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個朝代最包容(中國哪個朝代比較好)
xj
2023-03-30
可能讓人們選擇一個朝代穿越回去,很多人都會選擇唐朝,因為唐朝更加開放和自由,也被稱為包容性最強的朝代。當然這也跟武則天當上皇帝有很大關系,作為第一位女性皇帝,也讓當時地位不高的女人們瞬間翻身,對很多傳統的東西都做出了顛覆。不過這種風氣并沒有延續很久,封建思想始終占據主導。這次為大家列舉出了50個能讓大家愛上唐朝的理由,想要了解一個真實的唐朝就一起來看看吧。
有唐一代已經整整1400年了,為何人人都愛夢回大唐?
因為它絢爛至極,是當仁不讓的世界中心,是中國人最充滿自信的朝代。
因為它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站在長安街頭就相當于站在紐約街頭,一句“東土大唐”就是全球通行證,“唐土”“唐國”“唐人”“唐人街”影響至今。
因為它朝氣蓬勃、自由開放。因為它是一個模糊的國,甚至無須筑墻以防外患。
因為它真正實現了國富民強,人人有夢做、有話說、有事干。因為它律法嚴明,人人都有安全感。
因為它有新銳人物武則天、最風騷文豪李白、最敢說魏徵、最走心思想家玄奘、最先鋒藝術家吳道子、最有品生活家陸羽、最傾城佳人楊玉環、最時尚icon虢國夫人、最強悍文化交流佛教、最帶感娛樂長安夜宴、最贊美食荔枝、最具流量IP《大唐西域記》。
因為唐朝男人生猛、女人感性,活得講究,愛海淘,愛快遞,愛食養,愛點心,愛生魚片,而且不歧視女性,也不歧視胖子。
因為它有著黃金王朝的氣度、氣象和氣場,直到今天,仍在為我們時代的文化和生活賦能。
在中國歷史上,能夠用“絢爛至極”“氣象萬千”這樣的詞匯來形容的朝代,唯有大唐。
01
因為唐朝是國人最自豪、最憧憬的朝代,沒有之一。在諸如“最想生活的朝代”“最想穿越的朝代”評選中,唐朝總是排榜首。
02
因為唐朝真正實現了國富民強。“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杜甫《憶昔》)
03
因為“唐”已成為超級IP。自宋代始,“唐”在海外成為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事物的代稱:中國為“唐土”“唐國”,中國人為“唐人”,中國人聚居之地則為“唐人街”。
04
因為唐朝是古代中國的青春期。唐朝人有著其他朝代罕有的少年感:朝氣蓬勃、心態開放、敢于冒險、積極樂觀、有夢想、有行動力。
05
因為唐朝人超級自信。確實,不管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大唐(也稱“巨唐”)的很多方面都代表著當時世界上的最高水準。
06
因為唐朝樂隊和那首《夢回唐朝》:“今宵杯中映著明月/紙香墨飛詞賦滿江/今宵杯中映著明月/豪杰英氣大千錦亮……”
07
因為“盛唐氣象”令人神往。雖然它最初特指盛唐詩,但在后人眼中,這四個字所指代的盛世風貌,可以敷衍數百萬字,就像日本作家夢枕貘在小說《沙門空海》中所做的那樣。
08
因為那是一個“萬國來朝”的時代。據統計,唐朝的289年間約有71個國家遣使來華共582次。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等歷代皇帝被尊為“天可汗”,也就是世界首腦。
09
因為唐朝對外國人相當友好。唐朝文臣如晁衡(阿倍仲麻呂)、姜公輔,武將如高仙芝、黑齒常之,等等,都是外國人。據統計,有3000余名外國人在唐朝做過官。
10
因為唐朝注重文化輸入。僅針對印度一國,就有玄奘歷時17年赴天竺取經、太宗李世民遣使去摩揭陀取熬糖法。
閻立本繪《步輦圖》,其內容為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
11
因為唐朝也注重文化輸出。唐朝是當時最大的留學生進口國,日本就先后派出19批遣唐使。《日本書紀》稱:“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
12
因為唐朝有制度。下有科舉制公開選拔人才,上有三省六部制管理全國行政事務,正如學者錢穆所說,這兩種制度“奠定了中國傳統政治后一千年的穩固基礎”。
13
因為唐朝十分重視法律規制。在律令面前,即使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而唐律的存在,是唐朝能延續三百年的重要原因。
14
因為唐朝為國民提供充足的安全感。有效的律令之下,犯罪現象被遏制。貞觀四年(630),全國判死刑者僅為29人。
15
因為唐朝是唯一一個不筑墻以防外患的王朝——唐朝人覺得不需要。
16
因為唐朝的兩稅法給流動人口管理提供了思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由宰相楊炎提出并推行的兩稅法,“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落戶采用居住地原則,解決了流動人口的身份問題。
17
因為唐朝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而長安,這個當時已經有百萬人口的城市,就是那個時代的世界之都,是唐朝的紐約。
18
因為有唐詩。幾乎從識字開始,我們就在學習唐詩,唐詩滋養了我們,也塑造我們的遣詞造句、審美乃至價值觀,已經成為文化DNA般的存在。
19
因為那是一個盛產大詩人的時代。正如高棅《唐詩品匯》中所概括的,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雅,王維的精致,儲光羲的真率,王昌齡的聲俊,高適、岑參的悲壯,李頎、常建的超凡,各擅勝場。唯有在唐朝,才會不斷涌現這么多大詩人。
20
因為那是一個以詩取士的時代。唐朝進士科考試以詩賦為主,只要你能寫出像錢起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樣的佳句,就能順利及第。
21
因為那更是一個全民愛詩的時代。李白的頭號粉絲魏萬,曾輾轉數千里追尋偶像的足跡;白居易的腦殘粉葛清則在身上刺滿白居易詩意圖,簡直是行走的廣告板。
22
因為唐朝文人絕不是弱不禁風的“弱雞”。他們熱衷于投筆從戎,建功立業,也因此創造了唐詩中的重要門類——邊塞詩。《全唐詩》中收入的邊塞詩,就有2000余首。
23
因為唐朝才子最會自我宣傳。朱慶馀那句“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貌似描述閨情,其實是干謁——也就是向高位者自薦。
24
因為唐朝人重友情。杜甫說“天下朋友皆膠漆”,王勃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5
因為唐朝有吳道子的畫、周昉的簪花仕女、李龜年的曲、公孫大娘的舞。
26
因為顏、柳、歐、趙這書法四大家,唐朝就占了三家,還有張旭、懷素這樣的“草圣”。
27
因為唐朝有飛天壁畫。余秋雨在《莫高窟》一文中梳理窟中壁畫的流變:“人物衣服和圖案都變得華麗,有了香氣,有了暖意,有了笑聲。色流猛地一下渦漩卷涌,當然是到了唐代。”
28
因為唐朝有武則天。在她治下,社會更加開放,女性有更大的自由。她們既可讀書寫字、從政為官,如上官婉兒;亦可輕衣薄裳,甚至追逐時尚,著男裝、騎大馬。
29
因為唐朝人美得張揚。在長安,五陵有少年,“銀鞍白馬度春風”(李白《少年行》);水邊有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杜甫《麗人行》)。
30
因為唐朝人好游玩。每逢春日,男人們呼朋喚友,往來于花樹間,一旦發現勝景就下馬飲酒作樂,這叫“看花馬”;女人們結伴在郊外漫步,遇到名貴花草,將紅裙解下,掛在竹竿上聯結成帷帳,就地設宴,這叫“裙幄宴”。
31
因為唐朝人善歌舞。楊玉環以《霓裳羽衣曲》名世,安祿山雖然是個“自秤得三百五十斤”的超級胖子,但跳起胡旋舞來依然“其疾如風”。
32
因為唐朝人酷愛打馬球這種高級的運動。武則天當過宮廷女子馬球隊的隊長,她的孫子李隆基也是打馬球高手。另外,武則天還是蕩秋千高手。
33
因為唐朝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爭強好勝的時代——“奪標”一詞即始于唐朝。劃龍舟在唐朝之前不過是端午節的祈福活動,到了唐朝成為一種競技,在終點處掛上長竿錦標,奪得者勝,也就是“奪標”。
34
因為將散樂百戲(包括樂舞、雜技、武術、雜劇等)從表演升級為競賽表演是唐朝人的首創——也就是說,什么才藝比賽、“超女”“超男”乃至一對一battle,都是唐朝人早就玩過的。
35
因為唐朝女人性感。唐朝流行袒胸裝, 詩句“胸前如雪臉如花”“粉胸半掩疑晴雪”可以為證——當然,唐人是“袒胸”,而不是現在影視劇中的“擠胸”。
36
因為唐朝男人風流。盛唐時期流行的“潑寒胡戲”,相當于冬天時舉行的潑水節,青年男子赤身裸體、戴著面具尬舞,用冷水互潑,也潑圍觀群眾。
37
因為唐朝人臭美。他們用熏香把自己弄得香氣四溢。據陶谷《清異錄》,敬宗李湛把龍麝末香裝進紙箭中,后妃云集時用竹皮弓射出,濃香觸體卻不痛,取名“風流箭”。
38
因為唐朝女人什么都敢往頭上戴。李賀詩“灰暖殘香柱,發冷青蟲簪”中的“青蟲簪”,是廣西出產的一種甲殼蟲,有青綠色光澤,被女人們戴在頭上。金綠色、外形像蜜蜂的“金蟲”也很受青睞。
39
因為唐朝人和我們一樣愛海淘。著有《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舶來品研究》的漢學家薛愛華在書中寫道:“雖然說只是在8世紀時才是胡服、胡食、胡樂特別流行的時期,但實際上,整個唐代都沒有從崇尚外來物品的社會風氣中解脫。”
40
因為唐朝已經有快遞了——從涪州到長安三日可達的“荔枝走道”不就是快遞?還是產地直送呢。鼎盛時期,全國共有驛站1639個,從事驛務人員2萬多人,物流體系相當發達了。
41
因為“舌尖上的唐朝”令人嘴饞:渾羊歿忽,類似于肚包雞,只是豬肚變成了羊,雞換成鵝,鵝腹中釀糯米,烤熟后撇去羊,只吃鵝肉;素蒸音聲部,其實就是面塑小人,只是數量略大——一次性塑成七十余件歌伎舞女小人,蒸熟了吃……
42
因為唐朝是古時西餐最為盛行的時代。西域傳來的胡餅、燒餅、畢羅成為北方家庭最普遍的主食,而“貴人御饌,盡供胡食”。
43
因為唐朝是中國古代最講究食養的朝代之一。孫思邈的《千金食治》及昝殷的《食醫心鑒》提供理論依據,“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高人酒味多和藥”等詩句則描述實操經驗。
44
因為唐朝人發明了“點心”一詞。唐朝人普遍采取三餐制,在正餐之外享用諸如貴妃紅、金鈴炙、玉露團、紫龍糕、滿天星等點心,滿足口腹之欲,也是生活精致的表現。
45
因為日料里的生魚片其實源自唐朝——唐朝人酷愛吃“魚鲙”也就是生魚片。刀法如神的切鲙高手,切出來的魚片其薄如紙;《切鲙書》這樣的烹飪指南則教人們“大晃白”“小晃白”“舞梨花”等刀法。
46
因為唐朝人不用再跪著。唐朝之前,人們席地而坐,面前一個小幾,適于一人食;到了唐朝,高型家具如椅、凳、桌出現,幫助唐朝人實現了從分食制到會食制的轉變。
1937年,林徽因在山西五臺山尋訪唐代墓結構建筑。/ Fotoe
47
因為唐朝不歧視胖子。根據史料記載,武則天、楊玉環都是微胖界美女,而她們的驚人魅力人所共知。因此,被問及為何想穿越到唐朝時,很多人的理由就是這一條。
48
因為在唐朝,女子離婚和再婚都是常事。據《新唐書》,唐朝前半期有約100名公主,其中再婚的達30人,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都是數度再嫁。
49
因為唐朝以大為美。長安城內最寬的朱雀門大街,路寬約150米;大明宮占地面積達3.2萬平方公里,是明清紫禁城的4.5倍。
50
因為李敖曾說最想生活在唐朝,理由是:在唐朝,像他這樣的人不僅“有話說”,而且“有事做”。
最早最大方的五個朝代??五個朝代分別為: 1周朝: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256年。歷時800多年,開國君主為周武王(名發),末代君主為周赧王(名延)。公元前256件被秦所滅。2商朝: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歷時600多年(一般認為是660年)。開國君主為濤,末代君主是帝
唐朝是中國古代的標志性朝代,留下什么深刻影響?唐朝是中國古代的標志性朝代,留下什么深刻影響?
唐朝是中國古代史上的標志性朝代,也是那個時代世界上最富有,文明最發達的朝代。其世界影響力,也是中國古代歷朝歷代中最大的。在我們后代人的心中,也是一個讓人向往的朝代。有人甚至說,如果真的能穿越到古代的話,他最想穿越去的朝代,就是唐朝。
不過,說起來,不同人的心中,有一個不一樣的大唐。畢竟唐朝太輝煌太博大了,每個人對唐朝的觀感都是不一樣的。唐朝給每個人最深刻的印象也是不一樣的。那么,唐朝在你的心中,印象最深刻的究竟是什么呢?
有人可能會對唐朝的詩歌印象深刻。唐朝的詩歌,是中國古代詩歌領域的高峰,同時也算得上是中國古代文學的高峰。大詩人李白、杜甫等人,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而詩人之多,水平之高,也沒有哪個朝代能夠比得上。
有人有可能會對唐朝的包容性印象深刻。唐朝算得上是歷史上最能包容的朝代。尤其是在民族問題上,有相當大的包容性。外國人到唐長安來學習交流的人,比比皆是。全世界也把唐長安當成是朝圣的地方。
在邊關,唐朝雖然也多次與外國發生征戰,但是,唐朝對邊關少數民族也并不是一味地窮追猛打,更多的是一種懷柔的方式。尤其是唐朝在邊關各地設置的“都護府”,有一些“特區政府”的形式,是唐朝為了緩沖民族矛盾,確保民族和諧融合的有益探索。
有人還可能對唐朝的富裕印象深刻。唐朝整體上,當然不是歷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不過,卻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歷史圖景。這一點,其實是非常難得的。縱觀中國古代歷史,“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都只是人們想象中的一種理想社會形態,就如同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中記載的那個理想社會一樣。而史書卻確鑿不移地認可貞觀年間,就是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狀態。
當然了,唐朝給人印象深刻的還非常多。比如唐太宗時期的“納諫政治”,那也是在中國歷史上少之又少的,很少有君王能有唐太宗那樣的胸襟。等等。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那么在我的心中,唐朝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我覺得唐朝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唐朝人個性的張揚。
按照馬克思對未來人類社會的暢想,他認為,當人類進入最高社會形態的時候,人性是十分自由的,是解決了人類異化問題的,是能實現人性的全面解放的。
唐朝是一個封建時代,當然不可能實現人性的解放。不過,那個時代,卻能夠實現人性的自由張揚。這種張揚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百姓有建功立業的思想。這一點,是唐朝給人感覺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唐朝在經過了數百年的長期動亂以后,當他們進入穩定以后,人們的心中是充滿昂揚的情感的。因此都積極向上,渴望能夠建功立業。這樣的心理狀態,在后世的元明清時期,是不可想象的。
二是百姓實現價值的方式非常多。唐朝的兼容并包,讓百姓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途徑非常廣。在人才的選拔上,那時候雖然已經實行了科舉考試。但是選拔人才還不是完全按照這個來。那時候還要通過詩歌這樣的方式遞“行狀”。顯得文雅而溫情。有時候甚至只需要寫詩,也能升官。李白、杜甫都是因為會寫詩,被封為官的。就算不走仕途,唐朝人自我價值實現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做生意。這在歷朝歷代都是被禁止的,不過唐朝人做生意卻沒受到那么大的限制,他們都過得如魚得水。
[img]中國歷史上強大的王朝都很開放、開明,以及包容前一段時間,我與一位客戶介紹阿米巴經營模式。各方面都溝通得非常好,對方對阿米巴也非常有興趣,但提及阿米巴來源于日本時,對方堅決說“日本的東西我不學”。
我表示有點尷尬。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中國人給外界一種印象——保守、內斂。 其實,在宋朝之前,我們中華民族一直以來是開放、開明、包容,并且善戰的民族。
即使在“文強武弱”的宋朝,我們的文化和經濟,以及科技也處于世界的頂峰。據研究,我們當時的GDP占據全世界總和的二分之一。
但從宋朝開始,我們的儒家文化被朱老夫子等人進行了升級,形成了所謂的“程朱理學”,變成了一個純粹為政治階級服務的學說,開始禁錮人民的思想。
而元朝的統治則屬于隨性而為,再加上四等人的制度,很快元朝被推翻了,在歷史上的記錄也是不詳細、不仔細,比較模糊。
到了明朝,我們朱老八同志甚至想把孟子請出孔廟,因為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太不利于統治階級了。好在當天又是打雷又是下雨的,朱老八感覺冒犯了天意,最終不敢為。
但是,他取消了丞相制度,集大權于一身,封建王朝的集權性,在他身上達到了頂峰,無一人可以出其右。
而集權必定導致了一種結果,就是敢言、敢想、敢寫之人越來越少,思想的禁錮已經不可擋。
但朱老八的后代似乎沒有那么勤快,于是衍生出內閣制度,產生了一個可以制衡皇權的組織。再加上明朝特有的言官制度,整體來說,明朝也算蠻有特點的。
到了清王朝,剛開始還有內閣,但到了雍正朝,這個非常勤政的皇帝似乎有點象朱老八,設置了軍機處,將內閣變成了虛職部門。而軍機大臣也完全變成了沒有決策權的執行人員,最多有點參謀建議權。
于是,從雍正朝開始,封建集權再次達到一個頂峰。朱老八是一個人的集權,而四阿哥則是帶著一幫參謀人員集權。可惜清朝的言官制度并不發達,從此,整個華夏開始失聲了。
于是,到了乾隆,有了“十全老人”,有了“天朝上國”,等等自戀自封的詞語。我們從此真正走向了保守、內斂,從而開始閉關鎖國。
集權體制下導致了集體失聲,帝王實際上已經被虛無架空而未必自知。
最后被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大門,才發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聲音,而此時已晚矣!
但是,四大文明為什么就我們中華文明依然在?本身就證明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偉大之處。
你會發現強大的王朝往往具備開放、開明,以及包容的特點。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莫過于——秦、漢、隋、唐。
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件,我們來回顧一下:
一、秦朝的用人:
雖然在秦穆公時期,秦國曾經稱霸,但時間較短,且一直無法與晉國形成實際的對抗。
秦朝真正開始變強大,始之于秦孝公起用商鞅。我們可以了解一下孝公起作用的幾任丞相(相國):
1、商鞅:秦孝公時期之大良造(相當于當時的相國),其乃衛國人;
2、張儀:秦惠文時期之相國,以連橫破合縱,其乃魏國人;
3、范雎:秦昭王時期之相邦,遠交近攻戰略之主導者,其乃魏國人;
4、呂不韋:秦莊襄王、秦始皇時期丞相,其乃衛國人;
5、李斯:秦始皇時期丞相,幫助始皇帝統一中國,其乃楚國人。
而再看當時的所謂東方六國,其核心人才班底多數為王公貴族,固步自封,保守固執。
而秦國呢?只要是人才就可以為我所用,憑功績來晉升,即使是“外國人”,也會重用大用。
所以,六國為泰國所滅本身就是歷史的必然。
而我要說的是,敢于用人,用“外國人”,平民都可以晉升,在當時那個年代就是一種開放、開明,以及包容。
二、漢朝的用人:
經常看漢唐劇的人們應該發現,那個時期的女人似乎非常的開放,無論是著裝,還是生活習慣。偉大的漢武帝的母親,竟然就是一個二婚女子。
說到漢朝,最有名的帝王應該就是漢高祖劉邦與漢武帝劉徹了吧!
高祖之名在創立漢朝,與項羽爭霸,以及其獨具個人魅力的用人策略。
而武帝之名,則是開疆拓土,最突出的貢獻在傾全國之力征匈奴,從此漢族成為我華夏最大最強的民族。
秦人以人頭數量立功,不論出身;而西漢時雖然國家已經末落,陳湯也敢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可見當年華夏之人何其勇猛?哪來保守內斂一說?
武帝用人也是非常開明的,其四大顧命大臣,其中一人為匈奴王子,名“金日磾”,也是四大顧命大臣中唯一得以善終的大臣,忠心為主,七世輔佐。
漢武帝時期有一個人叫東方朔,據說他曾經在武帝的辦公室撒過尿。
還有一個大臣叫汲黯,武帝因為沒有戴帽而不敢接見他,因為汲黯敢于直諫,武帝害怕自己失禮竟不敢見。
三、隋唐的“瘋狂”:
隋唐往往不分家,因為楊家與李家本來就是親戚,都出身于隴西貴族。隋唐的體制,行事作風都是極為相似,且都有胡人血統。
區別在于,隋明帝楊廣之所以又被稱為“煬帝”,在于他的極端,好大喜功,其所為超出了當時國家的承受能力,從而過在當下,卻功在千秋。
而唐王朝很好地避免了急功近利,任用賢人。特別是魏征那真是太有名氣,拜見唐太宗前都要先與老婆拉拉手,怕自己因為直諫而回不來了。
唐朝歷史上最有名的皇帝應該有三位,一位“貞觀之治”的李世民,一位開創盛世的李隆基,還有一個唯一:
女皇——武則天。
最近有一部劇《長安十二時辰》,再現了當年長安的繁華與盛世局面(開元盛世之后,剛剛開始的天寶年間)。
有好多的外國人,女人也很開放,文化非常多元,長安街道也是異常繁榮,但繁榮背后卻是盛世的危機,唐朝自天寶年間始一蹶不振。
說到女人的開放,漢朝如此,唐朝更甚。當年范爺連續劇的著裝爭議何其之大,其實也不過是一定程度對歷史的還原而已。
——開放、開明,以及包容。
然而非常遺憾的是,中華文化雖然得以傳承,中華文明雖然得以延續,可能更多地是延續了一種包容性,甚至是 兼容性。
包容與兼容有區別嗎?就像仁愛與兼愛一樣是有區別的。包容是有選擇性的,而兼容是沒有選擇性的。
個人理解認為,包容者是包容有理之人,有理之事,而理則以良知為標準進行判斷。而兼容則是有點不辨是非,全盤接收。
想想我們當下之國人,走極端者甚多。盲目排外者、點頭哈腰者,皆眾,不勝枚舉。
仇恨美國、俄羅斯、小日本等等現象,似乎有點可以理解。美國最喜歡干涉,俄羅斯歷史上搶占我們領土最多,且不講信義,而小日本歷史殺我國人最多。
我們絕對不可忘卻歷史,卻也應該學習人家先進之處。
美國人的科技、俄羅斯人的血性、日本人的努力,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這就是 選擇性接收,我稱之為“包容”。
而兼容者,則是非理性的全盤接收,或者有可能性的全盤拒絕,是一種極端。
就如現在,很多國人對香港人、臺灣人的排斥,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何為“開放”?常用來表達一種現象。何為“開明”,常用來形容一個人。
秦國人敢用布衣為相、敢用“外國人”為相,這就是一種開放,漢唐女子思維活躍,不受禁錮,武氏甚至成為皇帝,也是一種開放。
而君主身邊多諫臣,則往往是一種開明。
很多時候,提意見不一定是負能量,而是一種“居安思危”。尤其是反對意見,一定要有,哪怕這種意見是錯的,甚至會真的有負影響,也要有。
因為,反對意見會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足夠的清醒。
周昌死諫劉邦、汲黯直諫劉徹、魏征亦然。而君主敬重他們,愛護他們,并不是因為這些人永遠是對的,而是這些人利于國家,更利于自己保持清醒。
所以李世民說“以人為鏡”。
然而,中國自宋開始通過“程朱理學”來禁錮思想,大家開始變得保守。
但大家可知道孔子與孟子都是開明之人?在我看來程朱理學是對儒學本義的一種背叛,卻又貼著儒學的標簽,有點滑稽可笑。
不過,宋朝的政治體制對文人卻非常好,非常開明和有包容性,所以說宋朝是文人最幸福的一個朝代。
但,從明開始,通過政治體制的改革、完全集權,無形中卻又導致了大家的集體失聲,大家開始變得越來越內斂。
說起來也奇怪,只是一個關于阿米巴學習的拒絕,我怎么想法那么多呢?
也許是我太敏感,但也許可以以小見大,反應出我們一部分國人思維依然打不開。
懷有開放之心,敢于接收一些思維與想法,并敢于實踐與變革,卻一定要懂得包容,開放是選擇性的包容,而非照單全收。最后,一定要做一個開明之人,包容懂理之人,懂理之事。
中國的唐朝時期,包容和開放到達了什么程度?唐朝做為中國歷史上最耀眼的一個朝代,盛唐的名號絕非浪得虛名。而之所以能留下盛世長安的傳說,正是源于它的開放與包容,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但我們如今提起大唐的開放,多是充滿了曖昧的底色。
世人津津樂道的是大唐的皇室是怎樣的亂,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死了自己的親弟弟李元吉,后來又將弟媳婦楊氏占為己有,并生下了一子,令人奇怪的是楊氏在后宮并沒有名分,至死還是李元吉的妃子;比如李世民去世后,唐高宗李治將在感業寺出家為尼的武則天接進宮中,武則天不僅成為李治的皇后,生下了四子二女,更是實現了當初“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讖語,稱帝前后有了四個姿容俊美的面首;再比如武惠妃去世后,傷心欲絕的唐玄宗打起了兒媳楊玉環的主意,一步步將楊玉環從兒子李瑁的身邊搶過來,并將其寵上了天等等。
皇帝們感情生活很豐富,公主們也不逞多讓,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玉真公主等等,她們的私生活也是極其豐富多彩的,給后世留下了數不盡的談資,更能養活不少的文人墨客,說起這個,四姑娘不禁想起大唐道姑這個身份,更是充滿了旖旎色彩,一襲道袍,出現在眾人面前,那是非常的出塵脫俗,然而在看不見的地方,則是俗不可耐。女詩人魚玄機就是個中翹楚。
當然以上只是冰山一角,這里不想寫的太多,畢竟四姑娘認為大唐真正的開放絕不是指這方面的開放,而是在更高層次的一種開放,是政治、經濟、文化等等方面的開放,正是這些開放將大唐帶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
李唐皇室身上流淌著鮮卑族人的血液,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南北朝時期,這些部落的女性地位是很高的,到了隋朝和大唐初期,婦女地位受此影響也是有所提高。她們的話語權相對來說就比較高,比如楊堅的文獻皇后獨孤迦羅,不僅是楊堅的堅強后盾,還一直奉行一夫一妻制,而到了唐朝時期,房玄齡的夫人盧氏竟留下了千古風流一壇醋的佳話,即便是唐太宗賜下的美人也不肯接受。而且女性的能力也是出眾的,李淵的太穆皇后自不必說,她生下的平陽昭公主更是在戰場上絕不輸自己的丈夫柴紹,統領一支娘子軍為大唐建國立下了大功。
但是自武則天稱帝以后,大唐有權勢的女性開始爭先恐后的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為男人所不喜,于是自唐玄宗之后,女性的地位就有所下降。這是令人比較痛心的,而且,唐之后的朝代,女性的地位越來越低,往回一看,還是大唐時期的女性地位比較高,社會對女性也更寬容一些。
這是大唐的一個特色,而另一個特色則是李世民開創的,那就是多民族的融合。李世民可以說是古代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從諫如流成為政治的一大特色,這本身也是一種包容開放。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認為四海一家,他曾說:“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
這是非常難得的,更難得的是,他能重用外族將領,著名的唐初名將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契苾何力都是來自大草原,阿史那社爾曾在李世民去世后要求殉葬,但被李治阻止,可見李世民對他們的信任。到了李治和武則天時期,就達到了萬國來朝的盛況。當然,唐玄宗時期活躍在大唐的外族將領忠心的有很多,起了異心的也不少,比如安祿山和仆固懷恩。
但是,他們的反叛與朝廷的各種政策都有關系,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君臣和諧的狀態已經不存在了。
其實,大唐的開放也好,強盛也罷,指的都是安史之亂之前的大唐。而這一時間段的大政方針基本沿襲的都是李世民留下來的政治遺產,他的這種開放態勢確實給大唐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讓大唐走向了強盛。開元盛世就是在貞觀之治的基礎上塑造出來的,天寶初年,大唐盛世來臨,政治、經濟、文化等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長安城成為世界級的大都市,人口更是達到了百萬,而長安城中的東市和西市成為當時的經濟商業中心,商賈云集,南來北往的商人絡繹不絕,經由絲綢之路來到長安城做生意的外國人更是不計其數。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開放最具包容性的朝代為什么是唐朝?唐朝是我國古代一個非常偉大的朝代,因為他達到了我國古代朝代的巔峰。
唐朝從李淵開始就打下的非常良好的基礎。在李世民的時候說出現的唐朝的第一個盛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貞觀之治。在這個時候,唐朝的發展已經開始起步。
之后唐朝又經歷的貞觀遺風和開元盛世兩個階段。其中,開元盛世這個階段直接是整個唐朝的巔峰,也是咱們中國歷代的巔峰。
在唐朝時期,中國的兵力非常的強大征服了四周的國家。四周的各個小國,包括現如今的韓國之類,都向中國臣服。據說日本也是在這個時候學習到的中國的各項先進文化。
歷史上唐朝在全世界都非常的有名,因為過去所有的中國人出國都被稱之為唐人。即使到現在,美國都擁有唐人街的稱呼。
唐朝時期,百花齊放。不管是文學、經濟、還是軍事都非常的強大,是封建王朝所能達到的巔峰。在當年糧食產量不高的年代,中國的人口居然達到的8000萬以上,這是不可想象的奇跡。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哪個朝代最包容(中國哪個朝代比較好)”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哪個朝代最包容(中國哪個朝代比較好)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4213.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最牛偵查機構(中國最強偵察機)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農作物和野生種的雜交 鬼魂屬于迷信說法(人們虛構的產物) 測公司名字網站(測公司名免費測公司名) 中國最北面到最南邊飛多久(從中國最南方到 電腦測名字打分(電腦名字算命) 世界上最恐怖的一支槍 杜甫簡介 九皇子李治(武則天第二任老公) 腹痛體重下降惡心嘔吐(建議及時就診) 2022年3月9日入駐虎牙平臺(天霸戰隊 農歷十月一日(農歷十月一日是什么星座) 中國最孤單地鐵(中國最孤獨的地鐵站) 柔情似水是什么意思(柔情似水是什么意思解 測古代名字和身份(測自己古代的名字怎么測 請勿自誤的意思(請勿自誤的意思水滸傳) 程門立雪的故事(程門立雪的故事感悟) 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朝代(五帝錢是哪五帝) 積食最怕三種水果 世界上最牛滑雪員(世界頂級滑雪高手) 2012年2月12日(2012年2月12 一位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 人類滅絕后地球會怎樣?八張圖片帶你看完人 興利(興利玩具廠) 李商隱的詩全集的簡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