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轟動中國大事件有哪些


2、中國史上,最大規模的13次人口損"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之最 > 正文

中國最雞事件(中國有名雞)

xj 2023-08-16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雞事件(中國有名雞)”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目錄一覽:

1、2020年轟動中國大事件有哪些 2、中國史上,最大規模的13次人口損失事件是什么? 3、我們中國有哪些國恥???? 4、中國歷史大事件 5、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什么重大事件? 2020年轟動中國大事件有哪些

您好,2020年轟動中國大事件有:

1.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暴發,引發全球社會的恐慌,中國政府采取了積極的措施,采取了嚴格的社會防控措施,并及時向國際社會報告疫情信息,以確保全球公眾的健康和安全。

2.中國經濟發展: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向好,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全球經濟恢復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中國改革開放:2020年,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4.中國外交:2020年,中國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國外交政策積極穩健,中國與世界各國建立了和平友好關系,為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5.中國科技發展:2020年,中國科技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國科技發展加快,中國科技在全球科技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全球科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史上,最大規模的13次人口損失事件是什么?

1.秦末農民戰爭

從公元前205到公元前195年西漢建國初,共歷10年。秦朝末年全國有2000多萬人口,到漢初,原來的萬戶大邑都只剩下兩三千戶,消滅了原來人口的70%。也就是說,大城市的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現了“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的現象(《史記?平準書》)。

2.漢武帝伐匈奴

漢武帝在位50多年(前140-前87),幾度討伐匈奴,海內虛耗,人口減半,50%的人死亡。

3.西漢末年混戰

公元2年,全國人口5959萬。經過西漢末年的混戰,到東漢初的公元57年,人口只剩下2100萬,損失率達65%。20年間,西安的人口從68萬減到28萬,大荔從91萬減到14萬,興平縣從83萬減到9萬,綏遠縣從69萬減到2萬。

4.三國鏖戰

公元156年,人口5007萬。經過黃巾起義和三國混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后的全國人口為140萬,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萬,損失了98.3%。詩人描述為“馬前懸人頭,車后載婦女”、“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余一,念之斷人腸”。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曹操說漢末三國大動蕩后活下來的人,只是原來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國人口總計才767萬。

5.西晉八王之亂

從公元291年開始,先后有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長沙王、河間王、東海王越及成都王穎八王為爭奪皇位,在洛陽相互攻殺,戰亂歷時16年之久,死亡人口達數十萬,許多城鎮均被焚毀,史稱“八王之亂”。“八王之亂”使西晉初年并不十分發達的經濟,受到更為嚴重的破壞。與此同時,關東地區又爆發了罕見的蝗災和瘟疫,史載“至于永嘉,喪亂彌甚。雍州以東,人多饑乏,更相鬻賣,奔迸流移,不可勝數。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馬毛皆盡。又大疾疫,兼以饑饉”,“流尸滿河,白骨蔽野”。(《晉書?食貨志》)

6.南北朝混戰公元311年,劉曜攻長安,關中地區的人口僅余原人口的1%-2%

后趙地盤很小,皇帝卻有五個皇后,一萬多名姬妾宮女。他死了以后,兒子日夜與五個皇后母親淫樂,被岳父殺掉,滅絕了皇族。

皇帝石虎,一次征集美女3萬人。僅公元345年一年中,因征集美女而不情愿者被殺達3000余人。為容納美女,石虎分別在鄴城、長安、洛陽興建宮殿,用人力40萬。而朝廷的苛捐雜稅,迫使缺衣少食的農民賣兒賣女,賣完后仍然湊不夠,只好全家自縊而死,道路兩側樹上懸掛的尸體,前后銜接。前燕進圍鄴城,后趙的數萬宮女,不是餓死,就是被士兵烹食。

石虎的長子石宣,害怕弟弟石韜跟自己奪位,先派人刺死石韜,再密謀干掉老爹提前接班。事敗之后,石虎立即登上高臺,將石宣綁到臺下,先拔掉頭發舌頭,砍斷手腳,剜去眼睛,扔進柴堆活活燒死。石宣所有的妻妾兒女,全都處斬。石宣的幼子才5歲,拉著祖父的衣帶不肯放松,連衣帶都被拉斷,但仍被硬拖出去殺死。太子宮的官吏差役數千人全被車裂。

石虎死后,登基33天的兒子,被另一個兒子殺掉。183天后,又被另一個兒子殺掉。103天后,一名漢族將軍冉閔殺盡皇室,下令:“凡殺一個胡人者,官升三級。”霎時間,僅首都鄴城屠殺胡人20萬,總共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

北朝的北齊,轄有2000萬人口,到北周時人口僅900萬。南朝劉宋轄有469萬人口,到南陳滅亡時只剩200萬人,損失率達60%。

7.隋朝役民

隋文帝仁壽四年(604年),文帝楊堅的次子楊廣發動宮廷政變,殺死了父親和哥哥楊勇,霸占父親最寵愛的陳夫人。他擴建洛陽皇宮,每月役丁200萬人。修運河,隋煬帝“詔發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俱要至。如有匿之者斬三族”,役夫達543萬余人。晝夜開掘,男人不足,女人充數,死者過半。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目的只是為了滿足隋煬帝到江都享受驕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又三次率軍進攻高麗,傷亡無數。

隋末至唐初,從公元611到628年18年間,兵變、民變和宮廷政變共136次,有50多位稱帝稱王者,均統兵15萬人以上,各據一方,相互混戰。全國戶數由890萬減至290萬,人口由公元606年的4602萬人,減到639年的1235萬人,損失率73%。

8.安史之亂

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爆發了安史之亂,歷時8年。唐朝皇帝為奪回江山,竟乞求匈奴、回紇幫忙收復洛陽,應允其任意搶掠三日,使洛陽成了一片廢墟。歷時8年的殘殺,使黃河流域蕭條凄慘,人煙斷絕,獸游鬼哭。中國人口從900萬戶銳減至200萬戶,3/4的人慘死于變亂之中,殘存者以紙為衣。公元755年,全國有5292萬人口,到760年,全國人口僅余1699萬。損失率68%。

9.黃巢起義及唐末之亂

當時有一句俗語:“黃巢殺人八百萬——劫數難逃。”黃巢占長安,其部屬“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待到官軍反撲長安,城內百姓都向著官軍,“巢怒,縱兵屠殺,流血成川,謂之洗城”。

唐末到五代十國,前后歷時80年,中國內外一片混戰,億萬生靈涂炭。前后58個皇帝,有42個死于非命。

唐武宗(841年-846年在位)時,全國有496萬戶,后周世宗(955年-960年在位)進,僅余120萬戶。到宋初為200萬戶。損失率76%。

10.金、元滅兩宋

宋宣和三年(1122年),全國人口9347萬。到元初至元十一年(1274年),人口僅剩887萬。損失率高達91%。

蒙古人滅花剌子模,屠殺撒馬爾罕城約百萬人;滅西夏,屠八十余萬人。蒙古人數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數百城,包括屠殺了巴格達的數十萬人口,整個中亞一片廢墟。

忽必烈屠殺了中國1800萬人,中國北方地區有90%的漢族平民慘遭種族滅絕。四川在蒙古大軍屠殺前,估計有1300萬—2000萬人,屠殺后竟然僅剩下不滿80萬人,幾乎成了無人區。在蒙古軍隊的殺戮和統治下,中國喪失了7000多萬人口。蒙古人在中國境內實施的種族滅絕,作為世界紀錄,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1985年版。

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南人是賤民,如果殺死蒙古人要償命,殺回回罰銀80兩,殺漢人則只需罰交一頭毛驢的價錢。漢人娶新媳婦,頭一夜一定要讓給蒙古保長,中國人甚至連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為名。也不能擁有武器,只能幾家合用一把菜刀。

11.元末混戰

朱元璋奪得天下后,朱元璋翻臉不認人,“火燒獨角樓”,大殺功臣、朝臣。據史書記載,胡惟庸、李善長、藍玉三案總共殺人達10萬之多。朱元璋在位30年,殺人20萬,基本上將功臣殺光。連毫無二心的幼時放牛娃朋友徐達也不放過,可謂冷酷殘暴到了極點。

朱元璋賜給常遇春美妾,可常遇春的元配砍掉了美妾的手。朱元璋派人殺了常遇春的元配,將其肋骨砍成小塊煮熟,由朱元璋分發給常遇春及眾大臣食用。

明朝最著名的酷刑莫過于“剝皮楦草”,就是將一個活人的皮剝下來,再塞上草。歷史上的皇帝很少用這種酷刑,只有土匪、流寇和酷吏才下得了手,而明初的幾個皇帝竟都樂此不疲。剝皮時如果讓被剝皮者早死了,明朝竟規定:“有即斃者,行刑之人坐死。”

朱元璋在各州縣設有“剝皮亭”,官員一旦被指控貪污,無須審判即被剝皮,懸皮于亭中,以示警戒。他懲治官僚,如空印案、郭桓案,數萬人被連累致死。因貪污罪名死于監獄或被判刑的,每年都有數萬人。但明王朝最終仍然陷于腐敗泥淖而不能自拔,嚴嵩的貪污款就相當于好幾年的國防預算!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用了46名妃妾、宮女殉葬。在以后的70年中,這種野蠻的制度又在皇帝與諸王中流行。

朱棣比起乃父來,毫不遜色。1402年,他奪了親侄子的皇位,導致幾十萬人戰死沙場。建文帝宮中的宮人、女官、太監被殺戮幾盡。他曾一次枉殺1.4萬多人。他還將忠于建文帝的舊臣如方孝孺等人全部殺死。

僅方孝孺一家,滅“十族”就殺掉873人!對于方孝孺的妻女,喪盡天良的朱棣竟把她們送進軍營,讓士兵輪奸,一個女子一日一夜要受20余名男子的凌辱。有被摧殘致死的,朱棣就下圣諭將尸體喂狗吃。永樂末年,他大肆屠殺宮女、宦官,在這次大慘案中,被殺的宮女有3000人之多。

12.明末混戰

從李自成起義到吳三桂滅亡,明末清初國內混戰54年。明末全國人口為1億,到清世祖時全國人口只剩下1400萬人了。銳減80%多,損失人口8000多萬。

崇禎十七年(1644年)八月初九,張獻忠攻陷成都,下令屠城三日。三日過了,停止大殺,仍然每日小殺百余人以樹威。

滿族征服漢族,始終貫徹一個既定方針:屠殺。對蒙古人和朝鮮人卻不是這樣。努爾哈赤的清軍占領遼東地區后,先是擔心當地窮人無法生活而造反,把遼東地區的貧民都抓起來殺掉,稱“殺窮鬼”。

兩年后,清軍又怕遼東的富人不堪壓迫而反抗,又把遼東地區的富人幾乎殺光,稱為“殺富戶”。共殺遼民300多萬,遼東地區的漢人基本被殺光。皇太極破錦州,三日搜殺,婦孺不免;掠濟南,城中積尸13萬。

揚州城破,揚州頓成地獄,死者達80余萬。比地獄更難忘是人民引頸受戮的場面。史載:只要遇見一個滿族士兵,“南人不論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頸受刀,無一敢逃者”。一個清兵,遇見數十名青壯男子,清兵橫刀一呼:“蠻子來!蠻子來!”這些人皆戰戰兢兢,無一敢動。

這個清兵押著這些人(無捆綁)去殺人場,沒有一人敢反抗,甚至沒有一人敢跑。到刑場后,清兵喝令:“跪!”呼啦啦全部跪倒,任其屠殺。

清軍在江陰一縣,就殺了17萬人,全城僅50人幸存。嘉定三屠殺了50多萬人。1649年,清軍占領湖南湘潭后屠城。同年平定大同的反清暴亂,大同全城軍民被屠盡,“附逆抗拒”州縣及汾州全城也不分良莠一概屠殺。1650年攻破廣州時屠城,“屠戮甚慘,居民幾無噍類……累骸燼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積雪”。

張獻忠的屠殺與清兵入侵,使四川人口由600多萬銳減至50萬,只剩下10%左右。整個中國,“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膽敢反抗的居民幾被殺盡,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順服的奴才。此外,滿清又殺苗民100萬,殺回民數百萬,把漠北蒙古的準葛爾部落殺到只留最后一個幼童!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殘忍!

[img]我們中國有哪些國恥????

一、南京條約

1842年8月,滿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二、馬關條約

1895年4月,滿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主要內容:

1.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以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華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三、辛丑條約

1901年,滿清政府與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簽訂辛丑條約。

主要內容:

1.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億5000萬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中國最雞事件(中國有名雞)

2.賠償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做抵押,中國的稅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國控制。

3.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屆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地駐兵保護。

4.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

5.懲辦義和團運動中曾與列強“作對”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和參加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

6.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四、“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駐中國的侵略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并借此突然襲擊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隨即在幾天內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圍的廣大地區,東北三省全部淪陷。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吞并中國、稱霸亞洲及太平洋地區而采取的一個蓄謀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驟。

五、“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國北平的盧溝橋的中日軍事沖突,日本就此全面進攻中國,稱為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來的,是它全面侵華的開始,也是中國人的國恥日。

六、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侵華日軍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國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奸等戰爭罪行。

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而日本學者則眾說紛紜,但有部分人卻試圖抹殺事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恥

中國歷史大事件

中國歷史大事件

1、已知的在中國境內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類,是“元謀猿人”。在中國云南省元謀盆地發現的顆古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鑒定,距今約有70多萬年了。

2、約70——20萬年前,“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里。

山頂洞人復原胸像

3、北京人已經知道使用天然火。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約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里,生活著一批被稱作 “山頂洞人”的遠古人類。他們已經具有明顯的黃種人的體態特征。

5、山頂洞人不僅會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國縫制工藝史上的第一枚骨針,骨針約同火柴棍般粗細,長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國出現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陜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網紋盆上各種紋飾,是原始美術、原始文字和原始藝術的結晶。

8、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烏黑光亮,有著金屬器皿一樣的光澤。

9、長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與黃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樣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們已經會用大型木構件建筑房屋。

10、大約4000多年前,發生了一些部落戰爭。黃帝是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因為他深得人心又聰明勇敢,取得了最后勝利。

11、在古老的華夏族逐漸形成的過程中,黃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黃帝也就被后世尊為華夏族(即中華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黃帝之后,中華民族先后又出現了幾位杰出的人物:堯、舜、禹。堯禪位于舜,舜禪位于禹。

13、堯舜禹的時代,洪水泛濫成災。大禹奉命治水,終于治服了洪水。

14、后來,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15、相傳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開始有了歷法,所以人們都把中國古老的傳統歷法叫夏歷。

16、夏歷是按月亮的運行周期制訂的,又叫陰歷。由于歷法中有節氣變化和農事安排,所以又稱農歷。

司母戊大方鼎

17、夏朝最后一個統治者桀,暴虐無道。東方的商部落,在湯的領導下強大起來,打敗了夏建立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18、商朝的青銅器制造業有很大的發展。商朝后期制造的 司母戊大方鼎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銅器。(右圖)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古代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萬片刻 有文字的甲骨中,總字數達到160多萬字,其中有單字4600多個,已識別的有1000多個。

20、商代末期,在黃土高原上,一個叫“周”的部落強 盛起來。到周文王時,周國成了西方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后的統治者紂王好酒淫樂。周武王時,周聯合其他部落討伐商朝,經過牧野之戰,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個小國,有魯、齊、魏、晉、宋、燕等。這些小國的國君叫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帶產生了許多大型樂舞。祭祀山川時用的是表現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紀念武王伐紂功績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都城東遷,名為“東周”。分為“春秋”、 “戰國”兩個時期。

25、春秋時期,100多個諸侯國林立,互相爭奪,勝者成為霸主,出現了 “春秋五霸”,一般的說 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26、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問鼎大小輕重”。鼎是王權象征,傳說大禹鑄了九個鼎,代表九州。楚莊王問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后期,吳越兩國交惡。先是吳王闔廬戰敗受傷而死。其子吳王夫差立志報仇,讓人每天高聲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殺父之仇了么?”后來,吳國在夫差的領導下打敗了越國。

28、越王勾踐決心雪恥。他“臥薪嘗膽”,每天高聲自問:“勾踐,你忘了亡國的恥辱么?”越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再次打敗吳國,吳王夫差自殺。

29、約2500年前,中國出了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30、《道德經》又名《老子》,書里寫著:禍有時會成為福的因由,福中有時藏伏著禍。因此要注意“物極必反”, 還要注意“道”“德”相長。

31、生活于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32、孔子最早在中國興辦私學,他有弟子三千人,賢者七十二人。

33、孔子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整理編訂了《易》、《詩》、《禮》、《樂》、老子授經圖孫武像 《尚書》、《春秋》等 “六經”。

34、孔子享年73歲,死后葬在魯國都城北邊(今山東曲阜“孔林”處)。孔子故居后來改建為“孔廟”。

孫武像

35、孔子的學生們追憶孔子日常教誨和生活行為,整理成一部語錄體書,稱作《論語》,這部書成為儒家的經典,對后世有很大影響。

36、孫武,是春秋未期一位杰出的軍事家。傳世有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

37、《孫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 知彼知已,百戰不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等許多戰爭原則。

38、《孫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于:精通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因此被稱為“兵學圣典”,并被廣泛應用于政治、外交、商戰、體育等領域。

39、《孫臏兵法》是另一位杰出的軍事家,戰國時期的孫臏所著,孫臏是孫武的后代。

40、齊將田忌與齊王賽馬屢敗。孫臏教田忌改用自己的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敗一場;再用自己的上等馬、中等馬分別與齊王的中等馬、下等馬對陣,田忌勝二場,總比分2:1,田忌勝。“孫臏賽馬”是一個很著名的策略。

41、戰國時期開始后,各個諸侯國都和周王一樣,自稱為王,其中的七個強國號稱“戰國七雄”,他們展開了“兼天下”、“一宇內”的戰爭。

42、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盛行“鐘鼓之樂”。近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24件古代樂器。

編鐘

43、在出土的鐘鼓樂器中,有一套大型編鐘,最為珍貴。這套編鐘在地下埋藏了2400余年,現在仍能以準確的音調、優美的音色演奏古今樂曲。(右圖)

44、中國古代第一個享有盛譽的名醫,是春秋戰國后期的民間醫生扁鵲 。

45、扁鵲精通各種醫術,又總結前人方法,創造了望、聞、問、切的四診法,幾千年來一直為中國傳統醫學所采用。

46、“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場激烈的思想交鋒,戰國爭雄激烈之時,也是百家爭鳴鼎盛之際。

47、秦在公元前770年才被封為中國西部的一個諸侯國,疆域較小,國力不盛,始終被中原諸侯鄙視。但自從實行了商鞅變法后,國勢蒸蒸日上,很快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

48、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 秦王贏政,開始親理朝政,經過短短的17年,滅其他六國,于公元前221 年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秦朝 。

49、秦滅六國后,贏政稱“皇帝”,意即“德過三皇,功高五帝”。

50、為盡快改變春秋戰國500多年分裂造成的各種混亂,鞏固秦王朝的統一,秦始皇下令統一幣制,使用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作為全國統一的貨幣。

51、秦始皇還下詔統一度量衡 ,并繼續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弛道,車同軌 ,書同文”,來鞏固秦 萬里長城 秦王朝的政權。

52、中國古文字中,最早有 甲骨文、 金文,西周時期有 大篆(籀文),戰國時期有蝌蚪文(古文)。 此外一些諸侯國還有各自不同的文字。

萬里長城

53、秦統一后,規定小篆為統一字體,通行全國,后來,秦朝出現了一種更加便于書寫的隸書,這 種字體從漢朝起在官方和民間通行,至今仍在廣泛使用。

54、秦、趙、燕等北方諸侯國,為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曾分別修筑過長城。 秦始皇統一中國 后,下令把不相銜接的各段長城連成一體,再向東西延伸,全長達1萬多華里,號稱萬里長城。長城大都修筑在高山峻嶺之上,易守難攻。(左圖)

55、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了一次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朝被劉邦領導的武裝力量推翻了。

56、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57、在發生于巨鹿的一次大戰中,項羽命士兵砸破鍋鼎,鑿沉船只(“破釜沉舟”),只帶三天口糧,以示決戰必勝的決心。結果項羽的軍隊九戰九捷,立下首功,分封天下,自稱為 “西楚霸王”。

58、劉邦曾與秦朝關中父老 “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并且下令廢除秦朝全部苛法,明令禁止犒軍擾民。由于實施德政,得到廣泛擁護,劉邦被封為“漢王”。

59、公元前202年,劉邦圍項羽于垓下,項羽自刎。劉邦(漢高祖)建立西漢王朝(公元前206年—— 公元25年)。為順應民心思安、期盼休養生息的現實,劉邦制定了各種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使社會 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60、漢高祖之后,漢文帝、漢景帝繼續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經過漢初六、七十年的努力,中國出現了政治升平、經濟繁榮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61、漢武帝即位后,以其雄才大略,開拓西部疆域,建立起豐功偉業,使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歷史上把“秦皇漢武”并稱,正是因為他們先后完成了中國統一、穩固發展的偉大事業。

62、西漢帝國的強大,使中原人不再被稱為“秦人”,而通稱 “漢人”、“漢族”了。

63、公元8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但由于他施行暴政,引起赤眉、綠林軍起義,隗囂、 公孫述等擁兵自立。公元23年9月,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

64、劉秀是劉邦之后,王莽內亂時期起兵爭奪天下,于公元25年重建東漢(公元25——220年)政權,定都洛陽,自號為“漢光武帝”,史稱“光武中興”。

65、養蠶抽絲、紡紗織綢,是5000多年前中國人的重大發明。公元前5——6世紀,絲綢傳到西域。到了漢代,絲綢業已十分發達。紛至沓來的商隊,把各種絲和絲織品運到了古羅馬帝國,絲綢之路開始形成。

66、中國古代最早的紙實際上是一種絲織品,有一種帛(極薄的絲綢)在古代作為“紙”用。所以漢代以前就有許多帛書帛畫。

67、到了 西漢早期,出現了用植物纖維制成的紙,如 絮紙、麻紙。

68、公元105年,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發明價廉物美的 “蔡侯紙” 這種紙平整光滑,又薄又軟,成本低廉,便于書寫。

69、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的政權,提出“獨尊儒術”,以孔子學說為核心內容的儒家思想開始占統治地位,并逐漸形成儒教。

70、佛教在元前后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到中國,對后世的中國文化產生深遠影響。東漢時中國道教在民間興起。

71、東漢將亡之際,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此后各種大小戰爭不斷,著名的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還有夷陵之戰。最終的結果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史稱三國(公元220——280 年)。

72、三國時期有幾位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如: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曹操有雄才大略,關羽是忠義的英雄。他們受到后世中國人的尊崇。

73、晉朝(公元265——420年)時的煉丹家葛洪,在冶煉各種礦物的過程中,了解到一些礦物的性 質,總結出不少化學知識,他寫的 《抱樸子》堪稱一部原始化學的重要著作。

74、《水經》是漢朝桑欽的一部河道學專著,但記述過簡,有缺漏。北朝(公元386——581年)酈道元以 此書為綱要,詳加注釋,取名《水經注》。

75、《水經注》記述了1252條水道河流,連許多歷史事件、人物、傳說神話、文物碑石等各種史跡故聞, 都有涉獵。全書30萬字,是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巨著。

76、王羲之是東晉(公元317——420年)杰出的書法家。據說他年輕時常臨池寫字,就池洗硯,使得池水盡黑,故有“墨池”之說,相關的名勝有多處,推浙江紹興蘭亭。

77、公元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蘭亭飲酒賦詩,共得佳作四十余篇,編為一集,王羲之親為作序并書寫,稱為《蘭亭序》(右圖),是中國書法的絕代佳作。真跡惜已失傳。

78、瓷器的制造工藝比較復雜,故瓷器的出現比陶器晚。從商周起才有原始青瓷。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到了東漢晚期,中國已能大批生產胎堅質細、色澤翠艷的青瓷。三國兩晉時期,南方越窯所生產的青瓷最為有名。

79、從三國的吳國開始近400年間,連續有六個朝代在 南京建都,后人稱南京為 “六朝古都”。

80、三國時代的大數學家劉徽,最早提出了圓周率的計算方法 “割圓術”。他從圓內接正多邊形入手,求得圓周率的近似值為3.14159。

81、南朝的數學家祖沖之,得到小數點后七位數的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比歐州 數學家計算出同精度的圓周率早了1000多年。

82、經過四、五百年戰亂,公元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楊堅重新統一中國。

83、隋文帝是個明君,他勵精圖治,治國有方。十幾年后,各地府庫皆已盈滿,無處再容納糧食布帛。因此隋朝的典章制度后來都在唐朝得到繼承,有的長期為后世沿用。

84、隋朝創立了科舉制,后又設進士科。"科舉”即分科舉士,“進士”即晉仕之意。隋朝創立的科舉制,沿襲1000多年,直到清末才終止。

85、隋朝時,中國經濟的重心已開始南移,大量的糧食財富從南方運往全國,為此,公元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86、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北達涿郡(今北京通縣),全長2000多公里,沿河修了堤道,栽種了柳樹。

87、隋朝工匠李春營造的趙州橋(原名安濟橋),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石拱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此橋的單孔大拱跨度為37.37米,完全用石塊砌成。

88、公元618年,唐朝(公元618 ——907年)建立。626年,李世民繼位當了皇帝,即唐太宗(左圖)。唐太宗十分注意安撫百姓,他經常引用古代荀子的話:“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以警醒自己,告誡朝廷官員。

89、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中,唐太宗最善于兼聽納諫。他鼓勵臣下直言切諫,且常能屈己納諫。

90、魏征是唐初名臣,他常說“兼聽則明, 偏信則暗”。一生對皇帝據理力諫達200多次。

91、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惋惜不已,他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

92、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繁盛的時期,號稱“開元盛世”。當時的都城長安(今陜西西安)有百萬人口,各國的使節、商人、留學生數以萬計。四方珍奇積聚,極盛極富。

93、唐朝廷在廣州設市舶司(其長官稱為市舶使),專管海外貿易。

94、唐代開始,東南沿海許多商人紛紛揚帆出海。他們每年九、十月間,乘著東北季風南下東南亞各國經商,待來年三、四月間再隨著東南季風“回唐山”。這些在東南亞“住蕃”和移民的“唐人”,成為最早的華僑 。

95、唐后,許多國家都把盛唐的中國人及華僑稱為“唐人”,他們聚居的地方就成了唐人街。

96、唐朝多才子,更多有不屈不撓舍生取義之士。著名者如玄奘只身徒步往天竺(印度)取經,過沙漠、翻雪山,越叢山峻嶺,闖林莽沼澤,九死一生,歷時19年,行程5萬華里。

97、唐朝天寶初年,鑒真和尚乘船五渡東海挫敗,幾度死里逃生,歷經12年磨難,雖雙目失明,信念仍不減當年,六渡滄海終于成功,終老日本,成為一代宗師。

98、唐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西藏,帶去許多工匠、技藝、典籍、物種,對西藏的開發起到積極作用。

99、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國號為“周”。武則天富權略,能用人,掌握政權達40余年,死后,唐中宗復位。

100、唐玄宗早期政治清明,任用賢相,稱為開元盛世,但晚年因寵愛楊貴妃,釀成“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從此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

101、唐朝工匠用各種礦物燒制出青、綠、黃三種艷麗的彩色陶器,所以叫唐三彩。唐三彩作品多為人物或動物俑,個個造型生動,栩栩如生,為藝術珍品。

102、唐代的繪畫風格十分注重線條的變化,不論是凡人常物,還是云中的飛天神仙、反彈琵琶的歌女舞妓,都給人以“天風飛揚,滿壁風動”、“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美感。

103、唐代天文學家中最有成就的是僧一行(原名張遂),他通過觀測,證實了太陽的運行速度是不均勻的,時快時慢。僧一行還大規模實測了子午線的長度,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104、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六大古都”,它們分別是陜西西安、河南洛陽、江蘇南京、北京(以上四地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河南開封和浙江杭州(分別是北宋和南宋的都城)。

105、唐朝時期,中國是東方最先進的國家,日本先后派了十多批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人數多時達五六百人。這些日本譴唐使回國以后,積極傳播中國的社會制度和文化,促進了中日的友好關系和文化交流。

106、公元907年,唐朝節度使朱溫廢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歷史上稱為后梁。此后的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相繼統治黃河流域,合稱五代(公元907——960年)。同一時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現了10個割據政權,總稱十國。到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結束。

107、公元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今河南開封東北)發動兵變,手下將士們把黃袍加到他身上,擁立他為皇帝,取國號為“宋”,定都在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108、宋太祖為了鞏固統治,采納宰相趙普的建議,加強中央集權。他設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

109、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被宋神宗任命為宰相后實行變法,整理財政和軍政,稱為“王安石變法”。后來由于司馬光等人的強烈反對,變法維持不到十年就結束了。

110、北宋時期官員包拯,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人們把他當作清官的典型,尊稱他為“包公”、“包青天”或“包龍圖”。中國民間流傳著許多有關包公的動人故事,表達了人們對他的敬仰之情。

111、五代十國時期,各地佛教盛行。宋朝時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經》,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印刷佛經。

112、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相當發達,火藥、造紙、印刷術和指南針一起被稱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113、沈括是北宋時期的著名科學家,對天文、歷法、音樂、醫藥、數學等很是精通。他在所著的《夢溪筆談》一書中,記載了自己豐富的研究成果。此外,他還記錄了當時勞動人民的許多發明創造,比較有名的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等。

114、印刷術的發明和推廣被譽為世界文明之母。北宋時期,畢升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大約200年后,這一技術傳到其他國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起到推動作用。

115、火藥的發明與中國古代的煉丹術有密切關系。因為火藥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唐朝末年,被廣泛應用到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藥技術有了更大的改進。后來火藥的制造方法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各國。

116、在很早的時候,中國就發明了指南針。北宋時期,人們創造了適用于航海的指南針,把航海事業推向了新的時代。這一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在世界上也最為先進。

117、北宋時期大量開采金、銀、銅、鐵等礦藏,銅錢是當時的本位貨幣,鑄造量非常大,在今天東到日本、西至歐洲、非洲的廣大地區都有出土。

118、兩宋時期的制瓷業非常發達。宋瓷品種繁多,花紋秀麗,并大量出口海外,江西的景德鎮已成為中國著名的瓷都。

119、宋朝時期,市場上流通貨幣以銅錢、鐵錢、金銀等金屬貨幣為主。為了攜帶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使用為商業繁榮提供了便利條件。

120、宋代的針炙學和法醫學成就突出,《洗冤集錄》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比西方同類專著早了300多年。

121、司馬光是北宋著名歷史學家,他用了19年的時間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著名編年體通史,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

122、宋朝末年,宋江領導的一批民眾在山東省梁山一帶起義。后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就是以此為背景創作的。

123、宋朝時期,中國境內還有一些其他民族建立的政權,如契丹族建立的遼,女真族建立的金,黨項族建立的西夏等。1127年,金朝的軍隊攻破開封,俘虜了北宋的皇帝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徽宗的另一個兒子趙構稱帝。逃到南方,在杭州建立政權,歷史上成為南宋(公元1127-1279年)。

124、岳飛是南宋的抗金名將,他率軍北上以收復被金軍占領的宋朝領土,卻被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岳飛葬在杭州西湖邊上。后人為了紀念他,在他的墓前放了用生鐵澆鑄的秦檜等人的跪像,表示對奸臣的強烈憎恨。

125、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大舉進攻南宋,南宋著名的將領文天祥組織軍民抵抗,失敗后被俘虜。元朝統治者采用各種方式勸他投降,他寧死不屈,寫下了《正氣歌》和《過零丁洋》等詩篇,表現了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句,成為千古名言。

126、蒙古族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12世紀末,鐵木真經過十多年戰爭統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的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意思是“堅強的君主”。

127、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1271年他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1368年),稱為元世祖。元朝在成立過程中及成立以后,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地戰爭,向西一直打到歐洲的多瑙河流域,對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

128、在中國歷史上,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都要大。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朝的首都大都,是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大都就是中國現在的北京。

129、元朝中后期,棉花已在全國范圍內廣泛種植,棉紡織業發達。棉布成為江南人的主要衣料,這是中國古代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元朝的黃道婆,推廣了黎族人民先進的棉紡技術,對棉紡織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130、元朝時期,中外交往頻繁,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寫下《馬可波羅游記》一書,生動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榮景象,激發了歐洲人對中國的向往。

131、元朝時期有大批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維吾爾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相融合,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132、元朝同許多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福建省的泉州是元朝最大的港口,在當時和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并列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生長著很多刺桐樹,故以刺桐城聞名于世。

133、1368年,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推翻元朝政權,建立了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明初定都南京,后來,明成祖把都城遷到北京。

134、1405到1433的近30年間,鄭和率領的船隊先后7次下西洋,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鄭和下西洋寶船模型(右圖)

135、1417年,蘇祿(今菲律賓)國王帶領300多人訪問中國,歸國途中病逝于山東,明成祖派人為他舉行隆重葬禮。明朝以后,中國多次修護蘇祿王陵,表達了中國對這位菲律賓友好使者的悼念之情。

136、明朝時期,日本海盜商人經常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騷擾。他們勾結明朝土豪奸商,到處搶掠財物,殺害百姓,給中國沿海造成極大的禍害。這些強盜被叫做“倭寇”。明朝大將戚繼光組織軍隊,給倭寇以痛擊。1565年,戚繼光聯合俞大猷,把橫行百余年之久的倭寇全部消滅。

137、明朝后期,顧憲成和高攀龍等人在江蘇無錫的東林書院講學,他們經常在書院里議論朝政,抨擊當權者,這些人被稱為“東林黨”。當時大宦官魏忠賢專政,兇險殘暴,東林黨人不怕迫害,指斥魏忠賢等人為“閹黨”,與他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138、明朝規定用科舉制度選拔官吏。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應考的人不能有個人見解,文體要呆板地分成八個部分,叫做“八股文”。

139、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選派解縉等3000人編輯成《永樂大典》,共110095冊,輯入各類圖書七八千種,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一部類書。該書先后抄錄正副兩部。正本后來被燒毀,副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兩次被焚毀劫掠,目前存世的僅有300余冊。 140、明朝卓越的醫學家李時珍,歷經20多年,寫出了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成為世界醫學的重要文獻。

141、明朝時期,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他在傳教的同時,也積極傳播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明神宗給他以很大的支持。利馬竇為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墓在北京西城。

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什么重大事件?

1.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毛澤東主席用他那帶著湖南口音的洪亮聲音,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1950年抗美援朝,跨過鴨綠江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6月27日,美國政府宣布出兵朝鮮,實行武裝干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并派遣海軍第七艦隊入侵臺灣海峽,公然干涉中國內政。侵朝美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并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的城市和鄉村,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

10月8日,毛澤東發布命令將東北邊防軍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命令志愿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并爭取光榮的勝利。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5月23日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簽訂《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協議》的簽訂,宣告了西藏和平解放。同年10月16日,人民解放軍根據《協議》規定進駐拉薩。

4.1952年河北公審劉青山、張子善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召開公審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大會。河北省人民法院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的命令,組成臨時法庭,對劉青山、張子善予以公審和宣判,判處二犯死刑,立即執行,并沒收其本人全部財產。

5.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迎接1953年的偉大任務》的社論,指出:“1953年將是我國進入大規模建設的第一年”,將“開始執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是指我國從1953年到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

6.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大會一致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宋慶齡等13人為副委員長,董必武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鼎丞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大會決定任命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

7.1955年周恩來率團參加萬隆會議

1955年4月18日─24日,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首屆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這是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自行召開的會議。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了這次會議。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堅決貫徹中國的外交路線,堅持求同存異,協商一致的原則,為會議的成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8.1956年第一批國產汽車研制成功

1956年7月13日, 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嶄新的總裝線上,被毛主席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試制成功。這標志著第一汽車制造廠的三年建廠目標如期達到,也結束了中國不能批量制造汽車的歷史。

9.1959年大慶油田被發現

1959年9月25日,中國石油勘探隊在東北松遼盆地陸相沉積中找到了工業性油流。時值國慶10周年,所以這個油田以“大慶”命名。大慶油田的發現,打破了中國是“貧油國”的論調。到1963年12月,周恩來終于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國需要的石油,現在已經可以基本自給了,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了。

參考資料:

人民網:中國年代大事記(1949——1959)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雞事件(中國有名雞)”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雞事件(中國有名雞)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41153.html

標簽: 中國最雞事件(中國有名雞)

熱門文章
隨機tag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 中國最漂亮風景城市(中國最好看風景) 完結的玄幻小說排行榜完本 霍金預言2023年喪尸爆發 夏天的四字詞語(夏天的四字詞語一年級) 中國最早的巖畫將軍崖巖畫距今約7000年 覃氏三姐妹(覃氏三姐妹案) 做夢夢到死人(做夢夢到死人又活了是什么意 香蕉棗(香蕉棗子一起吃什么味道) 中國種植葡萄始于什么時候 美女游戲名字(古代美女游戲名字) 盤點劉德華十大經典歌曲 塔寨村原型死了多少人 2個字的游戲名字(好聽的游戲名字) 現在qq最高等級(目前最高等級) 南史王弘傳(南史王弘傳是個什么樣的人) 蟻穴的簡單介紹 幫會名字大全(仙氣十足的幫派名字) 唐代被譽為畫圣的是誰 繕寫(繕寫公文的拼音) 黑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五電影) 女孩子游戲名字(女生游戲名) 很少的幾句話的成語(很少的幾句話的成語) 中國最漂亮的早餐(中國最火的早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镇远县| 资阳市| 易门县| 康乐县| 鸡泽县| 通化县| 安龙县| 穆棱市| 大埔县| 肃南| 台中市| 嘉义县| 岳普湖县| 定结县| 石门县| 新津县| 上蔡县| 兰溪市| 西林县| 都安| 利川市| 大化| 襄樊市| 邳州市| 甘泉县| 株洲县| 崇信县| 高雄县| 双牌县| 南郑县| 平武县| 洞口县| 临夏市| 临清市| 台东县| 分宜县| 福贡县| 基隆市| 平凉市|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