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方市有什么旅游景點?游玩一天的攻略是什么?


2、海"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之最 > 正文

中國最東方旅游攻略(中國最東旅游景點)

xj 2023-08-10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東方旅游攻略(中國最東旅游景點)”報道資料整理發(fā)布相關事件細節(jié)!本文目錄一覽:

1、東方市有什么旅游景點?游玩一天的攻略是什么? 2、海南東方旅游攻略必去景點 3、旅游攻略:國內八個最佳秋季旅行目的地,你更想去哪里? 4、舟山旅游景點攻略 關于舟山旅游景點攻略 5、東方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東方市旅游攻略 東方市有什么旅游景點?游玩一天的攻略是什么?

付龍園遺址位于四更鎮(zhèn)榮村北面的付龍園上。遺址面積28萬平方米,發(fā)現于1986年,現大部分已被辟為耕種旱園地,表土部分的文化堆積大部分遭到破壞。從遺址的幾處自然斷面分析,文化層厚1-2米,有二層堆積L上層發(fā)現有貝殼、夾砂陶片、幾何印紋陶片和動物骨骼;

幾何印紋陶多為灰褐色,輪制,紋飾有劃紋、方格紋和水波紋等,器型主要是罐和甕,為漢代文化層。下層發(fā)現貝殼、夾砂陶片、磨制石器和動物骨骼。夾砂陶幾乎全是素面,以褐色陶為主,有少量磨光黑陶。陶器均為手制,器型以罐為主,流行圈足器和橋狀耳;

石器有梯形石斧和石錛。發(fā)現的偶蹄類動物肢骨大多有砍刮等加工痕跡,有少量骨器和牛牙,為新石器時代遺存。付龍園遺址是海南省已發(fā)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付龍園遺址外東方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遺址還有東方新街貝丘新街貝丘遺址是較重要的文化遺存。遺址坐落在東方市北黎河入海口僅2.5公里處。遺址分布范圍較大,約16000平方米。距地表0.4—1.0米的文化層中含有大量螺殼、貝殼和燒土、炭屑、燒骨,以及打制石器、陶片等遺物。石器仍是用打擊法制成,少見磨制石器;

新街遺址臨河靠海,海邊的螺、蚌、蠔蜊等成為古人主要的食物來源,因而在文化層堆積中發(fā)現大量的貝殼遺骸,被稱為貝丘遺址;

新街貝丘遺址的陶器都為夾砂粗陶,以灰褐陶為主,火候一般,陶質脆松,壁厚不勻。器形甚少,只有圓底罐和圓底釜。一般為素面,有少量裝飾有粗繩紋。這些粗繩紋或有加固等實用價值,或是用于美化陶器的,表達了先人們原始的審美意識;

封建社會時代;

東方俄賢嶺——三月三發(fā)源地;

俄賢嶺位于東方市廣壩鄉(xiāng)境內,昌化江中游的東北岸,距縣城八所鎮(zhèn)60公里。三月三盛會即發(fā)源于東方市俄賢嶺,有著一個當地家喻戶曉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個石洞是一只烏鴉精的窩。烏鴉精吞吃家禽,作踐莊稼,還到處搶掠美麗的少女,弄得周圍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樂業(yè);

一天,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烏鴉精抓到洞里。俄娘的心上人阿貴悲痛欲絕。這年“三月三”,阿貴帶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在山上跟烏鴉精進行搏斗,因功力不敵,被烏鴉精害死了。俄娘聞訊萬分悲痛,發(fā)誓要殺死烏鴉精。她不露聲色,細心尋找機會。有一天,烏鴉精遠去歸來十分疲倦,睡得鼾聲如雷;

俄娘悄悄走到烏鴉精身邊,拔下頭發(fā)上的錐子,迅速地扎了烏鴉精兩眼。烏鴉精眼瞎了,在石洞里亂沖亂撞。俄娘趁機用阿貴帶來的弓箭,一連三箭射進烏鴉精的心窩,為阿貴報了仇,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

此后,俄娘終生不嫁,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都到俄賢洞唱她和阿貴戀愛時唱的情歌。后來,黎族人民為了紀念俄娘,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此山也得名為俄娘九峰山,并在每年三月三這一天,周圍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濃妝艷抹集會于俄賢嶺,唱著情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此舉逐年擴大并普遍到海南黎胞住區(qū),成為海南黎胞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俄賢洞原名俄娘洞,洞口在主峰東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見底,曲徑通幽。內有3個石廳,可容納上萬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千姿百態(tài),耐人尋趣。石廳的下面,有流水旋轉,浪折洞崖,響聲轟轟,水氣__,凄神寒骨,消愴幽邃。這流水源于何處,歸于何方,千百年來無人知曉;

俄賢嶺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為旅游風景保護區(qū);

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井)天;

南第一泉為漢代古井,名叫“漢馬伏波井”。井口頗大,為漢磚青石砌成8.2尺方井,后來村民將這口漢代古泉井改砌為圓井,距今已有近2千年悠久歷史;

該井位于八所鎮(zhèn)十所村,該有近2000年歷史,村名追溯于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將軍馬援統(tǒng)兵南下平定交趾以后,渡海入瓊守衛(wèi)南疆軍隊第十所的駐地。臨海駐防,兵馬苦于無井汲水;

馬援組織士兵在村旁“飛來廟”處挖掘出泉水,水質甘甜,永不枯竭,有“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稱。至今十所村民仍習慣于清晨圍井提水飲用,井旁仍鑲嵌清代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所立《漢馬伏波之井碑》;

“漢馬伏波井”被東方市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的文物古跡;

九龍縣治遺址位于感城鎮(zhèn)入學村西側的海濱。這里原有一座九龍山,傳說山下藏有九條龍,故縣城建在九龍山而得名;

據《瓊州府志》記載“九龍縣自漢元封元年(前110)建府于九龍山”。隋煬帝大業(yè)三年(607)立感恩縣,但縣治仍在九龍縣舊址。明正統(tǒng)年間(1436-1449)將縣址遷往中和鄉(xiāng)(今感城);

九龍縣城遺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今尚存有城池的斷墻殘壁,破磚碎瓦,縣城旁邊的九龍烽火臺,始建于明代,尚存有一米余高的臺基。遺址證明了東方是瓊州較早開發(fā)地之一;

感恩縣治遺址位;

感城鎮(zhèn)感城村。隋大業(yè)三年(607),朝廷在漢代九龍縣舊址(今感城鎮(zhèn)入學村西,西臨北部灣)置感恩縣,縣治設在九龍山。明正統(tǒng)年間(1436-1449),為適應經濟發(fā)展和軍事防御的需要,縣治南遷中和鄉(xiāng)(今感城村),筑土城;

據《瓊州府志》載:“筑城周三百九十四丈,廣一丈,高丈二尺,雉七百五十,窩鋪二,辟門三。”后因年久失修,傾圮。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復修。感恩縣治作為東方歷史上時間最久的縣城歷經500余年。感恩當時在城中建有學宮(孔廟)、城隍廟、關岳廟以及政府各衙門。今城墻僅剩墻基,護城河僅城外西南部都尚存淺淺的寬6-8米的痕跡,城內亦僅存學宮(文廟)和關岳廟,其余建筑無存。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感恩學宮又稱文廟。位于感城鎮(zhèn)感城村。始建于宋,原址在今感城鎮(zhèn)入學村。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明正統(tǒng)年間遷至今址;

明萬歷十——二十五年(1582-1597)隨縣治遷往大雅坡(今感城鎮(zhèn)生旺村)。萬歷二十五年(1597)縣治遷回今址后重建的。由大成殿、崇圣祠、明倫堂、欞星門等組成。清嘉慶二十年(1815),知縣時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圣祠;

今僅有改建后的大成殿保存下來。明倫堂和崇圣祠除基礎外已被改建他用,其余建筑無存。大成殿平面為長方形,抬梁式木結構,有16根柱支撐,面闊五間,18.5米,進深10.5米,重檐歇山頂。殿內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蕩然無存。現大成殿為感城鎮(zhèn)糧所使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zhèn)州城遺址;

位于東方鎮(zhèn)中方村東北。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提刑王祖道渡海觀風,謂黎地廣袤,都縣稀疏,奏請于生黎之地立鎮(zhèn)州以加強統(tǒng)治。其下轄通華、四達兩縣,扼守著古代瓊西通往五指山腹地的交通要道;

四年以后即政和元年(1111),以鎮(zhèn)州“出差貨物不多,中間并無人旅往返”而遂廢止。古鎮(zhèn)州城為石城,呈正方形,每邊200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今只見土城,辟東、南、北三門。城墻最大殘3.5米,頂寬1米;

城墻外有6-8米的護城壕,西北角最深處尚達3米。東門外緊挨護城壕是墓地,城外東南還有磚瓦窯址。現遺址上散布磚瓦碎片,有的瓦片上有戳印痕或文字。出土宋代陶甕等。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符確故里位于東方市三家鄉(xiāng)居候村西隅。共有4座墓,分別葬北宋進士符確、其父符安會、伯父符安福和祖父符興臣。符確,原籍文昌(父輩遷居昌化),渡瓊七世祖;

據《昌化縣志》記載:符氏遠祖河南宛丘人,魯姓。曾任掌管秦國玉璽的“符璽令”,被恩賜“符”姓。過瓊始祖符有辰,于唐朝昭宗帝李曄龍記二年(公元889年),奉命渡瓊撫黎有功,嘉封世襲“萬戶侯”,落戶文昌昌灑鎮(zhèn)淡水村。符確為第六代孫,先后隨父移居儋州三都鎮(zhèn)和昌化鎮(zhèn)州;

符確,昌化人。少年受蘇東坡傳播中原文化影響,沉靜好學,博通經史。宋朝微宗帝趙佶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符確鄉(xiāng)試中舉第一名,成為鎮(zhèn)州“解元”。翌年赴京殿試科考“破天荒”中進士及第,為海南歷史上第一位進士;

晚年致仕還鄉(xiāng)興教,為講學辦教育建“大圣堂”、“興賢坊”,為鼓勵后學籌集學費購置鹽田;

虞山摩崖石刻位于東方鎮(zhèn)中方村和天安鄉(xiāng)陳龍村交界的東方河虞山河段(本地黎民稱之為石書河)。石刻刻在河東岸的大石上,共有三處。其一為“大元軍馬到此”石刻,字大20厘米,直書陰刻,其下有人跡馬蹄印;

與樂東縣尖峰嶺“大元軍馬下營”石刻同一字體,為元代都元帥朱斌在至元三十一年(1294)春正月鎮(zhèn)壓黎民起義后,為了昭示威德而作。其二為“踞石吞流”石刻,學大15厘米半見方,直書陰刻,朱□鑒題,無年款;

1923年陳漢光題刻“撫之化之”石刻,字大25厘米見方,橫書楷體陰刻。下有17厘米見方的“癸酉秋末至東方村開會”和“陳漢光題”,分兩行,均橫書。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元軍馬屯兵場位于新街鎮(zhèn)附馬村;

附馬村,有文、吉、符等12個姓氏1600多人,其中文姓據傳為南宋名臣文天祥的后裔。至今在附近的缺口嶺下,仍有一處“大元軍馬到此”的摩崖石刻,佐證元朝至元七至十六年(1285~1294年),世祖忽必烈多次舉兵伐黎,的確來到過東方。嶺下附馬村東南面的跑馬道和練馬場正是700年前元僉海北海南肅政廉訪司事大都軍行部率“大元軍馬”軍屯練兵的場所;

大雅坡縣治遺址位于感城鎮(zhèn)生旺村大雅坡上,依山傍水。明萬歷十年(1582),為更好地控制黎地和防御海盜,感恩縣治從中和鄉(xiāng)(今感城村)東遷大雅坡(今生旺村),故感恩縣當時也稱大雅縣;

大雅坡感恩縣治呈方形,每邊長約300米,城墻高約3米,頂寬3米,內土外石,城辟東、南、西三個城門和北部一個小門,城門由三合土磚砌。城外有護城壕,寬5-7米,東部最深處尚達3米。遺址保存一段20米長的石砌城墻,出土衙署宮殿的墻基,明代的磚和瓦當以及陶瓷器。該遺址對研究明代感恩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以及民族關系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公墳位于感城鎮(zhèn)布磨村東知縣嶺南麓。樓公,名吉福,黎族峒首,土官。其墓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坐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約30平方米。墓碑刻“感恩縣土官知縣樓公之墳”。為花崗巖石砌造,由墓和頂的石層兩部組成;

石砌墓分五層,底四層均為長方體,向上逐層收分,第五則比第四層外伸出4-8厘米,四周成斜坡瓦隴狀,坡高4厘米,第五層之上砌歇山頂小石屋。為三進院落。第一進和第二進屋中分別置有石香爐和墓碑,不巧玲瓏。第三進無物。該墓曾被盜過。墓身石板也被撬移位數厘米,但保存基本完好。為研究明代的葬制、葬俗和民族問題提供了依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蠓蟻墳位于羅帶區(qū)月村西干水塘沿岸坡上。墓主高事音,明末感恩縣北富鄉(xiāng)人(今羅帶鄉(xiāng)月村)。幼小就諳熟騎射,成人后服役軍中,勇略過人。明末“黎亂”,不少村莊遭劫,高事音遂率鄉(xiāng)勇征黎,兵敗。撤退時驅馬入月村干水塘飲水,被追擊的黎人射殺于塘中。傳說尸首漂到岸上,蠓蟻堆土營葬,故名“蠓蟻墳”;

現墓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重修。坐南向北,占地面積約25平方米。有碑亭,高約3.5米,墓封土高約3米,墓前立石碑3塊,主碑中署“大明始祖功著忠勇諱事音高三公之墓”,墓保存尚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img]海南東方旅游攻略必去景點

海南東方旅游攻略必去景點如下:

1、魚鱗洲自然風景保護區(qū):魚鱗洲據史料記載在清朝康熙四十年,就被列為海南風景名勝之一,魚鱗洲面臨波濤翻滾的大海,奇峰林立,巖石多姿,綠草灌木鋪地,長年山花爛漫;海灘上,沙細如末,白如雪,松軟如綿;海面碧波萬頃,淺水小艇穿梭,遠海白帆點點,海鷗翔空;海風推波助瀾,浪被撲打在石壁上,濺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

2、大廣壩水庫旅游區(qū):大廣壩旅游風景區(qū)位于東方市東河鎮(zhèn),距城區(qū)45公里,大壩周邊群山連綿,黎鄉(xiāng)田園相襯,山水云天交輝,100平方公里庫區(qū),碧波萬頃,江山秀美,有“東方天然公園”之美譽,大廣壩氣勢磅礴,橫臥如龍,堤長約6公里,是亞洲第一長土壩。

3、白查村:白查村是海南省東方市江邊鄉(xiāng)下轄的一個自然村,白查村的茅草房猶如一艘艘倒扣的船,村民習慣稱之為“船形屋”,白查村現存81間船形屋,是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船形屋是黎族優(yōu)秀建筑技藝的載體,2008年該村船形屋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4、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大田坡鹿保護區(qū)):大田坡鹿自然保護區(qū),該區(qū)建立前僅有坡鹿26頭,經過20多年的保護和培育,現已發(fā)展近2000頭,海南坡鹿是我國17種鹿類動物最珍貴的一種,與大熊貓、金絲猴同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1986年,該區(qū)升格為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距海南省東方市約有20公里,海南島是坡鹿在中國的唯一產地。

5、俄賢嶺風景區(qū):俄賢嶺上最令人感到神奇而而迷惑不解的是俄賢洞,俄賢洞原名俄娘洞,洞口在主峰東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見底,曲徑通幽,內有3個石廳,可容納上萬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千姿百態(tài),耐人尋趣。石廳的下面,有流水旋轉,浪折洞崖,響聲轟轟,凄神寒骨,消愴幽邃,這流水源于何處,歸于何方,千百年來無人知曉。

旅游攻略:國內八個最佳秋季旅行目的地,你更想去哪里?

雖然正午的陽光依然有些灼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秋天的氣息緩慢而來。從北向南,由西向東,全國的美景都開始染上了秋天的印記。驚艷到不可思議......

No.1九寨溝

如果人間有天堂,那我一定要投九寨溝一票。九寨歸來不看水絕對不是虛言,九寨溝的美仿佛加了濾鏡,在這里不需要任何的攝影技術,隨手一拍就是讓人贊嘆的美景。九寨溝因為最初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最早的 歷史 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與中華文明同步。這里的“九寨六絕”——翠湖、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聞名天下,四季美景各具特色,正如俗話所說“上帝打翻了調色板”。秋冬季節(jié),山中層林盡染、繽紛炫彩、五花山色,霧氣蒸騰間讓人宛若行進于仙境一般。如果你愛一個人那你一定要帶她來九寨,見證一下自然界所創(chuàng)造的獨一無二的美。

No.2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藏語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這個名字很美,小時候還以為香格里拉是仙境的代名詞。這里有濃郁的藏族文化氣息,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峽谷,飛舞的瀑布,凈如明鏡的天空,金碧輝煌的廟宇,被森林環(huán)繞的寧靜的湖泊,徜徉在遼闊高山草原牧場上成群的牛羊。這里的最佳 旅游 時間是5-11月, 五月中下旬至八月是高原草甸上各種花兒爭奇斗艷的時候,而金秋則是遍地的血色狼毒花和層林盡染的繽紛秋色。

No.3喀納斯

喀納斯,被譽為東方瑞士。“喀納斯”蒙古語,意為峽谷中的湖“喀納斯湖四周雪峰聳峙,綠坡墨林,艷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最美的時候應該是9月,因為樹黃的黃,紅的紅,喀納斯湖水也變色了,是攝影愛好者拍大片的黃金時期。去了喀納斯,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秋色了。

No.4稻城

“我偷偷的告訴你,有一個地方叫做稻城,我要和我最心愛的人一起去那里,看蔚藍的天空,看白色的雪山,看金色的草地,看一場秋天的童話。”——陳末《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有多少人是因為一部電影跑去稻城,不得不說稻城的風景是美的。人說每個孤獨的靈魂,心里都有一片稻城亞丁,那就用腳步丈量川西天堂。 每個旅行者都說稻城亞丁是此生必去之地,因為央邁勇,仙乃日,牛奶海……每一個名字代表著旅行中最美的相遇。

No.5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中國最大的草原,也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草原。草原遼闊,森林浩瀚,河流蔚藍,天空深邃,似乎世上最美的詞句,也無法準確的形容這美。

黃了的牧草、一群群棕色的馬、黑色的牛、白色的羊,零零散散的,悠閑自在...每一眼都仿佛一幅幅定格的油畫,令人心醉。

No.6林芝

林芝的秋,是另一種美:林芝的秋,每一天,同一處風景都有變化,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色彩。五彩斑斕的樹林、碧綠的峽谷、滿目的冰川雪山點綴出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猶如女媧補天時的彩石掉落在凡間。

沿途的尼洋河風光帶,襯著遠處的森林,河水共長天一色,色彩斑斕的樹林、灌木叢、河灘上金色的草灘農田、水中嬉戲的水鳥、馬群、羊群,美得宛若童話。

No.7西塘古鎮(zhèn)

西塘之美,美在水影。無論身處在西塘的那個角落,看到河面上的湖水,靜下來,那便是一幅水墨畫。點點滴滴,不濃稠,不斑駁。一個短途 旅游 值得推薦的地方,無論是蜜月還是單人行都適合。作為小華東的一個 旅游 地,消費不高,景色很美,11月楓葉滿地的時候過來,配上小橋流水的景色,特美。

No.8香山公園

一提到北京香山,第一反應就是香山紅葉,香山公園是很多游客來北京 旅游 必去的景點。不僅因為香山是一座特色的皇家園林,還因為到了秋天之后這里滿山紅葉,層林盡染,一片紅紅景象。北京的秋短到沒有,去香山公園看楓葉,感受這短暫的秋。

舟山旅游景點攻略 關于舟山旅游景點攻略

1、廟子湖島

廟子湖島最大,居民也最多,是東極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也是游客往來最多的島嶼。若能住的離海近一些,推開窗便能看到一片蔚藍。白天約上小伙伴們去爬山環(huán)島,晚上一起天南地北地閑聊,拋開一切煩惱,盡情享受夏夜里的歡聲笑語,這才是人生!山上的部隊周邊有東海第一哨、戰(zhàn)士第二故鄉(xiāng)石刻等景點,可以感受駐守軍人的艱辛與使命感。值得一提的是,廟子湖島上有郵局,可以在這里買明信片,從中國最東邊寄給家人朋友,也不失為一件有意義的事。此外,這里還是韓寒導演的電影《后會無期》的主要取景地,有興趣的游客不妨去一些和電影相關的景點看看。

游玩攻略:玩廟子湖島最輕松的方式是在碼頭附近乘觀光車環(huán)島,50元/人,全程30分鐘左右。如果想要步行環(huán)島,可以從石碼頭的沿海水泥路往西走,走到山上的部隊,最后繞到最東邊的財伯公塑像 ,而后順路返回。基本可以走到島上的主要景點,全程大概四五個小時。

2、青浜島

青濱島被稱為海上布達拉宮,這里依舊保持著原汁原味淳樸的漁民生活。島上看不見鋼筋水泥和紅磚砌的高樓,漫山遍野的山石是東極人最好的建材。可以不在島上留宿,但一定要上島走走這里的石階梯,感受下海上布達拉宮縱橫交錯的魅力,同時這里也是看海的好去處。這里的西風灣海灘是三個島中條件最好的,想游泳的話來這里最合適,其他兩個島都沒適合游泳的海灘。

3、東福山島

東福山島是東極三個島中最美的島,來到這里,東極島度假才算真正開始。這里有最藍的海水、三島最美的風景和如時間靜止般的寧靜氛圍,只有在東福山島才能真正體會得到!島上的游玩景點也非常多,是東極島看日出的首選之地,海釣、環(huán)島游更是東福山島最受歡迎的體驗項目。東福山島也是個十分值得徒步環(huán)島的地方,這是一座“石島”,島上隨處可見的巖石以及大量廢棄的石屋,是島上除了海景外最別致的一道風景。游玩路線:徒步大致分為兩條路線,一是沿著水泥路往上爬坡,40分鐘左右經過一個小亭子,繼續(xù)往上約5分鐘,遇到白云石洞 ,選擇旁邊的石頭小路下行5分鐘左右到白云宮 ,繼續(xù)沿石頭小路往下半小時,便來到島最東端的象鼻峰 ,這里的景色最為壯觀。整個路線往返大約4小時。另一條線路則較為輕松,和水泥路相反,從云霧山莊前的小路沿著海往北繞去,大概半小時就能到大樹灣石屋群 ,繼續(xù)往前走,大概15分鐘便來到林彪保島山洞 ,當地人管這里叫“藏兵洞”,附近的景色也很漂亮。這段路往返大約2小時。

4、第一縷陽光觀測臺

觀測臺位于東福山島東部,是東極島最佳的看日出之地,英國格林尼治國家天文臺測定,千禧年時央視迎接新世紀中國最東方第一縷曙光的直播地點就在這里。日出伴隨著外角磯礁石上不停地眨著眼睛的燈塔,遠處是西福山,有燈光的就是青浜島和廟子湖島,景色頗為壯觀。

5、大樹灣石屋群

東福山島上充滿著漁家風情的一處景點,門前掛上墨綠色的漁網,家家戶戶的房子都是采用島上原有的石頭砌成,石房、石墻、石板路,構成了一個石頭世界。為了抵抗臺風而建筑的這種海邊特有的石屋,如今則成為了東極島最有特色的一道景點,帶給游人驚訝和贊嘆的喜悅。

東方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東方市旅游攻略

付龍園遺址

位于四更鎮(zhèn)榮村北面的付龍園上。遺址面積28萬平方米,發(fā)現于1986年,現大部分已被辟為耕種旱園地,表土部分的文化堆積大部分遭到破壞。從遺址的幾處自然斷面分析,文化層厚1-2米,有二層堆積L上層發(fā)現有貝殼、夾砂陶片、幾何印紋陶片和動物骨骼,幾何印紋陶多為灰褐色,輪制,紋飾有劃紋、方格紋和水波紋等,器型主要是罐和甕,為漢代文化層。下層發(fā)現貝殼、夾砂陶片、磨制石器和動物骨骼。夾砂陶幾乎全是素面,以褐色陶為主,有少量磨光黑陶。陶器均為手制,器型以罐為主,流行圈足器和橋狀耳。石器有梯形石斧和石錛。發(fā)現的偶蹄類動物肢骨大多有砍刮等加工痕跡,有少量骨器和牛牙,為新石器時代遺存。付龍園遺址是海南省已發(fā)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付龍園遺址外東方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遺址還有東方新街貝丘

新街貝丘遺址是較重要的文化遺存。遺址坐落在東方市北黎河入海口僅2.5公里處。遺址分布范圍較大,約16000平方米。距地表0.4—1.0米的文化層中含有大量螺殼、貝殼和燒土、炭屑、燒骨,以及打制石器、陶片等遺物。石器仍是用打擊法制成,少見磨制石器。

新街遺址臨河靠海,海邊的螺、蚌、蠔蜊等成為古人主要的食物來源,因而在文化層堆積中發(fā)現大量的貝殼遺骸,被稱為貝丘遺址。

新街貝丘遺址的陶器都為夾砂粗陶,以灰褐陶為主,火候一般,陶質脆松,壁厚不勻。器形甚少,只有圓底罐和圓底釜。一般為素面,有少量裝飾有粗繩紋。這些粗繩紋或有加固等實用價值,或是用于美化陶器的,表達了先人們原始的審美意識。

封建社會時代

東方俄賢嶺——三月三發(fā)源地

俄賢嶺位于東方市廣壩鄉(xiāng)境內,昌化江中游的東北岸,距縣城八所鎮(zhèn)60公里。三月三盛會即發(fā)源于東方市俄賢嶺,有著一個當地家喻戶曉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個石洞是一只烏鴉精的窩。烏鴉精吞吃家禽,作踐莊稼,還到處搶掠美麗的少女,弄得周圍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樂業(yè)。一天,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烏鴉精抓到洞里。俄娘的心上人阿貴悲痛欲絕。這年“三月三”,阿貴帶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在山上跟烏鴉精進行搏斗,因功力不敵,被烏鴉精害死了。俄娘聞訊萬分悲痛,發(fā)誓要殺死烏鴉精。她不露聲色,細心尋找機會。有一天,烏鴉精遠去歸來十分疲倦,睡得鼾聲如雷。俄娘悄悄走到烏鴉精身邊,拔下頭發(fā)上的錐子,迅速地扎了烏鴉精兩眼。烏鴉精眼瞎了,在石洞里亂沖亂撞。俄娘趁機用阿貴帶來的弓箭,一連三箭射進烏鴉精的心窩,為阿貴報了仇,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此后,俄娘終生不嫁,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都到俄賢洞唱她和阿貴戀愛時唱的情歌。后來,黎族人民為了紀念俄娘,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此山也得名為俄娘九峰山,并在每年三月三這一天,周圍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濃妝艷抹集會于俄賢嶺,唱著情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此舉逐年擴大并普遍到海南黎胞住區(qū),成為海南黎胞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俄賢洞原名俄娘洞,洞口在主峰東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見底,曲徑通幽。內有3個石廳,可容納上萬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千姿百態(tài),耐人尋趣。石廳的下面,有流水旋轉,浪折洞崖,響聲轟轟,水氣濛濛,凄神寒骨,消愴幽邃。這流水源于何處,歸于何方,千百年來無人知曉。

俄賢嶺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為旅游風景保護區(qū)。

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井)

天南第一泉為漢代古井,名叫“漢馬伏波井”。井口頗大,為漢磚青石砌成8.2尺方井,后來村民將這口漢代古泉井改砌為圓井,距今已有近2千年悠久歷史。該井位于八所鎮(zhèn)十所村,該有近2000年歷史,村名追溯于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將軍馬援統(tǒng)兵南下平定交趾以后,渡海入瓊守衛(wèi)南疆軍隊第十所的駐地。臨海駐防,兵馬苦于無井汲水。馬援組織士兵在村旁“飛來廟”處挖掘出泉水,水質甘甜,永不枯竭,有“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稱。至今十所村民仍習慣于清晨圍井提水飲用,井旁仍鑲嵌清代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所立《漢馬伏波之井碑》。

“漢馬伏波井”被東方市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的文物古跡。

九龍縣治遺址

位于感城鎮(zhèn)入學村西側的海濱。這里原有一座九龍山,傳說山下藏有九條龍,故縣城建在九龍山而得名。據《瓊州府志》記載“九龍縣自漢元封元年(前110)建府于九龍山”。隋煬帝大業(yè)三年(607)立感恩縣,但縣治仍在九龍縣舊址。明正統(tǒng)年間(1436-1449)將縣址遷往中和鄉(xiāng)(今感城)。九龍縣城遺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今尚存有城池的斷墻殘壁,破磚碎瓦,縣城旁邊的九龍烽火臺,始建于明代,尚存有一米余高的臺基。遺址證明了東方是瓊州較早開發(fā)地之一。

感恩縣治遺址

位于感城鎮(zhèn)感城村。隋大業(yè)三年(607),朝廷在漢代九龍縣舊址(今感城鎮(zhèn)入學村西,西臨北部灣)置感恩縣,縣治設在九龍山。明正統(tǒng)年間(1436-1449),為適應經濟發(fā)展和軍事防御的需要,縣治南遷中和鄉(xiāng)(今感城村),筑土城。據《瓊州府志》載:“筑城周三百九十四丈,廣一丈,高丈二尺,雉七百五十,窩鋪二,辟門三。”后因年久失修,傾圮。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復修。感恩縣治作為東方歷史上時間最久的縣城歷經500余年。感恩當時在城中建有學宮(孔廟)、城隍廟、關岳廟以及政府各衙門。今城墻僅剩墻基,護城河僅城外西南部都尚存淺淺的寬6-8米的痕跡,城內亦僅存學宮(文廟)和關岳廟,其余建筑無存。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感恩學宮

又稱文廟。位于感城鎮(zhèn)感城村。始建于宋,原址在今感城鎮(zhèn)入學村。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明正統(tǒng)年間遷至今址。明萬歷十——二十五年(1582-1597)隨縣治遷往大雅坡(今感城鎮(zhèn)生旺村)。萬歷二十五年(1597)縣治遷回今址后重建的。由大成殿、崇圣祠、明倫堂、欞星門等組成。清嘉慶二十年(1815),知縣時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圣祠。今僅有改建后的大成殿保存下來。明倫堂和崇圣祠除基礎外已被改建他用,其余建筑無存。大成殿平面為長方形,抬梁式木結構,有16根柱支撐,面闊五間,18.5米,進深10.5米,重檐歇山頂。殿內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蕩然無存。現大成殿為感城鎮(zhèn)糧所使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zhèn)州城遺址

位于東方鎮(zhèn)中方村東北。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提刑王祖道渡海觀風,謂黎地廣袤,都縣稀疏,奏請于生黎之地立鎮(zhèn)州以加強統(tǒng)治。其下轄通華、四達兩縣,扼守著古代瓊西通往五指山腹地的交通要道。四年以后即政和元年(1111),以鎮(zhèn)州“出差貨物不多,中間并無人旅往返”而遂廢止。古鎮(zhèn)州城為石城,呈正方形,每邊200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今只見土城,辟東、南、北三門。城墻最大殘3.5米,頂寬1米。城墻外有6-8米的護城壕,西北角最深處尚達3米。東門外緊挨護城壕是墓地,城外東南還有磚瓦窯址。現遺址上散布磚瓦碎片,有的瓦片上有戳印痕或文字。出土宋代陶甕等。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符確故里

位于東方市三家鄉(xiāng)居候村西隅。共有4座墓,分別葬北宋進士符確、其父符安會、伯父符安福和祖父符興臣。符確,原籍文昌(父輩遷居昌化),渡瓊七世祖。

據《昌化縣志》記載:符氏遠祖河南宛丘人,魯姓。曾任掌管秦國玉璽的“符璽令”,被恩賜“符”姓。過瓊始祖符有辰,于唐朝昭宗帝李曄龍記二年(公元889年),奉命渡瓊撫黎有功,嘉封世襲“萬戶侯”,落戶文昌昌灑鎮(zhèn)淡水村。符確為第六代孫,先后隨父移居儋州三都鎮(zhèn)和昌化鎮(zhèn)州。

符確,昌化人。少年受蘇東坡傳播中原文化影響,沉靜好學,博通經史。宋朝微宗帝趙佶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符確鄉(xiāng)試中舉第一名,成為鎮(zhèn)州“解元”。翌年赴京殿試科考“破天荒”中進士及第,為海南歷史上第一位進士。晚年致仕還鄉(xiāng)興教,為講學辦教育建“大圣堂”、“興賢坊”,為鼓勵后學籌集學費購置鹽田。

虞山摩崖石刻

位于東方鎮(zhèn)中方村和天安鄉(xiāng)陳龍村交界的東方河虞山河段(本地黎民稱之為石書河)。石刻刻在河東岸的大石上,共有三處。其一為“大元軍馬到此”石刻,字大20厘米,直書陰刻,其下有人跡馬蹄印。與樂東縣尖峰嶺“大元軍馬下營”石刻同一字體,為元代都元帥朱斌在至元三十一年(1294)春正月鎮(zhèn)壓黎民起義后,為了昭示威德而作。其二為“踞石吞流”石刻,學大15厘米半見方,直書陰刻,朱□鑒題,無年款。1923年陳漢光題刻“撫之化之”石刻,字大25厘米見方,橫書楷體陰刻。下有17厘米見方的“癸酉秋末至東方村開會”和“陳漢光題”,分兩行,均橫書。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元軍馬屯兵場

大元軍馬屯兵場位于新街鎮(zhèn)附馬村。

附馬村,有文、吉、符等12個姓氏1600多人,其中文姓據傳為南宋名臣文天祥的后裔。至今在附近的缺口嶺下,仍有一處“大元軍馬到此”的摩崖石刻,佐證元朝至元七至十六年(1285~1294年),世祖忽必烈多次舉兵伐黎,的確來到過東方。嶺下附馬村東南面的跑馬道和練馬場正是700年前元僉海北海南肅政廉訪司事大都軍行部率“大元軍馬”軍屯練兵的場所。

大雅坡縣治遺址

大雅坡縣治遺址位于感城鎮(zhèn)生旺村大雅坡上,依山傍水。明萬歷十年(1582),為更好地控制黎地和防御海盜,感恩縣治從中和鄉(xiāng)(今感城村)東遷大雅坡(今生旺村),故感恩縣當時也稱大雅縣。大雅坡感恩縣治呈方形,每邊長約300米,城墻高約3米,頂寬3米,內土外石,城辟東、南、西三個城門和北部一個小門,城門由三合土磚砌。城外有護城壕,寬5-7米,東部最深處尚達3米。遺址保存一段20米長的石砌城墻,出土衙署宮殿的墻基,明代的磚和瓦當以及陶瓷器。該遺址對研究明代感恩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以及民族關系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公墳

樓公墳位于感城鎮(zhèn)布磨村東知縣嶺南麓。樓公,名吉福,黎族峒首,土官。其墓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坐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約30平方米。墓碑刻“感恩縣土官知縣樓公之墳”。為花崗巖石砌造,由墓和頂的石層兩部組成。石砌墓分五層,底四層均為長方體,向上逐層收分,第五則比第四層外伸出4-8厘米,四周成斜坡瓦隴狀,坡高4厘米,第五層之上砌歇山頂小石屋。為三進院落。第一進和第二進屋中分別置有石香爐和墓碑,不巧玲瓏。第三進無物。該墓曾被盜過。墓身石板也被撬移位數厘米,但保存基本完好。為研究明代的葬制、葬俗和民族問題提供了依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蠓蟻墳

蠓蟻墳位于羅帶區(qū)月村西干水塘沿岸坡上。墓主高事音,明末感恩縣北富鄉(xiāng)人(今羅帶鄉(xiāng)月村)。幼小就諳熟騎射,成人后服役軍中,勇略過人。明末“黎亂”,不少村莊遭劫,高事音遂率鄉(xiāng)勇征黎,兵敗。撤退時驅馬入月村干水塘飲水,被追擊的黎人射殺于塘中。傳說尸首漂到岸上,蠓蟻堆土營葬,故名“蠓蟻墳”。現墓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重修。坐南向北,占地面積約25平方米。有碑亭,高約3.5米,墓封土高約3米,墓前立石碑3塊,主碑中署“大明始祖功著忠勇諱事音高三公之墓”,墓保存尚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道熙墓

中國最東方旅游攻略(中國最東旅游景點)

王道熙墓位于羅帶鄉(xiāng)十所村。王道熙(1875-1931),清代北富鄉(xiāng)十所村人(今羅帶鄉(xiāng)十所村),清宣統(tǒng)三年(1911)考取拔貢,初授江西直隸州州判,民國十至十五年(1921-1926)為感恩縣兩任民選縣長,是感恩設縣以第一個主政感縣的感恩人。從政期間,他興利除弊,打擊貪官污吏,減免苛捐雜稅,改革社會風氣,提倡辦學,為官清廉,政績可嘉,得到邑人的擁戴。墓建于1931年,由于孫及昌感兩縣名流捐款營造。坐西向東。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墓呈方形,券頂磚砌。由墓道、碑林和墓亭組成。該墓“文革”期間被毀。1983年其子孫重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

八所“萬人坑”

位于八所鎮(zhèn)西南部的海濱沙丘。面積約200平方米。1939年秋,日本侵軍占領了昌感沿海地區(qū)。為了掠奪聞名于世的石碌富鐵礦資源,便從其占領區(qū)內的廣州、上海、江門、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強抓或誘騙民工及1000多名英國、印度、加拿大等國戰(zhàn)俘來到海南島,為修建石碌礦山及其附屬工程石八鐵路,八所港及東方水電站充當苦役。其中投入八所港工程修建的勞工就有2萬多人。勞工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力和皮鞭下受盡迫害,自1941年3月八所港開始動工修建,至1943年5月建成使用,2萬多勞工只幸存下2000人左右。日本侵略者在港口東南方約1公里處的荒灘上,挖了約200多平方米的大坑,將死者全拋到坑里,大坑里層層疊疊地填滿了尸骨,這就是“萬人坑。”它是日寇侵瓊、掠奪中國人民財富、殘殺中國勞工的罪證,是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8月被該遺址處的紀念碑被當地政府推倒,正預備重建

橫四特司令部舊址

位于新街鎮(zhèn)北黎村西南的高地上。北黎,面臨有北黎港,是瓊西陸海交通的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39年秋,侵華日軍占領了昌感沿海的各個港口,在北黎設立了日本橫須賀軍港第四特別陸戰(zhàn)隊司令部(簡稱橫四特司令部),是日本侵略軍在瓊西的重要軍事基地和屠殺日志士的魔窟。日軍投降后,此地由國民黨部隊接管,成為反共反人民的據點。解放后為共產黨駐軍某部的營地至今。舊址占地面積有2000多平方米,現存橫四特司令部辦公大樓,一間彈藥庫和軍火庫。辦公樓建于1939年冬,為東洋式建筑,鋼筋水泥結構,闊112米,進深15米,中間正門上方有水泥鋼筋修建的崗樓,內部則以木板隔成大小不一的日式風格的房間。現外貌基本保持完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麥家祠慘案舊址

位于感城鎮(zhèn)感城村西北角的麥家祠內。麥家祠建于民國初年。1945年9月3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投降,抗日戰(zhàn)爭結束。當時,瓊崖特委南區(qū)軍事指揮部(專門負責日偽軍受降和擴大武裝力量)昌感縣委派第二支隊第三大隊副政委張愚和和昌感聯(lián)縣副縣長王廷俊帶領新編的第八中隊和地方民兵共103人,到感城外圍活動,準備接受日軍武器。但張、王二人盲目運行,喪失警惕,把部隊開進麥家祠駐扎。日偽軍拒絕向中國部隊投降,偽軍和日頑軍這時乘機糾集300余人的兵力,突然對麥家祠發(fā)動圍攻。解放軍與敵激戰(zhàn)五、六個小時,由于日軍的暗中配合,加上中方援兵增援不及,又錯誤地死守麥家祠不肯突圍。結果除4人外,王、張和其余97名戰(zhàn)士壯烈犧牲,日偽頑軍聯(lián)合制造了“麥家祠慘案”。舊址占地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為二進格局,由正房、廂房和走廊組成。正房為面闊三間,進深13檁,硬山頂式磚瓦木結構。外有圍墻。1983年,人民政府進行了維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解放海南烈士陵墓

位于新街鎮(zhèn)北黎村西面的北黎河岸高地上。1950年4月22日,黃竹、美亭大決戰(zhàn)后,敵軍全線潰退南逃,解放軍43軍129師一個團行程六百多里,5月1日凌晨2時,向駐守小嶺村敵軍發(fā)起進攻,全殲守敵,這是解放海南的最后一戰(zhàn)。50年代,為紀念解放海南犧牲的烈士規(guī)章建造的。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陵墓由正門、墓道、方塔、墓地和紀念碑組成。正門為拱形,高約6米,寬4.4米,兩邊翼展各8米,拱形橫額中間書“解放海南烈士陵墓。兩邊飾以花草圖案,并延伸到翼展。墓道長約100米,中央立一高約4.5米的三層磚砌方塔,頂部對角飾四個大鵬鳥。墓地(陵墓),由水泥建造,略似方形,長13.5米,寬12.8米,高1.2米,中央立紀念碑,高4.5米,頂端飾五角星。正面陰刻”。為解放海南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陵墓外有高1米的圍墻和墓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南鐵路博物館

海南鐵路博物館位于東方市八所鎮(zhèn)濱海南路港灣大酒店旁,成立于2005年,由原海南鐵路總公司(已被粵海鐵路收購)辦公用地改建。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東方旅游攻略(中國最東旅游景點)”報道資料整理發(fā)布相關事件細節(jié)!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東方旅游攻略(中國最東旅游景點)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40594.html

標簽: 中國最東方旅游攻略(中國最東旅游景點)

熱門文章
隨機tag
夢見別人穿自己的鞋(夢見別人穿自己的鞋不 世界上最經典離別詩詞(離別詩句經典語錄) 僵尸魚(僵尸魚是怎么回事) 彼此容易發(fā)生沖突(但未必準確) 全球最貴私人飛機波音787夢想客機改建的 世界上最帥的花卉(世界上最靚的花) 中國什么最直錢(中國什么錢最好賺) 荷花代表什么花語 中國最年輕的風水師(中國最年輕的風水師) 最特別的名字(最特別的名字打一成語) 雪鄉(xiāng)的最佳旅游時間是幾月份? 企業(yè)好名字(公司企業(yè)名字大全) 中國最燃的跑鞋(中國跑鞋排行榜) 冰山融化(冰山融化會給人類造成什么危害) 世界上最愉悅的音樂(最愉悅的歌曲) 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屬于貨幣基金) 世界上最火動作電影(世界上最火動作電影排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是什么 世界上最埋汰的泥漿(世界上最埋汰的泥漿是 原神七國哪個最強 世界上最機械的操作(世界著名機械) 石家莊軍長砸店電視劇(石家莊軍長砸店事件 背黑鍋(背黑鍋的拼音) 抑郁癥吃什么食物(抑郁焦慮癥吃什么食物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山县| 虞城县| 康马县| 道真| 庆元县| 东兰县| 溆浦县| 大荔县| 建始县| 萨迦县| 柳林县| 新沂市| 鄄城县| 金溪县| 淮滨县| 沙湾县| 芮城县| 固原市| 岳阳县| 泰州市| 定日县| 淄博市| 柞水县| 安阳市| 碌曲县| 大庆市| 星子县| 松潘县| 正定县| 桓台县| 扶余县| 兴山县| 会昌县| 巴彦淖尔市| 水城县| 铁岭县| 镶黄旗| 泽库县| 宜丰县| 津市市| 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