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江三峽分別是什么?


2、雅魯藏布江


3、錢塘江潮的歷"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之最 > 正文

中國最壯觀的江(中國最壯觀的景區)

xj 2023-04-05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壯觀的江(中國最壯觀的景區)”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目錄一覽:

1、長江三峽分別是什么? 2、雅魯藏布江 3、錢塘江潮的歷史 長江三峽分別是什么?

長江三峽分別是什么?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的奉節縣,東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長205千米。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于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長江三峽分別是什么峽?

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

長江三峽分別是哪三峽?

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采納哦

長江三峽分別指哪三個?(

中國最壯觀的江(中國最壯觀的景區)

西起重慶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長江三峽分別是什么

長江三峽由西至東分別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我們通常說的長江三峽就是由這三大峽組成的。

瞿塘峽,又名夔[kuí]峽,雄踞長江三峽之首,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雖然全長僅約8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卻是最令人屏息的一段江峽。兩岸峭壁千仞,一赤一白,紅裝素裹,格外分明。山體逼仄,緊束長江,山高流急,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雄偉氣勢,自古就有“險莫若劍閣,雄莫若夔”之譽,以其奇、狹、險、峻的特色著稱于世。

巫峽,長江三峽第二峽,在重慶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境內,西起重慶市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全長46公里,有大峽之稱,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巴東屬段22公里,西起邊域溪,東至縣境官渡口鎮,古又稱巴峽。

西陵峽,因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秭歸縣香溪口,東止宜昌市南津關,全長約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也是自然風光最為優美的峽段,以險峻聞名于世。

長江三峽指哪三個 分別個峽

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湖北西陵峽

長江三峽是由哪三部分組成的?

長江三峽是指在重慶市至湖北省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自白帝城至黛溪稱瞿塘峽,巫山至巴東官渡口稱巫峽,秭歸的香溪至南津關稱西陵峽。兩岸山峰海拔1,000到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緊束,最窄處是長江三峽的入口夔門只有100公尺左右。水道曲折多險灘,舟行峽中,有「石出疑無路,云升別有天」的境界。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游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叭f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激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惫敉驹凇妒竦榔妗芬辉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于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 三峽地跨兩省。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熱線。 三峽旅游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云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巨集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游三峽有三條路線可選:1、從重慶順江而下快節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2、從上海、南京、武漢逆流而上游覽長江沿途美景;3、從三峽的東口宜昌出發飽覽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長江三峽,無限風光。瞿塘峽的雄偉,巫峽的秀麗,西陵峽的險峻,還有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這里的群峰,重巖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這里的江水,洶涌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這里的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似人若物;這里的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三峽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并伴隨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動人的傳說,令人心馳神往。

長江三峽,包括什么什么和什么?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1]

重慶巫山縣境內,有大寧河小三峽、馬渡河小小三峽。長江沿線重慶境內,有“水下碑林”白鶴梁,“東方神曲之鄉”豐都鬼城,建筑風格奇特的石寶寨、“巴蜀勝境”張飛廟、蜀漢皇帝劉備的托孤堂、龍骨坡巫山文化遺址等景觀。

長江三峽指的是哪三峽

瞿塘峽、西陵峽和巫峽

長江三峽是什么意思

長江三峽,是中國第一大河流——長江上最神奇、最壯觀的一段峽谷。它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段峽谷組成,西起巍巍巴山腳下的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其中峽谷段90公里。

三峽地貌奇特,風光旖旎,人文名勝馳名古今,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區。千萬年來,長江三峽向世人展示著它那萬古不朽的風姿。今天,由于地球上最大的水電站正在三峽中興建,長江干流在三峽中被截流后,水位最大提高110米,達到海拔175米。三峽中的部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將被淹沒,同時,也將產生一批新的景觀。

瞿塘峽亦稱夔峽,西起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以其雄偉壯觀著稱。

巫峽自巫山縣城東的大寧河口起,到湖北省巴東縣的官渡口止,全長46公里,以幽深秀麗擅奇天下。巫峽分東西兩段,西段由金盔銀甲峽、箭穿峽組成,東段由鐵棺峽、門扇峽組成。峽中多云霧,古人留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絕唱。

西陵峽西自宜昌市秭歸縣的香溪口,東到宜昌城頭的南津關,全長66公里。由廟南寬谷把它分割成東西兩段峽谷,依次為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黃貓峽等,峽內多險灘急流。

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全長2900多千米,奔流于“世界屋脊”的南部,流域面積93.5萬平方千米。這是一條國際性水系。雅魯藏布江在我國境內長2057千米,在我國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積24.048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六;流出國境處的年徑流量為1400億立方米,次于長江、珠江,居全國第三。

地上天河

雅江源頭

雅魯藏布江上源為杰馬央宗曲,源出于喜馬拉雅山中段北坡的一系列冰川,由西向東,穿行西藏日喀則、拉薩、山南、林芝四個地市23個縣,先后接納喀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等主要支流后,切過喜馬拉雅山脈東端的洛渝地區,向南流入印度的薩地亞,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入孟加拉國后又改稱賈木納河。河水在孟加拉國戈阿隆多市附近與恒河匯合,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雅魯藏布江河床高度大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天河。

雅魯藏布江的南面聳立著世界上最高、最年輕的喜馬拉雅山,北面為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脈。南北之間為藏南谷地,藏語稱之為“羅卡”,意為“南方”,谷地呈一東西走向的寬闊低緩地帶,雅魯藏布江就靜靜地流淌在這一谷地里。與谷地的地貌相一致,雅魯藏布江流域東西狹長,南北窄短。東西最大長度約1500千米,而南北最大寬度只有290千米。

雅魯藏布江的源頭在哪里?從19世紀末開始,不少國內學者就曾前往河源區考察。由于當時條件的限制,結論很不一致。1975年,中國科學院組織了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再次進入河源區,終于探明杰馬央宗曲為雅魯藏布江的正源。

源頭海拔5590米,河源區由杰馬央宗曲和庫比藏布兩河組成。在兩河源頭有杰馬央宗冰川、夏布嘎冰川、昂若冰川、阿色甲果冰川等,構成了巨大的固體水庫。由于冰川退縮成大面積冰磧物,谷地呈淺“U”形。經測量,無論是流域面積、河長還是流量,杰馬央宗曲均應為主源。杰馬央宗曲冰峰林立,擁抱著谷地。冰峰上面,冉冉升起的云霧,像透明的羽紗在半空中輕輕地飄動。

水淺河清的上游

從主源杰馬央宗曲至里孜為上游段,全長268千米,集水面積26570平方千米,河谷寬達1~10千米,常年有水流的河道寬僅30~40米,水深不足1米,河水清澈。在桑木張匯合南源庫比藏布后稱馬泉,向東流到薩噶縣的里孜。

整個上游段水道曲折分散,湖塘星羅棋布,水很淺,清澈見底。河谷兩側草類茂盛,每逢花開時節,顯得分外艷麗悅目。這里人煙稀少,卻是野生動物的世外桃源。性喜群居的野牦牛,往往結伴上百只在雪線附近覓食。善于奔跑的藏羚羊、巖羊等比比皆是。此外,藏野驢、藏豺、高原狐、雪豹、鼠兔和旱獺等一些珍貴動物在谷地悠然自得,和平共處。馬泉河谷地還棲息著許多可供觀賞的名貴鳥類。清澈的河水中,游弋著許多高原上特有的細鱗魚。

支流眾多的中游

里孜以下,經拉孜、日喀則、曲水、澤當到米林縣的派鄉為中游段,全長1340千米,支流眾多,集水面積163951平方千米。中游河谷寬窄相間,一束一放,猶如串珠。在寬谷段,谷底寬達2~8千米,有河漫灘,也有高出水面10~20米的階地。水流平緩,河道平均坡降1‰以下。在峽谷段,河谷呈“V”型,兩岸山體陡峻,谷底寬50~100米,水流湍急。寬窄相間的河谷為水能資源開發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游河段匯集了雅魯藏布江的主要支流,水量充沛,江寬水深,為高原航運提供了有利條件。皮船和木船可以從西邊的拉孜,通至東邊的澤當,長約400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通航河段。由支流沖積的拉薩、日喀則等河谷平原,海拔都在4100米以下,一般寬2~3千米或6~7千米,長可達數十千米。這里日照充足,灌溉條件好,無霜期120~150天,人煙稠密,是西藏最重要、最富庶的農業區,素有西藏“糧倉”之稱。作物以青稞、馬鈴薯、小麥為主。

峽谷密布的下游

從米林縣的派鄉到巴昔卡附近是雅魯藏布江的下游段,河長496千米,集水面積49959平方千米。滔滔江水從米林縣里龍附近開始逐漸折向東北流,經派鄉轉為北東流向,至帕隆藏布匯入后,驟灰急轉南流,進入連續的高山峽谷段,經巴昔卡流入印度。在大拐彎頂部兩側,有海拔7151米和7756米的加拉白壘峰和南迦巴瓦峰。從南迦巴瓦峰到雅魯藏布江水面垂直高差達7100米,可稱為世界上切割最深的峽谷,這便是著名的雅魯藏布大峽谷。這里江面狹窄,河床灘礁棋布,江水流急浪高,響聲隆隆,蔚為壯觀。

雅江文明

西藏文明的搖籃

天上有一條銀河,地上有一條天河。被稱為“天河”的雅魯藏布江,從雪山冰峰間流出,奔向藏南谷地,使這一帶花紅草綠。繁衍生息于此的藏族人民,創造出絢麗燦爛的藏族文化。

雅魯藏布江孕育出的古代文化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文化以林芝、墨脫為代表。林芝縣曾采集到石器、陶片等遺物。墨脫縣雅魯藏布江江西岸河谷階地的六個地點,收集到的磨制工具有斧、錛、鑿等種類。

新石器時代晚期,西藏各地形成了許多部落?;顒佑谘鹏敳夭冀杏蔚难诺a部落,由于自然條件優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私有制破土而出,逐步進入了人類文明的大門。

古老的雅礱河沒有洶涌的波濤、磅礴的氣勢,從源頭到注入雅魯藏布江的河口,全長不過6.7千米。河床亦不寬,中、下游一帶只有10米左右,有些地方似乎可以撐桿橫越。在萬里高原的大川巨流面前,雅礱河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條默默無聞的小溪。然而,正是這一條普通的河,曾經孕育過百萬藏胞的祖先,成為西藏文明歷史的發源地。

藏傳佛教

從公元7世紀,佛教開始傳入西藏起,便得到吐番王室和上層貴族的大力支持,開展了佛教西藏化運動,使傳入西藏的大乘佛教具有了濃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征,習稱藏傳佛教。藏語對僧人等稱為“喇嘛”(意為上師),故藏傳佛教又俗稱為喇嘛教。喇嘛教分為許多教派,主要有格魯派(格魯意為善規。該派僧人頭帶黃色僧帽,俗稱黃教)、寧瑪教(紅教)、噶舉教(白教)和薩加派(花教)。這些教派都為西藏的歷史和文明作出過自己的貢獻。而寺廟宮觀不僅成為藏傳佛教影響世俗的中心,而且其本身就凝聚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成為藏文化的象征。

雅魯藏布江流域寺廟林立,無論是在峽谷溪澗之旁,還是在深山野林之中,都可聽到悠悠的古剎鐘聲。藏民一代接著一代,從不懂事的小孩開始,就被帶到寺廟,接受寺廟文化的熏陶。在眾多的寺廟宮觀中,布達拉宮與扎什倫布寺是最有代表性的。

雅江奇觀

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下游,江水繞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轉,作巨大馬蹄形轉彎,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峽谷。1994年,中國科學家們對大峽谷進行了科學論證,以綜合的指標,確認雅魯藏布干流上的這個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據國家測繪局公布的數據:這個大峽谷北起米林縣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脫縣巴措卡村(海拔115米),全長504.6公里,最深處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曾被列為世界之最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深1800米,長440公里)和秘魯的科爾卡大峽谷(深3203米),都不能與雅魯藏布大峽谷等量齊觀。新華通訊社向全世界及時報道了這一消息,全球為之轟動。

1998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批準:大峽谷的科學正名為“雅魯藏布大峽谷”,羅馬字母拼為Yarlung Zangbo Daxiagu。

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現,被科學界稱作是本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地理發現之一。它是中國幾代科學家經過長期艱辛努力后驀然發現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間,眾多學科的中國科學家曾先后8次進入該地區進行綜合性科學考察。

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由科學家、新聞工作者和登山隊員組成的科學探險考察隊,歷時40多天,穿行近600公里,在深山密林、懸崖陡峭、水流湍急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區域開展了異常艱辛的科學探險考察活動,獲取了大最科學資料,領略和探索了世界第一大峽谷的奇觀,實現了人類首次徒步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歷史壯舉。

在40多天的徒步穿越考察中,有關專家在大峽谷地區精確測繪了大峽谷的深度和谷底寬度,掌握了極為重要的實測數據。地質、水文、植物、昆蟲、冰川、地貌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豐富的科學資料和數千種標本樣品,為大峽谷的資源寶庫增添了新的內容。尤為值得稱道的是,此次考察中不僅確認了雅魯藏布江干流上存在的瀑布群及其數量和位置,而且發現了大面積瀕危珍稀植物——紅豆杉、昆蟲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昆蟲。

科學考察證實,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帶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山地,是“植物類型天然博物館”、“生物資源的基因寶庫”。同時,大峽谷處于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俯沖的東北擠角,地質現象多種多樣,堪稱罕見的“地質博物館”。

雅魯藏布大峽谷對世人有著神奇的魅力,獨特的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我們祖國的珍貴財富,也是全人類的珍貴自然遺產。

《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已于2000年4月通過專家評審。這標志著雅魯藏布大峽谷即將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總體規劃》中,西藏的有關專家和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對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帶的動植物保護、地質地貌保護等都作了非常詳細的規劃,劃分了各個保護區域和保護物種,制定了完美的保護措施,擬議中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自然保護區,總面積9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9萬人。

峽谷瀑布

科學考察發現,雅魯藏布江干流存在4個巨大的瀑布群。在大峽谷核心河段,從西興拉往下到迫隆藏布匯入口扎曲的20余公里河段內,峽谷多處急轉彎,河床特別陡峻,坡降平均達到23°‰,實測峽谷嵌入基巖的河槽最狹處僅35米,洪枯水位高差達到21米。

絨扎瀑布群

位于距迫隆藏布匯入口約6公里的干流河床上,海拔1680米;瀑布群共有7級,最大瀑布相對高30米,寬50米,在相距200米之間形成總落差100多米,江面上浪花四濺,濤聲轟鳴,彩虹時隱時現。“絨扎”在門巴語中的意思是峽谷之根。

秋古都龍瀑布

位于跑迫隆藏布匯入口14.6公里的主干河床上,海拔1890米,最大者相對高差15米,寬40米左右;主體瀑布上下600米的河床上還現有3處2—4米高的小瀑布和5處跌水;主體瀑布南岸陡壁上,有1條寬1米、長50米的河岸瀑布,飛瀑從高山上直接瀉入雅魯藏布江,景象壯觀。

藏布巴東瀑布

實際為兩個瀑布群。位于西興拉山下、距迫隆藏布匯入口約20公里河床上,海拔2140米;在相距600米的河床上,這里出現兩處瀑布,分別高35米(瀑布群二)和33米(瀑布群一),前者寬僅35米,為雅魯藏布大峽谷中最大的河床瀑布。

此外,在白馬狗熊以下河床上,本世紀20年代英國植物學家F.K.Ward提到的“虹霞瀑布”,考察時證實遺址只剩下4處跌水殘留。專家認為可能是1950年8月15日發生的8.5級地震使它消失的。瀑布群的概念,是中國科學家在對雅魯藏布大峽谷進行實地考察和測量之后首次提出的。

在這么短的范圍內,在大江干流上形成多級大瀑布,這在中國是首次發現,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專家認為,根據掌握的數據,這些瀑布的形成都不過幾十年的事,這表明青藏高原在大峽谷地區的地質構造運動十分強烈,4處瀑布群均屬于基巖形,顯然形成于新的地質構造運動,也說明這里是大峽谷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區域。雅魯藏布大峽谷瀑布群在世界河流峽谷中構成罕見的自然奇觀。它們作為珍貴的自然資源,首先在水力和旅游開發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潛在價值,在科研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塔各加噴泉

西藏高原,冰雪覆蓋。然而就在這冰天雪地之中,卻有許多熱蒸汽由泉眼中噴涌而出,滾燙灼人,直沖云霄。這種奇異的景象,就是地熱的顯示。它是大地母親賦予西藏高原特有的自然風采。地熱顯示的種類繁多,有水熱爆炸、高原沸泉、地熱蒸汽、沸泥泉、熱水河等。而最為壯麗的,當數雅魯藏布江邊的間歇噴泉了。

雅魯藏布江上游的昂仁縣,有一個名叫塔各加的地方。這里熱區水溫高達85~86℃的沸泉口有近百個,其中有四處間歇期不同、噴發形式各異的間歇噴泉。每次噴發之前,泉口的水位緩緩上升,隨著一陣巨大的吼聲,高溫汽水流突然沖出泉口,騰空而起,形成直徑2米左右的汽水柱,無風時,水柱頂部汽柱可高達40~50米。噴發時間長的有10多分鐘,然后漸漸回落。剛平靜下來,猛地,水流又一次沖出泉口,呼嘯而出。這樣反復數次,直到最后完全停止。間接噴泉的猝然噴發,激動人心的聲勢,噴發和休止的交替變幻,蔚為奇觀。

藤網橋

在雅魯藏布江的下游,江水湍急。大江中,礁石犬牙交錯,江岸又高又陡,高山夾著深谷,地形十分險峻。這一帶的江面既不能渡船,也不能架橋。為了社會交往,住在這一帶的珞巴族、門巴族和藏族人民,就利用山上的藤條,編織成了藤網橋。山藤十分耐磨、耐拉,當地人們把它用來擺蕩,從一個山頭擺到另一個山頭,從一條河澗蕩到另一條河澗。藤網橋是將數股細藤絞成粗藤,再用數根粗藤為徑,拴系在河兩岸的樹上,然后用細藤在粗藤上編織成網架成的。這樣,盡管搖搖晃晃,但人們可以拉著上面的粗藤,腳踩在下面的藤網上,自由地來往。藤網橋已成為雅魯藏布江上一個奇特的人文景觀。

雅江珍寶

紅豆杉

據考察,天然紅豆杉林分布在雅魯藏布大峽谷海拔2500至3200米之間的廣大地區,分布面積達上千平方公里。當地紅豆杉最大單株樹高30米多,胸徑最大1.5米以上。一些生長良好的幼樹已是紅果累累,令科學家們欣喜不已。

紅豆杉以其美麗漂亮的樹冠成為一種珍貴和旅游觀賞樹種。近來年,其珍貴、奇特的藥用價值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關注。它所含有的紫杉醇,對癌癥等疑難病癥有良好的療效,應用開發前景可觀。

野生原始天然紅豆杉林在世界上分布不多,中國此前也只有在云南、四川等少數區域有所發現,像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這樣大面積保存完好的天然紅豆杉林實屬罕見。因此具有特殊的意義。國家有關部門將在該地區對天然紅豆杉林進行專項考察,并建立紅豆杉林自然保護區,以利于科學、合理地保護這一珍貴的野生生物資源。

缺翅目昆蟲

在雅魯藏布大峽谷,科學家們還意外地發現了缺翅目昆蟲。缺翅目昆蟲是一種原始的昆蟲,是昆蟲家族中的活化石,原本生活在非洲等地赤道附近及南北回歸線熱帶雨林中,后隨澳洲板塊、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拼合漂移,目前在世界其他地區已經滅絕,僅在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殊環境中殘存下來。

缺翅目昆蟲的發現,表明大峽谷地區具有豐富的生物資源、特殊的生態環境,對于生物地理格局的分布情況和變遷歷史等許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水利資源

雅魯藏布江支流眾多,集水面積大于2000平方千米的有14條。集水面積大于10000平方千米的有5條,即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曲和帕隆藏布。其中除年楚河居于右岸外,其余都分布在左岸。因此,雅魯藏布江水系的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雅魯藏布江干流水能天然蘊藏最達7911.6萬千瓦,僅次于長江,居我國各大河的第二次。單位河水水能蘊藏量為每千米3.85萬千瓦,居我國各大河之首。其中87%的水力資源集中在下游峽谷,從派鄉到巴昔卡落差2725米,天然水能蘊藏量達6880萬千瓦,相當于全國的1/10。如果在峽谷區的派鄉到希讓段,以長隧道穿過喜馬拉雅山引水發電,則在直線距離不足40千米的范圍內,就能獲得2000米以上的落差,其水力資源蘊藏量之豐富由此可見。

雅魯藏布江流域雖比松花江流域緯度低,然而海拔較松花江流域高,氣溫低,冰雪融水較多,年平均水溫反比松花江低1℃左右。但干流大部分河段冬季時不封凍,這也給利用大江潛在的水利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

森林資源

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森林資源非常豐富,除了有瀕危珍稀的紅豆杉,在波密、察隅、珞瑜等地,海濤般的森林隨著山巒起伏。有原始森林264.4萬公頃,木材蓄積量8.84億立方米。茫茫林海中,樹齡200多年的云杉,平均直徑有92厘米,平均樹高57米,有的高達80米,直徑2.5米,一棵樹就可出60立方米的木材。

沿著朗縣、米林順雅魯藏布江而下,常在陽坡看到株株古柏,塔形的樹冠,翠綠的樹葉,以及那挺拔的樹干歷歷在目,這就是西藏特有的古樹——雅魯藏布江柏木,亦稱巨柏。林芝縣的柏木自然保護區,是一片巨柏純木,是西藏重點保護的活化石,樹高平均44米,圍徑平均1.5米。林緣處最大的一株,胸徑4.46米,樹高46米,樹冠投影占地面積近700平方米,樹齡達2500年。巨柏枝干蒼勁,樹冠濃郁,氣勢雄偉。內地人嘆為觀止的“漢柏”、唐柏“,同林芝這歷經25個世紀滄桑變化的古柏比起來,實在是不足為道。

雅魯藏布江流域有高等植物2000多種,含木本植物100多種、藥用植物和真菌植物165種,其中有蟲草、靈芝、猴頭、天麻、雪蓮、紅景天、貝母、松茸等,可以說是一座天然的高原植物寶庫。

錢塘江潮的歷史

一、錢江潮的來歷

范仲淹寫過一首錢江潮的詩

觀賞錢塘秋潮,早在漢、魏、六朝時就已蔚成風氣,至唐、宋時,此風更盛。相傳農歷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經規定,這一天在錢塘江上校閱水師,以后相沿成習,八月十八逐漸成為觀潮節。北宋詩人潘閬的《酒泉子》中寫道: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這首詩便是當年“弄潮”與“觀潮”活動的真實寫照。

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板X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蘊藏能量可驚天”。潮頭初臨時,江面閃現出一條白練,伴之以隆隆的聲響,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潮頭推擁,鳴聲如雷,頃刻間,潮峰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墻直立于江面,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觀潮始于漢魏,盛于唐宋,歷經2000余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

錢塘江大潮:錢塘潮(Qiantang Tide)——最壯觀的海潮。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涌潮地有三處:山東青州涌潮、廣陵濤和錢塘潮。而在世界上,錢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分別是印度恒河潮,亞馬孫潮與錢塘潮。

清費餳璜(1664-年)《廣陵濤辯》云:“春秋時,潮盛于山東,漢及六朝盛于廣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蓋地氣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錢塘潮比廣陵濤出現的時間晚一些,至遲在東漢就已形成。王充《論衡·書虛篇》提到“浙江、山陰江、上虞江皆有濤”。又說當時錢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廟,蓋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也”。但是,王充只說“廣陵曲江有濤,文人賦之”,沒有說賦錢塘江潮。可見,東漢時,錢塘潮遠沒有廣陵濤出名。估計,當時還未形成錢塘觀潮風俗。

二、錢塘江的歷史

文化淵源 錢塘江是吳越分野之地,其中杭州位于錢塘江南北兩岸,可稱“吳越并載之”。

有相關證據表明,位于錢塘江南岸的杭州蕭山,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吳越文化是錢塘江文化的根基和母體。

吳越文化“海納百川、兼容并蓄,聰慧機敏、靈動睿智,經世致用、務實求真,敢為人先、超越自我”的特征為錢塘江文化的發展打下深刻烙印。錢塘江文化先天秉承了吳越文化的氣質。

在錢塘江流域廣大的區域內還分布著良渚文化、南宋文化、西湖文化等多個區域文化。他們千姿百態,具有明顯山水地域色彩,極富文化特色。

作為玉文化的代表的良渚文化歷史悠遠,其“祥和、圖騰”的特點,為其增添了厚重而樸實的色調。 南宋文化中的“世俗化、市井化”特色,與江河渡頭結合,便有了如七堡茶館、筧橋老街的風韻;西湖文化“精致、和諧”的特征也融進了錢塘江文化,誕生了《富春山居圖》這樣的巨作;運河咿呀的搖擼聲與放排人的山歌共鳴。

這些無不對錢塘江文化起著有益的補充和借鑒。錢塘江文化繼承了良渚文化和南宋文化的特色,在與西湖文化和運河文化的共融中又有著自身的創新和發展,同時更具“大氣、開放”的特質。

錢塘江流域名人薈萃,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錢塘江流域涌現出科學家王充、文學家王國維、歷史人物孫權、陳碩真、當代畫家葉淺予、作家郁達夫、革命文藝家夏衍等。

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盡顯錢塘江山水的魅力。歷代無數名人游歷錢塘江山水,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文。

弄潮兒一詞,本是宋代錢塘江漲潮時,對“浮潮頭而戲弄”者的昵稱。弄潮兒指的就是朝夕與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戲水的少年人。

錢江潮聞名天下,弄潮兒勇搏激流、拼搏進取的精神逐步演化出 “弄潮兒”精神。“競奔不息,永立潮頭”正是這種精神構成了錢塘江文化的精髓和靈魂。

擴展資料: 錢塘江是中國浙江省第一大河,發源于安徽省黃山,流經安徽、浙江二省,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見名于《山海經》,其流域是越國和吳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河流全長688千米,流域面積5.56萬平方千米,占省域面積的一半以上。

年均流量442.5億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472萬千瓦特。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

錢塘江其正源(北源)新安江出自安徽省徽州地區休寧縣青芝埭尖,進入浙江后經過淳安縣,在建德市梅城鎮會合錢塘江的南源蘭江。南源蘭江各段分別稱為馬金溪、常山港、衢江、蘭江。

兩江匯合后稱富春江,又流經桐廬縣、富陽區至杭州市區,杭州以下始稱錢塘江,此后為蕭山區、海寧市、上虞區等的界河,在海鹽縣與慈溪市之間注入杭州灣。曹娥江被認為是錢塘江最后一個大支流。

錢塘江的主要支流有蘭江-衢江、分水江、浦陽江及曹娥江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錢塘江。

三、氣勢磅礴的錢塘江大潮是怎樣的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p>

這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對錢塘江潮的贊美,也是最簡略的寫實。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八日,人們會從四面八方趕 來浙江海寧鹽官鎮的錢塘江的大堤上,觀看錢塘江大潮的奇觀。

登上錢塘 江大堤,只見潮水從天水一線的遠方似一群潔白的天鵝排成一線,展翅飛來,稍近,又似乎變成了億萬條銀白色的帶魚在寬闊的江面上追逐跳躍, 不一會兒,浪潮越涌越高,白浪滔天,酷似萬匹白色駿馬奔騰咆哮,剎那 間,一堵數米高的“水墻”,以排山倒海之勢,翻卷奔騰而來。整個江面白浪滔天,洶涌澎湃,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錢塘江大潮。

潮頭高度可達3.5米, 潮差可達9米。錢塘江潮來勢兇猛,人稱“涌潮”、“怒潮”或暴漲潮。

四、錢塘江大潮資料

錢塘潮(Qiantang Tide)——最壯觀的海潮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處:山東青州涌潮、廣陵濤和錢塘潮。

清費餳璜(1664-?年)《廣陵濤辯》云:“春秋時,潮盛于山東,漢及六 錢塘潮 朝盛于廣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蓋地氣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錢塘潮比廣陵濤出現的時間晚一些,至遲在東漢就已形成。王充《論衡·書虛篇》提到“浙江、山陰江、上虞江皆有濤”。

又說當時錢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廟,蓋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也”。但是,王充只說“廣陵曲江有濤,文人賦之”,沒有說賦錢塘江潮。

可見,東漢時,錢塘潮遠沒有廣陵濤出名。估計,當時還未形成錢塘觀潮風俗。

編輯本段錢江潮成因 天時:農歷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陽、月球、地球幾乎在一直線上,所以這天海水受到的潮引力(月球、太陽或其他天體對地球上單位質量物體的引力和對地心單位質量物體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繞地-月(日)質心運動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與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

地利: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象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 說明圖 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由于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層層相疊。

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后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涌。 風勢: 沿海一帶常刮東南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助長了潮勢。

最著名的錢江潮形成在蕭山南陽 錢塘江南岸蕭山南陽的赭山美女壩和海寧市的鹽官鎮為觀看錢江潮最佳景區。在美女壩觀賞的主要是“回頭潮”。

“美女二回頭”回頭潮是指急速前進的潮水,遇到丁壩等人工阻礙物后形成的潮水。 位于錢江南岸蕭山南陽的赭山灣是錢塘江口一個向南凹進的大河灣。

這里,有一道長約500米的"丁字壩"直插江心,宛如一只力挽狂瀾的巨臂。當涌潮西行至此,全線與圍堤成一銳角撲來,壩頭以內的潮頭同壩身、圍堤構成直角三角形,潮頭線兩端受阻,分別沿壩身和圍堤向直角頂點逼進,最終在壩根“嘣”一聲怒吼,涌浪如突兀而起的醒獅,化成一股水柱,直沖云霄,高達十余米。

由于大壩的橫江阻攔,直立的潮水又折身返回,形成一個"卷起沙堆似雪堆"的奇特回頭潮。而此時江水前來后涌,上下翻卷,奔騰不息。

在南陽的赭山美女壩不僅會產生回頭潮,還會產生"沖天潮"現象,沖天潮這是發生于堤、壩相交處的特種潮。是近景潮中最具欣賞魅力的潮。

潮水如同被網兜兜住一樣,在堤壩相交轉彎角的處,潮水“嘩”一聲碰撞巨響,潮頭直沖云天。上進起一股水柱,低者二、三米,高者可達十多米。

清譚吉璁《棹歌》詩“赭山潮勢接天來,捍海塘東石囤摧?!睕_天潮由此得名。

編輯本段錢塘潮特色 交叉潮 錢塘潮 距杭州灣55千米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由于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后,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形成變化多端、異常壯觀的交叉潮,呈現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

兩股潮在相碰的瞬間,激起一股水柱,高達數丈,浪花飛濺,驚心動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兩股潮頭已經呈十字形展現在江面上,并迅速向西奔馳。

同時交叉點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轉移,撞在順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團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頂上,嚇得觀潮人紛紛尖叫著避開。 一線潮 錢塘潮 看過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后,建議您趕快驅車到鹽官,等待觀看一線潮。

未見潮影,先聞潮聲。耳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江面仍是風平浪靜。

響聲越來越大,猶如擂起萬面戰鼓,震耳欲聾。遠處,霧蒙蒙的江面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

再近,白線變成了一堵水墻,逐漸升高,“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橫在浪花中”。隨著一堵白墻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來到眼前,有萬馬奔騰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勢不可擋。

一線潮并非只有鹽官才有哩。凡江道順直,沒有沙州的地方,潮頭均呈一線,但都不如鹽官好看。

原因是鹽官位與河槽寬度向上游急劇收縮之后的不遠處,東、南兩股潮交會后剛好成一直線,潮能集中,潮頭特別高,通常為1—2米,有時可達3米以上。氣勢磅礴,潮景壯觀。

回頭潮 錢塘潮 從鹽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將到達下一個觀潮景點老鹽倉。老鹽倉的地理環境不同于鹽官,鹽官河道順直,涌潮毫無阻擋向西挺進,而老鹽倉的河道上,出于圍墾和保護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條長達660米的攔河丁壩,咆哮而來的潮水遇到障礙后將被反射折回,在那里它猛烈撞擊對面的堤壩,然后以泰山壓頂之勢翻卷回頭,落到西進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風馳電掣地向東回奔,聲如獅吼,驚天動地,這就是回頭潮。

錢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瀾壯闊的氣勢,晚上有晚上的詩情畫意;看潮是一種樂趣,聽潮是一種遐想。難怪有人說“錢塘郭。

五、錢塘江大潮有哪些悠久歷史資料也行 超急 上課用拜托

錢塘江大潮 [編輯本段] 錢塘潮(Qiantang Tide)——最壯觀的海潮 簡介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處:山東青州涌潮、廣陵濤和錢塘潮。

清費餳璜(1664-?年)《廣陵濤辯》云:“春秋時,潮盛于山東,漢及六朝盛于廣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蓋地氣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錢塘潮比廣陵濤出現的時間晚一些,至遲在東漢就已形成。王充《論衡·書虛篇》提到“浙江、山陰江、上虞江皆有濤”。

又說當時錢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廟,蓋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也”。但是,王充只說“廣陵曲江有濤,文人賦之”,沒有說賦錢塘江潮。

可見,東漢時,錢塘潮遠沒有廣陵濤出名。估計,當時還形成錢塘觀潮風俗。

錢江潮成因 雄偉壯觀的錢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響外,還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 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象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由于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層層相疊。

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后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錢塘潮的故事 原先錢塘江的潮來時,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樣,既沒有潮頭,也沒有聲音的。

有一年,錢塘江邊來了一個巨人,這個巨人真高大,一邁步就從江這邊跨到江那邊了。他住在蕭山縣境內的蜀山上,引火燒鹽。

人們不曉得他叫什么名字,因為他住在錢塘江邊,就叫他為錢大王。錢大王力氣很大,他打著自己的那條鐵扁擔,常常挑些大石塊來放在江邊,過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 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燒了三年零三個月的鹽??墒牵@些鹽只夠他裝一頭,因此他在扁擔的另一頭系上塊大石,放上肩去試試正好,就挑起來,跨到江北岸來了。

這時候,天氣熱,錢大王因為才吃過午飯,有些累了,便放下擔子歇歇,沒想到竟打起瞌睡來。正巧,東海龍王這時出來巡江,潮水漲起來了。

漲呀漲的,竟漲到岸上來,把錢大王這頭鹽慢慢都溶化了。東海龍王聞聞,水里哪來這股咸味呀,而且愈來愈咸,愈來愈咸。

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沒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這位錢大王呢,睡了一覺,兩眼一睜,看見扁擔一頭的石頭還放在硤石(就是現在的名的硤石山),而另一頭的鹽卻沒有了! 錢大王找來找去,找不著鹽,一低頭,聞到江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鹽沒有了,原來被東海龍王偷去了。

于是他舉起扁擔就打海水。一扁擔打得大小魚兒都震死;兩扁擔打得江底翻了身;三扁擔打得東海龍王冒出水面求饒命。

東海龍王戰戰兢兢地問錢大王,究竟為什么發這樣大的脾氣。錢大王說:“你把我的鹽偷到什么地方去了?”東海龍王這才明白海水變咸的原因。

連忙賠了罪,就把自己怎樣巡江,怎樣把錢大王的鹽無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來的事情,一一說了。 錢大王心里好氣呀,真想舉起鐵扁擔,一下把東海龍王砸爛了才甘心。

東海龍王慌得連連叩頭求饒,并答應用海水曬出鹽來賠償錢大王;以后漲潮的時候就叫起來,免得錢大王再睡著了聽不見。錢大王聽聽這兩個條件還不錯,便饒了東海龍王,把自己的扁擔向杭州灣口一放,說:“以后潮水來就從這里叫起!”東海龍王連連答應,錢大王這才高高興興地走了。

從那個時候起,潮水一進杭州灣,就伸起脖子,“嘩嘩嘩”地喊叫著,漲到錢大王坐過的地方,脖子伸得頂高,叫得頂響。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寧。

舉世聞名的“錢江潮”就是這樣來的。 錢塘潮的特色 交叉潮 距杭州灣55千米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

由于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后,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形成變化多端、壯觀異常的交叉潮,呈現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兩股潮在相碰的瞬間,激起一股水柱,高達數丈,浪花飛濺,驚心動魄。

待到水柱落回江面,兩股潮頭已經呈十字形展現在江面上,并迅速向西奔馳。同時交叉點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轉移,撞在順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團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頂上,嚇得觀潮人紛紛尖叫著避開。

一線潮 看過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后,建議您趕快驅車到鹽官,等待觀看一線潮。未見潮影,先聞潮聲。

耳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江面仍是風平浪靜。響聲越來越大,猶如擂起萬面戰鼓,震耳欲聾。

遠處,霧蒙蒙的江面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線變成了一堵水墻,逐漸升高,“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橫在浪花中”。

隨著一堵白墻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來到眼前,有萬馬奔騰之勢,雷霆萬鈞之力,銳不可當。 一線潮并非只有鹽官才有。

凡江道順直,沒有沙州的地方,潮頭均呈一線,但都不如鹽官好看。原因是鹽官位與河槽寬度向上游急劇收縮之后的不遠處,東、南兩股潮交會后剛好成一直。

六、錢塘江大潮資料

1. 錢塘江大潮是三大涌潮之一,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2. 浙江省海寧鹽官鎮為觀潮第一勝地(最佳觀潮勝地),故亦稱"海寧潮"。

3. 錢塘江大潮:錢塘潮(Qiantang Bore)——最壯觀的海潮。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涌潮地有三處:山東青州涌潮、廣陵濤和錢塘潮。而在世界上,錢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 這三潮分別是印度恒河潮,巴西亞馬遜潮與中國錢塘潮。

4. 詩云:“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蘊藏能量可驚天。” 潮頭初臨時,江面閃現出一條白線,伴之以隆隆的聲響,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潮頭推擁,鳴聲如雷,頃刻間,潮峰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墻直立于江面,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觀潮始于漢魏,盛于唐宋,歷經2000余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

5. 清費餳璜(1664-年)《廣陵濤辯》云:“春秋時,潮盛于山東,漢及六朝盛于廣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蓋地氣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6. 錢塘潮比廣陵濤出現的時間晚一些,至遲在東漢就已形成。王充《論衡·書虛篇》提到“浙江、山陰江、上虞江皆有濤”。又說當時錢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廟,蓋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也”。但是,王充只說“廣陵曲江有濤,文人賦之”,沒有說賦錢塘江潮??梢姡瑬|漢時,錢塘潮遠沒有廣陵濤出名。估計,當時還未形成錢塘觀潮風俗。

[img]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壯觀的江(中國最壯觀的景區)”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壯觀的江(中國最壯觀的景區)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9219.html

標簽: 中國最壯觀的江(中國最壯觀的景區)

熱門文章
隨機tag
四時之終始萬物之祖宗出自哪本書 一萬米巨蛇(世界最大蟒蛇100000米) 其實是心理學中的撒切爾效應 現中國最賺錢的是什么(現在中國最賺錢) 絕處逢生的近義詞(絕處逢生的近義詞是什么 崔永元炮轟范冰冰 最火的十大喪尸片(好看又過癮) 中國最華麗的球星(中國最華麗的球星排名) 獻計獻策(獻計獻策和建言獻策) 白滾滾上線是第幾集鳳九東華親兒子白滾滾誰 湖州市的湖叫什么 螞蟻可以躲過微波射線(不會死) 甲子納音(甲子納音是什么意思) 十大恐怖魚(美人魚真的存在世界上嗎?) 中國最特殊方言(中國最有特點的方言) 徐鳳年姐弟四人結局 解密中山滅門奸殺案解密殺人魔王的殺人藝術 2月19日是什么星座(2023年2月19 三顧茅廬的故事(三顧茅廬的故事200字) 中國最邊緣村莊(中國最邊緣村莊排名) 鹿晗MV制作公司道歉MV抄襲ヨルシカ樂隊 慶余年人物關系圖(葉輕眉為啥要和慶帝生孩 雞尾酒的名字(雞尾酒排名前十名)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誰呢?自古紅顏多薄命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耒阳市| 黄冈市| 英超| 林芝县| 射洪县| 屏东市| 东乌珠穆沁旗| 崇信县| 寻乌县| 竹山县| 龙海市| 高青县| 新泰市| 全南县| 盐池县| 孝昌县| 页游| 双峰县| 隆回县| 诏安县| 高雄县| 若尔盖县| 将乐县| 宣威市| 贵阳市| 扶风县| 九龙县| 福泉市| 平昌县| 保靖县| 云和县| 徐汇区| 莆田市| 育儿| 汶上县| 黎平县| 井陉县| 安丘市| 富民县|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