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珍貴的插圖(中國最珍貴的照片)
xj
2023-04-04
人教教材插圖被拍賣:單幅最高成交價達506000元,這些插圖是很多八零后或是九零后珍貴的記憶,能讓人回憶起美好的過去。
人教社老版插圖被拍賣,最高成交價超50萬元,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感覺莫名其妙,購買老版插圖的人一定心術不正,這大概就是他們的低級惡趣味吧。
人教版“辣眼睛”插畫引爆熱搜,誰在“偷竊”我們最寶貴的東西?人教版教材的一次“翻車”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這個話題,火到什么程度呢?一連拿下7個熱搜,直接引爆全網。我們原本以為,這可能是部分網友的過分擔心。某個插畫的風格不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可能讓所有網友滿意。畢竟,人教版的教材,經過了重重稽核,怎么可能會出現問題?沒想到,當看到插圖的時候,震驚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小學數學教科書的插畫風格古怪
角色的眼睛里充滿了迷茫,讓人一看就覺得毛骨悚然。從教科書上的插圖來說,一幫活潑開朗的孩子,一比特天真可愛的孩子,一位被同學玩弄的杜甫,一位是蔣兆和,一位是著名的漫畫大師,一位是《武松打虎》,另一位是漫畫大師劉繼卣。
再看看這幅小學數學插圖,角色雙眼無神,眼瞼低垂,眉毛幾乎要與發際線齊平,嘴唇很短,嘴巴很大,額頭很大,圓滾滾的,看起來很是可愛,但卻讓人覺得有些恐怖。一些父母擔憂孩子的心理素質會受到影響,因為小學是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給孩子們留下的印象都是病態的,久而久之,他們會不會覺得這就是真正的美麗?
這件事一出,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網友們也開始吐槽,有的說角色變得很不正常,跟唐氏孩子一樣,真的“裂開”了,和之前的課本一比,他們就不嫉妒了。教育是國家的大事,學生是國家的中流砥柱,負面的影響就像是螞蟻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腐蝕人才,網絡上的評論也越來越多,創作者也被挖了出來。教科書上的插畫作者也被挖了出來,他是清華美術學院的學生,現在已經是所有人的目標了。
為什么這件事能讓我們引發震怒?
那是因為,我們在曾經的教科書上,見識過真正的純真和美好。里面的每一幅插畫,都令人無限神往。課文《海濱小城》中——“我的家鄉在廣東的一座海濱小城,人們走到街道盡頭,就可以看見浩瀚的大?!辈鍒D中帆船、海鷗,藍色的天空和大海,還有沙灘上嬉戲的人群,給人無限遐想。
《親人》中,小女孩和老奶奶的樣子,細膩傳神,這樣的作品,放到美術展覽館都不會遜色。還有那個挑山工,即使畫質并不那么細膩,卻依然能讓人感覺到他的沉重和堅毅。也許,成年后的我們,很難主動去想起童年時期的課本。可是,一旦看到他們,記憶的閘門就會打開,往事一幕幕重現。
原來,那些鐫刻在內心里的畫面,早已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血液,熔鑄在靈魂中。你看,這就是書本帶給人的力量。對比現在人教版的插圖,我們無法理解這樣的審美!
人教社對此的態度
人教社表示,已經關注到網上有關小學數學教材封面和插圖的意見,人教社及時組織專家認真研究,對社會各界好的意見建議虛心采納。
已著手重新繪制有關冊次數學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圖,改進畫法畫風,提高藝術水平,充分發揮教材封面和插圖的育人作用。同時,人教社表示,將舉一反三,全面評價所出版教材的封面、插圖,進一步提高設計質量。
[img]讀山坡上有一個娃后感這是我很久以前寫的一篇東西,今天回學校清理資料時偶然看見,覺得不管怎么說,它還是有一定意義的,便發了上來,別無他意。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這是幼時一首常哼的兒歌。還記得幼時的我們總是在母親一遍遍的催促下懶懶的離開床鋪,在吃完豐富的早餐后晃悠悠地朝學校走去。那時每天的生活都好像五彩繽紛的糖果,有伙伴玩耍的喧騰氣氛,有各式各樣的小玩具、各種小活動,沒有生活的煩惱,沒有物質的限制,也從未懂得貧窮、奮斗和努力,只是一個個沉浸于自己的彩虹般的世界孩子。一直以來也總感覺的學校豐富多彩,可是一篇報道讓我感受到山村校園里那沉寂卻不乏努力信念。
那是坐落于海拔1487.5米的山上的溪上村的學校。一所只有兩個娃的學校,聽起來真的很不可思議,山里人們卻用愛、關懷和信念一直維持著。他們中,還有一娃具有遺傳性智力障礙。雖然,老師一遍又一遍的教,雖然,她總是學了又忘學了又忘,但是,卻從未放棄每一次學習的時光,老師包括村民人也從未想過將她放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維持學校的存在。所做的一切,都無關金錢,無關名譽,更無關什么地位,都只為一個信念——再窮不能窮教育!
看著報道里的插圖,耐心的教師、專注學習的孩子與那殘破的教室、掉漆的黑板、破損的桌椅、簡陋的教學工具顯現的有些格格不入。就在這樣簡陋的教室里透露的卻是溫馨的氣氛!相比下,我們多么的羞愧。優美的環境、先進的教學工具、充裕的物質生活,可我們卻還在總在不停的抱怨、攀比,甚至頹廢。讓我覺得最珍貴的插圖是老師與孩子們在升國旗時,沒有樂隊奏響國歌,也沒有過期護衛隊整齊地走過,更沒有數萬人前來觀看,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儀式的莊嚴,兩個娃就抬著頭用那稚嫩的眼神看著紅旗緩緩上升。聽唱國歌時,雖然,他們不懂得歌詞的含義,卻在老師的訴說中知道那是祖國的象征,知道現在所有的一切是祖國給以的,眼神里充滿的是端重和崇敬,用他們那稚嫩純潔的心表達著對祖國的熱愛!再看看,現在的我們,還會有幾個用這樣專重的眼神注視著我們每一次紅旗的升起……
教師,一個多么神圣的職業,陳衍貞老師演繹了他的全部。在這信息發達、人才擁擠的社會,有多少人會愿意放棄城市里優越的條件跑到那沒有生活保障的窮山溝里教兩位娃娃,又多少教師可以這樣默默無聞用一種執著的信念去奉獻自己所有……
看著述說這故事的一個個字眼、一句句話、一段段文字,不免想到現在的我們,想到可以對比的一切一切。他們就生活在落后的山村,整日為了生活不停忙碌地工作,卻還那么執著的奉獻,艱辛卻是不停努力的活著。而生活在燈火迷離城市的我們,沒有生活的煩惱,沒有物質的缺陷,卻還總是荒廢的找不著方向。
有人說,他們是中國農村現狀的一個縮影。那么,我想問,還有多少中國農村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里為了離開貧窮的山村不斷的奮斗成長,又有多少年輕或年邁的教師在為之奉獻!同樣,在我們的校園里,鋪張浪費、無所事事、不思進取的人為之甚多,這樣的我們每天過得是多么奢侈。
簡單的言語不能改變什么,此刻卻深深訴說著我的情感。也許,有人認為這一切并不算什么,也許,有人認為這很可笑??墒牵_實觸動著我?;蛟S,只當有一天我們真正去踏入那樣的環境,親眼去看看真實的場景,才能明白那真正的艱辛……
我想知道中國插圖藝術歷史演變古人著書立說,重視圖的作用。圖書,在古代就是圖籍與書籍的合稱?!白髨D右書”、“左圖右史”、“文不足以圖補之,圖不足以文敘之”,圖文并茂,相輔相成,是中國書的一個優良傳統。
中國歷代刻印的書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其中不少附有精美的插圖,這不僅是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民俗等的生動材料。由于這些圖都是通過雕版印刷的方式取得的繪畫作品復制品,所以都是版畫,也稱木刻畫。
一、中國古籍插圖的起源
一般來說,書中有圖是與書同時出現的?!吨芤住は缔o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边@雖然是傳說,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圖畫與書的密切關系?,F存最古老的文獻載體——商代的甲骨文,上有獅、虎等形象。這些圖是用刀刻在龜甲和獸骨一類天然材質的“版”上,應該說后世版刻插圖的技法,已經萌芽于其中了。
中國的古書,以其生產形式而言,大致可以劃分為寫本書和印本書兩個時代。在漢代以前,人們將書抄寫在竹簡、木牘等天然載體或縑帛等絲織品上。《漢書·數術略》著錄耿昌《月行帛圖》二百三十卷;《兵書略》兵家總記五十三家,有圖四十三卷。1942年,湖南長沙戰國楚墓中出土一件帛畫,上繪彩色圖像及類似金文的說明文字,四周繪十二神像,象征十二個月,則是我國帛書插圖中的較早遺存。
漢代,紙經過蔡倫的改良,既利于書寫,也利于繪圖,插圖本書籍大為增加。《隋書·經籍志》著錄有《周官禮圖》十四卷、梁《郊祀圖》二卷、《三禮圖》九卷、《爾雅圖》十卷等,可見古籍插圖應用范圍之廣,數量之多。可惜的是,由于年湮代遠,圖籍散失,這些圖今人已不能見到了。當然,這些圖都是手繪的,和后世的版刻插圖尚有區別。但在構圖手法、方式上,當有啟迪作用。因此,談版刻插圖,不能不先提到這些手繪圖畫。
所謂版刻插圖,就是指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取得的畫稿復本。雕版印刷術也稱整版印刷術,即指將文字或圖畫反刻在一整塊木板或其他材質的版上,然后在版上加墨刷印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大批取得插圖畫稿復本。由于古代書版以梨、棗木為主,故這些插圖,都是版畫,也稱為木刻畫。
將手繪插圖轉為木刻畫,有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其中有兩種藝術形式和技術方法很值得重視。
其一是制造印章的技術。早在戰國時期,印章的使用就很常見了。以后,出現了面積很大的印章。東晉葛洪《抱樸子·內篇》卷十七載:“古之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边@已經與后世所用的書版,在大小上不差多少了。
印章中的“肖形印”,即在印章上刻有各種藝術圖形,而不是簡單的文字,對版刻插圖的出現有更直接的意義。民國張應文在《清秘藏》一文中提到,漢印有“禽鳥、龍虎、雙螭、芝草”等形。黃賓虹先生在《龍鳳印談》中也說:“今所見往往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刻于私印姓名上下四旁,雕鏤工致。”敦煌發現有不少唐代的“千佛像”,即將佛像刻于印章上,再在紙頁上捺印出一排排小佛像。實際上這類“千佛像”如果不是捺印,而是通過覆紙刷墨印成,就是后世的版畫,因此論者多以為,這種模印小佛像不僅標志著由印章到雕版的過渡形態,也是版刻插圖的起源。
其二,在漢代墓穴壁面或楣楹碑闕上,發現有大量裝飾性圖案,即人們常說的畫像石、畫像磚。這些圖畫內容豐富,構圖完整,結構嚴謹,在手法上采用半浮雕或陰線淺刻、陽線鏤刻,與木刻畫技法相通。魯迅先生就說:“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唐人線畫流動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彼陀≌乱粯樱瑢侔婵滩鍒D藝術的姻親。
當然,不管印章、漢畫像石、畫像磚與版刻插圖藝術的血緣如何相近,畢竟還是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版刻插圖的真正出現,還有待于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因此,以上所述也只能說是中國古籍版刻插圖藝術的“溯源”。
二、雕版印刷術和版刻插圖的出現——唐
中國雕版印刷術發明于何時,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尚無定論。但一般以為,它在唐代已經產生,并相對廣泛地應用于圖籍印刷,則是沒有疑問的。如朱翌的《猶學寮雜記》中說:“雕版文字,唐以前無之,唐末益州始有墨版。”王應麟在《困學記聞·經說篇》中引《國史藝文志》也說“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多術數書、小學?!痹捳f得很明確,雕版印刷術首先是在唐代四川興起的。
雕版印刷術發明之后,最先應用于佛教經籍插圖的刊刻。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法師,就曾雕印佛像普惠四方。唐末馮贄《云仙散錄》卷上引《僧園逸錄》說:“玄奘以回鋒紙印普賢像,施于四方,每歲五馱無余?!笨梢娖鋽盗渴遣簧俚?。
現存最古老的版刻插圖藝術品,為1953年在成都市東門外望江樓附近唐墓中出土的《陀羅尼經咒》。此件約一尺見方,發現于墓主臂上所戴銀鐲內,上刻古梵文經咒,四周和中央均印有小佛像。據考,此件當刊行于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之后。從版式上看,周遭佛像,尚保存有捺印形式,從中不難看出捺印法對版刻藝術的影響。
唐代版畫遺存中,另一件更為重要的作品,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刊印的《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扉頁畫。此件為一個長約十六尺的卷子,由六頁紙粘綴而成,卷端繪《祗樹給孤獨園》圖,全圖紋飾華麗,布局穩妥,線條運用纖柔中見勁挺,是雕版技藝已臻成熟的佳作。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刊記,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刊印日期題記的版刻插圖藝術品和佛教版畫名作。中國以版刻形式為圖書印制插圖,比歐洲早了至少五百多年,此圖就是我國早期版刻插圖中最負盛名的杰作。
查啟森先生在《介紹有關書史研究的新發現與新觀點》一文中說,1980年前后,《全國善本書總目》巡回檢查組在陜西調查時,“聽說”前幾年修建水庫,從一唐墓中出土一紙雕版經咒,四周為回文咒語,中間為彩色佛像。查先生認為,假如此事屬實,則此件即為現存最古老的套色彩印佛教版畫。鄭如斯、肖東發先生編著的《中國書史》,也提及此事??上У氖?,諸先生所述,皆語焉不詳。查先生提及此事,用了“最近有傳聞”一語,態度之謹慎與不確定不言自明。筆者查閱近年來考古發掘報告,亦未見真實,故只得存疑。何況,此件中的佛像是彩色套印還是手繪?在雕版印刷術的初起階段單色印刷尚有不少技術問題有待解決的情況下,能否同時出現套印法,從而生產出彩色插圖作品?這符合不符合事物循序漸進、由簡入繁的規律?在沒有見到實物之前,實在難下斷語。
唐初諸帝,多采取儒、佛、道三教并重的政策,佛教發展很快。女皇帝武則天改唐為周,借用《大云經》為女主受命于天的符讖,聲稱她的“龍興”本是佛的預言,更是大興佛教。當時造像建寺,遍于國中;士民刊施經卷,蔚為風氣。由此而言,當時佛教版畫的鋟梓,數量必多。只不過因為年湮代遠,唐代印品少有留傳于今日者。加之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下詔滅佛,經卷刻版,皆付劫灰,傳留至今的佛教版刻插圖,才如吉光片羽,難尋難覓。但根據文獻記載和現存實物看,初步可以肯定,中國雕版印刷術發明之后,首先在佛教經籍的印制中得到最廣泛的應用,佛教題材作品,也成為中國版刻插圖藝術史上最早出現的品類。
三、承先啟后的五代、宋、元插圖
繼唐而起的五代,是中國歷史上大動蕩、大分裂、大混亂的時代,也是藝術史上的一個相對衰敗期。但唐代開創的版刻插圖藝術,卻在動亂中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五代遺存的版刻插圖作品,題材仍只有佛教一種,數量亦如鳳毛麟角,但和唐代相比,還是多一些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圣毗沙門天王像》和《大慈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像》。二圖皆刊印于后晉開運四年(公元947年),后者題記有“歸義軍節度史檢校太傅曹元忠造”字樣,下有刻工雷延美署名,是現存最早一幅刊刻時間、地點、刊施人、刻工姓名一應俱全的版刻插圖作品;前者則為現存最早的一幅版刻插圖觀音像,說明雖然都是佛教藝術品,但在題材選擇上,遠比唐代要豐富得多。
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經過南征北討、削平群雄,國家復歸統一。宋朝重視文治,雕版印刷術全面發展,版刻插圖藝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宋代版刻插圖藝術遺存,仍以佛教內容版圖為主。其中如宋太宗時刊《御制秘藏詮》插圖四幅,是現存最古老的山水畫版畫;雍熙年間刊《彌勒佛像》、《文殊菩薩像》等四圖(現存日本),皆是精品;《大隨求陀羅尼曼荼羅》、《大隨求陀羅尼咒經》等,也是舉世聞名的遺珍。他如南宋臨安刊行的《文殊指南圖贊》,圖版置版面上方,是現存最早的大型佛教插圖組畫,也可以說是傳世歷史最為悠久的連環畫作品。南宋建安余氏勤有堂刊本《列女傳》,更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作品。徐康《前塵夢影錄》就評論說:“繡像書籍以來,以宋刊《列女傳》為最精?!北緯蠄D下文,版式與《文殊指南圖贊》相類。
與宋對峙的遼、金、西夏,都是我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它們在版刻插圖這一藝術領域,同樣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如遼國都城燕京,就是北方佛教版刻插圖藝術的一個重要創作地點。1974年7月,在山西省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內,發現了大批遼代佛教經卷刻本,其中所附插圖十余幅,幅幅都是精品。金朝刻大藏經《趙城藏》(又稱《金藏》)扉畫,雕版嚴整有力,深沉渾厚,背景簡潔明快,人物個性鮮明,是佛教版刻插圖中不多見的佳構。
從上文所述,不難看出五代、宋及遼、金的版刻插圖,無論在雕鐫技藝、雕工隊伍、繪制地域,還是在表現內容和手法上,進步都是明顯的,為版刻插圖藝術在以后的大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元代,也是我國雕版印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代,元刊書籍插圖比兩宋不但毫不遜色,而且又有進步。就宗教版圖而言,元代完成的《磧砂藏》,扉畫嚴整工麗,遠出宋刊之上。更重要的是,中國不少品種的書籍插圖,是在元代才開始出現的。如元刊《西廂記》是現存最早的戲曲插圖,《全相平話五種》是最早的平話刊本插圖,《事文廣記》為類書有圖之始,這都是版刻插圖藝術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事。因此,宋元是中國版刻插圖藝術史上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時代。
四、璀璨奪目的明代插圖
明朝,中國圖書出版業全面發展,刻家林立,坊肆蜂起,版刻插圖藝術也隨之進入了興旺發達的黃金時代。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百花齊放,空前繁榮,是明代版刻插圖的第一個特點。經過唐、宋、元幾個朝代的探索,到明代,版刻插圖藝術不僅在制作地域上空前擴大,而且逐漸形成了建安、金陵、新安三大藝術流派,其他如武林、蘇州、吳興等地的版刻插圖,亦各具特色,環繞在三大流派周圍,如群星拱月,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各流派、地區版圖爭妍斗艷,而又互相交流、促進,為中國版刻藝術向更廣闊的天地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形式多樣,各擅勝場,是明代版刻插圖藝術的第二個特點。這主要表現在插圖形式除宋、元的單面方式、上圖下文方式外,又出現了雙面連式、多面連式、月光式等諸多類型,為畫家隨類賦形,提供了充分的選擇余地。
由稚拙無華到精麗繁縟,是明代版刻插圖藝術的第三個特點,也是其藝術風格上的最大特點。一般來說,早期的建安、金陵派插圖,具有粗獷質樸的民間藝術草創風格。自徽派版畫崛起,繪必求其細,工必求其精,逐漸成為明代插圖藝術的主流,建安、金陵等地版畫亦向其靠攏,與其融合,匯為一體,使中國插圖藝術更加璀燦奪目。這大抵是因為,明萬歷中晚期之后,有大批文人學士參加到插圖的創作中來,使插圖不僅僅是圖書的裝幀、文字的圖解,而且也是文人案頭的清玩。知識分子的加入,對提高插圖的社會地位,促其在質與量上產生飛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插圖藝術隊伍專業化,是明代版刻插圖藝術的第四個特點。明代插圖藝苑,留下姓名的畫家極多,如汪耕、汪修、蔡沖寰、何英、盧霞子、熊蓮泉、張夢征等,都是一時名家。這些人辛勤耕耘,留下了難以數計的作品,如今天尚能見到的王文衡作品,即不下數十種之多。一些膾炙人口的大畫家,如唐寅、仇英、錢谷、丁云鵬、陳洪綬等,也為插圖繪制畫稿。明代刻工,更是多如繁星。如徽派刻工的主將——安徽歙縣虬川黃氏刻工,見于《虬川黃氏重修宗譜》著錄的,就有近三百人。他們父子世業,兄弟相傳,而且流寓南北各地,對徽派版刻風范的傳播做出了卓越貢獻。其他如旌德鮑承勛,武林項南洲,吳興汪文佐、郭卓然,金陵劉素明等,皆是一代名工圣手。這樣一支龐大的刻工隊伍,成為明代版刻插圖藝術大發展的人才基礎。
技法上精益求精,突飛猛進,是明代版刻插圖藝術的第五個特點。建安、金陵兩派的早期插圖作品,技法上仍略顯粗糙,手法也變化不多?;张舍绕鸷?,這一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善,點染皴擦,無不運用自如,出神入化。同時,刻工們還注意從理論上進行總結,如陸禹九抄錄的徽州刻工傳授口決:“木板雕畫不稀奇,功夫深來心要細。若要雙刀提線穩,多看多刻生巧藝。多看多刻還要想,刀刻件件樣樣巧。武功只有十八般,雕工難處學到老。執刀自有執刀理,刷印本領有高低?!酢酢酢醮笙彩拢瓤倘藖砜躺剿??!毖院喴赓W,本身就是一篇有關刻事的教科書。關于這方面,本書圖釋文字涉及甚多,此處不再贅言。
發揚蹈歷,推陳出新,是明代版刻插圖藝術的第六個特點。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把套版印刷技術和版畫藝術結合起來,出現了彩色版畫套印術。最初,為獲得彩色圖版,采取的是在一塊版上,根據圖畫內容,分別涂上不同顏色,覆紙一次印刷的方法,稱單版涂色法。這種方法,在元代就有了。在此法的基礎上,或者說在它的啟示下,明時出現了將彩色畫稿按不同顏色分別勾摹下來,每色刻成一小版,分版分色,逐次逐色套印或迭印的方法,即為套印。因其版形如餖釘,又稱“餖版”。后來,又發明用凸凹兩版嵌合,使紙面拱起的方法,使畫面富有立體感,稱為“拱花”。套印出的插圖,色彩艷麗,濃淡得宜,陰陽向背之間,幾可亂真。明朝不少畫譜插圖,如胡正言刻《十竹齋畫譜》,吳發祥刻《蘿軒變古箋譜》,就都是個中精品。
當然,明代版畫,尤其是晚明版刻插圖作品,也有不盡人意之處。如過于強調繁縟細密、富麗工致,有時看上去,反不如早期版畫來得痛快淋漓、意趣天成。公式化、程式化的表現手法,也制約了它的發展天地。但瑕不掩瑜,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 明代插圖都代表了中國古代插圖藝術的最高成就,在全世界也處于領先地位。即使和以精細著稱的西洋銅版插圖相比,在總體上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五、由盛轉衰的清代書籍插圖
清朝入關后,采取了極端專制的文化政策,禁書焚書,文網苛密,屢興文字大獄。讀書人為避禍,多沉溺于斷簡殘編,孜孜于考據之學?!俺情T失火,殃及池魚”。明代蓬勃發展的版刻插圖藝術,也由此而逐漸衰落下來。
清代版刻插圖藝術的衰落是有一個過程的,并非朝夕之間便一蹶不振。清初,承明余緒,仍有一些精美作品出現,如旌德鮑承勛所刻《揚州夢》、《秦樓月》等戲曲劇本插圖,精麗典雅,被認為是徽版的殿軍;四雪堂刊《隋唐演義》、《封神演義》,古吳三多齋刊《古今列女傳演義》,以及《笠翁十種曲》等,均不遜興盛時期的徽版名作。一些著名的刻工,如黃順吉、劉榮、湯尚、湯義、蔡思璜、譚一葵等,亦不負名工之譽。使版刻插圖在清乾、嘉之前,仍出現了短暫的繁榮。
清朝最先衰弱下去的插圖品類,恰恰是最受民眾歡迎、明代最為興盛的小說、戲曲作品插圖。此類作品,歷次禁書都首當其沖??滴跷迨辏ü?714年),康熙皇帝就曾下諭:“治天下必先正人心,厚風俗。要正人心,厚風俗,必需崇經學。所有小說淫詞,應嚴禁銷毀?!痹谶@種情況下,小說、戲曲類書籍插圖自然也難逃厄運。乾嘉之后這類作品鮮見有精美可觀者,其因蓋出于此。
其實,清統治者仇視的是對大清朝不利的文獻圖籍,而不是插圖藝術本身。相反,插圖以其直現性、形象性,恰好可以作為對“圣朝”歌功頌德的工具。因此,在清政府組織刻印的圖書中,多附有精美插圖。清政府刻書,多由武英殿提調,這類圖書的插圖就被稱為殿版畫。本書收錄的《御制耕織圖詩》、《圓明園詩圖》、《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圖》、《墨法集要》等,就都是殿版畫的代表作品。殿版畫多細筆皴擦,工致娟麗,章法多變,印刷質量均為上乘。內廷刻書如此重視插圖,為前朝所無。但同樣因為供奉內廷,片面追求謹嚴工穩,這些作品又不如民間作品靈動飄逸,意趣天成。
在統治者對戲曲、小說類作品的高壓政策下,清朝民間版刻插圖中的兩大品類——人物畫和山水畫,卻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人物插圖中的《凌煙閣功臣圖》、《無雙譜》、《晚笑堂畫傳》,以及《水滸全圖》、《三國畫像》等,都是這方面的佳構。明末政治黑暗,文臣昏憒,武將懦弱,終至亡國。漢族知識分子希望有古賢臣名將那樣的人物出來扭轉乾坤,重整山河。清前期人物畫的發達,和這種心態多少有關。
清朝的山水插圖(主要是方志圖書中的插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大畫家蕭云從繪《太平山水圖畫》,筆力凝重,氣氛沉郁,所寄托的亦是明季遺黎對故國佳山秀水的哀思,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氣息,在古代山水插圖中,可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清朝諸帝喜游幸,繪有《南巡盛典》、《西巡盛典》等多種插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清山水記游之類的圖書插圖極富,成就斐然。方志中的插圖,多少也與此有關。但這些插圖,多受殿版影響,《太平山水圖畫》中的磅礴之氣,無從見到了。
明代發展起來的套版彩印插圖,到清代亦有佳構。清康熙年間沈因伯刊行的《芥子園畫傳》“一幅之色,分別先后,凡數十版,有積至逾尺者”,至今仍被奉為畫學的圭臬。《西湖佳話》卷首冠佳景十圖,為金陵王衙彩色套印本,圖畫富麗精工,亦為套印書中的大觀。
清嘉慶之后,版刻插圖中的突出作品不多,除少數人物圖傳類書籍和記游類書籍插圖外,可稱述者寥寥,技法上亦少見突破。
尚值一提的是,清光緒年間,西方石印術傳入中國。石版印刷對印制圖畫便捷省力,成本低廉,很快取代了版刻形式,成為印制圖書插圖的主要方法。晚清石印圖書極多,圖亦精麗,雖然這已不是木刻畫,但在技法和構圖上,仍在一定程度上因襲著版刻插圖的傳統,依然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但已非本文論述范圍,故不贅。
人教教材插圖被拍賣:成交價均過萬,90年代的教材插圖是怎樣的?相信很多的小伙伴,看了毒教材事件之后,都會對我們當年的那些教材的插圖感到驚艷,我以為插圖的質量會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越來越完美,但現在看來是越來越退步了,沒有想到畫出了一些歪七扭八的唐氏綜合癥。人教社教材插圖也是被拍賣了,讓人想不到的是最高的成交價已經達到了,50多萬元,并且其他的一些插圖成交價都已經超過了萬元,這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當年是有多么的幸福。那么90年代的教材插圖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就來好好的了解一下。
90年代的插圖可以說是把每一樣細節都刻畫的很完美,就拿珍貴的教科書這個插畫圖來說,他將當時的一個真實情況基本上給還原了80%,而且人物形象也很生動,真正的讓我們看到了教科書的來之不易,有多么的珍貴。而且90年代的教科書插圖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色,那就是每一幅插圖他都可以把學生們給帶入意境,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去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再來反觀一下被處罰的毒教材,他入侵了兒童教科書已經10多年的時間,但是學生們沒有對這個插畫感到任何的喜歡,反而是他們自己都覺得很丑,而反觀我們當時的插畫,每一幅插畫我都感覺到很漂亮。
這一次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插畫被拍賣出這么高的價格,也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畫這些畫的作家都是用他們的心思在繪畫,用他們的心血在作畫,所以當然也值得起這個價格,并且很有收藏價值,當我們老了以后再拿出來觀看,就可以回想起當年讀書的那些場景,十分的有意義。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在我看來當年的那些教科書都是最美好的,而我也一直都保存到現在,保護的很好。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珍貴的插圖(中國最珍貴的照片)”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珍貴的插圖(中國最珍貴的照片)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6870.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上最珍貴的球員(世界上最珍貴的球員是誰)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鐵木真成吉思汗(鐵木真成吉思汗蒙語版電視 西游記大鵬鳥(西游記大鵬鳥是哪一回) 名字網(名字網名) 世界上最真實的高手(世界上最真實的高手排 伍秉鑒的結局是怎樣的 越南黃花梨和海南黃花梨區別 有一定作用(最怕投訴態度問題) 最終時間很難預測 中國最原始書法(中國最早的書法藝術) 服裝店名(服裝店名字獨特大氣上檔次) 中國最殘酷的雪景(中國最殘酷的雪景圖片) 中國已知最古老書畫(中國最古老的書畫) 中國最漂亮農村改造(中國最好看的農村) 重慶最美女孩原版視頻(重慶最美女孩視屏) 大公無私反義詞(大公無私反義詞的成語) 中國最值得讀的書籍(中國最值得讀的書籍有 世界上最簡單五殺(世界上最簡單五殺圖片) 霍桑效應(巴納姆效應) qq詩意網名(詩意網名) 晉朝后面是哪個朝代(晉朝后面什么朝代) 不止不休什么時候上映 發明作業的人怎么死的(發明作業的人該死嗎 一往無前的近義詞(一往無前的成語解釋及意 于來友(于來友被押出監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