虎和獅子誰厲害 中國哪里海最寬(中國哪個海最大) 枸杞一天吃多少粒最好成人每天20克最佳( 中國八三年蛇災(養殖500條五步蛇利潤) 年夜飯是在什么時候吃 小道消息網(小道消息是真的還是假的) 中國最稀有的蘭花(中國最稀有的蘭花品種圖 連上多個熱搜!火爆全網的ChatGPT到 牛鯊(牛鯊膏真的可以修復男性海綿體嗎) 兩年拐賣46名孩童終落網 婚姻走到盡頭的19表現 唐家三少全部作品 夢見掉牙齒是什么征兆 描寫元宵節的古詩大全(描寫元宵節的古詩大 祖宗十八代稱呼大全圖 既來之則安之(既來之則安之出自哪里) 中國最東邊高鐵線(中國最東邊的高速) 中國最神秘飛船(中國最神秘飛船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海城市| 自治县| 阳春市| 鄄城县| 温泉县| 郎溪县| 临桂县| 辽宁省| 舟山市| 襄樊市| 重庆市| 阿克陶县| 邵东县| 蓬莱市| 峡江县| 白沙| 南川市| 镇赉县| 冷水江市| 应用必备| 阳春市| 武威市| 永春县| 自贡市| 鹤庆县| 博罗县| 白朗县| 盐津县| 吴旗县| 正定县| 辽中县| 台东县| 荥经县| 古丈县| 股票| 重庆市| 广德县| 钟祥市| 永福县|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