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佛教用蓮花不用荷花
xj
2023-09-30
不光觀音菩薩坐在蓮花之上,許多佛菩薩都坐在(或立)在蓮花上。蓮花是圣潔之物,從佛家氣功角度說,蓮花是一種練功模式,它攜帶了從古至今無數(shù)修練者的高能信息。
修練氣功者或信佛者,都可以在修練時意想自己坐在(站在)蓮花之上,如此修行極易入靜,會使修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guān)于“佛與蓮花”詩句有哪些為什么佛教中多以蓮花為喻,以及蓮花為什么成為一種佛教信眾普遍認同的象征性圖騰?這個問題可能有許多種解答。但是,個人以為自古及今,乃屬天臺智者大師的詮釋最為周詳。這里介紹一下。
天臺智者大師是東亞佛教軸心——中華天臺宗的實際創(chuàng)始人。他的三部著作,《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妙法蓮華經(jīng)文句》、《摩訶止觀》是天臺宗立宗的重要典籍。
其中《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簡稱《法華玄義》)的開頭,專門對《妙法蓮華經(jīng)》這部大乘圓頓經(jīng)典的經(jīng)題作了精彩的詮釋,真可謂“口吐蓮華”、辯才無礙,據(jù)說智者大師單演說此經(jīng)題的妙義,就演講了三個月,從此智者大師成為中華文明史上象征辯才不斷、靈感不斷的一位神圣。
善男、信女們?nèi)羟筠q才、求藝術(shù)靈感和創(chuàng)意,勿忘當往浙江天臺山朝禮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詮釋經(jīng)題中的“蓮花”(原為“蓮華”,因“華”古同“花”字,此處皆寫作“花”)的大意,本人略整理如下:
【第一,為什么不以別的花為喻?】
【原文】例有粗花。
云何為粗?狂花無果;或一花多果;或多花一果;或一花一果;或前果后花;或前花后果。
【大意】普通的花與蓮花相比,是“粗”而不“妙”(古語中,“粗”與“妙”是反義詞),不如蓮花更能體現(xiàn)此經(jīng)的圓頓法義。為什么?因為這些花要么是有花而無果,要么是一花而多果,要么是多花一果,要么是一花一果,要么是先見果后開花,要么是先開花后見果。
這里和以下,“花”譬喻業(yè)因,“果”譬喻果報。
【原文】初喻外道,空修梵行,無所?』瘢淮斡鞣卜潁┭改福ㄔ阼筇歟淮斡魃牛種摯嘈校溝媚??;次喻緣覺,一遠離行,亦得涅??;次喻須陀洹,卻后修道;次喻菩薩,先藉緣修,生后真修。皆是粗花,不以為喻。
【大意】
1、有花無果的那種花,是比喻外道的修為,他們盲修瞎練,白白禁欲苦行,而未能獲得真實究竟解脫的果報。是為“狂花無果”。
2、一花而多果的那種花,是比喻世間一切善行,如孝養(yǎng)父母等。人們由某種殊勝的善行,以此善因,來世得生欲界、色界天界,得享各種天福。
以一種善行而感得多重樂果,是為“一花多果”。
3、多花一果的那種花,是比喻小乘道法。以追求個人解脫的小乘發(fā)心,修學(xué)解脫道,雖有種種苦行,只能證得阿羅漢——小乘涅??之果。以多種世、出世間善業(yè),而感得一涅??果,是為“多花一果”。
4、一花一果的那種花,是比喻麟角獨覺的道法。
這一類仙人是常樂寂靜,獨自修行,修行功成,于無佛之世,宿因所萌,或觀十二因緣,或觀飛花落葉,而獨自覺悟也。他們完全隱遁,與世隔絕,故稱為“一遠離行”。以一遠離行感得一涅??果,是為“一花一果”。
5、前果后花的那種花,是比喻須陀洹果。須陀洹果是小乘的一種果位,當生證得這種果位的人,已經(jīng)見道了(已斷三界之見惑),但還沒有完成實際的修道。
通俗地說,就好像說一個人已經(jīng)對某種事物有了決定性的知見,但還沒有在這種知見指導(dǎo)下完成實踐過程。是為“前果后花、卻后修道”。
6、前花后果的那種花,是比喻菩薩的六度萬行。菩薩六度的初發(fā)心,是以有情世間為環(huán)境、為對象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以普度眾生為己任,所以叫“先藉緣修”(緣指有情世間這種外緣)。
比如布施,需要有布施的對象;忍辱,需要有難忍能忍的外界苦緣等。但是,真正的菩薩道是不能著相的,即要證得“無生法忍”,如《金剛經(jīng)》所開示,雖廣行六度萬行、度無量眾生而又不斷排除我、人、眾生之相執(zhí),在勝義觀中,“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生后真修”就是說,得“無生法忍”方可真名菩薩,是真行菩薩道。
但是要證得“無生法忍”,又必須有藉有情世間外緣所做的六度萬行的善因,故而是“先藉緣修、生后真修”。你看,這一句話其實就是概括大乘佛教關(guān)照世間民生、不離世間有情的菩薩精神,但同時又以超脫世間、擺脫現(xiàn)象束縛的出世智慧來為菩薩萬行作指導(dǎo)、這就使人們的精神境界能夠在心底徹底凈化(無我故無私)、使世間萬善出離虛偽,這是多么深刻而高度辯證的思想。
然而,以上這種種花(所譬喻的行為)都不足以譬喻《妙法蓮華經(jīng)》所開示的圓頓妙法,“皆是粗花,不以為喻”。
【第二,為什么偏偏以蓮花為喻?】
【原文】蓮華多奇:為蓮故花,花實具足,可喻即實而權(quán);又花開蓮現(xiàn),可喻即權(quán)而實;又花落蓮成,蓮成亦落,可喻非權(quán)非實。
故以蓮華喻于妙法也。
【大意】蓮花有許多奇特屬性。
1、為蓮故花:蓮花的內(nèi)在就是蓮蓬,蓮蓬是果實之聚。
2、花實具足:蓮花的出現(xiàn),也就隱含意味著果實的存在。
3、即實而權(quán):“權(quán)”是權(quán)巧方便之意,指佛陀為了引導(dǎo)眾生從此岸世界達到佛法彼岸世界,而有為施設(shè)的種種外在的事相。
“實”指佛陀真實的智證以及眾生本具之佛性。蓮花之相,譬喻佛法弟子信眾,依佛經(jīng)教,而起戒、定、慧、六度等種種外在善行。雖然這些善行的似乎是以佛果為目的,但其實,這些善行正是眾生本具佛性(或曰本覺、或曰久遠成實之本佛)的作用之顯現(xiàn),若無此佛性,終不能起六度萬行,這就是“即實而權(quán)”--即因本佛性而起種種善行--念佛是誰?念佛是佛。
4、花開蓮現(xiàn):蓮花開放的同時,蓮蓬、蓮子就一目了然,花相和果相是同時出現(xiàn)的。
5、即權(quán)而實:而同時,若無六度善行之昭顯,雖有佛性,終不能體認佛性而證果。如《法華經(jīng)》中的窮子喻,雖有無價寶珠在衣里,而不自知,四方乞食。此因六度萬行之事相而昭顯佛性之理,正如若無蓮花之開放,不能得知此花果實的存在。
6、花落蓮成,蓮成亦落,可喻非權(quán)非實:盡管明權(quán)實二理,但這種認知仍然是相對的,是指導(dǎo)修行的,亦不可執(zhí)“權(quán)、實”為實而需要進一步超越的,在勝義中實無“權(quán)、實”二相及差別可得。總之,唯有達到佛智究竟彼岸,方可真正明了權(quán)與實、事相與本質(zhì)、用與體、相與性的實相。
正是因為唯有蓮花可適用于譬喻大乘佛法中最深奧、最圓頓、最微妙的法義,所以自《妙法蓮華經(jīng)》傳世以來,蓮花更進一步成為佛教信仰社會的一種圖騰。
。
佛祖為什么坐蓮花臺,蓮花有什么特殊含義嗎在佛經(jīng)中釋迦牟尼坐在蓮花寶座上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shù)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shù)百瓣,凈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凈,因為它生長于污泥,綻開于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層涵義。而蓮花除了蓮瓣,還有蓮蓬、蓮子,蓮瓣、蓮蓬可觀賞,蓮子可食用;蓮子又可生長,栽培更多的蓮花。
蓮花開放于炎熱夏季的水中,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也就是在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這都是蓮花所表征的美德。所以,比喻從煩惱得到解脫而生于佛國凈土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三界的眾生,以淫欲而托生,凈土的圣人,則是以蓮花而化身。
因此,蓮花表示清凈的功德和清涼的智慧。對于圣人而言,是無形的,顥現(xiàn)于凡夫之前,便以人間所熟悉的形象來表現(xiàn)。所以,我們所見的佛像和佛經(jīng)中介紹凈土佛國中的圣賢,都是以蓮花為座;或坐、或站,都在蓮臺之上,是代表著他們清凈的法身,莊嚴的報身。
蓮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佛教認為荷花從淤泥中長出,不被淤泥污染,又非常香潔,表喻佛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又從生死煩惱中開脫,故有“蓮花藏世界”之義。按佛教的解釋,蓮花是“報身佛所居之“凈土”。可見蓮花已成為佛教的象征。所以菩薩要墊以蓮花為座。佛教中的蓮花,包括了荷花和睡蓮的不同種類。只有大乘佛教的佛像座用荷花。
蓮花在佛教與印度教中,象征神圣與不滅,印度的國花是荷花。印度荷花主要有七種,故有“七寶蓮花”之稱。實際上,七種荷花只有二種是荷花,即白蓮花(芬陀利花)和紅蓮花(波頭摩花),其它五種都是睡蓮。
在植物學(xué)中,荷也稱蓮。印度是佛教的發(fā)祥地,荷花則是佛經(jīng)中常提到的象征物和吉祥物。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處,與佛教主張的處世人格相合。正是因為荷花代表佛教,而佛教又來自印度,所以荷花在印度被視為尊嚴的神圣的象征。蓮座,乃為佛陀結(jié)跏趺坐講經(jīng)開釋而設(shè)。佛家在百花齊放中獨生出蓮花座,與荷花云錦可觀,香遠益清,足以代表力量也有關(guān)。“又以諸華皆小,無如此華香凈大者”《大智度論》卷八記載了幾個為何趺坐蓮花的原因,除了蓮花在眾花中最大最盛、代表莊嚴妙法,蓮花柔軟素凈,坐其上花卻不壞,更可以展現(xiàn)神力。蓮花其實已升華為天上之花,與人中之花有別,“人中蓮花大不過尺,天上蓮華大如九車蓋,是可容結(jié)跏趺坐。”
“佛也繼印度教光明神的性格,成為蓮華化生創(chuàng)造偉業(yè)的主人公。”經(jīng)典里眾生可以借由“蓮花化生”,乘著蓮座進入凈土,恐也由此一脈相傳而來。信徒都知道,根據(jù)《佛陀本生傳》記載,釋迦佛生于二千多年前印度北邊,出生時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蓮花,并有天女為之散花。
由水中深處冒升至水面的睡蓮,像造物主潛藏的生命力,暗示著創(chuàng)造的本源,不僅許多神話與蓮花有關(guān);崇拜太陽的埃及王國,也出現(xiàn)太陽神以童子之姿坐蓮花之上的圖案。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潔性,象征佛與菩薩超脫紅塵,四大皆空;蓮花的花死根不死,來年又發(fā)生,象征人死魂不滅,不斷輪回中。蓮花有五色:白、青、紅、紫、黃,稱為“五種天華”。其中白、青兩色最受青睞。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生長于佛國,人世間難以見到,故又稱“希有之華”。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yōu)缽羅。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經(jīng)中稱之為“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
已知的最早與蓮有關(guān)的藝術(shù)品,也是把蓮與神結(jié)合在一起的,是一尊頭上戴著蓮花的裸體女神像,在印度的恒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遺物。文獻中有關(guān)印度蓮花女神的記載,最早見于印度的吠陀文獻,說蓮神生于蓮花,站在蓮花上,戴著蓮花的花環(huán)。
在佛教問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蓮花為佛教的主要象征。據(jù)說后來成為佛祖的悉達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所以蓮就成了他誕生的象征。從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蓮臺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為蓮花坐或為吉祥坐,成為佛教僧人打坐時的典型坐法。
按照大日經(jīng)的解釋,“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為蓮花坐;單足著右上,名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蓮能反應(yīng)修行程度,認為高僧誠心念佛,則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花一朵,若能精進,則其花漸大,倘或退惰,則其花萎落。又相信:“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往生阿彌陀佛剎者,皆于七寶池蓮花中化生。”
蓮隨著佛教,流傳到亞洲的每個角落。在爪哇的婆羅浮圖佛壇上,在緬甸的蒲日古城,泰國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吳哥窟等地的大廟里,在斯里蘭卡的鐘形塔里,巴厘島的葬藍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蓮的圖畫,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中,其中的“叭彌”的意思便是蓮花。
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將佛教立為國教后,蓮花備受人們敬愛。佛祖釋迦牟尼的家鄉(xiāng)盛產(chǎn)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蓮花自喻。《本草綱目》載:“釋氏用為引譬,妙理俱存”。佛國也指蓮花所居之處。也稱“蓮界”。佛經(jīng)稱“蓮經(jīng)”,佛座稱“蓮座”或“蓮臺”,佛寺稱“蓮宇”,僧舍稱“蓮房”,架裟稱“蓮衣”等等。蓮花圖案也成為佛教的標志。佛教的建筑、裝修、器物也都有蓮花圖案。
蓮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寶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稱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
其余的菩薩,有的手執(zhí)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寺院墻壁、藻井、欄桿、神賬、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繡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guān)系何等的密切。
以上就是網(wǎng)站小編空城舊憶據(jù)網(wǎng)絡(luò)最新關(guān)于“為什么佛教用蓮花不用荷花”報道資料整理發(fā)布相關(guān)事件細節(jié)!轉(zhuǎn)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為什么佛教用蓮花不用荷花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47684.html
標簽: 為什么佛教用蓮花不用荷花
- 上一篇:
- 下一篇: 僵尸蜘蛛:被黃蜂寄生(黃蜂幼蟲控制蜘蛛行動)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硬臥上鋪(硬臥上鋪是在第二層還是第三層) 切爾諾貝利巨鼠(切爾諾貝利巨鼠視頻) 碰釘子造句(碰釘子造句子四年級) 阿富汗現(xiàn)在叫什么國家(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文藝的網(wǎng)名(文藝范的網(wǎng)名) 四方步(四方步) 2023適合一輩子網(wǎng)名 鈉鈣玻璃和高硼硅玻璃哪個好 男性名字大全(許姓男孩名字大全) 最后一個預(yù)言正在實現(xiàn)(前三個為真實歷史) 香港澳門回歸時間 遺傳性的耳部疾病(發(fā)病率非常高) 企業(yè)取名測試(企業(yè)起名測名網(wǎng)) 中國最南島圖片大全(中國位置最南的島嶼) 過河拆橋(過河拆橋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中國最出名的妖精(中國妖精名字) 危害遠超土耳其大地震 未出生嬰兒起名(未出生嬰兒起名字大全) 葉公好龍是什么意思(葉公好龍比喻什么) 炮烙之刑出現(xiàn)于哪個朝代 世界上最兇猛動物之戰(zhàn)(世界上最兇猛動物之 鬼村封門村真的有鬼嗎(為什么說封門村是鬼 誰世界上最狗人(世界上什么狗最兇) 2021什么年(2023年是什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