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原始的水族(水族的民族歷史)
xj
2023-08-07
水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水族主要生息于黔桂交界的龍江、都柳江上游地帶,貴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縣、荔波、獨山、都勻等縣市為主要居住區。黔東南的榕江、丹寨、雷山、從江、黎平等縣為主要散居區,此外在廣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環江、融水等縣市以及云南省富源縣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水族的歷史:對于水族的來源,民間和學術界出現殷人后裔說、百越(兩廣)源流說、江西遷來說、江南遷來說等說法,實際是針對水族發展史上某一時段或某一分支而論,都有一定的歷史性與合理性。
據《百越源流史》載,大約在殷商之后,水家先民從中原往南遷徙,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為主流的,南北民族融合的二元結構形式。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古代居住著許多部落,史學界統稱為“百越”。
水族先民南遷之后可能融入百越的“駱越”支系中,然后逐步發展成為單一民族。因此,水族社會保留著殷商文化圈和百越族群的濃郁文化遺存。
[img]水族的起源這是“江南”遷移說。
據調查,三都水族自治縣百分之八十多的老人說祖先來自江西省白米街朱氏巷。這反映主流說法。
有些說祖先來自安徽。
這種說法在水族民間流傳甚廣,主要來源于水族中幾個大的姓氏的族譜和某些志書記載,如三都水族自治縣廷牌鎮甲王村定華寨的蒙澤明,46歲,水族,平時也很喜好研究水族的歷史。他說水族蒙姓來于安徽鳳陽,是朱元璋時代來貴州平蠻夷留下的。傳最初居住在獨山城南,后遷至三都陽安鄉。《潘氏本源》也記錄潘氏始祖原來是“江南”省九江府人氏;《獨山州志》和《獨山縣志》則都記載獨山蒙氏原籍“江南”省鎮江府,宋代來到如今的水族地區。此外,楊、石、王、吳、莫等水族姓氏,也流傳來自江西、湖南、湖北或者從廣東、廣西等省區,并說由于征戰才遷移過來。然而,一些人又認為這些所謂的“族譜”是封建社會水族知識分子為了避免民族歧視,為能夠有資格參加科考,不得已而為之,自編自撰的。孫易教授也認為:不是所有的族譜都是家族或者民族歷史的“活化石”。透露出來這樣的信息:表明水族大家庭在其形成的過程中已吸收了其他一些民族(包括漢族在內)的成分。
曾曉渝在《水語里漢語借詞層次分析方法例釋》(2002年)中則“根據侗臺語的臺語支、侗水語支各語言本族詞語以及中古漢語借詞調類上的一致性,推測這兩個語支的分化時間大概不會早于隋唐時期。即認為水語(水族)僅產生于隋唐之后的一個后起民族。
水族自稱為“任睢”,他稱水家、水家人、僚、水苗等,最早史料記載為“水家”、“水”者為唐、宋年間,《唐書·南蠻傳》始記載:“開元中,置莪、勞、撫水等羈縻州。”在我國歷史上,統治者曾在全國各地廣設帶有“撫”字的行政機構,美其名曰“安撫”、“關愛”百姓。唐王朝在今廣西的環江縣與貴州荔波縣接壤處也設立“撫水州。”然那時此地就已是“水族先民連并居住之區域。”顧名思義,“‘撫水州’的建立是唐王朝為安撫以水家人為主體對象的行政建制。”(《中國水族文化研究》潘朝霖、韋宗林著。)后來,由于歷史原因,水族稱謂偏引旁用,說為獠、僚、水仲等。1957年新中國政府正式恢復啟用“水族”之稱謂。但隨漁業的不斷發展,水類動物悄然被世人稱為“水族”。這給來自遠古的水族族稱又涂上了一層莫名其妙的陰影。
唐宋時期與壯、侗、苗、布依等諸民族交往融合,但其族稱“任睢(水人)”一直沒變。曾被漢人統稱為“僚”。后于唐始稱為“水”,明清時期稱為“水族”。 駱越說的有幾種。
族源上的多樣說法 胡羽高先生于民國年間曾在其編撰的《三合縣志略》中,根據《宋史·南蠻傳》記載,牂牁郡諸蠻進貢團的代表龍光進尊宋太宗令,演本國歌舞后自名其為“水曲”的記載,論斷水族因曲名而得御賜族稱,并說水族是宋代西南龍番氏的后裔。但孫易教授則認為:“史料中記載番龍氏演‘水曲’時用的是蘆笙伴奏,蘆笙并不是水族最擅長的樂器。”
此說也遭到水族研究專家石國義先生的質疑,他認為“蘆笙既非本民族之樂,當不能以之名族。” 水族的歷史淵源,如今國內外持兩種說法。一是以學院派貴州民族大學教授潘朝霖、韋宗林為主的認為水族自稱為“睢”是因河南睢水流域而得名之說;二是以貴州水書研究者韋章炳為主的“水族為共工大族團陸終支后裔”之說。
對于第一種說法,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梁敏也著文質疑,故漢字的“睢水、睢河”與水族人的自稱稱謂“任睢”究竟有沒有關聯?此說亦須進一步考證。但水族約于七、八百年以前分期從江西、廣西、湖南等地遷至今貴州境的看法已成共識。
水族自稱“任睢”。按水書理論,分明可譯為“水人”。不知學人們為什么要說從“睢”到“水”的轉變是音的轉稱而不意的翻版呢?
水書先生現仍讀水書中的山為“散”;讀水為“睢”;讀虎為“夫”;讀天為“聽”等。這些水文字的讀音與漢音甚近,而與現今水語相去甚遠(現水族分別稱山、虎、天為“努”、“芒”、“悶”)。這一信息不僅表明:水族在古代是中原華夏族,操的口音十分近似于今天的漢語。還表明水族自稱“任睢”其實就是“(治)水人”之意。 兩次大規模基因學研究證明水族是水家先民是西北地域民族的血緣。
《記者觀察》2004年第11期所刊周芙蓉《活化石“水書”傳承水族歷史”》說:1997年貴陽醫學院遺傳專家對貴州水族和漢族、苗族、布依族等幾個主要世居民族作了人群線粒體DNA多態性研究,將三代皆同一民族家庭的150份標本進行了2600余次實驗,結果表明:水家先民是西北地域民族的血緣。
2004年9月新華網《DNA研究表明:水族先民來自北方》報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細胞與分子進化開放實驗室和貴州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共同完成的DNA研究顯示,在遺傳組成上,生活在我國南方的水族人群較其他南方民族群體與西北人群的序列更有相同性,表明水族是一個來自北方的古老民族群體。 “水書”是水族古老文字,水族將它稱為“泐睢(lesui)”,“泐”即文字,“睢”即水(家),“泐睢”意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書。在我國56個民族中,有17個民族有自己傳統的文字,水書即為其中一種。它是一種類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號,記載了水族古代天文、民俗、倫理、哲學、美學、法學等文化信息,被譽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水書是我國56個民族之一——水族的古文字、水族書籍的通稱。水書還有其他的榮譽稱號:比如水家人的“易經”、“百科全書”,是解讀水族悠遠、滄桑、苦澀歷史的重要典籍。同時,水書還被譽為“華夏古文化寶庫中一塊珍貴的活化石”,是象形文字未開發的最后領地。幾千年來,水書因其神秘的文字構造和特殊的用途而成為一種“被壓迫和被限制”的文字,在民間艱難地傳承著。
從如今的研究成果來看,水書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巫術用書。水書的制造時代極為古遠,有學者推測,水書源頭可追溯至夏代,而且“水書與古代殷人甲骨文之間,當有若干姻緣關系”。水書制造之地點,初在西北一帶,由北方次第傳入江西,再由江西遷入貴州省,“乃攜之俱來”。
水族古文字的結構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類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漢字,即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形體的寫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種密碼符號。書寫形式從右到左直行豎寫,無標點符號。如今見到的水族古文字的載體主要有:口傳、紙張手抄、刺繡、碑刻、木刻、陶瓷煅造等。水書主要靠手抄、口傳流傳至今。由于其結構多為象形,主要以花、鳥、蟲、魚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圖騰物如龍等所撰寫和描繪,仍保留著遠古文明的信息,在水族地區仍被廣泛使用。
水書,一個僅有八百多個單字的文字體系,成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支撐著這個民族幾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在水書研究領域浸淫多年的潘朝霖認為,水書具有獨特的魅力。首先,水書是水族固有的文化,水書有自己獨特的文字體系,是中華古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盡管這個文字體系顯得十分“稚嫩”與脆弱,但能穿越時空,流傳至今,本身就顯得十分神秘。水書儲存的信息量,已遠遠超過水族社會的范疇,“禮失求于諸野”,從水書中蘊含的一些信息中有助于解開中原古文化的內涵。另外,在全國56個少數民族中,有自己語言和傳統文字的民族約為三分之一,才有40萬余人的水族就占其一,這很值得研究。而且,水書是水族信仰文化的重大集成,是研究水族宗教信仰、天文歷法、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生產生活等諸多方面的珍貴典籍。
2015年,中國唯一水族自治縣結束水書傳承傳男不傳女歷史。
幫我介紹一下水族的起源和歷史水族是中國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以及貴州的荔波、獨山、都勻、榕江、從江等縣,在廣西省的融安、南丹、環江、河池等縣。人口約為40.7萬人(2000年統計)。
族源及發展
相傳水族的先民是嶺南“百越”之一駱越人的一支。明代的史冊中已經有水族的名稱了。水族人自稱“海水”,其意為水人。迄今為止,尚未發現一部完整的水族史書,在水族民間、在水族研究史上,出現殷人后裔說、兩廣源流說、江西遷來說、江南遷來說等等,關于水族的起源歷史學家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1]。
語言文字
水族人的語言是水語,現在還在使用。
水族人有自己的文字稱為“水書”,字方法有象形、會意、諧音和假借,約有1400個,與和納西族的東巴文一樣,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只有少數巫師認識作占卜之用,現在多數水族人已不認識,普遍使用漢文[2]。
宗教信仰
水族人信仰多神、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崇拜自然物。清末時曾傳入天主教,有少數人信奉。
文化
水歷:水族有自己的歷法——水歷。水歷將一年分為12個月和四季,農歷九月作為歲首,把農歷八月當歲末,以十二地支記日。
水書:水族人把自己的文字和用這種文字寫成的典籍統稱為“泐(音le)雖”。書中記載的有關農事、營建、出行、婚喪等規矩條文至今還在水族地區產生廣泛的影響。有關專家認為,水書相當于漢族的《易經》。2002年3月,中國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將水書列入了首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建筑
水族人的傳統建筑為干欄式,多用杉松木建造,屋頂用杉樹皮或瓦片覆蓋,分上下兩層,樓下圈養牲畜,樓上住人。
服飾
水族人崇尚藏青色和黑色,男子用青布包頭,女子身座青布長褲。女子喜歡戴圍有茨藜花紋的圍兜,衣褲的口邊也有花邊裝飾。
水族婦女擅長制作一種叫做“反結”的繡品,是用白馬尾纏上白絲線繡成各種精美圖案,“反結”指用梭結法刺繡而成的背帶,這種背帶由幾十塊不同形狀的圖案拼鑲而成,很耗費工時,但極為精美。還有一種水族的刺繡精品叫做“者勾”,是一種尖端雙翹的刺繡鞋。
工藝
水族婦女織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紗質精細均勻,獨特的豆漿畫印染工藝技術,相傳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所染青、藍、綠色深透耐洗。
飲食
水族人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九阡酒”是他們的傳統佳釀。
水族婦女泡制的“魚包韭菜”是水族的特色菜,傳說先人以九種菜和魚蝦做成藥驅除百病。做法是將韭菜、糟辣及蔥、姜、蒜等調味品填進清洗好的魚腹,捆扎好后清燉或清蒸而成。
婚俗
水族婚姻遵守同宗不娶,婚俗很傳統,即使是自由戀愛也要明媒正娶,否則不合禮俗,要受歧視。婚禮中新郎家的親人在新娘進門要回避,新婚之夜,新娘不與新郎同宿,第二天新娘要回娘家住。婚期之后,新郎再去請新娘回來,開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門會長達一兩個月,謂之“坐家”,這就是“不落夫家”婚俗。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諱打雷變天,所以婚期多在秋冬舉行。
喪葬
水族實行土葬,若死者是婦女要等娘家人驗看后才能入殮。所有程序要請水書先生來主持,并且嚴格依照水書條文。有能力的人家,要請人演奏喪樂,唱喪歌,跳喪舞。
節日
在水族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是“端節”。
端節即是水族的新年,又稱“瓜節”,水族群眾叫“借端”。在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水歷每(即農歷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豬)日過節。各地區過節的先后次序是不能顛倒或混淆的,時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過節。主要活動為祭祀和賽馬。水歷的除夕與初一相連的兩頓飯要忌葷食素,但不忌魚蝦。水族婦女泡制的“魚包韭菜”也是端節酒席上必備的佳肴。
名人
鄧恩銘
周偉童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原始的水族(水族的民族歷史)”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原始的水族(水族的民族歷史)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40207.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什么螞蟻最團結最出名(螞蟻是最團結的動物嗎)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英國大學排名 現場音樂俱樂部(從1960年就出現了) 惡人自有惡人磨(惡人自有惡人磨全文免費閱 電腦算名字(計算機怎么算出自己名字) 舉重比賽打一成語是什么成語(舉重比賽打一 侵犯的反義詞(侵犯的反義詞和近義詞) 有深意的二字昵稱(有深意的二字昵稱英文) 科比生不了男孩的原因(科比生不了男孩的原 小編在中國最神通(大神通百度百科) St.Erik&039s薯 馬到成功(馬到成功的意思是什么) 中國最漂亮櫻花地點(中國最美櫻花圣地) 世界上最聰明的婦女(世界上最聰明的婦女排 一個荷花一個蓮蓬的寓意 中國最火的換裝游戲(2021好玩換裝游戲 中國最核心的文職(中國文職最高軍銜人員) 十大評分最高的美劇(2022美劇排行榜前 清明上河圖畫(清明上河圖畫的內容) 100個男女都能用的簡單好聽網名 中元節晚上可以出門嗎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樹猴面包樹最老的已有55 空間站離地球有多少公里 世界上最動人的樂器(世界上最動聽的樂器) 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