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州六號的資料


2、國之重器!亞洲最大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之最 > 正文

中國最特殊船(中國最高的船)

xj 2023-09-03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特殊船(中國最高的船)”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目錄一覽:

1、神州六號的資料 2、國之重器!亞洲最大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現身,將會參加哪些工程建設? 3、“科學”號考察船有哪些超凡之處? 4、軍隊里的什么特殊船舶,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受到攻擊? 5、歷史書里說唐朝時中國的大海船被稱為“海上霸王”,進入波斯灣必須乘坐小船,真的嗎? 6、揚威世界的我國“十大名船”是怎樣的? 神州六號的資料

神州六號

神舟六號飛船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整船外形和結構與原來相同,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飛船入軌后先是在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350公里的橢圓軌道上運行5圈,然后變軌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圓形軌道,繞地球飛行一圈需要90分鐘,飛行軌跡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斷向東推移的正弦曲線。軌道特性與神舟五號相同。

由于此次飛行沒有交會對接任務,神舟六號取消了用于這項功能的附加段,另外,飛船上新增加了40余臺設備和6個軟件,使飛船的設備達到600余臺,軟件82個,元器件10萬余件。

神舟六號的改進大致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被屏蔽廣告]

一、圍繞兩人多天飛行任務的改進。首先,準備了足量甚至余量的航天員消耗品,包括食品、水、睡袋等。食品柜置于軌道艙中,以前處于空置狀態。按照每人每天一個半暖壺的用水量,通過水箱和單獨的軟包裝兩種方式準備了航天員用水。其次,提高了座艙的環境控制能力。一人一天呼出近一升水,神舟六號提高了對水汽冷凝的能力,擴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線都貼上了吸水材料,確保飛船濕度控制在80%以下。艙內的氧氣、溫度和濕度都可自動感應并調節。

二、軌道艙功能使用方面的改進。放置了很多航天員生活的必需品,如食品加熱裝置和餐具等。軌道艙中掛有一個睡袋,供兩名航天員輪流休息用。失重狀態下人其實可以浮在空中睡覺,但考慮到人在地面養成的習慣,所以通過睡袋人為地制造一種“床”的感覺,否則航天員睡覺時可能會產生墜入萬丈深淵的錯覺。軌道艙中還有一個專門的清潔用品柜,航天員可以用里面的濕巾等物品進行清潔。大小便收集裝置這次也是首次使用。

三、提高航天員安全性的改進。返回艙中航天員的坐椅設計了著陸緩沖功能,這是為了在反推火箭發生故障時依然能夠保證航天員安全。神舟五號飛船里只有楊利偉乘坐的那個坐椅有著陸緩沖功能,并且有個小的缺陷,就是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員難以看到舷窗外的情況。神舟六號對緩沖器進行了重新設計,并與整船結合進行了反復試驗,從高塔、飛機上拋下的3次試驗每次均獲得了成功。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艙門,如果在返回時關閉不嚴,將威脅航天員安全。俄羅斯曾經有3名航天員因此而喪生。神舟六號科研人員研制成功了艙門密閉快速自動檢測裝置,并花費了數月時間研制出一種專用抹布,這種布不產生纖維、靜電、異味,專門用來清潔艙門。

四、持續性改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啟動,至今已經過去了13年,飛船上最初使用的元器件和原材料有的已經不再生產,個別技術已經稍顯落伍。神舟六號做了一些日常的持續性改進。比如神舟一號到五號上的“黑匣子”,是1994年研制的,存儲容量只有10兆字節。現在的黑匣子不僅存儲量比原來大了100倍,而且數據的寫入和讀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體積卻不到原來的一半。

神舟六號飛船構成

軌道艙:“多功能廳”

“神舟”飛船的軌道艙是一個圓柱體,總長度為2.8米,最大直徑2.25米,一端與返回艙相通,另一端與空間對接機構連接。“神六”的軌道艙之所以被稱為“多功能廳”,是因為2名航天員除了升空和返回時要進入返回艙以外,其他時間都在軌道艙里。軌道艙集工作、吃飯、睡覺、盥洗和方便等諸多功能于一體。

逃逸塔:保飛船萬全

逃逸救生塔:位于飛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實際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發動機組成的小型運載火箭。在運載飛船的火箭起飛前900秒到起飛后160秒期間?火箭運行距離在0至100公里,一旦發生緊急情況,這個救生塔將緊急啟動,拽著“神舟六號”飛船的返回艙和軌道艙與火箭分離,迅速逃離險地,并利用降落傘降落到安全地帶。

留軌艙:航天員的“家”

軌道艙:也叫工作艙。其外形為兩端帶有錐角的圓柱體,它是航天員的“太空臥室”兼“工作間”。它還兼有航天員生活艙和留軌實驗艙兩種功能,所以也稱留軌艙。軌道艙里面裝有多種試驗設備和實驗儀器,可進行對地觀測,其兩側裝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陽能電池帆翼、太陽敏感器和各種天線以及各種對接結構,用來把太陽能轉換為飛船的能源、與地面進行通訊等。作為航天員的“太空臥室”,軌道艙的環境很舒適,艙內溫度一般在17至25攝氏度之間。

返回艙:航天員的“駕駛室”

返回艙:又稱座艙,它是航天員的“駕駛室”。是航天員往返太空時乘坐的艙段,為密閉結構,前端有艙門。“神舟六號”完成繞地飛行任務后,兩名航天員也將乘坐返回艙回歸地球。

推進艙:又叫儀器艙。通常安裝推進系統、電源、軌道制動,并為航天員提供氧氣和水。推進艙的兩側還裝有面積達20多平方米的主太陽能電池帆翼。

緣何選擇秋季發射?

晨報訊綜合新華社電細心的人會注意到,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今年神六的發射,又逢金秋時節,難道是巧合嗎?不是。這是因為秋季的氣象條件,最適合我國發射載人飛船。

飛船發射季節的選擇,要考慮到各種可能影響到發射的因素,其中氣象條件是最直接、最關鍵的決定因素。

飛船上天后,要由航天測控網對飛船實施測控管理。如果把神舟飛船比作放飛太空的“風箏”,那么,航天測控網就是那根重要的“風箏線”。我國的航天測控網由多個地面測控站和4艘遠望號航天測量船組成。這4艘測量船分別是太平洋上的“遠望”一號和“遠望”二號測量船,印度洋上的“遠望”四號測量船,大西洋上的“遠望”三號測量船。其中,3艘測量船都在緯度相對較高的南半球。

南半球的季節正好與我國相反。我國的春夏季節在南半球是秋冬季節,海況很惡劣,即使正常航行都難保安全,更不用說在海上執行測控任務了,因此不宜發射飛船。我國的秋冬季節在南半球是春夏季節,海況較好,便于航行和執行測量任務。因此,我國神舟一號至五號飛船的發射時機都選在與南半球相反的秋冬季節。

另外,秋季和冬季相比,盡管2002年12月30日發射的神舟四號曾突破我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但在載人航天飛行中,以人為本、充分保障航天員的安全,成為發射的最大特點,因而發射段的氣象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顯然,秋季比冬季更適宜。因此,兩年前的神五和今年的神六載人飛船都選擇了在秋季發射。

據中國科學院空間環境預報中心研究員龔建村介紹,“今年正是接近周期谷底的位置,預計神舟六號飛行期間太陽活動穩定,適合人類開展空間活動。”

龔建村說,人們已經掌握了太陽的活動周期是11年,2000年是這個周期的最高峰,2006年達到谷底。因此今年太陽異常活動頻次較低,大趨勢有利于人類開展空間活動。神六將在“晴好天氣”中飛行

從神州五號拔地而起、實現中國載人航天零的突破,到神州六號的兩人多天外太空飛行,中國航天員專用奶蒙牛牛奶,陪伴著航天員們從撒滿汗水的訓練場走向了浩瀚的太空,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艱苦與輝煌。航天員食品的選擇有著怎樣的特殊要求、蒙牛牛奶又是如何成為“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的?伴隨著神州六號的成功歸來,籠罩在航天員食譜上的神秘面紗也被營養專家輕輕地揭開。

在中國,一名空軍飛行員要從1000名軍人中選出,而100名空軍飛行員中,只有一個人有機會成為戰斗機飛行員,航天員則是從這些戰斗機飛行員中千里挑一,經過各方面綜合考察比較后最終選拔出來的。為了確保這些肩負祖國重任的“國寶”們保持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早在神州五號首次載人航天任務之前,一個由各方專家組成的營養小組就開始了苛刻的航天員專用食品遴選工作。為了確保航天食品的安全、綠色和營養,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有關航天員食品的規定長達8頁之多!對“全營養食品”牛奶的考察和選定工作首當其沖。

奶源是決定牛奶品質的第一關鍵,因而也成為專家們考核的首要因素。考慮到以內蒙古大草原為核心的中國西部大草原地處國際公認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優質奶牛飼養帶,是整個中國無可匹敵、世界上也具有領先意義的優質草原,主要奶源基地全部處于這一地帶的蒙牛乳業進入了專家們的視野。而在蒙牛的生產基地,他們又看到了全球領先的“樣板工廠”,在這里,每一滴原生奶經過一道道全自動工序成為香濃合格的牛奶產品,全過程都在封閉無菌的狀態中進行。從市場到工廠、從工廠到牧場,蒙牛牛奶的表現說服了每一位專家。

國家航天部門經過嚴格檢測后,認為蒙牛牛奶的各項指標均已經達到或超過國內、國際標準。憑借著純天然、高質量、豐富的營養和好的口味,蒙牛牛奶最終成為太空營養學專家唯一指定的“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從此,“每天三杯奶”成為了航天員訓練、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首“白色樂章”。

每天早晨,在享用精心搭配的其他食品的同時,航天員都要喝一杯蒙牛牛奶來有效保證全天的熱能和營養”。而在午餐之后,訓練基地的營養師又會及時為每一個航天員送上一杯蒙牛酸奶。原來,酸奶中含有的乳酸、醋酸等有機酸,不僅賦予了酸奶清爽的酸味,還能幫助牛奶形成細嫩的凝乳,從而降低腸道PH值,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讓航天員們一個下午都精神抖擻。“蒙牛已經將其酸奶產品中的益生菌由兩種變成了四種,這樣不僅營養價值比同類產品有了明顯的提高,其幫助消化、抑制有害菌的作用也得到了更一步的加強,很受航天員們的歡迎。”基地的營養師這樣評價道。

結束了一天緊張的訓練之后,航天員們還將在晚飯時喝上一杯牛奶。營養專家指出,一方面,晚餐飲用的牛奶,其安神作用促進了航天員的深度睡眠,另一方面,人體處于睡眠狀態下,也更易于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質。

“一天三杯牛奶,每天500-800毫升。這個科學的食譜既保證了營養補給,又不至于引起脂肪堆積,不僅適用于宇航員,用樣也適用于普通人”!營養專家認為,航天員膳食中牛奶的科學搭配,值得在全社會進行大力推廣。

成為“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對于蒙牛,既是一項崇高的榮譽,也是一種期待和責任。在中國航天事業用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鼓舞中國心”的同時,每一個蒙牛人也在致力于“強健中國人”的偉大使命。2003年,當神州五號拔地而起,實現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零的突破時,蒙牛牛奶也迅速成為了中國液體奶市場的領跑者,并于2004年成為了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運動員訓練專用牛奶,為中國健兒揚威世界賽場奉獻了自己的力量。隨后,蒙牛率先建起了中國規模最大的“澳亞國際牧場”,在國內第一個引進機器人擠奶設施,種植世界十二國優質牧草,養殖全球優質奶牛,開啟了中國乳業奶源升級之路。2005年,當神州六號用完美的姿態圍繞著我們這顆美麗的星球一圈圈旋轉的時候,蒙牛已經以日銷液體奶7000噸的成績,超越眾多百年歷史的跨國乳業巨頭,成為了全球液體牛奶領域的領先者。作為首位“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蒙牛不僅將“為中國喝彩”,還將用潔白醇厚的牛奶,為每一個航天員、每一個中國人的健康加油,為“強健神州夢想”而不懈追求。

神舟五號與神舟六號的比較

神舟五號 神舟六號

兩者的大小、重量、設備等基本不變;采用“長征2號F”運載火箭作為動力載體

發射時間 2003年10月15日 2005年10月中旬

活動范圍 僅限返回艙 打開返回艙艙門,進入軌道艙進行科學實驗活動

宇航服 楊利偉的宇航服始終未能離身 有機會脫下重達10公斤的太空服,新的宇航服主要由服裝、頭盔、手套和航天靴等組成

太空時長 21小時 119小時

航天員人數 1人 2人

食品 即時食品,不需要加熱、也不需要加水 50種左右:包括四種主食,“鮑魚”、“咸水大蝦”等菜肴以及水果

如廁問題 尿不濕 專用馬桶

神舟六號飛船=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整船外形和結構與原來相同,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飛船入軌后先是在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350公里的橢圓軌道上運行5圈,然后變軌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圓形軌道,繞地球飛行一圈需要90分鐘,飛行軌跡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斷向東推移的正弦曲線。軌道特性與神舟五號相同。

由于此次飛行沒有交會對接任務,神舟六號取消了用于這項功能的附加段,另外,飛船上新增加了40余臺設備和6個軟件,使飛船的設備達到600余臺,軟件82個,元器件10萬余件。

飛船發射季節的選擇,要考慮到各種可能影響到發射的因素,其中氣象條件是最直接、最關鍵的決定因素。

飛船上天后,要由航天測控網對飛船實施測控管理。如果把神舟飛船比作放飛太空的“風箏”,那么,航天測控網就是那根重要的“風箏線”。我國的航天測控網由多個地面測控站和4艘遠望號航天測量船組成。這4艘測量船分別是太平洋上的“遠望”一號和“遠望”二號測量船,印度洋上的“遠望”四號測量船,大西洋上的“遠望”三號測量船。其中,3艘測量船都在緯度相對較高的南半球。

南半球的季節正好與我國相反。我國的春夏季節在南半球是秋冬季節,海況很惡劣,即使正常航行都難保安全,更不用說在海上執行測控任務了,因此不宜發射飛船。我國的秋冬季節在南半球是春夏季節,海況較好,便于航行和執行測量任務。因此,我國神舟一號至五號飛船的發射時機都選在與南半球相反的秋冬季節。

另外,秋季和冬季相比,盡管2002年12月30日發射的神舟四號曾突破我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但在載人航天飛行中,以人為本、充分保障航天員的安全,成為發射的最大特點,因而發射段的氣象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顯然,秋季比冬季更適宜。因此,兩年前的神五和今年的神六載人飛船都選擇了在秋季發射。

據中國科學院空間環境預報中心研究員龔建村介紹,“今年正是接近周期谷底的位置,預計神舟六號飛行期間太陽活動穩定,適合人類開展空間活動。”

龔建村說,人們已經掌握了太陽的活動周期是11年,2000年是這個周期的最高峰,2006年達到谷底。因此今年太陽異常活動頻次較低,大趨勢有利于人類開展空間活動。神六將在“晴好天氣”中飛行 “神舟”六號發射火箭總設計師劉竹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承擔“神舟”六號飛船發射任務的“長征2號F”運載火箭各系統的生產制造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截至目前,發射火箭的各項生產均按計劃穩步進行。

據劉竹生介紹,今年年底火箭系統的各項設備將“齊套”,明年年初將先后進行各系統的綜合實驗與匹配實驗,如果工作進展順利,發射“神舟”六號的火箭系統將在明年6、7月份出廠。

“神六”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劉竹生接受本報獨家專訪,細解火箭系統

繼我國“神舟”五號首次載人飛行成功后,“神舟”六號航天工程已在緊張進行中。為把國人的“飛天夢想”推向又一全新的高度,“神舟”六號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面展開。作為飛船的“助力神”,“長征2號F”運載火箭將再擔重任,送“神舟”六號上天入軌。“神五”和“神六”飛船的動力載體雖是同一型號火箭,但發射“神舟”六號的火箭系統卻“另有文章”。昨天,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劉竹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細解“神舟”六號火箭焦點。

焦點1 火箭交工時間 年底設備配置齊全

承擔“神舟”六號發射的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劉竹生向記者透露了發射“神舟”六號的火箭系統準備工作的時間表。根據劉竹生的介紹,2004年年底,火箭系統的各項設備都要“按期交工”,各套儀器均要求配置齊全,為隨后在明年年初進行的火箭系統綜合實驗做準備。劉竹生講,綜合實驗階段,火箭的每個組成部分都要進各自的實驗室進行檢測,目的是確保火箭整體達標,檢測合格后各系統將“會師”,進行匹配實驗。

焦點2 火箭應急能力 正在進行極限計算

運載火箭的“極限分析”是專門針對“神舟”六號飛船內一系列重大變化而進行的。劉竹生說:“首先,由于‘神舟’六號將實現多人多天飛行,人員和天數的增加帶來食物、生存設備等其他質量的增加,這就要求火箭的運載能力必須提高,比如原‘神舟’五號的七八噸質量就有可能要變成8噸多。其次,如果航天員不止一個的話,飛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逃逸能力,對火箭在遭遇突發情況時的應急能力提出了挑戰。”劉竹生講,針對以上兩點,目前正在與飛船系統方面協調合作,進行相關的火箭極限計算。據了解,目前,這樣的“極限分析”已經做了幾輪。

焦點3 火箭動力特性 將隨載荷改變而調整

火箭配上飛船組成一個“大彈簧”系統,劉竹生說:“從動力學分析,飛船與火箭連接后是會相互作用影響的,由于‘神舟’六號軌道艙上的有效載荷將由原來‘神舟’五號上的多個設備變成一兩個設備,飛船質量塊兒的變化必然影響整個火箭的動力學特性,目前的工作就涉及到火箭與飛船動力特性相應的問題。”

焦點4 發射安全性 地面發射系統將“體檢”

為了確保“神舟”六號發射萬無一失,發射基地地面設備檢修工作將進一步加強。據劉竹生介紹,和以前發射場承擔發射任務時進行檢修工作相比,由于兩次發射間隔加長,這次將是有史以來最全面的一次地面發射系統的“體檢”。劉竹生強調說,檢修工作將做到任何一個細微處,每個插頭都要求必須檢查,每根線路都要“從頭摸到底”,看是否存在可能斷線的問題。另外,劉竹生講,目前已完成了對“神舟五號”遙測數據的分析工作,對“神五”整個發射過程中不夠完善的地方,比如某些設備使用不方便等問題都將在“神舟”六號發射前做改進。

焦點5 運載安全性 載人可靠性高達97%

“神舟”六號發射火箭總設計師劉竹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承擔“神舟”六號飛船發射任務的“長征2號F”運載火箭各系統的生產制造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截至目前,發射火箭的各項生產均按計劃穩步進行。

據劉竹生介紹,今年年底火箭系統的各項設備將“齊套”,明年年初將先后進行各系統的綜合實驗與匹配實驗,如果工作進展順利,發射“神舟”六號的火箭系統將在明年6、7月份出廠。

“神六”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劉竹生接受本報獨家專訪,細解火箭系統

繼我國“神舟”五號首次載人飛行成功后,“神舟”六號航天工程已在緊張進行中。為把國人的“飛天夢想”推向又一全新的高度,“神舟”六號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面展開。作為飛船的“助力神”,“長征2號F”運載火箭將再擔重任,送“神舟”六號上天入軌。“神五”和“神六”飛船的動力載體雖是同一型號火箭,但發射“神舟”六號的火箭系統卻“另有文章”。昨天,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劉竹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細解“神舟”六號火箭焦點。

焦點1 火箭交工時間 年底設備配置齊全

承擔“神舟”六號發射的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劉竹生向記者透露了發射“神舟”六號的火箭系統準備工作的時間表。根據劉竹生的介紹,2004年年底,火箭系統的各項設備都要“按期交工”,各套儀器均要求配置齊全,為隨后在明年年初進行的火箭系統綜合實驗做準備。劉竹生講,綜合實驗階段,火箭的每個組成部分都要進各自的實驗室進行檢測,目的是確保火箭整體達標,檢測合格后各系統將“會師”,進行匹配實驗。

焦點2 火箭應急能力 正在進行極限計算

運載火箭的“極限分析”是專門針對“神舟”六號飛船內一系列重大變化而進行的。劉竹生說:“首先,由于‘神舟’六號將實現多人多天飛行,人員和天數的增加帶來食物、生存設備等其他質量的增加,這就要求火箭的運載能力必須提高,比如原‘神舟’五號的七八噸質量就有可能要變成8噸多。其次,如果航天員不止一個的話,飛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逃逸能力,對火箭在遭遇突發情況時的應急能力提出了挑戰。”劉竹生講,針對以上兩點,目前正在與飛船系統方面協調合作,進行相關的火箭極限計算。據了解,目前,這樣的“極限分析”已經做了幾輪。

焦點3 火箭動力特性 將隨載荷改變而調整

火箭配上飛船組成一個“大彈簧”系統,劉竹生說:“從動力學分析,飛船與火箭連接后是會相互作用影響的,由于‘神舟’六號軌道艙上的有效載荷將由原來‘神舟’五號上的多個設備變成一兩個設備,飛船質量塊兒的變化必然影響整個火箭的動力學特性,目前的工作就涉及到火箭與飛船動力特性相應的問題。”

焦點4 發射安全性 地面發射系統將“體檢”

為了確保“神舟”六號發射萬無一失,發射基地地面設備檢修工作將進一步加強。據劉竹生介紹,和以前發射場承擔發射任務時進行檢修工作相比,由于兩次發射間隔加長,這次將是有史以來最全面的一次地面發射系統的“體檢”。劉竹生強調說,檢修工作將做到任何一個細微處,每個插頭都要求必須檢查,每根線路都要“從頭摸到底”,看是否存在可能斷線的問題。另外,劉竹生講,目前已完成了對“神舟五號”遙測數據的分析工作,對“神五”整個發射過程中不夠完善的地方,比如某些設備使用不方便等問題都將在“神舟”六號發射前做改進。

國之重器!亞洲最大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現身,將會參加哪些工程建設?

從海底挖掘沉積物的特殊船只可以被疏浚到陸地上用于開墾或其他工業。事實上,挖泥船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西方普遍使用的挖泥船采用耙吸式設計。這種設計的挖泥船頭專門用于在海底沉積物地質脆弱的地區工作,一次可以吸取大范圍的沉積物。然而,中國附近的海底地質條件非常復雜。而且是礁石和沉積物的混合形式,所以你只能用絞吸式挖泥船,絞吸式挖泥船可以把海底礁石打碎成小顆粒或者石頭,吸到船里過濾。

加大建設吹水試驗。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已經完成了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即將投入江蘇濱海LNG項目碼頭、港池和航道疏浚工程建設。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一件件重大裝備不斷提升我國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能力。

再者是天鯤的成功研發有兩個最大的意義。一是它打破了西方的封鎖。在這種巨型挖泥船問世之前,中國還不具備自行制造大型挖泥船的能力。如果它想進行土地開墾,它只能從西方國家購買或租用。但西方國家對這項技術非常重視,只愿意把中小型挖泥船高價賣給中國,而大型挖泥船無論出多少錢都不愿意賣給中國。

要知道的是“天鯤”號是中國交通航天局自主設計、投資建造的亞洲最大、最先進的自航式重型絞吸挖泥船。全長140m,寬27.8m,總裝機功率25,843kW,設計每小時疏浚能力6,000m3,最大挖掘深度35m。擴孔器“田坤”的功率為6600千瓦,可以挖掘單邊抗壓強度為50兆帕的巖石。泥漿泵輸送功率17000千瓦,長距離輸送能力15000米,為世界之最。

[img]“科學”號考察船有哪些超凡之處?

作為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有著“海上移動實驗室”的美譽,是開展深遠海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這是一艘什么樣的船?它究竟先進在哪里?讓我們一起走進“科學”號,領略它的超凡之處。

特殊的深海考察船

深海考察船是用于海洋大氣、水體、海底、深海極端環境等海洋研究的特殊船舶,它整合了多學科的先進裝備和技術。出于科學研究的需要,科考船經常要面對復雜的海況,因此,除了船舶系統的設計不同于常規船型外,它還有龐大的船載探測系統、船載實驗系統和網絡信息系統,以及為探測和實驗配套的操控支撐系統等,和普通船只有著很大的區別。

“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科考船具備大氣探測、水體探測、海底探測、深海極端環境探測以及遙感數據現場驗證的能力。它的主要科學目標是:揭示大洋環境和海氣相互作用對我國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調控作用;闡明大洋生態系統的演化機制,查明大洋碳循環與熱帶驅動機制及其與我國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聯系;探索深海海洋的自然規律和本質;自主開展海底熱泉/冷泉系統與地球深部過程研究,揭示深海極端環境與生命過程的關系;發展地球系統科學理論。

領先國際的設計理念

中國最特殊船(中國最高的船)

“科學”號是國內第一艘滿足《特種用途船舶安全規則(2008)》的要求,采用了吊艙綜合電力推進,且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化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為了使這艘船滿足現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的需求,確保船舶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組和設計院重點瞄準國際上新型科考船的先進之處,重點研究了多波束嵌入式安裝的防氣泡球艏設計、經濟節能的“短長寬比”船型設計、不同推進形式和電站配置的綜合評估、艏樓遮蔽甲板抗風穩性研究、操控支撐系統與科考實驗室綜合布置研究、減振降噪技術研究等關鍵技術難題。

海洋科學考察船在執行任務期間,難免會遇到惡劣海況,此時,強風使船舶傾覆的風險就不容忽視。為滿足特殊抗風力要求,設計團隊一方面通過對抗風力影響要素進行研究,力圖在設計前期對此加以控制;一方面采用特種結構加強、特殊裝備艙容進行密性和分割、減少自由液面、設置減搖水艙等措施,確保船舶在大風浪下的抗風穩性。

在“科學”號的設計過程中,工程師們結合船型發展趨勢,根據規范要求和考察需求,不斷優化船型尺度和型線,實現了快速性、經濟性、耐波性之間的綜合平衡。它的快速性和經濟性指標,達到甚至超過了國際先進水平。

先進設施數一數

(1)動力定位系統

現代的先進海洋科學考察船都具備動力定位功能,如果沒有動力定位,船就只能靠拋錨或漂泊進行作業。但是,在深海海域船是無法拋錨的,而在漂泊作業時,船舶的漂泊移動范圍可達幾百米甚至幾十公里,完全無法滿足科學考察的原位取樣和探測要求。另外,科考船在作業時,一般都是從船尾部向海里下放探測設備,因此對船艏向(船頭的朝向)也有著較高的要求。

動力定位,可以理解為“動中取靜”,通過不斷地修正自己的位置來保持“定位”。“科學”號上的動力定位系統,依托于差分衛星定位導航系統(DGPS)以及水下定位裝置,給船舶動力定位系統提供信息和指令,通過主推進系統和艏側推裝置,使其自動調整和隨時保持船舶艏向和位置。

(2)吊艙式電力推進系統

吊艙式電力推進系統,全稱是“永磁電機吊艙式全回轉無舵槳電力推進系統”。它的推進電機不在船體中而是在水下,與螺旋槳做成一體,也沒有船舵。整個吊艙式推進器可以水平方向旋轉360°,就像現代軍用飛機發動機使用矢量噴口一樣,可以通過旋轉吊艙的方向來調整航行方向。這種推進方式由于沒有任何機械傳動的能量損耗,所以能量轉換效率很高。此外,這種推進系統還有幾大好處,比如節省船艙空間、機動靈活性和可操控性強、能夠明顯降低船舶的振動噪聲等。

“科學”號采用的是“雙機雙槳”的模式,在船尾下方,并列地裝著兩套吊艙式推進器。它的最大好處是船只操控起來很靈活,同時安全性也更好,如果其中一個螺旋槳壞了,還可以使用另一個進行工作。有了這個先進的吊艙式電力推進系統以后,“科學”號在海上航行或靠、離碼頭期間,不僅可以自如地前進、后退,還能夠完成“橫移”和“原地回轉”等各種“高難度動作”。

(3)360°環視駕駛室

在駕駛室里,駕駛員可以直接看到船艉的后甲板。為了不擋住駕駛員的視線,“科學”號的煙囪被設計在左側舷的位置。在駕駛室前方正中,有一套主駕控臺,左右兩側還各有一套駕控臺,包括動力定位操控臺在內,駕駛室里一共有4套操控設備。除此之外,在機艙集控室和主機艙里也可以操控船只。為了滿足科學考察作業的需求,在“科學”號后甲板的作業集控室以及ROV控制室里,也分別設置了船舶駕控臺和動力定位操控臺,被國外專家譽為“創新的設計”。站在“科學”號的駕駛室,你可以看到四周360°的全景,在個別位置還裝了落地窗,視野更加開闊。

(4)最大亮點:升降鰭板

“科學”號的最大亮點,就是安裝了國內首次研制的升降鰭板裝置。在船的中心位置,有兩個可以升降的鰭板,可以通過“通海井”(橫截面為3米×4米)直接到達船底下方的海水中。鰭板里面裝了魚探儀、海流探測器、淺海多波束聲學探測器等設備。

國外有學者做過實驗,將探測設備換能器安裝在升降鰭板上以后,它的探測精度提高了近1倍!原來,船在行駛過程中,船底水體會形成湍流層,船速越快,湍流層就越厚。而這些湍流層和氣泡流形成的屏蔽層,會使聲波信號嚴重衰減。因此,“科學”號采用了升降鰭板,在聲學設備探測的時候,裝有儀器的鰭板會向船底下方伸出2.7米,這樣就穿過了湍流層,避免了干擾,獲得的數據也就更精確了。

在船正常航行時,鰭板收回到與船底平齊的位置,以減少航行阻力。另外,有了這個升降鰭板,在出海后也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換能器的維修和更換,而不必回船塢修理,由此節省了大量的維護成本。

(5)生活設施人性化

“科學”號科考船不僅是嚴肅的科研場所,更是溫馨的海上之家。

在這里,你不會聽到船只開動后發出的“嗡嗡”噪聲。因為船上所有的大型機械設備都用了二級浮閥減震技術,此外還通過物理隔離的方式,把主機艙死死地密封起來。為了不使噪聲傳出來,平時還把樓梯通道、上下出口也都封閉起來。

在“科學”號的甲板上,你也聽不到任何通風噪聲。普通船只上的空調的風速較高,聲音很大。為了減少噪聲,“科學”號上的空調采用了低風速,如果不注意聽的話,甚至都感覺不到。這些在噪聲控制細節上的努力,明顯提高了船員在海上生活的舒適度。

在公共區域,則設置了很大的空間,配有休閑廳、餐廳、網吧、健身房、桑拿房、咖啡廳、學術報告廳以及電影院,讓大家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充分放松并享受快樂。

“科學”號科考船在完成2015年熱帶西太平洋主流系和暖池綜合考察航次后,已于11月15日返回青島母港進行休整。不久的將來,“科學”號將再一次揚帆遠航、乘風破浪,繼續探索大洋深處的奧秘,為海洋科學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出品:科普中國;制作:《科學世界》雜志社;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轉載請注明“來源:科普中國”。)

軍隊里的什么特殊船舶,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受到攻擊?

韓國MBC電視臺在2017年播出了一部電視劇《醫療船》。所謂“醫療船”,指的是一種為小島提供醫療服務的船舶。這種船舶輾轉在醫療設施不足的海島村落里,在給島民看病的同時,還為感到孤獨無助的人們帶去溫暖與安慰。

在世界各國的軍隊里,也有類似的醫院船。

醫院船是一種很古老的船舶。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艦隊里,就出現了醫院船的影子。大約在公元前 450 年,古希臘雅典艦隊里出現了一艘三桅戰船“治療號”(Therapeia),可應該是世界歷史里第一艘醫院船。在羅馬帝國時代,則有一種被稱為“免疫者號”(Immunes)的醫院船。

“治療號”和“免疫者號”醫院船,跟隨艦隊出征,治療生病的水兵或和槳手。

公元前5世紀,中國正處于春秋末期、戰國初期。那時候,中國的戰爭主要在陸地上進行,因此軍隊里沒有這種專門的醫院船。

在歐洲,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后,醫院船逐漸發展成熟,成為一支艦隊的標準裝備。大航海時代后,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海上強國在進行殖民擴張的時候,醫院船便是編隊里的必備船只。醫院船的布局、裝備、醫療技術人員、救治工作的展開程序等,也日趨完善。

1700年至1721年,俄國與瑞典為了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進行了一場為期21年的戰爭,史稱“為第二次北方戰爭”。在這場戰爭里,俄國一共出動了10多艘醫院船。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當年6月,一支英國艦隊共40余艘艦船和4000余士兵抵達中國海面,這支艦隊里就有醫院船。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打響。在這次戰爭中,英國使用了一艘“美女島”號醫院船。這是世界上第一艘比較符合醫學要求的醫院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里,醫學船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挽救了大量傷病員的生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光是英國就先后改裝了100多艘醫院船,是使用醫院船最頻繁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戰的主戰場在太平洋戰場,因此美國成為使用醫院船最頻發的國家。

醫院船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屬于人道主義救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1949年,世界各國在瑞士日內瓦簽訂了一份《改善海上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及遇船難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將對醫院船的保護寫入公約中。

公約的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軍用醫院船即各國特別并專用以救助、醫治并運送傷者、病者及遇船難者而建造或裝備之船只,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加以攻擊或拿捕,而應隨時予以尊重與保護,但須于使用前十日,將該船之名稱及其說明通知沖突各方。”這就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軍隊里的醫院船都不得受到攻擊或拿捕。

第三十六條又規定:“醫院船上之宗教、醫務及醫院工作人員以及其船員,應受尊重及保護;不論船上有無傷者及病者,在醫院船上服務期間,不得被俘。”

《日內瓦公約》同時規定,醫院船的一切外表應為白色,兩舷和甲板標有紅十字圖案,在醒目位置掛本國國旗和白底紅十字旗,以便識別。醫院船禁止攜帶武器,并且對于交戰中的落水者,不分國家和派別,必須無條件施救。

歷史書里說唐朝時中國的大海船被稱為“海上霸王”,進入波斯灣必須乘坐小船,真的嗎?

是真的。

有歷史記載的:

慧琳在《一切經音義》中說:“唐時中國有一種‘蒼舶’,長達二十丈,可載六七百人。”

九世紀阿拉伯商人蘇來曼在《東游記》中說:“唐時中國海船特別大,波斯灣風浪險惡,只有中國船航行無阻,阿拉伯東來的貨物都要裝在中國船上。”

從7世紀以后,中國遠洋船隊就日益頻繁地出現在萬頃波濤的大洋上。外國商人往來于東南亞和印度洋一帶,都樂于乘坐中國大海船,并且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匠”的語言來稱贊中國船工。

揚威世界的我國“十大名船”是怎樣的?

什么船能當得起“中國十大名船”的稱號?去年,國防科工委、交通部、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等14家單位共同給出了權威的答案。四艘軍艦、四艘民船以及兩艘科學考察船,一并獲得了中國造船史上第一次國家名船評比的最高榮譽。據悉,所有當選名船都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是中國船舶工業不同歷史時期創新成果的典型代表。

1.東風號——中國第一艘自行設計建造的萬噸級遠洋船東風號萬噸級遠洋貨船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自力更生設計和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船舶,由江南造船廠制造,1965年交付使用。東風號的總長為161.4米,船寬20.2米,船深12.4米,載重量1.3488萬噸,排水量1.7182萬噸,采用中國自行研制的低速重型船用柴油機。它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船舶設計、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產能力,為中國大批量建造萬噸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礎。

作為中國上年度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的壓軸之作,中國首次開展的十大名船評選活動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揭曉,四艘軍艦和六艘民用船舶榮膺“中國十大名船”稱號。這十大名船均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堪稱新中國船舶工業不同歷史時期的典型代表。國防科工委官員稱,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船舶工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但為海軍設計和建造了大量新型武器裝備,而且率先成為中國出口支柱產業。中國迄今已連續十余年成為世界第三造船大國,在國際造船市場上的作用舉足輕重。

2.向陽紅10號——中國第一艘多功能大型遠洋綜合調查船

向陽紅10號遠洋綜合科學考察船,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和江南造船廠設計建造,于1979年10月交付使用。總長156.2米、排水量1.3萬噸,雙槳雙舵,并且在舵上還帶有螺旋槳,船中舭部有防搖鰭,船的操縱性和適航性能極好。在12級風浪中可以堅持航行,在任何兩艙進水的情況下,都不會下沉。它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載有直升機的多功能大型遠洋綜合調查船,能在全球所有海區航行,為中國的太空和海洋科學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1980年4月,向陽紅10號參加了中國首次向太平洋海域發射運載火箭試驗;1984年4月,中國首次發射同步試驗通訊衛星,它成功完成了衛星定點區域氣象預報及通訊聯絡任務。1999年7月,向陽紅10號成功改裝為遠望4號科學測量船,先后參加了中國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的遠洋測控任務。通過它的測控通信技術,胡錦濤總書記和神六航天員實現天地通話。

3.長城號——中國第一艘按國際標準建造的出口船舶

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船舶工業面臨轉型期的艱難時期,長城號率先叩響了走向國際市場的大門,由此開創了中國船舶出口的新紀元。它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按照國際標準建造的第一艘大型出口船舶。

4.濟南艦——中國第一代導彈驅逐艦

濟南艦是中國自行設計并制造的第一代導彈驅逐艦的首艦,先后完成了2200多項試驗任務,獲得100多萬個試驗數據,被譽為海軍裝備現代化的“開路先鋒”,也是迄今唯一榮立集體一等功的驅逐艦。它實現了中國驅逐艦從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跨越,它的誕生,在中國驅逐艦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5.核潛艇——中國第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

1959年,毛澤東主席提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指示。國家動員各行各業數千個單位,集中一大批科研生產人員,自力更生、奮力攻關。經過不到20年,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終于橫空出世。它的研制成功,是中國海軍裝備建設的一次戰略性突破。

6.渤海友誼號——中國第一艘自行設計建造的浮式生產儲油船

渤海友誼號實現了中國FPSO(超大海上浮式儲油船船體)設計建造零的突破。這艘船靈活機動,已成功用于渤海三個油田的開發。它是集原油加工、海上油庫、卸油終端等功能于一體的海洋石油開發的重大設施。它的建成實現了中國浮式生產儲油船設計建造零的突破,是中國船舶工業在海洋工程領域標志性的產品。

7.常規潛艇——中國新型常規潛艇

這是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新型常規潛艇,也是中國國產在役潛艇中噪聲最低的潛艇。它在上世紀90年代初交付海軍使用,是中國第一個能在水下通過發射遠距離的反艦導彈攻擊敵艦的常規潛艇。由于大量采用先進科技使潛艇在水下生存能力極強,擁有艇員在水下一定深度快速上浮脫險或與深潛救生器對接的能力。它集中了中國艦艇武器裝備科研的最新成果,標志著中國常規潛艇設計和建造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8.哈爾濱艦——中國第二代導彈驅逐艦

該艦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二代導彈驅逐艦,1993年服役。艦長148米,滿載排水量4800噸,航速31節,續航力4300海里/15節。主要裝備有艦炮系統、導彈系統、反潛武器系統、作戰情報系統、電子戰系統、直升機起降平臺等。代表了中國水面艦船武器裝備上世紀90年代初的最高水準,完成了中國海軍首訪大洋彼岸的使命。

9.遠望3號——“海上科學城”航天測控船

遠望3號航天測控船是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新型航天測控船,是一座流動的“海上科學城”。它是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新型航天測控船,具有對衛星、飛船、潛地導彈等進行指揮、控制、測量的功能,它的建成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航天測控技術大國,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建造30萬噸級超大型油船,是中國造船人的一大夢想。1999年,中國同外國船東簽訂了5艘30萬噸級超大型油輪建造合同。德爾瓦號達到了當今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中國超大型油船建造零的突破。

10.我國第一艘30萬噸級超大型原油船——德爾瓦號

該船達到了當今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中國超大型油船建造“零”的突破。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特殊船(中國最高的船)”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特殊船(中國最高的船)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43095.html

標簽: 中國最特殊船(中國最高的船)

熱門文章
隨機tag
六爻基礎(六爻基礎知識入門書籍) 世界上最變態的婚姻(世界上最變態的案子) howdareyou是什么梗 包含水瓶女統計世界上最的詞條 中國最辣的游戲(國產游戲辣雞) 情不自禁拼音(情不自禁拼音四聲對么) 藍可兒到底怎么死的? 末路電視劇(窮途末路電視劇) 中國最完善的汽車(完全國產汽車) 世界最美女拳王“拳臺芭比”伊卡翠娜·范達 51個城市地鐵運營時間表 被鬼附身(被鬼附身后多久能好) 五岳真的不如黃山嗎 三星堆出土的女尸是誰(三星堆挖出不該出現 崔永元炮轟范冰冰 情侶名字大全(情頭匹配另一半) 狼子野心(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譯) 氣魄的拼音(氣魄的拼音是什么) 風馳(風馳加速器永久免費版) 美景隨拍感言簡短句子 水果網名(水果網名大全男生) 古從軍行(古從軍行李頎帶拼音) 中國最頂級手機游戲(國內頂尖手游) 歷史上景陵為何會三次起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源县| 亳州市| 齐河县| 富阳市| 上思县| 西丰县| 行唐县| 色达县| 芦山县| 同江市| 新绛县| 新余市| 中山市| 玉林市| 成都市| 凯里市| 和林格尔县| 贵州省| 塔河县| 拜城县| 房产| 远安县| 陈巴尔虎旗| 大兴区| 芜湖县| 绍兴市| 藁城市| 手游| 隆昌县| 门头沟区| 仁寿县| 锦屏县| 富阳市| 驻马店市| 闵行区| 南靖县| 五大连池市| 乾安县| 全椒县| 利津县|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