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遺憾的畫作(中國著名的畫作)
xj
2023-09-09
中國古代十大傳世名畫,名流千古,每一幅都是世界奇作
中國文學源遠流長,古人們無數代的積累,才能造就學子們的學無止境,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暢揚矚世文化,任何一行,任何一業,華夏的淵博盡入其中,若論中華美學,皆是留畫不留名,畫傳千萬里,今日要與各位講解細說的,便是中國的那些傳世名畫。
一、 洛神賦圖。
一眼萬年,二抱撼別離,三相思成疾。洛神賦圖講的是少年將軍和靚麗洛神的愛情故事,少年將軍一生戎馬歸來,雖是鐵漢卻盡顯柔情,恰逢洛神下凡點江,貌美無比,形似池邊柳枝,是數一數二的一代佳人,洛神江邊流連,只一眼,就將兩人緊緊相連,只是人神不同路,只能天地相隔,少年試圖抓住洛神漸行漸遠的影子,只是洛神早已被飛龍和鯨航駕車遠去,曹植也只能黯然神傷,東晉畫家顧愷之將兩人的相遇、相愛、別離呈現在一幅畫卷上,對別離的部分著重渲染,讓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兩人的愛而不得的悲傷和遺憾。
二、清明上河圖。
以小見大,小者,其小無內,形長528厘米,寬長24.8厘米,將北宋街頭集市、官宦世家,貧民百姓、弱小乞丐、擺攤小販、過往行人、野獸家畜,盡數嵌入畫中,大者,其大無外,只用一副畫卷,便將北宋的安泰、民安、家富體現的淋漓盡致,場面熱鬧非凡,以馬夫的視角為首,打開了北宋卞京城的城門,緊接著是錯落有致的農家小戶,羊圈里的小羊、樹枝上的鳥窩,置身其中,仿佛就能感受到小戶里傳來的愜意平和。小戶旁邊是接親隊,新郎定是身出大戶人家,隊伍極大,再放眼望去,茶館、茶館里各色各樣的客人、游船、碼頭、搬運貨物的人、卞河、河上的小舟,和河上的虹橋等等,畫家從城門口畫到卞城中心,每一個細節都精心雕琢,內容豐富多彩,體現了北宋的小城風景,這一副著作也是世界名著,在美學界地位頗高。
三、富春山居圖。
畫中蘭亭,山中蘭亭,有山有水,山入云峰,峰上薄霧游蕩,河水繞山間,水岸靠漁夫,叢林滿栽, 忽見叢中茅亭,傳來了文人讀書的聲音,山水兩兩呼應,水木承上啟下,畫之深,深得董,巨之妙。黃公望以四等公民的身份,用戰后人民的失落感和富春山居圖中的恬靜做對比,表現出他對歸隱山林的迫切向往。山中有漁夫,也有可以休憩、讀書的茅亭。正是黃公望心中最完美的歸隱之地。
四、 漢宮春曉圖。
取景于春日里,漢宮后院的晨曦畫面,宮女們兩兩相聚,或裝扮、或澆灌,皇帝、太監也在其中,舞女、樂師在盡情表演,下棋、看書、送食也有一席之地,共150多人,姿勢、形態、動作皆不相同,內容繁多但不冗長,由此體現作者仇英的高超畫技。
五、百駿圖。
百駿,百馬,居于山林之,立、跪、臥、跑、食、啼鳴,百余馬不近所同,有聚有散,體現了一百皮馬的自由和舒適,作者郎世寧,隸屬宮廷畫師,將藝術和西方連接在一起,風格獨特也結構嚴謹。屬難得的畫師作品。
這便是中華十大名畫的其中的前五副,每個作品的背后就留下了當時社會的印記。視角不同,所體現的文化思想亦不同。
中國失傳的名畫有哪些中國歷經多次浩劫,失傳了很多名畫藝術品。
最著名的有:
1 《洛神賦圖》東晉,顧愷之。
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等多為宋摹本。
2 《女史箴圖》東晉,顧愷之。
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女史箴圖》僅剩9段,為絹本,設色,縱24.8厘米、橫348.2厘米。
3《韓熙載夜宴圖》五代,顧閎中。
繪寫南唐中書侍郎韓熙載夜宴,該畫構圖嚴謹,人物造型秀逸生動,線條遒勁流暢,色彩明麗典雅,在技巧和風格上比較完整地體現了五代人物畫的風貌,堪稱中國畫史上的名作。該畫真實地描繪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韓熙載縱情聲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畫了韓熙載的復雜心境。但有人將此畫斷為宋人摹本,未得公認。
4《步輦圖》唐朝,閻立本。
所繪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現存畫作被認為是宋朝摹本。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5《虢國夫人游春圖》唐代,張萱。
此圖描繪的是天寶十一年,再現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三姊虢國夫人及其眷從盛裝出游,“道路為(之)恥駭”的典型環境。為宋摹本,原作已失,摹本猶存盛唐風貌。
[img]顧愷之為什么作《洛神賦圖》?《洛神賦圖》如今何在?顧愷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畫家,繪畫水平高超,創作了許多藝術水平極高的著名畫作。顧愷之最具有代表性的畫作,就是被稱為中國古代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顧愷之,根據魏國詩人曹植所作《洛神賦》繪畫而成。至于為什么會有這幅畫作問世,也許是顧愷之在品讀曹植所作《洛神賦》時,為曹植和甄氏之間曲折感人,錯綜復雜的愛情故事而感動,所以才創作了這幅畫作。
顧愷之因為歷史人物故事而進行畫作創作,并不僅僅只有《洛神賦圖》這么一副,著名的《女史箴圖》畫的也是前代人物的故事。所以因為《洛神賦》的愛情故事有感,而創作畫作對于顧愷之而言并不稀奇。
《洛神賦》是曹植在自己的愛情沒有結局,思念愛人的作品。《洛神賦》原名《感甄賦》 。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間的一段錯綜復雜的感情。
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間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后來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兵敗病死,曹操乘機出兵,擊敗袁氏政權,甄氏成了曹軍的俘虜。
曹操有四個兒子,曹昂、曹丕、曹植、曹熊。曹植是曹操四個兒子中,最聰敏機警的一位,所以受到曹操和幕僚的贊賞。不過曹植本人并不喜歡戰爭,也沒有權利之心,所以曹丕成為曹操的繼承人。
甄氏被俘虜之后,被曹操下嫁給了曹丕,曹丕繼位后封為妃,史稱文昭甄皇后。
甄氏嫁給曹丕的時候,正是曹操雄心勃勃,一心為實現自己的霸業而奮斗的時候。曹丕那個時候已經有官職,所以經常跟隨曹操外出征戰。倒是曹植因為年紀尚幼,不喜戰爭,于是被留在宮中。
就是在這一段時間里,曹植得以與美貌的甄氏朝夕相處,最后兩人竟然生出了一段情意。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一個是嫂子,一個是小叔子,盡管互相愛慕,但是注定沒有結局。
曹操去世之后,曹丕集成地帝位,甄氏被封為妃子,第二年郁郁而終。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后,曹丕遂將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
曹植拿著甄氏的遺物回到封地,睹物思人,心中十分悲傷。在一次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
回到鄄城,曹植還在想著夢中所見,與甄氏在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這才有了《感甄賦》,也就是《洛神賦》。
《感甄賦》是作品最初的名字,后來明帝曹睿繼位,因覺原賦名字不雅,遂改為《洛神賦》。
顧愷之現今存世的畫作,多為唐宋人摹仿的版本,并不是真跡。
《女史箴圖》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被英軍大尉基勇松盜往英國,現今收藏在大英博物館。《洛神賦圖》,絹本,淡設色,今存宋摹本5種,分藏于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及美國弗里爾美術館等處。
雖然這些摹本也十分的出色,表現出了作者顧愷之的繪畫水平,但是到底不是真跡,其實還是滿讓人遺憾的。
一位裸著上身,抱著一個陶罐兒的少女的油畫叫什么名字?誰畫的?謝謝回答:名字叫做《陶》,它的作者是謝楚余。
這幅畫被盜版了一百多萬次,是中國史上被盜版最多次數的油畫。
由于盜版的畫出現了在某廣告上面,讓人們誤認為作者是參照廣告畫的,這讓他很是氣憤同時也讓他開始走上了維權的道路,官司很漫長,足足打了六年多時間,最后以八萬元的賠償告終。謝楚余沒有再上訴。作為一名藝術家,他已耗不起這場藝術戰爭。如今這幅原作已被香港一位房地產商收藏了。作者幾次想回購都沒能如愿,是他一生中的遺憾。
資料拓展
謝楚余:
1962年生于廣東汕頭市。1988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因一副油畫“抱陶女”——《陶》而出名。
1988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研究生班,1992年完成研究生專業課程并任油畫系講師,1993年應美國加州設計學院邀請赴美作學術交流和考察。19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同等學歷研究生班。1991年參加"依維爾古典油畫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當代藝術新材料研習班"學習。現為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
百度百科:《陶》
以前我看到過一幅十字繡,一個半裸少女頭頂瓦罐,這幅畫叫什么名字?哪里還能搜到?一個半裸少女頭頂瓦罐
“抱陶女”——《陶》
謝楚余,1962年生于廣東汕頭市。1988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廣州美院油畫系副教授,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因一副油畫“抱陶女”——《陶》而出名。
這是謝楚余1997年初完成的一幅油畫作品。《陶》的創作,緣于三個模特,一個青島人,一個汕頭人,一個混血兒。在謝楚余看來,這三種人“雜交”,最漂亮。
《陶》一經問世,便以一種中西合璧的美打動世人。但是,它也成為中國油畫史上被翻版盜印最多的一幅油畫,盜版數不少于一百萬次。
現在,這幅原作已被香港一位房地產商收藏了。他幾次想回購,收藏者都不愿意。這一直是謝楚余的遺憾。
(圖片摘自《百度圖片》)
走進中國美術館看《粒粒皆辛苦》,這副畫作有多出彩?中國美術館自建館以來,許多載入中國美術史冊的重要作品均首先展出,與此聞名于此。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講述了鎮館之寶《粒粒皆辛苦》,這一新聞迅速上了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許多網友都很好奇這幅作品究竟有多出彩,才能稱得上鎮館之寶呢?
《粒粒皆辛苦》,是方增先創作的紙本水墨設色畫,現收藏于中國美術館。我相信許多網友,對方增先并不熟悉,方增先,1931年出生于浙江浦江西塘下,是我國現代著名畫家,也是20世紀后半葉現實主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代表人物之一。2019年12月三3日,方增先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8歲。方增先一生中創作了許多著名的作品,獲得了許多獎項和榮譽,他的逝世不得不說是藝術節的一大遺憾。
《粒粒皆辛苦》表現的是,一個趕驢車的老農停下車,把掉在地上的麥穗一粒一粒,一顆一顆的撿起來的情景。在這幅作品里,老農身著青灰色土布衣服,頭戴白金長滿胡須,這體現了農民的辛苦。從這幅畫里,我們就能夠聯想到農民種植糧食的辛苦情景,也可以感受到農民在收割莊稼時的喜悅心情。
《粒粒皆辛苦》這部作品經常在當代美術教科書中出現,創作于1955年的6月份。在此之前,方增先跟隨浙江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共同組織的“敦煌考察團”去了西北考察,在回來的路上,看到了北方農民在田地里收割小麥的情景,這些情景給了方增先很大的靈感。我國是農業大國,我們都知道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糧食都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方增先也是農村出來的人,他能夠深刻的體會到農民對于糧食的感情。正是由于種植糧食的辛苦,使他們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更加珍惜糧食。這一情感也促進《粒粒皆辛苦》這幅作品的誕生。
我國是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世界文明古國,也是名副其實的文物資源大國。這幾年,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我們的文化,鼓勵人們去美術館欣賞各種文化作品,這些作品不僅能夠反映我們燦爛的文化,也可以反映出當今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積極奮進的精神。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遺憾的畫作(中國著名的畫作)”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遺憾的畫作(中國著名的畫作)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43799.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最漂亮摔角(中國最漂亮摔角女孩)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水滴魚為什么不能吃(有害健康保護動物) 李湘和王岳倫離了婚是真的嗎 中國最漂亮的橫琴(橫琴最美的地方建筑) 外星人存在嗎 有恃無恐(有恃無恐的意思和造句) 女孩起名常用字(女孩子起名字) 中國最實在景點圖片(中國最棒的景點) 奇聞異事視頻素材下載(奇聞異事素材網無水 如冰(如冰雖不凍) 2022抖音最火歌曲100首(好歌推薦) 八十歲老年人適合去哪旅游 英文游戲名字大全(a開頭的英文游戲名字大 關于《葵花寶典》的作者來歷 最中國的圖片(中國所有的圖片) 默默無聞是什么生肖(默默無聞是什么生肖是 年妃真實歷史 汶川大地震的恐怖傳說(汶川大地震恐怖) 28歲后還能讀書嗎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四種效應時常發生(要正 趙姓名字大全(趙姓名字) 沈陽鐵西鬼樓是怎么回事 沙蔥的功效與作用 有告白的意思(不能亂說) 海底10000米有多恐怖(海底一萬米嚇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