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北端環境特征(中國最北端環境特征是什么)
xj
2023-04-05
大興安嶺的氣候特點
大興安嶺年平均氣溫:0.0℃ ; 年平均最高氣溫:7℃ ;年平均最低氣溫:-7℃
歷史最高氣溫:38℃ 出現在2001年 ;歷史最高氣溫:-45℃ 出現在1980年
年平均降雨量:514毫米
大興安嶺北部屬于寒溫帶,中部和南部屬于中溫帶,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溫暖短促;東側降水較多,超過400毫米;西側降水較少,少于400毫米。
大興安嶺地區中國最北端,冬長夏短,尤其在漠河、洛古河地帶,冬季長達7個月以上,而日照時間非常短,夏季只有2個月左右,然而從每年的6-8月份,日照時間長達17個小時。漠河地區的年平均氣溫為零下4℃,冬季溫度超過零下40℃,年大于10℃積溫低于2200℃。無霜期90—120天。大興安嶺同時為重要的氣候分帶。夏季海洋季風受阻于山地東坡,東坡降水多,西坡干旱,二者呈明顯的對比,但整個山區的氣候比較濕潤,年降水500公釐以上。山脈北段是中國東部地區最冷之地,冬季嚴寒(平均氣溫-28℃),有大面積多年凍土區。該地區覆被著茂密的森林,野生動物豐富,有鹿、麋、貂、山兔及許多毛皮獸。山脈中段與南段溫暖干燥得多,1月氣溫約-21℃,年降水量250~300公釐,雪量也較少。
大興安嶺的地質地貌
元古代晚期浸入巖,分布于呼瑪地區。呈巖基或巖株狀產出,由片麻狀黑云母花崗巖、片麻狀斜長花崗巖和片麻狀白崗質花崗巖組成。
古生代加里東期浸入巖,分布于伊勒呼里山和呼瑪地區。以巖基和巖株產出,主要由斜長花崗巖、白云母花崗巖組成。
華里西晚期浸入巖,分布于全區。多呈巖基狀產出,由黑云母花崗巖、花崗閃長巖、白崗質花崗巖、斜長花崗巖和石英閃長巖組成。
中生代燕山期浸入巖,主要分布于呼瑪地區和漠河地區。多呈巖株、巖墻或巖脈狀產出,由黑云母花崗巖、花崗閃長巖、白崗質花崗巖、花崗斑巖、橄欖巖和輝長巖組成。伊勒呼里山以南為巖漿巖。
大興安嶺東北組興安山地屬地型區,興安嶺山地與臺原中的興安嶺北部臺原地貌區。西部為高緯寒凍地貌類型區,東部為高寒侵蝕地貌類型區。地貌由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間盆構成。中山有山脈形態,但分割較碎。低山山形圓渾,地面零碎,較丘陵分布規則。全區地形總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屬淺山丘陵地帶。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黃崗梁是大興安嶺最高峰,海拔2029米;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瑪縣三卡鄉沿江村。伊勒呼里山西東走向,橫臥本區,東低西高,400公里長,系黑龍江水系和嫩江水系的分水嶺。中山區相對海拔300~500米,分布于本區西部和中部的新林區、呼中區、塔河縣。山體由一系列寬緩復背斜組成,地形起伏大,切割深。低山區相對海拔200~300米,主要分布于嶺東的呼瑪縣和嶺南的松嶺區、加格達奇區。山體渾圓,山坡和緩,坡角一般為15~30度。丘陵區相對海拔50~200米,分布于東部、南部和北部。地面呈崗阜狀起伏,坡長而緩,坡角一般為10~15度。山間盆地,分布于全區河谷地帶。河谷寬闊,谷底狹窄,直線河谷較多。
大興安嶺的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大興安嶺位于中國東北(位于 東經121°12′至127°00′;北 緯50°10′至53°33′。東西橫跨6個經度,南北縱越3個緯度。 ),東與小興安嶺毗鄰,南瀕廣闊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與俄羅斯為鄰,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主要山系,南北長約1220公里(一說1400公里左右),是內蒙古高原和松遼平原的.分水嶺。
大興安嶺東側的遼河水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與其西北側的黑龍江源頭諸水及支流的分水嶺,山脈南段西坡的水注入蒙古高原。
大興安嶺地勢呈西高東低,位于地勢第二階梯東緣, 第二梯階第三梯結合部,大興安嶺山脊以東為第三階梯地,以西為第二階梯地。大興安嶺地貌形成具有明顯的不對稱形態。全區地形總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屬淺山丘陵地帶。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一說最高峰為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大白山,海拔1528.7米);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瑪縣三卡鄉沿江村。冬寒夏暖,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2.8℃,最低溫度-52.3℃,無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形成過程
大興安嶺地區系新華夏系第三隆起代北段之地質帶。上元古代時期,系原始海洋的蒙古海漕,屬早期地質構造中“五臺運動”的產物。古生代時期,在“加里東”地殼激烈運動中,區內出現海陸交匯地層。
至石炭紀和二迭紀,經過“海西運動”,海水東泄退出,全區上升為陸地,形成大興安嶺褶皺帶與伊勒呼里山系雛形,呈北東、南西走向。
中生代時期,侏羅紀后期至白堊紀初期的“燕山運動”,使本區出現強烈褶皺、斷裂和火山噴發,加之西伯利亞板塊與中國板塊擠壓、相撞,大興安嶺褶皺帶進一步上升,形成新華夏隆起帶和階梯式斷裂帶,主軸呈北北東向展布。
新生代時期,早期第三紀大興安嶺隆起帶和區域斷裂帶,繼續穩步上升。受長期侵蝕和剝蝕,出現“興安期夷平面”?!跋铂斃胚\動”使本區出現新褶皺、大斷裂,火山噴發激烈,出現黑龍江、呼瑪河、多布庫爾河、甘河、盤古河等多處斷裂帶。至第四紀及其爾后,大興安嶺繼續緩慢上升,發育成大興安嶺山脈和斷裂帶及河谷地帶。
土壤環境
大興安嶺地區特有的土壤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含量居全國之首,肥沃且無污染。 大興安嶺為多年凍土帶,處多年凍土帶南部。盤古河以西及河源南向東直線以西為大片多年連續凍土帶,其它為島狀多年凍土帶。
[img]北方地區自然環境特征 北方地區有什么自然環境特征1、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有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溫帶季風氣候等。
2、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
3、北方地區耕地面積較大,且多為旱田.森林面積較大,全國大部分的針葉林都在此地,.氣候多樣,有干旱區、半干旱區、濕潤區、半濕潤區。
4、東北地區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麥等農作物,華北地區主要種植冬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東北地區主食為大米,出產優質的東北大米。華北地區主食為面食。
北方地區自然環境的突出特征是什么?北方地區自然環境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北方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征:
1.范圍:大興安嶺、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脈以東,秦嶺、淮河以北,即我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地區。
2.地形特征:平原面積廣大,其中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黑土為主,多沼澤,北部凍土層厚;華北平原是我國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黃河、海河、淮河沖積而成,土層深厚;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廣、最厚的黃土堆積區,土質疏松,直立性強,地表植被保護差,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流經高原區的河流含沙量大。太行山脈兩側地形差異明顯,以東為華北平原,以西為黃土高原。本區主要地形單元有:東北平原(三江、松嫩、松遼)、華北平原、黃土高原、興安嶺山地、長白山地、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本區“名山”有:“東岳”泰山(山東)、“西岳”華山(陜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氣候特征: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其中大興安嶺北部為寒溫帶、長城以北為中溫帶、黃河中下游地區為暖溫帶,無霜期4-8個月,熱量條件南北差異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屬于半濕潤、半干旱區(東北的東部及北部山地為濕潤區);夏季溫暖多雨(東北較短),冬季寒冷干燥(東北漫長嚴寒多積雪,漠河為我國的“寒極”);主要災害性天氣:冬季寒潮,東北地區夏季低溫、秋季早霜,華北地區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異大。水量北豐南小,汛期北長南短(東北地區有明顯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結冰期北長南短。
5.主要河流:黑龍江及其支流松花江、烏蘇里江,黃河(下游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遼河,鴨綠江,圖們江。
6.主要湖泊:白頭山天池、興凱湖。植被:東北地區以針葉林為主(長白山地區為針葉-落葉闊葉混交林),黃河中下游地區為落葉闊葉林。
7.土壤:東北地區黑土分布廣泛,黃河中下游地區主要為鈣質土。
8.主導因素:積溫自北而南逐漸增大。
中國東南西北分別是什么氣候?東是海洋氣候,南是潮濕氣候,西是大陸氣候、北是干燥氣候。
1、中國南北方氣候特征及其差異
首先明確南方和北方的范圍。
北方是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的,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是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的,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差異就很明顯了。南方降水多,冬季不如北方冷
2、中國氣候的南北差異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學特征而言,我國南方人矮,北方人高。 據統計,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男子平均身高為1.693米,云貴川地區則是1.647米。從南北方的氣溫差異來講,由于南方氣候炎熱,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較快,生殖器官發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于氣候寒冷,影響了體內酶的活性,新陳代謝慢,生命周期長;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長而寒冷,人們的戶外活動少,體內營養物質積累多,因而長得“人高馬大”些。
南輕北重:由于受到資源和區位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工業布局有南輕北重的地域特征,即我國北方以重工業為主,南方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北方煤炭、石油、鐵礦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因而逐漸形成以采礦、冶金、機械制造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而東南沿海地區資源貧乏,但是交通便捷,資金技術力量雄厚,所以便揚長避短,發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業類型,因而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
南經北政:從總體上看,我國北方軍事、政治活動活躍,南方經濟、文化發達。北方歷來是我國的政治中心,秦、漢、唐定都長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這更確定了北方在全國的政治地位。到了近現代,由于西方的科學文化首先從我國東南沿海傳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飛躍發展,使得南方在經濟文化上的優勢不斷加強。因而“北方出當官的,南方出經商的”,這兩句話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經濟心態。
南繁北齊:我國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南繁北齊,即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從哈爾濱到昆明直線距離3000多千米,兩地語言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并沒有太大障礙。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 廈門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這些語言的形成與地理環境是有一定關系的。一則我國北方多地勢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聯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機會多,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異不大。二則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嶇,交通閉塞,不利于人們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話”。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我國居民屋頂的坡度從南往北是逐漸減緩的。南方屋頂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氣候又炎熱,高而尖的屋頂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風散熱。北方由于降水較少,所以屋頂多建成平頂,這樣既可節省建筑材料,還可兼作晾曬作物的場所。另外,我國南方的園林建筑,輕巧纖細,玲瓏剔透,內外空間連貫,層次分明,蘇州的拙政園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園林建筑則平緩嚴謹,粗壯質樸,內外空間界限分明。我國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做出總結:“南方為棚,多出口。北方為窩,多封閉?!笨梢?,從適應環境、居住舒適出發,南方建筑注重臺風散熱,北方建筑利于保溫保暖。
南澇北旱:我國隸屬東亞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南方不僅雨季歷時長,而且由于夏秋季節降水集中,因而常出現洪澇災害。而華北、西北降水較少,再加上墾殖、放牧過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臨嚴重的“水荒”,影響著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為此黨中央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以調節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配矛盾,這樣既可緩解南方的水急,又可解決北方的水資源危機。
此外,形容南北方地理和文化差異的詞匯還有南拳北腿、南腔北調、南柔北剛、南甜北咸等等??傊?,南北差異表現在各個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復雜,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南北雙方應正視這種差異的存在,實現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創造祖國美好的未來。
3、關于中國南北的氣候
在春夏南北溫差小是因為: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此時緯度越偏北晝越長,也就是說北方晝比南方長,盡管南方太陽高度角大但是晝比較短,因此南北溫差不大。
而東秋冬季節,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此時緯度越偏南晝越長,也就是說北方晝比南方短,而且南方太陽高度角大,因此南北溫差很大。
4、中國最東南西北的地方
5、中國東南西北分別是什么氣候?
南是熱帶季風,西是溫帶大陸,東主要是季風氣候,北是溫帶季風
6、中國南方跟北方的氣候的不同?
一、氣候地帶不同
南方是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普遍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干燥。
北方多屬溫帶季風,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由沿海向內陸濕度遞減),冬季寒冷干燥。
二、氣候特點不同
南方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熱同期。 全年四季分明,天氣多變,隨著緯度的增高,冬、夏氣溫變幅相應增大,而降水逐漸減少。
北方氣候特點: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 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不同。
溫帶季風氣候 分布于秦嶺——淮河以北地區,主要包括我國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和東北平原。亞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6)中國東南西北氣候擴展資料:
南北分界線, 傳統意義上南北方分界線,一月份0度等溫線, 800mm等降水量線, 水田與旱地分布分界線,水稻與小麥種植分界線,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濕潤與半濕潤的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南北方氣候特點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每當冬季來臨,北風呼嘯,大部分的樹會落葉,不落葉的樹葉多呈針狀,叫做針葉樹。由于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變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時間也比較短,河流的含沙量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樹木不落葉,一年四季常綠。河流的水量較大,水位變化不大,汛期時間長,河水含沙量較小。
南北方農業及風俗差異
從農業生產及人們生活習俗來看,秦淮南北的差異就更明顯。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人們平常所說的“北麥南稻,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陜、豫、皖、蘇等省,是中國中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南北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生產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南方注重建設河網排蓄洪水,進行水土保持,暴雨不會淹,一百天不下雨不會干旱的旱澇保收農業,所以農業單位產量高,工農業生產都能夠得到保障,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
北方沒有給水留出空間,容易發生自然災害,暴雨容易淹,不下雨容易干旱,對工農業生產、城市供水造成了不穩定。
7、中國分別分布在東西南北的4座城市最高和最低溫度是多少?
中國分別分布在東西南北的4座城市最高和最低溫度
東城市撫遠最高和最低溫度是:地理坐標是東經133° 40′ 08″至135° 5′20″,北緯47° 25′30″至48° 27′40″。
中國的最南城市海南三亞最高和最低溫度是:三亞市地處海南島最南端,位于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
中國最北的城市黑龍江省的黑河市的漠河鎮北極村最高和最低溫度是:地理坐標為東經121°07′—124°20′,北緯52°10′—53°33′。
中國最西的城市是新疆烏恰市最高和最低溫度是:烏恰縣屬溫帶干旱氣候區。年平均氣溫6.8℃,極端最高氣溫34.7℃,極端最低氣溫-29.9℃。
8、中國東南西北氣候特色
(1)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冬季,我國是世界同緯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又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地區以外最暖熱的地方。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大。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也都較大。這些都說明我國的季風氣溫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點。
(2)雨熱同期:夏季,我國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比世界同緯度的許多地區氣溫偏高。夏季,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使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多,雨熱同期。
(3)氣候復雜多樣:我國既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又有我種多樣的干濕地區,加上我國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更增加了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性。
中國南北跨什么廣造成什么差異顯著中國南北跨緯度廣,造成氣溫(氣候)南北差異顯著。
中國領土最北端是北緯53度附近的漠河,最南端是北緯4度附近的曾母暗沙,南北跨49個緯度,對應實際距離約為5500千米。溫度帶從熱帶、亞熱帶、暖溫帶,到中溫帶、寒溫帶都有分布,造成我國氣候的多樣性和生物的多樣性。
北方的地理環境北方的地理環境:
地形
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
東北平原是中國最大的平原,位于長白山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之間,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土壤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譽為“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華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淮河以北,東面瀕臨海洋。華北平原是地質歷史時期黃河、海河所挾帶的泥沙沉積作用形成的沖積平原,土壤為黃土。
黃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致以長城為界、秦嶺以北之間的地區。這里的黃土是地質歷史時期風力沉積作用堆積而成的。那時,強勁的偏北風吹揚起沙塵南下。隨著風力減弱、沙土沉積、形成了平坦高聳的黃土塬。后來隨著黃土高原的植被遭到大規模破壞、疏松的黃土遭受沖刷,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形成了溝壑縱橫的黃土丘陵(黃土川、黃土梁、峁)
氣候
編輯
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是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兩月,多暴雨,此時河水暴漲,河流易泛濫成災; 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嚴重,夏季暴雨)。
1992年以來,除1998年外,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這時,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中國北方地區偏北氣流盛行,而東南暖濕氣流相對較弱,再加上冷暖空氣配合不利,此消彼長,一直沒能在北方地區形成理想的降雨條件,由此出現了持續少雨干旱的天氣。
資源
編輯
糧食
北方地區氣候雨熱同期,適宜農作物生長。一些省份是產糧大省,如黑龍江(總產最高)、吉林(單產最高)、河南、山東、遼寧等省。
東北地區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麥等農作物,華北地區主要種植冬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
東北地區主食為大米,出產優質的東北大米。華北地區主食為面食。
北方地區盛產溫帶水果,比如蘋果,梨,桃,杏,柿,棗,葡萄等。地方特產也很豐富,著名的有“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洛陽牡丹、蘭州白蘭瓜等。
礦產
北方地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東北地區盛產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木材等等,華北地區則煤炭儲量極為豐富。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北端環境特征(中國最北端環境特征是什么)”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北端環境特征(中國最北端環境特征是什么)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9212.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最卷的國家(中國內卷最嚴重的城市)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世界上最漲的股票(世界股票漲幅之最) 10月10日是什么星座 中國最熟人誰(中國最出色的人) 春天吉祥話有哪些 中國最奢華小吃(中國最奢華小吃街在哪里) 喪尸電影排行榜 逝者如斯(逝者如斯夫 海南黃花梨鑒定 霍金死亡全過程小視頻(霍金的死亡過程30 娛樂圈有多臟真實案例(娛樂圈有多臟真實案 成功是屬于有力量的人(孩子更愿意學習) 浮云社(浮云社是什么社團) 中國最兇狠比賽(中國最兇狠比賽排名) 天津日報大廈圖片(天津日報大廈圖片欣賞) 關于呂洞賓的故事的信息 世界上最繁華的景點(世界最繁華的地方) 石頭城是我國哪座城市的美稱(石頭城是我國 中國最嚇人的扇貝(最好吃的扇貝品種) 中國身價最(中國身價最高的男演員) 取名測名打分(取名測名打分查詢) 最漂亮的木乃伊公主 世界上什么龍最威風(世界上什么龍最溫順) 湖南真實尸變害人事件(湖南發生兇殺案) 多名太空員看到了上帝(多名太空員看到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