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禪意的寺廟(中國最禪意的寺廟排名)
xj
2023-04-06
白馬寺
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大昭寺
大昭寺,坐落在拉薩市舊城中心八角街,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圣地"之譽, 與這座佛像有關。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并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
法門寺
位于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始建于東漢末年,發跡于北魏,起興于隋,鼎盛于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
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在山西運城市解州鎮西關。北靠銀湖(鹽池),面對中條山,景色秀麗。解州東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國蜀將關羽的原籍,故解州關帝廟為武廟之祖。
晉祠
位于山西太原,始建于北魏,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這里殿宇、亭臺、樓閣、橋樹互相映襯,山環水繞,文物薈萃,古木參天,是一處風景十分優美的古建園林。
孔廟
位于山東曲阜城中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筑色彩、規模宏大的建筑群,與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建筑群。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瑯",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簡稱扎西奇寺,一般稱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余人,1980年對外開放旅游。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鄭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現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門釋永信。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塔爾寺
塔爾寺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塔爾寺院依山勢建筑,由眾多殿宇、經堂、佛塔、僧舍等組成,布局嚴謹,建筑巍峨,金碧輝煌,氣勢恢宏,是我國著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塔爾寺是青海省佛學院的最高學府,現設有顯宗、密宗、時輪、醫明四大學院(經院)。
懸空寺
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玄"取自于中國傳統宗教道教教理,"空"則來源于佛教的教理,后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img]全國十大佛教寺廟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寺廟——白馬寺
中國歷史上第二座寺廟——大報恩寺
漢地最早的佛寺——阿育王寺,中國第一位佛教信徒劉英建造
中國五山十剎之首——金陵天界寺
民間第一寺——永寧寺
正史記載的最早寺廟——浮圖祠
第一比丘尼寺——竹林寺,中國第一位比丘尼凈儉建造
最古老的木結構高層樓閣——獨樂寺
南朝第一寺——南京雞鳴寺
中國第一國寶——山西五臺山佛光寺 [3]
神州第一勝地——嵩山大法王寺
天下第一禪林——靈谷寺
天下第一剎——少林寺,中國禪宗發源地
神州第一壇——戒臺寺
達摩第一道場、中國禪宗發祥地和最初祖庭之一——定山寺
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廟——桑耶寺
佛、道、儒三教合一寺廟——懸空寺,現存唯一的
最早的清真寺——懷圣寺
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棲霞寺
中國佛教禪宗之源——華林寺
中國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
中國現存最古的佛塔——嵩岳寺
現存最大、最早的藏式佛塔——白塔寺
中國最大的舍利塔——棲霞寺舍利塔
第一禪林、川西第一叢林——昭覺寺,入門不見寺、十里聽松風
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哲蚌寺
東南佛國——天童寺
北方最大的佛教叢林——紅螺寺
嶺南禪林之冠——南華禪寺,嶺南第一山
中州一絕——水簾寺
云南規模最大的寺——華亭寺,昆明現存最久的寺廟
云南藏傳佛教寺廟之首——噶丹松贊林寺,被喻為“小布達拉宮”
貴州佛教的第一叢林——弘福寺
北京地區最早的寺廟——潭柘寺,皇家第一寺院
北朝最初名勝,東土第一道場——寶相寺,千年寶剎
中國佛教“禪林清規”發祥地——百丈寺 [4-5]
游覽常識編輯
彌勒菩薩名“阿逸多”,釋迦牟尼弟子,南天竺人,后來由人間生在兜率天內院中教化菩薩。也有把布袋和尚稱為彌勒菩薩的,源自浙江奉化在五代時有一僧人常攜布袋,教化群眾,頗受群眾信仰,臨終時說了一首偈語:“彌勒真彌勒,分勝百千億,時時示時人,世人自不識。”因此,人們認為彌勒佛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韋馱天——傳說唐道宣律師曾與天人會談,說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韋將軍常周行東南西三洲(北洲無出家人),護助諸出家人。宋代以后,便在寺中塑了韋天像,又和佛經中所說韋托天相混,一般稱為韋馱菩薩。
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即是正殿,或稱大殿。大雄是稱贊釋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
釋迦牟尼佛——佛教的教主,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釋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教立了佛教,所以稱為釋迦牟尼佛。一般多在釋迦牟尼佛像旁塑有兩位比丘立像,其中年老者名“迦葉尊者”,佛涅槃以后后世稱他為初祖;年輕者名“阿難尊者”,迦葉尊者涅槃以后后世稱他為二祖。
俗稱釋迦牟尼佛為如來佛,這是不對的,因為如來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稱,并不是說某佛。就像先生閣下不能說明
歸元禪寺天陰沉沉的,像要下雨。表妹帶著父親,姑父,小姑,我及女兒和表妹的女兒一起,去歸元禪寺。表妹說,歸元寺,被譽為“天下祈福最靈寺”。祈禱父母身體健康,長命百歲。我不懂佛,但懷著敬意和虔誠去膜拜。
歸元寺位于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是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座著名佛教曹洞宗寺院,武漢的佛教四大叢林(還包括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之首。中國國務院首批公布開展宗教活動重點寺廟,屬國家AAAA級景點。占地4.67公頃,有殿舍200余間。
歸元寺外山門,為新山門,采用仿古風格設計而成。佛經里的三解脫門,中間的是扇形空門,左右分別是無相和無作門。此寺三門八字朝外開,張象征著廣結善緣,普度眾生之意。“歸元禪寺”四個大字直匾,嵌入墻體,字體工整,筆式雄渾,給人一種磅礴之勢。
父親,姑父及小姑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不用買票。兩位小蘿莉沒超過一米二。表妹去停車,我去購票,票價十元,這么便宜。父親和姑父在寺外各購一捆香及表,準備進寺燒香拜佛。
誰知,扇形空門內放著大圓筐,驗票進去時,外來香紙,一律不允許帶,都丟進了筐內,裝滿了香及表。小姑笑了,佛門凈地,真的是清凈無塵啊!往里走,兩位七十歲左右的老奶奶,滿頭銀發,慈眉善目,專給進寺的人發三柱香,頂禮莫拜用。
進寺的人絡繹不絕,寂然無聲,表情疑重,神色坦然。我們一行隨大眾,舉香叩拜,念念有詞,虔誠神圣。
歸元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個各具特色庭院組成。我們隨導游由北往南轉,佛門講究,不走回頭路。
北院有藏經閣,翠微亭。寺內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綠,曲徑通幽,被稱“漢西一境”。
藏經閣內殿堂高闊,正中供奉白玉釋迦牟尼佛像,由緬甸佛教三寶弟子,于1935年8月贈與歸元禪寺,約2噸重。
藏經閣一樓為陳列室,陳列有北魏石刻,唐代觀音及歷代雕塑其他佛像。不能進去參觀和朝拜。二樓收藏佛教經典7000多卷,其中有印度、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國刻印的經卷和貝葉經,住持為隆印法師。導游著重介紹藏經閣門口的對聯:
上聯:見了便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未了;
下聯:慧生于覺覺生于自在生生還是無生。
導游說加于標點,斷句,每種含義不一樣,有很多種說法。比方說,上聯: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未了;下聯:慧生于覺,覺生于自在,生生還是無生。
但凡想做的事,一旦想到,就立刻著手去做,不要等待或者猶疑。事情做完了,念頭會平息,就能夠將它放下,不再牽掛。《心經》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莫過如此。
智慧來源于了解,知識,而知識則來自于油然而生的求知之心。整體來講,上聯核心為“放下”,下聯核心為“自在”。人生的大智慧便在于“放下心安,自在逍遙”。活得灑脫,豁達,自由而快樂。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聽著導游細致入微的講解,心靈的佛門悠然打開,一道道禪意,如淙淙之泉,叮叮咚咚敲打著,心靈的音符,如夢初醒。放下便自在了,放下一切是非恩怨,珍惜當前擁有的平安,便是最大的幸福!
再往北是三圣殿,主要供奉著“西方三圣”。家有老人的,可以跪拜,為老人祈福。我和表妹不約而同作輯,跪求老人平安長壽。
從北往中走,來到大雄寶殿,外面淅淅瀝瀝下起了雨。導游說,下雨,是菩薩顯靈,普度眾生,恩澤天下。
大雄寶殿是寺廟的主殿,寺內僧人上早、晚課的場所。大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坐像,兩側為其弟子阿難和迦葉,均為脫胎雕塑。橫額“大雄寶殿”四大大字由清代大書法家馮家浩親筆所書。這組高6米,寬4米,傾角為30度大型群塑,采用絲綢,棕麻等原生材料塑成。大殿兩旁墻壁上,是十八羅漢石刻像,栩栩如生,如虎添翼。
釋迦牟尼像背后是以海島觀音為中心雕塑群,故稱“南海觀音”。雕塑場面氣勢恢宏,觀音身后24座雕像,是24諸天。天神凌空,威嚴驍勇,金燦燦的光茫俯視著大眾蒼生。我感謝觀音菩薩,賜給我一雙兒女,幸福家庭,跪拜謝恩,投了十元錢進去。
往前是中院韋馱殿。韋馱殿的背面,有昌明法師寫的“回頭是岸”四個大字。其中的“岸”字,“山”旁不在頂上,而是被擺到一側,此禪意在于:修行之人,要放下心中的包袱,不能把“山”壓在心頭。韋馱殿內還有一處,昌明法師的題字,位于正面供奉彌勒佛像上方,寫的是“皆大歡喜”。“大”字中的一橫中間格外粗,把這一橫去掉,就是“人”字。好像彌勒佛的大肚子;“喜”字的兩個“口”也沒有完全封死,意味著“笑口常開”,應了佛像兩旁的檻聯上寫的“大度能容容世間難容之事,慈悲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兩行字。佛堂圣地,字字珠璣,渾然開悟,人生智慧。
韋馱殿門外是放生池。放生池寬15.6米,長25米,由64根石柱和64塊石刻板組成樓欄桿。每根石柱上雕刻一尊石獅。池內四角有“阿耨達池”四字,每個字有近一米見方。池中南北各置白色噴水蓮花,花瓣上爬滿了潛心修煉的“神龜”。草綠色的水里,游動著無數紅色的金魚,魚兒和烏龜相互為伴,竊竊私語,參禪悟道。欄桿上圍滿了游客,好奇地盯著池水。哪一只是自己的靈魂,在超度?
南院羅漢堂,供奉有500尊脫塑工藝制作的羅漢塑像。傳說是由黃陂王氏父子以空塑法制作的,用麻絨,葛布,生漆和觀音土混合成材料,把塑好泥胎一層一層糊起來,晾干以后,注水融泥,泥水流盡,空心羅漢就做成了。晾干后再木塊封口,再刷上生漆,貼上金箔,涂上桐油或亮漆以保持光澤。體輕質堅,形態各異,成“田”字型布局。
人們喜歡用“數羅漢”方法,預測一年內的禍福。隨意選中一尊羅漢,然后順著數下去,數到和自己年齡數相等時,看看那尊羅漢是什么樣子,到前面找禪師破譯“人生密碼”。
往南是大士閣,隨導游轉了一圈,沒有什么可買的記念品。歸元禪寺徹底欣賞完畢。
為什么叫歸元禪寺呢?法師答“‘元’數之始,道之極,物之總也。‘歸元’即歸真,歸化,歸本,義同‘圓寂’。‘圓’是一切功德圓滿。‘寂’是一切煩惱寂滅。歸元便是得道成佛”。
哦!像被打開任督血脈般地恍然大悟。我們或多或少地領悟歸元禪寺禪意,不虛此行,滿載而歸。真的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行”。心中有佛,處處是福!
北京的法源寺,廣濟寺,靈光寺,大覺禪寺,廣化寺。哪些是禪宗的寺廟???1.法源寺(中國佛學院,在宣外教子胡同)。最后一個殿有一尊神奇的千手觀音銅像,大概是元代的;雖然密閉在玻璃罩里,可是看上去身上潮潮的,據說有時候滴水。到那里求子(法源加持嗣源嘛)、求智慧(佛學院嘛)的多。
2.廣濟寺(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在西四)。這里圓通殿(觀音殿)的觀音很靈,來這里求結善緣(包括姻緣)者多。
3.靈光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西山余脈翠微山東麓,因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佛牙)而聞名于世,成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
4.大覺禪寺:有無量壽佛像,位于無量壽佛殿正中,左右是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立像。無量壽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被稱為“西方三圣”,拜三圣是香客來大覺寺最主要的目的。
5.廣化寺: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與釋迦摩尼相關的寺廟活動都是,或者靈塔的。
中國有哪些禪宗寺廟玉佛寺 龍華寺 靜安寺
妙應寺
妙應寺位于阜城門內大街路北,始建于元代,初名大圣壽萬安寺,遭火焚,明朝再建時改稱妙應寺。因寺內有通體涂以白堊的塔,俗稱白塔寺。現寺內的建筑大都為清代所建,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為元代遺物,至今已700余年。院中間聳立著白塔,塔下臺階可直登塔基,頂端華蓋四周懸掛著36副銅質透雕的流蘇和風鈴,微風吹動,鈴聲悅耳。白塔的形制,淵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由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參加了設計和修建。妙應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標志,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行車路線:乘13、101、102、103、823、812、814路車到白塔寺站下車。咨詢電話:66160211。
法源寺
法源寺在宣武區法源寺后街,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的東側,它是北京市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歷史最悠久的名剎。法源寺現為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古寺藏經館中陳列著東漢、東吳、北魏、北齊及隋唐石雕造像,其中以唐感享三年造像最為珍貴,而明代木雕佛涅盤像,長可十米,是北京最大臥佛。法源寺的丁香很有名,號稱香雪海、曾與崇右牡丹、恭王府海棠并稱京畿三大花事,乃京城絕景。臺灣作家李敖的長篇小說《北京法源寺》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現實的法源寺不可錯過!行車路線:乘61路車到牛街南口站下車,沿南橫西街至教子胡同再向東。聯系電話:63533966。
廣濟寺
廣濟寺位于西城大街西四路口西北角,相傳創于金代,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的名剎之一。明天順年間,山西普慧和尚重修古寺,賜名"弘慈廣濟寺"。古寺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寺內花木秀麗,院落幽靜。其中雄偉的天王殿,除四大天王"金剛怒目"外,便是明代銅鑄的頭戴天冠的彌勒像和手捧金杵的明鑄銅韋馱像最為珍貴。寺中古樹旁立石碑上刻乾隆帝御制《鐵樹歌》,甚為珍貴。廣濟寺現為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是全國佛教事務活動的中心。行車路線:乘13、101、102、105、823、812、814路車到西四站下車。聯系電話: 66160907。
雍和宮
位于東城區安定門東大街和雍和宮大街交匯處,它是北京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黃教寺院雍和宮。雍和宮建于清康熙33年,曾為雍正登基前的府邸--雍王府。乾隆9年乾隆九年改為藏傳佛教寺廟,成為清政府管理全國喇嘛教事務的中心。雍和宮有將漢、滿、蒙、藏等多種建筑藝術融為一體的獨特藝術風格,寺院殿宇宏偉,樓閣巍峨,既有宮殿金碧輝煌的建筑,又有古剎莊嚴肅穆的氣氛。雍和宮內紫檀木雕刻的羅漢山;白檀木雕刻的彌勒大佛;金絲楠木雕刻而的旃檀佛龕,被譽為雍和宮內的木雕"三絕"。行車路線:公交13、62、44、406路可達,也可乘地鐵直達。聯系電話:64049027
孔廟
北京孔廟坐落在北京僅存的唯一一條仍保持著清代北京古老街巷風貌的國子監街上,距另一聞名全國的藏傳佛教寺廟--北京雍和宮,僅百米之遙。北京孔廟占地22000平方米,自1302年元朝建廟以來,這里就是元、明、清三代皇帝親臨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它的等級在全國的孔廟中是最高的。孔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各國游客的尊崇,北京孔廟也成為有別于其他各地孔廟,風格獨異的京城旅游的熱點。行車路線:乘13、406、807路車國子監下車或乘地鐵、116、特2路雍和宮下車。聯系電話:84011977。
白云觀
位于西城區白云路的白云觀是北京第一大道觀,有"全真第一叢林"之稱。白云觀原為埋葬邱處機遺蛻而創建的,位于金代"太極宮"東側。邱處機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的七大弟子之一,創建龍門派,他的遺骨至今仍埋葬在觀內丘祖殿香案下石座內。白云觀規模宏大,觀前影壁所嵌"萬古長青",為元趙孟頫書。欞星門為七層四柱牌柱,舊為觀中道士觀星望氣的地方。觀內三清閣東側為藏經樓,自明代以來貯奉《正統道藏》,當時所建的《賜經碑》,今保存完整。現在中國道教協會便設在白云觀內。行車路線:乘19、320支414路車到白云觀站下車,或乘114、308、937路到白云路下車向南。聯系電話:63463531。
覺生寺(大鐘寺)
大鐘寺位于北三環北側,又稱中國古鐘博物館,因寺內大鐘殿懸有一口大銅鐘而得名。大鐘寺古鐘博物館目前收藏鐘鈴類文物439件套,其中永樂大鐘鑄于明代,距今已500多年。鐘身內外整齊地鑄有佛教經典17種,總計227000多字,字體工整、堅韌、相傳為明朝書法家沈度的手筆。永樂大鐘造型精美、鐘聲純厚綿長、穿透性強。清晨可遠傳10余里。永樂大鐘以悠久的歷史、高超的書法藝術、精美的鑄造工藝而馳名中外,有中外鐘王之譽。除這口大鐘以外,大鐘寺內還陳列元、明、清三代鑄造形式、花紋造型不一的銅鐘近百余口。行車路線:302、367、718路大鐘寺下。聯系電話:62550819。
戒臺寺
戒臺寺位于京郊門頭溝的馬鞍山麓,至今有1300多年歷史。戒臺是僧人受戒的壇臺,也叫戒壇。戒臺寺戒臺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戒臺,有"天下第一臺"之說,并可以傳授佛門最高戒律菩薩戒,而成為我國佛教的最高學府。戒臺寺素以""戒壇、奇松、石洞"聞名天下。戒臺怫龕中113尊泥制彩繪的戒神,出自第四代"泥人張"張銘先生及弟子之手,是難得的藝術珍品。石佛村的明代摩崖造型是北京地區目前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摩崖造像群。行車路線:游7路、931路直達;或乘336、326路至河灘,再轉長途車可達。駕車可從五孔橋洞阜石路到門頭溝區石門營,有路標。聯系電話:69802645。
紅螺寺
紅螺寺位于京郊明珠懷柔縣境內,為歷代佛教圣地,也是京華氣功的發源地。紅螺寺始建于東晉,為十方常住寺,是北方最大的佛教叢林,千年以來一直是佛教圣地。歷屆住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頻出,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因有紅螺仙女的美妙傳說,當地人稱之為"紅螺寺"。紅螺寺歷屆主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頻出,佛法超風。寺內環境幽雅,古木參天,經年常青,其中紫藤寄松、御竹林、雌雄銀杏號稱三絕景。行車路線:宣武門乘游6、游16路直達,或東直門乘916、936路至懷柔再轉車。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沿迎賓館北路行5公里即到。聯系電話:60681639 。
敕賜和平寺(花塔寺)
敕勒和平寺位于位于八達嶺長城南麓、昌平衛星城西北15公里的龍鳳山腳下花塔村內,又名花塔寺,始建于唐代。寺院處在龍鳳山的龍尾山坳之下,山峰險峻,景色秀麗。寺院建筑規模宏大,殿堂錯落有致,遮掩于參天古樹之中。敕勒和平寺是歷代北京佛事活動中心。敕勒和平寺恢復了每年陰歷初五和九月初九唱大戲四天的文化傳統,使花塔和平寺廟會又成了聞名京、津的傳統廟會。行車路線:德勝門乘345路到昌平終點換乘357路到南口鎮下車乘小公共汽車直達;或從北京北站早7:00乘火車到南口站下車,再轉乘小公共汽車直達。
聯系電話:69778491,69778497。
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區境內的白帶山下,它的石經山藏經洞及唐、遼塔群構成了我國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被評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是我國佛教經籍薈萃之地。寺內九個藏經洞珍藏著浩瀚的石經、紙經、木板經,號稱三絕。除了佛教三絕與千年古塔外,寺中還珍藏著令世人矚目的佛祖舍利,為千年古剎增添了一份祥光瑞氣。云居寺是國內外著名的佛教寺院,享有"北方巨剎"的盛譽,它特有的幽靜環境、奇特的秀麗風光,蘊涵著濃郁的佛教文化特色。行車路線:從天橋做917至云居寺、十渡,5月--10月在前門乘游10路(北京南站--云居寺),都可直達云居寺。聯系電話:61381612。
東岳廟
東岳廟位于朝陽門外大街路北,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元末毀于戰火。后經多次擴建,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正一派"道觀。東岳廟有"京城小碑林"之稱,廟中原有碑石140余通,幾經戰火,現僅存二三十通。全廟共有神像3000多尊,其人物形態各異,生動逼真,故有"東岳廟神像甲天下"之說。東岳廟不僅是顯赫一方的道觀,它的建筑藝術及規模在全國寺廟中也是位居前位。行車路線:乘110、112、109路車到神路街站下車,或乘地鐵到朝陽門站下車向東。
至于門票,還是打電話問一下吧,臨近五一,一般都調價了,告訴你也不一定是最新的。
回答者:suningxf - 舉人 五級 4-13 10:02
北京要說佛教可能就是紅螺寺還不錯,不過真要是想問佛教的事你應該去北京佛教協會看看,地址是西華門那里,做109
南京惠濟寺遺址文化公園 | 感受穿越千年的禪意時光?騰宏飛
在南京的湯泉鎮藏著一座建于南朝的千年古剎惠濟寺,相傳蕭梁昭明太子曾在此讀書并親手在院內種下三株銀杏古樹流傳至今。踏入院中禪意濃厚,寺宇清幽,每逢金秋銀杏飄灑,讓人恍若瞬間回到千年前的古都金陵。
然而,歲月滄桑,古寺的建筑遺跡已幾不可尋,這座底蘊深厚的寺廟,如今只留下一個缺乏特色的地方公園。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佛教文化的發揚與傳承, 當地政府希望將古寺廟原址改造成兼具宗教祈福和湯泉特色的遺址文化公園 ,包括古惠濟寺、新建惠濟寺、公園以及西山,占地也由原來的3.5公頃擴大到19.15公頃。
◎當地政府希望將古寺廟原址改造成兼具宗教祈福和湯泉特色的遺址文化公園,占地面積也擴大到19.15公頃。
AECOM前瞻性地將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的保護與空間設計相結合,以景觀的手法在修復自然空間的同時,營造新的精神空間和文化氛圍,讓當地的文化和傳統得以韌性發展和延續,并成為具有中國佛教文化特色的觀光祈愿、修心問禪和休閑養心的勝地。 該項目還榮獲了2018年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亞太非洲及中東區域景觀項目杰出設計獎-文化與傳統類。
由于場地的特殊性,設計團隊面臨眾多需要考慮的因素,既要 兼顧古樹名物的保護、佛教 歷史 文化的延續,又要應對越來越多的市民觀光祈愿、修心問禪的精神需求 ,修復的過程遠比想象中更復雜。
園內原有三株千年古銀杏,一口香泉古井和4塊礎石,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屬于 歷史 資源。三株古樹為“無心白果”樹,樹齡1485年,1982年被列入《中國古典園林之最》,是惠濟寺院中最重要的文物。惠濟寺里的香泉井為湯泉鎮上唯一的一口冷泉井,四座礎石為南唐湯泉禪院或宋初惠濟院的遺物,后為惠濟寺沿用。
此外,改造前的寺院格局較為混亂,場地自然現狀不佳,致使整個公園和 歷史 氛圍不足。現有的道路布局,以及周邊無序的雜林破壞了千年古樹的整體性與觀看點;部分文物古跡被隨意擺放缺乏保護;寺前的湖水藻類滋生流動性差,整體水質亟待改善;休憩設施不足,無法承載日益增加的游人香客。
因此,在項目開始前 設計團隊本著尊重寺廟 歷史 和文化的原則 ,通過觀察、采訪和體驗寺廟活動的方式深入了解寺院的使用情況與實際需求, 從景觀資源和感官體驗兩方面 進行影響因素評分,加權計算后按照所得分數劃分為四種景觀感染力等級,以指導景觀設計與布局。
◎保留的林地和擴建的寺廟融合在一起。
◎新增的祈愿架,將壓在銀杏樹上的祈愿帶移到祈愿架上,形成新的亮點。
為了在設計中保留古樸空靈、靜謐宜人的空間特質, AECOM的設計團隊以“保護、修復、創新”為策略 ,在修復現有山水、林地、空間環境同時,通過藝術的表達將建筑功能與東方禪意完美結合,且不著痕跡地融入自然景觀,讓公園古樹文物、傳統文化和 歷史 氛圍得到充分展現和延續。
◎惠濟寺秋景。?惠濟寺
古樹禪院,林下參道
設計將惠濟寺的入口和主要通道改造為步行道,定義為惠濟禪道 ,并延續到城市的邊界,在視覺上將古惠濟寺與附近的老山連通。同時,在兩側栽種了行列樹并安置藝術石雕,以加強空間序列感和儀式性,也讓更多的游客了解寺廟悠久的 歷史 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游人沿著禪道一路向前便能看到三株著名的千年古銀杏。原先古樹周邊新栽的其他銀杏樹由于過多的花粉導致三棵古樹結果過多,壓垮了部分樹枝,且被道路分割并設置了圍欄與人分隔。因此基于對古樹的保護,及凸顯三棵古樹在空間的重要性和整體性,設計團隊對整個空間進行了重新梳理,道路的硬質鋪裝被改裝為草坪,圍繞在銀杏樹外部,周邊的雜林也已被移除, 形成了一個以古銀杏為主體的完整禪意空間 。
◎空間調整后,三棵古樹成為禪道的視線盡端標識性節點和原惠濟寺的重要前景。
同時,寺內的礎石古跡和冷泉古井也獲得加強保護,并調整了位置以融入新的場地。寺院西南側的自然林地空間古樸空靈、靜謐宜人,其下擺放的坐禪石可供居士和信眾修行參道。
水寺相融,蘊養靈氣
在生態方面,AECOM則巧妙地將“觀水通禪意”的玄學精髓融入到遺址公園的水系修復中。
首先, 設計團隊進行了水體水質的改善 。為保證惠濟寺周邊河道和湖體的水質情況良好,從南部九龍水引水,通過濕地凈化系統的搭建,以補充水源、改善湖泊和上游水質,不僅強化了公園的山水景觀格局,保證湖體及周邊河道的水質良好,更恢復了整個小鎮的水系結構。
◎AECOM團隊用保護水源、引流、修復現存水系、連通上游、凈化水質、擴大湖面、重建溢洪道七個手法,進行了水體水質的改善。
其次,景觀團隊還與規劃、環境團隊合作, 擴大了公園原有的水體面積,形成一個開闊、寧靜的湖泊,與寺廟建筑相輝映 ;湖岸邊修復的龜型石雕,讓烏龜潭的傳說得以繼續流傳,更顯禪味意境,正如惠濟寺公園項目的負責人、AECOM景觀設計總監陶練所說:“生態是功能,具有生態功能的景觀同樣可以藝術化,來演繹不同的文化, 以滿足人們對 健康 自然和豐富的精神文化的需求。”
◎新增的放生池,背后是擴建的寺廟。?謝凌霄
◎新的寺廟前的湖體擴大后,空間更開闊,水質更好,龜石雕塑延續著烏龜潭的傳說。
心之歸屬,山水皆禪意
除了山水林木的景觀修復, 坐禪石、祈愿架、“放生池”、竹林茶苑等新構建的禪意空間 ,也自然而然地滲透到遺址的山水肌理中,與新建的寺院功能互補,形成互相融合的整體。
◎林下新增的禪坐石,增添了自然靜謐的冥想氛圍。?惠濟寺
場地西南側山地山石紋理獨特,造型優美,與場地互為滲透,設計中對這種自然典雅的形態予以了保留;西南側群山還為公園提供了一個自然的背景與俯瞰的高點,項目團隊在落差較大的位置 增加了斷崖佛墻的設計 ,讓這片山水共同訴說惠濟寺流傳千年的 歷史 傳說。而斷崖佛墻前的廣場則成為了信眾觀光祈愿,參加佛教活動和儀式的重要場所。
◎千佛靈巖區|佛崖(二期待建)
千年傳承 韌性發展
AECOM認為,在設計中對文化的保留應不只考慮文化元素的景觀化,更重要的是基于對人的行為和信仰的尊重進行承載文化空間的構建。只有當更多的人參與、在這一空間中不斷進行活動和使用時,文化才得以保留和延續。
◎禪泉山門區|山門(二期待建)
如今,行走在惠濟寺遺址公園內隨時可以感受到“山與水”、“樹與寺”、“禪與人”的自然和諧。未來整體復建完成后,這里也將成為國內少有的唐代風格古建筑群,南朝古剎將得以重現。我們希望,通過景觀手法的修復,可以令惠濟寺積淀的文化和精神得以延續,人們來到這里可以重新感受 歷史 和宗教的力量,找到心靈的寧靜。
*除標注版權照片外,其余照片版權為?AECOM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禪意的寺廟(中國最禪意的寺廟排名)”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禪意的寺廟(中國最禪意的寺廟排名)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9750.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上最真實的小孩(世界上最真實的小孩圖片)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姓名打分網(姓名打分網站) 呂不韋和秦始皇的故事 保衛國家(保衛國家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圣經中的血月指的是什么?月亮變紅圣經預言 中國什么城市最燒錢(最燒錢的地方是什么) 增加胃腸道的負擔(通過喝溫水加以緩解) 夢見拿刀殺人(夢見拿刀與人搏斗) 趕緊去換上一個帥氣臉吧 外星人保護中國(外星人暗中保護人類) 藍眼白貓(藍眼白貓小說) 帶水字旁的男孩名字(水字旁的名字大全) 怎樣取名字(怎樣取名字最好男孩) 最機智的中國(中國機智的人物) 干尸是自然風干木乃伊是人工防腐 我國最大的咸水湖 帥氣的英文名字(帥氣的英文名字網名) 收藏意義重大(五種方式總有一種合適) 零下56度急速冷凍!野兔活生生凍成冰棒 闔家歡樂的意思(合家歡樂與闔家歡樂區別在 蘋果14上市時間及價格 社保中斷是大問題(有利也有弊) 中國最知性美女(中國內地知性女演員) 公司取名(公司取名字大全免費查詢2022 是一首歌的歌詞空耳(來源蔡徐坤)